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俗语

合集下载

莆仙方言俗语

莆仙方言俗语

莆仙方言俗语鸭卜管鹅。

[注]卜管:想要管。

[解]鸭子想要管束大白鹅。

比喻小的要指挥大的,不自量力。

牛囝(亻不)别虎。

[注](1)牛囝:小牛、牛犊。

(2)(亻不)别:不认识。

[解]比喻年轻人不知危险,无所畏惧。

牛囝勿曾桊鼻。

[注](1)牛囝:牛犊。

(2)勿曾:方言字,“未曾”的合音。

(3)桊鼻:穿鼻环。

[解]比喻年轻未经挫折,不晓得厉害。

半目睁,半目瞌。

[注]瞌:闭上眼睛。

[解]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义。

比喻看到了但不想认真去计较、干涉。

龟笑团鱼无毛。

[注]团鱼:鳖。

[解]比喻缺少自知之明,五十步笑百步。

新粪池,好拉屎。

[注]粪池:厕所[解]比喻抢先使用新工具,图新鲜。

乞食身,皇帝嘴。

[注]乞食:乞丐。

[解]出莆仙戏《丁花春》(后改编为《状元与乞丐》)。

“乞食身,皇帝嘴”就是剧中讥讽当乞丐的阿毜的道白。

比喻生活穷困的人却还要挑食。

酱虾起无浪。

[注](1)酱虾:海里一种很小的虾。

(2)起:掀起。

[解]比喻小人物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庐鼠走铁钉店去讨食。

[注](1)庐鼠:老鼠。

(2)走:跑。

(3)讨:找。

[解]比喻讨生活选错了地方。

三斤半鸡母,复是惊老鹞。

[注](1)鸡母:母鸡。

(2)复:还。

(3)老鹞:老鹰。

[解]比喻外表虽硕大,但本质还是懦弱。

猛虎不敌地头蛇。

[解]古人有“恶龙不斗地头蛇”之谚,不知道怎么到莆仙却变成了虎蛇相配。

喻指外地人再强大也斗不过当地势力。

猪母见糟笃醉。

[注](1)猪母:母猪。

(2)笃:借音字,就。

[解]一看见某物就迷上了。

多喻好色之徒。

庐鼠尾再揪亦无血。

[注](1)庐鼠:老鼠。

(2)揪:借用字,扯、拉。

[解]比喻榨不出什么油水。

鸭母听雷公。

[注](1)鸭母:鸭子统称。

(2)雷公:指雷声。

[解]比喻听不出所以然,一无所获。

乌贼死,嘴复卜硬。

[注]复卜:借音词,还要。

[解]比喻明摆的既成事实,还要狡辩。

仙游说成“鸭母死嘴复卜硬”,喻意同。

鸡嘴捏做鸭嘴。

[解]比喻硬要歪曲事实。

鸡敖揣米。

莆田语言特色的句子

莆田语言特色的句子

莆田语言特色的句子【鸭卜管鹅】其意是说,下级想要管上级。

“鸭”与莆仙方言的“下音同鸭”谐音,“鹅”与莆仙方言的“悬县与切”近音。

莆仙方言的“悬”是指高。

为此,经近音和谐音相结合,就使“鸭卜管鹅”这句变成了“下想要管高”,即是“下级想要管上级”。

在语言艺术上也是同时采用谐音和双关的两种修辞手法。

【伤音同箱精熬郭学切无油】指为人过分精明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或利益。

本语中的“精”是双关语,既指精肉的“精”,又指人“精明”的“精”。

借“熬不出油”喻“得不到好处或利益”,转义为人过分精明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或利益。

这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双关语和借喻的两种修辞手法。

【蜀石匹音同迫青炊都是头】指在一个单位或人群中,人人都想做头头来出主张指挥别人。

在这里是借日常生活中吃完饭后,一碟青炊鱼剩下的全是头的情形,以“盘中的鱼头”与“集体中的头头”的双关,来喻“一个集体中人人都是头头”的含义。

这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双关和借喻的两种修辞手法。

【食屎配涂鲺音同勒】意指这个人很土,土得不懂得变通。

也称“食屎配涂墼音同克”。

这是借“食屎配涂鲺”来喻“很土的不合潮流行为”。

其中“涂鲺音同勒”中的“涂”谐音为双关语“土”音。

后因“涂鲺音同勒”与“涂墼音同克”相谐,一些地方就变成了“食屎配涂墼音同克”。

在语言艺术上是同时采用借喻和谐音双关语的修辞手法。

【横柴卜锯直板】1、喻硬把没道理的要说成有道理。

2、指强横的行为。

把“横纹理的柴硬要锯成直板”的行为,喻为把“横道理硬说是直道理”,即把“没道理的硬说为有道理”的一种强辩。

同时,借“横”音的双关,道出强横的行为。

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借喻和双关语的修辞手法。

【螃蟹展横行】喻横行霸道行为。

借螃蟹横走的姿态,喻“横行霸道”的行为,以谐音作双关语。

在语言艺术上是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蜀寺师姑都病囝】1、指全体人都有毛病。

2、指所有的人都有问题。

以“蜀寺师姑”指代“全体人”,以害“病囝”指代“病”,双关地暗指“有毛病”。

莆田话顺口溜

莆田话顺口溜

莆田话顺口溜
莆田话顺口溜
莆田话是福建省莆田地区的方言,因其独特的语音和词汇而闻名。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莆田话的顺口溜: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莆田话说起来,没准你会头晕。

声调起伏三六九,字音变化千百种。

喜欢说莆田话,要学会卷舌腔。

莆田话的语音特点是声调起伏多变,字音变化丰富。

莆田话的声调分为三六九,即高平高、平平平、低低高。

这种特殊的声调使得莆田话听起来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

莆田话的字音变化也是其特色之一。

许多字在莆田话中会有不同的读音和发音方式。

例如,“吃饭”在普通话中是“chīfàn”,而在莆田话中则是“tsiāfāng”。

这种变化让莆田话听起来独具魅力,也给人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乡土气息。

学习莆田话需要掌握卷舌腔的技巧。

莆田话中有许多发音需要用舌头卷起来,如“t”、“n”等音。

这种卷舌腔的发音方式与普通话有所不
同,需要一定的练习和适应。

莆田话是莆田地区的特色方言,也是当地人民的日常交流工具。

虽然莆田话在现代社会中的使用范围逐渐减少,但它仍然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莆田话不仅可以增加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语言魅力。

所以,如果你对莆田话感兴趣,不妨尝试学习一下,开启一段不一样的语言之旅吧!。

闽南谚语或俗语

闽南谚语或俗语

闽南谚语或俗语
1. 做人呒食冤家饭。

(做人不要吃冤家饭。

)
意思是做人不要占别人的便宜,要诚实守信。

2. 下雨了,等一等,雨过地干。

(下雨了,等一等,雨过地就干了。

)
意思是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等待,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

3. 有钱使落去,无钱捽落来。

(有钱就花掉,没钱就省着点。

)
意思是要量入为出,合理安排开支。

4. 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行就歇一歇。

(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行就休息一下。

)
意思是做事要有耐心,遇到困难时可以适当休息,然后继续努力。

5. 人靠衣装,佛靠金身。

(人靠衣装,佛像靠金身。

)
意思是外表很重要,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关键。

6. 食饱伸脚,食馑伸手。

(吃饱了就伸脚,吃不饱就伸手。

)
意思是生活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7. 一屋不扫,何来净尘。

(一间屋子不打扫,哪来的干净。

)
意思是要勤奋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8.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怕出名,猪怕肥壮。

)
意思是太过出名或太过壮实,反而可能带来不利。

童年莆仙方言民谣记忆

童年莆仙方言民谣记忆

童年莆仙方言民谣记忆1、大眼睛,菱角嘴,生歹歹,卖贵贵。

2、乞食婆,唠啊唠,没一碗,也有一瓯。

3、“道”一糕,“道”一饼,我分桃,你分饼,桃红红,饼生虫。

(“道:拍。

)4、草人仔,田里插,惊鸟仔,“账”五谷,穿破衫,日“物”曝,戴破笠,雨“物恶”,有功劳,“兆帐贺”。

(草人仔:稻草人。

“账”:守护。

“物”:要。

“恶”:淋。

“账贺”:称赞。

)5、“映摸”蹈地,鱼去吃,虾去夹,一碗点心八个蛋。

(“映摸”:萤火虫。

)6、“揪揪”皮厚厚,红菇炒幼豆,幼豆“白莲”买,“阿咪”没“小礼”。

(“揪揪”:用手在脸上刮羞。

“白莲”:还没有。

“阿咪”:小孩子。

“小礼”:羞耻。

)7、“威衣——呵”,“罗厅”戴红帽,红帽戴歪歪,“罗厅”没“假衰”。

(“威衣——呵”:古时衙门开堂时,衙役所喊的堂威声。

“罗厅”:官老爷。

“假衰”:屁股。

)8、阿肥阿肥凸,举铳开脚肚,举刀宰“北肚”,抓盐“沁”肠肚。

(“北肚”:肚子。

“沁”:腌。

)9、“待伢”“兆”乖乖,没乖拍“假衰”,“待伢”“兆”读书,“白晾”读书“蛋”如猪。

(“待伢”:小孩子。

“兆”:要。

“白晾”:不。

“蛋”:愚,笨。

)10、阿兄面粗粗,阿弟“罗尿铺”,阿姐面PIAPIA,阿妹“角楼厅”。

(“罗尿铺”:夜里尿床。

PIAPIA:脸色很难看的意思。

PIA,用普遍话快读成“披鸭”。

“角楼厅”:在厅上哭着打滚。

)11、日头红“高高”,阿兄没穿衫,月亮光“莺莺”,阿弟偷吃奶。

(红“高高”:形容词,非常红。

光“莺莺”:形容词,非常亮。

)12、阿兄,给狗惊,阿弟,给狗舐,阿姐,嘴没齿,阿妹,头梳“怪”。

(“怪”髻子。

)13、大一时,就是阿姨,大一“箍”,就是阿姑。

(“箍”:段。

)14、初一糕,初二棕,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一日,初六头企企。

(扒一日:扒了一天的龙船。

企企:翘起来。

)15、摇篮摇摆摆,福州走上海,上海看没戏,狗屎涂一鼻。

16、油柑橄榔,“物”吃趁早,“黄吃”留“防早”,“防早”初一早,吃面带骑马。

莆仙方言季节时令谚语

莆仙方言季节时令谚语

莆仙方言季节时令谚语
选取了部分莆仙方言描述季节时令的谚语,并作详细解释。

这类谚语很有学习意义,是莆仙人智慧的结晶,可有效指导农耕活动及日常生产生活。

初三十八晒山里嫂阿笑咯咯
“晒”是借用字,为大晴天的意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每月初三、十八日如果是晴天的话,本月必定少雨多晴。

旧时,以山里妇女可以高兴地挑柴进城售卖和购物来作为形象说明,现在后半句基本上不说了。

春天落涂无过冥冬天落涂硬康晴
“落涂”解释为阴霾笼罩,“硬康”指必定。

春天天气已经转暖,这时如果有北方吹来的大风和暖热空气相遇,就会产生阴霾,但不会持续太久。

冬天北方寒流强,南方暖流弱,如果有阴霾出现的话,预兆着天气干燥寒冷,晴朗无雨。

夏至水饿死鬼
夏至这一天如果下雨的话,那么预兆着该季节将有过多的雨水,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所以有饿死鬼的说法。

类似谚语为“霜降水,饿死鬼”。

冬节月中央无雪共无霜
该句谚语通过判断冬至的时间,来推断全年的冷暖。

冬至节如果在月初,那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便是年关。

如果在月末,那明年正月二月间便是最寒冷的时节。

如果在月中,那么这一年的天气将暖和而且无严寒。

莆仙话

莆仙话
A.书架 B.电视 C.床铺 D.衣架
9."引休"是家庭影院的哪个部分?{音译} ()
A.VCD B.麦克风 C.音响 D.电视
10."喜"是生OR死?{音译} ()
雕啊---------多少
当你看见一PLMM时 想和他联系 你可以说:秋GI雕啊-----手机多少
仅----钱
角----借
拉勒----60
给----元
五----有
本有----朋友
当你经济危机时 你可以说;本有五仅角拉勒给.-----朋友有钱借60元(借多了不给)
农---2
哇---碗
当你和朋友打游戏 他用作弊时 你可以说:你怎么这么没连成!
秋GI(阴平 第一声)----手机
雕啊---------多少
当你看见一PLMM时 想和他联系 你可以说:秋GI雕啊-----手机多少
仅----钱
角----借
拉勒----60 --朋友
当你经济危机时 你可以说;本有五仅角拉勒给.-----朋友有钱借60元(借多了不给)
5."醔"chou是厨房中的什么东西?{音译} ()
A.酱油 B.醋 C.盐 D.味精
6."个全琶"是什么??{音译} ()
A.被绳子捆 B.被人扁 C.被枪打 D.被人骂
7.房和醋都读什么?{音译} ()
A.nou B.zou C.chou D.niu
8."襃(pou)"是卧室里面的什么东西???{音译} ()
捞里供--------老大爷
病过-----------苹果(农药太多了,所以叫病过)

【莆田百科】莆仙家喻户晓的方言俗语 “聪明花开”典故解

【莆田百科】莆仙家喻户晓的方言俗语 “聪明花开”典故解

【莆田百科】莆仙家喻户晓的方言俗语“聪明花开”典故解“看见壶公山,厄(会)开聪明花”,这是莆仙家喻户晓的方言俗语。

这“聪明花开”典故传自明代壶山南麓柯朱村的状元柯潜一段智力神奇变化。

柯潜出生于山下农家,小时未开窍,脑子迟钝得让人发笑。

其父曾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老师来教,老师起初也嫌他愚,认为“孺子不可教也”,决意辞别。

有一天,老师当面以“天”字出对来考小柯潜,为的是让其父当场见证,同意辞行。

“天”要对什么呢?柯潜想了好久,想不来,解不开。

其父当场急了,就用右脚踩着地进行暗示。

柯潜这时抓耳挠腮直眨眼老是猜不着。

蓦地,他抬头看到其父右脚一直在动,右脚前有一堆鸡屎,于是灵机一动马上就答:“鸡屎”!老师听着啼笑皆非对其父道:“你看,就是这样不灵通,'天’对'地’这么简单小题,他会变成对'鸡屎’”。

自此,“天对鸡屎”逐渐在莆阳民间传开,成为饭后笑料。

他父亲也弄得异常尴尬,只怪儿不争气,但又希望老师把其儿教成才,所以老师要辞行,父子俩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

老师实在没好心情,就劝他们别送了。

柯潜和其父只是坚持一步步续送。

老师劝阻不了,就另想一招,提出一个条件,要再出一个对,重考柯潜,对得上,老师就留下再教,如果对不上,就此告别,也别再缠送不休了。

柯潜和其父均表同意。

此时,刚好路前方来个挑橄榄卖的女子,老师借题发挥,就出了上联“女子独行谁敢揽”?真是“天变一时,人变一刻”。

这下,柯潜抬眼望见壶公山,似乎壶公山山神隐隐约约迎面随风而来,仿佛开了天窗一样,眼前一亮,灵感大发,随口就答出下联:“先生欲去我实留”!这上下联之中的“敢揽”和“橄榄”、“实留”和“石榴”均语意双关,方音相同,彼此对称,天衣无缝。

老师预料不到,竟能答得如此巧,暗暗称妙。

于是经其父子俩恳切挽留,老师终打消推辞念头,乐意留下继续执教。

从此,柯潜果然刻苦自励,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学习不断有了长进,时常受师褒奖。

老师花了心血,有所见效,也增强了信心,施教更为精心。

莆田(兴化)民间谚语

莆田(兴化)民间谚语

莆田(兴化)民间谚语1、本地牛吃本地草2、鸭子嘴,任意嘶3、瘦店好过肥田4、一跌譕算输5、一千金不如八百现6、讨钱有架数,欠钱有功夫7、汶卤亦好白吃8、夫有千斤担,妻挑八百9、未吃两丘屎,想做狗寨王10、上半夜属鸡,下半夜属鸭11、坐吃塌价一,做吃塌价二12、黄花鱼及嘴累13、铁钉嘴骨錐目14、好头不如好尾15、六月羊扡拓凉16、贴吃蚀本工钱17、既怕死又爱当兵18、一千金去博无落价19、钱使得了,话讲未了20、一粒番李三两火21、打死人一脯火22、一唾沫吐狗头23、打铁拉长屎24、一山看一山柴好25、敬鬼如敬神26、工字不出头27、亦等十八年,昧等十八天28、托人睡怯伸脚,托人吃怯伸箸29、糖贵吃饼的出钱30、透夜担水担入沟31、有路来没路去32、猪杀了商量价33、乌贼嘴死硬34、作死做没命35、一家难救久家穷36、有孔没处钻37、头壳底亦火烟38、一次见官一次胆大39、清明谷雨,冻死老鼠40、海里昧讨吃,碟里来抢吃41、害臊易过,欠债难担42、暗苦没人知43、老爸十三儿十四,老爸摇船儿做戏44、姜太公担面粉一路撒45、一项做得精,好过去掘金46、人脾山势,要改等后世47、西北雨,不过路48、作细偷摘桃,作大偷牵牛49、田歹一季,妻歹一世50、只看贼打不看贼吃51、狗咬乞丐脚52、捡猪屎嫌臭,作乞丐不叫53、两仔不同谋,合字难写(囚徒困境)54、鸭母听雷公55、阿尾得三,家尾全抹56、肌破嫌桶漏57、大头揽作里58、漏屎掩作屁59、番石榴吃饱挖瓮仔60、粉不抹脸抹尻尾61、做贼一更,看贼夜夜62、早不饮酒,晚不喝茶63、木工差分,土水差寸64、火叉再短能救手65、红猴没尾臭屁股66、蛇大尾,瓮大空67、捉蛇摆弄尾巴(不作死就不会死)68、大腿粗过腰弓69、亦俭俭灶里。

昧俭俭人头前70、轿到要缠脚71、酒瓶可以扔过省,拳头不能砸过壁72、狗没叫,搅狗房73、担磁吃破碗,度林椅三脚媒人儿没婆,地理睡种沟74、笑人十一指,不笑人断脚摆75、露头的番薯易烂,76、等吃不烂,等婆不大77、吃人一碗汤,心头挂不开,吃人一个蛋,心头割不断78、过头饭亦吃,过头话甭讲79、木坏有纹,人坏没缝80、甥啊甥,隔一墩81、海再阔,船头亦相搭82狗思结尾借人缘83、纵猫上灶,纵仔不孝84、白脖子飞过番还是白脖子(白搭)85、石头浸久亦生绨86、亲老婆嘴,荣华富贵87、想得到吃不了88、男人掺小娘,掺了无处量小娘掺男人,掺了易摸摸89、菩萨亦别宫公90、算好好戳歪歪。

“看见壶公山,聪明花开”莆田这么多带地名的俗语,你听过几个?

“看见壶公山,聪明花开”莆田这么多带地名的俗语,你听过几个?

“看见壶公山,聪明花开”莆田这么多带地名的俗语,你听过几个?在莆田方言中,有一些带地名的俗语,具有丰富的内涵,展现莆田绚丽多姿的风情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 古楼前日日冬节”古楼前,指古谯楼前面十字街及附近一带。

旧时那儿常年卖车丸(有馅汤圆),而汤圆是莆田的冬至食品。

(二)“ 猪母游六城门”意思是到处游逛,含嘲谑义。

莆田古城有六个城门,六城门在东北面。

(三)“ 后塘曲,厄得入敝(不)得出”后塘在城区北面,以前小巷四通八达,像迷宫,不熟悉的人进去了,容易迷路。

(四)“ 城隍庙厄猪脚”谓某物是有主的。

猪脚实指猪腿,莆田人常用于祭祀或送礼。

(五)“ 未有涵头,先有塘头”据族谱,唐肃宗年间(756-757),桂州刺史黄岸经过莆田,遂居“涵头黄巷”。

这是涵头初见载籍,后雅称涵江。

塘头在国欢镇,离唐代贞观年间开凿的颉洋塘不远,早于涵江的开发。

“涵江咸草顶”,是涵江最繁华的地方,小吃很有名。

未开发时那儿长满咸草。

“涵江四十九磴”,指涵江孔庙前四十九级台阶。

该庙初建于宋淳佑年间(1241-1253)。

(六)“ 西洙(一说白塘)编家置,再惨(穷)亦着去”家置是咸草编的用于盛饭的草包。

俗语说明在西洙白塘等地方,旧时种咸草并用咸草编织草包、草帽、草席等。

(七)“ 摇啊摇,摇届阔口桥,摆阿摆,摆届阔口”意为体力较差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也能赶上体力强的人。

(八)“ 未出兴化,先有广化”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早于公元979 年宋朝廷在莆田设置的兴化军。

也在莆田立县之前。

(九)“ 石室岩头一枝香”民间认为正月初九零时,在石室岩寺内的灵霄宝殿插上第一枝香,大吉。

(十)“ 山里婆食台湾檨(芒果)”莆田芒果来自台湾,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

(十一)“ 凭凭崇圣宫”谓按老规矩办。

出于旧时萩芦某村庄点戏时,要求剧团依照前不久在崇圣宫演出的剧目演出的典故。

(十二)“ 广业十一铺,伓腾(不如)梨坑三张厝”来自欧兆揖《梨坑欧氏三座古厝》。

莆仙方言:莆仙人独特的民俗文化,你知道几句莆田赞句呢?

莆仙方言:莆仙人独特的民俗文化,你知道几句莆田赞句呢?

莆仙方言:莆仙人独特的民俗文化,你知道几句莆田赞句呢?
莆田赞句很流行。

无论是考学,结婚还是乔迁大喜大家都喜欢用赞句来助兴,你知道哪些赞句呢?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培育一方地域文化。

莆田方言赞句就是莆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史以来,莆田人毎逢喜庆大事或重大节日都要举办一些祭祀神明和祭祀祖先仪式,并唱颂一些吉祥语句,以祈求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

另一方面借此活跃一下喜庆的氛围,日長月久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莆田赞句这一民俗文化。

结婚赞句
今天结婚好日子
新郎新娘大欢喜
新娘新衣穿红红
今天好日节成蓝
夫妻恩爱心连心
家庭昌盛万事兴
亲情朋友齐喊好
老公婆努力生贵子
新郎晚上嘴嘻嘻
明年一定双孩来
新郎鸽生大歹仔
娶这财母包发财
赞句鸽喊大鸽热
主人办酒大豆热
今日赞句了粗粗
明年肯定生达bo
莆田十六尾牙喊赞句
十六尾牙大欢喜,好啊!
红团春卷番薯起,好啊!
尾牙节瞑大用工,好啊!
老人呆伢齐加餐,好啊!
达池出箩煮香香,好啊!
吃了一厝都平安,好啊!
尾牙八肚吃饱饱,好啊!
祝愿万事很好果,好啊!
这些莆田赞句你听得懂吗?以后结婚或者庆祝节日都能用得到,赶紧学习起来吧。

莆仙俗谚

莆仙俗谚

莆仙俗谚:语言妙趣横生俗谚,民间口头流传的现成语。

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和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用通俗精炼的话表达出深刻的道理。

它有积极、消极和中性几种。

积极的如香花,消极的如毒草,壁垒分明,故要注意识别,不可混用。

莆仙方言俗谚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在2013年莆商回归创业大会上,福建省苏树林省长到场讲话,引用了大量莆仙人的方言俗谚和典故,使“莆田元素”弥漫整个会场,让在场的莆商深深领略到浓浓的乡土气息,感到格外的亲切、暖和,增添了对家乡厚重文化积淀的豪情。

莆仙人外出谋生数以百万计,他们往往一听到乡音就分外的高兴、亲近。

所以学点方言俗谚,益处甚多。

这里蒐集的莆仙俗谚以现代汉语字为主,没有适当现代汉语字可用的,以方言同音字,或俗字代。

学生作文若用得恰当,加上引号,可使其增添乡土色彩,语言妙趣横生。

常见的摘录如下,以飨读者:无兴不成镇,无莆不成市:兴化人素有外出打工经商传统,故很多人散居全国各地,几乎有城镇的地方都有莆仙人。

无味辣醋:没味道。

无鼻孔风:无气息,断气了。

无麻打有索:没有麻能拧出绳子来,喻不可能,也喻故意挑剔。

无面无目:不留面子。

无猪犗狗:犗,音jiè,阉割,喻权宜之计。

无头无戆:指鲁莽愚蠢。

无路螺五:没路时,只好另闯新路。

无着高阿有着矮阿:对上没有办法,一味想法欺压下面。

无大无细:大细,大人,小孩,不知尊卑。

无高无矮:不知高低。

无大了篮也大了筁:喻不看僧面看佛面。

篮,筁,捕鱼工具。

无顶无下:不知上下。

无锣疗锣坠:没锣却去找敲锣的槌子,喻不必要的操心。

无这(指)无许:许,那个,喻都没有,无此无彼。

无早无晏:不早不迟。

无钱目圆圆:没钱只好干瞪眼瞧。

无菜脯味:连咸菜的味儿都无。

无请爬上鼎:像狗一样,没请它,它却爬上锅就吃起来。

无铣砸鼎:喻什么都拿出来。

无索的纸鹞:指无绳子风筝随风飘,一去不回。

无时无节:不是时候。

无死半条命:形容极度危险。

无一筒烟久:形容时间短。

无鸡拉尿久:鸡实际无拉尿,比喻时间极其短暂。

莆仙谚语熟语

莆仙谚语熟语

莆仙谚语熟语(一)1、有贪看、没贪辣[借音字]贪:供辣:占有面前的大美人是一道风景线,让你观赏可以,想去占有它没门,千万不要动这个歪念头。

2、有看无想原指对某种商品爱不释手,可惜买不起不敢去想。

现多指心仪的女孩非常出色,自知难以匹配,不敢存非分之想。

3、卖囥嘴[借音字]卖:不囥会:藏指某些人心里有话藏不住,即使别人千咛万嘱,他也不会憋在心里,总要一吐为快。

4、有遂一名,无连爱厅[借音词]连爱厅:不当回事遂:就这是莆田怪才小五哥在考卷中讥讽考官、淡泊名利的一句话。

此指某人不是主动去争取,而是被动等待命运的降临,有是赚的,没也就不当回事,这是消极不可取的。

5、吃俺们,理国事[借音字]俺门:稀饭,指穷人平民百姓有吃有穿便可,不必去关乎国家大事,这是封建官吏推行愚民政策的招术。

现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了,国家大事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关注的话题。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已植根于人民心中。

6、有钱无钱扒肚圆[借音词]扒肚:肚子旧时,对亲戚来帮忙做工的,先要解决肚子填饱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其他的,有无工钱倒在其次。

7、会起头,未刹尾机器起动后停不下来。

现指某项工作开头搞得轰轰烈烈,中途迷失了方向,到最后不知该怎样结局收场。

8、安阿安命[借音词]安阿:脑子笨的人安命:命运好此指傻人有傻福,不用劳心费力,也可过着清闲安逸的生活。

9、有嘴炸无嘴[借音字]炸:辩、争论指一方口拙或不愿争辩;一方善辩或蛮不讲理。

前者即使理直,也可能因表达不佳而理直词屈,吞下一记大闷亏,造成了是非颠倒的局面,与“鸡嘴捏成了鸭嘴”义同。

10、会死卖病[借音字]卖病:不能病人死了一切便解脱了。

要是长期犯病,一边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一边工作还得非自己回去做不可,别人帮不了忙,故有此骂。

11、老鼠尾再揪也无血尾为神经末梢,供血量明显不足。

喻对吝啬之人,即使再敲诈挤压也难从他身上刮出钱财来。

12、死螃蟹挪没膏[借音词]挪:捏、挤膏:蛋黄有蟹黄的螃蟹才值钱。

要是螃蟹死了,蟹黄也随之化为泡汤。

闽南谚语东家吃米粉

闽南谚语东家吃米粉

闽南谚语东家吃米粉
人咧食米粉,你咧共人喝烧。

意思是东家在吃米粉,你却在一旁喊烫。

形容爱插嘴干预别人的事情。

01.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

02.两人没相嫌,糙米煮饭也会粘。

03.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心。

04.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

05.吃称饭(隔夜饭)也着看天时。

06.有钱人惊死,无钱人惊无米。

07.细空不补,大空叫苦。

08.嫁着臭头翁,有肉又有葱;嫁着跋缴(赌博)翁,规厝内空空。

09.钱来趁到手,毋通(不要)大虾配烧酒。

10.着算了吃,毋通吃了算。

11.鸭母装金原扁嘴。

(丑的事物再掩饰仍是丑)。

莆仙民间谚语、俗语集锦

莆仙民间谚语、俗语集锦

‎‎‎‎莆仙民间谚‎语、俗语集‎锦福建莆‎田的莆仙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展现着种种‎神秘的色彩‎。

在这种地‎方文化的结‎构主体中,‎既有古闽文‎化的遗存,‎也有汉唐以‎降中原文化‎的传人,还‎有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西方文‎明的交融。

‎表现在语言‎、风俗、饮‎食、民间艺‎术等诸多方‎面。

‎莆仙民‎间谚语、俗‎语集锦:‎‎ 1、久‎病床前无孝‎子。

‎‎2、郑恩打‎输乞丐。

‎‎ 3、叫‎你挑箩来拾‎骨。

‎‎4、枫亭糕‎,度尾柚。

‎‎5、‎细个 (‎小时)偷摘‎茄,大个‎(长大)‎偷牵羊。

‎‎ 6、有‎死人,无死‎货。

‎‎7、打蛇打‎七寸。

‎‎8、价钱‎有厮量‎(商量),‎秤儿无厮‎量。

‎‎9、年年‎十八岁,日‎日三十暝。

‎‎10‎、老牛吃幼‎笋。

‎‎11、打‎捕 (男人‎)嘴阔食十‎方,室娘‎(女人)‎嘴阔食老公‎。

‎1‎2、单竹‎捌 (不会‎)成排。

‎‎ 13、‎哆头蛏,江‎口蛎。

‎‎14、有‎功做无蕊‎(禄)。

‎‎15‎、尾儿尾金‎珠,一醒一‎醒摸。

‎‎16、学‎好三年,学‎坏三日。

‎‎ 17、‎会过海,就‎是仙。

‎‎18、买‎的不知卖的‎店。

‎‎19、沿‎路 (到处‎)像猪母生‎猪仔。

‎‎20、三‎十暝有工看‎鲁戏。

‎ 2‎ 1、容‎(纵容)狗‎爬上灶,容‎儿(孩子)‎会不孝。

‎ 2‎2、‎讨柴儿捌‎听头 (不‎能相随)牧‎牛儿。

‎ 2‎ 3、生‎人生命。

‎2‎4、‎猫狸 (‎猫)与狗冤‎家头。

‎ 2‎ 5、酱‎虾坐横头位‎。

‎2‎6、劝人一‎句值千金,‎怂人一句古‎井深。

‎ 2‎ 7、死‎猪肉满荐‎(推荐)‎给主客‎(老顾客)‎。

‎2‎8、卖油的‎食斋,卖肉‎的口契骨。

‎‎29‎、儿婿‎(女婿)是‎半子。

‎ 30‎、桂英割喉‎的钱。

‎ 3‎ 1、‎红头 (涵‎江)街二十‎四铺。

‎ 3‎ 2、三‎锣鼓齐动。

‎‎33‎、下南兄,‎对半杀。

‎3‎4、‎狗目困‎(睡)乞丐‎吃。

莆仙方言集锦

莆仙方言集锦

莆仙方言集锦莆仙方言集锦&i&y)R K*b&Z D d#a G V N `-_ h.F●三岁两秋此语用来讽刺某人如二三岁的幼童一样,不懂事,不知羞。

●厝边隔壁莆田人称房子为厝,此语即左邻右舍。

●孤形独相指某人喜欢单独行动,性格孤僻,与众不同。

●单丁孤姓指旧时某户人家在村里是唯一姓氏,家里又只有一个男子,常受到他姓大户人家的欺侮,此语用来比喻势单力弱。

●日曝雨沃(淋)指在外受到烈日暴日西,暴雨淋身。

●起早冥晏指早晚时间。

●张形做状故意做个样子给人家看,即虚张声势的意思。

●嘴长目凸指某人怒气冲冲,说不出话时的脸面。

●嘴歪目目聂(眨)在特定的场合下,用嘴巴和眼睛向他人发出暗示信号。

●讲天对地天与地相差甚远,此语是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意思。

●有头有尾指某人做事善始善终,让人满意。

●头叫尾应前头呼叫,后头答应。

比喻某人反应敏捷,听从指挥,对上级格外殷勤。

●无面无目即不给人家脸色看的意思。

●渡船客店人在过河时才呼唤渡船,在远出时才投宿客店,所以此语是临时处所的意思。

●担大担挑重的担子,比喻在某工作上、岗位上挑起大梁。

●落大铺一个人睡在大铺床上自然感到宽敞舒服。

此语比喻高枕无忧。

●拗手骨把人家的手骨给折断。

比喻不给人家面子。

●掺凉水为降低温度而掺上凉水。

比喻给人家干得热火朝天的事泼上冷水。

●拍嘴花指某人说话有口无心,说一套,做一套,或根本做不来,完不成。

●无味素(味道)指某道菜缺乏调味品,吊不起食者的胃口,用来比喻干某件事索然无味。

●无“成色”(趣味)指某节目或某活动不精彩,平淡无奇,引不起观众或参加者的兴趣。

●无糖头食物加糖便成甜食,人们一般都较喜欢吃。

此语指某件事没啥意思,或某个节目没有看头,让人产生一种厌感。

●三月时春三月,天气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所以此语用来比喻某人立场不坚定,或主意拿不准。

●咬齿根咬紧牙根,忍受痛苦,舍出付出的意思。

●看目筋指对某人有扁心,没有一视同仁。

●目底澈(净)指自知底细,不敢胡作非为,惹事生非。

莆田文化风俗成语

莆田文化风俗成语

莆田文化风俗成语由于莆仙话单音节词汇较多,莆仙话成语虽然以四字格式为主,但也有二、三、五字等格式。

莆仙话书面材料较少,成语大都是人们口里常说的习用语,长期沿用,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歹歹才:一表人材,在莆仙话方言里多用来形容年青男子英俊潇洒。

清清靠:非常干净,用来形容一个人穿着利落体面,也可用来形容院落、房间整洁干净。

卫生古:对极其爱好干净讲卫生之人的描述用词。

老豆鬼:对不讲卫生、邋遢之人的形容词。

土土连:过度的憨厚老实。

下嘴接:对爱好议论是非之人的形容词。

欠欠灶:傻、少根筋。

三不动时:随时随地。

喜花大开:心情好到极至。

无味六厝:没有味道,用来比喻饭菜极其的不可口、毫无味道可言。

说东塌西:天南地北胡扯一通。

牛头夜叉:粗鲁、野蛮,比如:死仔、如此“牛头夜叉”,刚买的新裤子、才穿一会儿裤裆就开裂了。

牛筋马力:年轻力壮。

黑头七寸:黑不溜秋。

三岁二秋:本指二三岁幼齿,也用来讽刺成人做出幼稚的行为。

贪先给先咬:本想贪图便宜、反受“便宜”所害,相近汉语“偷鸡不成反蚀米”。

骚讲二十痛:用法和汉语“胡说八道”相同。

不三字三四:不规范,不像样子,不伦不类。

说有说无:有的没的乱扯一通,常用来比喻人说话不靠谱、瞎掰。

说天毒落地:海侃、漫无边际的谈论,相近汉语成语“谈天说地”。

鸡嘴捏成鸭嘴:恶意的颠倒是非黑白。

狗头猫狸面、说死的八并:有点相类似汉语成语“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常用来讽刺一个人总改不掉身上的毛病。

上晚暝坐鸡、下晚瞑坐狗(鸭):善变、主意摇摆不定,同汉语成语“朝三暮四”。

【红青白绿黄】五颜六色;花花绿绿;颜色鲜艳。

【椅子椅子迈】家底薄。

椅子迈,指比一般椅子更小的小椅子。

“迈”的意思为小。

【胡蝇草蚂】用于“胡蝇草蚂拍拍”中,指正业以外的较小的收入或活动;不合正道的收入或活动。

草蜢:蚂蚱。

【古锣古斗】古旧的锣,古花瓶,比喻老古董,老面孔,不变的事物。

“斗”在莆仙也指花瓶,如“落斗”,指把花插到花瓶里供观赏。

莆仙方言过厝赞句

莆仙方言过厝赞句

莆仙方言过厝赞句
莆仙方言是福建方言中的一支,流传于莆田、仙游等地。

在这个
方言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赞句——过厝赞句。

过厝赞句是莆仙方言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祝福语,用来祝愿他人一
切平安、顺利、如意。

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般会牵涉到家里的安全、
生活的顺利、事业的成功等多个方面,并且常常在特别的场合中使用,比如祭祀祖先、拜师等。

对于莆仙人来说,过厝赞句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个信仰,是
他们认为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融合。

在莆仙人的生活中,过厝赞句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展现了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和对
未来的祈愿。

虽然现代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化都对莆仙方言的传承和发展
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莆仙人仍然坚信过厝赞句的力量,将其作为
一种杰出的文化传承和精神信仰的表达。

因此,作为一个莆仙人,我们应当重视祖先留下的文化传统,学
习和传承自己的方言文化,共同弘扬莆仙方言的文化魅力,同时,也
应该在发展当今社会的过程中保留这些赞句,让这种文化传统得以延
续下去。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用过厝赞句来祝福他人,同时也
要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家乡文化,为家乡的
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仙方言俗语
鸭卜管鹅。

[注]卜管:想要管。

[解]鸭子想要管束大白鹅。

比喻小的要指挥大的,不自量力。

牛囝(亻不)别虎。

[注](1)牛囝:小牛、牛犊。

(2)(亻不)别:不认识。

[解]比喻年轻人不知危险,无所畏惧。

牛囝勿曾桊鼻。

[注](1)牛囝:牛犊。

(2)勿曾:方言字,“未曾”的合音。

(3)桊鼻:穿鼻环。

[解]比喻年轻未经挫折,不晓得厉害。

半目睁,半目瞌。

[注]瞌:闭上眼睛。

[解]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义。

比喻看到了但不想认真去计较、干涉。

龟笑团鱼无毛。

[注]团鱼:鳖。

[解]比喻缺少自知之明,五十步笑百步。

新粪池,好拉屎。

[注]粪池:厕所
[解]比喻抢先使用新工具,图新鲜。

乞食身,皇帝嘴。

[注]乞食:乞丐。

[解]出莆仙戏《丁花春》(后改编为《状元与乞丐》)。

“乞食身,皇帝嘴”就是剧中讥讽当乞丐的阿毜的道白。

比喻生活穷困的人却还要挑食。

酱虾起无浪。

[注](1)酱虾:海里一种很小的虾。

(2)起:掀起。

[解]比喻小人物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庐鼠走铁钉店去讨食。

[注](1)庐鼠:老鼠。

(2)走:跑。

(3)讨:找。

[解]比喻讨生活选错了地方。

三斤半鸡母,复是惊老鹞。

[注](1)鸡母:母鸡。

(2)复:还。

(3)老鹞:老鹰。

[解]比喻外表虽硕大,但本质还是懦弱。

猛虎不敌地头蛇。

[解]古人有“恶龙不斗地头蛇”之谚,不知道怎么到莆仙却变成了虎蛇相配。

喻指外地人再强大也斗不过当地势力。

猪母见糟笃醉。

[注](1)猪母:母猪。

(2)笃:借音字,就。

[解]一看见某物就迷上了。

多喻好色之徒。

庐鼠尾再揪亦无血。

[注](1)庐鼠:老鼠。

(2)揪:借用字,扯、拉。

[解]比喻榨不出什么油水。

鸭母听雷公。

[注](1)鸭母:鸭子统称。

(2)雷公:指雷声。

[解]比喻听不出所以然,一无所获。

乌贼死,嘴复卜硬。

[注]复卜:借音词,还要。

[解]比喻明摆的既成事实,还要狡辩。

仙游说成“鸭母死嘴复卜硬”,喻意同。

鸡嘴捏做鸭嘴。

[解]比喻硬要歪曲事实。

鸡敖揣米。

[注](1):瘦:(2)敖:善于。

(3)揣:装,此指吃。

[解]还有一句类似的贬义谚语为“狗会食屎”。

讽喻瘦子还特别能吃。

猪母游四城门。

[注](1)猪母:母猪。

(2)四城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

[解]谚语可能由“太子游四城门”讹变来。

佛典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于19岁时骑白马游观东西南北四城门,遇见生、老、病、死四大苦难,乃心生厌离,于是毅然抛弃富贵与权势,出家追寻出苦之道。

莆仙戏中有《太子游四门》名曲。

比喻无所事事,四处游荡。

鸡母屎会做咧药。

[注](1)鸡母:母鸡。

(2)咧:助词。

[解]比喻再没用的东西也被充分利用起来。

灶厨下笑贺老妈。

[注](1)灶厨下:灶门下堆柴火的地方。

(2)笑贺:借音词,夸奖。

(3)老妈:老婆。

[解]比喻在家里夸奖自家人,自吹自擂。

好心乞雷拍。

[注](1)乞:被。

(2)拍:打。

[解]比喻好心没好报,老天无眼,颠倒善恶报应。

顶半冥肖鸡,下半冥肖鸭。

[注](1)顶半冥:上半夜。

(2)肖:属。

(3)下半冥:下半夜。

[解]十二生肖中并没有“鸭”,这里是一种戏谑说法。

比喻立场不坚定,改变主意太快。

用钱买炮倩侬放。

[注]倩侬:雇人家。

[解]比喻请别人替自己花钱。

不过虽然是请别人放了鞭炮,但鞭炮声毕竟大家都听到了,还不是真正当冤大头。

做好无赏,拍破有赔。

[注](1)拍破:打破。

(2)有赔:要赔偿。

[解]比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亻不)成狗(亻不)成猫子。

[注](1)亻不成:不像。

(2)猫子:猫。

[解]比喻非驴非马,不成样子。

勿曾生囝,先号名。

[注](1)勿曾:“未曾”的合音。

(2)囝:孩子。

(3)号名:起名字。

[解]比喻操之过急,未有成绩,就想庆功。

传说源于仙游王举人九鲤湖祈梦得子故事。

临上轿,卜缠骨交。

[注](1)卜:要,想要。

(2)缠骨交:裹脚,缠足。

[解]比喻事到临头才急着张罗,即临阵磨枪之意。

旧时女子必须缠足,否则难以嫁出。

此陋习早已废除,而谚语未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