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2018.5.8
你还不造吧?——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国人数据

你还不造吧?——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国人数据近年来,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201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发布欧洲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临床实践指南;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及欧洲肿瘤研究所等几大肿瘤专科治疗中心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心脏病学单元,以应对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肿瘤心脏病学(Onco-cardiology)学科也应运而生。
正如专家们所说:这门新的学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于肿瘤科,心脏科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肿瘤科,心脏科这两股力量的汇合,将会汇成强大的洪流,给病人带来福音!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常见化疗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数据,目前大部分集中在国外人群中,几乎没有中国人群的大样本研究。
为评估中国肿瘤患者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时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其风险因素,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CSCO副秘书长,CSCO青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功教授,作为本次研究PI,牵头来自全国14家中心的结直肠癌领域专家在我国人群中开展了一项源于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不良事件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本次大会专家就此研究结果,做了汇报性的总结报告。
现整理报告内容与专家学者们共享:研究背景抗肿瘤药物可引起可逆的或(和)不可逆的心脏损伤或(和)血管损伤。
根据其毒性引起的损伤是否可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Ⅰ型和Ⅱ型。
引起Ⅰ类心脏毒性的抗肿瘤药会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治疗,是不可逆的。
常见化疗药物蒽环类药物和氟尿嘧啶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为Ⅰ型不可逆的心脏毒性。
一项纳入30项研究的最新综述结果显示,5氟尿嘧啶(5-FU)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0~20%,卡培他滨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3%~35%;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0~18.6%),其次是心悸(0~23.1%)、呼吸困难(0~7.6%)和低血压(0~6%)。
化疗药物与心脏毒

5-FU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
1、心前区疼痛 2、EKG示ST-T改变 3、急性心肌梗死(少见) 4、房颤、室颤(少见) 5、心室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6、猝死 大多数5-FU的心脏毒性是பைடு நூலகம்以治疗的。对 以前有心脏病的患者, 5-FU治疗时须谨慎。
四、环磷酰胺
1、聚乙二醇脂质体药物传输系统(PLD)
2、蒽环类似物中选择心脏毒性小的药物如表 柔比星.
3、每周低剂量以及延长持续滴注时间(24- 96小时) 4、必要时可使用心脏保护剂如右丙亚胺
5、限制总剂量尤为重要
二、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
• 紫杉醇抗癌疗效确切,为迄今发现最具有 应用价值的抗癌药物之一。其心脏毒性作 用比较少见,但该药可引起无症状的心电 图异常、血压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炎、 心包炎、心包填塞、急性心肌梗死、心力 衰竭、休克、慢性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脏改 变,这些改变可发生在用药期间或在用药 后数年才表现出来。
谢谢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专家共识-2011
蒽环类药物的早期心脏毒性作用表现 为心肌细胞水肿、变性,是可逆性改变, 进一步则可发展为不可逆性心肌病变,出 现心肌细胞溶解、心肌细胞胶原沉积或纤 维化,此即蒽环类药物的迟发性心脏毒性, 严重的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甚至出现心 力衰竭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急性心脏毒性 1. 发生在治疗后数日至数周
THP
去甲氧基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
0.5
2 2.2
900mg/m2
225 mg/ m2 200 mg/m2
Keefe DL: Anthracycline-Induced Cardiomyopathy. Semin in Oncol, 2001, 28(4): 2.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一种常用的抗癌化疗药物的详细介绍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一种常用的抗癌化疗药物的详细介绍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氟尿嘧啶(Fluorouracil),这是一种常用的抗癌化疗药物。
氟尿嘧啶属于嘧啶类似物,可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如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我们将探讨氟尿嘧啶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临床应用、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1. 作用机制:
-氟尿嘧啶通过抑制DNA和RNA的合成,阻碍癌细胞的生长和复制。
-它干扰细胞中嘌呤和嘧啶碱基的代谢过程,导致细胞凋亡和抑制抗癌基因的表达。
2. 药理特点:
-氟尿嘧啶可通过静脉输注或口服给药,在体内迅速代谢,并广泛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及肿瘤部位。
-它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尿液排泄。
3. 临床应用:
-氟尿嘧啶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
-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乳腺癌和头颈部癌症等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4. 副作用:
-氟尿嘧啶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
-稀有但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心脏毒性、神经毒性和肝功能损害等。
5. 注意事项:
-使用氟尿嘧啶需在严密的医疗监督下进行,并需遵循相关的用药指导和剂量调整。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监测。
-在使用氟尿嘧啶期间,患者需告知医生关于任何新出现的不适或副作用。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388Interna Medicine , Apr . 222, VoL 14 ,No. 2.综述.氟尿#$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梁秀群沈永奇**▲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Z2614443);柳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614J636424)*通信作者:沈永奇,柳铁中心医院,电子邮箱expksyy@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心电功能科,柳州市545497)【提要】氟尿DE 类药物是被广泛应用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是化疗患者出现药物心脏毒性的第二凶手,仅次于蔥环类药物。
对氟尿DE 类药物相关性心脏毒性如不积极加以监测及防治,可能会对患者的心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就氟尿DE 类药物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临床诊断、特征改变、发生机制和监测防治方法等综述如下。
【关键词】 氟尿DE 类药物;心脏毒性;预防与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541;R 73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730768(262)02018804DOQ 12. 19191/j. cukP cu45T347/r. 2212.22. 2化疗相关性心脏毒性(CTACT )是指对肿瘤患者 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后,药物对患者心肌或心电传导系 统产生的毒性作用。
CTACT 是化疗药物常见的毒副 反应之一,约2/3 ~3/4接受化疗的患者具有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
氟尿嚏,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使用 者有较高的心脏毒性发生率,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能增强疗效,但往往会加重患者的心脏毒性[]。
本文就氟 尿嚏,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3氟尿囉噪类药物心脏毒性的诊断氟尿嚏,类药物包括5-氟尿嚏,(5OU )、卡培 他滨、替吉奥、替加氟等,是嚏,类抗代谢药,被广泛用于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肝癌[]、乳 腺癌、头颈部肿瘤等)的治疗,其中卡培他滨、替吉奥和替加氟均需在体内转化为5OU 才发挥抗肿瘤作用。
心脏毒性是5OU 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是引 起化疗患者出现心脏毒性第二常见原因,仅次于蔥环类药物⑷。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全程管理

可逆型功 能不全/II型
病理生理学 细胞功能障碍(线粒体/
蛋白功能不全
临床表现 暂时性的收缩功能障碍、 心绞痛、动脉高压
诊断 无损伤因子的释放 、可逆的心脏收缩功能不 全、可逆的动脉高压
进行性的心 血管疾病
心血管功能 转归
1、Suter TM, , et al. Eur Heart J 2012. 2、Curigliano G, ,et al. Ann Oncol 2012.
毒性应对
苹果酸
乙酰C0A
三羧酸 循环
柠檬酸
氟脲嘧啶
DPD酶
氟柠檬酸
TS酶
延胡 索酸
α-酮戊 二酸
雷替曲塞
21、Guido Deboever el al.Clinical Colorectal Cancer,2012
入组人群
ARCTIC Study
毒性应对
• 42例患者入组,其中结直肠癌患者39例,食管癌2例,壶腹周围癌1例,中位年 龄62岁(范围36-81)
氟尿嘧啶的心脏毒性
1969年,Gaveau 等首次报道了 5-FU 为基础的 化学治疗引发心 脏毒性
发生率很低但一 旦发生则可能非 常严重甚至导致 死亡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是一个 罕见的,但已确 定的临床心脏不 良反应表现之一
5-FU心脏毒性是 化疗引起的心脏 毒性第二常见原 因,仅次于蒽环 类药物的心脏毒 性
7、Kathryn E el al. J Cancer Surviv. 2013
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危害
长期存活的乳腺癌患者往往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不是肿瘤的进展或复发
8、Patnaiket al . Breast Cancer Research 2011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共46页文档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全程管理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心脏的损害表现及分析

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心脏的损害表现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心脏的损害。
方法:1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分为无心脏危险因素组(甲组),有心脏危险因素组(乙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损害表现及心电图变化。
结果:132例患者中9例出现心脏损害表现,占6.82%,其中1例出现猝死,1例为室性期前收缩,有7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并发生心电图ST-T改变。
在发生心绞痛的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状况,予以转往心内科治疗。
2例患者经口服硝酸脂、钙离子拮抗剂,症状控制。
2例为一过性,未做处理症状恢复。
结论: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心脏毒性虽然发生率低但很严重,对有心脏危险因素者更明显,临床医师应高度警惕其副作用,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心脏危险分类,合理用药,以降低发生心脏损害的发生率。
【关键词】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恶性肿瘤晚期【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58-02化疗药物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如可引起肝肾功、心脏、肺的不同程度的损害等,其中心脏损害可表现为胸痛、心悸、猝死等。
化疗药物均对心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探讨氟尿嘧啶类药物对心脏的损害,我们对132例以5-氟尿嘧啶(5-FU)为主化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晚期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根据患者化疗前的病史、临症状床表现、生化指标等将胃肠道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分为无心脏危险因素组(甲组),96例,有心脏危险因素组(乙组),36例,其中甲组男性58例,女性38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58.34±11.35)岁;乙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8.53±11.62)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氟尿嘧啶引起心脏毒性9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氟尿嘧啶引起心脏毒性9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5-10-22T11:30:25.430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9月作者:徐然郭莹王莉娜通讯作者廖峰[导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江苏南京 210002 及时给予实施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仔细地观察化疗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正确的对症处理,就能预防和减少心脏毒性的发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江苏南京 210002【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肿瘤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使用氟尿嘧啶(5-FU)的方案后引起心脏毒性的住院患者共9例,均为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均经病理诊断。
年龄26-74岁,中位年龄45岁,男女比例为3.5:1,既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使用含氟尿嘧啶的FOLFOX6方案后出现的心脏毒性,给予实施合理的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等方法,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及焦虑,避免严重的不良后果。
结果:经过及时合理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9例患者均出现心脏毒性,心脏毒性分级按CTCAE4.0版本标准进行,其中3例因发生心律失常更换化疗药物,2例心率失常缓解,另1例心律失常由2及降至1级。
其余6例中4例暂停和推迟化疗;其中5例患者的心脏毒性缓解,仅1例心律失常未缓解,但未加重。
9例患者均未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
结论:5-FU是临床上最常见、广谱和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不能被忽视,护士要在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实施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仔细地观察化疗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正确的对症处理,就能预防和减少心脏毒性的发生。
【关键词】5-FU;心脏毒性;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786-01 氟尿嘧啶(5-FU)是活性很强的一类抗肿瘤药物,本品的抗瘤谱较广,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或较大剂量氟尿嘧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
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分析

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结直肠癌所致心脏毒性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氟尿嘧啶(5-FU)类药物治疗结直肠癌(CRC)所致的心脏毒性。
方法:将7个肿瘤中心2015年7月—2018年6月接诊并需要化疗的CRC患者179例,采用含5-FU类药物方案进行化疗,并在化疗的不同周期采用12导联心电图(ECG)、心肌酶、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来监测其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发生心脏毒性时的化疗周期数。
结果:可评价患者154例,化疗后ECG异常发生率和心肌酶的升高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而升高;而LVEF减低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而降低。
ECG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25.3%)、心律失常(23.4%)和QT间期延长(15.6%)且多发生在化疗的第3周期后,常表现为多种ECG异常同时出现。
5-FU相关心脏毒性在严重程度上主要为Ⅰ级和Ⅱ级。
结论:5-FU类药物治疗CRC相关心脏毒性多为轻度,主要表现为ECG异常,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病变,其发生率可能与5-FU的累积量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氟尿嘧啶;结直肠癌;化疗;心脏毒性【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015-02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fluorouracil induiced cardiactoxicity in colorectal cancerLiang Xiuqun, Shen Yongqi , Huang Huixiang, Wei Li, Yang Jianfen.Department of Electrocardiography, Liutie Center Hospital,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Liuzhou, 545007,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fluorouracil(5-FU)induiced cardiactoxicity (FICT)in colorectal cancer(CRC).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nine patients with CRC admitted to 7 cancer center 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8 ,whoaccept chemotherapy with 5-FU.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FICT and duration of chemotherapy were evaluated with electrocardiograph(ECG),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and myocardial enzyme before and after chemotherapy.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fifty-four of 179 patients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study.The incidence of ECG abnormalities(35.7%) i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decreasedLVEF(7.1%) and increased myocardial enzyme(5.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bnormal ECG were mainly manifested as ST-Tchanges (25.3%), arrhythmia (23.4%), and extended QT interval (15.6%). It is oftenmanifested as a variety of ECG abnormalities occurring simultaneously and most occurafter 3 cycles of chemotherapy. FICT manifested mainly in the serious degree Ⅰ and Ⅱ degrees. Conclusion FICT in CRC offen was mild and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maybe relat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fluorouracil.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ECGabnormalities, mainly causing or inducing myocardial insufficiency of blood supply andarrhythmia.【Key words】Fluorouracil;Colorectal cancer;Chemotherapy;Cardiotoxicity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指某些化疗药物对患者心肌或心电传导系统产生的毒性作用。
术中静滴5-氟脲嘧啶致心搏骤停1例报告

术中静滴5-氟脲嘧啶致心搏骤停1例报告
昂梅鲜;刘宗民;张兰香
【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3(020)001
【摘要】@@ 5-氟脲嘧啶(5-FU)是一种抗代谢类抗癌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实体瘤.最近,我们在术中为1例胃癌根治手术患者静滴5-FU作冲击化疗时,引发心搏骤停,经积极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97-97)
【作者】昂梅鲜;刘宗民;张兰香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4医院,手术室,天津,300142;解放军第254医院,手术室,天津,300142;解放军第254医院,手术室,天津,3001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3
【相关文献】
1.5-氟脲嘧啶和缩宫素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J], 余莉萍;卢丽娜;王冬昱
2.贲门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脲嘧啶缓释剂的疗效评价 [J], 焦昌结;易云峰;陈检明;陈亮;叶峥嵘;赖长君;钟京
3.奈达铂联合大剂量醛氢叶酸、5-氟脲嘧啶持续48小时静滴治疗晚期食管癌初步观察 [J], 郭维新;李亮;黎佳全;杨权烈
4.1例静滴复方丹参液致心搏骤停的抢救与护理 [J], 汪龙
5.5-氟脲嘧啶致感音性耳聋1例报告 [J], 陈丽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尿嘧啶注射液诱发心绞痛1例

氟尿嘧啶注射液诱发心绞痛1例张文婷;桂玲【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1页(P830-830)【关键词】氟尿嘧啶;心绞痛;不良反应【作者】张文婷;桂玲【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R969.3患者,男,59岁。
于2012年11月9日在全麻下行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直肠高-中分化腺癌侵及肠壁全层伴肠系膜淋巴结(4/10枚)转移,分期为PT4N2(4/10)M0。
2012年12月11日因直肠癌术后行辅助化学治疗(化疗)入院。
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有高血压史,自服抗高血压药物控制。
于2012年12月12日行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第1周期,于当天18∶00静脉注射氟尿嘧啶(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批号: 1209191)400 mg·(m2)-1,再持续静脉泵入氟尿嘧啶注射液2 400 mg·(m2)-1,用药后约10 h,患者突发左胸壁心前区绞痛,不伴锁骨上及左侧肩部放射痛,不伴心悸和呼吸困难,测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给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约5 min后疼痛缓解。
患者继续泵入氟尿嘧啶注射液,上述症状再度发作,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后再度缓解,测血压:129/84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2次·min-1。
考虑氟尿嘧啶为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基础用药,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继续治疗风险,患者及家属商量后要求继续按计划完成化疗,予执行,心电监护下密切观察化疗反应。
2012年12月29日患者再次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2年12月30日开始行FoLFox方案化疗第2周期,患者再次出现心绞痛,给予硝酸甘油后效果不佳,建议患者暂停氟尿嘧啶治疗,后未完成化疗。
化疗最严重的毒副作用,竟是心脏损伤?

化疗最严重的毒副作用,竟是心脏损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化疗中,最常用到的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和阿克拉霉素等蒽环类药物。
它们不仅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也可以彼此联合作为一线化疗方案。
与脱发、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相比,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最严重的毒副作用。
其损伤往往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特别是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可能造成心脏损伤,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一、心脏毒性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蒽环类药物给药后可较快地发生心肌损伤,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愈加明显。
按照出现的时间可以分成急性、慢性和迟发性心脏毒性。
在给予蒽环类药物的数年后,超过50%的患者可发生左心室组织和功能亚临床心脏超声变化,例如后负荷的增加或收缩能力的下降。
蒽环类药物的慢性和迟发性心脏毒性与其累积剂量呈正相关。
常用蒽环类药物导致心脏毒性的剂量可以进行换算。
近年来,一系列新的研究表明低剂量蒽环类药物也可能引起心脏毒性。
在使用蒽环类药物尚未达到最大累积剂量时,已可观察到相当比例的心脏损害,以阿霉素为例,当累积剂量为50mg/m2时观察到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障碍。
因此,蒽环类药物没有绝对的“安全剂量”,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个体差异,即患者体内代谢蒽环类药物相关基因的差异性导致其对蒽环类药物的易感性不同。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器质性损害从第1次应用时就有可能出现[11],呈进行性加重,且不可逆。
二、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机理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机制,是铁介导的活性氧簇(ROS)的产生及促进心肌的氧化应激;蒽环类药物螯合铁离子后触发氧自由基,尤其是羟自由基的生成,导致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心肌线粒体DNA的损伤等。
其他机制包括药物毒性代谢产物的形成,抑制核苷酸及蛋白合成,血管活性胺的释放,降低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线粒体膜绑定的损害,肌酸激酶活性的聚集,诱导凋亡,干扰细胞内钙离子稳态以及呼吸链蛋白的改变,诱导一氧化氮合酶,提高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等。
氟尿嘧啶引起的心脏毒性9例报道附文献复习

氟尿嘧啶引起的心脏毒性9例报道附文献复习廖峰;王琳;秦叔逵;李小卫;杨宁蓉;姚琳;张瑜;寻琛;晏芾【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2014(29)2【摘要】目的探讨氟尿嘧啶(5.FU)引起的心脏毒性机制和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使用含氟尿嘧啶的FOLFOX6方案后出现的心脏毒性,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9例患者均出现心脏毒性,心脏毒性分级按CTCAE4.0版本标准进行,心律失常约77.8%(7/9),其次是心绞痛22.2%(2/9)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2.2%(2/9),多为1—2级,无3—5级的心脏毒性发生。
其中3例患者更换雷替曲塞,2例心律失常缓解,另1例心律失常由2级降至1级。
其余6例中有4例停用5-FU后,3例心脏毒性缓解,另1例心脏毒性持续,但未加重。
另外2例暂停和推迟化疗后心脏毒性均缓解。
结论5-Fu是临床上最常用、广谱和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不能被忽视。
【总页数】3页(P183-185)【关键词】胃肠肿瘤;药物疗法;氟尿嘧啶;副作用;心律失常;心性;病因学;心绞痛;病因学;心肌缺血;病因学;回顾性研究【作者】廖峰;王琳;秦叔逵;李小卫;杨宁蓉;姚琳;张瑜;寻琛;晏芾【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心内科;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08级学工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5;R730.53【相关文献】1.吡喃阿霉素与5-氟脲嘧啶联合用药引起的心脏毒性--附4例报道 [J], 刘秀春;亓建哲;李文力;马如飞2.海洛因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周芝文;杨杰;胡中扬;郑丽君;刘运海;杨晓苏3.心脏直视手术中残存左上腔静脉的处理(文献复习附12例报道) [J], 张浩;郭立新;等4.NVB引起的严重神经毒性及其处理(附三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J], 王丽;陈嘉5.5—氟尿嘧啶的心脏毒性—附四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许莉;张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的损害

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的损害
周新华;左逸夫;孙黎明;蒋华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01(016)006
【摘要】@@ 氟尿嘧啶(5-FU)是肿瘤化疗常用药物,为探讨5-FU对不同人群心脏的损害,观察了158例消化系肿瘤行5-FU为主化疗的患者化疗前后心脏损害情况,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265-266)
【作者】周新华;左逸夫;孙黎明;蒋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
【相关文献】
1.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损害的观察及护理 [J], 李晶;张学菊;王侠
2.顺铂、氟尿嘧啶为主方案同期放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耐受性研究 [J], 温宗秋;王新宁;刘魁凤;王希成
3.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FOLFOX或FOLFIRI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心脏毒性[J], 林榕波;吴光峰;林娇;范南峰
4.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的损害及护理 [J], 章雪琴
5.以心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白塞病患者一例 [J], 王承;张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氟尿嘧啶和卡培他滨对中国患者的心脏毒性:一项前瞻性研究

5-氟尿嘧啶和卡培他滨对中国患者的心脏毒性:一项前瞻性研究Jianjun Peng;Wenliang Li;Fenghua Wang;Qiong Wu;Wenhao Zhou;Ying Yuan;Meng Qiu;Gong Chen;Chao Dong;Chang Wang;Weihua Li;Hao Yu;Min Zhang;Qun Zhao;Bo Zhu;Jun Zhang【期刊名称】《癌症(英文版)》【年(卷),期】2018(037)010【摘要】背景与目的已有许多研究报道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卡培他滨相关的心脏毒性,严重程度从无症状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y,ECG)异常到严重心肌梗塞而不同.目前为止,对中国恶性肿瘤患者的这种心脏毒性尚无研究.本研究旨在前瞻性地对多个中心招募的癌症患者进行5-FU和卡培他滨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进行评估.方法在完成研究的527例患者中,196例接受基于5-FU的化疗,331例接受基于卡培他滨的化疗并以其为一线或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和长达28 d的随访期间对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疗效测量指标包括心电图、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脑钠肽和超声心动图.使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亚组分析和鉴定与两种药物的心脏毒性相关的显著性独立变量.结果 527例患者中有161例(30.6%)出现心脏毒性.卡培他滨组的心脏毒性发生率为33.8%(112/331),显著高于5-FU组25%(49/196)的发生率(P = 0.0042).110/527患者(20.9%)发生心律失常,105/527(19.9%)发生缺血性改变,而只有20/527患者(3.8%)出现心力衰竭,6/527患者(1.1%)出现心肌梗塞.既往的心脏病、高血压、卡培他滨为基础的化疗和治疗时间被确定为与心脏毒性相关的显著风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15.7(心脏病史 vs. 无病史)、1.86(卡培他滨 vs. 5-FU)、1.06(5–8个化疗周期 vs. 1–4个化疗周期)和1.58(高血压 vs.无高血压).结论氟嘧啶类药物在中国人群中引起的心脏毒性可能在临床实践中被低估.建议密切监测患者,尤其是对心脏毒性高风险的患者.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治疗持续时间、基于卡培他滨的化疗、既往心脏病史和高血压史.【总页数】8页(P459-466)【作者】Jianjun Peng;Wenliang Li;Fenghua Wang;Qiong Wu;Wenhao Zhou;Ying Yuan;Meng Qiu;Gong Chen;Chao Dong;Chang Wang;Weihua Li;Hao Yu;Min Zhang;Qun Zhao;Bo Zhu;Jun Zhang【作者单位】胃肠外科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080,广东,中国;肿瘤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 650032,云南,中国;内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60,广东,中国;肿瘤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 233004,安徽,中国;结直肠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60,广东,中国;肿瘤内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 310009,浙江,中国;肿瘤内科,肿瘤中心,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医院,华西医学院,四川大学,成都 610041,四川,中国;结直肠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60,广东,中国;第二肿瘤内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 650118,云南,中国;肿瘤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 130021,吉林,中国;肿瘤外科,福建省立医院,福州 350014,福建,中国;生物统计学系,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 211166,江苏,中国;心内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030,中国;第三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石家庄 050011,河北,中国;肿瘤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 400037,中国;肿瘤科,上海瑞金医院,上海200025,中国【正文语种】中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毒性的影响分析

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毒性的影响分析
陈娟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26
【摘要】目的分析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毒性影响。
方法选取医院以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心脏危险因素分为A组(有心脏危险因素)32例和B组(无心脏危险因素)73例,予以5-氟尿嘧啶+左亚叶酸钙的化疗方案。
观察2组患者心脏毒性反应。
结果 B组症状(胸闷、心悸、心绞痛)、心脏毒性反应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对有心脏危险因素的化疗患者,5-氟尿嘧啶对心脏的毒性反应具有耐受性。
临床上应加强监护,充分警惕其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
治疗前根据检查指标和既往病史合理用药,以充分保障患者安全。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陈娟
【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3
【相关文献】
1.5-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对心脏损害的观察及护理
2.5-氟尿嘧啶和卡培他滨对中国患者的心脏毒性:一项前瞻性研究
3.聚合酶链反应芯片筛选5-氟尿嘧啶对乳鼠心肌
细胞心脏毒性差异表达基因的作用4.丹红注射液对5-氟尿嘧啶心脏毒性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5.5-氟尿嘧啶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与中药防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警惕!这四大“伤心”药物,你注意到了吗?

警惕!这四大“伤心”药物,你注意到了吗?
众所周知,每年9月25日是世界心脏日,提醒大家要关注心脏的健康。
然而,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用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吃进嘴里的药物,也会引起心脏毒性问题呢?今天,咱们就来盘点四种能够引起心脏毒性的药物。
一、抗肿瘤药物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抗肿瘤药物会引起消化系统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等。
但殊不知,抗肿瘤药物同样也会引起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局部缺血、心电图异常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
多种类型的抗肿瘤药物都会引起心脏毒性,如柔红霉素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以5-氟尿嘧啶为代表药物的氟尿嘧啶类,紫杉醇类药物、以及靶向药物等。
二、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是经典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服用时,会引起QT间期延长,出现明显的U波,严重的会出现尖端扭转性心律失常。
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这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诱发心肌复极异常、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性室速等。
早在2013年,美国FDA就曾发出警告称,阿奇霉素存在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四、促胃动力药
促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为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在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的情况下,多潘立酮也会引起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心脏猝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绞痛 心动过缓 室性心动过速 猝死 心脏骤停
Depetris I, Marino D, Bonzano A, et al. Fluoropyrimid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J].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2018, 124:1-10.
联合放疗:胸部放射治疗(>30~
35 Gy)
3
风险因 素
肾功能不全,患者内生肌酐清除
4
率<30mL/min,会增加5-FU暴露从 而心毒性增加
基础心脏病史。此类患者在FU 治疗中发生心绞痛 和心肌梗死的概率是无心脏病史者的4~6.8 倍, 尤其是有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者。
5
6
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如铂类药物(顺铂
、卡铂),贝伐珠单抗
陈烨,邱萌.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性心脏毒性诊治进展[J].华西医学,2018(04):1-5
氟嘧啶嘧啶心脏毒性的诊断和管理
FU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是可逆的,目前国际指南对于氟尿嘧啶类药物引起 的心脏毒性只是建议立即停用,并开始心内科的一些治疗。
根据ACAC/AHA指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心 电图、心脏生物标志物、超声心动图)
三、长期输液治疗方案、心脏病史、联合放疗、联合心脏毒性的化疗或靶 向治疗药物、肾功能不全,是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风险因素。 四、一旦出现心脏毒性,临床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1)停用氟尿嘧啶; (2) 更改为雷替曲塞; (3)使用硝酸盐或钙通道阻滞剂对症处理,缓解冠状
动脉痉挛;(4) 调整用药方法,如改变 5-FU 用法或剂量、新型氟尿嘧啶
S-பைடு நூலகம்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 口服抗癌剂,是5-FU的前 药。
小 结
一、氟尿嘧啶类药物是导致心脏毒性的第二常见化疗药物,仅次于蒽环类。 二、氟尿嘧啶类药物最常见心脏毒性为心绞痛、心悸、呼吸困难、血压变 化,少见的为心肌梗死、心肌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可逆性心肌病等,
严重心脏毒性表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夹层、心源性休克及猝死。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表现
搜集了从2000年1月1日到2017年4月30日,关于5-FU和卡培他滨心脏毒性的162篇文章,分为五类: 23篇综述,10篇回顾性研究,22篇前瞻性研究,93篇病例报告和14篇临床前试验。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胸痛 心衰 心脏猝死
胸痛 呼吸困难 心悸 心房颤动 ST偏差改变 T波改变 心脏骤停
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目 录
一、背景
二、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心脏毒性表现及机制
三、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心脏毒性的治疗及管理 四、小结
背 景
心脏毒性是抗肿 瘤化疗过程中一 种严重的并发症, 对肿瘤患者的预 后和生存有着显 著的影响。在化 疗药物中,蒽环 类化疗药物的心 脏毒性众所周知, 而FU类是导致 心脏毒性的第二 常见化疗药物, 仅次于蒽环类。
心绞痛 心悸 猝死 心电图改变
在大样本(>300 例)研究中,FU类 总的心脏毒性发生率为1.2~19.93%, 相关性病死率为0%~8%。
心绞痛 心衰
心绞痛 心衰
在大样本(>300 例)研究和无心脏病 史患者中,5-FU 心脏毒性发生率明显 较低,低于卡培他滨。 氟尿嘧啶类心脏毒性通常出现在化疗 第1个周期,临床症状一般出现在5-FU 或卡培他滨开始应用后12~24h,症状 可持续至停药12h后。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凹陷、高危临床特征和/ 或阳性生物标志物
低中度风险的临床特征,心电图上没有高风险特 征,和/或阴性生物标志物 ACAC/AHA指南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医疗管理和治 疗
肿瘤与抗凝治疗安全性问题的风险和益处讨 论,以及有创心导管与非侵入性冠状动脉评 估的考虑
梗阻性CAD和/或ACS的证据(斑块 破裂、血栓形成) 按照ACC/AHA指南进行治疗, 并对肿瘤有关的药物治疗、血 管重建策略和何时重新开始化 疗进行持续的风险和效益评估
降低肿瘤学风险 多药化疗 放疗 连续静脉输注 D, Peralta M V, 减少剂量
考虑预防 药物干预 在治疗期间考虑严密的心内 科监护
对于无症状性缺血和/或心 律失常可考虑ECGs和/或动 态心律监测可能的
发生过FU心脏毒性患者的后续治疗
1
全面评估心毒性再发风险,可预防性使用一些保护心脏药物(卡维 地洛、比索洛尔、ACEI/ARB、他汀类药物和中药类如益气通络和 活血化瘀类)。 雷替曲塞替代:抗代谢类叶酸类似物,特异性抑制TS 酶(胸苷合成 酶),阻断DNA 合成,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可与5-FU 协同抑制TS 酶,但没有5-FU的RNA损伤作用,代谢也不依赖DPD 酶。
胸痛 猝死 心衰
Depetris I, Marino D, Bonzano A, et al. Fluoropyrimid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J].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2018, 124:1-10. 吴薇, 蔡映云, 顾海娟. 对1例伴有心脏疾病的老年结肠癌患者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的风险评估[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5(3):187-189.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风险因素
既往发生过化疗导致的心脏毒性 。 此类患者再次 使 用 长期输液治疗方案,多个研究均显示持续输注高 剂量5-FU 的心毒性发生率在 5.3%~12.5%,明 显高于5-FU 推注的1.6%~3%。
1
2
FU
类治疗时心毒性再发率为45%~90%,病死率为
13%,是初次心毒性病死率的40 倍
血清和细胞内柠檬酸 盐的积累,产生毒性
心脏 毒性
Depetris I, Marino D, Bonzano A, et al. Fluoropyrimid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J].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2018, 124:1-10.
多柔比星 表柔比星 伊达霉素 米托蒽醌
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 白消安 丝裂霉素
5-氟尿嘧啶 卡培他滨 阿糖胞苷
一项用动态心电图观察25例接受FU治疗患者心电图改 变的前瞻性研究中, 68%的患者在接受5-FU 后会出现 顺铂 早期ST段改变和QT间期延长。
长春新碱
Curigliano G, Cardinale D, Suter T, et al.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induced by chemotherapy, targeted agents and radiotherapy: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Annals of Oncology, 2012, 23 Suppl 7(suppl_7):vii155. 韩尽斌, 吴宁, 花永强,等. 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预防策略[J]. 中国癌症杂志, 2018, 28(1):75-80.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卡培他滨和5-FU心脏毒性临床表现类 似,最常见心脏毒性为心绞痛,其他 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血压 变化(高血压或低血压),而少见的 心肌梗死、心肌心包炎、充血性心力 衰竭和可逆性心肌病等。严重心脏毒 性表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室上和心 室)、冠状动脉夹层、心源性休克及 心脏性猝死。
4.Depetris I, Marino D, Bonzano A, et al. Fluoropyrimid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J].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2018, 124:1-10.
youn M E, Wickramasinghe C D, Peralta M V, et al. Fluoropyrimid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 Manifestations,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J]. Current Oncology Reports, 2016, 18(6):35.
S-1心脏毒性
吉美嘧啶是强的DPD酶抑
制剂,S-1口服后AUC是
静脉滴注5-FU的2倍,但
S-1
代谢产物FABL的AUC却只
是静脉滴注5-FU的1/5,
而口服卡培他滨后FABL 的AUC是5-FU持续滴注的
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
3.4倍和S-1的18倍。 有研究对于已发生5-FU 心脏毒性的患者中使用 S-1不会再次诱发心脏毒 性表现。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
FI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多为动物实验、小样本或个案报道, 众多结果显示有多种机制参与其中:
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缺血主要原因
5-FU直接损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和导致内 皮细胞功能异常
心脏毒性 机制
代谢产物α-氟-β-丙氨酸(FBAL) 和氟乙 酸(FAC)导致心脏毒性
氟尿嘧啶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主要作用机制
FBAL、FAC导致线粒体能 量代谢减少、心脏和神 经症状的不良反应。
ATP生成
心肌细 胞凋亡
减少
5-FU进入体内后部分转化为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酸,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 DNA、RNA的合成。5-FU 也会在DPD 作用下分解为FBAL并转化为 FAC 。FAC 一部分 是通过乙酰辅酶A合成酶、柠檬酸合成酶代谢成柠檬酸盐,另一部分在体内最终转化为氟 柠檬酸(FCA)。
2
后续 治疗
3
改变 5-FU 用法和剂量:5-FU 持续输注转换为推注;降低 5-FU 或 卡培他滨剂量 。
4
新型氟尿嘧啶前体药或组合型抗代谢药的替代治疗:含DPD 酶抑制 剂的优福定(UFT)、替吉奥(S-1)及不经 DPD 酶代谢的TAS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