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中物理必修二学考复习课件(全册).ppt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2总复习课件

总复习
物理
必修2
复习课:目
• 第五单元
• • • • • • • • • 课时1 课时2 课时3 课时4 课时5 课时6 课时7 课时8 课时9
录
课时15 课时16 课时17 课时18 课时19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万有引力与航天》小结 追寻守恒量 功 功率
曲线运动
• • • • •
曲线运动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抛体运动的规律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曲线运动》小结
二、能量的转化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 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 能量总是守恒的. 说明:(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 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 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 其他物体的能量 增 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三、势能 同一物体位置越高,我们就认为它的势能越大. 1 .定义: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 其位臵 而具有的能量叫 做势能. 2 .特征:势能存在于 相互作用 的两物体之间,即势能 属于系统. 3 .势能的表现形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后还要 学到的电势能、分子势能等.
答案
点评
见解析
二、关于动能、势能
例3 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 相互转化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 变?(空气阻力不计) 解析 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 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过 程中,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 能.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知识精析
一、概念 1.能量
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但是在 牛顿之前,我们就能发现它的萌芽.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在 伽利略的实验中已经显现出来了.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 小球在另一个斜面上停下来的位置总是与它出发的竖直高度 相同,看起来好像小球“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由这一事 实我们认为是“守恒量”,并且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 2.守恒 宇宙中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并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 化,能量在任何过程中都守恒.但要注意自然界中某几种形 式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是有条件.
物理
必修2
复习课:目
• 第五单元
• • • • • • • • • 课时1 课时2 课时3 课时4 课时5 课时6 课时7 课时8 课时9
录
课时15 课时16 课时17 课时18 课时19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万有引力与航天》小结 追寻守恒量 功 功率
曲线运动
• • • • •
曲线运动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抛体运动的规律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曲线运动》小结
二、能量的转化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 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 能量总是守恒的. 说明:(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 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 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 其他物体的能量 增 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三、势能 同一物体位置越高,我们就认为它的势能越大. 1 .定义: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 其位臵 而具有的能量叫 做势能. 2 .特征:势能存在于 相互作用 的两物体之间,即势能 属于系统. 3 .势能的表现形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后还要 学到的电势能、分子势能等.
答案
点评
见解析
二、关于动能、势能
例3 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 相互转化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 变?(空气阻力不计) 解析 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 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过 程中,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 能.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知识精析
一、概念 1.能量
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但是在 牛顿之前,我们就能发现它的萌芽.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在 伽利略的实验中已经显现出来了.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 小球在另一个斜面上停下来的位置总是与它出发的竖直高度 相同,看起来好像小球“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由这一事 实我们认为是“守恒量”,并且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 2.守恒 宇宙中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并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 化,能量在任何过程中都守恒.但要注意自然界中某几种形 式的能量转化与守恒是有条件.
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详细描述பைடு நூலகம்
万有引力定律由牛顿提出,是经典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用于任何两 个物体,无论它们是质点还是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 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定律在
解释天体运动规律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要点一
总结词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指天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着其 他天体做圆周运动,或者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做自由落体 运动的规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等 。开普勒三定律是描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分别是轨 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则是描述物 体在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在天体运 动中,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得天体能够保持 稳定的运动轨道和运动速度。
0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物体会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力与它的加速度成正比,即F=ma。这个定律解 释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总结词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是学习匀速圆周 运动的关键。
详细描述
向心加速度是指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始终指向 圆心,其大小为a=v^2/r,向心力是指物体做匀速圆周运 动时,需要一个指向圆心的力来提供向心力,其大小为 F=ma=mv^2/r。
万有引力定律由牛顿提出,是经典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用于任何两 个物体,无论它们是质点还是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 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定律在
解释天体运动规律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要点一
总结词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指天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绕着其 他天体做圆周运动,或者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做自由落体 运动的规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等 。开普勒三定律是描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分别是轨 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则是描述物 体在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在天体运 动中,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得天体能够保持 稳定的运动轨道和运动速度。
0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力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物体会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力与它的加速度成正比,即F=ma。这个定律解 释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总结词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是学习匀速圆周 运动的关键。
详细描述
向心加速度是指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始终指向 圆心,其大小为a=v^2/r,向心力是指物体做匀速圆周运 动时,需要一个指向圆心的力来提供向心力,其大小为 F=ma=mv^2/r。
物理必修二全册课件精编版 - 副本

故答案为 4m/s 600
2 关联速度
(1)什么是关联速度:用绳、杆相连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两个 物体的速度通常不同,但物体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即连 个物体有关联的速度。
例8.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f, 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 则此时( ) A.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 B.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
V0
迹。
4、射程是做斜抛运动物体的水
θ
平位移S, 射高是做斜抛运动物
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时间相等
h S
5、斜抛运动解题思路 (1)分解初速度V0 分解为水平方向速度Vx=V0cosθ 竖直方向Vy=V0sinθ (2)到达最高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利用运动学公式
(Vsinθ)2=2gh求射高 0=Vsinθ-gt求上升时间t
答案:BD
解析:
两物体沿绳方向速度相等
α
则A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Acosα;
A
B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Bcosβ,所以
则有v Acosα=v Bcosβ,α角越来越小,β角越
来越大,所以此后B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所以做加速运动,故BD正确
β
B
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物体运动过程中只受重 力,加速度为a=g(匀变速曲线运动)
解:物体做平抛运动,当垂直撞到斜面上时,物体
速度分解如图
v0
竖直方向Vy= tan =9.8 3 m/s
Vy=gt 得t= 3 s
Vy θ
V0
θ
V
类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二学考复习PPT课件

位移方向: tan y gt 方向的夹角有什么关系?
x 2v0
27
28
.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
1.线速度——质点通过的圆弧长s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 s
t
单位:米/秒,m/s
2.角速度——质点所在的半径转过的角度 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ω Δθ
Δt
单位:弧度/秒,rad/s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速度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 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 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 时间相等
21
2.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今小船要渡过一河 流,渡河时小船朝对岸垂直划行,若航行至中心 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渡河时间将 ( C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
实例分析1 速度沿切线方向 力指向曲线的凹侧。
10
实例分析111实例源自析112实例分析1
13
实例分析1
14
实例分析2
15
实例分析3
16
课堂训练
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沿从A曲线 运动到B,此时突然使力反向,物体 的运动情况
是( C )
A. 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 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 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 物体可能沿曲线B返回A
3.周期——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即:T 2 r 2
v
单位:秒, s
4.频率——1s时间内完成圆周运动的次数。
即:
f
1 T
单位:赫兹,Hz
v=rω
5.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物理必修二全册完整ppt课件

第22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一、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1.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及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关 系决定.
2.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取决于它们的合速 度和合加速度方向是否__共__线.
3.常见的类型有: (1)a=0:性质为__匀__速__直_线__运__动____或_静_止____.
• 课时10 行星的运动 • 课时11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 课时12 万有引力定律 • 课时1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 课时14 宇宙航行
录
• 课时15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 课时16 《万有引力与航天》小结
• 第七单元 机械能守恒定律
• 课时17 追寻守恒量 • 课时18 功 • 课时19 功率 • 课时20 重力势能 • 课时21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 课时22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
第22讲 │ 要点探究
2.动力学特征:由于物体速度时刻变化,说明存在加速度,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可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且和速度始终有 夹角(曲线运动条件).合外力在垂直速度方向上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方 向,合外力在沿速度所在直线上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大小.
3.轨迹特征:曲线运动的轨迹始终夹在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 间,而且向合力的一侧弯曲,或者说合力的方向总指向曲线的“凹”侧.
第22讲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22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22讲 │ 编读互动
编读互动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掌 握应用运动分解的方法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思路,尤其是 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问 题的求解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建模的能力.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通过例 1 和变式题帮助学生理解曲线运动的特点和 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结合例 2 和变式题加强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 解,体会合速度与分速度、合位移与分位移、合运动与分 运动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例 3 和变式题让学生体会连接体问题的速度解 决方法.
2014年高中物理必修二学考复习课件(全册)

对宇航员,重力提供向心力: mg= mv2/r
力指向曲线的凹侧。
实例分析1
实例分析1
实例分析1
实例分析1
实例分析2
实例分析3
课堂训练
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沿从A曲线 运动到B,此时突然使力反向,物体 的运动情况 是( C )
A. 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 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 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 物体可能沿曲线B返回A
一 般 曲 线 运 动
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 的曲线运动称为一般曲线运动。 一般曲线运动 各个地方的弯 曲程度不一样, r2 如何研究?
r1
把一般曲线分割为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段都 可以看作一小段圆弧。这些圆弧的弯曲程度不 一样,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在分析 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的运动时可以采用圆周 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例与练 1. 关于圆周运动的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圆周运动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C.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力一定不变 D.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力大小一定不变
BD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速度 方向不断变化。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只改变 物体速度方向,不改变物体速度大小。
f 1 T
即: T
2 r 2 v
v=rω
单位:赫兹,Hz
5.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N 即:n 单位:转/秒,r/s t
【例题】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哪些量 不变? A.速率 B.速度 C.角速度 D.周期
ACD
【例题】机械手表的分针、秒针的角速度之比:
A. 2:1 B. 1:30 C. 1:60 D.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