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重要句子翻译教学内容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e03b4e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5.png)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篇一:《高祖本纪》翻译《高祖本纪》1.高祖昌游咸阳皇帝看着秦始皇,叹了口气说:“哦,一个大丈夫应该这么做!”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使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沛县县令跟你交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为什么你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3.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秦军解,因大破之。
他在蓝田南部与秦军作战。
增加了嫌疑士兵的旗帜,命令全军不要在他们经过的地方抢劫。
秦国人民非常高兴。
秦军放松并打败了秦军。
4.秦王子的婴儿是一辆普通的汽车和一匹白马,被拴在脖子上,封住了皇帝的封印,然后摔倒在路边。
秦王的孩子开着一辆白色的车和马,用丝绳拴着脖子,封上了皇帝的封印和符戒,然后在直道路上投降。
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我的父亲和兄弟长期遭受秦的严厉法律的折磨。
他们批评国家政府消灭了这个家庭。
他们聚集在一起,说他们将被判处死刑。
6.耿北是汉朝的都城,是中南部蜀国的国王。
又违背当初的约定,改立沛公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
7.据说项羽来自张汉。
项羽被称为雍王和关中王。
现在,恐怕裴公不能吃这个。
你可以让士兵们迅速守卫汉沽关。
关隘里没有王子。
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你可以征募关卡上的士兵,并且远离关卡。
贝聿铭公开遵循他的计划。
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封他为雍王,在关中称王。
现在如果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
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
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
8.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项羽怨恨怀王当初不肯让他和沛公一起西进入关,却派他到北边去救赵,使自己在天下人的约定中落在后面。
《项羽本纪》《刘邦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
![《项羽本纪》《刘邦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9ed620852458fb770b56bd.png)
《项羽本纪》《刘邦本纪》原文及译文赏析(一)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二)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史记的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史记的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3c3c9b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0.png)
史记的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史记的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导语:《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史记的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以供参考。
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
译: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起:起事,起义),年龄二十四岁。
他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
项氏好几辈子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原为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邑),所以姓项。
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於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译: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去:去掉,指放弃学书);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
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
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才能抵挡的本领(即兵法)。
”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军事学知识。
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
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
高祖本纪重点句翻译精编WORD版
![高祖本纪重点句翻译精编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a14e55eefdc8d376ee32e1.png)
高祖本纪重点句翻译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他平常就有远大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高祖每次去买酒畅饮,店里售出的酒是平日的几倍。
3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年终,这两家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
4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单父县人吕公与沛县县令相交好,吕公因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作客,于是把家迁到沛县。
5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做亭长,平时就看不起各个官吏,就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不带一个钱。
6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高祖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没有不安的感觉。
7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酒席将散,吕公用目示意,坚持让高祖留下。
高祖喝完了酒,留下不走。
8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经过此地的各将领多了,我看沛公是个德行高尚忠厚老实的人。
9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于是沛公站起来,提起衣服,向郦食其道歉,把他请到上坐。
10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抢人抢物,秦地的人很高兴,秦军松懈,趁机大败秦军。
1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
1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老们受秦朝苛虐法令的苦很久了,非议国政的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死。
13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再制定规矩、制度。
/14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如今若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
15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及翻译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1298bc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0.png)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视及翻译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後。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
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翻译:高祖,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姓刘,字季。
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
先前刘媪曾经休息于大湖岸边,睡梦中与神相交合。
这时雷电交作,天昏地暗。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f673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e.png)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後。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完整word版)高祖本纪字词整理及重点句子翻译
![(完整word版)高祖本纪字词整理及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d8c2fc9a8956bec0875e304.png)
高祖本纪司马迁(约前145-前87年)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
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起始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重点词解】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2.摄衣谢之,延上坐(道歉)3.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4.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5.还军霸上(驻扎)6.去辄烧绝栈道(断)7.汉王复入壁(营垒)8.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9.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10.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水的北面)11.父兄不能给(供给,使充足)12.可四千余人(大约)13.意豁如也(……的样子)14.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曾经)(休息)(水边,堤岸)15.是时雷电晦冥(天色昏暗;冥:昏暗)16.已而有身(不久)17.隆准而龙颜(鼻子)(上额)18.常有大度(平常)(气度,抱负)19.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20.廷中吏无所不狎侮(戏弄耍笑)21.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去)(赊欠)2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买酒)(售、卖出)23.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债(年终;竟:完毕,终了)(毁掉)(同“债”,债务)24.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同“尝”,曾经)(同“徭”,服役)(任人自由观看)25.避仇从之客(做客,名次活用作动词)26.乃绐为谒曰(于是)(欺骗,诈说)(写)(名帖)27.好相人(动词,给人看相)28.引入坐(引领)(同“座”,座位)29.遂坐上坐,无所诎(同“座”,座位)(同“屈”理亏,此有不安的意思)30.酒阑(将尽、将终)31.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用眼色,名次活用作状语)(坚持)32.高祖竟酒,后(酒席散罢)(留下不走)33.无如季相(面相)34.臣有息女(亲生女儿;息:生)35.公始常欲奇此女(起初)(异,使与一般人不同,使动用法)36.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妇女小子)37.摄衣谢之,延上坐(提起)(道歉)(请)38.诸将黥布皆属(归属)39.降章邯(使……投降,使动)40.啖以利(利诱)(用)41.益张疑兵旗帜(增加)(设置,部署)42.诸所过毋得掠卤(同“掠掳”,抢人抢物;卤同“掳”,掠夺)43.秦人憙,秦军解(同“喜”)(同“懈”)44.乘胜,遂破之(终于)45.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驾着白车白马,名词活用作动词)46.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当初)(本来)(因为)47.乃以秦王属吏(于是)(把)(交付,委托)48.欲止公休舍(居住)49.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意动)50.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非议国政)(灭族)(相对,相聚)51.先入关者王之(以……为王,意动)52.伤人及盗抵罪(抵偿)53.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官吏和百姓)(同“安堵”,不迁动,不变更)54.凡吾所以来(总之)(……的原因)55.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规约)56.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巡视)(告诉,使知道)57.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同“纳”,接纳)(逐渐)(增加)(同“拒”抵抗)58.力不敌(兵力)59.因以文谕项羽(文理、道理)(明告)60.何以得主约(凭借)61.兵罢戏下(同“麾下”)62.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强盗)(东进)63.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在途中)(逃跑)64.是迁也(这)(流放)65.日夜跂而望归(踮起脚跟)66.及其锋而用之(趁着)67.不如决策东乡(向东;乡同“向”)68.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69.期会而击楚军(约期会师)70.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又)(军垒,营垒)(壕沟)71.举九江兵而迎武王(兴起,发动)72.孔将军、费将军纵(这里指出兵攻击)73.淮阴侯复乘之(乘……机会)74.遂略定楚地(终于)(攻占、夺取)75.非所守也(把守、把持)76.大王起微细(平民)77.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分裂、分割)78.臣等以死守之(坚持)79.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80.陛下慢而侮人(傲慢)81.有功者害之(嫉恨)82.连百万之军(联合)83.高祖欲长都洛阳(定都)84.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当初)(认为)(没有出息;赖:依恃)85.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挑选)86.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哪里、怎么)87.游子悲故乡(思念、怀念)88.复其民(免除赋税徭役)89.唯陛下哀怜之(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90.极不忘耳(很)91.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只是)92.比沛(和……一样)【易混淆虚词】(1) 则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于是,就)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若,如果)(2) 因高祖因狎侮诸客(趁机)因与俱攻秦军(于是)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凭借)因袭攻武关(趁机)因遗策(沿袭)(3) 以乃以秦王属吏(把)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来)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因为)啖以利(用)可以有大功(凭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动词,认为)(4) 然然恐,不敢不服耳(表转折,然而)不然,籍何以生此(这样)喟然太息曰(……的样子)(5) 以乃以秦王属吏(把)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来)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因为)啖以利(用)不然,籍何以生此(凭借)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认为)可以有大功(凭借)【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降章邯(使……投降)2.意动用法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3.名词活用为动词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安家)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驾着白马白车)都彭城(定都)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吕媪怒吕公曰(对……发火)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赶在诸侯之前)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及见怪(怪现象)大王起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重点句子及其翻译】1.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高祖本纪》原文翻译配套课件
![《高祖本纪》原文翻译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eac3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d.png)
民间文艺繁荣
艺术表达与历史记载
国家改革
政治制度及社会经济变革
刘邦的行事风格
1
暴力与权谋
刘邦的狡黠与手段
2
仁慈与宽容
对待敌人与臣民的态度
3
智勇双全
善于决策与战略规划
音乐与艺术
民间歌曲
代代流传的抒发民情之作
书法与诗词
艺术表达的精华之一
戏剧与舞蹈
人物塑造与故事演绎
理念与道德
儒家思想
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
阴阳哲学
宇宙万物的平衡与和谐
法家观念
法制与行政管理
《高祖本纪》的价值和意义
这部经典作品不仅是汉代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 社会变迁的重要参考。
《高祖本纪》原文翻译配 套课件
《高祖本纪》原文翻译配套课件
目录
1 1.
介绍《高祖本纪》
3 3.
夏朝结束之后的情景
2 2.
作者简介
4 4.
纪录刘邦的生平
刘邦的家族背景
1 1.
起义和封王之战
3 3.
摄政者和大将军的角色
2 2.人心所向,势不Fra bibliotek挡4 4.
战争升级,新皇帝登基
政治和文化革新
起义与封王
刘邦乘隙聚义,树立威信
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0500a95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6.png)
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项羽本纪文言文原文项羽本纪作者:司马迁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项羽本纪》重点句翻译只是课件
![《项羽本纪》重点句翻译只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559af1b0717fd5360cdcf9.png)
人可地师
七
间沽覆过
律
正名慨大
道学而江
人
是霸慷。钟 民
沧王。虎山 解
桑。宜踞风 放
。天将龙雨 军
若乘盘起 占
有勇今苍 领
情追胜黄 南
天穷昔, 京
亦寇,百
老,天万
,不翻雄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二、难句选译:
9、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译文:这是天意要灭亡我,并不是我 不会作战的过错。
10、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 人,亦足王也。
译文:江东的地方虽然小,但是土地 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人,这也 足够称王了。
三、分组阅读传记,讨论完成下表:
章节 主 要 事 件 主 要 性 格
译文3:他的位置可以夺取并替代。
4、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之)以所为起 大事。
译文:项梁就召集原先所熟悉的有势力的官 吏,把要起义反秦的道理宣告给他们。
二、难句选译:
5、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 之民父子为也 。
译文:我希望向汉王挑战,决一胜负,不 要做那些白白使天下百姓父子受苦的事。
6、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毋令得东而已。
壮志叱咤风云垓下悲歌好兵法不竟学观始皇出豪言杀郡守举大事少怀大志力勇过人有叛逆精神
《项羽本纪》重点句翻译
本纪(12)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30)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70)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 事迹 表(10)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8)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二、难句选译:
1、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 翦所戮者也 。
译文:谨慎地防守成皋,如果汉军想来挑 战,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只是不要让 他们得以东进就行了。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7358af4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f.png)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注释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原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项羽本纪》重要语句翻译
![《项羽本纪》重要语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9879c2bf111f18583d05a5f.png)
1.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 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2.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3.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 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4.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 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5.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
6.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 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 王急渡。
7.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 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8. Leabharlann 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9. 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 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
10.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 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11.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 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
《史记选读》翻译练习教师版
![《史记选读》翻译练习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202d36a417866fb84a8e55.png)
《<史记>选读》翻译练习教师版一、《高祖本纪》1、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译】高祖每次买酒畅饮,酒店里卖出的酒是平日的几倍。
等到别人见到那种怪现象,年终的时候,这两家酒店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译】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交好,因躲避仇人到县令家作客,于是在沛县安家。
3、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译】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
4、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译】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
(当时)我与诸侯约定,先进入关中的人称王,(现在情况这样)我应当在关中称王。
5、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译】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抵命,伤人者还有偷盗者依法处置。
我尽除秦国苛法。
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6、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译】高祖捧着酒杯,起身为太上皇祝寿,说:“当初大人常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刘仲勤快努力。
可是现在我所成就的产业和二哥相比,那一个多?”二、《李将军列传》7、于是至汉,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译】于是回到汉朝,汉武帝把李广交给执法官。
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
8、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译】李广当时知道这种状况,坚持向大将军请辞。
大将军不允许,命令长史写了道文书给李广的幕府,说:“赶快到右将军的军部报到,按照文书说的办。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c6bdacc10661ed9ac51f345.png)
《史记》选读翻译《高祖本纪》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常有远大的抱负,不做普通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请他到上座坐下。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人都很高兴,秦军斗志松懈,于是大败秦军.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刻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的人要被灭族,聚集说话的人要处以死刑。
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我和诸侯们约定,先打进函谷关的人就以他为王,我应当在关中做王。
7、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而已: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
8、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加强自己的实力,抵抗他们。
9、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军队)经过后就全部烧毁栈道,为的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之意。
10、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在帷帐中运筹谋划,却能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11、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现在我所创下的家业和二哥相比,谁的多呢?《项羽本纪》1、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2、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楚军在诸侯军中居于第一,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
3、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今天肯定得决心死战了,我愿意为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4、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江东虽小,但土地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可以称王。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e4245b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9.png)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高祖生平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2021年整理)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
![(2021年整理)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4acafc7ff00bed5b8f31d51.png)
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选修史记重点句翻译的全部内容。
史记重点句子翻译(一)《高祖本纪》1、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性情豁达。
他平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不愿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
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
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4、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并把郦食其请到上座.5、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沛公增加悬挂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6、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7、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退回驻扎在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后,共同制定一个规约.8、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现在如果他来了,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
您应当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 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 1、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 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 实际上他没带一个钱。
• 2、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与众不同,把 她许配给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 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 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
• 9、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10、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 能。
• 7、许多将领和士兵都在半路逃跑回去了, 士兵们都唱着歌想向东回乡。
• 8、当初大人常常认为我没有赖以谋生的手 段,不能经营产业,不如二哥刘仲勤快。 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那一个多?
• 9、项梁的父亲是楚国将领项燕,是被秦国 将领王翦杀的。
• 12、追赶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王自己 估计不能逃脱。
• 13、然而现在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天要 让我灭亡,不是战斗的过错。
• 14、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可怜我并让我称 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 我难道不会在心中感到愧疚吗?
• 1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 16、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 • 17、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 18、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
• 5、况且我把军队退回驻扎在霸上的原因, 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后,共同制定一个规 约。
• 6、您应当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 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增强 自己,以便抵抗他们。”
• 7、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 8、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 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不自责,过矣。
• 15、我听说汉王用千两黄金、万户封邑悬 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
• 16、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兴起 得这么突然(快)呢?
• 17、自己夸耀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 仿古人。
• 18、五年后最终使自己得国家灭亡了,自 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并且不责备自 己,错了。
•夫
,
,吾不如子房。
•
, , ,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
,
,吾不如韩
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
擒也。
• 默写《大风歌》、《垓下歌》
• 3、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 道歉,并把他请到上座。
• 4、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 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 5、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耳。
• 6、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 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 4、沛公增加悬挂疑兵旗帜,(命令全军) 经过的地方 不要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 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 10、项梁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子弟, 凭借这了解他们的才能。
• 11、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 12、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 13、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罪也。
• 1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得学,要学 可以抵挡万人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