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全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2019-2020年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一、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就进宫去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要击鼓进攻。

曹刿说:“不可以。

”齐军三次击鼓进攻。

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

”齐国的军队大败。

庄公将就要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不可以。

”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捕蛇者说知识梳理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捕蛇者说知识梳理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捕蛇者说知识梳理1.文中画线句中“苛政”指的是严苛的政治,选段中的“苛政”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人民竭尽所有依旧不能满足温饱,只能逃亡;酷吏常常来收取各种苛捐杂税,民不聊生;蒋氏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以捕蛇为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苟活。

2.文中作者借蒋氏之口极力铺陈其乡邻祖孙三代的生存状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突出了赋敛之重给老百姓带来的后果,与下文蒋氏以捕蛇独存形成对比,强化了赋敛之毒有甚于蛇的主题,借蒋氏之口加以描述,更能增加真实性。

3.我们现在对税收与作者对“赋”的认识有何不同?我们现在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作者认为“赋”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4.蒋氏因捕蛇而“专其利”,当作者问起,他却“貌若甚戚”,这样的表现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蒋氏捕蛇之利是以祖父,父亲和自己九死一生换来的,仅仅是相对相邻赋税的悲惨生活而言,当作者问及这伤心过往,他当然伤心落泪;看似矛盾的表现饱含蒋氏的辛酸,也体现柳宗元对此的同情,突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5.文段主要写蒋氏遭遇,为什么还要写乡邻们的生活?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写乡邻的生活是为了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的不幸作对比,体现捕蛇的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表现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6.蒋氏把自己与乡邻的遭遇做了对比,“以捕蛇独存”与乡邻的进行对比,以“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进行对比,从而深刻揭示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

非死则徒尔旦旦有是7.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希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疾苦。

8.最后一段的划线句“余闻而愈悲”,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作者听过蒋氏的一番话后,对广大人民受到赋敛之毒而伤悲,引出下文的议论,进而得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苛政猛于虎”)的观点。

9.蒋氏的自诉,自始至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具体分析一处“对比”,并说说其作用。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常识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常识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常识
2019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常识
一、巴金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二《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

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三《万卡》
伏尔秦(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

曾两次被捕入狱,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

代表作品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

四《史记》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史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全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全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全览中考记叙文阅读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

所以对记叙文的阅读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在本章指导大家阅读分析的是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广义的记叙文。

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呢?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

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

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了解记叙的人称。

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记叙文常见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少数如书信、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等情况下才使用第二人称。

第五、掌握记叙的中心和记叙的详略。

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是要详写的,相反,与文章中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写的。

第六、分析描写的作用。

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最全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最全版)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最全版)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总结(最全版)目录中考语文应试精华.知识点梳理 (02)中考现代文复习资料大全 (05)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25)初中语文知识分类复习提纲 (41)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52)初中语文常见语病类型及修改 (60)修改错别字练习(一) (68)修改错别字练习(二) (74)修改错别字练习(三) (75)108个特须重视的熟语(包括成语) (83)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96)中考语文应试精华·知识点梳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019年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整理

2019年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整理

2019年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整理1《西游记》【概述】《西游记》生动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曲折,胜利到达西天取经的故事。

【作者概况】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主题思想】小说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

表现了他蔑视,不畏强暴,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这个形象鲜明地反映了人们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

【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②善于塑造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刻画得栩栩如生。

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

【精彩名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人物性格】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一个桀骜不驯,敢作敢当的英雄,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制服无数妖魔鬼怪,为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他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人们的喜爱。

2《骆驼祥子》【概述】《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奋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概况】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

【主题思想】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揭露和声讨了把祥子逼进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旧社会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艺术特色】作品的悲剧性色彩,平民化语言,合理的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

【精彩名句】①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②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准备反抗。

3《鲁滨孙漂流记》【概述】《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因为遭遇沉船,漂流到一个荒岛上。

他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顽强地与各种困难斗争。

2019年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2019年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2019年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必考知识点,您的孩子都会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2019年中考语文名著核心必考点:1、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

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__________,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

保尔·柯察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_______的故事。

武松3、古代的"岁寒三友"指什么?松、竹、梅。

4、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

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5、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6、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7、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考点及题型和对策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考点及题型和对策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及题型和对策一、积累和运用1.字音选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2.字形找错别字并改正3.词语运用及方法 A、同义词的区别方法词义的轻重差别、程度大小的运用搭配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口语和书面语) B、判断词语的运用角度: 望文生义褒贬颠倒适用对象不当不合语境误用谦辞敬语误用典故适用范围不当比喻不当重复用语生搬硬套、牵强附会4.名词填空精读课文涉及的名言警句及课后练习题中要求背诵的内容5.重要作品、作家精读课文6.名著阅读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思想内容其中的小故事5、名著导读主人公相关情节性格特点二、阅读解题步骤:读题(抓住题关键点)——读文(整体把握)——重点读文(按试题要求有重点再看原文)——答题文言文(课内外精读篇目比较阅读)考点:1.解释词语 2.翻译句子 3.概括主要内容 4.思想感情 5.分析人物形象 6.写作手法记叙文阅读1.加点词语的含义格式:这个词语原指……这里指(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起到了……作用。

方法:A.结合特定语境、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含义 B.分析词语感情色彩 C.解释在句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言外之义2.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A.含义: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B.作用:位于开头内容:开篇点题渲染氛围设置悬念为后句定下某种感情基调交代故事背景、起因、主人公出场结构;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位于中间内容: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结构:承上启下位于结尾内容:深化中心点明主旨引进读者共鸣、交代故事结局结构: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扣题高潮段作用:集中体现故事的主题、矛盾、集中显露人物品质、性格3.关键语句点明主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过渡句4.文中语段之间的关系:并列承接递进总分5.概括主要内容本文记述了(描写了)……的故事(经过、事件)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

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

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小编整理了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最新2019中考语文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2019中考语文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2019中考语文复习重要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复习知识点总结汇总一、基础知识(一)字音字形笔顺作为基础部分中的字音字形和笔顺是期末考试中的必考内容。

因此,学生们在复习过程中务必要重点复习。

那么,字音字形部分一般从多音字(例如"处")、易错音(例如"潜水")、生僻字(可以从中考字音字形范围内查找)这几个角度去复习。

其次,笔顺部分大家可以复习笔顺的基本规则及一些特殊字的笔顺书写。

(二)传统文化作为基础部分中的传统文化也是期末考试中的必考内容。

那么,学生们可以从对联、节气、书法、传统节日这四个角度来复习。

对于每一个板块中的具体知识点务必掌握清楚。

例如:对联的基本规则、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书法的书体特点及代表书法家、传统节日的日期及习俗。

(三)理解性古诗默写作为基础部分中的古诗文默写,理解性古诗默写是近年来期末考试的新型题型。

所以必然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在这一题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了解理由的阐述方法及技巧。

二、阅读(一)含义理解题这一题型是记叙文阅读中的难点,但也是一个必考点。

含义理解题学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看不透作者表层意思下,隐藏的深层含义。

因此,在期末复习中一定要加倍练习这一类的题型。

总结该题型的的做题思路。

(二)主题探究类题不夸张地说,这一题型是记叙文阅读中的必考知识点。

因为每一次语文考试中都会出现涉及到主题类题目的考查。

要知道主题是记叙文中的灵魂,因此也就成为了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

(三)论证思路题这一题型是议论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

由于议论文阅读是一种非常讲究论证过程严谨度的文体。

因此,结合该特点,在议论文阅读中论证思路题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个必考题型。

三、写作在写作部分,我们只能就小作文进行说明了。

小作文目前来讲,常考的是一些情景类写作。

比如说假设一个外国留学生到你们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

你作为向导,就儒家文化中的"孝"进行讲解。

2019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doc

2019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doc

2019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第一章走进温州第一节东瓯名城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温州的历史、概况2.初步感受作为温州人的精神风貌教学过程1.设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问:“温州”这个名字的由来?(学生自由猜测发言,教师引导学习本节内容)2.了解温州历史(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建制沿革”部分内容问:阅读本段内容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踊跃发言,只要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问:结合你对温州历史的了解,谈谈你心中的温州历史?(学生回忆、交流、回答)(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时温州的版图(图1-1)问:请在地图上找到我们梧田的大概位置?(3)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古建筑能说明温州的历史?(学生广泛讨论后,师生交流)3.了解现代温州(1)比较两副地图(图1-1、1-4)问:谈谈两副地图中,温州区域的变化怎样?(学生仔细比较、讨论)问:画出现代温州的界线,看看其呈什么形状?问:在现代版温州地图上找出你的家乡在哪里,与哪些县(市、区)相邻?(2)教师引导学生阅览“天下温州人”内容,探究温州人均耕地情况(学生完成书上探究活动表格)问:结合书上表格,请分析人均耕地面积对温州人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4.感受温州人的精神风貌(1)学生阅读图1-5 海外温州人分布图、图1-6温州商会全国分布图问:为什么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问:谈谈在你的身边,有温籍华人或华侨在海外创业对家乡贡献的事吗?5.课后探究了解现代温州主要建筑第二节瓯越山川教学目标1. 了解温州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

2. 了解温州丰富的地方物产资源。

教学过程1. 由阅读温州地势图导入问:请同学们结合温州地势图,找出温州主要的山脉、江河、海湾及海港?(师生交流)2. 了解温州的主要地形(1)学生阅读“多山地形”内容问:温州的主要地势是怎样的?(学生结合书本提供的资料回答)问:你能说出你家乡的地形名称吗?(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 了解温州的水域情况(1)采用抢答方式问:温州市三大河是什么?最大的河流是什么?温州的海域主要是什么?温州有哪四大渔场?(学生结合书上内容和自身掌握的温州常识回答)(2)东海油气、渔场对温州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什么作用?4. 了解温州的气候和物产(1)了解温州气候特点(学生阅读了解)(2)了解温州物产情况问:温州的主要有哪些农作物?你最喜欢哪一种?5. 课后实践制作山水温州美景作品2019--10第一章走进温州第一节东瓯名城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温州的历史、概况2.初步感受作为温州人的精神风貌教学过程1.设问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问:“温州”这个名字的由来?(学生自由猜测发言,教师引导学习本节内容)2.了解温州历史(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建制沿革”部分内容问:阅读本段内容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踊跃发言,只要合理,教师都予以肯定)问:结合你对温州历史的了解,谈谈你心中的温州历史?(学生回忆、交流、回答)(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时温州的版图(图1-1)问:请在地图上找到我们梧田的大概位置?(3)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古建筑能说明温州的历史?(学生广泛讨论后,师生交流)3.了解现代温州(1)比较两副地图(图1-1、1-4)问:谈谈两副地图中,温州区域的变化怎样?(学生仔细比较、讨论)问:画出现代温州的界线,看看其呈什么形状?问:在现代版温州地图上找出你的家乡在哪里,与哪些县(市、区)相邻?(2)教师引导学生阅览“天下温州人”内容,探究温州人均耕地情况(学生完成书上探究活动表格)问:结合书上表格,请分析人均耕地面积对温州人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4.感受温州人的精神风貌(1)学生阅读图1-5 海外温州人分布图、图1-6温州商会全国分布图问:为什么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问:谈谈在你的身边,有温籍华人或华侨在海外创业对家乡贡献的事吗?5.课后探究了解现代温州主要建筑第二节瓯越山川教学目标1. 了解温州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知识点精讲训练:第1篇(含答案).docx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知识点精讲训练:第1篇(含答案).docx

2019-2020 年九年级语文中考知识点精讲训练:第 1 篇(含答案)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发怒(2)不亦君子乎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3)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与体会(4)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5)思而不学则殆.殆:有害(6)诲女知之乎诲:教导.(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刚强,勇毅..(8)己所不欲欲:喜欢,想要.(9)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10)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谋划策.(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样..后:以后(12)见贤思齐焉齐:看齐.之从:学习(13)择其善者而从.(14)其恕乎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15)勿施于人施给,施加.2.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高兴、愉快(2)是知也。

“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3)诲女知之乎!“女”通“汝”,意思人称代词,你3.古今异义(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2)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泛指多次,虚数今义:数词,三(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4)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5)择其善者而从之.古义:优点今义:善良(6)可以为师矣..古义:可,可以;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4.一词多义(1)知:①人不知而不愠了解②诲女知之乎明白③是知也通“智” ,聪明、智慧(2)而:①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②温故而知新顺接连词③任重而道远并列连词(3)信: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 ,伸张③谓为信然确实④信义著于四海信用(4)道:①任重而道远路途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5)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有抱负或有作为的人②管夷吾举于士狱官(6)故:①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因此④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5.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温故而知新故,在文中意思为旧知识新,在文中意思为新知识(2)动词作名词传不习乎传,在文中意思为传授的知识(3)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时,在文中意思为按时(4)形容词作名词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在文中意思为优点、长处(5)形容词作名词见贤思齐焉贤,在文中意思为贤人二、成语积累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耻下问死而后已三、名句积累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版初三总复习:文学常识和诗句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版初三总复习:文学常识和诗句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版初三总复习:文学常识和诗句七上1.朱自清,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有“诗仙”之称。

他写的诗富有浪漫情感。

和杜甫并称“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4.史铁生,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5..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6.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7.《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出自言语,《陈太丘与友期》出自方正。

熟记课文31页的敬辞与谦辞。

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一句话概括: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朝花夕拾》共十篇,分别简要概括主题:(夹叙夹议)《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

《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原因)《阿长与山海经》(怀念小时候的保姆长妈妈)《二十四孝图》(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最厌恶的情节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五猖会》(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写出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以及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感受)《父亲的病》(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生活,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藤野先生》(写作者与最使作者感激的日本老师的交往和弃医从文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范爱农》(追叙作者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2019中考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分享

2019中考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分享

2019中考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分享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语文知识点分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十、描写方式:正面、反面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一、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写作手法。

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二、表现手法包括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XXX、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六、描写角度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包括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九、描写(或抒情)方式包括正面(又叫直接)和侧面(又叫间接)。

十、叙述方式包括概括叙述和细节描写。

十一、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十二、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和画图表。

十三、小说情节分为开端、发展、和结局。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

十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十五、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包括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包括立论和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十六、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包括总分总、总分和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十七、引号的作用包括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和反语。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数字归纳记忆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两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两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四种文学体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道理、比喻、对比。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抑扬。

七种常见短语类型:并列、偏正、主谓、动宾、后补、“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主要复句类型:并列、转折、条件、递进、选择、因果、假设。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

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

中考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更多相关资讯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更新!2019年中考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全览中考记叙文阅读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

所以对记叙文的阅读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在本章指导大家阅读分析的是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广义的记叙文。

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呢?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

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

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了解记叙的人称。

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记叙文常见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少数如书信、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等情况下才使用第二人称。

第五、掌握记叙的中心和记叙的详略。

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是要详写的,相反,与文章中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写的。

第六、分析描写的作用。

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

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

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七、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八、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在各地中考中,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1.整体感知文章或语段(以下统称文章)。

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②.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③.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④.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

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①.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②.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③.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④.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⑤.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文章,归纳主题,属于分析、概括、综合的表述能力的考查。

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常见的考查方式有对比阅读、文章阅读。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合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合义。

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章中近义词、关联词的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各种修辞在文中的运用与作用等。

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是记叙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常见的考查有:辨析词语、选词填空;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

4.区别认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文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是多方面的:①.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②.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③.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

阅读时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

④.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

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⑤.记叙文中的语言特色,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

阅读时要细加体会。

5.熟读基本课文,背诵教材中规定的篇或段,能正确默写。

如何归纳记叙文的中心知识概说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

我们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它的中心意思,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所以,《大纲》要求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

具体地说,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在准确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认识详写、略写中心意思的关系,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3.掌握分析、归纳中心意思的一般方法。

复习指路怎样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准确归纳中心意思的前提条件是通读全文(全段),熟悉内容,对文章中记述的材料作出分析,理清文章(或文段)记叙了哪些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写这些材料的意义何在。

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分析文章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

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透过它,不难探寻其中心思想;有的题目巧妙地暗示中心,如《驿路梨花》,分析其喻意,便可归纳出中心;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生命意义》、《同志的信任》等等;至于那些题目仅仅表明记叙的对象、范围或线索的,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2.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

"开篇点题"与"卒章显志"是写文章常用的手法。

前者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挖荠菜》的开头就点明或暗示了全文的中心,多半是采用议论抒情为主的表达方法,抓住这些带有概括性的关键语句,有助于分析归纳中心。

后者如《这不是一颗流星》、《枣核》、《春》、《挺进报》等等,分析这类文章结尾处具有深刻含意的句子,是归纳中心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一般地说,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因此。

抓住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

例如《荔枝蜜》中:①"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

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②"他们(农民)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如果我们找出文中全部的议论抒情句,也就理清了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明白地显示出来了,特别是上引的两句已经很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

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隐合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进行综合归纳,才能准确把握中心。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要分析归纳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与中心,再联系起来思考,从两部分的鲜明对比中,掌握作者对自由学习生活的向往,对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方式的无比厌恶这一中心。

5.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的。

一般地说。

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作者是要用笔墨详加叙写的。

所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分析作者详写的部分发现并归纳文章的中心。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详写仅仅是作者为表达中心而用的侧笔,而作者对真正要表现的中心却用墨甚少,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作者详写此人此事的意图,发现了这一意图也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

例如《夜走灵官峡》详写繁忙的工地场景,详写我与小成渝的相遇、对话等等,浓墨重彩正面描写小成渝,侧面烘托成渝的爸爸妈妈(成渝的好品质,正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由此可归纳出本文"表现并歌颂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忘我劳动、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的中心思想.6.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

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

例如《七根火柴》,必须联系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七根火柴的巨大作用和用生命保存火柴的重大意义,才能准确概括出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革命品格这一中心思想。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初中阶段的课文以记叙文为主,而记叙文又离不开描写,学生对描写这种表达手法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常常把描写的内容与作用相混淆。

现根据初中部分课文谈谈我个人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