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探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探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产业要进行高新技术的改造,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根本是依靠人才,除了靠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外,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技术工人,所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任重道远。

职业学校如何对现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变固定教学管理为动态式管理;确定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必将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职业学校层次化教学的设想
职业学校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变化,加大改革步伐,对愿意进行职业学习和培训的学生,依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培养层次和目标,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织不同层次的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人人学有兴趣,学有提高,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技能,改变过去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齐步走”平均发展状况。

具体的做法,设想如下:
(一)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文化课程和综合实践课。

文化课以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等为主,有选择地使用现行职业教育统编教材,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拾遗补缺,以增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的能力和后劲;综合实践课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指导和对学校所开设各专业进行参观介绍,学习了解,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各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味和志
向,为今后专业选择打下基础,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愿学乐学。

学期结束,进行严格的文化课考试和综合课考核,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学生在校表现,心理素质和接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依照学生志愿,按专业将学生分为初级短训班,中级普通班,高级深造班三种教学层次。

(二)初层次学生,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确有困难,无法达到中级工培养目标。

学校应实施短期职业培训,按初级工应会目标,选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借鉴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实行专业理论和实习训练一体化教学,进行单一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一技之能。

这种培训时间短,费用低,见效快,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所学成绩考核,分期分批结业,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等级结业证书和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对大多数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中层次学生,应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按中级工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和管理。

学校应适应社会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宽基础,宽专业的发展变化,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大增强就业能力和适应症未来职业变化能力的培养度,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开设外语,计算机,创业指导等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能力,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跨专业,多技能学习,试行多专业资格证制度,培养具有较宽理论基础知识和复合型技能的合格人才。

(四)对部分学习成绩优秀,智力高,能力强的学生,学校应单
独组班,另订教学计划进行专门培养,一是缩短学业年限,要求他们提前完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将余下的时间进行语文,外语,数学等学科的强化学习,为对口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

二是实行中,高级职业技能的衔接教育形式,缩短技术工人培养时间。

并允许部分优秀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创业,边实践边学习,形成学校,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双机制。

(五)层次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自愿性原则
实施因材施教层次化教学,分流前必须向学生反复宣传分流的目的,意义,说明不同培养层次的依据,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社会需求来考虑自己的学习层次,使之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增强学习的信心。

2、保底性原则
即通过教学双方的努力,最终必须保证学生达到既定培养目标,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并使学生由初层次向中层次,中层次向高层次转化,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

3、鼓励性原则
为鼓励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上进心,学校应定期对各层次学生通过考试与考核,进行动态管理层次变动,实行淘汰和升降级制度,以防止初层次学生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和不良情绪的产生,中层次学生得过且过,甘居中游,高层次学生骄傲自满,缺乏前进的动力。

4、主体性原则
学校和教师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现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观念,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学得认真,学有所成。

二、新的课程体系与层次化教学紧密相结合
有资料显示,当今科技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速度快;二是知识积累成指数增长;三是学科领域在继续分化的同时,呈现出高度综合趋势;四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趋向融合。

这些特点必然给教育带来重要影响,也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教育思想和观念面临如何定位的问题是办好一所职业学校的关键。

以上所述的课程体系新框架与层次化教学紧密相结合,可谓是一种新时期职业学校思路定位的大胆尝试,简述如下:层次化教学的第一学期中,应加重新课程体系的a组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其为主,加强学生的礼貌礼节,职业道德等基本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各专业,确定自己的主修专业。

在自愿性,保底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流”,进入层次化教学的第二个阶段之中。

初级短训班应加重新课程体系中b组课程学习内容,减少a组课程,经强化技能训练。

中级普通班应加重新课程体系中的b、c组课程的学习内容以达到拓宽视野,技能熟练的目的。

高级学徒班应加重新课程体系中a、d组课程学习内容。

这样可以他们基础课扎实,进入高一等学府;专业思维高深远大,进入社会工作迅速成为业务骨干或基层领导。

三、骨干专业推行学分制的尝试
现行教学计划的编制是以学年制为基础,重点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缺乏灵活性,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做如下尝试:
(一)学年制和学分制并存的教学制度
短线专业可继续执行学年制教学制度,对于骨干长线专业可进行相近专业的合并,积极探索适用于学分制模块式和综合化课程实验。

(二)为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创造条件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探索教学制度和改革。

完善全日制教育改革的同时,选择一些工种专业实行非全日制教育,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替完成学业。

(三)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
学校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制,以保证方案实施,特别是学校招生及就业指导机构不能与学生教学管理,教务管理脱节。

总之,我们在选择教学模式,教学制度方面,要紧紧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这是我们进行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必须考虑到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职业技术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