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分布五大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一、煤炭资源分布特点1、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如上所述,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 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1%,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
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 5.5%,资源十分贫乏。
其中,我国最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上海所辖范围内,至今未发现有煤炭资源赋存;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截止1996年末,只有煤炭保有储量6亿t,天津市只有4亿t,浙江省只有1亿t,海南省不足1亿t。
不仅资源很少,而且大多数还是开采条件复杂、质量较次的无烟煤或褐煤,不但开发成本大,而且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不高。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使煤炭基地远离了煤炭消费市场,煤炭资源中心远离了煤炭消费中心,从而加剧了远距离输送煤炭的压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从目前我国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山西大同,到东部和南部的用煤中心沈阳、上海、广州、京津等地,分别为1 270、1 890、2 740和430km。
随着今后经济高速发展,用煤量日益增大,加之煤炭生产重心西移,运距还要加长,压力还会增大。
因此,运输已成为而且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为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煤炭运输问题。
只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才能使煤炭顺利进入消费市场,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分布特点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 垩纪等四个时期。
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
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
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 东北地区,占2.97%。
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储量丰富,分布面广,品种齐全。
据中国第二次煤田预测资料,埋深在1000m以浅的煤炭总资源量为2.6万亿t。
其中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量约2.45万亿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以南的广大地区仅占6%左右。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东北三省占1.6%,华东七省占2.8%,江南九省占1.6%。
中国煤炭资源的种类较多,在现有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
其中,原料煤占27%,动力煤占73%。
动力煤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分别占全国的46%和38%,炼焦煤主要集中在华北,无烟煤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中国煤炭质量,总的来看较好。
已探明的储量中,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占20%以上;硫分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70%;硫分1%-2%的约占15%-20%。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
煤炭分类及主要质量指标第一部分煤炭分类及分布一、煤炭分类煤炭主要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
按照碳化程度分类,煤可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煤化程度依次提高(1)褐煤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外观呈褐色,光泽暗淡。
褐煤含碳量60%~77%,挥发成分占比大于40%,水分含量较高,约为15%~60%,燃点约270°C,化学反应性强,易风化。
(2)烟煤烟煤为褐煤进一步煤化产物,含碳量约80%~90%,含氢量4%~6%,含氧量10%~15%,多具有一定粘结性,挥发物约占10%~40%,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
(3)无烟煤无烟煤是所有煤种中煤化程度最高的煤,具有挥发成分低(挥发分≤10%)、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无烟或少烟等特点。
主要对应下游行业为电力、建材和化工。
目前无烟煤主要分为块煤、精煤和末煤,其中,块煤的主要下游用途是固定床煤气化生产合成氨尿素等;无烟洗精煤因其热值高、含硫量低等特性被广泛用于高炉喷吹、铁矿烧结、水泥建材等领域。
注:高炉喷吹技术是将粉状煤和高炉热风一起从高炉风口喷入高炉,在风口前燃烧,产生热量和一氧化碳,作为高炉的热量和还原剂,代替部分焦炭进行高炉冶炼,从而节省焦炭、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主要是以无烟煤作为原料洗选而得,部分烟煤也可做为喷吹煤原料。
二、煤炭分布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且具有地域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我国主要产煤地区为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其中内蒙古和山西产煤占比超50%。
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我国煤炭产量为18.05亿吨,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6.2%、27.0%、17.3%、7.1%。
我国煤炭生产重心正加快向资源禀赋好、开采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大秦铁路是我国首条煤运通道干线铁路,运输的货品以动力煤为主,主要承担晋、蒙、陕等省区的煤炭外运任务。
港口方面,环渤海地区的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港口,其中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港,秦皇岛煤炭价格和库存数据已成为我国煤炭市场的风向标。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程度、矿床数量、分布面积、煤种品种、资源结构及矿业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域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以及陕甘宁、西北和江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
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和河北为主要产煤省份,东北地区则以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为主要产煤省份。
此外,西南地区以四川、云南和重庆为主要产煤省份,陕甘宁地区以陕西和甘肃为主要产煤省份,西北地区以新疆和宁夏为主要产煤省份,江南地区以湖南和江西为主要产煤省份。
二、煤炭资源分布特征1.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交通条件相对薄弱,煤矿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2. 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逐渐减小,但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东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在我国煤炭资源总储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但由于该地区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工业城市周边,交通便利,因此其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
3. 华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煤炭开采长期以来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乱采滥采、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包括地表破坏、水质污染等问题。
4. 江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江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地势平缓、水系发达,该地区的煤矿规模较小,开采条件较差。
5.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煤种多样化。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对较小,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煤种种类多样化。
三、煤炭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煤炭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构造条件、煤层赋存形式等。
煤的地质特征及分布
煤的地质特征及分布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了解煤的地质特征及分布对于研究煤的形成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的地质特征煤是一种由植物残体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质物质。
它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含有少量的硫、磷和灰分。
煤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植物生长、堆积、分解和压实等阶段。
煤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煤种、煤质和煤层。
根据煤的形成过程和化学组成,煤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和泥炭等不同种类。
无烟煤燃烧时烟雾较少,火焰较明亮,是一种优质煤种。
烟煤燃烧时烟雾较多,火焰较暗,是常用的工业煤种。
褐煤含水量较高,燃烧时火焰较小,常用于发电。
泥炭是一种未成煤的有机质,含水量很高,常用于农业和园林。
煤质是指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煤的颜色、密度、硬度等,而化学性质则包括煤的元素含量、热值、燃烧特性等。
煤的质量越好,热值越高,燃烧效率越高。
煤层是指地质中连续分布的煤矿,是煤的主要产地。
煤层的厚度、倾角和分布方式是煤矿开采的重要参考指标。
煤层的厚度越大,开采效益越高。
煤层的倾角越小,开采难度越小。
煤层的分布方式可以是连续的、间断的或分散的。
二、煤的分布煤的分布与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煤主要分布在石炭纪和二叠纪的陆相沉积盆地中,如中国的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俄罗斯的库页岛等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和西南等地区。
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最大,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华南地区的煤炭储量较大,主要供应工业和发电需求。
西南地区的煤炭储量较多,主要用于冶金和化工等行业。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是美国重要的煤炭产区,煤炭资源丰富。
俄罗斯的库页岛地区也有大量的煤炭储量,主要用于国内能源供应。
总的来说,煤的地质特征和分布与地质、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密切相关。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用能。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对于能源战略规划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煤炭资源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特点。
一、煤炭资源的形成过程煤炭是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形成的,主要通过植物残体的堆积和压实而形成。
煤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几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
当时地球上的陆地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中的植物在死亡后逐渐沉积在湖泊、河流或沼泽地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植物残体逐渐埋藏在地下,并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形成了煤炭层。
煤炭的形成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植物残体需要在缺氧的环境中埋藏,以避免被完全分解。
其次,地壳运动需要提供足够的压力,使植物残体逐渐压实并形成煤炭。
最后,煤炭的形成还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通常在60-120摄氏度之间。
二、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煤炭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但其分布特点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如山脉和断裂带,煤炭资源通常较为丰富。
这是因为地壳运动会导致地层的抬升和变形,从而促进煤炭层的形成和保存。
其次,煤炭资源的分布还与地质时代有关。
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中会有不同类型的煤炭,如石炭、褐煤和无烟煤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煤炭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褐煤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而无烟煤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澳大利亚。
此外,煤炭资源的分布还受到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和地表地貌等因素的影响。
在地质构造活跃的地区,煤炭资源通常较为丰富。
气候条件也会影响煤炭的形成和保存。
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植物残体容易被分解,导致煤炭资源的质量较差。
而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煤炭资源的质量较好。
总的来说,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煤炭资源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以保障能源供应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煤的分布、特点及应用
山西省煤炭分布、特点及用途山西省煤炭资源极其丰富。
具有储量大,埋藏浅,煤质好的特点。
据测算,含煤地层面积共6105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1%,在全省一级的118个县、市、区行政单元中,就有94个分布着煤炭,占80%。
煤炭保有储量为2565亿吨(2000年),占全国的25%,位居全国之首。
其中,炼焦用煤与无烟煤分别占到全国保有储量的53%与46%。
山西省有6大煤田:大同、宁武、河东、西山、霍西和沁水,其面积分别为1800 km2、3500 km2、16900 km2、1600 km2、3900 km2、30000 km2。
山西省煤炭资源品质优良,煤类齐全,从低变质的褐煤、长焰煤到高变质的贫煤、无烟煤,省内均有分布。
煤炭种类的分布特征是:由北向南,煤的变质程度逐渐增高,依此分布着低变质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不粘煤)、中变质煤(气煤、气肥煤、肥煤、1/3焦煤、焦煤)、高变质煤(瘦煤、贫瘦煤、贫煤、无烟煤)。
山西北部,特别是大同煤田、宁武煤田东北部和河东煤田北部以弱粘结煤和气煤为主,是重要的动力煤。
河东煤田中部、霍西煤田、太原西山煤田和宁武煤田西南部多为炼焦煤,是重要的焦煤基地。
焦煤用于炼焦炭,焦炭是钢铁炉料。
焦煤是稀缺资源。
资料显示,我国焦煤储量占煤炭总储量的27.65%。
山西、安徽、贵州、山东四省的焦煤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0.43%,其中,以山西最多,焦煤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60%,主要分布在中南部。
沁水煤田的东北部阳泉和晋东南晋城、阳城以无烟煤为主,是民用煤和化工用煤的重要产地。
山西省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无烟煤产量区域相对集中,年产量超过1.3 亿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9%。
由于我省的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小煤矿在各地都有分布。
据了解,山西省煤矿数量最多时曾经超过1万座,整体上呈现出多、小、粗、散的局面。
小煤矿数量太多,平均单井规模36万吨/年,年产量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占矿井总数的七成以上,不但生产水平低下,而且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我国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区都赋存有煤炭资源,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煤炭品种齐全,煤炭资源丰富,但是,也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
一、我国煤炭品种齐全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二、我国煤炭资源的质量特征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
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
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
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煤炭资源分布五大特点
煤炭资源分布五大特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五大特点来源:收录时间: 2006年09月02日| 字号:(一)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如上所述,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 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
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资源十分贫乏。
其中,我国最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上海所辖范围内,至今未发现有煤炭资源赋存;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截止1996年末,只有煤炭保有储量6亿t,天津市只有4亿t,浙江省只有1亿t,海南省不足1亿t。
不仅资源很少,而且大多数还是开采条件复杂、质量较次的无烟煤或褐煤,不但开发成本大,而且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不高。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使煤炭基地远离了煤炭消费市场,煤炭资源中心远离了煤炭消费中心,从而加剧了远距离输送煤炭的压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从目前我国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山西大同,到东部和南部的用煤中心沈阳、上海、广州、京津等地,分别为1 270、1 890、2 740和430km。
随着今后经济高速发展,用煤量日益增大,加之煤炭生产重心西移,运距还要加长,压力还会增大。
因此,运输已成为而且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描述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有一吨煤炭,就像一个疯狂的数量——准确的约240。
8亿吨。
大部分分布在该国北部和西北部。
大煤热点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
人们在这些地区挖煤已有很长时间,占我国煤炭生产
的大部分。
在我国,煤炭不仅在北部和西北地区冷却,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
等地,多栖息于锡金矿和炭煤矿之上。
为什么?这都是关于地球的奇特动作——构造和地质因素对煤的终点有发言权。
地面的盆地和结构在煤矿储量的形成和悬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由于这些地质学的弊端,我国的煤炭资源出现了一点不平等。
看,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有一大堆煤炭资源,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
的财富。
从北方各省涌现出炭疽石的雄伟壮观,在南北两岸,比特木煤通过山地和山谷织造,证明了土地的持久精神。
而在南部和西南地区,褐色的温柔温暖轻轻地轻轻地低声说出古代的秘密和隐藏的奇观。
这种错综复杂的煤炭资源网反映了我国古代土地的地质和构造多样性,证明了历史上勘探和开采的无休止的舞蹈。
让我们为这些煤种类的辉
煌感到惊奇让我们的灵魂被他们美丽和意义的翅膀所吞噬。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利用。
前景看好
国家不仅确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 位,而且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这将有利 于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谢谢
(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对煤炭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探、开发和利 用水平低下。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一些共伴生矿物还无法进 行大规模具有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综合利用 产品业布局不合理
我国目前仍然以原煤消费为主,产品附加值低, 造成大量长距离的无效运输,煤炭企业自身产 业升级水平低下,而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企业 大多距煤矿较远,因此原煤需要进行大量长距 离的运输才能被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
•(一)、开采的过程中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二)、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三)、煤炭行业产业布局不合理
•(四)、开采机械化程度低
•(五)、原煤入洗率低
•(六)、安全生产问题较为严重
•(七)、煤炭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一)、开采的过程中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小矿越界开采,破坏和浪费资源的情况屡禁不止, 抢夺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企业采用一次采全高的方法,只采中间一层, 顶底煤被废弃,采一丢四; 另外一些小型煤炭企业采煤方法落后,对煤炭的 回采率有的不到30%。一些矿区的违规建筑物存在 大量压煤现象,建筑物压煤程度有的达到了矿区 剩余可采储量的80%。
(三)、提高燃煤发电效率
目前我国有两大问题需要重视,一是煤的清洁 利用,二是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其中煤的清洁 利用尤为重要。在我国,每发一度电要排二氧 化碳0.8∽0.9公斤,如果每度电的耗煤量降低 1克,全国一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0万吨。
煤炭分布基本知识
煤炭分布基本知识一、国际分布澳大利亚:优质主焦煤(主)、1/3焦煤(辅)、优质电煤(为主,5500大卡以上),挥发分14-18的喷吹煤挥发分14-20的瘦焦煤;备注:澳洲煤硫分总体偏低,0.8以下俄罗斯:优质电煤(为主,5500大卡以上),挥发分10-14的优质喷吹煤,挥发分18-22的优质瘦焦煤、挥发分38-42的气肥煤;备注:俄罗斯总体硫分在0.5以下美国煤:优质电煤(为主,5500大卡以上)、挥发分18-22的瘦焦煤、挥发分28-32的优质肥煤、挥发分38-42的气肥煤;备注:美国炼焦煤硫分1.2-1.5,美国电煤硫在1以下加拿大:挥发分18-26的焦煤,硫分总体在0.8以下南非:优质电煤(5800大卡以上)为主,硫分在0.6左右印尼:3500-5500大卡电煤为主,优势:价格低,运输时间短,劣势:挥发分高,内水高,备注:是电厂降本增效的电煤配煤,硫分在0.4-1.8之间;印尼有部分气肥煤部分主焦煤,缺点是煤炭生成年限短、煤层浅,结焦性差,碱金属高,对炼铁高炉内壁有侵蚀作用,优点是价格低;硫分在0.8-1.5之间朝鲜:以灰分13-20的优质无烟煤为主,缺点是没有经过筛分,含矸石率高,煤的物理性能发粘,类似石墨(与石墨是伴生煤),遇水泥化不能用水洗选,遇水易泥化不易配煤均化,优势是价格低运距短,硫分在0.4以下越南煤:以灰分13-20的优质无烟煤为主,缺点是只适合在华南地区销售,在华东、华中地区物流成本高,优势是价格低、运距短,硫分在0.6以下蒙古煤:优质主焦煤为主,挥发分在27-28的偏主焦煤为辅,缺点是生成年限短、煤层浅,结焦性差,物流成本高;优点是价格低,运输快。
硫分0.8以下部分优质电煤(5500大卡以上)、无烟煤(硫分0.8以下)哥伦比亚:优质电煤(为主,5500大卡以上),硫分0.8以下二、国内分布无烟喷吹煤:山西阳泉、宁夏石嘴山、河南永城、晋城、潞安、焦作、义马、鹤壁、邯郸、重庆(京煤集团)、奉节、云南昭通烟喷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主焦煤:山西临汾、吕梁、太原、河北邯郸、河南平顶山、安徽淮北、青海、云贵1/3焦煤:山西临汾、吕梁、太原、朔州、忻州、河北邯郸、邢台、唐山、河南平顶山、安徽淮北、淮南、山东济宁、枣庄、徐州、内蒙乌海、黑龙江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青海、贵州、云南肥煤:唐山、邯郸、山东肥城、济宁、山西临汾、吕梁、乌海、安徽淮北气煤:枣庄、济宁、徐州、朔州、大同、忻州、吕梁、黑龙江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瘦煤:山西长治、太原、沈阳、抚顺电煤:鄂尔多斯:东部薛家湾(硫0.6左右,热值5000大卡,灰熔点1250-1350)、东胜地区(热值5000-5500卡,硫0.3-0.5,灰分6-15之间,灰熔点1150-1200),鄂尔多斯电煤低灰低硫,缺点是内水大灰熔点低。
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特点及依据
1、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特点及依据中国的能源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资源主要分布在中部及西部,而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带。
一、煤炭工业媒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工业的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黄河中下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三个省区的煤炭储量占全国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
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1、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基地。
从地区分布看,煤炭开发经历了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逐步推进过程,形成了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2、大型、特大型煤矿区是煤炭生产基地的主体。
从产业所属结构看,中国以国有重点、地方国有、乡镇煤矿相结合,但以大型、特大型煤矿为主体。
3、煤种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用煤并重。
从煤种结构看,动力煤、化工煤的开发比重正逐渐提高,从而改变着以炼焦煤为主的煤种结构。
二、石油、天然气工业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远景良好。
陆地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环渤海、西北三大地区的陆相湖盆,其中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的保有储存量占全国近一半;沿海大陆架部分的油气资源以东海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黄海较差,现阶段的布局特征为: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从地区20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
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东北松辽油气田产区,本地区所产的油通过输油管道及铁路线运往关内或出口,天然气供当地消费。
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天然气大部分供当地消费,四川天然气基地,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产品主要供当地消费。
三、水电产业我国的水电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核电及其他新能源由于中国的煤炭、水电资源多集中在西部、东南沿海能源短缺,核电对解决这地区的能源不足问题和能源结构改善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
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1)华北地区(主要是山西地区)1.大同矿:年产量千万吨以上,属弱粘结煤,主要品种为块、末煤、其煤质较好,适合于窑炉和锅炉烧用。
2.泉矿:属于无烟煤,主要品种为块、末煤,适合工业烧白灰、烤粮、制气等,可做民用型煤的原料。
3.汾西矿:属于主焦煤、主要品种为洗精煤、适用于炼钢、煤气等行业。
4. 山西地方矿:属于弱粘结煤,主要品种为原煤,适用各行业的锅炉用煤。
原煤质量比较好,含块率30%—40%,尤其各公司有筛选设备,可以加工,加工出的块率作品煤销售,粒、末可以搞配煤,便于销售。
2.西北地区:a) 乌达矿:属于肥焦煤,主要品种为原煤、混煤,适用于锅炉用煤。
b) 海勃湾矿:属于焦煤,主要品种为洗精煤,适用于钢铁行业用煤。
c) 包头矿:属于气煤,主要品种为块、混煤,适用各行业锅炉用煤。
3.东北地区:其中,辽宁省地区统配矿:(1)抚顺矿物局:属于气煤、长焰煤,其品种有洗精煤、洗大、中块煤、洗混小块煤、洗末、洗粉、原煤等。
适用于各种窑炉、锅炉用煤。
(2)阜新矿物局:属于长焰煤,其品种有洗中块、洗粒、洗末、洗粉、原煤等。
适用于窑炉、锅炉用煤。
(3)北票矿物局:属于肥焦煤,其品种为洗精煤。
适用于炼钢、煤气专项用煤。
(4)沈阳矿物局:属于肥焦、无烟、褐煤。
沈阳四周皆被沈阳矿物局各煤矿包围着,其品种很少适用于我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煤,如沈北有四个矿清水矿、大桥矿、蒲河矿、前屯矿,其四个矿品种皆为褐煤。
由于市场经济的形势,以质论价,难以销售。
质量较差的如大桥、清水矿从九四年就已关闭停产。
沈南有林盛矿、红菱矿,都属于肥焦煤,原则上经洗加工成为洗精煤,为炼钢、煤气专项用煤:原煤、副产品可以单烧或搞配煤。
在辽阳境内,还有西马矿属于无烟煤:烟煤,适用于水泥、白灰、民用型煤等用煤。
在本溪境内采屯矿、牛心矿等都属于无烟煤、贫瘦煤。
计划经济时期,指标分配我市100多万吨,由于计划分配,市场煤价比较便宜,搞型煤有“三阳”,其中“两阳”就是沈阳矿物局所生产品种。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
然而,煤炭资源并非均匀分布在地球上,其形成与分布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 形成过程煤炭是由古代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在地质历史上,大片的沼泽和森林覆盖了地球的表面。
这些植物在死亡后,受到水分和氧气的限制,无法完全分解。
随着地壳运动和地质变化,这些植物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温度变化,逐渐转化为煤炭。
2. 分布特点煤炭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的影响。
全球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其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在华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巨大,质量较好,适合开采和利用。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该地区的煤炭资源面临着严重的衰竭和枯竭的问题。
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和江苏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较大,但质量相对较差,含硫量高,不适合直接燃烧。
因此,该地区的煤炭主要用于化工和电力行业,通过洗选等方式提高利用价值。
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四川等省份。
这里的煤炭储量较大,同时质量较好,含硫量相对较低。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该地区的煤炭开采和利用相对滞后。
但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西南地区的煤炭资源将逐渐得到开发利用。
此外,煤炭资源还分为烟煤、无烟煤和褐煤等不同品种。
烟煤是质量最好的煤种,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无烟煤质量次于烟煤,主要用于燃烧和化工;褐煤质量最差,含水量较高,多用于供热和发电。
3. 问题与挑战煤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不仅带来了经济利益,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
其次,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导致了地区之间的能源供需矛盾,增加了能源运输和价格成本。
最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衰竭问题迫使我们寻找替代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我国各类矿产分布特点
我国各类矿产分布特点————————————————————————————————作者:————————————————————————————————日期:我国各类矿产特点1.能源矿产(1)煤截至1999 年底,我国煤炭可采储量1292 亿吨。
可采储量位于原苏联和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可满足国内50 年以上的需求。
但人均占有量低,只有100.5 吨/人,为世界人均储量187.12 吨/人的53.91 %。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是,北多南少,中西部多东部少。
我国北方拥有储量/资源量6567.54 亿吨,占全国的90.7 %,且集中分布在晋陕蒙三省(区),共有储量/资源量4706.39 亿吨,占全国的65.0 %;南方673.61 亿吨,只占全国的9.3 %,且集中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东部10 省(市)(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储量/资源量仅567.83 亿吨,占全国的7.8 %。
我国已利用的著名煤田和产煤地区主要有:山西的大同(动力煤、炼焦煤)、宁武(炼焦煤)、西山(炼焦煤)、霍西(炼焦煤)、沁水(炼焦煤、无烟煤)、阳泉(无烟煤);内蒙古的准格尔(主要为长焰煤)、东胜(不粘结煤)、霍林河(褐煤)、伊敏(褐煤)、扎赉诺尔(褐煤);河北的开滦(炼焦煤)、峰峰(炼焦煤为主);辽宁的抚顺(动力煤、炼焦煤)、阜新(炼焦用煤、长焰煤);黑龙江的鸡西(炼焦用煤、弱粘结煤)、双鸭山(炼焦煤、长焰煤)、鹤岗(炼焦用煤、弱粘结煤);陕西的渭北(炼焦用煤、贫煤)、府谷—神木(长焰煤、弱粘结煤为主);宁夏的贺兰山(炼焦用煤为主);河南的焦作(无烟煤)、平顶山(炼焦用煤);山东的枣庄(炼焦用煤)、济宁(炼焦用煤、无烟煤);安徽淮南(炼焦用煤);新疆的天山北麓(炼焦用煤);贵州的六盘水(炼焦用煤为主);云南的昭通(褐煤);四川的川南(无烟煤、贫煤)等。
我国煤炭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煤炭资源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
中国煤炭资源特点
招专业人才上一览英才
中国煤炭资源特点
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
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
在目前经勘探证实的储量中,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
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234.4t,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t,美国人均占有量更高达1045t,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水平。
2)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
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3)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也不理想。
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
在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在辽宁,炼焦煤大多在黑龙江;西南地区,钢铁工业在四川,而炼焦煤主要集中在贵州。
4)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露天开采效率高,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但中国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
新疆和云南。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煤炭资源分析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一、煤炭在我国能源工业中的主体地位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煤炭资源总量为5.0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
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65%以上。
专家预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和稳固的,2022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
因此,我国将实行“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实行油气并举,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并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进行补充”的国家能源战略。
二、我国煤炭资源概况1、煤炭资源量(1)煤炭资源总量根据第二次全国煤田普查结果,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等18个省的煤炭资源量达4.74万亿吨(排名前四位分别为新疆__亿吨、内蒙古__亿吨,山西6830亿吨、陕西292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3.6%,而该线以南的14个省只有0.32万亿吨,仅占全国的6.4%。
客观地质条件形成的这种不均衡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长期发展态势。
(2)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煤炭资源分析截至2022年,我国煤炭保有探明储量为__.03亿吨。
内蒙1、山西、新疆、陕西、贵州五省保有探明储量__.25亿吨,占全国的81.4%。
如果再加上宁夏、青海、甘肃,七省探明储量占全国的比重接近85%。
这些省煤炭资源往往又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型聚煤盆地中,从而为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2、煤资源分类及地理分布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无烟煤比例较大,其中烟煤储量最高占总量的75%。
我国虽然煤炭齐全,但真正具有潜力的是低变质烟煤,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都不多,属于稀缺煤种。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
中国煤田地质特征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一、地域分布中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成煤期多,储量大,分布广,煤种齐全,开发条件较好。
各省区按煤炭资源总储量排序依次为: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贵州、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均拥有全国资源总量的2%以上。
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3省区约占70%。
二、煤类我国的煤种从褐煤、烟煤到无烟煤均有广泛分布,不同煤种在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为:烟煤83%、无烟煤9%、褐煤8%,其中炼焦用煤约占资源总量的1/5。
三、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特点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具不均衡性:1.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2.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3.可以露天开采的矿区(或煤田)只有13个,煤炭资源量仅占全国煤炭保有资源量的4% ,并多是褐煤;4.煤田构造普遍比较复杂;5.煤矿高沼气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多2中国的含煤地层和聚煤盆地构造的基本特点一、主要聚煤期及沉积环境从早古生代腐泥煤类的石煤至第四纪泥炭,共有14个聚煤期,其中最重要的聚煤期是:①南方早石炭世,②华北石炭-二叠纪,③华南二叠纪,④华南晚三叠世,⑤西北早、中侏罗世,⑥东北晚侏罗一早白垩世,⑦东北、西南和沿海第三纪,共7个主要聚煤期。
中国各主要聚煤期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可以按5个时期加以概括:(1)在石炭纪、二叠纪时期,华北和华南大型陆表海坳陷盆地的总体古地理格局是:从陆到海依次出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湖泊、碎屑滨岸带(包括三角洲、有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滨浅海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
2)晚三叠世华南聚煤古地理环境,在西部川滇前陆坳陷的四川盆地,主要是滨海平原、滨海—湖泊三角洲平原、滨海冲积平原和滨海山间平原。
(3)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类型与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及基底性质密切相关。
(4)中国北方晚侏罗—早白垩世内陆断陷盆地、山间坳陷盆地和近海坳陷盆地的沉积环境又别具一格。
(5)古近纪含煤盆地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和秦岭以北,以及广西西南部。
地质地形知识:分析地球上的煤炭分布
地质地形知识:分析地球上的煤炭分布地球上的煤炭分布是地理学和地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于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此为题,本文将着重论述煤炭的形成、分布、类型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一、煤炭的形成煤炭是由植物遗骸堆积、腐烂、压实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热值的燃料。
煤炭的形成与植物的地域、气候、环境和地质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煤炭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植物残体积累、有机质转化和煤化作用。
1、植物残体积累煤炭形成的第一步是植物的积累,包括陆地和水生的植物。
陆地植物一般生长在河流、湖泊或沼泽等湿地环境,如蕨类植物、棕榈树、蒲草等。
水生植物主要生长在淡水沉积物中,如水藻、藻类、苔藓等。
2、有机质转化植物残体经过长期的堆积和压实,逐渐在地下形成泥炭、褐煤等有机质,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逐渐转化为煤质有机质。
这个过程需要几千万年的时间,由于环境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转化速度和物质质量也不同,可以形成不同质量的煤炭。
3、煤化作用在煤化作用的阶段,有机质逐渐转化为煤炭,并形成不同等级的煤炭。
目前,根据煤的含碳量和挥发分的不同,煤炭可以分为无烟煤、烟煤、泥炭、褐煤等四个主要分类。
二、煤炭的分布地球上的煤炭分布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尤其是欧亚大陆、北美洲和亚洲的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煤炭储量约为8300亿吨,其中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拥有最多的煤炭储量。
1、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是世界煤炭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巨大的储量使其成为世界煤炭出口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统计,欧洲地区的煤炭储量约为500亿吨,其中德国、波兰、乌克兰、英国等国家是欧洲地区的主要煤炭资源国。
亚洲地区的煤炭储量极为丰富,约占全球总储量的70%。
中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煤炭开采国家之一,其煤炭储量占亚洲煤炭储量总量的一半以上,且分布广泛。
同时,印度、印尼、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煤炭资源国。
2、北美洲北美洲地区的煤炭储量也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如上所述,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自治区),它们的煤炭资源总量为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为8 22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1%,而且煤类齐全,煤质普遍较好。
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需要能源最多,耗用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台、粤、琼、港、桂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只有煤炭资源量0.27万亿t,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储量只有548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5.5%,资源十分贫乏。
其中,我国最繁华的现代化城市——上海所辖范围内,至今未发现有煤炭资源赋存;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截止1996年末,只有煤炭保有储量6亿t,天津市只有4亿t,浙江省只有1亿t,海南省不足1亿t。
不仅资源很少,而且大多数还是开采条件复杂、质量较次的无烟煤或褐煤,不但开发成本大,而且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不高。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丰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使煤炭基地远离了煤炭消费市场,煤炭资源中心远离了煤炭消费中心,从而加剧了远距离输送煤炭的压力,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从目前我国的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山西大同,到东部和南部的用煤中心沈阳、上海、广州、京津等地,分别为1 270、1 890、2 740和430km。
随着今后经济高速发展,用煤量日益增大,加之煤炭生产重心西移,运距还要加长,压力还会增大。
因此,运输已成为而且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为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煤炭运输问题。
只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才能使煤炭顺利进入消费市场,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我国水资源比较贫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南北差异很大。
以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为界,以南水资源较丰富,以北水资源短缺。
据初步统计,我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量总量,每年为6 008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4%,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2 865亿m3,占全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32%左右。
北方以太行山为界,东部水资源多于西部地区。
例如,山西、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北方水资源量的7.5%,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仅占北方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8.9%这3个省(自治区)及其周围的陕西、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年降雨量多在500mm以下,还有一些地区不足250mm,加之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水资源十分贫乏。
据山西井坪气象站资料,晋北平朔矿区一带,1957~1992年平均降雨量为426.2mm,年平均蒸发量为 2 239.0mm;据陕西神木气象站资料,陕北神府矿区一带,枯水年降雨量仅有108.6mm(1965年),丰水年降雨量为819.1mm(1967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35.7mm(1957~1991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774.1mm(1978~1990年);据内蒙古气象台1951~1980年资料和内蒙古东胜气象站1981~1993年资料,东胜矿区一带,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 044~3 186h,历年平均降雨量为281.2~401.6mm,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 082.2~2 535.0mm。
年蒸发量均大于年降雨量的4~5倍以上,而且地处我国西部大沙漠,属于典型的干旱或半干旱严重缺水地区。
与此相反,这些地区却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埋藏相对较浅,煤质好,品种齐全,是我国现今和今后煤炭生产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现今与未来煤炭供应的主要基地。
据统计,位于这一地区的晋、陕、内蒙古、宁、甘、新6省(自治区)共有煤炭资源量4.19万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2.8%;埋藏深度浅于1 000m的资源量为2.24万亿t,占全国同样深度煤炭资源总量的83.8%;截止1996年末,共有煤炭保有储量7 807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77.9%。
由于这一地区煤炭资源过度集中,并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不仅给当地的煤炭生产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而且解决不好,还将制约整个煤炭工业的长远发展,影响煤炭的长期供应问题。
因此,开发这一地区的煤炭资源,除了运输困难以外,还突出地存在煤炭生产和煤炭洗选过程中的工业用水和民用水源问题。
同时,由于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和加大用水,必然要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本来已经得到控制的沙漠继续向外蔓延。
因此,国家在制订开发规划时,一定要综合考虑矿区水源、外运能力、环境保护和人口容量等诸多因素,将其控制在一个协调、适度的发展规模上。
这样,才有利于全面推进,健康发展。
(三)优质动力煤丰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不多我国煤类齐全,从褐煤到无烟煤各个煤化阶段的煤都有赋存,能为各工业部门提供冶金、化工、气化、动力等各种用途的煤源。
但各煤类的数量不均衡,地区间的差别也很大。
在1996年末的10 025亿t保有储量中,各煤类的储量和所占比重通常将煤的基本用途划分为炼焦用煤和非炼焦用煤两大部分,前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25.4%,后者为72.9%。
由此看来,我国非炼焦用煤储量很丰富。
特别是其中的低变质烟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及其未分类煤) 所占比重较大,共有保有储量4 262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42.5%,占全国非炼焦用煤的58.3%,资源十分丰富。
这三类煤的最大特点是灰分低、硫分低、可选性好,各主要矿区的原煤灰分一般均在15%以下,硫分小于1%。
其中,不粘煤的平均灰分为10.85%,硫分为0.75%;弱粘煤的平均灰分为10.11%,硫分为0.87%。
从总体上看,不粘煤和弱粘煤的煤质均好于全国其他各煤类。
例如,闻名中外的大同弱粘煤和新开发的陕北神府矿区和内蒙古西部东胜煤田中的不粘煤,灰分为5%~10%,硫分小于0.7%,被誉为天然精煤,是世界瞩目的绝好资源。
它不但是优质动力用煤,而且部分还可作气化原料煤。
其中部分弱粘煤还可作炼焦配煤。
所以说,我国的低变质烟煤数量大,煤质好,是煤炭资源中的一大优势。
无烟煤除作动力用煤外,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我国无烟煤保有储量为1 156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11.5%。
主要分布在山西和贵州两省。
其次是河南和四川。
山西省的无烟煤,只有产于山西组中的灰分和硫分一般较低,而产于太原组中的则多为中高硫至特高硫煤;贵州省和四川省的无烟煤多属高硫至特高硫煤;河南省的无烟煤灰分、硫分均较低,但多属粉状构造煤,其应用范围较小。
虽然,我国宁夏汝箕沟的无烟煤,灰分、硫分都很低,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湖南湘中金竹山的无烟煤,灰分为3%~7.5%,硫分0.6%;宁夏碱沟山的无烟煤,灰分小于7%,硫分0.6%~2.9%,都是少有的优质无烟煤,但这些矿区规模不大,储量有限。
因此,我国优质无烟煤不多。
我国炼焦用煤(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的保有储量为2 549亿t,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25.4%,不仅比重不大,而且品种也不均衡。
其中气煤占炼焦用煤的40.6%,而肥煤、焦煤和瘦煤三个炼焦基础煤,分别仅占18.0%,23.5%和15.8%。
炼焦用煤的原煤灰分一般在20%以上,多属中灰煤,基本上没有低灰和特低灰煤,而且硫分偏高,约有20%以上的炼焦用煤硫分超过2%,而低硫高灰者,可选性一般较差。
华北地区晚石炭世太原组和早二叠世山西组是炼焦用煤的主要含煤时代。
山西组煤的灰分、硫分相对较低,可选性较好,是我国目前炼焦用煤的主要煤源,但其结焦性一般不如太原组煤好;太原组煤属中—中高硫者居多,脱硫困难。
北方早、中侏罗世产有少量气煤,其灰分、硫分均较低,可选性也较好,但因粘结性差,很少能用于炼焦。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虽属炼焦用煤,但因灰分或硫分过高,可选性很差,精煤回收率极低,从经济效益考虑不宜入选,只能当作一般燃料使用。
因此我国优质炼焦用煤也不多。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煤类齐全,但真正具有潜力的是低变质烟煤,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用煤都不多,属于稀缺煤种,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五大特点(四)[发布日期:2008-5-16][作者:矿业交易网](四) 煤层埋藏较深,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很少,适于露天开采的中、高变质煤更少据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结果,埋深在600m以浅的预测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预测资源总量的26.8%,埋深在600~1 000m的占20%,埋深在1 000~1 500m的占25.1%,1 500~2 000m的占28.1%。
据对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初略统计,煤层埋深小于300m的约占30%,埋深在300~600m的约占40%,埋深在600~1 000m的约占30%。
一般来说,京广铁路以西的煤田,煤层埋藏较浅,不少地方可以采用平峒或斜井开采,其中晋北、陕北、内蒙古、新疆和云南的少数煤田的部分地段,还可露天开采;京广铁路以东的煤田,煤层埋藏较深,特别是鲁西、苏北、皖北、豫东、冀南等地区,煤层多赋存在大平原之上,上覆新生界松散层多在200~400m,有的已达600m以上,建井困难,而且多需特殊凿井。
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煤层埋藏较深。
同时,由于沉积环境和成煤条件等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我国多以薄—中厚煤层为主,巨厚煤层很少。
因此可以作为露天开采的储量甚微。
据《中国煤炭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统计结果,我国适宜露天开采的矿区(或煤田)主要有13个,已划归露天开采和可以划归露天开采储量共计为412.43亿t,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4.1%。
而且北方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煤层,煤类多为中等变质程度的炼焦用煤,但因煤层厚度小,基本上只适宜井工开采,仅个别煤田有少量储量可以划归露天开采。
如,山西平朔矿区、河保偏煤田和内蒙古准格尔矿区。
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第三纪的煤层,煤类多为低变质烟煤和褐煤,但厚度较大,在成煤条件适宜的地带,常形成厚—巨厚煤层,可以划归露天开采。
如,陕北神府、内蒙古西部东胜、内蒙古中部胜利、内蒙古东部伊敏、霍林河、宝日希勒、元宝山和新疆、云南小龙潭、昭通等矿区(或煤田)。
因此在我国可以划归露天开采储量中,煤化程度普遍较低,最高为气煤,最多是褐煤。
在已划归露天开采保有储量342.52亿t中,气煤为44.32亿t,占12.9%,长焰煤为39.99亿t,占11.7%,不粘煤为1.65亿t,占0.5%,褐煤为256.56亿t,占74.9%。
我国适于露天开采主要矿区(或煤田)的基本地质条件和资源情况露天开采效率高、成本低、生产安全、经济效益好,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应该充分利用,加大开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