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动物生化---糖代谢
1.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A.调节动物体的酸碱平衡B.在动物肌肉中贮存磷酸肌酸C.满足动物大部分的ATP需求D.在动物缺氧时迅速提供所需的能量E.为动物机体提供糖异生的原料—乳糖[答案]D[考点]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解题分析]糖的无氧分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能为动物机体迅速提供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
当动物在缺氧或剧烈运动时,氧的供应不能满足肌肉将葡萄糖完全氧化的需求。
这时肌肉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糖的无氧分解过程随之加强,以补充运动所需的能量。
故选答案D。
2.动物采食后血糖浓度A.维持恒定B.逐渐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下降后恢复正常E.先上升后恢复正常[答案]E[考点]糖的生理功能。
[解题分析]动物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在糖、脂肪、氨基酸代谢途径之间,在肝、肌肉、脂肪组织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动物在采食后血糖只是出现短暂的上升,在消化吸收期间,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加强,分解减弱,氨基酸的糖异生作用减弱,脂肪组织加快将糖转变为脂肪,于是血糖又恢复正常。
故选答案E。
3.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A.丙酸B.乙酰CoAC.琥珀酰CoAD.α磷酸甘油E.磷酸二羟丙酮[答案]B[考点]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的联系,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解题分析]题干所指的是“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因此只有选择乙酰CoA(B)是正确的。
琥珀酰CoA(C)、α磷酸甘油(D)和磷酸二羟丙酮(E)都不是脂肪酸的分解产物,而丙酸(A)只是奇数脂肪酸的分解产物,不是葡萄糖的中间产物。
故选答案B。
4.三羧酸循环中可以通过转氨形成氨基酸的酮酸是A.延胡索酸B.柠檬酸C.苹果酸D.异柠檬酸E.草酰乙酸[答案]E[考点]三羧酸循环和转氨基作用。
[解题分析]三羧酸循环过程形成的中间产物中只有草酰乙酸和α酮戊二酸两种酮酸,其中草酰乙酸可以经转氨基作用形成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可以经转氨基作用形成谷氨酸。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2、在严格无氧条件下,向肌肉提取物中加入C-2位用14C标记 的葡萄糖作为底物。保温之后, 14C将出现在乳酸分子的 什么部位上? 解答: 14C标记将出现在乳酸分子的中间碳位上,其原因可 图示如下
④
1 1 2
4 5
6
果糖-1,6-二磷酸
醛缩 3 酶 二羟丙酮磷酸
甘油醛3-磷酸
3、将下列物质加入酵母提取物和Glc的反应体系中去,分别指出G转化为乙醇时, 这些物质转化率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增加(+)、减少(-)或者不变来表示。 1、碘乙酸,2、ATP,3、ADP,4、磷酸盐,5、氟化钠,6、柠檬酸,7、AMP 解:如下表表示:
Ala 乙酰CoA PK
丙酮酸
糖酵解反应速度的调控 ----3个关键酶 (1)果糖磷酸激酶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2)己糖激酶活性的调控 (3)丙酮酸激酶活性的调节
胰高血糖素
ATP cAMP
AMP 柠檬酸
+ —
PFK-2 FBP-2
ATP (活化) (非活化) PKA
F-6-P ATP
ADP
P
P
鳞蛋白磷酸酶 Pi
S S
E1 E2 E3
O FAD
O
OH CH3-C-H TPP CO2
S
S E1 E2 E3 FAD
CH3-C-COOH
NAD+ FADH2 HS TPP HS FAD
O HS CH3-C-S FAD TPP E1 E2 E3 HSCoA CH3CO~SCoA
E1 E2 E3
E1 E2 E3
E1:丙酮酸脱氢酶 E2:二氢硫锌酰转乙酰酶 E3:二氢硫锌酸脱氢酶
己糖激酶活性的调控 G-6-P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 (反馈抑制)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第五章糖代谢一、糖类的生理功用:①氧化供能: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占全部供能物质供能量的70%;与供能有关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糖原,前者为运输和供能形式,后者为贮存形式。
②作为结构成分:糖类可与脂类形成糖脂,或与蛋白质形成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均可参与构成生物膜、神经组织等。
③作为核酸类化合物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参与构成核苷酸,DNA,RNA等。
④转变为其他物质:糖类可经代谢而转变为脂肪或氨基酸等化合物。
二、糖的无氧酵解:糖的无氧酵解是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其全部反应过程在胞液中进行,代谢的终产物为乳酸,一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可净生成两分子ATP。
糖的无氧酵解代谢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 活化(己糖磷酸酯的生成):葡萄糖经磷酸化和异构反应生成1,6-双磷酸果糖(FBP),即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F-1,6-BP)。
这一阶段需消耗两分子ATP,己糖激酶(肝中为葡萄糖激酶)和6-磷酸果糖激酶-1是关键酶。
2. 裂解(磷酸丙糖的生成):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3-磷酸甘油醛,包括两步反应:F-1,6-BP→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
3. 放能(丙酮酸的生成):3-磷酸甘油醛经脱氢、磷酸化、脱水及放能等反应生成丙酮酸,包括五步反应: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此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放能反应,共可生成2×2=4分子ATP。
丙酮酸激酶为关键酶。
4.还原(乳酸的生成):利用丙酮酸接受酵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NADH,使NADH重新氧化为NAD+。
即丙酮酸→乳酸。
三、糖无氧酵解的调节:主要是对三个关键酶,即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进行调节。
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是G-6-P;肝中的葡萄糖激酶是调节肝细胞对葡萄糖吸收的主要因素,受长链脂酰CoA的反馈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1是调节糖酵解代谢途径流量的主要因素,受ATP和柠檬酸的变构抑制,AMP、ADP、1,6-双磷酸果糖和2,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丙酮酸激酶受1,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受ATP的变构抑制,肝中还受到丙氨酸的变构抑制。
生物化学练习题
第五章糖代谢I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讲多糖用低聚糖的酶促降解、单糖的分解代谢、双糖及多糖的代谢三方面内容,其中单糖的分解代谢是教学重点。
一、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1. 淀粉的酶促水解淀粉的酶促水解是发生在细胞外的一类淀粉降解作用,主要涉及α-淀粉酶(淀粉液化酶)、β-淀粉酶(淀粉糖化酶)、脱支酶(R- 酶)。
2. 淀粉的磷酸解以磷酸代替水使淀粉分解形成1-磷酸葡萄糖的过程称淀粉的磷酸解,它是细胞内多糖的主要降解方式。
淀粉的磷酸解需要淀粉磷酸化酶、葡聚-1,4-1,4-转移酶和脱支酶,降解的产物是1-磷酸葡萄糖。
二、单糖的分解代谢生物体内单糖的分解代谢途径主要有糖的无氧酵解、糖的有氧分解和磷酸戊糖途径三种途径。
(一)糖的无氧酵解糖在肌肉组织中经无氧分解形成乳酸的过程,与糖在酵母细胞中形成酒精过程相似,故名糖酵解作用(简称EMP途径)。
糖酵解作用发生的部位是细胞质的可溶性部位。
化学过程包括已糖磷酸酯的生成(酵解作用的准备阶段)、磷酸丙糖的生成(磷酸已糖的裂解阶段)、丙酮酸的生成(磷酸丙糖的氧化阶段)、丙酮酸的还原四个反应阶段,11步连续的化学反应。
在糖酵解过程中,有三个酶催化的是不可逆反应,这三个酶分别是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因此,这三个步骤是糖酵解过程中的三个调节性反应。
糖酵解作为一种原始的糖的代谢形式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在供氧不足的条件下为机体供能;(2)糖酵解或其它的无氧氧化是某些组织或器官唯一的供能方式;(3)为生物体内其它的物质合成提供前体物质。
(二)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分解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植物体将糖完全分解氧化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整个代谢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
有氧分解与无氧分解过程两者相比,两者的区别仅在于丙酮酸及在丙酮酸形成过程中脱下氢的去路不同。
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将乙酰辅酶A完全氧化成CO2 和水的一个循环途径,由于这个循环途径的第一种中间产物是柠檬酸,并且是一个三羧酸,因此称为三羧酸循环(简称 TCA途径)或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大量重要物质的原始物质。
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对糖类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合成的过程。
糖代谢主要包括两大路径:糖酵解和糖异生。
本篇文档将从分解和合成两个角度,介绍生物体内糖的代谢。
糖的分解糖酵解(糖类物质的分解)糖酵解是指生物体内将葡萄糖和其他糖类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糖酵解途径包括糖原泛素、琥珀酸途径、戊糖途径、甲酸途径等。
其中主要以糖原泛素和琥珀酸途径为代表。
糖原泛素途径糖原泛素途径又称为糖酵解途径,是生物体内最常用的糖分解方式。
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同时产生2个ATP和2个NADH。
糖原泛素途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糖分解阶段和草酸循环。
糖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葡萄糖通过酸化和裂解反应,进入三磷酸葡萄糖分子中,并生成一个六碳分子葡萄糖酸,此过程中消耗1个ATP。
接着,葡萄糖酸分子被磷酸化,生成高能量化合物1,3-二磷酸甘油酸,同时产生2个ATP。
随后,1,3-二磷酸甘油酸分子的丙酮酸残基被脱除,生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
草酸循环草酸循环是指将生成的丙酮酸和丁酮酸在线粒体内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柠檬酸,随后通过草酸循环将柠檬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ATP。
草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有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
琥珀酸途径琥珀酸途径也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另一种重要的糖分解途径,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30多个ATP。
琥珀酸途径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生成高能分子葡萄糖6-磷酸,随后被氧化酶和酶羧化酶双重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琥珀酸途径的关键酶有异构酶、羧酸还原酶等。
糖异生(糖合成)糖异生是指非糖类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通过一系列合成反应,转化成糖类物质的过程。
糖异生是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维持生命的各种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糖异生途径包括丙酮酸途径、戊糖途径和甘油三磷酸途径等。
丙酮酸途径丙酮酸途径是指通过丙酮酸合成糖的途径,它可以将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乙酰辅酶A进一步转移,合成3磷酸甘油醛,随后通过糖醛酸-3-磷酸酰基转移酶反应,合成葡萄糖6磷酸。
《生化-糖代谢》课件
糖异生
糖异生是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其他糖类 的合成新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
糖代谢异常与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反应异常导致血糖升高的一组代谢 性疾病。
2
低血糖
低血糖是血糖浓度过低的病理状态,可能与胰岛素过量或胰岛素抵抗有关。
3
糖储存病
糖储存病是由于特定酶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糖类无法正常代谢和储存的一类遗传 性疾病。
《生化-糖代谢》PPT课件
糖代谢是生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本课件将深入探讨糖代谢的定义、结 构和分类,以及糖代谢途径中的糖酵解和糖异生。我们还将了解糖代谢异常 与疾病的关联,并展望研究的热点和前景。
糖代谢的定义和重要性
糖代谢是生物体中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多糖的过程。它在维持能量 平衡、酶功能和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糖代谢的机制对于理解生物 体的生命活动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糖的结构和分类
单糖
单糖是由一个糖分子组成的最简 单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和半 乳糖。
双糖
双糖是由两个糖分子通过糖苷键 连接而成的,如蔗糖、乳糖和麦 芽糖。
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糖分子组成的复杂 糖类,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糖的代谢途径
糖酵解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分 解为乳酸或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研究热点和前景
当前研究关注糖代谢与肿瘤、炎症、免疫和神经系统等疾病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糖代谢的异常机制将有助于 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疾病预防策略。
生化专题:糖代谢
Company Logo
① 单糖
葡萄糖(glucose) ——已醛糖
O H HO H H OH H OH OH OH
HO H H
果糖(fructose) ——已酮糖
OH O H OH OH OH
CH2OH H HO O H OH H H OH H OH
HOH 2C H H OH
O OH H
CH2OH OH
糖苷键
α-1,6-糖苷键
α-1,4-糖苷键
糖原合成与分解代谢主要发 生在肝、肾和肌肉组织细胞 的胞液中
Company Logo
糖原合成
Company Logo
糖原合成
分支酶 (branching enzyme)
-1,4-糖苷键
Company Logo
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
1.贮存能量 2.调节血糖浓度
动物性食物中仅奶类含碳水化物,且 为乳糖,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较其他双 糖长,利于肠道细菌生长 乳糖不耐症:乳类碳水化物以乳糖为 主,有些成人小肠内乳糖酶活性低, 食入乳类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症状
Company Logo
据最近召开的国际乳品会议透露,70%的亚洲人不吸收 乳糖,75%以上的中国人存在乳糖不耐受,如北京居民 为69.4%、广州居民为70%。乳糖不耐受的结果是导致 消化不良,影响牛奶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经过发酵 的牛奶(即酸奶)中的乳糖,在发酵菌的作用下,被分解为 糖,从根本上解决了乳糖不耐受所致的消化不良问题。因 此,相较牛奶,酸奶更易吸收。 由于酸奶中的双歧杆菌具有不耐酸的性质,如果空腹喝酸 奶,遇到具有很强酸性的胃液,双歧杆菌就会遭到严重破 坏。就算能幸免于难,能进入肠内的双歧杆菌也不容易在 肠内长期栖息。所以,不宜空腹喝酸奶。 还有人喜欢将巧克力加入牛奶中,以去除牛奶的腥味儿。 牛奶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而巧克力中含有草酸,把牛 奶和巧克力放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钙容易与巧克力中的草 酸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草酸钙。所以,牛奶和巧 克力应分开食用。 Company Logo
生化—糖代谢习题
第五章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糖酵解2.糖的有氧氧化3.磷酸戊糖途径4.糖异生5.三羧酸循环(krebs)循环二、填空题1.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在,终产物为。
2.糖酵解途径中仅有的脱氢反应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受氢体是。
该途径中的两次底物磷酸化反应分别由酶和催化。
3.肝糖原酵解的关键酶分别是、和。
4.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是,是由6—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生成。
5.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净生成分子ATP,其主要生理意义在于。
6.由于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完全依赖供给能量。
7.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包括。
8.三羧酸循环是由1分子与缩合成柠檬酸开始,每循环一次有次脱氢、次脱羧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共生成分子ATP。
9.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分别是和。
10.糖有氧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细胞定位是和和。
1分子葡萄糖氧化成C02和H2O 净生成分子ATP(新版本)。
11.糖异生主要器官是,其次是。
12.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和等。
13.糖异生过程中的关键酶分别是、和。
14.调节血糖最主要的激素分别是和。
三、选择题A型题(单项选择题)1.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A.提供能量 B.细胞膜组分 C.软骨的基质 D.信息传递作用 E. 免疫作用2.体内糖无氧酵解途径的终产物A.C02和H2O B.丙酮酸 C.丙酮 D.乳酸 E.草酰乙酸3.糖酵解过程中哪种酶直接参与ATP的生成反应A.磷酸果糖激酶I B.己糖激酶 C. 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D.丙酮酸羧化酶 E.果糖二磷酸酶-24.糖酵解过程中哪种物质提供~P使ADP生成ATP:A.1,6—二磷酸果糖 B.3—磷酸甘油醛 C 2,3—双磷酸甘油酸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1,3-二磷酸甘油酸 E.2—磷酸甘油酸5.调节糖酵解途径流量最重要的酶是: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I C.磷酸甘油酸激酶 D.丙酮酸激酶 E.葡萄糖激酶6.下列哪种不是于6—磷酸果糖激酶I的变构激活剂?A. 6—磷酸果糖 D.2,6—双磷酸果糖 C.AMP D.ADP E.柠檬酸7.关6—磷酸果糖激酶II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柠檬酸是其变构抑制剂 B.催化6—磷酸果糖磷酸化 C.AMP是其变构激活剂 D.该酶磷酸化修饰后活性增强8.1分子葡萄糖通过有氧氧化和糖酵解净产生ATP分子数之比为(新版本):A.2 B.4 C.6 D.15或16 E.309.成熟红细胞仅靠糖酵解供给能量是因为:A.无氧 B.无TPP C.无CoA D.无线粒体 E.无微粒体10.下述哪个化合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A.1,6—双磷酸果糖 B.6—磷酸葡萄糖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11.三羧酸循环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A.延胡索酸一草酰乙酸B.异柠檬酸一α—酮戊二酸C.琥珀酰CoA一琥珀酸D.琥珀酸一延胡索酸12.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含哪种辅酶?A.硫辛酸B. FMN C.NAD+ D.FAD E.TPP13.调节三羧酸循环运转速率最主要的酶是:A.柠檬酸合成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酰CoA合成酶 D.琥珀酸脱氢酶14.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的补充主要来自于:A.丙酮酸羧化后产生 B.CO2直接化合产生 C.乙酰CoA缩合后产生 D.苹果酸加氢产生15.三羧酸循环中哪种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A.柠檬酸合成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C.琥珀酸CoA合成酶 D.琥珀酸脱氢酶16.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中直接受氢体是:A.NAD+ B.NADP+ C FAD D.FMN E.CoA17.葡萄糖合成糖原时的活性形式是: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UDP-G D.CDP-G E.GDP-G18.糖原合成是耗能过程,每增加一个葡萄糖残基需消耗ATP的分子数为:A.1 B.2 C.3 D.4 E.519.关于NADPH+H+生理功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供氢体参与脂肪酸、胆固醇的合成B.NADPH参与体内羟化反应C. NADPH产生过少时易造成溶血性贫血D.使谷光甘肽保持氧化状态20.调节血糖最主要的器官是:A.脑 6.肾C.肝 D.胰 E.肾上腺21.正常静息状态下,血糖是下列哪种组织器官的主要能源?A.肝脏 B.肾脏 C.脂肪 D.大脑 E.胰腺22.长期饥饿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A.脂肪酸氧化 B.肝糖原的分解 C. 肌糖原的分解 D.肌肉蛋白质的降解23.关于6—磷酸葡萄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糖代谢途径的连接点 B.是细胞的保糖机制 C. 是已糖激酶的抑制剂 D.是葡萄糖激酶的抑制剂24.下列哪种酶在被磷酸化修饰后活性升高?A.磷酸果糖激酶2(PFK2) B.丙酮酸激酶 C. 糖原磷酸化酶 D.丙酮酸脱氢酶系25.下列物质中那种物质不能经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A.乳酸 B.甘油 C. 丙氨酸 D.乙酰辅酶A E.琥珀酸 F.丙酸26.关于糖原磷酸化酶活性调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酶磷酸化修饰时酶活性升高 B.该酶在肌肉中主要受到肾上腺素的调节 C. 该酶在肌肉和肝脏中的抑制剂不同,肝脏中为G,肌肉中为ATP和G-6-P D.该酶催化1,6-糖苷键的断裂。
0生化习题5
第五章:糖代谢一、A型选择题1.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A.提供能量B.转变成其它含碳化合物C.构成细胞膜D.免疫作用E.构成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的基质2.糖酵解时下列那一对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键使ADP生成ATP:A.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B.1,3-二磷酸甘油酸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磷酸甘油酸和6-磷酸葡萄糖D.1-磷酸葡萄糖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1,6-二磷酸果糖和1,3-二磷酸甘油酸3.下列关于葡萄糖磷酸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的过程需要Mg2+B.己糖激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的过程基本上不可逆C.己糖激酶受激素调控D.磷酸化后的葡萄糖能自由通过细胞膜E.己糖激酶同工酶主要有四型,其中肝细胞中主要是Ⅳ型4.下列那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α-酮戊二酸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5.1mol葡萄糖酵解生成乳酸时净生成ATP的mol数为:A.1 B.2 C.3 D.4 E.56.在6-磷酸果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的反应中,下列那种物质具有负反馈作用:A.AMP B.ADP C.ATPD.1,6-二磷酸果糖 E.2,6-二磷酸果糖7.人体内,糖酵解途径的终产物是:A.草酰乙酸 B.乳酸 C.丙酮酸D.丙酮 E.CO2和H2O8.下列哪一个反应是耗能反应(消耗ATP):A.丙酮酸→草酰乙酸B.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C.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D.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E.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9.下列有关糖的有氧氧化的叙述中,那一项是错误的:A.糖的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CO2和H2OB.糖的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C.糖的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D.三羧酸循环是在糖的有氧氧化时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E.1mol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时可生成36-38mol的ATP10.1分子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A.草酰乙酸 B.草酰乙酸和CO2 C.CO2和H2OD.草酰乙酸、CO2和H2O E.2分子CO2和4分子还原当量11.在下列反应中,经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苹果酸→草酰乙酸 B.琥珀酸→苹果酸C.柠檬酸→异柠檬酸 D.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E.α-酮戊二酸→琥珀酸12.1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成CO2和H2O时可生成多少mol的ATP: A.2 B.3 C.4 D.12 E.1513.下列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B.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只能被氧化C.生糖氨基酸可通过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转变成葡萄糖D.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时,可提供4分子还原当量E.三羧酸循环还有合成功能,可为其它代谢提供小分子原料14.下列哪种维生素的缺乏,可导致丙酮酸的堆积:A.叶酸 B.生物素 C.VitB2 D.VitB6 E.抗坏血酸15.成熟红细胞所需能源主要由下列那种途径提供:A.糖酵解 B.糖的有氧氧化 C.磷酸戊糖途径D.糖原合成 E.糖异生16.与糖酵解途径无关的酶是:A.己糖激酶 B.烯醇化酶 C.醛缩酶D.丙酮酸激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7.下列哪一个酶直接参与底物水平磷酸化:A.α-酮戊二酸脱氢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磷酸甘油激酶18.糖酵解途径中生成的丙酮酸必需进入线粒体内氧化,因为:A.乳酸不能通过线粒体膜B.为了保持胞质的电荷中性C.丙酮酸脱氢酶在线粒体内D.胞质中生成的丙酮酸别无其它去路E.丙酮酸堆积能引起酸中毒19.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包括:A.生物素 B.硫辛酸 C.NAD+ D.FAD E.辅酶A 20.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基的直接供体是: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C.UDPG D.CDPG E.GDPG21.从葡萄糖合成糖原时,每加上一个葡萄糖残基需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 A.1 B.2 C.3 D.4 E.522.关于糖原合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原合成过程中有焦磷酸生成B.α-1,6-葡萄糖苷酶催化形成分支C.从1-磷酸葡萄糖合成糖原要消耗高能磷酸键D.葡萄糖的直接供体是UDPGE.葡萄糖基加在糖链末端葡萄糖的C4上23.糖原分解所得到的初产物是:A.葡萄糖 B.UDPG C.1-磷酸葡萄糖D.6-磷酸葡萄糖 E.1-磷酸葡萄糖及葡萄糖24.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肌肉中缺乏:A.糖原磷酸化酶 B.葡聚糖转移酶 C.葡萄糖-6-磷酸酶D.α-1,6-葡萄糖苷酶 E.磷酸葡萄糖变位酶25.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依赖哪种变构激活剂:A.ATP B.AMP C.乙酰CoAD.柠檬酸 E.异柠檬酸26.2分子丙氨酸异生为葡萄糖需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A.2 B.3 C.4 D.5 E.627.与糖异生无关的酶是:A.醛缩酶 B.烯醇化酶 C.果糖双磷酸酶-1D.丙酮酸激酶 E.磷酸己糖异构酶28.肝内丙酮酸激酶特有的的别构抑制剂是:A.NADH B.ATP C.乙酰CoAD.丙氨酸 E.6-磷酸葡萄糖29.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消耗ATP最多的是:A.2分子甘油 B.2分子乳酸 C.2分子谷氨酸D.2分子琥珀酸 E.2分子草酰乙酸30.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A.2 B.3 C.4 D.5 E.631.磷酸戊糖途径:A.是体内产生CO2的主要来源B.可生成NADPH供体内合成代谢需要C.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D.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E.可生成NADPH,后者经电子传递链可生成ATP32.下列那条途径与核酸的合成密切相关:A.糖酵解 B.糖异生 C.糖原合成D.三羧酸循环 E.磷酸戊糖途径33.乳酸循环不经过下列那条途径:A.糖酵解 B.糖异生 C.磷酸戊糖途径D.肝糖原合成 E.肝糖原分解34.肾上腺素分泌时,并不发生下列那种现象:A.肝糖原分解加强 B.肌糖原分解加强C.血中乳酸浓度增高 D.糖异生受到抑制E.脂肪动员加速35.下列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有催化作用: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已糖激酶D.果糖双磷酸酶-1 E.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36.丙酮酸不参与下列哪种代谢过程:A.转变为丙氨酸 B.异生成葡萄糖 C.还原成乳酸 D.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 E.经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37.下列哪种酶缺乏可引起蚕豆病:A.内酯酶 B.转醛醇酶 C.转酮醇酶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差向异构酶38.糖酵解有许多重要生理意义,但不包括:A.缺氧需能时,迅速提供能量B.可使葡萄糖中大部分能量释放出来C.是糖彻底氧化途径的胞液阶段D.肌细胞酵解产物乳酸是肝细胞糖异生原料E.为其它物质合成提供中间代谢物39.关于磷酸化酶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有a、b两型B.a、b两型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变C.是糖原分解的关键酶D.活性受激素的调控E.磷酸化酶a无活性,磷酸化酶b有活性40.关于糖原合成酶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有两种形式B.去磷酸型有活性,磷酸型无活性C.两型可在蛋白激酶和磷蛋白磷酸酶的催化下互变D.是糖原合成的关键酶E.胰岛素分泌增加使糖原合成酶活性降低41.N ADPH+H+的作用应除外:A.氧化供能 B.促进脂肪合成 C.促进胆固醇合成 D.参与生物转化 E.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42.关于己糖激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产物为6-磷酸葡萄糖 B.需ATP参与C.需Mg++的激活作用 D.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 E.催化一个可逆反应43.关于丙酮酸羧化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其辅酶是生物素B.在线粒体和胞液中均存在C.产物是草酰乙酸D.反应需1分子ATPE.乙酰CoA对此酶有很强的激活作用44.关于糖异生的调节,下列错误的是:A.ATP可激活果糖-1,6-二磷酸酶,促进糖异生B.乙酰CoA能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促进糖异生C.ATP抑制磷酸果糖激酶-1,促进糖异生D.ADP激活磷酸果糖激酶-1,促进糖异生E.AMP激活果糖-1,6-二磷酸酶,促进糖异生45.乙酰CoA的功能应除外:A.进入三羧酸循环 B.用于合成胆固醇C.激活丙酮酸羧化酶 D.反馈抑制丙酮酸脱氢酶E.能诱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表达二、B型选择题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脱氢酶C.丙酮酸羧化酶D.苹果酸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以生物素为辅酶的是:2.催化反应时需要GTP参与的是:3.催化反应的底物或产物中都没有CO2的是:4.以NADP+为辅酶的是:5.催化反应的底物中有与磷酸无关的高能键的是:A.FMNB.FADC.NAD+D.NADP+E.NADPH+H+6.乳酸→丙酮酸,需要参与的物质是:7.琥珀酸→延胡索酸,需要参与的物质是:8.丙酮酸+ CO2→苹果酸,需要参与的物质是的是:9.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酸,需要参与的物质是:10.参与NADH氧化呼吸链组成的物质是:A.12mol ATPB.15mol ATPC.18mol ATPD.20mol ATPE.38mol ATP11.1mol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产生:12.1mol丙酮酸彻底氧化产生:13.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14.1mol乳酸彻底氧化产生:15.1mol草酰乙酸彻底氧化产生:A. AMPB. ADPC. ATPD.GDPE.GTP16.6-磷酸果糖激酶-1的变构抑制剂是:17.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变构激活剂是:18.磷酸化酶的变构激活剂是:19.果糖-双磷酸酶-1的变构抑制剂是:20.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过程中需要:三、X型选择题1.在糖酵解中直接产生ATP的反应是有哪些酶催化的: A.己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C.磷酸果糖激酶-1 D.磷酸甘油酸激酶2.体内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有: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B.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琥珀酰CoA →琥珀酸D. 1,3- 二磷酸甘油酸→3- 磷酸甘油酸3.催化糖酵解中不可逆反应的酶有:A.己糖激酶 B.磷酸果糖激酶-1C.磷酸甘油酸激酶 D.丙酮酸激酶4.醛缩酶催化的底物有:A.磷酸二羟丙酮 B.3-磷酸甘油醛C.1,6-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5.糖异生的原料有:A.油酸 B.甘油 C.丙氨酸 D.亮氨酸6.能进行糖异生的器官有:A.大脑 B.肾脏 C.肝脏 D.肌肉7.以NADP+为辅酶的酶有:A.苹果酸酶 B.苹果酸脱氢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8.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时,3个碳原子生成CO2的反应是:A.苹果酸脱氢酶反应 B.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C.丙酮酸脱氢酶反应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9.在下列哪些酶催化的反应中,CO2是反应的产物或底物:A.丙酮酸羧化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C.丙酮酸脱氢酶系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0.关于糖酵解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使1分子葡萄糖转变成2分子乳糖 B.其酶位于胞液内C.是个可逆过程 D.所有组织都能进行11.糖原合成所需的化学能来源于:A.ATP B.GTP C.CTP D.UTP12.能穿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有:A.苹果酸 B.丙酮酸 C.草酰乙酸 D.α-酮戊二酸13.糖酵解与糖异生途径中共有的酶是:A.己糖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烯醇化酶 D.丙酮酸羧化酶14.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有:A.乙酰CoA B.AM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琥珀酰CoA15.线粒体中草酰乙酸进入胞液的途径有:A.直接穿过线粒体膜B.脱羧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穿过线粒体内膜C.转变为天冬氨酸,再穿过线粒体内膜D.转变成苹果酸,再穿过线粒体内膜四、填空题1.糖的运输形式是,储存形式时。
生化PPT课件:糖代谢
⑦延胡索酸水合生成 L-蘋果酸 Hydration of Fumarate to Produce Malate
⑧L-蘋果酸脫氫形成草醯乙酸 Oxidation of Malate to Oxaloacetate
8.3.2.2 檸檬酸迴圈的特點
1、CO2來自草醯乙酸而不是乙醯CoA 但淨結果是氧化了1分子乙醯CoA
→ 2 +3或5 = 5 或7 ATP
三羧酸迴圈 2丙酮酸 → 25 ATP
———————————————————————
30 或 32 ATP
32% • 儲能效率=30 ×7.3/686=
其餘能量以熱量形式: 一部分維持體溫,一部分散失。
總反應式
8.2.3.5 檸檬酸迴圈的生物意義
( 1) 是好氧生物體內最主要的產能途徑! (2) 是脂類、蛋白質徹底分解的共同途徑! (3) 提供合成其他化合物的碳骨架
① 草醯乙酸與乙醯CoA縮合成檸檬酸
Formation of Citrate
檸檬酸合酶是變構酶
②經順烏頭酸生成異檸檬酸
Formation o f Isocitrate via cis-Aconitate
烏頭酸酶
③異檸檬酸氧化形成α酮戊二酸
Oxidation of Isocitrate to α-Ketoglutarate and CO2
CoASH
乙醯CoA 草醯乙酸 CoASH 乙醯CoA 乙 醛 ②酸
檸檬酸
• 在異檸檬 酸與蘋果 酸間搭了 一條捷徑
① 異檸檬酸
蘋果酸 三羧酸迴圈
琥珀酸
①
H2C
HC
HO C H
COOH異檸檬酸裂解酶 H2C COOH
COOH
医学生物化学-糖代谢课件
糖异生途径与糖酵解途径在很多步骤 上存在交叉和关联,如丙酮酸在糖酵 解途径中先被磷酸激酶催化生成磷酸 丙酮酸,接着被丙酮酸激酶催化生成 乙酰CoA,而丙酮酸在糖异生途径中 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还原成磷酸 烯醇式丙酮酸。
糖异生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 等激素对糖异生都有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
下丘脑通过神经信号传递对糖异生进行调节。
代谢物调节
如乙酰CoA、柠檬酸等代谢物对糖异生途径 中的关键酶有抑制作用。
糖异生与糖酵解的调节
调节部位
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糖异生与糖酵解的调节主要发 生在丙酮酸激酶和磷酸果糖激 酶的活性调控上。
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可通过影响丙酮酸激酶和磷酸 果糖激酶的活性来调节糖异生 与糖酵解的平衡。
糖的有氧氧化
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葡萄糖被彻底氧化成二氧 化碳和水,产生大量ATP。
糖的磷酸戊糖途径
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磷酸戊糖,进而合成核苷酸 、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糖的合成与储存
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或转化为脂肪 储存。
02
糖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中的糖消化
01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包含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
02
咀嚼食物时,口腔中的温度和酸度适宜,有利于淀粉的分解。
麦芽糖在口腔中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
03
肠道中的糖吸收
1
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等单糖被小肠上皮细胞 吸收进入体内。
2
肠道中的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血液循环。
3
肠道中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也通过肠 上皮细胞进入体内。
血糖水平的调控
血糖水平的高低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如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等。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
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二节
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of Carbohydrate
概念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指在
(8)
P
OH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CH2 O
P
glycerate-2-phosphate
glycerate-3-phosphate
COOH C O CH2
⑼
P
OH
H2O
COOH C O
P
烯醇化酶 ADP ⑽ ATP
CH2
glycerate-2-phosphate
phosphoenolpyruvate
丙酮酸激酶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酵解 途径
ATP 丙 酮 酸
有氧
核糖 +
NADPH+H+
磷酸戊 糖途径
H2O及CO2
葡萄糖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无氧
乳酸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第一节 糖的无氧分解
(anaerobic oxidation)
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 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 解 (glycolysis) , 亦 称 糖 的 无 氧 氧 化 (anaerobic
oxidation)。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 称之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生化-糖代谢 ppt课件
③转变为体内的其它成分
*转变为脂肪
*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
ppt课件
3
二.糖代谢的概况
主
食物
缺氧
糖酵解
糖异生
血 供氧充足
有氧氧化
中 葡
(CO2、H2O、ATP)
萄
磷酸戊糖途径
糖
(5-磷酸核糖、NADPH)
合成
糖原
分解
ppt课件
4
三.葡萄糖的分解代谢途径及定位
1、分解代谢途径
葡萄糖
糖酵解
(有氧或无氧)
⑸ 磷酸丙糖的互换
HO H2C O P O
HO CO
CH2 OH
磷酸丙糖异构酶
H
O
C
HC OH HO
H2C O P O OH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1,6-二磷酸果糖
2× 3-磷酸甘油醛
ppt课件
18
(二)贮能
3.放能(releasing energy)—丙酮酸的生成: 3-磷酸甘油醛经脱氢、磷酸化、脱水及放能 等反应生成丙酮酸和ATP. 包括五步反应:
33
3. 丙酮酸激酶:
ATP 丙氨酸(肝)
-
1,6-双磷酸果糖
+
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ppt课件
34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是葡萄糖在生物体内进行有氧或无氧分解的共同途径
★在无氧和缺氧条件下,作为糖分解供能的补充途 径,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在有氧条件下,作为某些组织细胞主要的供能途 径。
酶,胰岛素可诱导其基因转录,促进酶的合成。当肝
第五章-糖代谢(中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资料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 ,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肌肉:肌糖原,180~300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 肝脏:肝糖原,70~100g,维持血糖水平
一 ,糖 原 合 成
糖 代 谢 概 况 —— 5个途径
糖原
糖原 糖原 磷酸戊糖 合成 分解
核糖 途径
ATP
有氧氧化 H2O+CO2
+
葡萄糖 丙酮酸
NADPH+H+
乳酸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无氧 分解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
葡萄糖
糖 酵 解 乳酸+少量ATP 有氧氧化 CO2+H2O+大量ATP 磷酸戊糖途径 5-磷酸核糖+NADPH
2. 低血糖的影响
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 ,从而出现 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症状 ,严重时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
Thank you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糖 E1:己糖激酶
NAD+
酵 解
E2: 磷酸果糖激酶
的 E3: 丙酮酸激酶
代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谢 途
乳酸
3-磷酸甘油酸
径
NAD+ NADH+H+
2-磷酸甘油酸
ATP ADP
丙酮酸
生化第五章_生物化学糖与糖代谢知识总结
糖与糖代谢糖类单糖二羟丙酮没有手性缩醛和缩酮反应酮糖和醛糖的互变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性的呈色反应Molish反应糖类与非糖类Seliwanoff反应酮糖和醛糖间苯三酚反应戊糖和其他单糖寡糖多糖贮能多糖淀粉、糖原和右旋糖酐结构多糖纤维素、几丁质和肽聚糖糖酵解概述全部反应葡萄糖的磷酸化不可逆磷酸葡糖的异构化6-磷酸葡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的磷酸化糖酵解的限速步骤、不可逆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由醛缩酶催化磷酸丙糖的异构化反应机制涉及烯二醇中间体产生4 ATP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整个糖酵解途径唯一的一步氧化还原第一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从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ATP磷酸甘油酸的变位磷酸基团从 C-3转移到C-2PEP的形成甘油酸-2-磷酸转变成 PEP、由烯醇化酶催化第二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PEP转化成丙酮酸,同时产生 ATP、不可逆、产生两个ATPNADH和丙酮酸的去向有氧状态NADH的命运:NADH在呼吸链被彻底氧化成H2O并 产生更多的ATP。
丙酮酸的命运:丙酮酸经过线粒体内膜上丙酮酸运输 体与质子一起进入线粒体基质,被基质内的丙酮酸脱 氢酶系氧化成乙酰-Co A缺氧状态或无氧状态乳酸发酵酒精发酵生理意义糖酵解的调节磷酸戊糖途径概述全部反应氧化相非氧化相功能调节糖异生概述糖异生的底物(动物)丙酮酸, 乳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所有TCA循 环的中间物偶数脂肪酸不行因为偶数脂肪酸氧化只能产生乙酰CoA,而乙 酰CoA不能提供葡萄糖的净合成(奇数脂肪酸 可以)糖异生涉及的反应丙酮酸的羧化丙酮酸羧化酶催化,需要生物素(VB7)PEP的形成消耗GTP1,6 -二磷酸酶果糖的水解将 F-1,6-P水解成F-6-P6-磷酸葡糖的水解催化6-磷酸葡糖水解成葡萄糖生理功能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使用乙酸作为糖异生的前体,使得 它们能以乙酸作为唯一碳源调节糖异生调节与糖酵解调节是高度协调的糖原代谢糖原的分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脱支酶、磷酸葡糖异构酶脱支酶具有1,4→1,4-葡萄糖糖基转移酶活性糖原合成糖原代谢的调节三羧酸循环概述全部反应柠檬酸的合成不可逆反应,由柠檬酸合酶催化柠檬酸的异构化柠檬酸异构化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的脱氢异柠檬酸氧化脱羧产生α-酮戊二酸、不可逆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不可逆)底物水平的磷酸化TCA循环唯一的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琥珀酸的脱氢产生FADH2富马酸的形成双键的水合草酰乙酸的再生依赖于NAD+-的氧化还原反应、第四次氧化还原反应、苹果酸脱氢酶TCA 循环总结TCA循环的功能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④1
4
2
5
醛缩酶3
6
果糖-1,6-二磷酸
二羟丙酮磷酸
甘油醛3-磷酸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2、三碳糖的生成——由果糖二磷酸到甘油 醛-3-磷酸
3
⑤
4
2
5
丙糖磷酸
1
异构酶
6
二羟丙酮磷酸
甘油醛-3-磷酸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3. 丙酮酸和ATP的生成—生成2个NADH, 4个ATP
NAD+ NADH+H+
核酮糖-5-P
CO2
总:G-6-P+2 NADP+H2O→R-5-P+2 NADPH+2H++CO2
R-5-P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模式C:当细胞需要更多的NADPH用于脂酸与生物 合成时,PPP的两相均要同时进行,且要与EMP逆 行配合。
生化分流课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一节:糖酵解
一、糖酵解的碳骨架变化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1、己糖磷酸酯的生成——从葡萄糖开始经过 三步--消耗2个ATP,有2个不可逆反应
6 5
4
3
ATP ADP
1
葡萄糖激酶
2
6 5
4 3
1 2
异构酶
6
1
5
2
4
3
果糖磷 酸激酶
ATP ADP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61
5
2
43
ATP/AMP比值对该酶括性的调节对细胞有重 要的生理意义
H+可抑制果糖磷酸激酶活性,它可防止肌肉中 形成过量乳酸而使血液酸中毒
柠檬酸可增加ATP对酶的抑制作用 β-D-果糖-2,6-二磷酸可消除ATP对酶的抑制效
应,使酶活化(控制酶构象转换)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己糖激酶活性的调控 G-6-P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 (反馈抑制)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作用机制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第二节、TCA循环
O C2 H3-C1 -SCoA
1
2
1
2
2
2
1
1
2
2
2
1
1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调节
a
关键酶
激活剂 抑制剂
a 柠檬酸合成酶 NAD+
ATP
(限速酶) 草酰乙酸 NADH
乙酰CoA 琥珀酰CoA
OO
OH S
CH3-C-COOH CH3-C-H S
FAD
TPP
E1 E2 E3
NADH+H+
CO2
S
NAD+
S
FADH2
TPP
E1 E2 E3
HS
E1:丙酮酸脱氢酶
HS TPP
FAD
E1 E2 E3
E2:二氢硫锌酰转乙酰酶
E3:二氢硫锌酸脱氢酶
O HS
CH3-C-S
FAD
TPP
E1 E2 E3
HSCoA CH3CO~SCoA
• 1、碘乙酸、碘乙酰胺、对氯汞苯甲酸能抑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 2、氟化物能抑制烯醇化酶。 • 3、砷酸盐能破坏1,3-BPG的形成,起解偶联的作用。
红细胞的EMP存在2,3-BPG支路
EMP
1,3-BPG
3-PG
2,3-BPG
2-PG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S
S
TPP
FAD
E1 E2 E3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PPP(HMS)总结
PPP能与EMP配合,满足细胞对NADPH或R-5-P或ATP的各种需要(四种模式) 模式A:当快速分裂的细胞需要过多得R-5-P时(走EMP与PPP的基团转移)
G-6-P F-6-P F-1,6-BP
R-5-P
即 4 G-6-P→4 F-6-P 1 G-6-P→F-6-P →F-1,6-BP →2 甘油醛-3-P
丙酮酸激酶活性的调节 果糖-1,6-二磷酸是该酶的激活剂(前馈激活) 丙氨酸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酵解产物丙酮酸为
丙氨酸的生成提供了碳骨架。丙氨酸抑制丙酮 酸激酶的活性,可避免丙酮酸的过剩(反馈抑 制) ATP、乙酰CoA等也可抑制该酶活性,减弱酵解 作用(反馈抑制)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EMP的中毒反应
1,3-BPG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F-1,6-BP +
PEP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Ala 乙酰CoA -
PK
丙酮酸
糖酵解反应速度的调控 ----3个关键酶 (1)果糖磷酸激酶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2)己糖激酶活性的调控 (3)丙酮酸激酶活性的调节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胰高血糖素
ATP cAMP
AMP 柠檬酸
+ —
PFK-2 FBP-2
F-6-P ATP
—
ATP ADP
Pi
(活化) (非活化)
PKA
P
P
鳞蛋白磷酸酶 Pi
PFK-2 FBP-2
(非活化)(活化)
ADP
+
PFK1
+
—
+
F-2.6-BP
F-1.6-BP
AMP
柠檬酸
F-2.6-BP的合成与分解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F-2,6-BP是PFK1的最强的变构激活剂,在生理浓度 范围内(μmol水平)内即可发挥效应。其作用是 与AMP一起取消ATP、柠檬酸对PFK1的变构抑制作 用。 F-2,6-BP由PFK2催化F-6-P的C2磷酸化生成, FBP2则可水解C2磷酸使其转变成F-6-P。研究发现, PFK2实际上是一种双功能酶,在酶蛋白中具有两 个分开的催化中心,故同时具有PFK2与FBP2两种 活性。
b 异柠檬酸
ADP
ATP
脱氢酶
NAD+
NADH
b
c α-酮戊二酸 ADP
NADH
脱氢酶系
NAD+
琥珀酰CoA
最关键物质:
底物-乙酰CoA 、草酰乙酸
c
产物-NADH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乙醛酸循环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第三节、戊糖磷酸途径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4
Pi
4
5
5
6
脱氢酶
6
ADP ATP
激酶
4 5 6
丙酮酸
ATP ADP
H2O
4
丙酮酸激酶
5 6
生P化E专P题-第5章糖代谢
Mg或Mn 烯醇化酶
4
5 6
变 位 酶
4 5 6
二、糖酵解的调节
G HK G-6-P
F-6-P
AMP F-2,6-BP + PFK
H+ ATP 柠檬酸 -
F-1,6-BP
3-PG 2-PG
PFK2/FBP2还可在激素作用下以共价修饰方式进行调 节。胰高血糖素通过cAMP及依赖cAMP的蛋白激 酶磷酸化其32位丝氨酸,磷酸化后其激酶活性减 弱而磷酸酶活性升高。鳞蛋白磷酸酶将其去磷酸 后,酶活性变化则相反。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果糖磷酸激酶是最关键的限速酶
ADP、AMP、 β-D-果糖-2,6-二磷酸是别构激活 剂;ATP、H+是别构抑制剂
ATP
按PPP非氧化阶段进行:
2×6C
2×5C
2×3C
2×4C
2×7C
2×5C
2×6C
2×3C
2×5C
3C
3C
总:5 G-6-P+ATP →6 R-5-P+ADP
生化专题-第5章糖代谢
模式B:当细胞需要等量的NADPH和R-5-P时 (基本上只走PPP的氧化阶段)
2 NADP
2 NADPH
G-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