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
![《水文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六套卷](https://img.taocdn.com/s3/m/a3d8183edd88d0d233d46ad8.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一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30 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和(3 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和(3 分)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和。
(3 分)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和。
(3 分)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带中,局部之上,岩层空隙之中的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作用。
(3 分)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
(2 分)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和。
(2 分)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和的补给。
(5 分)10.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和。
(2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 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4.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方向发展。
A.溶滤淡化; B.水质不变; C.溶滤咸化; D. A 或B。
5.在天然条件下,控制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轮廓的影响因素是()。
A 水文因素,B 气象因素,C 地质因素,D 人类活动四.根据图4-1 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4.1在图中画出示意流网;(图中“ ”表示地下分水线)。
(5 分)观1甲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砂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粘性土图4-14.2在甲、乙处各打一口井,要求井的深度不同,且甲井水位比乙井水位高。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1b4cc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c.png)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解析: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解析: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解析: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解析: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水循环。
6、地质循环?解析: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解析: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解析: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解析: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二、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正解)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错)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正解)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错)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正解)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正解)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 2 O分子态水的转换。
(错)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正解)(错)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正解)。
水文地质题库(含答案)
![水文地质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93e326137ee06eef918df.png)
水文地质题库初级一、填空1、按地下水的水力性质及其埋藏条件分类,地下水可分为()、潜水、承压水。
2、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含水层特征分类,地下水可分为:()裂隙水、岩溶水。
3、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显著位移的称为()。
4、断层按受力作用性质可分为:()()()。
5、根据水流质点的运动形式,地下水运动可分为:()()()。
1、B 11、A2、A 12、B3、A 13、A4、B 14、C5、D 15、B6、B 16、B7、B 17、A8、A 18、A9、A 19、C10、B 20、A二、单选题1、水文孔观测前应进行(),将孔内岩粉、岩屑返出,孔内无沉淀。
A、洗井B、冲孔C、扩孔2、地下水产生渗流的基本条件是()A、有透水岩层,有一定的水位差B、透水岩层C、有一定的水3、稳定水位的测定,当观测中相邻()所测得的水位差不大于2mm,且无系统上升或下降趋势即为稳定水位。
A、三次 B 、四次C、二次4、钻孔孔口涌水,表明钻孔揭露了承压水头()地面的自流承压含水层A、低于 B 、高于C、等于5、在AutoCAD2000中打开已有文件时,在工具栏中单击的图标是:()A、B、C、D、6、在矢量化图形文件时,断层的颜色一般为:()A、蓝色B、红色C、黄色D、青色7、在均质完整井中抽水时,观测孔深度达到抽水主孔()即可。
A、1/2B、最大降深C、1/38、在非完整井中抽水时,观测孔深应达主孔抽水段之()。
A、中部B、2/3C、1/39、正式抽水试验一般要求取得()落程的资料。
A、三个B、二个C、五个10、抽水孔水位波动,不超过降深的()即为稳定。
A、2%B、1%C、5%11、当使用空气压缩机抽水时,主孔水位波动充许达到()。
A、20-30cmB、30-35cmC、15-20cm12、抽水试验过程中水位观测应()。
A、先疏后密B、先密后疏C、全程统一13、存储在单元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体积为()。
A、储存量B、动水量C、静储量14、允许开采量主要取决于()。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8aa9fdbd64783e09122bf9.png)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分X 25=25分)1、根据成因可将空隙分为三类: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坚硬岩石的裂隙、可溶岩的溶穴。
2、水进入岩石后,因空隙大小不同,岩石屮水的存在形式也不同,那么岩石能够容纳、保持、释放或允许水透过的性能也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与透水性等水理性质。
3、裂隙按成因不同分类:构造裂隙、成岩裂隙、风化裂隙。
4、毛细水按其形成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支持毛细水、悬挂毛细水、孔角毛细水。
5、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三个带:土壤水带、屮间带、毛细水带。
6、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水温、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比重、导电性和放射性。
7、根据地壳热力分布状态,地温从上到下分为三个带:变温带、常温带、增温带。
8、地下水常见的气体成分有:02、2、CO2、H2S。
9、地下水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主要离子有:CL*、S04 2\ HCO3' > Na+ > K+ Ca2+ > Mg2+。
10、地下水化学分析一般分为:简分析、全分析、专项分析。
11、影响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的因素有:降水本身的特点和接受补给的地形、地质和植被条件。
12、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必要条件有:两者Z间必须具有水力联系、地表水位必须高于地下水位。
13、含水层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它含水层的水和人工补给水源。
二、名词解释(6X4 分=24 分)1、毛细负压:液体表面有一个表面张力液面就会发生弯曲,当弯曲成半圆形时,弯液面上表面张力的合力称为毛细力,毛细力作用在弯液面上,称为毛细压强。
毛细压强是有方向的,对于液面来说,这是个负值,又称为毛细负压。
2、重力水:岩石空隙全部被充满、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液态水称为重力水。
结合水: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而吸附在岩石颗粒上的水称为结合水。
3、居留时间:指地下水自补给进入含水层屮至被排泄出含水层所经过的时间。
4、渗流:用假想的水流模型去代替真实的水流,一是不考虑渗流途径的迂回曲折,只考虑地下水的流向;二是不考虑岩层的颗粒骨架,假想岩石的空间全被水流充满,这种假想的水流称为渗流。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652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e.png)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b832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3.png)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运动有利?a) 断裂带b) 折叠褶皱c) 岩浆侵入岩d) 石灰岩溶蚀答案:d) 石岩岩溶蚀2. 以下哪种地层对地下水不透水?a) 砂岩b) 粘土c) 砾石d) 砂砾岩答案:b) 粘土3.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流动的控制因素?a) 地层裂隙b) 斜坡c) 水文地质构造d) 岩性答案:b) 斜坡4. 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流c) 地面径流d) 河流答案:a) 大气降水5. 以下不属于地下水循环路径的是?a) 表层径流b) 蒸发蒸腾c) 再生雨d) 井水答案:a) 表层径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下水流动速度快于地表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地下水是地球深部加热造成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地下水流动方向仅受地表水流动方向的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砂岩地层比砂砾岩地层更透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地下水污染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蒸发蒸腾、地下水流动等。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起点,地面径流是指由地面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径流,蒸发蒸腾则是指水蒸发成水蒸气,地下水流动则是地下水在地下岩层中的流动过程。
2. 为什么地下水循环系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维持植物生长;同时地下水可以渗入地下河流、湖泊等水体,保持水体的稳定;还可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为生态系统提供所需的水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结合你对水文地质学的理解,阐述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d8c72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0.png)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A. 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B. 地表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C. 大气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D. 冰川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答案:A解析: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
2.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A.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B.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C. 重力水、毛细水、结合水D. 包气带水、饱水带水答案:A解析: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3. 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 大气降水B. 地表水C. 承压水D. 凝结水答案:A解析:大气降水是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4. 承压水的特点是()A. 有自由水面B. 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C. 受气候影响大D. 水头压力高答案:D解析:承压水水头压力高,没有自由水面,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受气候影响小。
5. 岩土空隙中的水属于()A. 结合水B. 重力水C. 毛细水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括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等。
6.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 颗粒形状B. 颗粒排列方式C. 颗粒大小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颗粒形状、排列方式、大小都会影响孔隙度大小。
7. 裂隙水的特点是()A. 分布均匀B. 水量丰富C. 水质好D. 分布不均匀答案:D解析:裂隙水分布不均匀。
8.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A. 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水的侵蚀性B. 可溶性岩石、岩石不透水性、水的侵蚀性C. 不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水的侵蚀性D. 不可溶性岩石、岩石不透水性、水的侵蚀性答案:A解析:岩溶发育需要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和水的侵蚀性。
9. 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遥感B. 钻探C. 坑探D. 物探答案:A解析:钻探、坑探、物探是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遥感是辅助手段。
10. 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可分为()A. 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B. 预可行性研究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C. 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工程地质勘察阶段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施工勘察。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ade2c89eefdc8d377ee32b2.png)
《专门水文地质学》试卷(A)卷一填空题(22分)1、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2、水文地质钻孔的基本类型有勘探孔试验孔观测孔开采孔3、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注水试验4、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包括:系统性和整体性流动性循环再生性可调节性5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灰岩水害6、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弱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0.21L/m.s 则该含水层为中等含水层若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21L/m.s 则该含水层为强含水层二简答题(30分)1、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程序应遵偱的原则?(5分)答:(1)工作范围由大到小,工作要求由粗到精(2)按测绘—勘探—试验—长期观测的顺序安排(3)根据具体条件由少到多,由点到线,进一步控制到面(4)每一勘查阶段按准备工作、野外施工和室内总结三段时期进行2、如何计算岩芯裂隙率和溶隙率?(5分)答:统计裂隙率及岩溶率公式为:式中 y----线裂隙率或线岩溶率;∑bi----L段内平行岩芯轴线上测得的裂隙或岩溶的总宽度,m;L----统计段长度,m;Ku----L段内的岩芯采取率。
3、下三带是指哪三带?(5分)答: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4、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5分)答: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要求为:(1)水的感官性状良好(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5、什么叫允许开采量?(5分)答:允许开采量,又称可开采量或可开采资源量,是指在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并在整个开采期间内出水量不会减少,动水位不超过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在允许范围之内变化,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问题等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地段开采含水层中可以取得的水量。
简言之,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层系统或取水地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出水量。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期末考试题
![(完整版)专门水文地质学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04e59390c69ec3d4bb754a.png)
一、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1、查明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2、查明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3、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以及环境问题防治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二、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1.查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介质特征及埋藏分布.2.查明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渗流参数,为地下水资源定量评价和开采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3.查明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地下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资料.4. 查明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成分,为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提供资料.三、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共划分为:地下水普查、详查、勘探和开采四个阶段。
2. 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区域水文地质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开采阶段。
四、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1.水文地质测绘是认识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是水调查的第一步工作。
根据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表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地质—水文地质现象进行实地的观察、测量、描述、综合分析,并将它们绘制成图件,总结出该地区水文地质规律。
2.水文地质测绘成果是布置各种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动态观测等工作的主要依据。
五、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任务1.确定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与相互联系;2.确定主要含水层(带)及其埋藏和分布情况,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3.查明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4.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5.查明地下水的水化学成分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6.概略评价各含水层(带)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7.查明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六、干旱半干旱、山间河谷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七、地下水资源的特点1、系统性:是指由一定的地质结构组织而成的、具有密切水力联系的统一整体。
2、流动性:地下水是流体,是动态资源,在补给、径流、排泄的过程中,不断循环流动。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5790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2.png)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三)⼀.填空题(共30分)1.岩⽯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3.地下⽔中主要的阴离⼦有Cl-, SO42-, HCO3-、阳离⼦有Na+, K+, Ca2+, Mg2+。
(6分)4.岩⽯的空隙给地下⽔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5.地下⽔⽤于供⽔⽔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质较好。
(3分)6.岩⽯的⽔理性质包括容⽔度、给⽔度、持⽔度和透⽔性。
(3分)7.地下⽔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下,含⽔层各要素(⽔位、⽔量、⽔化学成分、⽔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8.写出图1承压含⽔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①含⽔层;②隔⽔底板;③承压⾼度;④含⽔层埋深;⑤承压⽔测压⽔位;⑥补给区;⑦承压区;⑧⾃流区(⾃溢区)。
②⼆.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1 弹性给⽔度:在承压含⽔层中,测压⽔位下降(或上升)⼀个单位深度,单位⽔平⾯积含⽔层释出(或储存)的⽔的体积。
2.2 溶滤作⽤:在⽔与岩⼟相互作⽤下,岩⼟中⼀部分物质转⼊地下⽔中。
2.3 降⽔⼊渗系数:降⽔量补给地下⽔的份额。
2.4 含⽔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
2.5 地下⽔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群构成,具有统⼀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体。
三.是⾮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含⽔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渗透流速总是⼩于实际流速。
(是)3.当河⽔位⾼于地下⽔位时,地下⽔必然获得河⽔的补给。
(否)4.潜⽔⾯的起伏变化及坡度⼤⼩与地形、⽔⽂⽹及含⽔层的透⽔性有关。
(是)5.地下⽔可以从⽔⼒坡度⼩的地⽅流向⽔⼒坡度⼤的地⽅。
(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较砾⽯、砂、粘⼟三者孔隙度、给⽔度和透⽔性的⼤⼩。
答案:孔隙度:粘⼟>砂>砾⽯给⽔度:砾⽯>砂>粘⼟透⽔性:砾⽯>砂>粘⼟2.⽐较孔隙⽔、裂隙⽔、岩溶⽔的动态差异。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cde92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7.png)
水文地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岩石的孔隙度通常较大?()A 花岗岩B 石灰岩C 玄武岩D 大理岩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
A 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B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C 重力水、毛细水和结合水D 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3、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大气降水B 河流补给C 承压水补给D 以上都是4、承压水的特点是()。
A 有自由水面B 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C 受气候影响大D 以上都不对5、达西定律适用于()。
A 所有地下水运动B 层流运动的地下水C 紊流运动的地下水D 以上都不对6、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 岩石成分B 气候条件C 地下水的流速D 地球引力7、下列哪种地下水的矿化度通常较高?()A 孔隙水B 裂隙水C 岩溶水D 包气带水8、泉按补给来源可分为()。
A 上升泉和下降泉B 侵蚀泉、接触泉和溢出泉C 温泉和冷泉D 以上都是9、水文地质勘查中,抽水试验的目的是()。
A 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B 了解地下水的水质C 确定含水层的厚度D 以上都是10、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不包括()。
A 流沙B 管涌C 地面沉降D 增强地基承载力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及其与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关系的学科。
2、岩石中的空隙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3、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地下水的运动方式有______和______。
5、含水层是指能够______并______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6、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7、常见的地下水污染途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8、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9、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最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最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d1a4b0912a216147929cb.png)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fa278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1.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______的科学。
A. 水的物理性质B.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C.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D.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______。
A. 降水B. 河流C. 湖泊D. 工业废水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地下水流动的主要因素?A. 地质构造B. 土壤类型C. 地表植被D. 地下水位4. 地下水的开采应遵循______原则。
A. 持续开采B. 保护性开采C. 随意开采D. 高强度开采5.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哪些?A. 农业活动B. 工业排放C. 生活污水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地下水按其所处的岩石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2.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______和______是影响其速度的主要因素。
3.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判断题1. 地下水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可以无限制地开采使用。
(对/错)2. 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和开采等因素有关。
(对/错)3.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主要由岩石的矿物成分决定。
(对/错)4.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一旦发生很难治理。
(对/错)5.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地下水的形成过程。
2. 描述地下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3. 阐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4. 讨论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5. 提出几点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建议。
五、论述题1. 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平衡二者的策略。
2.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地下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3. 探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65f37d476eeaeaad1f330af.png)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绪言1.水文地质勘查?2.水文地质勘查的任务?3.水文地质勘查研究内容?4.水文地质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哪些方面还需加强研究?第一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况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
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4.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6.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7.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8.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工作种类)有六种:、、、、和。
9.水文地质勘探包括、和,其中最主要的是,其次是。
10.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等。
1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等。
12.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为主,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13.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为:、、、。
14.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和为主,以及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1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16.水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1.水文地质测绘?2.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3.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进行。
4.水文地质测绘通常在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倍。
5.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和调查内容?6.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水文地质剖面图、各种地下水点和地表水体的调查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
7.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8.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岩性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9.水文地质测绘中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目的?10.地貌调查在水文地质测绘中的意义?11.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核心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试题
一、填空题
1、矿井水文地质学所指的下三带是指:底板破坏带、原始导升带、完整岩层带。
2、含水层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岩层具有连通的空隙、隔水地质条件和足够的补给水源。
3、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4、地下水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
5、充满于上、下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承压水。
6、最适宜承压水形成的构造形式有向斜和单斜。
7、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探紧密结合,将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先进和综合手段进行。
8、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9、就全国实际资料看,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Mpa/m,正常块段不大于0.15 Mpa/m.
10、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量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11、透水性是指岩石允许水头透过的能力。
其定量指标为渗透系数。
12、矿井涌水量常用观测方法有:容积法、浮标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水仓水位观测法及水泵有效功率法。
1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大气降水。
14、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1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16、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17、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
18、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19、绝对湿度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20、相对湿度是指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21、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22、水系的流域是指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23、分水岭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24、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5、孔隙度是指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26、裂隙率是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27、饱和度是指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
28、给水度是指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29、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钻探、物探及水文地质试验。
30、水文地质试验包括抽水试验、放水试验及注水试验。
31、矿井水灾害按水源划分类型有:地表水害、松散含水层水害、煤系砂岩水害及灰岩水害。
32、矿井水灾害按突水机理划分类型有煤层顶板水害类、煤层底板水害类、老空和老窑水害类及其它水害类。
33、矿井主要导水通道有:导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导水钻孔、采动破坏形成的裂隙和岩溶塌陷。
34、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
35、煤矿井下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36、煤矿井下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
37、煤矿井下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38、煤矿井下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39、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40、煤矿井下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41、煤矿井下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42、煤矿井下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应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
43、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和倾角。
44、地下水的硬度大小取决于水中的Ca2+、Mg2+的含量
45、地下水按硬度可分为极软水、软水、微硬水、硬水、极硬水。
46、老空区积水探放孔在平面上终孔间距不得超过3 m,厚煤层内各孔终孔垂距不得超过1.5 m。
47、探老空区积水的超前钻孔,一般超前距不得小于10-20m。
48、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80m3/h(西北地区0-100 m3/h),最大涌水量<3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49、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80-<600m3/h(西北地区100-150 m3/h),最大涌水量<1200m3/h (西北地区120-300 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50、矿井涌水量年平均600-2100m3/h(西北地区150-1200 m3/h),最大涌水量
1200-3000m3/h(西北地区300-3000 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51、矿井涌水量年平均1200-3000m3/h,最大涌水量>3000m3/h,属于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
52、1996年“缓倾斜煤层顶板分类方案”将直接顶板分为四类,分别是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不稳定四类。
53、1996年按基本顶来压显现强度将基本顶划分四类分别是不明显、明显、强烈、非常强烈。
54、1996年根据底板的压入特性将底板划分为五类,分别是极软、松软、较软、中硬、坚硬。
55、影响矿山压力的地质因素有煤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瓦斯。
56、甲烷是矿井瓦斯的主要成份。
57、底板受构造破坏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6 kgf/cm2.m,正常块段不大于 1.5 kgf/cm2.m。
58、涌水量预测常用的方法有比拟法、解析法。
59、地质预报以时间可分为:年度地质预报、月度地质预报、临时性地质预报。
60、地质预报的重点内容有:地质构造、水、小窑、采空区、冲刷、破碎带、薄基岩、煤层自然及火烧区等。
二、选择题
1、(C)是构造裂隙中最易造成灾害性事故的进水通道。
A、节理
B、断裂破碎带
C、断层
2、含水中等的含水层的单位涌水量q(L/sm)为(B)
A、<0.1
B、0.1-2
C、2-10
D、>10
3、掘进工作面进入积水警戒线后,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在距积水实际边界(B)米处停止掘进,进行打钻放水,在确证积水已被基本放净后,才允许继续掘进。
A、15
B、20
C、25
D、30
4、钻孔单位涌水量为标准的富水性分级为强富水性的是:(C)
A、q <0.1 L/s·m;B、0.1 L/s·m<q≤1.0 L/s·m;
C、1.0 L/s·m<q≤5.0 L/s·m;D、q>5.0 L/s·m。
5、防水闸门来水一侧(A)处,应加设1道挡物篦子门。
A、15~25m
B、10-15m
C、15-20m D:20-25m
6、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水泵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C)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A、10h
B、15h
C、20h D: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