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德思想探析-_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医德思想探析*_仁
论文导读::医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仁爱生命。天道所展现的就是创生的精神实质。论文关键词:医德,仁,天道
在现代伦理学语境之下,“医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在医学科学、医疗实践中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但就中国传统医德而言,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原则、规范不足以涵盖其思想全貌。传统医德植根于传统哲学的思想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达到了体系完备的成熟理论形态,呈现出超职业道德的特点。完整揭示传统医德的思想面貌和理论体系,是自觉继承、弘扬优良医德传统的基础,有助于促进现代医德建设。为了更好的认识传统医德思想,我们从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把握和阐发。
一、仁爱生命
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医德形成了丰富的医德原则和规范。内容涉及学医、行医、医患、同道、取酬等方面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可以概括为仁爱生命、精进医术、忠恕待患、重义轻利、以和为贵几个方面。
(一)仁爱生命
“仁”的实质是爱,是普遍的生命关怀。医事追求治病疗疾目标的实现,内在的要求对生命的关爱之情,所以仁爱生命成为传统医德的首要原则。清代医学家喻昌指出对待患者“必笃于情”(《医门法律》),所强调的就是这一关爱之情。怀着对病人真诚的关爱和维护之情来行医施治是古代医家[①]一致的医德要求,历代医家的医德观念和行医实践
都可以印证这一点。其中,孙思邈的观念颇具代表性。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备急干金要方》)。对病人抱着真诚的同情、关爱,体恤其疾苦,就能促使医家尽心尽力地诊治病人。在传统医德中仁,医家对病人的关爱还反映在“一心赴救”(孙思邈)的行医态度上。元代的朱震亨是当时声望很高的医学家,但始终坚持出诊看病,有时走百十里地也不辞劳苦论文的格式。有史料记载:“四方以疾迎侯者无虚日,先生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虽百里之远弗惮也”,其仆从疲惫不愿前往时,他耐心说服:“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宋文宪公全集》卷五十,见《四部备要》中华书局仿宋版)朱震亨不避险峻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反映出对病人疾苦的体恤,对病人生命的关爱和维护之情。中医历来有出诊治病的传统,直接到病人的家里为其诊治,这需要不避寒暑甚至长途跋涉。有的学者指出[②],古时中医弟子临出徒时,老师要送两件东西给他,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以此让后学者不要忘掉医家的本份。这种医家的本份感实际上已经把客观的道德要求化为主观的道德自觉,体现出对病人真切的关爱之情。古代医家多怀着仁爱、慈悲之情行医施治,甚至乐善好施、以拔苦与乐为己任。据《北史·魏书·李亮传》记载,北魏时期,医家李亮因为医术精湛而闻名四方,很多病人不远千里上门求医,为了让远方的人有个住处,李亮大盖厅堂,供他们居住,如果有人不幸病死,李亮就置办棺木代为殡葬。可见,古代医家对病人的关心超出了治病疗疾的范围,展现的是关爱生命本身的精神境界。
(二)精进医术
医事的价值终要落实在以术济人之事上,对生命的仁爱必须以精湛的医术为载体。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把“精术”作为仁爱生命的基础。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开卷即说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为了强调医术学识的重要性,很多医家都指出医学这一“生生之具”,如果没有术、没有学,那就会变成“杀人之具”。清代王世雄在《回春录》中说到:“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生人”。他认为一个医生若无精良医术,即使仁心厚重,也毫无用处,不能救人于病危之中。同时代的吴瑭进一步讲:“医以生人,亦以杀人仁,夫医所以生人也,而何以亦杀人。惟学则能生人,不学则适足杀人。盖不学则无以广其识,不学则无以明其理,不学则不能得其精,不学则不能通其权、达其变,不学则不能正其讹、去其弊。如是则冒昧从事,其不至杀人也,凡希矣”(《医医十病》)。因此,医家痛斥那些不学无术的“庸医”危害甚大。正是基于医术学识的重要,古代医家认为行医不仅要学而有术,还必须精益求精。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写出“医中百误歌”。此文运用歌谣的语言形式,总结了在诊治过程中医疗技术运用的各种不精准的表现,比如“失时宜”、“不明经”、“药不中”、“伐无过”等等,并且分别说明了这些误差怎样矫正,以方便同道中人记取和纠正自己的诊治技术,体现出古代医家精进医术的要求。
(三)忠恕待患
怎样对待病人是医德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医患交往过程中,传统医家
秉持忠恕原则,并具体表现在“易地而观”的待患态度上。清代名医费伯雄对“易地而观”有过很好的阐述,他说:“我之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医方论》)?推己及人、以己为病人去体会其需要,可以避免自私自利之心,进而自觉满足病人的需要。“易地而观则利自淡矣。利心淡则良心现,斯畏心生”(《医方论》)。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说得很全面,他说:“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凡有求治,当不啻救焚拯溺,风雨寒暑勿避,远近晨夜勿拘,贵贱贫富好恶亲疏勿问,即其病不可治,亦须竭心力以图万一之可生”(《言医选评》)。在行医治病中,视人犹己,进而生发一心赴救之念,解救病痛中人,这证明医家皆有“割股之心”的说法不虚,也说明忠恕待患有重要意义。
(四)重义轻利
行医既是一种解救他人疾苦的途径,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医家取酬之事。对于如何取酬,明代李梃提出的“听其所酬”可以代表历代医家一致的方法。他说:“治病既愈,亦医家分内事也。纵守清素,借此治生仁,亦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医学入门》),“听其所酬”的取酬方式反映出古代医家不避酬的现实态度和不图利的高尚风格。古代医家认为行医图利是学医的大忌、有违医道。清代徐廷祚在《医粹精言》中指出:“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论文的格式。明代寇平说到:“千锺之禄不可费其志,万锺之贵不可损其心,不为其财而损其德,不为其利而损其仁”(《全幼心鉴》),反映出医家在行医过程中对道德的追求。因此,传
统医德甚至提出对穷困患者应该尽力帮扶的要求。明代陈实功曾说:“贫穷之家及游食僧道衙门差役人等,凡来看病,不可要他药钱,只当奉药。再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外科正宗》),从经济上帮扶病人显然超出了医者的份内责任,彰显了古代医家重大义轻利的价值观。正如柳宗元曾经赞颂古代以药为业的人时所说:“居市不为市之道”。(五)谦和尊重
同道之间的交往也是传统医德的一方面内容,对此,历代医家都主张应谦和尊重。
古代医家认为同道之间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关系,“授受相传,原系一体,愿同志者毋分人我之心,共藏仁风之道”(《本草新编》),“有互资相长之功,切磨相向之益”(《张氏医通》),彼此应该以学为心,切磋技艺,以精进学识,共同进步。所以主张“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外科正宗》)。同道之间应相互尊重,谦逊礼让,以和为贵。医德史上,善待同道的事例很多。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杨吉老”本为名医,一次,诊断一人为死症,后此人另求他人诊治,却最终痊愈。杨吉老得知后,“具衣冠”前往拜见这位医家,并“自咎其学之未至”。充分反映出医家谦和尊重、不避下风、以学为心的态度。
仁爱生命等行医原则是传统医德的外在表现,在传统医德的理论体系中,这一层面有其内在的思想和理论依据。所以仁,为了更透彻地了解传统医德的思想内涵、把握其理论全貌,不能停留在医德原则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