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二脊髓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脊髓的观察实验报告

脊髓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脊髓的解剖结构;2. 掌握脊髓的观察方法;3. 了解脊髓的功能。

二、实验原理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道。

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的功能,是人体运动和感觉的中枢。

通过观察脊髓的横切面,可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脊髓、生理盐水、刀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

2. 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剪、解剖镊、解剖盘、解剖显微镜、解剖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新鲜脊髓置于生理盐水中,用解剖剪沿脊髓的纵向剪开,使其成为横切面。

2. 将剪好的脊髓横切面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生理盐水,使脊髓横切面保持湿润。

3. 用解剖镊轻轻压平脊髓横切面,使其平整。

4. 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脊髓横切面上,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脊髓的结构。

5. 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注意观察灰质中的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以及白质中的神经纤维束。

五、实验结果1. 脊髓的横切面呈椭圆形,分为灰质和白质两部分。

2. 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呈蝴蝶状,分为前角、侧角和后角。

3. 前角主要由运动神经元组成,负责传递运动冲动;4. 侧角主要由中间神经元组成,负责传递感觉冲动;5. 后角主要由感觉神经元组成,负责传递感觉信息。

6. 白质位于脊髓的周围,由神经纤维束组成,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

六、实验分析1. 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结构明显,有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和反射。

2. 灰质中的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工明确,有利于脊髓功能的实现。

3. 白质中的神经纤维束呈放射状排列,有利于神经冲动的快速传递。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脊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神经冲动的传导和反射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脊髓的观察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脊髓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保持脊髓横切面的湿润、避免损伤脊髓组织等。

神经系统脊髓的实训报告

神经系统脊髓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

通过本次实训,旨在加深我们对脊髓结构、功能及其病变的理解,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解剖观察、模型演示和实验操作,对脊髓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包括脊髓的形态、位置、分段及神经根等。

2. 掌握脊髓的功能,如传导、反射、调节等。

3. 熟悉脊髓病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4.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脊髓解剖观察(1)观察脊髓的形态和位置:通过解剖观察,我们了解到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圆柱形,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呈圆锥形,称为脊髓圆锥。

(2)脊髓分段:脊髓可分为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四部分,每部分又分为若干节段。

(3)神经根:观察脊髓两侧的神经根,了解其与周围神经的关系。

2. 脊髓功能实验(1)传导功能:通过观察脊髓对刺激的反应,了解其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脊髓对简单反射的调节作用。

(3)调节功能:通过观察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了解其调节功能。

3. 脊髓病变观察(1)脊髓损伤:观察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如截瘫、感觉障碍等。

(2)脊髓炎:观察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3)脊髓肿瘤:观察脊髓肿瘤的临床表现,如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解剖观察,我们了解到脊髓的形态、位置、分段及神经根等结构特点。

2.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脊髓的传导、反射和调节功能。

3. 通过观察脊髓病变,我们了解了脊髓损伤、脊髓炎和脊髓肿瘤等疾病的表现和诊断方法。

五、实训体会1. 本次实训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了对神经系统知识的理解。

2. 通过动手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脊髓形态结构实验报告(3篇)

脊髓形态结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了解脊髓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其功能,通过实验观察脊髓的横切面,认识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以及脊髓的神经纤维走向。

实验材料:新鲜牛脊髓样本、显微镜、切片、染色剂、解剖剪、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1. 解剖脊髓:- 将新鲜牛脊髓样本置于解剖盘上,用解剖剪沿脊髓纵向切开,暴露脊髓的全貌。

- 观察脊髓的外观,记录其颜色、质地、长度等特征。

2. 制备脊髓横切片:- 使用解剖针轻轻将脊髓取出,置于含有生理盐水的容器中。

- 使用解剖剪将脊髓切成1-2mm厚的横切片。

- 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3. 染色:- 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

- 将切片置于染色液中,浸泡约10分钟。

- 水洗切片,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4. 显微镜观察:- 将染色后的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

- 调整显微镜的焦距,观察脊髓的横切面。

- 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记录其形态和结构。

5. 分析脊髓结构:- 观察脊髓中央的灰质,注意其形状和内部结构。

- 观察灰质周围的白色区域,即白质,注意其分布和走向。

- 观察脊髓的前根和后根,记录其走向和组成。

实验结果:1. 脊髓外观:- 脊髓呈圆柱形,颜色为淡红色,质地柔软。

- 脊髓全长约40-45cm,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尖削呈圆锥状。

2. 脊髓横切面:- 中央为灰质,呈蝴蝶形或H状,中心有中央管。

- 灰质周围为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

- 前根和后根分别从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走出或进入脊髓。

3. 脊髓膨大:- 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位于颈髓第四至胸髓第一段,腰膨大位于胸髓第九段至脊髓圆锥。

实验讨论:1. 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负责躯干和四肢的初级反射活动。

2. 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及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神经冲动的处理中心。

3. 脊髓的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负责神经冲动的传导。

4. 脊髓的膨大与四肢的出现有关,是由于脊髓内部神经元的增多所致。

脊髓的实验报告

脊髓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在神经传导中的作用,掌握脊髓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实验器材:1. 新鲜尸体的脊髓标本2. 显微镜3. 解剖刀4. 解剖镊5. 解剖针6. 解剖盘7. 水平仪8. 生理盐水9. 实验记录本实验步骤:一、观察脊髓外观1. 将脊髓标本放置在解剖盘上,观察其整体形态、长度和直径。

2. 注意脊髓的横断面,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情况。

二、脊髓的解剖结构1. 使用解剖刀沿脊髓纵轴切开,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

2. 用解剖镊轻轻分离灰质和白质,观察灰质的内部结构。

3. 注意脊髓前、后角的位置和形状。

三、脊髓的传导通路1. 使用解剖针在脊髓的横断面中央位置插入,观察脊髓的传导通路。

2. 观察脊髓的中央管,了解其与脑脊液循环的关系。

四、脊髓的生理功能1. 观察脊髓对刺激的反应,如触觉、痛觉等。

2. 使用生理盐水刺激脊髓,观察其反射反应。

实验结果:1. 脊髓呈圆柱形,长度约45-50厘米,直径约1.2厘米。

2. 脊髓的灰质位于中央,呈蝴蝶状,分为前角、后角和中间带。

3. 脊髓的白质位于灰质周围,由神经纤维组成,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

4. 脊髓的传导通路包括上行传导通路和下行传导通路。

5. 脊髓对触觉、痛觉等刺激有明显的反射反应。

实验讨论:1.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导神经冲动、调节反射活动等生理功能。

2. 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神经传导任务。

3. 脊髓的传导通路是神经冲动传递的重要途径,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脊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传导通路,掌握了脊髓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结果表明,脊髓在神经传导和反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标本的清洁和干燥。

2.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脊髓标本。

七年级生物脊髓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生物脊髓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生物脊髓知识点归纳总结脊髓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承载着重要的神经纤维,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功能。

对于七年级生物学生来说,了解脊髓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对脊髓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一、脊髓的基本结构1. 脊髓的位置和构造:脊髓位于脊柱内,大致伸展于颈椎到腰椎的部分。

它呈长条形,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 灰质:位于脊髓内部,形似蝎子的尾巴,主要负责信息的处理、转发和调节。

- 白质:围绕着灰质,主要负责信息的传递。

二、脊髓的功能1. 传递神经信号:脊髓负责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信息传递给大脑。

例如,当你触碰热水时,脊髓会迅速传递这个信号到大脑,让你产生疼痛感觉并快速做出逃避反应。

2. 调节身体功能:脊髓能够调节和控制身体的许多自主功能,如心跳、呼吸、血压等。

它与大脑通过神经纤维相连,共同组成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

3. 管理反射动作:脊髓还负责管理许多无意识的反射动作,比如当你触碰到烫伤时,会立即抽回手、皱眉或发出嗔怒的声音。

三、脊髓与神经系统的关系1.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与大脑一起组成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与脊髓通过脑干相连接。

2. 脊神经:脊髓通过脊神经与身体各部分相连,脊神经是由脊髓分出的31对神经,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

脊神经的一个端点与脊髓相连,另一个端点延伸至身体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四、常见的脊髓疾病和损伤1. 脊髓炎:脊髓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脊髓炎症。

它会损害脊髓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肌肉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

2.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损伤。

它可能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感觉丧失、尿控制问题等。

综上所述,脊髓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递神经信号、调节身体功能和管理反射动作等重要功能。

了解脊髓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对于七年级生物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同时,也要认识到脊髓疾病和损伤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生物脊髓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脊髓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脊髓知识点
生物的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对人类正常的
生理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七年级下册生物中,我们需要
重点掌握脊髓的相关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脊髓的定义和位置
脊髓是人类神经系统中的一部分,它负责处理信息并控制人的
肌肉和其他器官的工作。

它位于脊柱内,从脑干部位一直延伸到
腰部。

脊髓和脑干一起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

二、脊髓的结构
脊髓是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的。

灰质是中央的、没有髓鞘
的神经元细胞体的区域,而白质则由被髓鞘覆盖的神经纤维组成。

脊髓中的神经元除了有接受传入信息的树突,还有一个轴突负
责将信息发送到周围的神经元,以及其他器官和肌肉。

三、脊髓的功能
脊髓是人类身体的控制中心,它的功能非常复杂。

脊髓与肌肉之间的通信是相互的,当我们想要移动某个肢体时,脊髓神经元就会发送信号,以便各个肌肉能够相互配合。

此外,脊髓还控制心率、消化和呼吸等内部器官的运转。

四、脊髓的损伤和疾病
当脊髓受到外伤或疾病的侵袭时,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

比如脊髓损伤可以导致肢体瘫痪,甚至呼吸困难和内脏功能失调。

脊髓病变则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疼痛和其他身体异常症状。

总之,在生物学中,了解有关脊髓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其结构、功能和位置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其疾病和损伤的情况,从而为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参考。

解剖脊髓知识点总结

解剖脊髓知识点总结

解剖脊髓知识点总结一、脊髓的位置和结构1.1 位置:脊髓位于脊柱腔内,从颅底延伸至第一腰椎水平,呈圆锥状。

脊髓的下端称为马尾,延伸至骨盆腔的尾骨水平。

1.2 结构:脊髓的外形呈圆柱状,表面有一条前中裂和一条后中裂。

它被脑脊液包裹着,由多个膜层保护。

脊髓内部有灰质和白质组织,灰质呈蝴蝶状分布,包围着中央管,白质则位于灰质外部、呈鱼鳞状排列。

1.3 脊髓的段和节:脊髓可以分为颈段、胸段、腰段、骶段和马尾段,相对应的脊神经也从不同的脊髓节出发。

脊髓节发育不良、脊髓节受损会导致相应脊髓节上的神经功能障碍。

二、脊髓的血供和神经支配2.1 血供:脊髓主要的供血来源是脊髓前供血动脉和脊髓后供血动脉,这些动脉在脊髓的外膜下形成网状循环,保证了脊髓的足够血液供应。

2.2 神经支配:脊髓与周围组织和器官之间通过脊神经进行连接,脊神经分为31对,分别对应脊髓的不同节段。

这些脊神经通过后根和前根离开脊髓,分别对应传入感觉信息和传出运动指令。

脊神经的损伤会导致相应节段的神经功能障碍。

三、脊髓的功能3.1 传导功能:脊髓是神经冲动的传导通道,它负责将大脑中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输至不同的神经元和效应器官,使身体各部分协调工作。

3.2 控制肌肉活动:脊髓上的运动神经元通过脊髓神经节发出运动指令,传输至周围的肌肉,使肌肉得以运动。

3.3 传递感觉信息:脊髓上的感觉神经元负责接收来自周围环境和身体的感觉信息,将这些信息传输至大脑皮层进行处理。

3.4 反射功能:脊髓上存在许多简单的神经元回路,它们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动作,如膝反射、跳跃反射等。

四、脊髓相关疾病与症状4.1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常常由外伤或压迫性疾病引起,症状常常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减退或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4.2 脊髓炎症:脊髓炎症常常由感染、免疫性疾病引起,症状常常表现为头痛、发热、肌肉痉挛、感觉异常等。

4.3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它也会损害脊髓,常常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

脊髓解剖实验报告

脊髓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脊髓的解剖结构和形态;2. 掌握脊髓的内部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3. 了解脊髓的血管分布和功能;4. 观察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

二、实验原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脊柱内,负责传递神经信息、协调运动和支持生命活动。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脊髓具有反射中枢的功能,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脊髓标本、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显微镜、染色液等。

2. 实验步骤:(1)观察脊髓的外形和位置:将脊髓标本放置于解剖板上,观察脊髓的形态、大小、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横断面:使用解剖刀沿脊髓的纵向切开,观察脊髓的横断面,包括灰质和白质的结构。

(3)观察脊髓的内部结构:将脊髓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结构,包括神经元的形态、神经纤维的排列等。

(4)观察脊髓的血管分布:观察脊髓的血管分布情况,了解脊髓的血液供应。

(5)观察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观察脊髓的反射功能,了解脊髓损伤后的表现。

四、实验结果1. 脊髓的外形和位置:脊髓呈圆柱状,位于脊柱内,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平第一腰椎椎体下缘。

脊髓的前面较平坦,后面有脊膜沟,两侧有脊神经根。

2. 脊髓的横断面:脊髓的横断面呈不规则的H形,包括灰质和白质。

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心部分,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白质位于脊髓的外围,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3. 脊髓的内部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脊髓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脊髓的灰质分为前角、后角和侧角,白质分为前索、后索和侧索。

4. 脊髓的血管分布:脊髓的血管主要来自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分别与脊髓前静脉和脊髓后静脉相连。

5. 脊髓的反射和损伤表现:脊髓具有反射中枢的功能,如屈肌反射、伸肌反射等。

脊髓损伤后,可出现截瘫、感觉障碍、反射消失等症状。

脊髓标本实验报告

脊髓标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2. 观察脊髓的横断面和纵断面;3. 学习脊髓的神经纤维走行和分布;4. 掌握脊髓的神经功能。

二、实验原理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位于脊柱内,是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的重要通道。

脊髓具有传导神经冲动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通过观察脊髓标本,可以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和神经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脊髓标本、解剖显微镜、手术刀、镊子、剪刀、生理盐水、酒精、蒸馏水等;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台、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镊子、解剖针、解剖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将脊髓标本放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整体形态,了解脊髓的长度、粗细、位置等;2. 观察脊髓的横断面,注意脊髓灰质和白质的分布,观察中央管、前角、后角、侧角等结构;3. 观察脊髓的纵断面,了解脊髓的神经纤维走行和分布;4. 比较脊髓横断面和纵断面的不同,了解脊髓的结构特点;5. 分析脊髓的神经功能,了解脊髓对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脊髓整体形态观察:脊髓呈圆柱形,位于脊柱内,上端与延髓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

脊髓全长约45cm,直径约1.2cm。

2. 脊髓横断面观察:脊髓横断面呈圆形,中央为中央管,周围为灰质和白质。

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呈蝴蝶状,分为前角、后角和侧角。

白质位于灰质周围,由神经纤维组成。

3. 脊髓纵断面观察:脊髓纵断面可见脊髓的神经纤维走行和分布。

脊髓的神经纤维分为上行纤维和下行纤维。

上行纤维主要负责传导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信息;下行纤维主要负责传导运动神经冲动。

4. 脊髓神经功能分析:脊髓具有传导神经冲动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脊髓通过上行纤维和下行纤维与大脑相连,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脊髓还能调节生理功能,如排尿、排便、血管舒缩等。

六、实验结论通过观察脊髓标本,我们了解了脊髓的解剖结构、神经纤维走行和分布,以及脊髓的神经功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导神经冲动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新生儿平第三腰椎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C
T
L S Co
第6页
2. 外形
2 脊髓节段:31个
• 两个膨大 颈膨大 cervical enlargement
自C4至T1 腰 骶 膨 大 lumbosacral
enlargement 自L2至S3
• 脊髓圆锥 conus medullaris • 终丝 filum terminale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第1页
复习
• 脊神经共有多少对?幻灯片3 • 四个神经丛都是什么?幻灯片4 •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位?幻灯片5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第2页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第3页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第4页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第5页
一、脊髓位置和外形
1. 位置: 位于椎管内 上端: 枕骨大孔水平 下端: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第34页
思考题
1. 成人脊髓位置 2. 马尾概念 3. 假如一个病人左侧半身胸2水平以下肢体硬瘫
及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丧失,对侧胸4水平以 下肢体痛、温觉丧失,请分析最有可能是何 病症,损伤部位及主要纤维束是什么?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第35页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C
T
L S Co
第7页
脊髓表面沟裂: 前正中裂 anterior median fissure 后正中沟 posterior median sulcus 前外侧沟 anterolateral sulcus 后外侧沟 posterolateral sulcus
后根 脊神经节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第24页
脊髓专题知识讲座

《实验二十二脊髓》课件

《实验二十二脊髓》课件

脊髓还具有一些自主神经功能,如调 节血压、心率、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 。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
01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导致受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 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
02
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 包括机械性压迫、缺血、炎症 反应和氧化应激等。
03
脊髓损伤后,由于神经细胞的 死亡和轴突的断裂,导致神经 信号传递的中断,从而引起相 应的功能障碍。
04
CATALOGUE
实验结果
脊髓正常状态下的表现
脊髓位于脊柱管中,呈长条形, 由灰质和白质组成,是中枢神经 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 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在正常状态下,脊髓表现出良好 的神经传导功能,能够快速、准 确地传递信息,维持身体的正常
活动。
正常脊髓的形态结构清晰,无异 常信号或异常增粗、变细等现象
02
CATALOGUE
实验原理
脊髓的解剖结构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接脑干,下至尾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白质主要 由神经纤维束构成。
脊髓的内部结构还包括中央管、前角、后角、侧角等部分,这些部分在神 经传导和反射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显微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脊髓的形态和结构。
染色与观察
对切片进行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脊髓细 胞的形态和分布。
数据记录与处理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脊髓细胞形态、分布和结 构等信息。
数据处理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 并得出结论。
结果分析
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探讨脊 髓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实验十二脊髓、脑干

实验十二脊髓、脑干
实验十二脊髓、脑干
目的要求
1.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灰、白质的配布。
2.脑的分部。
3.脑干的组成和外形,第3~12对脑神经连脑的位置。
4.与第3~12对脑神经有关的核团在脑干内的位置。
实验材料
1.离体脊髓标本。
2.脊髓横切面模型。
3.脑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模型)。
4.脑干标本(模型)
5.脑干神经核电动模型。
6.脑室模型。
7.脊髓被模标本(模型)。
实验内容
一、脊髓:
(一)外形观察: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终丝;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后外侧沟。
(二)内部结构观察:灰质:前角、后角。白质:前索、后索。
二、脑干:自下而上分为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1.腹侧面:
(1)延髓:前正中裂,前外沟,桥臂上连三叉神经。
(3)中脑:大脑脚,脚间窝;窝内有动眼神经穿出。
2.背侧面:
(1)延髓: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后外侧沟内上、下有舌咽、迷走和副神经连脑;
楔束结节、薄束结节。
(2)脑桥,菱形窝。
(3)中脑:上、下丘;下丘下方有滑车神经连脑。
3.脑干的内部结构:
用脑干神经核电动模型及铁丝模型显示脑干内神经核团及上、下行纤维束。

脊髓_脑干的实验报告

脊髓_脑干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脊髓与脑干的结构特点。

2. 掌握脊髓与脑干的生理功能。

3.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下行通道,负责将大脑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部位,同时将身体的感觉信息上传至大脑。

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上部,连接大脑和脊髓,负责调节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脊髓、脑干标本。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刀、生理盐水、注射器、实验记录表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脊髓结构(1)观察脊髓的外观,记录脊髓的长度、直径、形状等。

(2)观察脊髓的横断面,观察脊髓灰质和白质的分布,记录脊髓灰质和白质的厚度。

(3)观察脊髓的血管分布,记录脊髓血管的走向和数量。

2. 观察脑干结构(1)观察脑干的外观,记录脑干的长度、直径、形状等。

(2)观察脑干的横断面,观察脑干的灰质和白质分布,记录脑干灰质和白质的厚度。

(3)观察脑干的神经核团,记录神经核团的位置、形状和数量。

(4)观察脑干的血管分布,记录脑干血管的走向和数量。

3. 观察脊髓与脑干的连接(1)观察脊髓与脑干的连接处,记录连接处的形状、宽度等。

(2)观察脊髓与脑干之间的神经纤维,记录神经纤维的走向和数量。

4. 实验操作(1)将脊髓和脑干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保持湿润。

(2)使用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刀等工具进行解剖操作。

(3)在解剖过程中,注意观察脊髓和脑干的细微结构,做好实验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脊髓结构特点脊髓呈圆柱形,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周围。

脊髓灰质内含有神经细胞体,白质内含有神经纤维。

脊髓的血管分布呈放射状,从脊髓中央向外延伸。

2. 脑干结构特点脑干呈柱状形,灰质位于中央,白质位于周围。

脑干内含有多个神经核团,如延髓、脑桥、中脑等。

脑干的血管分布呈放射状,从脑干中央向外延伸。

3. 脊髓与脑干的连接脊髓与脑干的连接处呈圆锥形,脊髓灰质与脑干灰质相接。

七年级生物脊髓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脊髓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脊髓知识点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递信息、控制运动和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

作为七年级生物学的重要课程,脊髓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针对七年级生物学脊髓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和解析。

一、脊髓的概念和功能脊髓是人体背部的一条长形管状结构,从脑干一直延伸到腰部以下。

脊髓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传递信息的主通道,负责接收和传递大脑的指令、控制人体各种运动和生理功能,如肌肉的收缩、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等。

二、脊髓的结构和神经元脊髓由众多神经元组成,神经元是主要组织单位,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等。

此外,脊髓还由白质和灰质组成。

白质是由许多髓鞘化的神经纤维组成,它们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而灰质则是由神经元体聚集在一起,它们起到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作用。

三、脊髓的感觉传递脊髓负责接收身体各个部位的感官信息,例如皮肤的感觉、肌肉的张力等。

信息先被感觉神经元接收,随后传导至相应的运动神经元或者通过脑干传到大脑皮层继续处理。

四、脊髓的反射脊髓具有极为重要的反射机制,反射是身体对外来刺激产生无意识反应的方式。

在遇到强烈、突然的外部刺激时,感觉神经元会迅速传递信息给脊髓,脊髓则会引起相应的肌肉反射,这种反射叫做脊髓反射。

五、脊髓的运动控制脊髓不仅能接收感觉信息,还能传递运动指令。

大脑皮层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能够紧密地配合工作,进行精密的协调运动。

此外,脊髓还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内部器官的运动,如心脏的跳动、肺部的排尿和肠道的蠕动等。

六、脊髓的病变与损伤脊髓病变与损伤是指脊髓的某些部分受到损伤或者病变,导致相应部位的运动和感觉受到影响。

脊髓损伤可能会导致部分瘫痪、感觉丧失、排泄功能和呼吸功能异常等问题。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而言,及时的治疗手段和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七、小结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部分,掌握其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日常生活十分重要。

通过本文对七年级生物脊髓知识点的全面解析可以加深对脊髓的认知,提高对身体的关注。

观察脊髓结构实验报告

观察脊髓结构实验报告

1. 了解脊髓的结构组成;2. 掌握显微镜观察脊髓切片的方法;3. 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结构;4. 分析脊髓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椎管内,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

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

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神经纤维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脊髓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滤纸等;2. 仪器:显微镜、解剖显微镜、显微镜支架、切片机等。

四、实验步骤1. 将脊髓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少量生理盐水,使切片展平;2. 用盖玻片覆盖切片,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水分;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支架上,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脊髓切片;4. 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结构,记录观察结果;5. 观察脊髓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记录观察结果;6. 分析脊髓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

五、实验结果1. 脊髓的灰质位于中央,呈蝶形,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神经纤维组成;2. 脊髓的白质位于灰质周围,由神经纤维组成;3. 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树突较短,呈放射状分布;4. 神经元分布较为均匀,主要分布在灰质区域。

1. 通过观察脊髓切片,我们了解了脊髓的结构组成,包括灰质和白质;2. 观察结果表明,脊髓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树突和神经纤维组成,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3. 观察到的神经元形态与理论知识相符,神经元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树突较短,呈放射状分布;4. 观察到的神经元分布较为均匀,主要分布在灰质区域,与脊髓的功能相一致。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脊髓的结构,了解了脊髓的组成和神经元形态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神经元在脊髓中分布均匀,与脊髓的功能相一致。

八、实验讨论1. 本次实验中,显微镜观察脊髓切片时,需要注意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确保观察清晰;2. 在观察脊髓切片时,要仔细观察脊髓的灰质和白质结构,以及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材料的处理和显微镜的使用,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脊髓实训报告

脊髓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息,控制肌肉运动和感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脊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开展了脊髓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脊髓生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脊髓的解剖结构,掌握脊髓的节段划分。

2. 熟悉脊髓的生理功能,了解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3. 学会脊髓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脊髓解剖学观察(1)观察脊髓的横切面,了解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

(2)观察脊髓的纵向切面,了解脊髓的节段划分。

(3)观察脊髓与脊神经的关系,了解脊神经根的起始位置。

2. 脊髓生理学实验(1)观察脊髓反射实验,了解脊髓对刺激的反应。

(2)观察脊髓损伤后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实验,了解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3. 脊髓实验操作技能训练(1)学习脊髓的解剖操作技巧,如脊髓的分离、固定等。

(2)学习脊髓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如刺激脊髓、观察反应等。

四、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1)提前预习脊髓解剖学知识,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2)准备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解剖刀、生理盐水等。

2. 实验操作(1)观察脊髓横切面,了解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

(2)观察脊髓纵向切面,了解脊髓的节段划分。

(3)观察脊髓与脊神经的关系,了解脊神经根的起始位置。

(4)进行脊髓反射实验,观察脊髓对刺激的反应。

(5)进行脊髓损伤后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实验,了解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6)学习脊髓的解剖操作技巧,如脊髓的分离、固定等。

(7)学习脊髓反射实验的操作步骤,如刺激脊髓、观察反应等。

3. 实验总结(1)总结脊髓的结构与功能,加深对脊髓生理学知识的理解。

(2)总结脊髓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提高对脊髓损伤的识别能力。

(3)总结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脊髓解剖学观察结果通过观察脊髓横切面和纵向切面,我们了解到脊髓的灰质和白质分布,脊髓的节段划分,以及脊髓与脊神经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二 脊髓
欢迎进入 练习题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脊髓 B.脑 C.脑神经 D.脊神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2、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25、箭头(即1)所 指部位的名称是:
A.灰质 B.白质 C.皮质 D.髓质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22、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前正中裂 B.前外侧沟 C.后正中沟 D.后外侧沟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9、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脊髓圆锥 B.马尾 C.终丝 D.腰骶膨大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0、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脊髓圆锥 B.马尾 C.终丝 D.腰骶膨大
答题结束
请按右下键退出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23、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前正中裂 B.前外侧沟 C.后正中沟 D.后外侧沟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24、箭头(即2)所 指部位的名称是:
A.灰质 B.白质 C.皮质 D.髓质
A.颈神经 B.胸神经 C.腰神经 D.骶神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8、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腰骶膨大 B.脊髓圆锥 C.颈膨大 D.脊神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6、括号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颈神经 B.胸神经 C.腰神经 D.骶神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7、括号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9、箭头(即2)所 指部位的名称是:
A.灰质 B.白质 C.皮质 D.髓质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A.前角 B.前索 C.后索 D.外侧索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6、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后索 B.前索 C.后角 D.外侧索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4、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前角 B.中央管 C.后角 D.外侧角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5、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7、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后索 B.前索 C.侧角 D.外侧索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8、箭头(即1)所 指部位的名称是:
A.灰质 B.白质 C.皮质 D.髓质

实验二十二 脊髓
4、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腰骶膨大 B.脊髓圆锥 C.颈膨大 D.脊神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5、箭头所指部 位的名称是:
A.腰骶膨大 B.脊髓圆锥 C.颈膨大 D.脊神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1、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前角 B.前索 C.后角 D.后索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实验二十二 脊髓
20、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前正中裂 B.前外侧沟 C.后正中沟 D.后外侧沟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21、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前正中裂 B.前外侧沟 C.后正中沟 D.后外侧沟
12、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前角 B.前索 C.后角 D.后索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13、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前角 B.中央管 C.后角 D.外侧角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A.脊髓 B.脑 C.脑神经 D.脊神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实验二十二 脊髓
3、箭头所指部位 的名称是:
A.脊髓 B.脑 C.脑神经 D.脊神经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选择结果
恭喜你选择正确 请继续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