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货币供求理论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KPy
•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古典经济理论 不能解释现实中严重的失业问题。 • 创立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主要观点: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人们的货币需求就取决于人
们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
• 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大动机:
• 1.交易动机,即由于收人与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人们必须持有一 部分货币在手中,以满是日常交易活动的需要;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
• (一)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两个条件是:
1.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 2.非现金结算制度。
• 假设: • ①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所构成; • ②法定准备率为10%; • ③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
所组成; • ④银行客户将其一切收入均存人银行体系。
第七章 货币供求理论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 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 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
段、 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 (二)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 微观货币需求: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在既定的收人水平、利率水平 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为合适货币需求。 • 宏观货币需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 的货币量。 • (三)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 • 名义货币需求( Md ):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 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 • 真实货币需求( Md/P ) :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要量,也 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
• 2.预防动机,即人们为应付意外的、临时的或紧急需要的支出而 持有的货币;
• 3.投机动机,即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人们便根据对利率变 动的预期,为了在有利的时机购买证券进行投机而持有的货币。
•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收人,是收入的增函
数:
L1
L1
越 高,在生产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三、货币需求理论
• (一)货币数量论 • 1.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 •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于1911年创立了现金交易说,并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MV=PT
• 假定:1.V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可视为不变的常数。2.在充分就业条件 下,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T变动极小,故也可视为常数。3.一般物价水平P完全是被动 的,完全由其他因素决定。 • 结论:货币数量M的变动导致物价P的同比例变动。
K=1/r
• 2.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 现金漏损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难 免会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的手中而不再流回。 • 由于现金外流,银行可用于放款部分的资金减少,因而削弱 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因而把现金漏损问题考虑进去 后的银行体系创造存款的扩张乘数公式应修正为:
所形成的存款。 • 派生存款: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
出 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 应付日常业务需要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 款。 • 这笔以准备金形式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商业银行遵 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二是由于经营上的原因 尚未用去的部分。前者属法定准备金,后者属超额准备金。
第三节 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给的机制
•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 • 第一个层次是货币当局提供的基础货币,第二个层次是商业
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一、基础货币
•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是指由货币 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控制的货币。 • 它由两部分构wenku.baidu.com: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社会大众所持有的 通货。 • 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三条: • 一是直接发行通货; • 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 • 三是实行货币政策。
银行 A B C D E . . 所有银行合计
存款增加 10000 9000 8100 7290 6561 . . 100000
贷款增加 9000 8100 7290 6561 5905 . . 90000
储备增加 1000 900 810 729 656.1 . . 10000
• 将商业银行吸收的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在此基础上通过 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贷款等业务所创造出来的存款称为派生存 款。用公式表示为:
二、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 统
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 划分依据:“流动性” • 流动性: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而使持有
人 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 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划分口径是:
• M0=流通中的现金
• M1=M0+活期存款
•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 户保证金
货币需求方程式为:
M PT V
• 2.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
• 由以马歇尔和庇古为首的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创立的。
•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Md在国民收入Y中是一个稳定比例K:
•
Md=KY
• 由于国民收入是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与物价水平的乘积:Y=Py 则有:
•
Md=KPy
• 货币供求可以自动趋于均衡,故Md=Ms=M,即M的下标可省 略。即: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 (一)收入状况 • 收人状况可分解为收入水平和收入时间间隔两个方面。在一般情况 下,收入水平和货币需求成正比,收入时间间隔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 (二)市场利率 •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利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使用货币资金的价格。 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 (三)消费倾向 •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 成同方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消费倾向越大,货币需求就越多;反之,消费倾 向越小,则货币需求越少。
D=A×1/r
• (二)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因素 • 存款货币创造限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 1.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它要求银行体系必须适度地创 造货币; • 2.商业银行在存款创造的过程中,不仅要受法定准备金率高低 的制约,而且还要受诸如超额准备金、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的影 响。
• 1.法定存款准备率(r)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 存款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倍数越小;存款准备 率越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倍数越大。 • 如果排除其他影响存款创造倍数的因素,设K为银行体系创造 存款的扩张乘数,则有:
• (二)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 1.内生与外生的含义。 • 内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量是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量,它具有客 观性。 • 外生变量是指货币供给量是由政策所决定的量,它具有主观性。 • 2.货币供给量既是内生变量也是外生变量。 • 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策因素;决定货 币供给量的部门既有金融体系,也有非金融体系,既有央行、 商业银行,也有政府、企业和个人,甚至还有对外交流。
D A
1
r ce
• 4.定期存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 定期存款Dt同活期存款总额(Dd)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比例
关系。当令t=Dt/Dd时,则(r·Dt)/Dd=r·t。由于按r·t所提
存的准备金是用于支持定期存款所需的,尽管它仍保留于银行,
即仍包括在实有准备金之中,但它却不能去支持活期存款(Dd)
D A 1 r c
• 3.超额准备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 超额准备金:为了应付存款的变现和机动放款的需要,事实
上银行实际具有的准备金总是大于法定准备金,这种差额称为超
额准备金。
• 如果超额准备率大,则银行信用扩张的能力缩小;如超额准
备率低,则银行信用扩张倍数提高。因此把超额准备金的因素考
虑进去后的银行体系创造存款的扩张乘数公式应修正为:
• (四)信用发达程度 • 一般情况下,信用的发达程度和货币需求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也
就 是说,在信用制度健全、信用比较发达的经济中,货币需求较少;反 之,在信用制度落后、金融机构匮乏的经济中,信用需求较多。 • (五)物价水平 • 货币水平与货币需求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也就是说,物价水平上 涨,货币需求增加;反之,物价水平下降,货币需求减少。价格水平
• 派生存款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 1.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
• 2.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内直接形成的。
• 3.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商业银行内的存贷活动形成的派生存款 量,应是由贷款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的存款。
•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以贷款作为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原始存款转化为派生存款的过程是:当中央银行用再贷款形式向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贷款转人借款人存款账户,成为可供借款者 使用的存款。但由于存款的所有权属于银行,所以表现在银行账面 上,在原有存款的基础上,又引申出一笔存款来。以此类推,这些 引申出来的存款,就是派生存款。
• 由于各种资产的实际收益取决于物价水平,货币需求函数又可分 为名义货币需求函数和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两种,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为:
M P
f
y, w; rm , rb, re ;
1 p
•
Ldp dt
;
u
第二节 货 币 供 给
一、货币供给概述
•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 币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 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 货币供给:指货币供给主体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 为。其数量表现就是货币供给量。
Y
,dL1
dY
0
•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利息率,是利率的减函数:
L2
L2 r ,
dL2 dr
0
• 所以基于这三种动机的货币总需求为:
L L1Y L2 (r)
• 货币总需求曲线:
Ll
• (三)现代货币数量论 • 背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滞胀”问题,凯恩 斯理论既无法解释“滞胀”的原因,也提不出解决“滞胀”问题的 方法。 • 代表人物:弗里德曼 • 主要观点:影响货币需求有第三类因素: • 1.收入; • 2.货币及其他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 3.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的进一步创造,故这部分r·t或(r·Dt)/Dd对活期存款乘数K的
影响,便可视同为法定准备率的进一步提高,应在K的分母中加
进
K
1
此项数值,以作进一步的修r正,c即:e rt • t
四、货币乘数
• 货币乘数: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 根据货币供给模型Ms=m·B,可得货币乘数模型:
• 某人在银行A存入了10000元支票存款,如果中央银行要求的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则银行A增加法定准备金1000元 (10000×10%),超额准备金为9000元(10000-100⑵。银 行A可以将9000元借出,如果借款人将9000元存入银行B,则银 行B的法定准备金增加900元(9000×10%),超额准备金增加 8100元(9000-900),银行B再将超额准备金8100元借出,如 果借款人再将8100元存入银行C,这一过程将持续下去。
• 派生存款转化为原始存款的过程是:如果一笔由银行创造的货 币,由甲银行贷款转人乙银行,从整个银行系统看,只是派生存 款的转移,即甲银行由贷款派生的存款转移到乙银行,但从乙银 行来看,有相当部分会作为存款准备金;如果由一家银行通过 “多存多贷”促使存款不断派生,在每笔派生的存款中也须有相 当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由此看出,商业银行在不同层次的存款 派生过程中,总有数量不等的存款准备金交存中央银行,与此同 时,又形成了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作为存款派生的基础。
• 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 券,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 再贷款,财政部发行通货,中央银行的应收未收款项,中央银 行的其他资产,政府持有的通货,政府存款,外国存款,中央 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 原始存款: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 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