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
![牛顿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b628fc1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1.png)
牛顿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
英国数学家牛顿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出色的贡献:
1.定义了力学:牛顿是现代力学的发明者,他解释了自然现象的规律,提出了动量定律和冲力定律,明确了力学的基本概念,为研究和解释
自然现象奠定了基础。
2.发现万有引力:牛顿证明了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发现存在普遍的万有引力,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明了万有引力的原理,
它成为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核心。
3.宣布物体运动定律:牛顿确立了物体运动定律,提出了惯性距离定律,开创了现代力学发展的新方向,使后世学者可以探索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4.发现光的衍射:牛顿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确定光线可以经过超过一定斜角,从夹角较小的一边衍射出来,由此开创了光学学科。
5.提出抛体运动定律:他发现物体抛出的运动路径是抛物线,即使坠落空中也具有运动轨迹,提出了抛体运动定律,为物理学的研究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6.提出动量定律:牛顿将动能和动量表达出来,在动量定律中,动能就是物体运动的动态标志,他提出:外力施加在物体上时,物体的动能
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了物体的运动变化。
以上就是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他的发明和发现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拓宽了我们对物理定律的认识,为世人所崇敬至今。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44a77e2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1.png)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在这一发现过程中,牛顿对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发现,即所谓“开普勒命题”的证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标志着牛顿成熟地掌握了动力学原理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必要前提。
牛顿在惠更斯1673年发表离心力定律之前,结合开普勒周期定律,得到了圆轨道上的平方反比关系;胡克与牛顿在1679年底至1680年初之间的通信,诱发了牛顿首次理解开普勒面积定律的物理意义,并应用几何图形法来解决开普勒命题。
也就是说,牛顿是在1680年才发现我们现在所理解意义上的引力平方反比定律。
一、圆轨道上平方反比关系的发现牛顿对动力学的研究从研究圆周运动问题已经开始的;牛顿借助他有关相撞问题的研究成果,卓有成效地从动力学角度去定量处置圆周运动中力与“运动的发生改变”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等价性将直线运动的分析结论推展至圆周运动和椭圆运动,为其有关力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同时期的惠更斯也注意到圆周运动问题,并从运动学角度对它展开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就离心力定律的辨认出而言,惠更斯跑在牛顿的前面。
牛顿是在1665或1666年写的“仿羊皮手稿”(thevelluomanuscript)中提出“(l/2)r公式”:“一个在直线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物体,其所受的力等于作用在沿半径为r的圆周、以速度v运动的同等物体的力;则在圆周上运动的物体通过距离r的时间内,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将行进(1/2)r距离。
”根据牛顿的手稿,我们可以得到上述公式的推断过程:首先,牛顿得出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状态的初始条件,即同等的时间、物体和力;其次,牛顿依据已认识到的两种运动(量)之间的等价性,推断出来:直线上从恒定已经开始运动的物体,在时间r/v内获得的运动量为mv、末速度为v;最后,牛顿/得到直线上由恒定已经开始运动的物体,在时间r/v内经过的距离为:[(1/2)v]·(r/v)=(1/2)r。
牛顿万有引力的过程
![牛顿万有引力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088e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1.png)
牛顿万有引力的过程牛顿万有引力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末提出。
这个理论解释了地球上物体受到引力的原理,也是我们理解宇宙运行规律的基础。
下面,我将以人类的视角来描述牛顿万有引力的过程。
我们从牛顿的发现开始。
在17世纪末,牛顿观察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的现象,这激发了他对重力的思考。
他开始思考为什么物体会朝着地面下落,而不是朝着其他方向移动。
通过反复观察和实验,牛顿逐渐得出了一个结论:地球对物体施加了一种力,这种力被称为引力。
牛顿的观察和实验揭示了引力的存在,但他并没有停止在此。
他开始思考引力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它的规律是什么。
通过研究其他天体间的相互作用,牛顿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规律被称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F = G * (m1 * m2) / r^2。
其中,F表示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G是一个常数,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揭示了引力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表明了引力与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通过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会受到引力的作用。
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它产生的引力也很大。
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地球对我们施加的引力使我们保持在地面上,而不被抛出到太空中。
同时,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
因为没有其他力的干扰,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沿着重力方向下落。
牛顿万有引力不仅仅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还适用于整个宇宙中的天体。
例如,地球绕着太阳运行,这是因为太阳对地球施加了引力,使得地球沿着轨道运动。
而月球绕着地球运行,也是因为地球对月球施加了引力。
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对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解释了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还使我们能够预测和控制天体的运动。
例如,利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家可以计算出卫星的轨道,从而实现卫星通信和导航系统。
科学家故事的启示
![科学家故事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32cb1f3856a561252d36f20.png)
三.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瑞典科学家和发明家,虽然只 读过一年小学,终于成了一名炸药发明大王。 晚年诺贝尔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资产变为资 金,把每年获得的银行利息均分五份,分别 奖给在物理 、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及和平事业方面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们, 成为国际上最高级别的科学巨奖。
诺贝尔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华罗庚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华罗庚并非数学神童,只念了一年高 中,后因数学不及格和家境困难而辍学。 他并未因此而失去信心。相反,他是“明 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走上了一条艰 辛崎岖的自学之路。凭着他惊人的勤奋和 良好的学习方法,终于通过自学获得了精 深渊博的数学知识。你今天某门功课学得 不好,千万别灰心别放弃,别埋怨自己不 是这门课的料。像他一样勤奋努力,你将 来一定会成为这门学科的行家。
塞曼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人的落后是相对的、暂时的,没什么 可怕和自卑。真正可怕的是执迷不悟,安于现 状,自甘沉沦,不知道从落后中猛醒过来,跑 步赶上先进。是母亲的痛苦、眼泪和愤怒的一 巴掌,把沉睡在落后状态的塞曼唤醒了。从此, 他急起直追,一日千里,自觉地不断努力,终 于迅速成了大才,塞曼值得我丽.居里---波兰 人,一生致力与放射学的 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 钋和镭。一生中获得十 次科学奖金,其中有两次 是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学生时代的玛丽忍受 贫困的煎熬,经过三年不懈 努力,取得了数学学士和物 理学士“双学历”的优秀 学习成绩,两年后,又获得 物理学博士学位,由于她刻 苦学习为以后自己在事业 上取得光辉成就打下了扎 实的基础.她常说:“好好 读书,拯救祖国”。
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英国人,1642—1727,世 界著名物理学家,经典力学的集大 成者,建立了运动三大定律,发现了 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还创立了 微积分。此外,在光学上发现了 色散现象,制作了三棱镜,牛顿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提出了光的 “微粒说”。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32a86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b.png)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1. 背景故事在17世纪的英国,牛顿可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
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刚好赶上了那个时候的疫情,学校关门了。
他没事干,便回到家乡,哎,这一呆就是一年多。
别看这小子在家待着,没啥事,脑子里可是转得飞快。
想象一下,一个年轻人窝在果园里,树上苹果摇摇欲坠,牛顿的思维就像那苹果一样,砰的一声,掉了下来。
2. 苹果的启示2.1 意外的灵感有一天,牛顿悠闲地坐在树下,心里想着天上那些闪烁的星星和月亮。
他就想:“这些东西都在空中飞,为什么不掉下来呢?”就在这时,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那一瞬间,他的脑海里就像开了个窍,灵感瞬间爆棚。
苹果掉下来,这不是在告诉我什么吗?他开始琢磨,这一定跟地球的引力有关系。
2.2 向着真理出发于是,他开始写笔记,思考苹果和月亮之间的关系。
他说:“嘿,如果苹果是因为地球的引力掉下来的,那月亮是不是也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呢?”这可是个大问题啊!牛顿把自己的想法整整琢磨了几年,真是脚踏实地,勤奋努力。
他的思路就像那流水一样,越流越清晰,越流越远。
3. 万有引力的形成3.1 理论的建立牛顿最终总结出了一条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他发现,不管是苹果、地球还是月亮,都是在一个大大的引力网里互相吸引。
他写道,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把它们拉在一起。
就好像你和你的好朋友,无论多远,总能感受到彼此的牵挂,这种情感就像是引力,让你们永远相连。
3.2 理论的传播牛顿的理论可不是藏在家里自个儿乐呵乐呵的。
他通过出版书籍,把他的发现告诉了全世界。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中,他详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运动的定律,简直是天文地理的百科全书。
大家伙儿听了后,都惊呆了,纷纷对牛顿竖起大拇指,心想:“这家伙真是个天才!”4. 影响与启示4.1 科学革命的推动牛顿的发现彻底改变了科学的面貌。
万有引力定律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宇宙的运作方式,激发了无数后来的科学家去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
万有引力定律是错的
![万有引力定律是错的](https://img.taocdn.com/s3/m/dc3d34252af90242a895e539.png)
万有引力定律是错的,万有引力不存在1687年,牛顿正式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内容是:“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的这一定律至今仍是天体研究的基础。
反驳观点(一)万有引力定律不能适用所有物体。
例如:把条形磁铁的北极靠近磁针的北极,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排斥;把条形磁铁的南极靠近磁针的南极,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排斥;当绸子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靠近时,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排斥;当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靠近时,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排斥;等等。
这些互相排斥的物体,不仅不能适用万有引力定律,而且还对万有引力定律有反驳作用。
(二)还有一些物体,在不改变它们的质量,与其它物体的距离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只改变物体的磁性,就会使这些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的引力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电磁铁、铁棒等。
还有一些物体,在不改变它们的质量,与其它物体的距离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只改变物体的带电性,就会使这些物体与其它物体之间的引力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琥珀、玻璃棒、静电除尘器等。
这些随自身带电性变化而使引力发生变化的物体,不仅不能适用万有引力定律,而且还对万有引力定律有反驳作用。
(三)使用万有引力定律做天体研究时,也会出现非常矛盾的事情。
例如: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也叫逃逸速度: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是30千米/秒,比第三宇宙速度快的多,地球为什么没有逃逸到宇宙中其它空间去?(四)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地球卫星轨道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地球卫星的轨道在不断地变化着。
例如,月球的轨道每年都会远离地球3.81厘米,近地轨道卫星在不断地靠近地球,如果没有动力,288公里高的卫星几天或几个月就会重返大气层,540公里高的卫星1年就会重返大气层,800公里高的卫星30年就会重返大气层。
因为“和平”号空间站报废之后会重返大气层,坠落到地球上对人们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俄国科学家不得不控制着它坠入太平洋。
2020年高三二轮复习强基础专题十五:物理学史及研究方法(解析版)
![2020年高三二轮复习强基础专题十五:物理学史及研究方法(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632743d5bbfd0a78567323.png)
强基础专题十五:物理学史及研究方法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定则B.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库仑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真空中点电荷相互作用规律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的叙述中,符合历史的说法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验证C.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 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微元法C.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D. 牛顿在伽利略等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4.在物理学发展上许许多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B. 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 卡尔最先把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方法相结合,否认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第谷用了20年时间观测记录行星的运动,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伽利略设计的斜面实验巧妙地借用了“冲淡”重力的方法,通过实验现象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结论。
牛顿的苹果与万有引力
![牛顿的苹果与万有引力](https://img.taocdn.com/s3/m/63d20d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f.png)
牛顿的苹果与万有引力牛顿的苹果与万有引力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也是牛顿力学的重要起源之一。
这个故事发生在17世纪,当时的牛顿正在思考着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据传,有一天,牛顿坐在树下,看到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正好砸在了他的头上。
这一瞬间,牛顿突然领悟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引力是相互作用的,而且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牛顿的这个发现被称为万有引力定律,它是牛顿力学的基础之一。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它对其他物体的引力也会增加;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它们之间的引力会减小。
牛顿的苹果实验是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验证。
通过观察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过程,牛顿发现苹果受到了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且这个引力的大小与苹果的质量成正比,与苹果与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发现让牛顿意识到,地球上的物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就是引力。
牛顿的苹果实验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它还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建立理论。
牛顿通过观察苹果的运动,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数学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苹果,还适用于地球上的所有物体,甚至适用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的苹果实验对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还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启示。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人们可以发现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
这种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也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牛顿的苹果与万有引力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观察和实验。
只有通过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建立理论,才能推动科学的进步。
正如牛顿通过观察苹果的运动,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发现更多的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aa119c1b9f3f90f76c61bb0.png)
万有引力定律编辑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1] 万有引力定律是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
牛顿的普适的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如下:任意两个质点有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
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中文名万有引力定律外文名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表达式F=(G×M₁×M₂)/R²提出者艾萨克·牛顿提出时间1687年应用学科数学、自然哲学、物理学、自然学等适用领域范围物理学、自然学等推理依据编辑伽利略在1632年实际上已经提出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初步想法。
布里阿德在1645年提出了引力平方比关系的思想.牛顿在1665~1666年的手稿中,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离心力定律,但向心力这个词可能首先出现在《论运动》的第一个手稿中。
一般人认为离心力定律是惠更斯在1673年发表的《摆钟》一书中提出来的。
根据1684年8月~10月的《论回转物体的运动》一文手稿中,牛顿很可能在这个手稿中第一次提出向心力及其定义。
万有引力与相作用的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是发现引力平方反比定律过渡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必要阶段.·牛顿从1665年至1685年,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才沿着离心力—向心力—重力—万有引力概念的演化顺序,终于提出“万有引力”这个概念和词汇。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卷中写道:“最后,如果由实验和天文学观测,普遍显示出地球周围的一切天体被地球重力所吸引,并且其重力与它们各自含有的物质之量成比例,则月球同样按照物质之量被地球重力所吸引。
另一方面,它显示出,我们的海洋被月球重力所吸引;并且一切行星相互被重力所吸引,彗星同样被太阳的重力所吸引。
由于这个规则,我们必须普遍承认,一切物体,不论是什么,都被赋与了相互的引力(gravitation)的原理。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有万引力定律作文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有万引力定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149f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3.png)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有万引力定律作文在科学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一个瞬间,仿佛被命运之手轻轻点拨,绽放出了无比璀璨的光芒。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注定不平凡的日子,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被一个掉落的苹果砸中了脑袋。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苹果,引发了一场科学的革命,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让咱们把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神奇的时刻。
那是在英国林肯郡的伍尔索普庄园,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大地上,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
牛顿,这位年轻而充满好奇心的科学家,正坐在自家的苹果树下,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思考。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长袍,头发有些凌乱,眼神却透着深邃和专注。
他的手里拿着一本书,可心思却似乎并不完全在书上,而是在那广阔无垠的宇宙和神秘莫测的自然规律之中。
突然,“啪”的一声,一个苹果不偏不倚地砸在了牛顿的头上。
“哎呦!”牛顿下意识地叫了一声,伸手摸了摸被砸疼的脑袋。
他抬起头,看着那个刚刚掉落的苹果,心中涌起了一丝疑惑。
这苹果怎么就掉下来了呢?它为什么不往天上飞,或者往旁边跑呢?牛顿的脑子开始飞速地运转起来。
一般人可能揉一揉脑袋,抱怨两句也就算了,可牛顿不是一般人呐!他盯着那个苹果,就像盯着一个藏有无尽秘密的宝藏。
他站起身来,捡起地上的苹果,仔细地端详着。
这苹果红彤彤的,表皮还带着些清晨的露水,看起来十分诱人。
但牛顿此刻可没心思品尝它的美味,他的心思全在这苹果掉落的现象上。
他开始在树下走来走去,嘴里念念有词:“这苹果受了什么力才会掉下来呢?难道地球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它?”他的脚步越来越快,思绪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牛顿开始做各种实验和观察。
他跑到山坡上,把石头往下扔,看着石头迅速坠落;他又观察树上的鸟窝,想知道鸟窝里的蛋会不会自己掉出来。
他甚至在下雨天站在院子里,看着雨滴直直地落下,打在地上溅起水花。
回到屋里,牛顿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都记录下来。
他的房间里堆满了纸张,上面画满了各种图形和算式。
他不停地计算、推理,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
牛顿科学发明大全
![牛顿科学发明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440fef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d.png)
牛顿科学发明大全
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为现代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牛顿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包括以下内容。
1.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最著名的发明之一,它解释了天体间相互吸引的原理。
这一定律在天文学和物理学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 运动定律
牛顿提出的运动定律,改变了人们对物体运动的认识。
运动定律解释了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包括惯性、加速度和力的作用。
3. 光的分光学理论
牛顿还研究了光的性质,发现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分离出来。
他使用透镜和棱镜对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光的分光学理论。
4. 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是牛顿的一项发明,通过使用反射镜代替透镜,可以大大提高望远镜的性能。
这一发明进一步推动了天文学和光学的发展。
5. 微积分
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同时独立发明的,但牛顿在微积分的发展方面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微积分是现代数学和科学的基础,被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
6. 分析力学
分析力学是牛顿在研究运动定律时发展出的理论,它使得人们可以对复杂的运动系统进行分析和计算。
分析力学在现代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广泛应用。
7. 真空泵
牛顿发明了真空泵,用于在实验室中制造真空环境。
这一发明使得人们可以进行更精确的物理实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总之,牛顿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贡献包括物理学、天文学、光学、数学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为人类的知识积累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
![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6b116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6.png)
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
你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吗?可老有趣啦。
话说牛顿啊,是个超级爱思考的家伙。
有一天呢,他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果园里溜达,那时候他可能正满脑子都是那些关于天体啊、力学之类的高深问题。
突然,一个苹果“啪”的一声,从树上掉下来了,就砸在了他的脑袋上。
你说巧不巧?一般人被苹果砸了,可能就骂骂咧咧几句,然后把苹果捡起来吃掉就完事儿了。
可牛顿他不是一般人啊,他就开始琢磨了:“这苹果为啥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上掉呢?”这一琢磨可不得了,他就顺着这个思路一路想下去。
他就想啊,地球对这个苹果有吸引力,那这个吸引力会不会对天上的月亮也有作用呢?月亮为啥能一直绕着地球转,而不掉下来呢?
牛顿就开始各种计算、各种推理。
他就像一个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他把自己之前学的数学知识啊,对天体的观察啊,都结合起来。
他想啊,这个吸引力肯定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也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
就这样,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牛顿终于搞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定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宇宙奥秘的大门。
让人们知道了原来世间万物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引力,不管是地球上的东西,还是天上的星星月亮,都被这个定律管着呢。
你说牛顿是不是超级厉害?就因为一个苹果砸脑袋,就发现了这么伟大的定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43b6ef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3.png)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有一天,牛顿在午后走进花园休息,在一棵苹果树下坐了下来,与朋友史特克莱一起谈着物理学中的各种问题。
谈着谈着,树上的一只苹果也许是熟透了的缘故,突然落下地来,而且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牛顿的头上。
这时牛顿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飞,而要往地下落呢?是什么力在吸引它呢?吸引它的可能是地球。
这个力朝向地球的中心,所以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部会往地上掉。
牛顿这样推测。
"地球吸引着苹果,苹果也一定吸引着地球。
"牛顿头脑中进一步思考着。
但是,为什么只看见苹果落地,不见地球向苹果飞去呢?对于这个问题,牛顿自己给自已找到了答案。
苹果吸引地球和地球吸引苹果,引力的大小是一样的。
只是苹果很小,地球引力很容易使它运动,而地球的质量非常大,苹果对它的引力则显得微乎其微、小得可怜,对它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因此,地球似乎没有受到苹果的引力,人们不会看到它因为苹果的吸引而发生位移。
牛顿继续想,那么可不可以把天上的月亮看做是一个很大的苹果呢?地球对它也有一个引力,可它为什么不像苹果一样落向地球呢?月亮难道不受地球的引力吗?不对,它肯定受了地球的引力。
但是月亮在天空中做着圆周运动。
对了,它做圆周运动,这样就会产生一个离心力。
这很像下雨时你转动雨伞,水珠会向伞外做切线飞出去。
这就是离心力在起作用。
而月亮既受着地球的引力,又因为作为圆周运动而产生离心力。
两个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于是月亮既不飞走,也不掉向地球,而是悬挂在天空,绕地球运行不息。
就这样,牛顿从落在头上的一只苹果想起,一步一步深入地思考,想到了月亮、想到了太阳,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又进一步思考万有引力的大小,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
宇宙间一条普遍的规律,被一只苹果落在头上所激发,促使牛顿产生灵感的闪光,迸发出了光辉的思想火花。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天文学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天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1ca44c0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6.png)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天文学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天文学中的重要贡献,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作用。
这个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对于理解宇宙的结构和运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换句话说,质量越大的物体之间的引力越大,而距离越远的物体之间的引力越小。
这个定律不仅可以解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也可以解释天体(如行星、卫星等)的运动。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为解释和预测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通过运用这个定律,科学家们可以计算行星的轨道、月球的运动以及其他天体的运行路径。
这对于天文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预测天体的运行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还为天文学的其他方面提供了深入的认识。
例如,它可以用来解释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黑洞的存在和性质。
牛顿的定律为研究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为我们对宇宙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万有引力定律也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种测量星体质量的方法。
通过观测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推导出它们的质量。
这对于研究
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等天体中的物质分布和结构非常重要。
总而言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对于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提供了解释和预测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并为研究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框架。
同时,它也为测量天体质量和研究大尺度结构提供了工具。
这个定律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领域,为我们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牛顿最伟大的十大成就
![牛顿最伟大的十大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8cba687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e.png)
牛顿最伟大的十大成就众所周知,牛顿被誉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而且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看待整个宇宙的方式。
在他的生命中,他带领了人类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篇文章将介绍牛顿最伟大的十大成就。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第一个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定律阐述了每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之间的质量成正比,并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发现是一项重大成就,因为它揭示了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定律,说明了恒星和行星之间的关系。
2.发明微积分微积分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包括微分和积分。
牛顿擅长使用微积分解决物理学和数学问题,他发明了微积分学并成为了微积分学的创始人之一。
这是现代数学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3.发现光的折射和色散定律牛顿的第三个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了光的折射和色散定律。
他的实验表明,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他还发现,玻璃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不同的颜色。
这项工作为我们理解光学现象奠定了基础。
4.发现二次求根公式二次求根公式是解由一元二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的公式。
牛顿发现了这个公式,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公式在现代数学和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5.创建微积分的基本法则在微积分的发展中,牛顿创立了许多基本法则。
其中包括微积分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和工程中。
6.建立了微积分学的几何实体在微积分学的发展中,牛顿发现了微积分学的几何实体,例如曲线、平面、空间、曲面和体积。
这些概念是以前没有的,并且对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
7.发现气体的压力规律牛顿对气体的压力规律做出了贡献,提出了一个定理: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
这个定理在物理学和化学学科中被广泛应用。
8.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解释了行星轨道的形状和运动规律。
这些定律为现代天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并导致了一种新的科学观念,即人类可以预测和控制自然现象。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f711b1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6.png)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Isaac Newton)是一个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是自然科学领域之父。
在科学史上,牛顿最著名的发现之一就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是对整个物理学领域的震撼性贡献。
牛顿在17世纪末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它后来成为了物理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基本定律。
这个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产生引力,这种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值之积成正比,并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是解释行星运动、卫星运动和行星的潮汐现象(如月球对地球的逃逸、地球与太阳系统等)的重要依据。
牛顿发现这个定律之前,没有人可以理解这些现象,这可以说是物理学家的突破。
牛顿的发现是在自己身经百战,才得以告慰的day,逝世。
他通过自身的研究,渐渐发现了天体的引力现象。
牛顿在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中指出,每个物体都有万有引力,而且他们之间的引力是直接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成反比例的。
这种定律是一种基本物理定律,它在整个物理学范畴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所有从建筑物和汽车到行星和星系的天体都受到它的影响。
实际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说是对整个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牛顿发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种引力根据质量和距离的不同而不同。
牛顿的发现可能是物理学史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公式来表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它是:F = G [(m1 m2)/r2],其中,F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一个常数,称为万有引力常数。
据统计,万有引力常数约为6.67×10^-11 N·(m/kg)^2。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天文学中,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行星和卫星的轨道,甚至可以预测天体的运动。
在建筑学中,我们可以用物理学定律来设计结构,特别是在高楼大厦的设计中更是如此。
在工程学中,我们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汽车碰撞,飞机飞行等现象。
牛顿及其成就
![牛顿及其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70ad124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6.png)
牛顿的科学成就
伊萨克.牛顿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创始人。
具体地说,牛顿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文学上的成就:牛顿从对天体运动规律的多年研究分析,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为万有引力定律找到了正确的数学表达式,并指出它具有普遍的意义。
宇宙间一切天体运动的力,以及孕周间一切物体,不管他是宏观的,微观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等等,都服从万有引力定律。
2、光学上的成就:正确的论证日光是由有色光组成的,解释了虹的现象,为现代光谱学奠定了基础。
牛顿创立了光的“微粒说”。
3、数学上的成就:牛顿创立二项式定理,并和德国的莱布尼茨几乎同时而独立的完成了微积分学。
4、力学上的成就:牛顿提出了“力”、“质量”和“动量”的明确定义,并把它们与伽利略所提出的“加速度”联系起来。
他总结了三个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第三定律。
牛顿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这句话充满了骄傲与自负,但是只有这句话最配得上牛顿。
牛顿骨子里是一个骄傲的人,他也有时候会把他的骄傲表现出来。
牛顿站在科学史上的第一个巅峰上,脚下都是一个个科学巨人,后来者也只能尽可能与他比肩而立。
后世科学家恐怕也只有爱因斯坦和麦克斯韦有资格与牛顿并立。
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牛顿
![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牛顿](https://img.taocdn.com/s3/m/579afb2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1.png)
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牛顿
牛顿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的贡献对于自然科
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牛顿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物理学、数学、
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
运动定律。
这些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数学原理的重要体现。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从研究行星运动中总结出来的,它描述了物
体之间的引力作用。
牛顿认为,每个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引力,
这个引力与物体之间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具体来说,引力大小与质量
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被广泛应用于太阳系的行星
运动研究中。
三大运动定律则是牛顿对物体运动规律的总结。
它解释了物体在
运动状态下会产生的各种现象。
其中第一定律说的是,一个物体如果
不受外力作用,就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则讲述了物
体所受的力与其加速度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则说的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这些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学工具。
利用这些定律,科学家们可以轻松地计算物体运动的轨迹、速度和加
速度等重要参数。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这些定律成为了研究工具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牛顿的数学原理不仅对于物理学和天文学有着深刻的
影响,同时也对于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贡献。
他的工作推动了自
然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拓宽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为后世科学
家开发出更加精确、高效的数学工具铺平了道路。
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过程
![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24af5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7.png)
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过程
牛顿力学体系建立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的步骤:
1. 实验观察法则的总结:牛顿在他的早期研究中,通过对物体的运动进行观察和实验,总结了珂学的三大运动定律,并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2. 离心力原理的发现:在1665年,牛顿在进行基于光学原理的研究中,发现了离心力的物理现象,并发现了物体收到相应的离心力时其运动方向为曲线行动。
3.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在1666年,牛顿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计算和推理,发现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引力的原理,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描述。
4. 运动规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统一:通过对这些法则的研究,牛顿最终成功地将惯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统一了起来。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推理过程,牛顿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完整性的物理学体系,奠定了现代物理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谁发现的
![万有引力定律谁发现的](https://img.taocdn.com/s3/m/42a2d32076eeaeaad0f33057.png)
编号:________________ 万有引力定律谁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谁发现的谁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不仅说明了行星运动规律,而且还指出木星、土星的卫星围绕行星也有同样的运动规律。
他认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从而解释了月球运动中早已发现的二均差,出差等;另外,他还解释了彗星的运动轨道和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预言并发现了海王星。
万有引力定律出现后,才正式把研究天体的运动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从而创立了天体力学。
简单的说,质量越大的东西产生的引力越大,这个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均成正比,与两个物体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地球的质量产生的引力足够把地球上的东西全部抓牢。
万有引力表达公式是什么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万有引力常量m1: 物体1的质量m2: 物体2的质量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小)(r表示径向矢量)依照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为牛顿(N),m1和m2的单位为千克(kg),r 的单位为米(m),常数G近似地等于G=6.67×10⁻¹¹ N·m²/kg²(牛顿平方米每二次方千克)。
万有引力公式:F=G*(Mm)/(R方)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的意义17世纪早期,人们已经能够区分很多力,比如摩擦力、重力、空气阻力、电力和人力等。
牛顿首次将其中一些看似不同的力准确地归结到万有引力概念里:苹果落地,人有体重,月亮围绕地球转,所有这些现象都是由相同原因引起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简单易懂,涵盖面广。
万有引力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比.
m F r2 用m ' 表示太阳的质量,由牛顿第三定律
F
m' r2
m'm F r2
即:
F
G
m'm r2
G是一个常量,对任何行星都成立
1687年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 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 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 比.
万有引力定律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引 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 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 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 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即:
a3 T2
k
17世纪前 伽利略 开普勒 笛卡儿 胡克 哈雷
神圣和永恒的天体必然应该做最完美的匀 速圆周运动,无需动因。
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这种趋势导致 物体做圆周运动。 行星一定是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于磁 力的作用。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为行星所受的向心力
若r是太阳和行星之间的距离,v是行星运动的线速度,m是
行星的质量。那么:
v 2 r
F m v2
T
r
\F
4
2(
r T
3 2
)
m r2
\F
4
2( r T
3 2
)
m r2
据开普勒三定律,
r3 T2
是个常量
得出结论: 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
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
A 4F B 2F CF D 16F
巩固练习-2
地球半径为6.37×106m.同学们试计 算一下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为多 大?(T=27天)
今天我们学 了一些什么?
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方法和思路
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 力
万有引力的普遍性:存在于宇宙中的任 何两物体之间
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只适用于两质点和 两匀质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艾萨克·牛顿
ISSAC NEWTON (1642-1727)
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 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是光明。
——蒲伯
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开普勒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本人超凡的数学能
力
牛顿
万有引力的推导:
如果认为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那么谁来提供向心 力?
高一物理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
复习 历史回顾 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小结 巩固练习 作业
万有引力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ewton’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复习:
开普勒第一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
对于两个匀质球体,r指两球心之间的 距离
F F’
F F’
r
r
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重要意义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物理学和天文 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在人类认 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在 科学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 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的信心。
分析:
地球在自转
在地球表面或在地表附近,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mg
GM
m R2
即:
g
GM R2
可见,g与R是有关系的
mg'
GM
(R
m h)2
g'
GM (R h)2
可见,g与h是有关系的
巩固练习-1
两个大小相同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 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若半径 为原来两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时, 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 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作业:
练习一 (2)(3)(4) 完成《学习指导》上相应的题目
谢谢观赏!
在行星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作用在行星上, 使得行星围绕太阳运动。
受到了太阳对它的引力,证明了如果行星 的轨道是圆形的,其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 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牛顿(1643—172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 学巨匠。牛顿一生对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 遍及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等领域。牛顿在 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创立了经典力学 的基本体系, 对于光学,牛顿致力于光的颜 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牛顿在数学方面,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工作, 提出了“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创 立了微积分。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发现了万 有引力定律,创制了反射望远镜,并且用它 初步观察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F G m m2 r G为常量,叫做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理.
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 相互作用力
G 6.6725910-11 N.m2 / kg2
G 6.6710-11 N.m2 / kg2
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两个质点或者两个匀质球体之 间。
对于两个质点,r指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