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绵粉蚧的监测与防治
河北邯郸县开展扶桑绵粉蚧防治
河北邯郸县开展扶桑绵粉蚧防治2021年夏季,河北邯郸县开展了扶桑绵粉蚧防治工作。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害虫,它以桑树为食物,会导致桑树叶片发黄、枯萎、凋落,进而影响桑树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障当地的桑桑产业,邯郸县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扶桑绵粉蚧防治。
第一步,邯郸县农业部门先组织了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当地扶桑绵粉蚧的种类和数量。
在实地勘察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了很多桑树上面沾满了白色粉末的生物。
通过取样后进一步的鉴定,澄清了扶桑绵粉蚧是当地的重要害虫,并且学习了针对它们的防治技术。
第二步,邯郸县农业部门开展了宣传与教育活动,普及扶桑绵粉蚧的相关知识,向广大农民宣传科学防治的方法。
同时,对于那些饲养蚕的农民,也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告诉他们如何保护桑树,并预防绵粉蚧对蚕的危害。
第三步,邯郸县农业部门加强了对扶桑绵粉蚧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建立了严格的防控制度。
定期对各个乡镇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存在扶桑绵粉蚧的桑树,要对其进行整治并施用有针对性的药剂。
同时,对于一旦发现疫点的地区,则进入紧急状态,立即组织专业的防治团队进行全面的打击。
第四步,邯郸县农业部门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长期的扶桑绵粉蚧细致防控计划。
将桑树防治和环境治理结合起来,逐步减少人为给害虫提供生存和繁殖的条件,从而达到长效的维护和防控。
以上四个步骤的实施,让邯郸县的农业部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扶桑绵粉蚧的数量逐渐得到了控制,受害桑树的生长状态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为该地区的桑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也表明了科学防控、制度建设和长效管理的重要性。
让我们期待邯郸县的桑桑产业越来越好!。
扶桑绵粉蚧摸排实施方案
扶桑绵粉蚧摸排实施方案一、调查摸排1. 对柑橘类作物进行全面摸排,重点关注叶片背面、叶腋、果实等隐蔽部位,及时发现扶桑绵粉蚧的危害情况。
2. 对发现扶桑绵粉蚧的果园进行详细调查,了解虫源分布情况,为后续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3. 利用专业设备和工具进行精准摸排,确保每一处可能藏匿扶桑绵粉蚧的地方都能被发现。
二、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采用天敌、天敌复合制剂等生物防治手段,增加天敌种群密度,降低扶桑绵粉蚧的危害程度。
2. 化学防治:选用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好杀灭效果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注意在使用农药时遵循使用说明,严格控制用药量,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 物理防治:对发现扶桑绵粉蚧的果园进行剪除、烧毁受害部位,减少虫源数量,防止危害扩散。
4. 配套措施:加强果园的管理,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柑橘的抗病能力,减少扶桑绵粉蚧的危害。
三、监测评估1. 定期对果园进行监测,观察扶桑绵粉蚧的危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了解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果农对扶桑绵粉蚧防治的认识,增强果农的防治意识,共同参与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
四、技术支持1.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果农对扶桑绵粉蚧的识别能力和防治技术,增强果农的自我防治能力。
2. 提供技术支持,为果农提供防治扶桑绵粉蚧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解决果农在防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加强科研力量,开展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技术研究,不断完善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可以有效控制扶桑绵粉蚧的危害,保障柑橘类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为果农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扶桑绵粉蚧的监测与防治
4 传播与危害
4.1 传播方式 该虫若虫可从染虫的植株转移到健康植株。 低龄
若虫可随风、雨、鸟类、覆盖物、机械等传播到健康植 株。 由于具蜡质, 虫体常被动地粘附于田间使用的机 械、设备、工具、动物或人体上而传播、扩散。 长距离的 传播主要依靠染虫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 若虫也可随 灌溉水流动而扩散。 蚂蚁等蚧虫的共生者常会将若虫 从染虫的植株搬运到健康植株上。 4.2 危害情况
扶桑绵粉蚧主要危害棉花和其他植物的幼嫩部 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以雌成虫和若虫吸 食植物叶片、枝条、嫩茎、根、果实等的汁液,影响植 株生长,果实被害后常结实少、变小、畸形。 另外,分 泌蜜露污染叶片,导致煤烟病发生,降低了叶片光合 作用功能。 受害棉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 失水干枯,亦可造成花蕾、花、幼铃脱落,严重时可造 成绵株成片死亡。 虫量大时,也可寄生在老枝和主茎 上 [4] 。
防控措施。 介绍了扶桑绵粉蚧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学特性、传播方式、危害、调查、防治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 监测; 防治
中 图 分 类 号 :S436.8;S685.2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4-874X(2010)02-0099-02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隶属 于半翅目、 蚧总科、 粉蚧科、 绵粉蚧亚科、 绵粉蚧属 (Phenacoccus),英文名为 Solenopsis mealybug,异 名为 Phenacoccus cevalliae Cockerell、Phenacoccus gossypip hilous Abbas, Arif & Saeed,是 一 种 危 害 园 林 、蔬 菜 、 大 田 作 物 的 害 虫[1]。
扶桑绵粉蚧防治实施方案
扶桑绵粉蚧防治实施方案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对果树的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防治实施方案对于果农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针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实施方案。
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果园的清洁卫生。
果园内的落叶、病果、枯枝等要及时清理,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定期修剪果树,保持通风透光,有利于减少害虫的滋生。
其次,采用生物防治措施。
可以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来控制扶桑绵粉蚧的数量。
也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利用白僵菌、绿僵菌等对扶桑绵粉蚧进行防治,这些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果树和人体造成危害。
另外,化学防治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可以选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如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喷施于果树叶片上,有效控制扶桑绵粉蚧的数量。
但在使用化学农药时,一定要遵守使用说明,掌握好使用剂量和喷洒时间,以免对果树造成伤害,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此外,果园周围的环境也需要加强管理。
及时清除果园周围的野草,减少害虫的寄主植物。
果园周围可以设置粘虫板、性信息素诱捕器等,来吸引和捕捉扶桑绵粉蚧,减少它们的数量。
最后,果农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扶桑绵粉蚧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定期进行病虫害调查,做好记录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方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扶桑绵粉蚧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田间管理措施,保持果园的清洁卫生,加强观察和管理,才能有效控制扶桑绵粉蚧的危害,保障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以上防治实施方案能够对果农朋友们有所帮助。
扶桑绵粉蚧的生长规律和防治策略
扶桑绵粉蚧的生长规律和防治策略作者:魏行侯建军王琼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4年第08期导读:扶桑绵粉蚧是我国近年发现的检疫性病虫害,其寄主植物很多,繁殖能力强,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为害日趋严重。
安吉县自2011年发现扶桑绵粉蚧,由于群众对其认知不足,加上生产上花卉苗木调运频繁,其传播速度加快,已对我县农业生产和城镇乡村绿化构成潜在威胁。
生产中应加强虫情监测,加大防治宣传力度,结合农业防治,选择对路药剂科学施用,以有效控制虫情蔓延。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原产北美,1991年在美国发现其为害棉花,随后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相继有报道发现。
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现,扶桑绵粉蚧对当地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为害。
我国2008年在广州首次发现,2009年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江西、湖南和浙江等8省(自治区)棉花上发现。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很多,已知的有57科149属207种,其中以锦葵科、茄科、菊科、豆科为主。
为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安全,2009 年2 月3 日该虫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010年5月5日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告(第1 380号)将该虫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1]。
2011年安吉县自发现扶桑绵粉蚧以来,在花卉(太阳花、菊花)、蔬菜(番茄、茄子、辣椒、丝瓜、南瓜)、杂草(马齿苋、野苋菜、叶下珠)等多种植物上发现扶桑绵粉蚧踪影,其扩散较快,尤其是阳台、庭院的花卉、蔬菜及周边杂草上较多,现县城街道、河滨绿化道等处花草上已有扶桑绵粉蚧为害。
由于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种类繁多,繁殖能力强,年发代数多、世代重叠,且是一种新的入侵生物,群众对其认知不足,加之花卉苗木、蔬菜调运频繁,扶桑绵粉蚧传播速度加快,已对安吉县农业生产和城镇乡村绿化构成潜在威胁。
经过2年多对扶桑绵粉蚧在番茄植株上的为害与生长发育的逐日观察和对我县扶桑绵粉蚧为害状况调查,初步了解了扶桑绵粉蚧在本地的生长规律,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扶桑棉粉介处置工作方案
扶桑棉粉介处置工作方案背景介绍扶桑棉粉蚜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害虫,在植物上吸食汁液并分泌棉球状物,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和减产。
为了及时处置扶桑棉粉蚜,保障农业生产,本方案特别编写。
目标本方案旨在制定出行之有效、行之可行的扶桑棉粉蚜介处置方案,以规范相关工作,降低扶桑棉粉蚜危害及贻误时间。
方案内容预防措施1.做好病虫害防治技术。
通过正确的施肥、生态植保等技术,增强作物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减少扶桑棉粉蚜的生长繁殖条件。
2.保持田园清洁。
清除田间废料、杂草等,规范田间秩序,减少扶桑棉粉蚜的繁殖栖息地。
3.做好观察检测。
及时发现扶桑棉粉蚜的踪迹,采取行动。
处置措施1.用生物防治杀死扶桑棉粉。
用绿色生物杀虫剂喷洒,如茶叶绿菇、菊花素、茉莉花素等,在杀灭扶桑棉粉蚜的同时,不伤害其他昆虫,对生态环境无害。
2.用化学短效药剂。
使用气雾、液体、粉剂等化学药剂灭杀扶桑棉粉蚜,效果较为明显,但存在对人畜有害及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谨慎使用。
功能分工1.领导责任。
制定工作计划、调度资源、把握工作节奏。
2.管理责任。
开展管理工作、协调配合、推进落实。
3.作业责任。
具体担当扶桑棉粉处置工作、检查验证工作完成情况。
工作步骤1.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每个周期的生长情况和扶桑棉粉蚜发生情况,制定详细、可操作的工作计划。
2.确定协调方案。
确立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进行协调配合。
3.启动预防措施。
执行预防措施,保障田间卫生情况。
4.观察检测情况。
巡视田间,加强观察检测,及时发现扶桑棉粉蚜痕迹。
5.采取有效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化学短效药剂或用生物防治杀虫剂喷洒处置扶桑棉粉蚜。
6.检查验证。
做好检查与摸底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盲区,及时落实针对措施。
总结本方案提出预防措施、处置措施、功能分工和工作步骤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确保扶桑棉粉蚜的有效处置工作。
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各项内容的优化调整,以保证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扶桑绵粉蚧监测方法
扶桑绵粉蚧监测方法(试行)为规范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疫情监测工作,科学准确地掌握扶桑绵粉蚧扩散、分布及发生动态,特制定本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开展扶桑绵粉蚧监测。
1 监测准备收集扶桑绵粉蚧及其寄主状况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简要的调查计划。
2 监测区域发生区:重点监测曾发生疫情地区、有代表性的地块、重发地区及发生边缘,全面准确地掌握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未发生区: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如:经过疫情发生区的交通沿线、来自疫情发生区的扶桑、向日葵等寄主植物及植物产品以及其他限定物的集散地和主要消费区、进口寄主植物产品集散地等。
3 监测植物扶桑、豚草、向日葵、茄子、番茄等。
4 监测时期根据我省气候因素,每年3-11月为监测时期。
5 监测用品样品袋、记录笔、手持放大镜、解剖镜、镊子、指形管、医用剪刀、标签纸、 70%乙醇、脱脂棉等。
6监测方法监测方法为采用田间踏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
田间踏查:在扶桑绵粉蚧的嗜食寄主扶桑、向日葵、豚草和茄科作物重点栽培种植地区进行全面踏查,每年调查2-3次。
定点调查:在田间扶桑绵粉蚧的嗜食寄主主栽区设置观察点进行定点调查。
每年3-11月调查,每月调查一次。
7 疫情诊断7.1 现场诊断如发现可疑的蚧虫标本,可根据其形态特征以及作物的受害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并视需要采集有关标本。
诊断可依据扶桑绵粉蚧形态鉴别特征进行鉴定。
7.2室内诊断在监测中如有可疑蚧虫标本,无法现场诊断的应带回实验室用解剖镜进行鉴定。
新发现疑似扶桑绵粉蚧地区,需送标本至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或其委托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进行鉴定。
送检时填写好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首次鉴定的标本需要保存。
7.3 标本保存采集到的卵、若虫、蛹和成虫放入指形管中,注入70%酒精,上塞并用蜡封好后,认真填写标本的标签,连同标本一起妥善保存。
有条件的站点可制成玻片保存。
8监测记录与档案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调查结果。
扶桑棉粉蚧应急预案
扶桑棉粉蚧应急预案扶桑棉粉蚧应急预案1. 引言扶桑棉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对果树、蔬菜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扶桑棉粉蚧的侵害,制定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扶桑棉粉蚧的应急预案,旨在加强对该有害生物的防控和应对能力。
2. 扶桑棉粉蚧的特征与危害扶桑棉粉蚧是一种小型的软体昆虫,体长约2~3毫米,呈椭圆形。
其身体覆盖着棉絮状的分泌物,呈白色或浅黄色。
扶桑棉粉蚧具有快速繁殖能力和强大的适应性,可以在较宽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存活和繁殖。
扶桑棉粉蚧主要以植物汁液为食,通过吸取寄主植物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限、枯死甚至死亡。
同时,扶桑棉粉蚧还会分泌大量的蜜露,导致受害植株表面沾满蜜露和黑色的黑霉菌,破坏植物外观,降低商品价值。
因此,扶桑棉粉蚧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3. 扶桑棉粉蚧的防控措施3.1 监测与预警建立扶桑棉粉蚧的监测与预警体系非常重要,可以及时掌握扶桑棉粉蚧的分布和活动情况,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3.1.1 监测方法- 采用粘板(Yellow Sticky Trap)捕捉扶桑棉粉蚧,每隔一段时间更换粘板,记录和统计扶桑棉粉蚧数量。
- 定期检查受害植株的枝条、叶片和果实等部位,观察是否有扶桑棉粉蚧的存在。
3.1.2 预警措施- 在扶桑棉粉蚧的繁殖旺季加强监测频率,及时发现扶桑棉粉蚧数量的异常波动。
- 加强与农民、植物保护部门的合作,共同分享扶桑棉粉蚧的监测和预警信息。
3.2 防治技术扶桑棉粉蚧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个方面。
3.2.1 物理防治- 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植株叶片和枝条,将扶桑棉粉蚧冲洗掉。
- 手工剪除受害植物组织,将已被扶桑棉粉蚧占据的植物部位剪除并销毁。
3.2.2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洒时机,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 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尽量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过大的影响。
扶桑棉粉蚧监测情况汇报
扶桑棉粉蚧监测情况汇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对扶桑棉粉蚧的监测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扶桑棉粉蚧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经过实地勘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扶桑棉粉蚧的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与气候条件、宿主植物的生长状况等因素有关。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扶桑棉粉蚧的数量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我们对扶桑棉粉蚧的分布范围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扶桑棉粉蚧主要分布在扶桑棉等植物上,且在一些地区的分布范围较为集中。
这为我们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需要根据扶桑棉粉蚧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计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扶桑棉粉蚧对作物的危害。
另外,我们还对扶桑棉粉蚧的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估。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发现扶桑棉粉蚧对扶桑棉等植物的危害程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最后,我们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我们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扶桑棉粉蚧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扶桑棉粉蚧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其数量和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扶桑棉粉蚧的监测情况汇报显示,扶桑棉粉蚧的数量逐渐增加,分布范围较为集中,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较大。
我们需要加强对扶桑棉粉蚧的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我们的汇报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相关部门和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扶桑绵粉蚧工作情况汇报
扶桑绵粉蚧工作情况汇报扶桑绵粉蚧(scientific name: 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柑橘、柚子、橙子等柑橘类作物,对果实、叶片和嫩枝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扶桑绵粉蚧的危害,我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治工作,现将工作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对扶桑绵粉蚧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掌握了其生长繁殖规律和适应环境。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方案,采取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扶桑绵粉蚧对柑橘类作物的危害。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扶桑绵粉蚧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定期巡查和布设黄板、粘虫球等监测器具,及时了解扶桑绵粉蚧的发生分布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扶桑绵粉蚧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果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降低了扶桑绵粉蚧的危害程度。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果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通过加强修剪、疏果、清园等措施,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扶桑绵粉蚧的滋生繁殖环境,有效控制了扶桑绵粉蚧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最后,我们还开展了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
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了果农对扶桑绵粉蚧防治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增强了果农防治扶桑绵粉蚧的意识和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我们的努力,扶桑绵粉蚧的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果园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保障。
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力度,为果农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柑橘类产品做出更大的贡献。
扶桑绵粉蚧实施方案
扶桑绵粉蚧实施方案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扶桑绵粉蚧实施方案,对于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丰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监测、防治和管理等方面,提出扶桑绵粉蚧实施方案,以期为果农朋友们提供参考。
一、监测1. 定期检查果树叶片和果实,观察是否有扶桑绵粉蚧的存在。
特别要注意果树的嫩枝、嫩叶和果实表面,这些地方是扶桑绵粉蚧最容易出现的地方。
2. 设置黄色粘虫板,吸引扶桑绵粉蚧并进行监测。
通过观察粘虫板上的扶桑绵粉蚧数量,可以及时了解害虫的发生情况,为后续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二、防治1. 生物防治:选用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好控制效果的天敌,如瓢虫、蚜虫小蜂等,进行生物防治。
在果园内释放这些天敌,可有效降低扶桑绵粉蚧的数量。
2. 化学防治:在果树生长期使用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好杀灭效果的农药进行喷洒。
但在使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避免对果树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管理1. 加强果园卫生管理,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落叶。
这些地方常常是扶桑绵粉蚧的栖息地,清除后可减少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施肥,保持果树的健康生长。
果树生长繁茂的情况下,对扶桑绵粉蚧的侵害会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合理施肥对于防治扶桑绵粉蚧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扶桑绵粉蚧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监测、防治和管理三个方面。
通过定期监测果树,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果园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扶桑绵粉蚧的数量,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丰产。
希望果农朋友们能够根据本文提出的实施方案,有效防治扶桑绵粉蚧,保护果树的生长。
XX县扶桑绵粉蚧防控技术方案
XX县扶桑绵粉蚧防控技术方案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一种新近传入我国的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棉花、芝麻、蔬菜等寄主植物危害巨大。
为有效控制扶桑绵粉蚧在我县的扩散蔓延和发生危害,保护我县棉花、芝麻、蔬菜等农作物的生产安全,将扶桑绵粉蚧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安徽省农业植物检疫管理办法》以及《安徽省扶桑绵粉蚧防控技术方案》,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1、防控目标通过加强疫情监测,对零星发生点采取封锁、控制、防治、扑灭等措施,对发生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和危害2、防控原则采取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控制已发生区,保护未发生区,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危害损失。
3、防控技术措施3.1 加强监测3.1.1监测作物:棉花、大豆、芝麻、观赏植物(扶桑、木槿等)、蔬菜(南瓜、丝瓜、辣椒、茄子、番茄等)、杂草(蔓陀罗、银胶菊、马利筋、豚草、苍耳等)。
3.1.2监测时间:5-11月。
3.1.3监测区域:铁路、公路沿线、花卉市场及棉花、蔬菜等寄主植物主产区。
3.1.4监测方法:根据扶桑绵粉蚧的为害特性和危害症状,在开展扶桑绵粉蚧调查时:(1)首先检查寄主植物幼嫩枝、嫩叶和幼芽,看有无白色蜡粉,再仔细寻找虫体。
找到虫体后,根据形态特征,看是否为粉蚧;然后仔细观察虫体背面,看是否有黑斑。
(2)调查时若发现寄主植物成片干枯死亡,应引起重视,仔细查看嫩枝及嫩叶的正反面,看是否有无白色蜡粉和虫体。
(3)若发现疑似扶桑绵粉蚧,取样浸泡于盛有75%酒精的小瓶内,标签上注明采集地点、采集寄主、采集部位、采集时间和采集人等信息。
3.1.5鉴定:及时将采集的样本送往县植保站,由县植保站送往省站指定的科研机构鉴定。
3.2 检疫措施加强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查。
在发生区内,严禁将扶桑绵粉蚧寄主植物及可能传带扶桑绵粉蚧植物产品、包装物品运出、邮寄或带出。
扶桑绵粉蚧工作情况汇报
扶桑绵粉蚧工作情况汇报扶桑绵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柑橘、苹果、梨等果树,以及茶树等经济作物。
近年来,扶桑绵粉蚧在我国柑橘产区大面积暴发,给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带来了严重危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在果树生长期,扶桑绵粉蚧吸食果树的汁液,导致果树叶片黄化、卷曲、枯萎,严重的还会导致果实畸形、裂缝,影响果实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因此,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防治扶桑绵粉蚧,我们对其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首先,我们对扶桑绵粉蚧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掌握了其生命周期、繁殖规律和危害规律。
其次,我们结合当地果树的生长情况和扶桑绵粉蚧的危害程度,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我们采用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扶桑绵粉蚧的暴发。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果树的管理和培育,提高了果树的抗病能力,减轻了扶桑绵粉蚧对果树的危害程度。
在防治工作中,我们还加强了对扶桑绵粉蚧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定期对果树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掌握扶桑绵粉蚧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为果树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扶桑绵粉蚧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扶桑绵粉蚧的发生预警信息,指导果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扶桑绵粉蚧对果树的危害。
总的来说,我们在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地控制了扶桑绵粉蚧的暴发,减轻了其对果树的危害程度,提高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为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丰产丰果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扶桑绵粉蚧的防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扶桑绵粉蚧的危害与防控
扶桑绵粉蚧的危害与防控扶桑绵粉蚧的危害与防控—扶桑绵粉蚧又名棉花粉蚧,可对棉花造成毁灭性危害。
一、扶桑绵粉蚧形态特征扶桑绵粉蚧雌成虫一般被有薄蜡粉,背部有一系列的黑斑。
足红色,腹脐黑色。
体缘有短粗蜡突。
除去蜡粉后,在胸背面和腹部背面各有2条黑斑。
扶桑棉粉蚧幼虫和成虫二、扶桑绵粉蚧危害特点为害棉花、扶桑以及蔬菜和观赏花卉等多种植物,主要为害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品汁液为害。
受害棉株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干枯,造成花蕾、幼铃等脱落;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煤污病可致叶片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棉株成片死亡。
扶桑绵粉蚧为害植株三、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扶桑绵粉蚧多营孤雌生殖。
一般25~30天1代;1年12~15代。
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热带地区终年繁殖。
扶桑绵粉蚧卵期很短,一般在母体内孵化。
1龄若虫行动活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为害。
单头雌性成虫平均产卵在400~500粒,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四、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区域扶桑绵粉蚧在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新疆等地有零星发生。
五、扶桑绵粉蚧的传播途径扶桑绵粉蚧主要随花卉等寄主植物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
低龄若虫可随风、雨、鸟类、覆盖物、机械等传播到健康植株,也可随灌溉水流动而扩散。
六、扶桑绵粉蚧的防控方法1、严格检疫:严禁将带有扶桑绵粉蚧的种苗调往未发生区。
2、调查和监测:对未发生区开展调查监测,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和灭杀。
3、化学防治:发生区可施用丙溴磷、噻嗪酮、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
扶桑绵粉蚧应急预案
一、前言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扶桑绵粉蚧的传播和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扶桑绵粉蚧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县扶桑绵粉蚧防控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乡镇政府、农业、林业、植保、检疫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防控工作。
三、监测预警1. 建立扶桑绵粉蚧监测网络,对全县范围内的农作物、花卉等进行定期监测。
2.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信息交流,及时发现和报告扶桑绵粉蚧疫情。
3. 对监测到的疑似疫情,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鉴定,确认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处置1. 隔离封锁(1)对确诊的扶桑绵粉蚧疫情,立即实施封锁措施,禁止疫情区域内的植物及其产品调运。
(2)对封锁区域周边的植物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疫情不扩散。
2. 清理消毒(1)对疫情发生区域内的植物、土壤、工具等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
(2)对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检疫,确保无疫情传播。
3. 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方法,降低扶桑绵粉蚧种群数量。
(2)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 化学防治(1)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2)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药,确保防治效果。
五、宣传教育1. 加大扶桑绵粉蚧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控意识。
2. 组织培训,提高植保、检疫等相关部门的技术水平。
六、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扶桑绵粉蚧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
2. 人员保障:加强植保、检疫等相关部门的人员配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防治物资,确保及时应对疫情。
七、总结评估1. 定期对扶桑绵粉蚧防控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遇重大疫情或特殊情况,可由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扶桑棉粉蚧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扶桑棉粉蚧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扶桑棉粉蚧发生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扶桑棉粉蚧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决策指挥和督促落实防治工作。
组长:XXX(某部门负责人)副组长:XXX(某部门负责人)成员:XXX(相关部门负责人)2. 防治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防治方案、技术指导、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等工作。
组长:XXX(某部门负责人)副组长:XXX(某部门负责人)成员:XXX(相关部门技术人员)3. 监测预警小组负责对扶桑棉粉蚧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组长:XXX(某部门负责人)副组长:XXX(某部门负责人)成员:XXX(相关部门技术人员)4.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人员调配、现场处置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组长:XXX(某部门负责人)副组长:XXX(某部门负责人)成员:XXX(相关部门人员)四、应急响应1. 预警信息发布(1)当扶桑棉粉蚧发生达到预警标准时,监测预警小组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包括:发生区域、发生程度、防治建议等。
2.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清除田间杂草,降低害虫发生基数。
(2)物理防治:利用黄板、性诱剂等方法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利用生物多样性降低害虫发生。
(4)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3. 应急处置(1)发生区域应急处理:迅速组织人员开展应急防治,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跨区域应急处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疫情。
4.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防治药剂、工具、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
(2)定期检查物资储备情况,确保物资充足。
五、后期处置1. 疫情评估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2. 病害档案建立建立扶桑棉粉蚧发生档案,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新疆部署扶桑绵粉蚧防控严禁染疫花卉入疆
传播途径及扩散可能性
人为传播
扶桑绵粉蚧可以通过花卉、苗木等植物及其产品的人为携带和运 输进行远距离传播。
自然传播
扶桑绵粉蚧也可以通过风、雨、蚂蚁等自然因素进行传播,从一个 地方扩散到另一个地方。
*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
*地处中国的西北部,与多个国家接壤,交通网络发达,这为扶桑 绵粉蚧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04
严禁染疫花卉入疆的措施
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
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媒体、宣传册等,向公众普及扶桑绵粉蚧的危害和防控重要性,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监管力度
加强对花卉市场的监管,对入疆的花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不携带扶桑绵粉蚧虫害。对违规携带染疫花卉的行为 进行严厉处罚,以示警戒。
建立花卉市场准入机制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测疫情发 生的风险,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宣传册等,向花农、花卉企业和公众普及花卉疫情的危害和防控知识,提高 他们的防控意识。
开展培训工作
针对花卉疫情的防控技术和管理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疫情的识别和防控能力。
资质审核
要求花卉市场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明, 确保其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
VS
备案制度
对入疆的花卉建立备案制度,记录花卉的 来源、品种、数量等信息,以便追踪和管 理。
强化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
部门协作
农业、林业、质检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 制定防控方案,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通报花卉市场的相 关信息,包括染疫情况、防控措施等,以便 各相关部门做出快速反应。
苏州地区扶桑绵粉蚧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苏州地区扶桑绵粉蚧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扶桑绵粉蚧(Phenacocus solenopsis Tinsley)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粉蚧科(Pseudococcidae)、绵粉蚧亚科(Phenacoccinae)、绵粉蚧属(Phenacoccus Cockerel)。
该虫是一种高度入侵性害虫,广泛分布于农业生态系统区系,在全世界近24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地为害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导致明显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
目前,扶桑绵粉蚧已侵入苏州地区,本研究明确了该虫在苏州地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分析了其在苏州的适生性风险,建立了扶桑绵粉蚧的基因检测技术,并进行了化学防治研究,以期为有效控制该虫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室内和野外观察显示,扶桑绵粉蚧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9代,世代重叠严重,存在雌雄二型现象,营兼性孤雌生殖。
以成虫在土壤或枯枝落叶中越冬,来年5月底开始活动,7~9月为盛发期,10月中下旬虫量开始减少,11月进入越冬。
雌成虫各虫态(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的发生历期分别为1.4d、5.1d、3.7d和4.3d。
在苏州地区扶桑绵粉蚧有4种天敌,其中寄生蜂班氏跳小蜂为优势种。
2.适生性与风险分析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明确了扶桑绵粉蚧在苏州地区的发生区域,目前主要有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太仓和昆山等。
通过计算得知该虫的风险性综合评价值R为2.40,属于高度危险。
提出了加强监测、严格检疫等管理措施。
3.标本保存、DNA提取及引物研究。
无水乙醇-20℃可用于粉蚧长期保存,并能满足后续分子研究的需要。
改良CTAB法对新鲜粉蚧成虫DNA提取效果较好,磁珠法对长时间保存DNA存在一定程度降解的粉蚧成虫效果较好。
比较分析了3对引物针对蚧虫的通用性,其通用性以Pco F1/LepR1最优,J1718/N2191次之,T3014/C2183最差;经过巢式设计以后扩增效果明显优于单轮PCR。
扶桑棉粉蚧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扶桑棉粉蚧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扶桑棉粉蚧疫情发生、蔓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疫情等级划分根据扶桑棉粉蚧疫情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 特别重大疫情:疫情波及多个省份,造成大面积作物减产或绝产,经济损失巨大。
2. 重大疫情:疫情波及多个市(州),造成大面积作物减产或绝产,经济损失较大。
3. 较大疫情:疫情波及一个市(州),造成较大面积作物减产或绝产,经济损失较重。
4. 一般疫情:疫情波及一个县(市、区),造成较小面积作物减产或绝产,经济损失一般。
四、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扶桑棉粉蚧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疫情监测小组:负责疫情监测、调查、上报等工作。
(2)防治技术小组:负责制定防治方案、技术指导、物资调配等工作。
(3)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配等工作。
(4)宣传报道小组:负责疫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科普宣传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疑似疫情及时上报。
(2)对疑似疫情进行现场调查,确认疫情后,立即上报上级部门。
2. 防治措施(1)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降低疫情蔓延速度。
(2)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推广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等。
(3)开展应急防治,对疫情严重的区域进行重点防治。
3. 灾害评估与损失统计(1)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灾害评估,确定受灾面积、损失程度。
(2)统计受灾农户、农业企业等经济损失,为后续救助提供依据。
4. 救助与补偿(1)对受灾农户、农业企业进行救助,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2)根据受灾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偿。
5. 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舆论引导,消除恐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防治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洲、加勒比海、厄瓜多尔等地)发现其发生危害, 调 查 记 录 显 示 该 虫 在 新 大 陆 分 布 是 比 较 普 遍 的 (Ben Dov,2004)。 2002 年智利在人参果 Solanum muricatum 上发现该虫发生危害 (Larrain,2002),2003 年阿根廷 (Granara de Willink,2003)、2005 年 巴 西 (Culik et al,2005)、2008 年尼日利亚(Akintolal,2008)相继发现 该虫。 2005 年以 来,巴基斯坦 、印度等地 棉 花 上 该 虫 暴发成灾, 给当地棉花种植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Chris Hodgson,2008), 在巴基斯坦 大部分地区 和印 度西北部地区发生危害,巴基斯坦的信德省、旁遮普 省棉花受害严重,随后在境内 18 个种植区中有 11 个 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 4.5 万 hm2;在 BT 棉花和非 BT 棉 花 上 该 虫 均 暴 发 成 灾 [5];扶 桑 绵 粉 蚧 对 棉 花 的 危 害 极为严重,2006 年旁遮普棉花减产 12%,2007 年减产 达到 40%, 因为防治该虫 2007 年旁遮普地区 2 个月 内 用 于 购 置 农 药 的 费 用 达 1.214 亿 美 元 (Chris Hodgson,2008)。 后又在泰国、新 喀里多尼亚 、西非的 尼 日 利 亚 、贝 宁 、喀 麦 隆 和 我 国 台 湾 发 现 。 2008 年 8 月在我国广州发现。 国际棉花咨询中心认为,该虫为 一种扩散迅速、危害严重的棉花大害虫,是全世界需 要警惕的, 尤其是在我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边 境线很长,很容易被交通工具和贸易材料携带传播到 我国棉区。 4.3 对我国的潜在威胁
农业科学, 2008,36(6):2506-2508. [7] 金志刚, 张彤, 朱怀兰. 污染物生物降解[M]. 上海: 华东理
工大学出版社, 1997:124. [8] 钟宁, 曾清如, 姜洁凌, 等. 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及其研究进
展[J]. 现代农药, 2005,4(6):11-16. [9] 李福后,王伟霞. 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J]. 安
5 调查与防治
5.1 调查方法 扶桑绵粉蚧主要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寄生在植
物的幼嫩部位, 调查时首先检查重要寄主植物扶桑、 棉花、及南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的幼嫩枝、嫩叶和幼
(下转第 110 页)
110
出 版 社 ,1995:69. [ 残 留 降 解 方 法 研 究 进
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1):343-345. [4] 李铁民, 马溪平, 刘宏生. 环境微生物资源原理 与 应 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1-118. [5] 伍宁丰, 梁果义, 邓敏捷, 等. 有机磷农药降解酶及其基因
工程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03(5):9-12. [6] 杨生权, 马芳. 果 蔬 农 药 残 留 降 解 方 法 研 究 进 展 [J]. 安 徽
北美洲:墨西哥、美国(亚利桑纳、加州、哥伦比亚、 伊利诺斯、马里兰、密歇根、密西西比、新泽西、新墨西 哥、纽约、俄亥俄、德克萨斯、佛吉尼亚); 南美洲:古 巴、牙买加、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巴 西、智利、阿根廷;非洲:尼日利亚、贝宁、喀麦隆;大洋 洲:新喀里多尼亚;亚洲:巴基斯坦、印度、泰国、中国 (台湾、广东)。
生 活 史 :♀:卵-一 龄 若 虫-二 龄 若 虫-三 龄 若 虫 - 雌成虫;♂: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预蛹--蛹-雄 成 虫。
4 传播与危害
4.1 传播方式 该虫若虫可从染虫的植株转移到健康植株。 低龄
若虫可随风、雨、鸟类、覆盖物、机械等传播到健康植 株。 由于具蜡质, 虫体常被动地粘附于田间使用的机 械、设备、工具、动物或人体上而传播、扩散。 长距离的 传播主要依靠染虫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 若虫也可随 灌溉水流动而扩散。 蚂蚁等蚧虫的共生者常会将若虫 从染虫的植株搬运到健康植株上。 4.2 危害情况
扶桑绵粉蚧寄主范围较广, 在巴基斯坦可为害葫 芦科、豆科、茄科、唇形科、锦葵科、藜科等 18 科 55 种 植物,在佛罗里达可在几百种草本植物上发生。该虫对 一些重要经济作物(如棉花、西红柿等)危害严重。
主 要 寄 主 有 : 棉 花 (Gossypium)、 陆 地 棉 (Gossypium hirsutum)、 扶 桑 (Hibiscus rosa-sinensi)s、 向 日 葵 (Helianthus)、 南 瓜 (Cucurbita)、 茄 (Solanum)、 番 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甜 茄 (Solanum muricatum)、 龙 葵 (Solanum nigrum)、 马 利 筋 (Asclepias)、番木瓜(Carica papaya)、黄花蒿(Artemisia annu)、 三 叶鬼针 草 (Bidens pilosa)、 一 点 红 (Emilia sonchifolia)、 银 胶 菊 (Parthenium)、 苍 耳 (Xanthium strumarium)、 田旋花 (Convolvulus arvensis)、 铺地草 (Euphorbia prostrate)、磨 盘 草 ( Abutilon indicum)、巴 豆 (Croton sparsiflorum)、 咖 啡 黄 葵 (Abelmoschus esculentus)、 赛 葵 (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地 桃 花 (Urena lobata)、 黄 细 心 (Boerhavia spicata)、 列 当 (Orobanche)、 长 隔 木 (Hamelia patens)、 大 戟 (Euphorbia)、羽扇豆(Lupinus)、蜀葵(Althaea)、灰 毛滨 藜(Atriplex canescens)、碱蓬(Suaeda)、蓍草(Achillea)、 豚 草 (Ambrosia artemisifolia)、 黄 花 稔 (Sida urens)、 酸 浆(Physallis)、马缨丹(Lantana camara)、洋金花(Datura metel)、 假 海 马 齿 (Trianthema portulacastrum)、 神 秘 果 (Synsepalum dulcificum)、芝 麻 (Sesamum indicum)、蒺 藜(Tribulus terrestris)[2]。 2.2 分布情况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年第 2 期
99
扶桑绵粉蚧的监测与防治
王 琳, 姚 挺, 孙嘉祥 (广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广东 广州 510500)
摘 要:2008 年 8 月,广州市首次发现扶桑绵粉蚧,该虫是一种新入侵的危险性害虫,可危害 18 科 55 种 植物,对我国
棉花和番茄等多种作物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有关部门急需开展扶桑绵粉蚧的全面调查与监测,并对发生区采取有效的
扶桑绵粉蚧主要危害棉花和其他植物的幼嫩部 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以雌成虫和若虫吸 食植物叶片、枝条、嫩茎、根、果实等的汁液,影响植 株生长,果实被害后常结实少、变小、畸形。 另外,分 泌蜜露污染叶片,导致煤烟病发生,降低了叶片光合 作用功能。 受害棉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 失水干枯,亦可造成花蕾、花、幼铃脱落,严重时可造 成绵株成片死亡。 虫量大时,也可寄生在老枝和主茎 上 [4] 。
1 形态特征
1.1 雌成虫 活体卵圆形,浅黄色,扁平;表皮柔软;体背被有白
色薄蜡粉, 在体节分节处蜡粉少或无, 显出皮层的颜 色;腹面蜡粉很薄;周缘通常还有放射状蜡突。足红色, 足通常发达,可以爬行。腹脐黑色。被有薄蜡粉,在胸部 可见 0~2 对,腹部可见 3 对黑色斑点。 体缘有蜡突,均 短粗,腹部末端 4~5 对较长。 除去蜡粉后,在前、中胸 背面亚中区可见 2 条黑斑,腹部 1~4 节背面亚中区有 2 条黑斑。
100
3 生物学特性
扶桑绵粉蚧繁殖能力强,营兼性孤雌生殖,单头 雌性成虫平均产卵在 400~500 粒, 种群增长迅速,年 发生世代多、重叠。 雌虫产卵在卵囊内,每卵囊有卵 150~600 粒,且多数孵化为 雌虫,卵期很 短,孵化多在 母体内进行,因而产下的是小若虫,一龄若虫行动活 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 属于卵胎 生。 卵经 3~9 d 孵化为若虫,若虫期 22~25 d,常温下 世代长 25~30 d。 在气温 10~20℃开始繁殖,在巴基斯 坦 旁 遮 普 地 区 该 虫 1 年 可 发 生 12~15 代 。 在 冷 凉 地 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上或土壤中越冬;热带地 区终年繁殖。 由于该粉蚧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 代重叠严重。 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很少有天敌可以控 制 该 虫 [3]。
制成玻片后 , 显 微 镜 下 可 见 体 阔 卵 圆 形 ,2.5~ 2.9 mm 长 ,1.60~1.95 mm 宽 。 触 角 9 节 ,基 节 粗 ,他 节较细;单眼发达,突出,位于触角后体缘。 横椭圆 形或盘形,体背具背孔;腹面有腹脐 1 个;常有螺旋 形 三 格 腺 ,25~30 个 。 多 格 腺 ,仅 分 布 于 腹 面 。 五 格 腺 缺。 1.2 雄成虫
体微小,红褐 色,长 1.4~1.5 mm。 触角 10 节 ,长 约为体长的 2/3。足细长,发达。腹部末端具有 2 对白 色长蜡丝。 前翅正常发达,平衡顶端有 1 根钩状毛。
2 寄主与分布
2.1 寄主范围
收 稿 日 期 :2009-11-11 作 者 简 介 :王 琳 (1973-),女 ,硕 士 ,高 级 农 艺 师 ,E-mail:8581 7405@
防控措施。 介绍了扶桑绵粉蚧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学特性、传播方式、危害、调查、防治等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扶桑绵粉蚧; 监测; 防治
中 图 分 类 号 :S436.8;S685.22
文 献 标 识 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