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简单的文章。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课时:《古诗两首》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诗歌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 学习古诗《登鹳雀楼》和《静夜思》,理解其内容和情感。

3.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和表演。

4.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课文的复述和感悟。

第二课时:《唐诗一首》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唐诗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

2. 学习唐诗《春晓》,理解其内容和情感。

3.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和表演。

4.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课文的复述和感悟。

第三课时:《智慧的种子》1. 导入:与学生分享一则关于智慧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智慧的思考。

2. 学习课文《智慧的种子》,理解其内容和情感。

3.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和表演。

4.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课文的复述和感悟。

第四课时:综合训练1. 进行小组竞赛,出题范围包括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给予学生合理的奖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1.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书面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提问和互相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

3. 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方案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包括了两篇课文《自然之道》和《荷叶母亲》,以及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了解自然规律,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简单的文章能够进行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自然规律,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2.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自然规律。

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自然之道》和《荷叶母亲》的文本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语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呈现(15分钟)呈现课文《自然之道》和《荷叶母亲》,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自然的描述和表达,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操练(20分钟)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让学生观察自然景观,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主题为“家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小英雄雨来》、《尊严》、《“诺曼底号”遇难记》和《古诗两首》。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有意境优美的古诗,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对于文本中的情感表达、人物描写等细节之处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还需加强,他们对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的感知能力有待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惜尊严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词语造句。

2.教学难点:对于文本中情感表达、人物描写等细节之处的理解;古诗的意境和韵律的感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课件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古诗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4.生字词卡片5.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主题。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的主题是“关爱”,通过一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关爱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

本单元的文章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但在关爱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文学习以及相关活动,提高他们对关爱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关爱”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能够理解关爱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爱的重要性。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关爱知识,实际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生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社会中需要关爱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关爱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有关关爱的练习题,让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书写作业,运用所学关爱知识,实际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

教师巡视辅导,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关爱故事,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的意义,引导学生继续关注自然、社会中的需要关爱的事物。

最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 短诗三首《繁星》教案(一)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1、体会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描写。

2、诵读课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实景产生的联想和想像。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自主学习: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熟读课文2、向学生提供以下资料:①作者简介②写作背景(见附一、二)(五)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语设计:繁星是常见的,引起过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好,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女学生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

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书课题)二、指名学生介绍巴金和写作背景(口述)。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①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三次观察繁星的时间、地点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词句;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③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

要求学生先回忆自己观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样观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并与之比较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参考答案)①“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 “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包含了《古诗两首》、《荷塘月色》、《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等课文,以及“交流平台”、“口语交际”、“习作”等环节。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和科学探索,通过阅读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自然景观和科学探索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熟语,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挑战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熟语,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2.教学难点: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对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PPT、教学素材、教学用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

例如,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小兔快跑》。

2.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

3.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4.能够独立完成课文相关的阅读与默写。

教学重点1.课文《小兔快跑》的朗读和理解。

2.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

3.对课文内容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2.能够自主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准备1.课文《小兔快跑》的复印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音响设备及相关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兔快跑》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教学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变化。

3. 情感细读(1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兔会害怕、骄傲和最终感到感动。

4. 形象描述(10分钟)•让学生形象描述小兔奔跑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默读与默写(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文默读,并进行相关练习。

•在黑板上逐句写出课文,学生进行默写。

第二课时:巩固与拓展1. 课文复述(10分钟)•让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情况。

2. 课文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讨论其中的原因。

3. 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互相讨论交流。

•带出课文中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兔快跑》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朗读、分析、形象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其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在情感细读和课文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在教学设计上,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

3.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事物。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综合性学习》。

2.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型。

3.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讨论。

三、教学难点
1.协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

四、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下册。

2.课文《综合性学习》分发资料。

3.测验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学生依次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 操练
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对话演练。

4. 深化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5. 拓展
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如何应用课文中的内容。

2.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相关练习。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以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综合性学习》这篇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9 短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

–能够准确朗读和理解诗歌内容。

–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和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诗歌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能够听懂他人朗读的诗歌,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用心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朗读,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或者朗诵一首与《9 短诗三首》相关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一首诗《春晓》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描述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纠正发音和语调。

3.分组小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春晓》的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1.教授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和意思。

2.针对生字词设计游戏或者练习,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4.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二首诗《秋思》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表达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让学生分组演绎《秋思》的情感表达。

5. 创作小诗(20分钟)1.引导学生参考前两首诗的风格和情感,创作自己的小诗。

2.学生相互分享创作,欢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6.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三首诗《钓鱼》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描写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品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

3.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表演《钓鱼》的情景。

7. 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总结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继续接触并学习诗歌,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背诵《9 短诗三首》中的一首诗。

2.仿写一首关于自己生活的小诗。

3.练习相关生字词的书写。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针对《9 短诗三首》进行了分析和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短诗三⾸教学⽬标1.认识“漫、涛”2个⽣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1、认识“漫、涛”2个⽣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化底蕴。

从古⾄今,诗⼈们创作了⽆数经典的诗,那⼀⾸⾸优美的诗,就像⼀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优美,深受⼈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冰⼼的三⾸⼩诗。

⼆、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现代著名作家、诗⼈、⼉童⽂学家。

冰⼼受到泰⼽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标题的⾃由体⼩诗,这些⼩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说散⽂选集》《寄⼩读者》《再寄⼩读者》《三寄⼩读者》《⼩橘灯》《繁星》《春⽔》等。

2.出⽰⽣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不是“⽔”,⽽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诗读给⼤家听⼀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

(1)⾃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诗,你的眼前出现了⼀幅怎样的画⾯?(抓住“⽉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时快乐⽣活的深切怀念。

)(5)出⽰图⽚,配乐朗读诗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3.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展示的情感。

2.运用课文中学习的词语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

2.教学PPT。

3.黑板、粉笔。

4.单词卡片。

5.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图片和简短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园地》的主题。

第二步:课文学习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词语,理解意义。

4.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词语。

第三步:课文理解1.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意义。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小组展示表达成果。

第四步:知识巩固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2.组织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对话中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课堂作业1.默写生词词语及其意义。

2.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篇课文段落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两篇:《 9、地震中的父与子》《1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两篇:《 10、慈母情深》《12、学会生病》另外还包括一个《回顾•拓展三》二、教学目标: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课文,再现情境并联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之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3最后,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表达真情上下功夫。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②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③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难点:①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心理描写,品读课文,再现情境并联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③从文中感悟到父母深沉的爱。

四、如何突破重难点措施:1.学生读通课文后,可以联系到平时父母的做法,想想他们的爱,教师可点拨指导,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爱。

2.提前让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找到有关地震的资料和更多的关于父母之爱。

3.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反应人物品质的语句,让学生把重点放在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4、教学时,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五、教具学具根据学生和本单元课文特点,班班通课件是本单元运用的主要教学工具,另外让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六、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围绕父母之爱展开的,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很难理解到父母深沉的爱,特别是严厉严格的爱,这就要求老师提前布置学生多读书,通过朗读加深理解,课堂上老师指导反复朗读,在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父母的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9、短诗三首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读过哪些诗歌呢?你认为读诗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小结:(诗歌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

)著名作家冰心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就是对名著阅读最好的诠释。

二、读小诗,知作者师朗诵: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生齐接下句: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师述: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

师朗诵: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生齐接下句: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师述:在《繁星》中,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的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地加以歌颂,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对母爱的歌颂,奠定了这两部作品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与母爱紧密相连的,便是对童真、童趣、童心以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真爱。

师朗诵:大海呀,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生齐接下句: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师述: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

师述: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

师述:多美呀!冰心把母爱、童真、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诚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启迪。

我们集体背诵了一些小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小诗呢?生背诵,自由展示。

在诗歌中我们知道了冰心的温柔、爱心、机敏、才智,你还知道冰心的哪些事情?生自由发言。

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视频。

三、选小诗,赠亲友古人以画赠友,以歌赠友,以文赠友,是一件风雅、高尚的活动,今天我们也来一次赠诗活动。

用“我要把这首诗送给,因为”的句式来交流。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或赞同或补充,或质疑或深化。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予点评。

四、写小诗,诉真情看到这种小诗,同学们也会想一试身手吧些,请有模仿写作并大声朗诵,说说自己的创作灵感,同学们自由点评,可以提问,可以质疑。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2.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3.提高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4.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

二、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意义;•通过欣赏多首诗歌,提升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相关诗歌的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课堂环境:整洁明亮的课堂环境;3.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诗歌,做好预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诗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打开新课的序幕。

2.学习新诗歌(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内涵。

3.诗歌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欣赏活动,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展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认识进行深入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诗歌欣赏和解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部分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诗歌的内涵,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较为肤浅。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对诗歌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同时,我还需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继续阅读相关诗歌,总结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八、扩展阅读1.鲁迅《雨巷》2.李白《静夜思》以上就是本文对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部编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部编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部编教案标题:《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部编》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词语解释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及教辅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录音机等教学辅助工具。

3. 教学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本单元的学习做铺垫。

Step 2:新课呈现(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并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重点标出生字词和重要词语。

2.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词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Step 3:课文讲解与讨论(2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逐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Step 4:课文拓展与延伸(15分钟)1. 教师通过举例和引导,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2. 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改编和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 P36~37 内容。

【教学目标】1. 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感悟“诗”的整体特点,比较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教学重点】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悟“诗”的整体特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朗诵导入1. 教师朗诵《短诗三首》。

2. 让学生体会这三首诗和第一单元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 教师小结导入: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三首诗,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二、学习生字1. 学生齐读诗歌,注意停顿与节奏。

2. 学生自学生字,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读通字词,了解字义。

3. 同桌互读,正音。

4. 检查反馈。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习词语,造句理解。

5. 书写练习。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知大意1. 学生朗读诗歌,说一说,每首短诗写的都是什么?2.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3.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第一首诗写了诗人对母亲、童年往事的回忆;第二首诗写了诗人对大海的感受和赞叹;第三首诗写了母亲对诗人的爱护,以及诗人对母亲的怀念。

四、学习诗歌1. 指名朗读,要求:把控节奏,注意感情基调。

2. 想一想:这首诗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句型?(指名回答)3. 教师明确:四句话;一个感叹句,三个反问句。

4.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思考:诗人认为大海是什么样的?5. 同学们,这首诗歌通过星光、花香来衬托大海,表明大海波涛的清响一直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影响着诗人的思潮,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对自然的歌颂。

五、课堂小结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步了解了每首诗歌的大意,并学习了第二首诗歌,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2. 布置作业:写生字,完成相应课后练习题。

第2课时一、复习旧知1. 学生齐读诗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教案(含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教案(含计划)

6、要回女儿时。

当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在船舱里休息的时候,他们可能都想起了那个年幼的女儿。

他们都想到了:女我太小了,真舍不得她。

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

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这一夜,他们一夜没有合眼。

第三天上午,夫妻俩又出现在夫人的卧舱里,什么话还没说就放声大哭。

当夫人间了好几遍,父亲才说话。

(课件出示原文)为什么父亲的话最后用的是省略号?(联系“抽泣”,体会当时父亲的心情)
指导朗读。

(三)联系上下文,升华情感。

1、在这儿,父亲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舍不得。

课文还有一处地方也直接提到了父亲的不舍,你知道在哪儿吗?
2、指导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3、小组讨论:
你觉得把孩子送给别人是爱还是要回孩子是爱?你觉得文中哪个片段哪个句:子最感动你?(指导朗读)
(四)在课文中,你感受到谁的爱?
(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一)大家分享你的父母心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课后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教学目标:1.研究认识“漫、涛”2个生字,掌握“繁、漫”等8个字和“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的写法。

2.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理解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研究认识“漫、涛”2个生字,掌握“繁、漫”等8个字和“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的写法。

2.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歌,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请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将研究现代著名诗人XXX的三首小诗。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

1.介绍作者XXX的简介。

XXX(1900—1999),原名XXX,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XXX受到XXX《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

4.请同学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一首诗歌。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研究《繁星》(七一)。

1) 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 读完这首诗,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想象“月亮、XXX、母亲的膝上”这些形象的样子。

)3) “这些事”指的是什么?(童年的那些事。

)4) “月明的园中,XXX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句话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5) 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

6) 试着背诵诗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走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主要由《短诗三首》、《绿》、《白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4首诗歌组成。

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的意境,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篇诗歌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比如,《短诗三首》中的提到的“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写出了对母亲的依恋;《绿》中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写出了对绿的感受和热爱;《白桦》中通过对白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具有白桦精神的守林人的赞美。

《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作者看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表达作者对雨后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本单元诗歌,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整理资料的方法。

课时安排:9.《短诗三首》2课时10.《绿》2课时11.《白桦》2课时12.《在天晴了的时候》1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综合性研究》1课时课时重点:1.体会诗歌的韵味。

2.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3.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难点: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初读课文,读出节奏。

教学设计: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

1.《纸船》——寄母亲二、教师以“短诗三首”为例,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三、教师讲解生字“漫、涛”,并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

学生跟读、模仿。

四、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漫、涛” 2 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 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 3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

二、初读诗歌, 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 —1999),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 ”。

4.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朗读诗歌, 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一) 。

(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

(6)试着背诵诗歌。

(7)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请你归纳一下。

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 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请你按照以上思路来学习《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

2.交流自学内容。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1)出示第二首诗,交流: 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强调了星星的光、花的香、思潮里波涛的清响。

)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大海的热爱。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出示第三首诗,交流:①这首诗中有两个“风雨” ,请你圈出来,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风雨”指的是刮风下雨第二个“风雨”指的是作者遇到的坎坷、挫折。

)②心中有了“风雨” ,作者要躲到哪里?(母亲怀里)③一个“躲”字,你体会出了什么?(“躲”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同时也赞颂了母亲怀抱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四、拓展延伸。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新诗”,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和日本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现代诗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它的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

其诗歌形式自由,意蕴丰富,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本课所选的三首短诗均为抒情诗。

五、布置作业。

1.阅读《繁星》中的其他诗歌。

2.搜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摘抄下来。

短诗三首怀念往事热爱大海赞颂母爱1.借助多媒体,把诗歌、画面、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 增强了学生的真实感受;作者对童年、大海、母亲的感情,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2.反复地诵读诗歌,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现代诗歌的语言朗朗上口,采用个人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1.认识“挤、叉” 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水瓶、墨绿”等11 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4.结合“阅读链接” ,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出示春天绿色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景色属于哪个季节吗?你有什么感受?2.绿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希望的象征。

现代诗人艾青也非常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他去欣赏那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吧。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 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 —1996), 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

他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等。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时正音。

3.指导书写“瓶”字: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瓦”字的写法,共四笔,第二笔是竖提。

三、再读诗歌, 理解内容。

1.配乐范读,学生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绿?2.学生交流。

出示: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3.第二小节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说明还有很多绿,启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你还知道哪些绿?(草绿、苹果绿、橄榄绿⋯⋯)4.难怪作者说:“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齐读。

5.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特别)(出示第二小节)指名读,齐读。

6.在作者眼中,什么是绿的?(风、雨、水、阳光)在你的眼中什么是绿的?(山是绿的,田野是绿的,树是绿的⋯⋯)仿照第三小节写一写你眼中的绿。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读读诗歌第四、五小节。

找出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

所有的绿色都源于诗人心中,所以一切的绿色都会随着诗人愉快的心情,按着节拍飘动。

)读诗想象:所有的绿交叉在一起,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的画面。

8.朗读全诗。

指名读,齐读。

9.读了这首诗,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春风又绿江南岸, 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

)10.朗读诗歌,你有什么体会?(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四、拓展延伸。

1.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2.学生读《西湖漫笔》中的段落,体会并说说感受。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3.学生交流。

4.总结:这段选文主要写的是西湖六月时的绿色。

作者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绿。

有苍松古木的浓绿有小径青苔的嫩绿。

有的绿,深得发黑;有的绿,绿得发蓝。

连小径、石头缝里的青苔都被勾勒出来可见作者观察非常仔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春天的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与家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绿”。

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风雨水阳光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1.在学习诗歌之前,先介绍作者艾青,让学生对本诗作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也为理解诗歌做铺垫。

2.朗读诗歌。

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配乐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绿》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优美的音乐与优美的文字巧妙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1.认识“绣、潇”等9 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 个字,会写“白桦、毛茸茸”等7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积累和摘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并尝试写诗交流。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出示白桦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植物是什么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诗歌——《白桦》。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读准“桦”字。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白桦是落叶乔木,树干端直,树皮灰白色,纸状,分层脱落。

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

2.读词语:白桦涂上毛茸茸潇洒花穗金晖徜徉3.重点指导:“潇”字是左右结构;“朦”字书写时注意右部不要少了短横;“抹”字右边上横长,下横短。

4.指名朗读诗歌,思考:诗歌的每一小节写的是什么? 第一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小节:写白桦在雪中的美。

第三小节:写白桦在朦胧寂静中的美。

第四小节:写白桦在朝霞映照下的美。

三、品读诗歌, 感悟意境。

1. 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体会:这是一棵怎样的白桦?(美丽)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桦的美丽?(雪中、寂静中、朝霞中)3.在文中找出表现白桦美丽的词语。

(如画、玉立、光华)4.想象白桦“如画、玉立、光华”的样子,读出白桦的特点。

5.出示短语,学生读。

洁白的流苏姗姗来迟的朝霞灿灿的金晖晶亮的雪花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同学们,读了这些词语,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你选择几个短语描述一下这棵白桦。

6.配乐范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对白桦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分组赛读,齐读。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2.出示与植物有关的诗歌,读一读。

一朵梅花一朵梅花开在洁白的雪中北风萧瑟一朵梅花开在迷离的夜里寒光冰冷宛若——苍茫中的奇葩泪水里的新芽一朵梅花一幅图画五、布置作业。

以自己喜欢的植物为题,写一首小诗。

白桦雪中——花穗齐绽流苏如画寂静——玉立朝霞——光华1.在课堂上,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读诗。

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分组读、齐读、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进行想象训练,抓住“如画、玉立、光华”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想象白桦的样子,并用给出的短语进行描述,充分感受白桦的美丽。

1.认识“炫、垢”等7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出示雨后景色的图片,学生欣赏。

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3.你在雨过天晴后,最想做的是什么?4.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诗歌, 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 —1950), 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 读诗歌,找出诗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同学互相帮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同桌互读。

三、再读诗歌, 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