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范读、领读、男女轮读、个别读、评读。)
三、借助资料,体会意志之坚。


进一步熟读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11青山处处埋忠骨




1.会认“彭、拟”等8个生字,会写“泽、瑞”等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5.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
“首联写了哪些景物,这种写法有些什么好处?
“黄沙百战穿金甲” 的含义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反馈交流。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10军神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学习课文运用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思考质疑,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2.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主题;2.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4.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2.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独立完成习作。

三、教学难点1.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五年级语文》下册;2.黑板、彩色粉笔;3.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引出习作的主题。

第二步:理解文章(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他____了》,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创作准备(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习作的主题和结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准备素材。

第四步:习作撰写(20分钟)学生独立进行习作的创作,教师适时提醒和引导。

第五步:分享与评价(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习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展示优秀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创作习作时展现了较强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但也存在词汇和句式运用不够丰富的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多积累优美的词汇和句式,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语感和写作水平。

另外,我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历展开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3.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1.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理解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感情色彩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表达个人感悟。

四、教学准备1.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2.黑板和白板3.针对课文的练习题和活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简要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逐个教授生字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3.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确保他们理解文章意思。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从情节、情感和主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5. 情感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感想,引导他们思考爱国情感的培养。

6.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引导学生感受爱国情怀,并通过分析课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布置的作业也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写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品质的培养。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诗歌《水调歌头》的意境和情感2.熟练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3.能够使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过程与方法1.通过诗歌朗读、分析、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小组合作、情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水调歌头》的意境和情感2.朗读古诗的技巧3.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水调歌头》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2.通过表演等方式,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三、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诗歌朗读音频等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背诵等一、导入教师播放《水调歌头》的音频,让学生跟读并聆听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二、学习与体验1.学生课前背诵《水调歌头》,并进行朗读。

2.分析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诗歌表演,真实地传达诗歌的内涵。

三、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诗歌表演成果,互相欣赏和分享感悟。

四、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欣赏古诗,拓展诗歌世界的认识。

四、课堂互动1.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古诗进行朗读和分享。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诗歌朗读、小组合作表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悟能力。

六、课后作业1.继续背诵和朗读《水调歌头》。

2.欣赏其他古诗,写下感悟。

3.准备下节课的诗歌表演。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美的力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朗读;
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5.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词语的掌握;
2.教学难点:教学生如何进行准确的朗读和理解课文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课文分发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通过一段简短的导入,引出本课的话题,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让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整个故事大意;
2.请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4.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以加深理解。

3.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自由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引导他们展开思考;
2.推荐类似主题的其他文学作品,鼓励学生阅读。

4. 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写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和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以便下节课的教学重点。

至此,《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完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集体备课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集体备课课件

问诊时
手术前
手术中
手术后
沃克医生 的表现
惊疑 冷冷地 目光柔和
眉毛扬了起来 生气地说 再一次愣住
竟有点儿口吃
双手颤抖 汗珠滚滚 忍不住开口
擦着汗 吓了一跳 惊呆慈祥 大声嚷道
沃克医生 的内心
冷漠→赞许 生气→惊讶 震撼→心疼
钦佩 肃然起敬
活动三 走进沃克医生的内心 评价自主学习成果
评价内容 1.观点全面明确
大单元设计构思
1.本单元的大概念:人的内在意识往往表现在其外在的 言行举止等细节中。
2.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怎样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活动?
3.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创作《带你走近“他”的内心》文 集。
03 根据评价,确定单元大任务





开 启
果 展

2课时
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04 评价设计,确保教学评一致
责任
苟趋勇利之担国。责家任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向 分
五上第四单元
国家之殤
致为为敬什我先么对烈我这的土眼地里爱常得含深泪沉水……?因

四上第七单元
家国情怀 缅怀历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诵古人之责任
感伟人之责任
品将军之责任
悟革命者之责任
写人物之内心
《古诗三首》
《青山处处埋忠骨》
《军神》
《清贫》
学习任务群
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感古人之责任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明确观点(文章观点)
表达观点(习作练习)
评价要点
1.能概括课文两个部分的内 容。 2.能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 语 言 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 内心世界。 3.能结合资料,交流对“青 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 尸还”的理解。 1.能运用具体的动作 语言 神 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 2.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理解文章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3.学习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同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文章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和解析。

2.讲解文章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

难点1.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复杂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2. 学习新课(25分钟)•带领学生阅读《青山处处埋忠骨》,并解释生僻词汇和难句。

•分析文章主要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与总结(15分钟)•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文章的看法和理解。

•整理学生的观点,总结文章中体现的价值观和主题。

4.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让学生巩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展开,突出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的教学。

通过此教案设计,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文字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文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文章。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习作
一、教学目标
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二、教学重点
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三、教学关键点:
1、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2、精选素材,梳理事件
3、回顾课文,学习写事
4、演练结合,学习写人
5、构思立意,列出提纲
4、沃克为什么会惊呆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
5、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冷冷地”到“目光柔和了”这样的变化?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引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抓住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三、教学关键点:
1、自学课文生字词,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问题探究: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4.朗读、背诵《凉州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教学重点
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
现的描写,并能仿写。
2.朗读、背诵《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教学关键点: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谁来说一说句中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人物怎样的感情,他们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二、教学重难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古诗、现代文、文言文等多个题材,既有文学作品的欣赏,也有语文知识的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对语文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

但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一些文言文或者较难理解的课文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语文知识。

2.教学难点:对一些文言文或者较难理解的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文言文的翻译、课文的解析等,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查阅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者视频,为学生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为学生呈现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等。

2.帮助学生加深对第四单元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水平。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第四单元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与用法。

2.能够准确朗读第四单元课文。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本、教学课件、笔记本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生字词
1.复习第四单元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理解意思。

2.指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加深记忆。

第二步:课文复述
1.让学生围坐一起,轮流复述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中的关键点,确保完整传达主要内容。

第三步:课文分析
1.分段分析课文,详细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促进思维发展。

第四步:课文朗读
1.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老师适时纠正发音错误,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复习课上,我们通过生字词复习、课文复述、课文分析和课文朗读等环节,加深了对第四单元知识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第四单元相关练习题。

2.背诵本单元重点词语及课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谢谢大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军神》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军神》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1军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11军神》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题。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任务。

二、教学重点1.理解《11军神》这篇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习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内容,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2.学会如何通过阅读文章获取相关信息。

四、教学准备1.课文资料《11军神》。

2.多媒体设备。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通过简单的谈论“军神”这个词,让学生联想到什么,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11军神》,要求学生跟读。

2.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大意,提取关键信息。

三、课文导读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后小结总结课文,点出重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对上节课内容进行系统复习,确保学生理解深入。

二、课文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每一个段落的意思。

2.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和用词。

三、课文扩展通过延伸阅读或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内容,写一篇与军人相关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这堂课需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与军人相关的文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巩固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人文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4.能正确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5.能理解并初步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1.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练习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掌握语文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

2.表达课文中的感情色彩,增加语文表达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词义,指导学生朗读。

3.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与语调。

4.拓展: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自我复述课文情节,检验记忆。

2.学习:讲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练习:学生小组合作,创作含有课文生字词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4.提升: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展示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采用口头提问、课堂练习等形式,及时评价学生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积极鼓励和指导。

3.批改学生练习作业,指导学生改正语言表达不足之处。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语文园地四》这一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中的生字词、语言表现手法和情节有了掌握和理解。

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朗读不流畅,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第一单元:《质疑与探究》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认识到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

2. 分组讨论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教学方法: 1. 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2. 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单元:《启迪与体验》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从中获得启示与体验。

2. 培养学生品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及理解。

2. 分角色朗读,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

3. 课文赏析,感悟启示。

教学方法: 1. 角色扮演。

2. 分析与讨论。

第三单元:《实践与表达》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关键内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教学内容: 1. 课文探究。

2. 小组活动,创作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 1. 创作表达。

2. 小组分享交流。

第四单元:《感悟与领悟》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旨,感受其中的情感。

2. 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内容: 1. 课文品读。

2. 点拨情感体验。

3. 辅导学生进行感悟思考。

教学方法: 1. 情感导入。

2. 情感解读。

第五单元:《创新与分享》教学目标: 1. 熟练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新表达。

2. 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内容: 1. 课文背诵和诠释。

2. 创新作品分享。

教学方法: 1. 创作分享会。

第六单元:《探索与发现》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难点内容。

2. 能够通过课文展开探索和发现。

教学内容: 1. 课文解读和讨论。

2. 小组调研和发现。

教学方法: 1. 小组合作。

2. 实地考察。

第七单元:《拓展与应用》教学目标: 1. 将课文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能够拓展课文主题,进行相关活动。

教学内容: 1. 课文应用训练。

2. 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1. 小组实践。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知识和重点词语。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课文复习: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重点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和要点。

2.词语复习:复习第四单元中涉及的生字词和重点词语。

3.阅读理解: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练习,培养学生理解和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好教案、教材、黑板等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学生备好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课文
1.教师对每篇课文进行复习,让学生逐段回忆、讲述故事情节。

2.分角色表演或分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第二步:词语复习
1.教师板书生字词和重点词语,让学生跟读,加深记忆。

2.布置默写作业或词语拼图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步:阅读理解练习
1.教师出题,让学生读一些小文章,并回答问题。

2.师生互动,讨论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
1.利用课堂小测验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

2.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讨论。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引导。

同时,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次第四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水平。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复述本单元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地使用本单元所学习的生词和词语。

3.能够熟练地默写本单元生词和词语。

4.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本单元的语法知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本单元课文教材及相关课件。

2.教师准备本单元的单词卡片或图片。

3.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述教材内容
教师让学生依次复述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内容并解释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第二步:单词练习
1.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认读并默写。

2.学生两两配对,互相考查单词拼写及意思。

第三步:语法练习
1.教师讲解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动词的时态等。

2.学生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步:小组合作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或小组讨论,复习本单元内容并训练口语能力。

第五步: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课文进行分析和总结,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四、课堂反馈
1.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肯定优秀表现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和不足之处。

五、作业布置
1.默写本单元的生词和词语。

2.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

3.完成一篇与本单元相关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表现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P54~55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了解古诗的类别及其特点。

3.反复诵读,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表达方式。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研究一首唐代大诗人XXX写的《从军行》。

二、解读诗题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后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三、整体通读1.自由读古诗,请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

4.通过XXX的《从军行》,你看到唐朝的边塞有哪些景物?5.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

)6.齐读后两句。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7.“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且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四、体会意境同砚们,让我们一起从头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留在心中。

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进修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主动进取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从军行青海孤城——怀念家乡黄沙不还——壮志报国第2课时【讲授过程】一、情境导入,知人论世1.播放黄河、西岳的图片,请同砚们谈谈看了图片之后的感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习作:他了》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书写一篇习作。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感受习作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习作:他了》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难点1.启发学生表达习作中的情感和思想。

2.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写作思路和手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他了》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

2.板书设计:关于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3.学生笔墨、教师课件。

4.备课教师的教学指导大纲。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图片或相关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课文•以小组形式阅读课文《习作:他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和主题。

•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习作:他了》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学习写作技巧•分析《习作:他了》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反复强调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和逻辑性。

步骤四: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写作内容和主题。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写作练习。

步骤五:展示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供其他同学评价和讨论。

•教师针对习作内容和表达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强调写作技巧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自选题材写一篇短文,并用课堂所学技巧进行表达。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情进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更好地理解《习作:他了》的主题和情感,提升自身写作技巧,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整理人:封雪一、本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共四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再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再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二、本单元实化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所学的32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所学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

3、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4、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三、每课实化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第14课《再见了,亲人》原虚化目标为: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是: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评价方法设计:1、初读课文,交流: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感受到他们是“亲人”?初步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

2、再读课文,通过体会最令人感动的语句,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升华一的情感,体会前三个自然段共同的写法──先叙事,再抒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3、由指导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在与别时朝鲜人民一也回想起志愿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

从课文中找一找,结合着平日阅读,观看影视剧等说一说。

使学生偏认识到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为亲人,志愿军用生命和鲜血浇铸了中朝人民间牢不可破的友谊。

第15课《金色的鱼钩》原虚化目标为: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从军行教学目标:1、边塞诗歌的特点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1、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

2、理解“从军”板书:从军3、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4、通过王昌龄的《从军行》,看到唐朝的边塞哪些景物?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5、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6、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7、齐读后两句。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8、第三句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四、体会意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新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

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从军行七首作者:王昌龄原文: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指名学生描述。
3•师小结: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原军离开朝鲜回国, 在车站上 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
(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
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一一再见了,亲人!
五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备课
1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 深,从而培养学生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2、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并学习文章通过具体 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要求背诵课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 之久,“归心似箭”,志愿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 却希望——(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
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 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பைடு நூலகம்们再细细品味1〜3段内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后作业第1、3题。
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
志愿军一
2指出“雪中送炭”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二)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1•总结学法:
①放声读,划句子。②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③有感情朗 读,读中悟情。
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例如,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 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并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来表达一个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 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
容。
五、布置作业
1、熟读1〜3段。
2、抄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情导课
1•志愿军叔叔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
挥手,深情地呼唤。(全班齐背4〜6段)
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 品味课文1〜3段。
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
(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 敌人同归于尽。(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品味。)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 达情感的不同。)
(3)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 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
三、回归整体,感受“亲人”
1•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愿军怎能忘怀呢?让我们走进志 愿军叔叔,跟他们一起和朝鲜人民话别,愿意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感情朗读
1〜3段)
2•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板书: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是经 受过战火洗礼的。当年,志愿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两年零九 个月的战争中,有200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其中36万余人将热血洒 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像,说一说志愿军 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可以采用第二人称来讲。
4•速读课文。
(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
(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
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
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
2•汇报、交流(师相机出示送别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小结:
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 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i) “耗”(hdo)等生字读音。
(2) 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 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
2再读课文,划出能表现出志愿军展示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事例。
3总结:枪林弹雨送打糕;为救亲人失孙儿;为救亲人勇献身;为了亲人失双腿。
(2)出示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 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1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 要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
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
(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齐读,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弓I导学生提出“什么事能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
3•指名生讲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
4.填空、交流,然后全班齐读。
在朝鲜战场上,(谁)为了(谁)浴血奋战,
(谁)为了(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成
了■勺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胜似。
5.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战士 们在心里深情地呼唤,朝鲜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请男生担任战士们深情背 诵4-6段,女生充当朝鲜人民可模仿课文语言向志愿军战士深情话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