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 市场供求规律

合集下载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生产缩小
获利增加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牛郎和他的乡亲有没有发现这只“看不见的手”?怎样发现的?
h
6
现实生活中人为什么要时常关注“看不见的手”?
牛郎和乡亲是不是都受惠于“看不见的手”?为什么?
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觉利用“看不见的 手”,才能使经济健康发展,使自己真正受惠。
h
7
市场经济的好处
人们有充分的选择权利,在市场上购买 到价廉物美的商品。
(生产目的以
牛郎家生产改变后,生活也很快地富裕 交换为主)
起来,邻里乡亲看着心里羡慕眼又红。不久
后有些乡亲也开始学牛郎样,变卖牛和农具,
从事织布行业,靠织布卖布为生。
商品经济
从这以后,牛郎织女的笑声越来越少了-------
h
3
牛郎织女故事二:
牛郎面对街上越来越多的 布,整日想着怎么办,难道好日子 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布越来越难卖,低价也难卖,有的邻里乡 亲开始重操旧业,男耕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牛郎的心消沉的象阴天一样灰暗。 可有一天,面对满街土灰的布,牛郎的心突然亮了起来:红橙黄 绿青蓝紫,如果布有了这些颜色,那布将会------,牛郎又作了调 查并与织女商量决定把布染色后再卖。
牛郎与织女在刻苦取得染色技术后,把布染色后再出卖, 销路果然大好,自己织的布根本不够卖,只好把邻里乡亲们的 布低价收购,染色后高价卖出,最后放弃了织布,专门染布卖。
好日子又来了!牛郎织女的欢声笑语也多了!可牛郎的心 里总担心好日子不长,总担心别人家的布也变成了七色斑斓, 那该怎么办?
h
4
故事启示录
牛 郎 与 乡 亲 们 的 疑

“靠山吃山”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缺点 市场经济无法兼顾局部和整体的利益

探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剖析.doc

探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剖析.doc

探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剖析探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经济思想剖析导读:摘要:1776年,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重要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影响了世界各国经济200多年,推动了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腾飞。

它对我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这一思想的指导。

但是,“看不见的手”也有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会失灵,我们不应该过分迷信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分析“看不见的手”的不足。

关键词:“看不见的手”;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1001-828X(2013)06-0-01一、“看不见的手”含义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达到最大价值。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

他所追求的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推动另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推动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推动社会效益时所得的效果为大。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异物,因为“看不见的手”公开承认:人是合乎理性的人或经济人。

但是,公开承认人的合乎理性,仅是“看不见的手”的前提,其核心和实质是要利用人的合乎理性特性,推动社会福利,达到给他人、给社会谋福利。

利己是手段、动力,为他人、为社会是目的。

二、从我国市场转型去理解“看不见的手”我国在50年代以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

在推行计划经济体制时,经历了长期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困难时期。

占我国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几乎完全受国家的主导力量制约,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对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做了细致的规定。

企业管理人也同样受政府行政任命,因此既不持有公司股份,对企业不具有所有权,同时也不享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红权,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利益去刺激去激励他们为把公司业绩搞上去而辛勤工作。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背后的残酷真相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背后的残酷真相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背后的残酷真相“看不见的手”是现代经济学始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也被认为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核心支撑基础,更粗暴一点说:没有看不见的手的假设,就没有市场经济。

那么,“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呢?现代社会主流的说法是:所谓看不见的手,就是用“价格、利润”等市场工具,把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生产资料和货币)等资源进行最高效的配置,使之生产价值最大化。

再简单理解一点,就是:如果苹果的价格是10元/斤,龙眼的价格是100元/斤,更多农民就会把更多土地和资本投入到龙眼的种植中;如果苹果和龙眼的价格置换,更多农民就会把更多土地和资本投入到苹果的种植中,这就是所谓用价格工具,把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进行高效的配置。

但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龙眼价格高了,农民一定会转种龙眼,这一切发生的前提又是什么?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农民不转种龙眼,他的收入消减,生存就变得困难,同时他又得不到外界的社会保障,逼的他们只能“哪些植物价格高,他们种啥”。

也就是说,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能够进行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核心前提是:让99%的人,每时每刻时刻处于生存挑战状态,每时每刻不得不为活着而服从高效配置,“自由流动”。

这也是为什么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概念,却很少具体解释“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的原因。

因为“看不见的手”的背后,是血淋淋的双手,这双手:一只手握住“原教旨产权制度和私有制度”,强调自由奋斗,强调政府不要干预,让市场的人无外在的社会保障可依靠;同时,另一只手只给予99%的人生存上下的资源,多一分都不多给,因为给多了,你安逸了,就不服从“看不见的手”的高效配置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企业主给工人的工资就是参照当天的面包价格发放。

这血淋淋的双手和残酷的真相,是写出《道德情操论》的西方圣人无法明言的,同时一旦明言,也就暴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肮脏发家史”,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之前:英国的土地是公有的,所有权归教会和封建贵族,使用经营权归农民。

“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引导市场实现均衡的力量共4页

“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引导市场实现均衡的力量共4页

“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引导市场实现均衡的力量一、引言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每个人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后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即是一个实现市场均衡的过程。

但是斯密的《国富论》对“看不见的手”如何实现均衡似乎没有给出明确详细的表述,这就导致了人们容易将其视为一种支撑市场实现均衡的力量。

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的提出更是让人们加深了上述似乎不合斯密原意的理解,当经济偏离均衡时,就会有一种由一系列前提假设所提供的“机械”的力量将其推回或者拉回。

这正是许多人所理解的“看不见的手”在实现市场均衡中的作用。

然而斯密《国富论》中的某些话实际上暗示了上述理解并不是他所想的,斯密(1776)认为:一般来讲,经济主体并没有意图去创造社会利益,更不知道自身能够创造的社会收益的量。

之所以优先雇佣国内产业资本,是因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通过指导国内产业创造最大财富也是基于经济主体自身考虑。

每一个经济主体在这个过程中的行为其实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的,其最终将导向于一个任何经济主体都没有改变意图的均衡。

从上面一段话中可以得出斯密认为“看不见的手”是引导市场走向均衡的力量,只是斯密并没有详细阐述引导市场趋向均衡的细节。

二、奥地利学派对均衡的理解奥地利学派认为新古典瓦尔拉斯均衡存在致命的缺陷,它没能提供一个满意的理论框架去理解市场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仅仅提供了一个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均衡的结果,并且这一系列假设是现实经济中所不能满足的。

新古典均衡认为均衡是一种静态均衡,虽然阿罗德布鲁均衡具有某些动态特征,但是仍不能很好地解释“看不见的手”如何使市场趋于均衡,这使人们潜意识地认为“看不见的手”是一种支撑市场实现均衡的力量。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探索市场均衡的特征和性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讲解学习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讲解学习

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 调节不是 万能的
①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 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②不能让市场调节:如枪支弹 药、危险品、麻醉品等
2、(能调节的领域) 市场调节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1)自发性:“为了挣钱,不择手段,违法”
价值规律 自发调节
自发追求眼前、 不正当利益
C市场价值规律
D国家政策法规
我省某县农民见杨梅收入可观,便一哄而上, 结果杨梅的价格一落再落,果农损失惨重;后 来,调整了产品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材料说明了( C )
A果农不能去种杨梅了 B种什么应听从政府统一安排 C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生产 D应多种植市场上价格贵的产品
5、对该农民的生产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是( B ) A政府计划 B市场机制 C政府干预 D自然规律
硬约束。
经济手段
市场是有效的 资源配置方式 (基础手段)
国家
+ 宏观调控
(辅助手段)
手拉手 向前走
看不见的 无形手
看得见的 有形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四、加强宏观调控
1、是什么?
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 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
首要目 标
国际收支平衡。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为什么?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坚持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3、怎么办?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
• (三)政府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宏观 调控?
促进

“看不见的手” 市场供求规律解析

“看不见的手” 市场供求规律解析

1、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供给量(单位数) A 2 0 B 3 C 4 D 5 E 6
200 400 600 800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第二章 市场供求理论
§3 供给曲线
2、供给曲线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 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 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使价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2)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均衡价格与供给变动反方向变化,均衡量与供给变动 同方向变化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供求图 图分析: P 移民开 发政策 对某地 P’ 劳动力 P* 市场的 影响
E
人们通常会认为新移 民大量进入某地区将 S 导致当地就业困难, 工资水平下降。但经 济学家经过调查发现 E’ 这些移民地区工资水 平不降反升,为什么? D
年需求量(百万吨) 565 570 580 590 600 610 630
每吨价格(美元) 36 35 34 33 32 31 30
返回
HOME
退出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煤的市场需求曲线1990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560 580 600 620 每吨价格(美元) 640
年需求量(百万吨)
每吨价格(美元)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三、需求规律的例外
1. 低档商品、吉芬商品 2.奢侈品:珠宝、古董 越是降价,消费者买的越少; 涨价,消费者买的更多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形的手

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形的手

无形的手——你看不见的市场信号市场经济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信号在标示着经济的发展,但是有一些市场信号是人们无法看到的,因为操控市场经济的是一只“无形的手”。

了解这些看不见的市场信号能帮助人们正确分析市场形势、增强竞争力、明白市场行情,不至于被“宰”或者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潮流。

吓死人的折扣——利润上涨商家打折活动中喊出的“跳楼价!大甩卖!”只是用来迷惑消费者的烟雾弹。

实际上,商家往往是将原来商品的价格提高一倍甚至更多之后,再标上“打五折”,明降暗升,从中谋取丰厚利润。

每逢节假日,商场就会人山人海。

因为平日工作太忙,所以很多人也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购物,添置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而精明的商家当然不会错过这些赚钱的良机,于是诸多的打折促销活动便会在假日里密集发动。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商家的促销“招牌”——“满400送400”、“买一送一”,使尽全身解数,用心良苦地要把每一位走到门前的人都吸引进去。

可是商家真的甘愿做一个傻子,做赔本的买卖吗?商人天生就以盈利为目的,又怎么会让利于广大的消费者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商家先用“打折”、“甩卖”等烟雾弹来迷惑消费者,然后再将商品的标价提高一倍甚至更多,最后再打出“五折”的广告。

如此一来,消费者原本认为是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殊不知却是踩到了地上的“陷阱”。

而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贪图便宜的心理,获得了滚滚收益。

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过了平均总成本,商家就能获利。

而商家恰恰就是通过精心计算,使打折之后的价格仍然能够高过平均总成本,而销量的增加,甚至可以使他们获得比平时更高的利润。

所以说,即使是打折降价促销,商家的利润仍然会上涨。

通过对打折现象本质的认识,消费者在面对促销热潮的时候会更加清醒,认识到商家并不傻,总会有利润可赚,因此不会再轻易相信商家所谓的“赔本甩卖”了。

宰你没商量——价格歧视买什么样的礼物既能讨得爱人欢心又不至于被商家痛“宰”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

第二章资源稀缺、经济效率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原理

第二章资源稀缺、经济效率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原理

第二章稀缺性、经济效率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第一节资源稀缺与微观经济运行概述 (2)一、资源概念 (2)二、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经济含义 (3)三、资源稀缺条件下的微观经济运行 (5)第二节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价格 (8)一、需求 (8)二、供给 (11)三、均衡价格的决定 (15)第三节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准则 (18)一、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含义 (18)二、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条件 (19)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绩效评价 (23)一、完全竞争市场基本特征 (23)二、消费者剩余 (24)三、生产者剩余 (26)四、完全竞争市场绩效的帕累托评价 (27)五、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功能 (28)思考题 (30)第二章稀缺性、经济效率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和市场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

其核心观点是如果资源价格反映了其真实的全部社会成本,那么,市场将会保证这些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被利用。

这一观点也充分体现了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提出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这一核心思想。

本章将介绍资源稀缺概念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并阐述经济学关于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资源稀缺与微观经济运行概述一、资源概念从广义上来说,资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需要(欲望)的东西。

传统上,经济学家通常把资源分为三类: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

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体力与脑力劳动之和。

譬如,汽车装配线上工人、教室里的中学教师都属于劳动要素范畴。

资本是指那些生产出来的用于再生产过程能带来更多产出的生产要素。

它本身并不是用来直接消费,而是用于生产目的,包括机器、厂房、设备、基础设施等。

自然资源是物资环境中所有能对人类潜在有利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Randall,1987)。

如农业用地、矿产资源、森林、水域、野生动物等。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企业家才能也当成一种独立的资源类型。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斯密生活的岁月是在18世纪中期,那时启蒙运动正在抬头,英国处于产业革命前夕,理性主义的呼声愈来愈高。斯密以为,经济活动中的不自由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分派不公,而这种不自由正是政府管制造成的。对政府管制的招架,催生了斯密自由竞争的思想体系。结合那时的社会背景能够看出,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是因为生产力的进展受到来自国家体制的严峻阻碍,他想通过经济手腕来解决社会不公平问题,推动社会福利的增进。而钱德勒提出“看得见的手”,所考察的对象是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这段时期的美国企业,这正是美国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经济转变成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时期,美国经历了生产和分派进程中革命性的改变,是大企业而不是政府在有力地改变着社会。钱德勒通过度析直接阻碍企业实现生产和分派进程的方式变革,看到了治理的庞大能量,因此他强调治理革命。能够说,斯密和钱德勒观点的“截然相反”是来自于不同的时期背景,是为了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而并非理论本身的两军对垒,更不是内在逻辑的针锋相对。
(欢迎对《治理学家》杂志社的文章提出建议或投稿,联系邮箱:)
(5)指导各级工作的支薪领导这一职业,变得愈来愈技术性和职业化。
(6)当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方面进展到必然水平,其领导变得加倍职业化时,企业的经营权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开。
(7)在做出治理决策时,职业领导人员宁愿选择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固和成长的政策,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
(8)随着大企业的成长和对要紧经济部门的支配,它们改变了这些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的大体结构。
能够说,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几乎是无人能及的。尽管经济学通过了长时刻的进展,早已比斯密的时期更为丰硕多彩,但是,到了今天,仍然不断有学者提出要“回到斯密”。斯密及其理论恍如成为经济学界无法逾越的顶峰。但是,钱德勒却对这座“顶峰”发起了冲击和超越。

“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

行政手段
材料一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 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 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 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为了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决定从2006年的1月1 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
• 行政手段
政府可以采取命令、指示、 规定等行政措施,直接、 迅速地调整和管理经济活 动。 政府可以制定法规,规范 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
• 法律手段
• 经济手段
事件发生后……
国家、政府会
质检总局叫停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 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被依法刑拘。
材料四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 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 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 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2008年11月份,平湖市黄姑镇新港村部分农户所种植 的晚稻出现大面积枯死,经调查发现和该镇一家印染企业 的乱排乱放有关,市环境保局果断地责令该企业先停止生 产,进行立案调查。
三、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觉利用 “看不见的手”,才能使经济健康发展, 使自己真正受惠。
供不应求 供大于求
价格上涨
价格下跌
获利增多
获利减少
生产扩大
关注“看不见的手”
我们可以从下列途径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
1、人们有充分的选择权利,在市场上出售各 自的产品(自主、自由)
生产者
经营者 个人:
2、提高质量和效率,以免在竞争中淘汰。 3、主动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5、……

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原理(3篇)

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原理(3篇)

第1篇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科学,其核心在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其中,“看不见的手”理论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被认为是经济学史上最著名的理论之一。

本文将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出发,探讨其经济学原理,并分析其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一、“看不见的手”理论概述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

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能够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优化。

具体来说,以下三个原理构成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1. 利己心原理: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自发地产生竞争,这种竞争促使人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

2. 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资源的分配,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 社会利益最大化原理: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人们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二、“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原理分析1. 利己心原理利己心原理是“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基础。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竞争。

这种竞争有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消费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会进行理性消费,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

这种竞争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2. 资源优化配置原理资源优化配置原理是“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价格反映了商品的稀缺程度,进而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资源配置。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吸引生产者增加生产,降低供给;反之,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促使生产者减少生产,增加供给。

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形的手

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形的手

无形的手——你看不见的市场信号市场经济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信号在标示着经济的发展,但是有一些市场信号是人们无法看到的,因为操控市场经济的是一只“无形的手”。

了解这些看不见的市场信号能帮助人们正确分析市场形势、增强竞争力、明白市场行情,不至于被“宰”或者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潮流。

吓死人的折扣——利润上涨商家打折活动中喊出的“跳楼价!大甩卖!”只是用来迷惑消费者的烟雾弹。

实际上,商家往往是将原来商品的价格提高一倍甚至更多之后,再标上“打五折”,明降暗升,从中谋取丰厚利润。

每逢节假日,商场就会人山人海。

因为平日工作太忙,所以很多人也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购物,添置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而精明的商家当然不会错过这些赚钱的良机,于是诸多的打折促销活动便会在假日里密集发动。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商家的促销“招牌”——“满400送400”、“买一送一”,使尽全身解数,用心良苦地要把每一位走到门前的人都吸引进去。

可是商家真的甘愿做一个傻子,做赔本的买卖吗?商人天生就以盈利为目的,又怎么会让利于广大的消费者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商家先用“打折”、“甩卖”等烟雾弹来迷惑消费者,然后再将商品的标价提高一倍甚至更多,最后再打出“五折”的广告。

如此一来,消费者原本认为是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殊不知却是踩到了地上的“陷阱”。

而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贪图便宜的心理,获得了滚滚收益。

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过了平均总成本,商家就能获利。

而商家恰恰就是通过精心计算,使打折之后的价格仍然能够高过平均总成本,而销量的增加,甚至可以使他们获得比平时更高的利润。

所以说,即使是打折降价促销,商家的利润仍然会上涨。

通过对打折现象本质的认识,消费者在面对促销热潮的时候会更加清醒,认识到商家并不傻,总会有利润可赚,因此不会再轻易相信商家所谓的“赔本甩卖”了。

宰你没商量——价格歧视买什么样的礼物既能讨得爱人欢心又不至于被商家痛“宰”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

对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解读亚当?斯密作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

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所提出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亚当.斯密也是一个思想深刻而细致的伦理学家,其成名作是1759年发表的《道德情操论》。

也正是其生前出版的也是其一直致力修订的这两部著作,留下了一个在经济学史上争论不断、历时长达百年的问题,即“亚当. 斯密问题”。

一、何谓亚当?斯密问题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最早是由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

他们认为,亚当?斯密的两部传世著作存在着相当大的对立和不一致性。

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同情或利他,而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利己或自私,由此造成了对立和分歧。

具体来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利己的命题,“各个人不断的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

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各自的打算。

”也就是在斯密看来,发展或者需要是出自于利己,既然凡事要出自利己的思考,那么在行为前势必要盘算,要比较,要衡量,“经济人”的假设则自然而然,尽管现时的学者们提出“自私”和利己是不同的概念,在这里我们不想纠缠于对此的分辨,从斯密的行文来看,“经济人”意味着主观上要以自我为中心当不会有异议。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人是什么这一命题,并加了下面这样的副题:“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对他周围的人们的行动及性格,而后对自身下判断时的原理,以及旨在分析这一原理的讨论”。

斯密提出,“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国民总体中的一员。

物价波动问题研究――抓住“看不见的手”

物价波动问题研究――抓住“看不见的手”

物价波动问题研究――抓住“看不见的手”【摘要】本文探讨了物价波动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其原因,包括市场机制、政府干预、信息不对称和供求关系等因素。

文章讨论了市场自由度和市场规则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及调控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物价波动的趋势,政府的干预也对物价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信息不对称和供求关系也是造成物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市场规则对物价波动的调控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抓住“看不见的手”来规范市场,减少物价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有望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物价波动、市场机制、政府干预、信息不对称、供求关系、市场自由度、市场规则、研究背景、问题意义、结论、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物价波动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各种商品的价格时而上涨时而下跌。

物价波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物价波动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国际市场的波动、政治事件的影响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对物价波动产生影响。

深入研究物价波动的原因和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规律,提高市场透明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物价波动问题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需要对不同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探索物价波动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和影响机制。

只有深入研究物价波动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政府决策、优化市场机制,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1.2 问题意义:物价波动是市场经济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问题意义在于深入研究物价波动的原因和影响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规律,有效应对和预防物价波动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过探讨政府干预与物价波动的关系,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调控体系,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福利。

微观经济学05-课件——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_20

微观经济学05-课件——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_20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一本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一幅图——循环流量图
•一件事——SARS病毒肆虐时急需小商品的供求
亚当.斯密
(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
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节的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商品种类和数量。

一本书
疑 问
“看不见的手”如此神奇?
“看不见的手”如何自行调节?
最迫切需要的商品种类是什么?数量是多少?
情况。

0价格口罩(个)供给需求7
4
供给量10需求量供不应求短缺
一件事
一件事
一件事
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

这些资本家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循环流量图
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拥有并出售或出租生产要素给企业以获得收入§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并用以生产物品与劳务§出售
物品与劳务一副图
工资、租金、利息工资、租金、利息
劳动、土地和资本劳动、土地和资本物品与劳务的出售
物品与劳务的购买收益
支出表示投入与产出流向表示货币流向一副图
物品和劳务市场
星巴克
家庭
生产要素市场一副图。

看不见的手论文

看不见的手论文

读《国富论》有感——浅析“看不见的手”作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以及《道德情操论》中分别提及“看不见的手”这一概念,然而,斯密并没有给予解释,因而引发了一个在经济学说史上争议不断的问题,下面说说我对“看不见的手”的看法。

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诚然,一般来说,他无意去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在多大的程度上促进公共利益。

他宁愿支持本国劳动,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他指引这种劳动产品使他具有最大的价值,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得;在这种场合,也像在去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他达到一个他无意追求的目的。

”1“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也以类似的话提到“看不见的手”,他讲到,“骄傲而冷酷的地主”,并不想同胞的需要,只考虑自己的消费,人们也不能指望从地主那里得到友善心,但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把生活必需品做出几乎同土地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做出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2斯密在这两个地方指出:资本家受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在追求个人私利的活动中,最终促进社会的利益。

这后来也引起了某些后人的误解,给斯密定位是在为自私自利的资本家说话,其实,分析这个问题,是建立在一个大的背景及假设条件下的,脱离了背景和假设,就很容易产生误会。

在整个斯密理论中,人都是“经济人”,即在自由、平等、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

并且斯密多次强调,缺乏竞争的制约,商人的自利往往会危害国家的整体利益,只有建立真正的自由市场,个人对私利的追求才会可能产生有利于整体社会的后果。

而且,斯密当时所生活的社会史一个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看不见的手”是一种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

所谓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基础上的,自由竞争就是1引自《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译者:杨敬年下卷第四章第502—503页2引自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第230页自由的追求最大利润。

物价波动问题研究──抓住“看不见的手”(一)

物价波动问题研究──抓住“看不见的手”(一)

物价波动问题研究──抓住“看不见的手”(一)什么是“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因此,掌握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也就等于是看到了“看不见的手”,也就等于是抓住了“看不见的手”。

如果管理机构不能够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那么就不能有效地控制市场运行,最终必然被“看不见的手”所任意摆布,进而导致市场的极度混乱和严重的经济危机。

如果管理机构掌握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那么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和指挥“看不见的手”,并使其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进行服务。

前言自从商品市场在人类社会中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物价波动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

传统物价理论认为,物价波动可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可以实现物价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不但不应对物价波动进行限制,反而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

其实,物价波动不仅要受到市场供求状态的限制,而且还要受到市场投资效益的限制。

由于企业投资市场的目的是获得收益,而并非市场供求平衡,因此市场供求状态服从于市场投资收益,进而形成市场供求状态限制物价波动幅度、市场投资收益决定物价波动方向的局势。

在现实的市场运行过程中,物价自由波动不但不会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反而会破坏市场供求平衡。

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不应该通过物价波动来调控市场供求关系,而应该通过对供求本身的调整来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即供给不足时扩大生产和减少积累,需求不足时扩大消费和增加积累。

物价波动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不是平衡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正确有效的方法,而是商品经营者非法投机的必然结果,是投机者侵犯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

对此严重的犯罪行为,政府不应该通过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这种和善的经济手段来进行“调控”,不应该放开物价任其随意波动,纵容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而必须建立稳定物价的严格法律,以法律手段对物价波动进行严格的限制,进而有效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下一页
Q’
上一页
Q
返回 HOME
退出
Q’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1、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供给量(单位数) A 2 0 B 3 C 4 D 5 E 6
200 400 600 800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第二章 市场供求理论
§3 供给曲线
2、供给曲线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 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 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年需求量(百万吨) 565 570 580 590 600 610 630
每吨价格(美元) 36 35 34 33 32 31 30
返回
HOME
退出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煤的市场需求曲线1990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560 580 600 620 每吨价格(美元) 640
三、均衡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单纯由价格因素引起,点到点变动 需求曲线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引起,线到线变动 P D E B C A
Q
下一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三、均衡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变动
P
E1
S
可能受收入、偏好、 相关商品价格、自 P* 然等因素影响而移 动
E
E2
D
Q*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1、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 合 价格(元) A 1 B 2 C 3 D 4 E 5 F 6 G 7
需求量(单位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数)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
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 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 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Q’
下一页
上一页
Q
返回
HOME
退出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三、均衡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P
E2
S
例1,更新养鸡场设备 例2,鸡用玉米饲料价 P* 格每袋上涨10元。
E
E1
D
Q ’ Q*
下一页
上一页
Q
返回 HOME
退出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 影响—供求定理p32 (1)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3、一元供给函数
Q s f ( P) Qs f ( P, M ,V , Pr )
4、多元供给函数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商品价格 *生产技术
*生产要素价格 *相关商品价格
此外预期、产业政策、自然、战争等因素也会影响 供给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某种物
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 量越少。即价格与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化。
P
S
Q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供给表supply schedule
每年的供给量 (百万吨 ) 每吨煤的价格 (美元 ) 500 30 550 31 600 32 650 33 675 34 700 35 725 36
“看不见的手” 市场供求规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通过自己的 货币选票来选择他们需要的产品 •厂商根据产品能够获得的货币选票数量 决定自己的产出。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由货币选票来选择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对象: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 场等。 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
退出
返回 HOME
• 互补品:一种商品在消费时,将引起对另一种 商品的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其互补商品的价格的上升 而下降,随互补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上升。 例如:汽车与汽油;DVD和光盘 • 替代品:在消费时,能为消费者提供类似满足 的两种商品。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其替代商品的价格的上升 而上升,随替代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下降。 例如:猪肉与牛肉、鸡肉、鱼肉;咖啡与茶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3、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物 品的价格越高,则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则 需求量越多。
P D
思考:非典流行期间,板 蓝根的价格上升了, 可是 销售量也增加了,这是否 违背需求定理呢?
下一页
Q
退出
上一页
返回
HOME
需求表 demand schedule
美 国 90 年 代 煤 炭 市 场 的 需 求 量 和 价 格
使价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2)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均衡价格与供给变动反方向变化,均衡量与供给变 动同方向变化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供求图 图分析: P 移民开 发政策 对某地 P’ 劳动力 P* 市场的 影响
E
人们通常会认为新移 民大量进入某地区将 S 导致当地就业困难, 工资水平下降。但经 济学家经过调查发现 E’ 这些移民地区工资水 平不降反升,为什么? D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
煤的市场供给曲线(1990年)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0 200 400 600 年供给量(百万吨) 800
每吨价格(美元)
每吨煤的价格(美 元)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1、均衡:物理学概念的借用—合力为0,相对静止 的状态,在经济学中引申为大家都觉得最优, 从而不愿意改变的状态。 2、局部均衡:某一个市场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合乎理性的人:利己且利益最大化的人 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 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 般性的抽象。
退出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一、需求函数
1、需求(Demand):需求是一定时期内,当其 他条件不变时,某商品或服务各种可能的价 格与需求量的对应关系。 2、需求量(Quantity of Demand ):是指消 费者在特定时期内,在某个价格水平上,愿 意并且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个人需求量加总会得到市场总需求量
3、均衡价格的形成: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P
P=6过剩
S
4
E
P=3短缺
D
400
价格(元) 需求量(单位数) 供给量(单位数) 6 200 800 5 300 600
Q
4 均衡 400 400 3 500 200 2 600 0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年需求量(百万吨)
每吨价格(美元)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三、需求规律的例外
1. 低档商品、吉芬商品 2.奢侈品:珠宝、古董 越是降价,消费者买的越少; 涨价,消费者买的更多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一、供给函数 1. 供给量(quantity of supply) :在特定时期内, 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 提供出售商品的数量。 2. 供给(supply)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 品数量。
3、一般均衡:所有市场同时均衡,包括所有生产 要素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均衡理论
二、均衡价格决定
1、市场均衡(equilibrium):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双方达到平衡,没有过剩也没有短缺,即出清。 使社会生产活动可以顺利进入再生产。 2、均衡价格:使得市场中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 价格叫市场均衡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