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知识竞赛复习资料共10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防护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由10个A级要素和53个B级要素组成。
2、安全标准化采用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3、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就是要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
4、安全标准化达标证书的有效期限3年。
5、企业实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应进行的五个阶段:初始状态评审、策划及风险分析、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编制、安全标准化运行、自评。
6、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7、你公司(厂)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创新科技,安全发展。
8、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要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9、企业应建立提取安全费用制度,明确提取标准,按月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10、安全生产“五同时”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11、安全危害主要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12、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13、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就是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14、风险评价时机是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作业开始之前。
15、风险等级分为巨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轻微风险。
16、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订应急预案。
17、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风险,应定措施、定人员、定资金、定期限、定“一对一”监管人,积极落实整改。
18、新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厂、车间、班组。
19、厂(公司)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40学时、车间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24 学时,班组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 学时。
20、班组安全活动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
21、班组安全活动可采用学习、讨论、参观、观摩、竞赛等。
22、未经培训教育的从业人员,或培训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
2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设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4、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
25、检修项目应按照“五定”管理,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检修质量、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进度。
26、特种设备应建立档案和台帐,定期检修,证件齐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27、生产设施检修前,应组织有关人员,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或其他适用方法对检修活动进行风险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控制风险。
28、企业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29、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隐患,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书面向企业隶属的直接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
30、安全检查形式有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
31、综合检查是以落实岗位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厂级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车间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班组级每周不少于一次。
32、专业检查应分别由各专业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专业系统人员进行,每年不少于两次。
33、检查应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进行,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做好安全检查总结,做到检查监督工作有标准、有记录、有纠正、有反馈、有考核。
34、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找不安全因素,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措施。
35、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分为室内演习和现场演习两种。
36、事故实地演习根据任务要求和规模可分为单项训练、部分演习、综合演习三种。
37、企业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果,评审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38、企业应定期评审应急救援案,尤其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部门备案,并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
39、企业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
40、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41、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2、企业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
43、事故调查处理提出的预防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管理措施。
44、对有害物质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45、企业应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定佩带和使用。
46、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47、企业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制度,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48、企业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
49、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50、企业生产的产品属危险化学品时,应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编制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1、危化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52、企业应对动火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作业实施作业许可证管理,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53、企业应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志和告知牌。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54、企业应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发现承包商施工作业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应向承包商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予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