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陆游《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诗歌复习教考融合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陈与义①高咏楚词②酬午日③,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④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的爱国词人。
本词是作者在建炎三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而作。
②楚词:亦作“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③午日:端午节。
④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一开头,透露了词人在节日中的感时心绪和壮阔胸襟。
他高昂地吟咏楚辞度过端午节,深感天涯流落,时光之速。
B.五月的榴花触动了词人,让他回忆起过去酒宴高会、观舞听歌的情景,榴花与舞裙的对比中,突显了江湖流徙的感伤。
C.“戎葵凝笑墙东”借戎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凝笑”二字,正是词人自己的心灵写照。
D.“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是将酒浇到水中,让凭吊之意随水流入湘江,这一行为与“一尊还酹江月”相同。
2.本词中的“万事一身伤老矣”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黄州①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注]①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44岁,任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
3.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典准确精当,“局促”“迁流”表现了作者处境困厄窘迫,为全诗定下基调。
B.“江声不尽”表达逝者如斯的感慨,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同。
C.颈联写旅程,“万里”与“一帆”相对,于一片苍凉萧瑟中更显出羁旅的孤寂凄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含答案(2022·河南洛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①陆游西风挟雨声翻浪。
恰洗尽、黄茅瘴②。
老惯人间齐得丧③。
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④。
故人小驻平戎帐。
白羽腰间气何壮。
我老渔樵君将相。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南宋绍兴年间,主和派当政,陆游被调福建宁德任主簿,与好友县尉朱景参同游闽江边的北岭时,做此词。
①黄茅瘴:南方八九月间茅草枯黄时节所发的瘴气。
①齐得丧:齐同得失。
①凌烟像:唐太宗曾建凌烟阁,绘开国功臣肖像于阁中,以纪念褒扬。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有风狂雨骤,便有之后的天清气爽,作者以旷达心态惯看自然人世的变化。
B.“千岩高卧”三句多处用典,设想自己的归隐生活情状,表达了厌弃功名之心。
C.酒酣之际畅叙将来,在期待中构想友人腰佩羽箭、驻守军帐的豪壮将军形象。
D.词以场景描写收尾,与好友江边对酌、品尝荔枝的美好聚会,未分别已怀恋。
15.作者时年35岁,却在词中两次写到“老”,这两处“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案】14.D15.“老惯人间齐得丧”说自己历尽人间万事,已把得失荣辱看得超然平淡了。
此处“老”表明自己愿意退隐、不再追求功名,颇有萧散苍凉之感。
“我老渔樵君将相”指的是未来诗人归隐,而友人成为将领。
此处的“老”表达了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向往之情。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未分别已怀恋”错,词的最后表现的是词人希望好友朱景参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而不是对友人的怀念。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老惯人间齐得丧”意思是,年龄老了,把人间的得失看得一样,无所动心。
词人虽正当盛年却早生白发,也就有了叹老嗟悲的资格。
再根据下文“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可知,词人已有归隐之意。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班次姓名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黄鹤楼XXXXXX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昔人已乘XXX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XXX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________愁情。
【答案】思乡【解析】《黄鹤楼》通过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烘托出作者清冷的思想之情和自己深重的漂泊之感。
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
所以可概括为“思乡”之情。
2.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XXX”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答案】A【解析】B.“故人”是老朋友。
“昔人”是指过去的仙人。
C.“青山”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如今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XXX”写物是人非之感。
D.“浮云”表示墨客漂泊的出身。
白云千载空悠悠:千百年来只瞥见悠悠的白云。
惟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照旧。
“白云”指白云悠悠,仙去楼空,光阴不再,事过境迁,世事茫茫。
故选A。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1饮湖上初晴后雨XXX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1.这首诗的作者XXX,号___居士。
【答案】XXX【解析】本题考察学生文学知识的把握,文学知识正误的判别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首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XXX,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XXX居士,世称XXX、XXX。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了解,正确的一项是()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古代诗歌赏析陆游《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陆游西风挟雨声翻浪。
恰洗尽、黄茅瘴。
老惯人间齐得丧。
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
我老渔樵君将相。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陆游与时任县尉的朱景参情好甚笃,他们一同游览北岭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词。
②凌烟像: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建凌烟阁于长安,将开国文武功臣魏征、尉迟恭等二十四人的肖像画于阁中,以资褒扬纪念。
凌烟阁图像,被视为士人建功立业所获得的至高荣誉。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由自然界的风雨写起,“声翻浪”从听觉角度突出了风雨来势之猛烈。
B.随着黄茅瘴气被秋风秋雨一扫而光,压抑在词人心头的愁绪也暂时得以消除。
C.“老惯人间齐得丧”,是说自己历尽人间万事,已把得失荣辱看得超然平淡了。
D.“千岩高卧”以下三句紧承上句而来,写词人看破了世俗名利,过起了隐居生活。
15.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友人朱景参的?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D15.答案第一问:①对比。
把词人自身与朱景参不同的处境和心情进行对比,词人设想若干年后,老友驻扎在军营中,腰间佩着箭,出入将相之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词人却不思功名,在渔樵中老去。
《青玉案》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青玉案》阅读题答案及赏析《青玉案》阅读题答案及赏析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上片叹春日之迟暮,春光不能留驻,引出个人的伤感。
(1分)下片通过叙述在长安“买花载酒”想起在家乡桃李,直抒胸臆,强化思乡和思亲之情。
(1分)2.寓情于景,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之情;对比,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突出对家乡与家人的深情与爱重;直抒胸臆,用“有个人憔悴”直接表达了春日远去,时光流逝,青春年华不在的伤感之情,“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赏析:《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
此词上片侧重写春愁,下片侧重写乡思,反映了作者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
全词语言自然浑成,浅显易懂;句式错落有致,构思独特;情感真挚深沉,含蓄婉转。
这是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
全词的大意是:春日里,花红柳绿,本是最教人心悦神怡;可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东风吹起,词人却忍不住泪点垂滴。
此词上片写主人公独自赏春而伤怀。
起笔突兀,先提出疑问:“一年春光算来能占几分?”接着自问自答:三分春色,早已过了三分之二,直接抒发伤春的感慨。
词中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再没有让人赏心悦目的事了,这样的时刻更应该好好把握,及时行乐。
“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三句层层推进,穿过庭院,揭开帘幕,现出一个憔悴之人。
可此人憔悴的原因,词人没有说明,把答案留到了下文。
新高中语文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中语文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倾杯(宋)柳永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
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
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①。
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楚峡云归②,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① 鳞翼:即鲤鱼、大雁。
古人以为雁能为人传道书信。
②楚峡云归: 用楚王遇巫山神女的故事,借指欢乐不再。
(1)上阙中“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一句中的“起”字非常富有表现力。
请分析一下它的表达效果。
(2)本词下阕是怎样抒写离愁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柳秀才往连州①看弟马戴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
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
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
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注释】①连州,位于广东清远。
(1)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2)联系全诗,概括“客愁”的原因。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①(其二)杜甫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注】①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马官职,故杜甫称其为“司马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海上仙山,山水相连,天台云烟,半隐半现。
B. 颔联写到画卷很美,但诗人认为自己年岁已老,不能亲身目睹实景,很是遗憾。
C. 前四句分用“浑”“总”“长”“恨”四个修饰性词语,传达出观画的微妙感受。
D. 诗作采用虚实相间的笔法,以画中之景,引诗人之情,意境开阔,文笔回荡,令人浮想联翩。
(2)请分析颈联使用的表现手法,并说明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寄怀李建勋(唐)家山归未得,又是看春过。
曹组《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鉴赏赏析阅读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曹组《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鉴赏赏析阅读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
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却景中含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其中包含哪些感情?(4分)答:①有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之情,②有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之情,③也有因眼前如画的烟村,而触发的词人思乡之情。
(4分,三种情感3分,结合诗句1分)(2)“碧山锦树明秋霁”的景物描写与整首词的情感是否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不一致。
(1分)首句描写的是一幅欢快亮色的秋山行旅图,此词意在抒写旅愁,却于开头弹出一串欢快的音符,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
(答出“以乐景衬哀情”亦可得分。
)作品评述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
峰回路转,曲折尽致,读来只觉精神飞动,情韵无限。
“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
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
锦树,指秋霜染红的树木。
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
此词意在抒写旅愁,却先欢乐之景,遥映后文,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
“疑无地。
”行行之际,山路转陡,几疑路穷。
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
果然,“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
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
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
作者先写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
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触媒,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又从心底萌生。
过片“凄凉只恐乡心起”领起下文。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练(附答案解析)题组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①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橹②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注】①1166年春,词人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
这首词就是这一年词人归家不久闲居镜湖时所作。
汉初邵平不愿为官,在长安青门外种瓜。
②橹:另作舻。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用典,并着一“懒”字,词人借以表达不想学古人种瓜都城门外的心境。
B.上片三四句,紧承“渔钓”,动静结合,状写了镜湖新燕翩飞、沙鸥憩晚的美丽春色。
C.下片一二句,歌声与橹声并作,“缥缈”“呕哑”相映,以动衬静,极写山水的宁静。
D.下片第三句,以清露喻杯中酒,以花喻盘中菜,状物传情,想象丰富而自然。
2.这首词移情于景,含而不吐,举重若轻,耐人寻味。
请结合“只将渔钓送年华”一句,分析其“举重若轻”之妙。
题组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闲居自述陆游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②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③。
昔事前军④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⑤。
所赖今天子⑥,汉道日休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诗人以山翁自称,懒于世事,认为外物不关自身,表达了远离世俗的心志。
B.第五句写诗人的居室窗户打扫得洁净明亮,几案不加雕饰,清净而又素朴。
C.第六句写诗人穿过茂密的竹林,行走在河岸边,头上戴着乌巾,悠闲自得。
D.末句运用典故,即使没有立足之地也不觉得贫困,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2.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其精妙之处。
题组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甲)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南湖早春①(唐)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呈现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阳光返照早春的鄱阳湖岸。
B. 颔联描绘了一幅杏花漫野、湖水阔远、水苹茂盛的美丽图景。
C. 颈联描写大雁低飞,略显慵懒、笨拙,黄鹂出展歌喉,舌涩口拙,尚不能婉转高歌之态。
D. 尾联间接抒情,点明诗人心情消沉郁闷的根本原因是衰老多病。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 颔联中色彩对比鲜明,红绿相映,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
B. 前三联都是写景,先动后静,动静相生,使全诗视觉与听觉。
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C. 诗歌着重选取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鹂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意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
D. 诗歌以乐景衬哀情,用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南湖早春美景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悲哀。
【答案】(1)D(2)B【解析】【分析】(1)D项错误。
应为:直接抒情。
(2)B项错误。
应改为:前三联都是写景,首联先动后静,动静相生。
颔联是静景,颈联是动景。
全诗视觉与听觉。
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具体分析为:首联“风回云断雨初晴”描绘了春风吹散阴云的动景,“返照湖边暖复明”描绘了风回云断雨初晴的静景,动静结合描绘南湖雨后阳光翻找的优美景色;颔联诗人运用“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描绘南湖早春万物萌发生机的优美景象。
是静景;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是动景。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优选 )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南唐词,达成下边小题。
鹊踏枝冯延巳几度凤楼同饮宴。
此夕相遇,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上片写情侣的相遇和追想,忽今忽昔,将眼前和往昔的时间之线交织在一同。
B.上片抒写的感情挨次是再次相遇的惊喜——追想往昔的欢喜——又将离其余难过。
C.过片“蜡烛泪流羌笛怨”画面感极强,既承上片末句喜中含悲又启下片分别之痛。
D.全词境华辞洁,语淡味浓,情至心苦,哀怨内敛,表现了冯延巳词作的基本特点。
(2)请赏析下片的表现手法。
【答案】( 1) B(2)①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经过“蜡烛泪流”“羌笛怨”“肠千断”,抒写主人公离其余伤痛;② 经过细节描绘,“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形象表达出主人公慌张、矛盾的心理;③ 借用典故,“阳关三叠”巧引“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暗抒分别之苦。
【分析】【剖析】( 1) B 项,“上片抒写的感情挨次是再次相遇的惊喜——追想往昔的欢喜——又将离其余难过”错误,此词上片的意思为:以前几度在凤楼上,共同欢歌饮宴。
今夕相遇,却赛过初识乍见。
低声密语以前的欢娱,她屡次转面,双眉紧锁凝集着的离恨,好似春季模糊的远山。
此中,“几度凤楼同饮宴”,是追想往昔的欢喜;“此夕相遇”突然拉回到今夜;“却胜当时见”,又立刻将今日比回到过去;“低语前欢”,又拉回此刻的情形。
故选 B。
(2)通读下片,“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目睹蜡烛哭泣,耳听羌笛发出哀怨。
她偷偷地整理罗衣,欲唱却又心灰意冷。
此时只图一醉了事,不辞狂饮杯杯酒满,听唱那送其余《阳关曲》调,令人千秋肠断!”而后逐句剖析其表现手法,如“蜡烛泪流”“羌笛怨”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表达了主人公离其余伤痛之情;“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运用了细节描绘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主人公心烦意乱,不忍离其余奇妙矛盾的心境;“阳关”化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运用典故再次表达离其余伤痛;“肠千断”使用夸张的修辞,使主人公的分别之痛达到极点。
青玉案元夕阅读答案(最终定稿)
青玉案元夕阅读答案(最终定稿)第一篇:青玉案元夕阅读答案青玉案元夕阅读答案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元夕”指的晚上,此夜又称。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花千树”“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灯火之盛。
B.“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表现了人们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
C.“蛾儿雪柳”“笑语盈盈”描绘了“那人”的美丽和可爱。
D.词以“那人”所处地点之冷清,表达了自己甘于寂寞的品格。
参考答案:7.元宵节元夜(2分)8.C(2分)第二篇:青玉案-元夕教案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新课导入辛弃疾名句知多少?小组展示课外查询结果。
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③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④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2、朗读全词,说说印象最深的词句(学生解说,教师点拨)。
二、师生互动,赏读文本1、解读文本。
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名作,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执意追求。
【诗词阅读及答案】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阅读答案附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及答案】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阅读答案附赏析青玉案被檄①出郊题陈氏山居张榘②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美感天涯暮。
【注】①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②张榘(jǔ),南宋人,搞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宣抚使并使参议,均处在地位低落的职位。
8.前人评论上阕满袖尘埃推不去的推一词用得妙,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5分)9.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恳请融合词句并作详细分析。
(6分后)参考答案8.(5分后)请问:推一词用得妙之处是,①运用生硬手法,(1分后)注重尘埃之多,(1分后)形象写下词人风尘仆仆之状。
(1分后)②更写下词人因被檄出郊而内心难过之轻。
(2分后)9.(6分)答:下阕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希望及早超拔出来的情感。
(2分)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道出了诗人误入仕途的怨恨与懊悔;(1分)且尽清樽公莫舞,既表达了对官场得势之人不要过分轻狂的奉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1分)而六朝旧事已如一江流水,又表明诗人对历史上的荣辱成败已经看透;(1分)因此万感天涯暮,在面对黄昏时,想到身世国情,倍感凄凉。
(1分)赏析词的上片是一幅荒村行路图,用的是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深秋,鸡声叫了,冷冷的月光还没有褪去,西风吹落了枝头的枯叶,路边羞答答开着的菊花透露出一丝秋意,时候尚早,却已有人骑着马,踏着晨露,行走在寂寥的荒村路上。
这行客便是张榘。
[3]秋在黄花害羞处,害羞两字极妙。
古代的词人描绘黄花的很多,或比作傲霜的勇士,或比作受欺的弱女,比作忧愁的寓意,或当做悠闲的点缀,惟独张榘用害羞两字去形容,既写下此黄花经过一夜浓霜摧打,尚未抬起头来,似乎有些羞答答、忧伤黑涩的神态,同时又恰好整体表现出来词人此时的绝情忧伤的心情。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二轮 诗歌鉴赏 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踏莎行(宋)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请对下阕中的“藏”字进行赏析。
2.词中划线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1.“藏”字突出了翠绿的树叶藏得住黄莺的身影,生动地表现出树木生长茂盛、浓阴繁密之景,与上片“树色阴阴”形成呼应。
2.抒发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的惆怅、对春将归去的惋惜。
【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
“翠叶藏莺”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照应;用“藏”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地写出了初夏树木生长茂盛、浓阴繁密之景。
据此理解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酣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
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春光易逝的惆怅和对春将归去的惋惜,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据此理解作答。
2.阅读北宋诗人贺铸①的《青玉案》,回答问题。
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⑤。
(注)①贺铸:为人正直,才兼文武,可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美人步履轻盈;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④江南地区旧历四、五月间多雨,正值梅子成熟,俗称梅雨。
青玉案曹组阅读答案
青玉案曹组阅读答案今天,语文网小编推荐的是“青玉案曹组阅读答案”。
小编认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
所以一般赏析古诗词都会伴随一些诗词阅读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和启发,进而再进行赏析。
这篇青玉案曹组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理解和感悟!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8.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玉案曹组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8.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
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5分,三种情感3分,结合诗句2分。
)9.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2分),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4分)。
这篇“青玉案曹组阅读答案”是由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关于青玉案的语文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青玉案的语文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详细诗句作简要说明。
(3分)
答:
(2)简要分析“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
(3分)
答:
答案 (1)先是突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
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
(2)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书愤陆游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②。
细雨春芜上林苑③,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释】①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写于同一时期。
②《旧唐书·张巡传》:“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毗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
’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③上林苑:古代园林建筑,汉武帝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官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卧”字刻画诗人隐居的情形,为下半句的抒情做铺垫,并起到衬托作用。
B. 苏武被困匈奴餐用毡毛也不变节,张巡欲气吞逆贼咬碎钢牙,诗人借此以明志。
C. “壮心未与年俱老”表现诗人年事已高,雄心壮志因年老而有所衰减。
D. 这首诗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都运用了典故,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是相同的。
(2)诗的第三联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细雨中,上林苑春草丛生;夜月下,洛阳宫残壁颓垣,写出了被金人占领的宫苑一片荒芜、残破的情景。
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土沦丧内心的无比伤痛;③为下句直抒胸臆铺垫蓄势【解析】【分析】(1)C项,错在“雄心壮志因年老而有所衰减”。
“壮心未与年俱老”的意思是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
所以,雄心壮志并未因年老而有所衰减。
故选C。
(2)答题时,先要用优美的语句简要描绘画面,然后用两个形容词来概括意境的特征,从结构和情感的角度分析意境的作用,“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描绘了细雨中,上林苑春草丛生,夜月下,洛阳宫残壁颓垣。
根据诗句中的“草丛生、残壁颓垣”可以概括出荒芜、残破的特征。
看到洛阳宫残壁颓垣的景象,对于国土沦丧,诗人内心无比伤痛。
结构上,该联为下句“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直抒胸臆作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小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①
陆游
西风挟雨声翻浪。
恰洗尽、黄茅瘴。
老惯人间齐得丧。
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②。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
我老渔樵君将相。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陆游与时任县尉的朱景参情好甚笃,他们一同游览北岭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词。
②凌烟像: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建凌烟阁于长安,将开国文武功臣魏征、尉迟恭等二十四人的肖像画于阁中,以资褒扬纪念。
凌烟阁图像,被视为士人建功立业所获得的至高荣誉。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由自然界的风雨写起,“声翻浪”从听觉角度突出了风雨来势之猛烈。
B.随着黄茅瘴气被秋风秋雨-扫而光,压抑在词人心头的愁绪也暂时得以消除。
C.“老惯人间齐得丧”,是说自己历尽人间万事,已把得失荣辱看得超然平淡了。
D.“千岩高卧”以下三句紧承上句而来,写词人看破了世俗名利,过起了隐居生活。
16.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友人朱景参的?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赤璧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
15.【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D项,“过起了隐居生活”错误,选项对诗歌的语言理解有误,从词中来看,“千岩高卧”三句,前两句虚写自己退隐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归隐的意向。
”
而非“过起了隐居生活”之意。
故选D。
16. 【答案】第一问:①对比。
把词人自身与朱景参不同的处境和心情进行对比,词人设想若干年后,老友驻扎在军营中,腰间佩着箭,出人将相之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词人却不思功名,在渔樵中老去。
②通过行为、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
通过对朱景参驻守平戎帐内,羽箭腰间的行为、外貌的描写,表现友人的形象。
第二问:通过对友人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希冀之情,也表达了词人在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解析】题干是“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友人朱景参的?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题干明确了答题范围下片。
第一问:暗考表达技巧。
首先词下片的内容:
下片主要写朱景参春风得意,与自己的归隐生活作比,字里行间又希望朱景参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暗示了词人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心情。
可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词人自身与朱景参不同的处境和心情进行对比,词人设想若干年后,老友驻扎在军营中,腰间佩着箭,出人将相之中,气势是何等壮阔,而词人却不思功名,在渔樵中老去。
再从词句“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
”,可分析出这是通过行为、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
通过对朱景参驻守平戎帐内,羽箭腰间的行为、外貌的描写,表现友人的形象。
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该手法的作用效果。
第二问:寄托着词人怎样的情感?要结合下片词句具体分析,所言尽是将来的事情,是酒酣耳热时朋友问的互相戏谑之言。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这种“苟富贵,勿相忘”式的戏谑之言,出自词人口中别具深意。
结合词人自身,观其一生,他并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对此调笑之言,读者不必过于当真。
虽属戏谑之言,我们却看到了朋友之间毫无芥蒂的豪爽的相处,同时也使得这首词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内涵。
字里行间又希望朱景参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暗示了词人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心情。
还要注意联系上片内容分析,故可得出情感:表现了词人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希冀之情,也表达了词人在消极中寄希望于未来,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17. 【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
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
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
重点注意蜉蝣、渺、沧、粟、鹤、猱、攀援、烂柯的写法。
答好识记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在真正理解原文语意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书写时还要注意字体正确。
《赤壁赋》名句积累:
1.《赤壁赋》交代游赏时间、人物、方式和地点的是: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作者听任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的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作者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抒发作者思君主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的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