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优化方案

合集下载

西藏地区级配碎石的配合比优化设计

西藏地区级配碎石的配合比优化设计

西藏地区级配碎石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摘要:本文以西藏地区为例,结合当地在碎石使用中存在的困难,采用天然筛分砂砾进行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并进行了成功的应用,节约了成本,保证了路面施工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级配碎石;天然筛分砂砾;配合比;优化级配碎石作为一种柔性材料,由于其属于松散颗粒结构,不传递拉应力、拉应变,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底基层结构中,以减少和延缓反射裂缝,改善路面结构排水性能,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路面结构的成败。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G318日喀则机场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

路线起点位于机场进场路与G318交叉处,路线终点在联卓村西侧与在建的日喀则绕城公路平面交叉,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Km/h,路基宽度25m,G318日喀则机场专用公路B标主线起止里程:K26+500~K40+464,线路全长13.964km。

主线路面结构层包括:底基层、基层、面层;其中底基层采用20cm厚级配碎石,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含泥量不应超过5%,共计铺设级配碎石底基层308843平米,合计61768方。

2.级配碎石施工的不利条件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已经相对成熟,本项目对于当地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本项目进场后,根据施工特点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项目实验室牵头对主线范围内所有挖方段进行了地质岩性的调查,调查表明该范围内的碎石各项指标均不能满足底基层的施工要求。

(2)业主指定采石场碎石指标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原材料的储量有限,仅仅能够满足本项目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的石材需求。

(3)项目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指标符合要求的石山自行开采,但是因当地的特殊人文环境,符合要求的石山受到当地的保护,沟通协调的难度大、时间长,对项目的生产施工非常不利。

(4)距项目28公里处的蓉联料场碎石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但是要负责A标和B标碎石的供应,其生产能力有限,根据现场生产施工的实际情况在路面施工过程中,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标段的碎石供应。

配合比优化方案范文

配合比优化方案范文

配合比优化方案范文
一、比例控制优化方案的概述
比例控制优化方案是一种客观可衡量的方法,用以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优化管理方案。

它主要指通过有效的调整和改变经济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比例,以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

它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的使用效率,节约资源,并使企业的经营更加有效率。

二、比例控制优化方案的基本原理
比例控制优化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在不改变总资源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资源分配比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比例控制优化方案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在一定的资源总额的基础上,将资源分配到不同用途和不同行业,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更有效的经济发展。

三、比例控制优化方案的推行措施
1、优化资源分配比例。

在比例控制优化方案中,经济资源的分配比例应该有科学的评估下,根据现实情况,综合各方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整与优化。

2、控制发展规模。

在比例控制优化方案中,应当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完善信息反馈机制。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中。

而混凝土配合比作为制备混凝土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对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方法和意义。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概念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控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就是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找到最佳的配合比,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

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方法1. 实验室试验法实验室试验法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调整水泥、砂子和骨料的比例,进行多组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最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实验室试验法能够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成本。

2.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快速确定配合比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混凝土强度级别和施工条件,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初步的配合比,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经验公式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常规的工程,但对于特殊要求的工程可能存在偏差。

3.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混凝土进行模拟分析,通过调整参数和模型,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数值模拟法能够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但需要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和大量的实验数据。

三、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意义1.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优化的配合比能够控制混凝土中各组分的含量,使其达到最佳比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这对于工程的长期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 降低混凝土成本通过合理的配合比优化,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同时,优化的配合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施工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材料选取与配比优化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材料选取与配比优化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材料选取与配比优化一、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常见的道路结构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而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材料的选取与配比优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材料选取与配比优化的相关内容。

二、基层材料选取1.砂石料选择基层材料的选取对于施工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可采用砂石料进行填充,以增加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选择砂石料时,应考虑其粒径、均匀性和含量等因素。

一般而言,砂石料应具有较好的粒径分布,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2.水泥稳定层选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水泥稳定层来提升基层的承载能力。

水泥稳定层是指将水泥与砂石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压实而成的层状结构。

在选择水泥稳定层材料时,需要考虑水泥的类型、砂石料的种类和比例等因素,确保水泥稳定层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道路使用要求。

三、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1.沥青选择沥青是沥青混凝土的重要成分,其性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在选择沥青时,应考虑其黏度、粘附力、温度敏感性和老化抗性等因素。

一般而言,优质的沥青应具有适中的黏度和粘附力,能够与骨料充分结合,提高路面的抗水性和抗老化能力。

2.骨料选择骨料是沥青混凝土中的主要填料,其选取对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骨料包括碎石、石粉和沙子等。

在选择骨料时,应考虑其强度、吸水性和角砾含量等因素。

优质的骨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的吸水性,能够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3.配合比优化配合比是指将沥青、骨料和其他辅助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料。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优化配合比时,需要综合考虑沥青和骨料的性质、路面使用要求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通过试验和实践,不断调整配合比,以获得最佳的施工方案。

四、施工工艺控制除了材料的选取与配比优化外,施工工艺的控制也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关键。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论文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论文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总结苏洋(中交隧道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00)引言:根据混凝土工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结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工作性设计对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前提下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已成为现代混凝土企业的关键。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意义:1、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填充性、易密性和匀质性,从而满足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性要求;2、在减少各个成分用量的基础上节约成本;3、对于结构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验收要求,对于路面混凝土通过优化可以有效减少干缩裂缝等问题。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途径优化配合比从两方面着手:矿物掺合料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优化采取在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达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节省成本、减低工程造价而且提高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网学习、查阅资料分析掌握聚羧酸减水剂组成成份及功能。

在室内通过复配聚羧酸减水剂与采购成品聚羧酸减水剂对比试验,在技术指标方面达到相同效果时,自己复配减水剂存在的价格优势。

1、混凝土优化1.1选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

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施工要求,力学要求和耐久性等质量要求。

1.2矿物掺合料优化在前期已经批复的配合比基础上进行成本优化,并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比较。

基础配合比见表1以上述选定的三个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进行优化试验,分别采取单掺(粉煤灰)、双掺(粉煤灰和矿粉)两种方法分别试验,检测拌合物各种性能满足要求并成型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

从拌合物和易性、力学性能、成本对比几方面分析双掺(粉煤灰和矿粉)优于单掺(粉煤灰),而单掺(粉煤灰)优于纯水泥。

经检测各组混凝土力学性能满足要求,而且在价格方面明显低于原配合比的价格。

1.3减水剂优化我们采用自己复配的外加剂进行配合比试验,针对拌合物和易性、力学性能、成本对比等方面进行对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方案(太原西北二环ZH05标项目)一、优化目的在满足设计标准、施工和易性、耐久性前提下,通过配合比优化,提高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优化依据及原则优化依据:①G2003太原绕城高速公路义望至凌井店段(太原西北二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20;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④JTG/T 3310-201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优化原则: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满足耐久性要求、满足经济性要求。

三、原材料选用1.水泥:根据项目涉及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标准要求,选用较为合理的水泥,一般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本项目采用岚县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优先选用河砂,河砂供应紧张地区,可选机制砂代替,但要控制机制砂的级配、石粉含量指标,配合比设计时充分考虑砂率影响,经试验确定。

(本项目采用娄烦县尖山铁矿生产的机制中砂)。

3.碎石:优先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

(本项目采用娄烦县尖山铁矿/古交岩鑫产生产5~20mm碎石)。

4.粉煤灰:应选用能保证其产品品质稳定,来料均匀的生产单位,等级不低于II级。

(本项目采用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生产的F类II级粉煤灰)。

5.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或对水质有疑问时,应对水质进行检验。

(本项目古交地下水)。

6.外加剂:选用与水泥、矿物掺合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的高效减水剂。

(本项目采用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1%)。

四、配合比调整优化方向1.水胶比确定:水胶比是指混凝土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决定混凝土强度,水胶比的大小与混凝土强度关系成反比,与稠度成正比,在能满足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的前提下宜取上限,既能满足要求,又能达到更好的经济性。

配合比优化方案

配合比优化方案

C50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划及优化方案合武高速铁路箱梁使用高新能混凝土,对混凝土要求很高。

除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高新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包括抗裂,抗冻融,抗渗,抗氯离子,电通量,其核心就是要具备高度的密实性和引入一定的含气量;其二,必须满足泵送要求,特别强调混凝土的塌落度一小时经时损失,和泵送过程损失;其三,对和易性能的要求,因高性能混凝土的大塌落度,大流动度, 和易性能不好,容易造成混凝土离稀,泌水,不能满足桥梁的内实外美的要求。

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高要求,对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我们首先对原材料进行送检(满足业主要求资质的试验室,如铁四院检测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试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试验室以及铁科院检测中心)。

配合比试验需要使用的方法和具备的条件1 原材料性能及力学性能测试水泥、磨细矿渣等的性能检测均参照GB1345-91,GB8074-87,GB/T208-94,GB1596-91,GB1346-89等标准进行。

各种水泥胶砂流动度,胶砂强度的测试分别按GB/T2419-94,GB177-85进行。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参照GBJ82等,本研究报告中除特殊说明,所测试的强度均为15×15×15cm试件测试的强度。

2 混凝土的搅拌制度称量所需的砂、石、水泥和掺和料,干搅半分钟后,边搅边加入一半用水量,搅拌1分钟,再加入配制好的的减水剂与另一半用水量,搅拌3分钟出料。

3 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的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测试参照标准GBJ80-85,坍落扩展度值的测试是在坍落度试验的基础上,同时测定拌和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展值,测量两垂直方向上的扩展值,取平均值,即为坍落扩展度值。

另外,需要观察混凝土的粘度时,使用坍落度桶倒流的方法测量混凝土从筒倒流出来的时间。

4 试件养护条件砂浆试件送至标准养护室,拆模后进行水养护,水温为20±2︒C。

混凝土试件送至养护室进行标准养护。

工程施工施工配合比

工程施工施工配合比

工程施工施工配合比一、施工配合比的概念施工配合比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量比上实际需要完成的工程量的比值。

施工配合比是衡量施工单位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对施工配合比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施工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进度,为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提供依据。

二、施工配合比的计算方法1. 全面计划,合理布局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施工计划,并合理布局施工现场。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布局,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风险,提高施工配合比。

2. 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施工单位的重要资源,对施工配合比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合理安排工人数量和工作时间,合理分配各个工序的工作量,做到人尽其才、适才适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提高施工配合比。

3. 设备资源配置设备资源是支撑施工单位施工工作的关键资源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配置设备资源,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保证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充分发挥,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提高施工配合比。

4. 材料资源管理材料资源是施工单位施工工作的基础资源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管理材料资源,做到及时供应、有效利用,保证材料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充分发挥,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提高施工配合比。

5. 管理与监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与监督,确保施工过程按照施工计划和要求进行,遇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达标。

通过加强管理与监督,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提高施工配合比。

6.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通过施工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提高施工配合比。

三、施工配合比的影响因素1. 天气条件天气条件是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大雨、大雪、大风等,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降低施工配合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比优化方案
一.目的:满足和易性和耐久性前提下,降低成本,减少材料用量。

二.配合比优化原则:
1.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2.满足耐久性要求。

3.满足经济性要求。

三.试验材料:
(1)水泥:安徽省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P.O42.5水泥
(2)外加剂:江苏苏博特PCA-I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3)砂:江西赣江II区中砂细度模数2.3-3.0
(4)碎石:彭泽县坤泰矿业有限公司10-20mm、5-10mm二级碎石。

(5)粉煤灰:国电安徽力源电力发展有限公司I级粉煤灰。

四.配合比参数优化:
1.混凝土用水量优化
1.1试验方法
保持水胶比不变,改变用水量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试验;通过改变高效外加剂的掺量,使混凝土塌落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不同等级混凝土分别进行试验选择合理的用水量。

1.2试验配合比
以强度等级C30、塌落度要求160-200mm为例,保持水胶比为0.41,粉煤灰掺量为20%不变,用水量选159-184㎏/m³,试验配合比如表1所示:
表1用水量优化试验配合比
1.3试验结果
对表1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用水量优化试验结果
从试验结果来看,混凝土抗压强度并没有随着水泥的用量增加而明显提高,而是遵循着水胶比与强度的线性关系。

试验编号W-1由于用水量少混凝土黏度相对偏大;而试验编号W-5、W-6的试验结果虽然符合设计要求,但是经济性差。

综上结果:强度等级C30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00mm的混凝土,用水量164-169㎏/m³为宜。

2.粉煤灰掺量优化
2.1试验方法
保持混凝土水胶比、砂率、外加剂掺量、胶凝材料总量比变,选用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等量代替水泥进同等级对比试验。

2.2试验配合比
粉煤灰优化试验配合比:以强度等级C30、塌落度要求160-200为例,配合比参数:胶凝材料总量400kg、水胶比0.41、砂率为42%、外加剂掺量为1%,改变粉煤灰掺量的试验配合比如表3所示:
表3粉煤灰掺量优化试验配合比
2.3试验结果
对表3配合比混凝土性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表4:
表4粉煤灰掺量优化试验结果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粉煤灰对改善新办混凝土和易性起到了较大作用,并随着掺量的增加效果更明显。

从试件的抗压强度结果看出: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影响较大,并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强度下降的更明显。

当粉煤灰掺量从35%增加到40%时,混凝土7天强度下降了4.1 Mpa,同时看出,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7天强度和28天强度增长有所加大,6组试验结果除试验编号F-6的28天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外其余均能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结果:以强度等级C30、塌落度要求160-200mm的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20-25时效果较好。

3.砂率优化
从混凝土理论可知:要使混凝土达到良好的和易性,必须有足够的砂浆填充碎石的空隙并保持富余量,同时要有足够的浆体填充砂
子的空隙,使其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

影响混凝土砂率的因素较多,如:碎石的级配及空隙率,含泥量及针片状含量;砂的级配和细度模数;混凝土浆体含量及用水量等等。

混凝土中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俩种,粗细骨料的用量一般用砂率或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表示。

细骨料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好人粘聚性,而碎石的粒形、级配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用水量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砂率及碎石的级配作进一步的优化。

3.1碎石的级配优化
通过改变5-10mm和10-20mm两种规格碎石的掺配比例,进行碎石的紧装堆积密度试验,当5-10mm和10-20mm两种规格碎石按某一比例掺配时,其堆积密度最大、空隙率最小,此时的粒形和级配也最好。

3.2砂率优化
选用基准配合比,改变砂率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拌合物的和易性与混凝土强度的综合评定,选出合适的砂率或最合适的碎石用量。

3.3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等级混凝土适合的碎石用量
4.水胶比确定
按照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要求,混凝土的水胶比,通过计算求得;水胶比的高低与选用的水泥实际强度和设计要混凝土配制强度有关;水胶比与强度成反比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其关系近似于线性。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采用高效减水剂和掺入大量的掺和料,因此,其水胶比不能单靠规范设计计算,还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

我们以上述试验结果为基准,按每增加或减少0.04水胶比对各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配合比设计。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终确定的各等级混凝土的水胶比如表6所示:
表6不同等级混凝土水胶比
五.基于管理水平优化后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