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代表作有什么_杜甫的生平及代表作_解析

合集下载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品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深刻,富有人文关怀,对社会历史风貌具有强烈的刻画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品。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世称杜牧,唐代文学家,又称杜工部,祖籍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其父杜审言,是一位长在皇室的官员。

他活动的时代正是唐朝从鼎盛走向衰落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杜甫出身贵族,但随着天下动乱,他的家道逐渐衰败。

早年家境贫困,多次奔走于官场求职,却屡次不中,经历了外祖父死亡、母亲病逝等重大变故后,他下定决心离开京城,背靠野山,度日艰难。

他的诗歌主题多与国家疾苦、民生疾苦、人类生存等问题相关,对深刻的社会矛盾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被称为“诗史”。

二、杜甫的代表作品杜甫的作品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反映社会的现实主义诗歌,有很高的意义。

以下是杜甫的几首代表作。

1.《登高》此处登高望远,人生余欢自寂寞。

山色江声殊未变,旧时衣服旧钱貌。

小桥流水人家老,古道西风瘦马高。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登高》写的是杜甫背负终生之叹,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一种闲适、自由、理性的心态,有一种跳脱尘世的感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作》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橘洲秋柿,霜菊动江南之篱。

端如枯骨之蛴,流若朝露之泫。

何难题醉,倾盖如故?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此次中吴,遥想吴王家。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鱼龙潜跃,鸟兽翔集。

纵观天下兴亡,哀在秦、汉之际;人道恶荒,悲于神、禹之叹。

愿前驱千里,快哉飞升。

愿千里送行,共剖西川鱼腥!《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作》是杜甫旅途中抒发感慨的一篇诗歌。

诗中写出了杜甫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于人生的无奈感,衍射出了杜甫深厚的思想和对于人生的洞察。

3.《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作品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开阔,涵盖社会、哲理、人生、爱情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表现力。

本篇文档将为大家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和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有所帮助。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河南巩县,出生于河南巩县杜陵,故又称杜陵。

其家境富裕,但由于战乱频仍而渐渐衰落。

杜甫年少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深厚的学问和卓越的才华。

他曾任过进士,但几次失败之后选择离开官场,致力于诗歌创作。

杜甫历经人生曲折,可谓是一位较早意识到诗歌的文化价值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诗人。

他的诗在唐代被广泛传颂,至今仍然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和崇高的地位。

二、杜甫的代表作品1.《登高》《登高》是杜甫的一首名篇。

诗中描述了丰峰塔的景色和杜甫自己的怀想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对战火纷飞的时代和离别的感慨。

同时也反映了杜甫自己的感受和人生旅程。

2.《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是杜甫的一首小令,也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象征和比兴,描述了大地上一场春雨对人民生活的带来了欣喜和希望。

这首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赤壁》《赤壁》是杜甫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写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表达了作者的反战和爱国情怀。

这首诗对中华文化和军事史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4.《三别》《三别》描写了杜甫和三位忘年交分别离别的情景。

诗中杜甫对友情和共享艰难的情感表述得非常深刻,折射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同时,也反映了杜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对治乱之道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5.《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名篇,诗中描述了他登上岳阳楼时的种种感受和思考。

这首诗流淌着杜甫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既有对社会现状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有对爱情和生命美好的憧憬。

杜甫的简介和作品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和作品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和作品代表作有哪些杜甫(712年-770年),唐代文学家、诗人,字子美,号杜工部,祖籍河南巩县(今在河南省永城市),出生于陕西长安(今陕西西安)。

他一生历经盛衰,流离失所,但其创作的诗歌经典流传至今,被誉为“诗圣”。

杜甫幼年家境优渥,但随着家族财富逐渐减少,他的生活开始变得艰难。

早年曾考中进士,但因控告官员弊病失去了官职,从此开始漂泊流离。

他曾经历过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相继离世,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诗歌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人生经历,成为了唐代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杜甫的诗歌风格最受欢迎的一点是他的真实而深入的描绘,他的作品写实而深刻,真实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和人的苦难。

世人对他的印象借助于他的描述而深入且刻骨铭心,不留任何纤瘦的遗憾。

杜甫的代表作品主要分成三类:一是抒怀作品,回顾往昔,表达对亲友、家族厄运和国家之痛的深沉思索和怀念之情。

这类作品充满着深情和宽广,并且写作简洁透彻,多句心折,情感饱满,也是杜甫诗歌创作中最著名和广为人知的一类。

例如,杜甫的《八阵图》和《春望》。

二是叙事作品,通过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反映了当时的国家政治、社会现象等。

这类作品以讲述事实、应用比喻为主,通过写实的方式真实展现了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和时局风景。

如《三吏》、《梦李白》、《石壕吏》等。

三是议论性作品,这类作品以反映和讽刺当时的政治现象、矛盾和争议为主,常常通过文艺表现手法深入痛切地揭示了社会和政治矛盾,例如《兵车行》、《赤壁》、《钱塘湖春行》等。

总的来说,杜甫是一位音乐、艺术、历史和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的经典作品,歌颂了人性、爱情和自然之美,抒发了对人生的思索和热爱,启迪人们对于生命的感悟和对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认识。

他的影响不断地传承,被后世人敬重和借鉴,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杜甫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广为传诵,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以及他的主要作品。

一、杜甫的生平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

他出生在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生活历程曲折坎坷,他曾经在政治层面遭受打压和被贬谪的经历,但这些的经历也使他的诗歌更加深刻、感人。

他的晚年时期,病重憔悴,但依然创作了大量的优美诗篇。

二、杜甫的主要作品1.《登高》《登高》是一首描述自然风光的诗篇,反映了杜甫的感性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写道:“浙江水无涯,不尽江源洒。

万里浮云千峰秀,一夜飞渡镜湖月。

”这些艺术性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感观体验,是杜甫诗歌的特色之一。

2.《丽人行》《丽人行》是一首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爱情诗。

诗中描述了杜甫所爱的女子的美貌和优雅。

杜甫感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些句子在描写美丽之余同时也传达了对光阴之快速流逝的无奈之情。

3.《望岳》《望岳》是一首以岳阳楼为主题的诗歌,既表现了作者将理性与感性融合的诗歌境界,又展示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写道:“岳阳楼高且长,叠翠流光接上苍。

少有游人能饮此,无妨惜取少年行。

”这些描述,全面展现了岳阳楼的美貌和特点。

4.《将赴新丰煮酒时与诸友共同尽欢》《将赴新丰煮酒时与诸友共同尽欢》是一首表达诗人豪迈豁达个性的佳作,它的热烈气氛、美好寓意、鲜明性格、活泼语言都使读者倍感振奋。

而诗中的结尾“且更尽此杯酒,重与古人聚!”更是表达了杜甫对古代仙人的崇拜。

5.《宿府》《宿府》是杜甫一首抒怀之作,诗的内容叙述了他在旅行的时候对生活的感受。

作者在诗中道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表达了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和对于时局的关注。

三、结语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对于诗歌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是以高尚的品德和思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他的作品以感性的描述和矫正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文学界的巨匠。

他的诗歌以立意深远、风格雄浑、情感真挚著称,被誉为唐诗的“国之奇才”。

本文将为您介绍杜甫的简介资料和代表作品。

一、杜甫简介杜甫出生于唐代贞元元年(公元713年),原籍河南巩县(今洛阳市)。

父亲杜审言是一名州刺史,家境殷实。

杜甫的童年十分幸福,但在他15岁时父亲去世,家境一落千丈。

他曾在咸阳吏部试中考中第二,但因其出身贫寒,朝廷并未授予他官职。

自此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经历了许多苦难和挫折。

杜甫的性格十分坚韧不屈,他对生活和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腐败现象十分痛恨。

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担忧,通过阐述自己的不满和呐喊,希望能引起社会的重视和改变。

杜甫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政治、社会和人文等不同领域,同时充满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

他的诗歌不仅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而且富有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杜甫代表作品1.《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歌描绘了唐代美女的风姿和气质。

其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一句被奉为经典,成为古代爱情诗的经典之作。

2.《登高》《登高》是杜甫的另一代表作,描写了登高所看到的美景,包括森林、山峦和江河。

诗中表现了杜甫的豁达和乐观,以及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3.《春望》《春望》是杜甫又一经典之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其中的“飞花共舞鸟飞回,万物更新世无疆”一句被称为经典之作,表达了杜甫对生命力的认知和肯定。

4.《李陵》《李陵》是杜甫的历史题材作品之一,诗歌描绘了三国英雄李陵的生死轨迹。

杜甫通过史诗般的叙述,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颂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5.《赤壁》《赤壁》是杜甫的又一历史诗作,描写了三国时期曹操和孙权的战争,并通过对两个不同势力的对比,体现出了诗人对和平、统一的向往和寄托。

总之,杜甫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诗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杜甫的简介作品诗词有哪些名字

杜甫的简介作品诗词有哪些名字

杜甫的简介作品诗词有哪些名字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影响了数代文人墨客,被誉为“诗圣”。

他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国家政治形势的思考,他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心。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一、生平概述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称杜工部。

生于长安(今西安),早年在官府做过差役,后来曾到过蜀地、荆湖、洛阳、长安等地游历,从中汲取灵感。

他的一生经历了虐政、荒年、战乱等多种磨难,这些经历也成为他创作诗歌的原材料。

二、主要作品杜甫是唐代最多产的诗人之一,他共创作了近1500首诗,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

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作品:1.《春望》《春望》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名篇之一。

该诗描写了唐代的春天景色和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反映了时局不稳定和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深深地表达了杜甫的关心和担忧,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人民的爱和关怀。

2.《登高》《登高》是杜甫另一首代表作品,也被称为“二十四桥明月夜”。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夜晚登高,目睹了夜景的美,同时也表现了对健康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历代文人的赞誉,被誉为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

3.《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另一首代表作品,该诗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以及她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遭遇。

这首诗不仅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苦难,还表现了杜甫对女性的赞美。

4.《兵车行》《兵车行》是杜甫的另一大代表作品之一,该诗描述了一支军队的行军情景,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士兵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形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现实,深刻地表现了杜甫的悲愤之情。

5.《范成大》《范成大》是杜甫的一首挽歌,为唐代著名学者范成大的逝世而作。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老师的怀念和追思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社会制度的批判。

总之,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杜甫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呢

杜甫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呢

杜甫的简介和作品有哪些呢杜甫是唐代诗人中最具有文学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诗史上的杂家”,他对唐朝文化和社会的描述,以及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特点,并示范一些著名的作品,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自号少陵野老,生于公元712年,死于公元770年。

他出生在陕西成纪(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贫寒家庭中。

父亲过世时,他只有3岁,之后他的母亲和家人白手起家,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在成长过程中,杜甫领略了贫困农民的艰辛和人民的苦难,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成年后曾经做过县尉、将军和官员,但是由于权力斗争和意见不合,使他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和职位,不得不漂泊流浪。

在这一路上,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贫困人民的痛苦,也鼓励了他的创作。

二、杜甫的创作特点1.代表作品丰富杜甫的作品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而且还创作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歌谣、小调和民间文章。

他的诗歌涉及到许多主题,包括爱情、社会、政治、自然、历史等等,都受到时代的认可和欣赏。

2.情感真挚深刻杜甫的诗歌情感真挚动人,他用直率的表达方式,表达他对现实和人生的看法。

不管是在表达爱情还是对命运的痛诉上,他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当他展现他的诗歌时,就像是打开了一个人情的封印,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

3.意境深深刻画杜甫的诗歌中有许多意境深深的作品,包括《登高》、《春望》、《遣怀》等等。

这些作品中,他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比喻,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景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运用细腻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深入地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并存。

三、杜甫的流传作品1.《登高》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通过景物描写,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杜甫在此诗中提出了“笑书神侠”的人物形象,在渺茫的未来中寻找着自己的世界。

2.《春望》《春望》是杜甫诗作中自然意境最为深刻的一篇。

关于诗人杜甫的简介和作品介绍

关于诗人杜甫的简介和作品介绍

关于诗人杜甫的简介和作品介绍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广为人知,刻画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对后来的诗歌影响极大。

本文将从杜甫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平杜甫,原名杜审言,唐朝贵族出身,祖籍河南巩县,出生于四川成都。

他的祖父杜审机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代的大臣。

杜甫年轻时曾经担任过官员,但是经历了很多的挫折。

他经常被贬谪或者散官,面对家庭的贫困,不得不四处流浪,生活十分艰苦。

杜甫在自己困苦的经历中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他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写下了许多的作品。

二、代表作品介绍1.《登高》《登高》是杜甫最为著名的一首诗,在唐代的文学史上地位极高。

诗中杜甫借助登高的场景来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中经历的苦难和磨砺是必须的,只有在经历风雨之后才能看到真正的风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自传诗之一,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身处贫困和艰难环境中,却仍然坚持写作的决心以及对于文学的热爱。

3.《三吏》《三吏》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三位官吏对于贪污腐败现象的不同态度。

其中的高官先生因为私心才要了家人的命,官员郑侠碍于余威扶持了黑社会,而最后一位官员陈税仍旧卑微不敢哄抬。

4.《春望》《春望》是杜甫的一首名篇,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乱象和人民的贫病。

杜甫通过对于春天重返大地的描述来对比当前社会的萧条以及人民的困境,对唐代贵族专制政治和党同伐异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三、总结杜甫是唐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广泛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杜甫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展现出对于现实的关注和对于人民的深刻同情,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位伟大的巨匠。

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不容忽视的珍贵宝藏。

杜甫的个人资料简介和他的诗

杜甫的个人资料简介和他的诗

杜甫的个人资料简介和他的诗杜甫的个人资料简介和他的诗如下:1、唐代诗人杜甫简介及代表作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2、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3、杜甫代表作《谴怀》《昔游》《卜居》《堂成》《蜀相》《为农》《有客》《狂夫》《舍》《江村》《野老》《遣兴》《南邻》《恨别》《客至》《江亭》《可惜》《独酌》《寒食》《石镜》《琴台》《病柏》《枯棕》《不见》《大雨》《四松》《归雁》《去蜀》《除草》《丈人山》《成都府》《石笋行》《赠花卿》《少年行》《大麦行》《题桃树》《漫城二诗》《春夜喜雨》《草堂即事》《绝句二首》《绝句四首》《戏作花卿歌》《望岳》《酬高使君相赠》《春日江村五首》《春水生二绝》《绝句六首》《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兖州城楼》《登楼》《月夜》《潼关吏》《新安吏》《垂老别》《旅夜书怀》《水槛遣心二首》4、杜甫代表作名句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史上的伟人”,其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的崇敬和反思。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词。

一、杜甫的生平杜甫于公元712年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一个封建家庭,他的祖父是隋朝的宰相。

由于杜氏家族衰落,杜甫的童年非常贫苦。

他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识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和险恶,培养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情。

他曾经担任过官员和学官等职务,但是由于独立思考和忠于原则而多次受到废黜或贬谪的打压和困扰。

杜甫于公元770年去世,享年59岁。

二、杜甫的代表作杜甫的诗词作品总数达到了1500多首,其中不少是高度有名的经典之作,下面仅列举一些代表作: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70年左右,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描绘了杜甫在登高远望的时候所见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景象和人生的感慨。

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困境破灭后的未来,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担忧。

3.《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灯火阑珊处,拭泪双双望。

念我沦于险阻泥,关河千里,望长安于日下。

客心何在,回首向来萧瑟处。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铿锵有力的语言表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同时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爱护。

4.《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渚田阡陌,交疏织干戈。

旌旆夷陵,城隅斗鸡鹜。

严风骤雨,大旱不雪。

望长安于日下。

目断西飞鸿雁,思照南归虹霓。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65年左右,是杜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雄浑壮丽的语言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爱护,同时表现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崇敬和反思。

杜甫的简介生平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生平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生平代表作有哪些杜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充满哲理性、思想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又因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被誉为“诗圣”。

杜甫,原名杜审言,字子美,别号杜陵。

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卒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70年)。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以清官出名的世家,祖籍为汉中,后迁居西安。

杜甫年轻时曾经做过进士,但由于对官场上的腐败和不公起了强烈的批判,因此多次被贬谪,直到去世都没能回到中央政府任职。

在贬居长沙期间,杜甫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被誉为“长沙派”的代表。

杜甫的诗歌作品几乎涉及了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多个方面。

杜甫不仅对乡村社会予以关注,对于上层建筑中君臣、士、商人等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也给予了真挚的情感描绘。

他的诗歌风格古朴自然,字里行间流露着深刻的社会思考。

杜甫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登高》,这首诗是杜甫中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他的壮志豪情,通过对登高时所见所想的描写,表现出了诗人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价值追求。

杜甫的另一首代表作品是《春望》,这首诗是杜甫成名之作,表现了对年节渐近、物产丰收和天地清明的美好祝愿,刻画出了春天的活泼和妩媚。

同时,诗中也记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的政治腐败和人民疾苦,反映出了杜甫深切的社会现实意识。

此外,《兵车行》、《登岳阳楼》、《赤壁》等杜甫的作品都在中国古诗歌史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成为经典的代表之一。

这些诗歌都慷慨激昂、凝聚力极强,充满了杜甫独特的文化胸怀和时代感。

总的来说,杜甫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代表人物,更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对于人生理想的追求和表现、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述,都极为深刻、精彩和独特。

杜甫的诗歌作品,不仅代表了唐代的文化繁荣,更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深刻的意义。

杜甫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

杜甫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

杜甫的简介以及代表作品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李白被并称为唐代“诗仙”。

他的诗歌以“豪放派”为主,反映出生活中的很多真实面貌,表现出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既有极度悲愤和慷慨激昂的作品,也有柔情似水的佳作。

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至今感动着人们。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出生于河南巩县,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初时,他随父迁居成都,入读当地名师孔巢父的学堂。

后跟随王勃、卢照邻等名士学习诗歌,但是,因为他的文笔飘逸,思维活跃,一直未能被当时官场重用。

直到他的妻子去世后,他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开始漫游天下,用诗歌来吐露对社会、人生、爱情的种种感慨,获得了相当的声誉与知名度。

杜甫的诗歌作品分别收录在《杜工部集》和《杜工部外集》两部集子中。

二、杜甫的代表作品1. 《登高》这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描写了杜甫登高远眺的壮美景象。

整篇诗流畅有力,气势磅礴,抒发了作者豁达洒脱、向往自由的心情。

这首诗不仅很有艺术价值,而且也成为了中国民间的名篇佳作。

2. 《春望》这首诗是唐代名诗之一。

诗人因观茶下作兴离题,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反响唐朝安史之乱的黯淡岁月。

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尔虞我诈的官场抱有一定的不满和警示。

3. 《赤壁》这首诗是杜诗里最有名的一首,它是杜甫的长篇叙事抒情诗,借史说道理,通过借史为喻,描写赤壁之战。

杜甫通过对流光溢彩的临江景物的描写,一幅惊天动地的绝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在文中描写的视角、音乐、色彩、色调等细节都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4.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诗中较具特色的一首。

大约在760年左右,杜甫描写了民间百姓在唐军战争中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

整篇诗歌情感热烈,语言生动,反映了作者的怒发心声,感动了无数读者。

综上所述,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历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歌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歌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诗歌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诗史之冠”,其作品以思想深刻、雄浑豪放、感情真挚而著称于世。

本文将会对杜甫的生平和代表作进行介绍。

一、生平杜甫出生于唐代开元年间,是一位贵族子弟。

他年轻时就有志于文学,曾跟随当时的文化名流学习文章。

然而事业一直没有太大进展,他在长安、洛阳、成都等地漂泊,一度陷入人生低谷。

杜甫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者和社会活动家。

他多次上书表达对时政的批评和对百姓的关注,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

他曾在四川经历过景福起义的洪水灾害,第一时间捐赠资金,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他倡导以自己为榜样,推广德政治国,保障民生,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杜甫84岁时逝世,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和深刻影响后人的思想。

二、代表作1.《丽人行》《丽人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以美女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向往和感叹。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其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绿肥红瘦”,“腰肢细如束素”,“足修长兮玉之姿”,这些描写都让人感受到杜甫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塑造力。

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局限和身份的差别,塑造了一位女性的形象,突显出了杜甫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

2.《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这首诗是杜甫在辞官后离别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他的离愁别绪。

这首诗从景物切入,描绘了乐游原的美景。

还通过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表达了杜甫离开家乡时的忧愁和感慨。

“伤心桥下春波绿”的描写,是对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更体现出他离家后对家乡的想念之情。

这首诗激发了人们对离愁别绪的共鸣和感悟。

3.《兵车行》《兵车行》是杜甫对战争残酷与人民苦难的深刻体悟而作。

这首诗以战车为载体,描绘了唐代战争的残酷、百姓的惨状。

诗中的"战马"、"坎坷道路"、"高墙城门"等形象描述,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恐惧,塑造出一个惨痛的悲剧画面,达到了深刻表达的目的。

杜甫诗三首——杜甫生平与代表作赏析

杜甫诗三首——杜甫生平与代表作赏析

情。
47
第二课时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完成“作业本”上练习; 3、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改写《石壕吏》; 4、课外搜集杜甫的有关资料,掌握(背诵 并默写)杜甫其他诗歌3首。
48
3
泰山简介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 宗、泰岳,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
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 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 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 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 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凭添了几分神 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 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 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 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景 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

一步步展示出来。







40
一听 男妇 附前 书致 至词 ,: 二三 男男 新邺 战城 死戍 。。
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 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 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 可见战争之惨烈。
41

者 且 偷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 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

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 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 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2
介简家作
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 ,世称"李杜 "。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豪放,带有浓 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 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是我国古 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 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人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人

杜甫的简介资料作品有哪些诗人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生于公元712年,死于公元770年,享年58岁。

他的诗歌作品广为流传,被誉为唐代“诗圣”。

他的诗歌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热情关注、对生命的深刻思索和对山水自然的感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本文将就杜甫的生平简介、代表诗歌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平简介杜甫出生在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出身于士族家庭。

他的祖父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杜甫的父亲也曾在政坛上做过一些事情,但因为得罪了宰相李林甫而被贬官。

这大大影响了杜甫的成长过程,他的家境一度十分贫困。

杜甫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爱,对此一直心存感慨;他的父亲经常贫困潦倒,自杀身亡后,杜甫也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杜甫年少时爱好读书写字,后来曾在崖州学道法,但因为家境贫困而放弃。

他曾拜访过许多著名的学者和文人,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杜甫从事过官府工作,但一直不得志,后来又因为贪污和谋害同僚罪名遭贬,一度逃亡到成都。

在成都这段时间里,杜甫研究佛教,写下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歌。

不久,他又被迫离开成都,去了长安,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辗转迁徙。

死前几年,因丧子之痛心神交瘁的杜甫避难蜀地,接受了当地官员的赈济。

他在此拾起笔端潇洒自如,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

公元770年,杜甫因病去世,葬于成都南郊白塔山。

二、代表诗歌作品杜甫的诗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人性、自然等问题的深刻探讨。

在他的诗歌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和斗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有以下几首:1.《登高》: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公元770年。

诗中表现了杜甫对自然风光的卓越品位和视角。

他将描写自然风光的技巧与表现出来的思想深度相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兵车行》:这首诗写于公元765年,描写了唐朝军队出征时的惨烈及其对老百姓的影响,上下相映,极富韵味和震撼力。

3.《赤壁》:这首诗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文学作品描绘出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的场景和壮烈景象,成就了杜甫崇高的政治理想与理想人格的形象。

杜甫的简介生平代表作有哪些诗

杜甫的简介生平代表作有哪些诗

杜甫的简介生平代表作有哪些诗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之一,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文学价值,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本文将从杜甫的简介、生平以及代表作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一、杜甫的简介杜甫,本籍河南巩县金水(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出生于687 年,去世于779年,享年92岁。

这位诗人的人生经历非常曲折而且多灾多难,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表现出了对于社会政治和人民疾苦的关注和担忧。

杜甫的字是子美,号也叫做杜陵,因为他的先祖是从今天的陕西省杜陵迁徙而来的。

杜甫是唐代文坛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称为“诗中有史,史中有诗”,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一个巅峰和高峰。

二、杜甫的生平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他经历了许多不幸,这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悲壮和悲凉的色彩。

他在出生后的17岁时就离开了家乡,避难到了江淮之间,随后又辗转于西南各地,当时的他对于政治和社会时局相当关注和担忧。

公元742年(开元30年),杜甫26 岁时,朝廷大赦,他回到了长安,进入了翰林院做了一名书写员。

然而,由于官场上的腐败和污染,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晋升,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他时常遭到境况的苦难,如战乱、贵族和官员的压迫等问题都给了他很多的痛苦和困扰。

但是,在这个底层的生活中,杜甫却成功地创作出了许多深刻的诗歌作品,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

三、杜甫的代表作1、《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构思、流畅的词汇和丰富的意境,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登山的壮阔景象,将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父母妻儿曾游此,泪眼问前程。

”《兵车行》是杜甫创作的另一件代表作品,这首诗歌描绘了人们在战争和压迫中的痛苦和哀叹,表达了对于战争的反思和警醒。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作品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作品杜甫,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融汇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各种文艺流派的特点,展现出他出色的诗歌才华和广阔的人文素养。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作品。

一、杜甫的简介1. 杜甫的生平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随县(今属江苏),生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12年),卒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70年),享年59岁。

父亲是随州司法参军,少年时随家迁居长安。

小时候失去父亲,贫穷潦倒的家境使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一生努力思考社会现实,埋头钻研史书。

因长于骑射上阵,曾任将领,还曾被授予“醉吟诗句三百篇,每篇无不出机杼”的头衔。

2. 杜甫的诗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名副其实的巨匠,他的作品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豪放文化之摇篮”,并影响了后世许多文学创作。

其诗作体现了个人深刻的思考、鲜明的人性关怀和深厚的情感表达,作品丰富多彩,涵盖政治、历史、社会、风景等多个领域。

二、杜甫的代表作作品1. 《望岳》《望岳》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杜甫的志向与情感之美,在诗末写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等语言,表现出了杜甫不断追求进取与不屈服于逆境的决心。

2. 《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现出了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意境。

诗中有“红楼梦里尘世事,片云散后明月清”的语言,措辞凝练。

通过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反映,表现出他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自我放逐的内心思考。

3. 《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他对田野之美、生命之生生不息的喜悦。

诗中“闻道龙湫浦,桃花潭水深,不及茅屋无人夜,松间草际凉”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生趣与人情的感染,将他的心境烘托得更为明显而深刻。

4. 《新婚别》《新婚别》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自己与妻子新婚之后分离的心情。

这个诗题下的诗作,不像其他的旅别的诗,没有浪漫主义意境的提炼,却用地俗、平淡的笔触,感人至深地展示了爱与现实的缺憾之处,让人触动心灵,感同身受。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和代表作有哪些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其在唐代诗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诗歌描写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历史、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唐代古典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简介和其代表作。

一、杜甫简介杜甫出生在唐朝中期,即712年。

他的祖籍在河南巩县,出生于陕西成纪。

杜甫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官僚,他引导杜甫从小学习古代文学和诗歌,注重人文教育,这也启发了杜甫的诗歌才华。

曾任中书舍人,后出使长安不成功,回家献稿不被采纳,于是投河自尽。

虽然杜甫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但他的诗歌却被广泛流传,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二、代表作1.《春夜喜雨》《春夜喜雨》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为七绝古诗,描写雨夜的美丽景象。

诗句纵情抒发喜雨之情,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诗句中写道,“君看一雨道场深,银汉东篱乡自春”,将雨水和自然界融为一体,表达出杜甫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与感恩。

2.《登高》《登高》是杜甫另一篇经典之作,这篇诗同样为古诗,主要描写登山的美好风景以及人们在其中所感受到的情感。

在诗中杜甫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以诗歌的形式刻画出了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对华夏文化和历史的感慨。

3.《赤壁》《赤壁》是杜甫另一首著名的诗篇,它描绘了赤壁之战中的历史场景。

在诗歌中,杜甫发挥了其语言技巧,生动地描绘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疾苦。

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感触融入其中,“忽闻汉将落泪,胡姬南渡叹;一朝北海变清,清月杀人魂”,表达出深深的感慨和对人民的同情。

4.《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是另一首代表作,它描绘了登高的人们畅游在自然之间的美丽风景。

在诗中,杜甫不仅描绘了楼上的壮丽景致,还将其与权利、荣誉和人生的意义结合起来,让诗歌在感性的同时更具思想性。

整首《登岳阳楼》既是一首抒情之作,又充满了深远的哲思。

杜甫的代表作丰富多样,包含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描述描写,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雄浑的诗意风范。

杜甫的简介和主要作品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和主要作品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和主要作品有哪些杜甫,唐代文学巨匠之一,被誉为“诗史之冠”,他的作品包含五言、七言和律诗等形式。

杜甫的文学风格严谨且诗意深远,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还揭示了普通百姓的困境和生活境遇。

本文将介绍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一、杜甫的生平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南长沙,出生于大唐盛世,公元712年。

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吏,家境贫寒。

杜甫14岁时随家人迁居于成都,开始了他漫长的流浪生涯。

在流浪的过程中,杜甫看到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平等和不公,他思考了社会现状,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风貌和人民疾苦的诗歌。

杜甫的一生饱经世事,从小贫困,长大后遭父亲溺爱而丧母之痛,他在青年时期的政治抱负受挫,曾两度落泪于达官贵人之前。

直到43岁时,杜甫得到了一个小官职,但没几年便被贬为卒伍,不久,又弃官落草。

749年,杜甫痛失5个儿子,形成“五子良将”的悲壮,这时他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作之路,在流亡流落的过程中,写出了众多反映社会矛盾、民生苦难和吟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771年,杜甫逝世于河南巩县,终年60岁。

二、杜甫主要作品1.《三吏》《三吏》是杜甫创作的一篇长篇叙事诗,全诗以三吏为主线,描绘了唐末官场上的腐败和贪污现象。

诗中“儒林苦于陋宦,百口莫能言”的描写,道出了当时士人无法改变官场弊病的困境。

2.《登高》《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一次踏上山巅,俯瞰山下景色的感受和心情。

诗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句,表达了对历史巨人事迹的赞叹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是杜甫的一首短篇诗,描写了作者在夜晚思念远方的家人,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受。

全诗深情、抒怀,色彩斑斓,余韵悠长。

4.《杂诗十首》《杂诗十首》收录了杜甫多种风格的短诗,题材广泛,内容深刻,代表的有《春夜喜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诗中体现了对社会现状和人民疾苦的关注。

5.《贫女》《贫女》是杜甫写给一位生活贫困的姑娘的诗篇,展现了艰辛生活中的女性的坚强和无助。

杜甫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

杜甫的简介和古诗有哪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李白、王维合称唐诗“三绝”。

他的诗歌内容深入社会,关注人民疾苦,抨击贪官污吏,表达对人民的同情和爱。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表达准确,字字珠玑,被誉为唐代最出色的地一位诗人之一。

本文将向您介绍杜甫的生平简介及其作品的精彩内容。

一、杜甫生平简介杜甫,其祖籍是西安,出生地为河南涧州上洛县。

杜甫的家族是宋朝开国元勋杜光庭的后裔,杜甫本人出身于一个中等家庭,父亲杜审言当过尉氏长史,但后来却被贬为枯藤节录事。

因此杜甫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

他年轻时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并未获得进士称号。

他曾经担任过汉王府校书郎、德宝郎中等职务,但因为拒绝为官不当和抨击贪官污吏,多次被贬到边疆作为士兵或官员。

杜甫在旅游途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这与他的诗歌及其广阔胸怀相吻合。

在诗歌创作方面,杜甫开始于唐高宗永徽年间,终其一生,他为人民爱民,关注人民疾苦,思考国家兴衰,表现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的诗歌大量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思想,充分表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也表现了唐代文学现实向理想的历史进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唐代诗歌的灵魂人物之一。

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叙事、人物描写和议论文等。

有一种自然风范和愤世疾俗的气节,这些风格的表现战胜帝王、大臣、贪官等,体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风范和人类充满深刻思考的人生态度。

二、杜甫的代表作品1.《登高》《登高》是杜甫的诗歌代表作之一,表现了杜甫旅游过程中所见所闻的感受,也是他创作的一种抒发思想情感的方法。

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独特风格,采用了自然描写和人物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从而展现了美景和作者的情感,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2.《赤壁》《赤壁》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由三十六首长短不一的诗歌组成的大篇叙事诗歌,讲述了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

诗歌的结构分为三部分,首先描述了赤壁山水和吴、蜀两军的形势,接着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和战役的细节,最后表现了主人公周瑜、诸葛亮、赵云等英雄的死别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的代表作有什么_杜甫的生平及代表作_解析【--情人节祝福语】导语: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人被称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下层艰苦生活的诗篇。

与李白并称“李杜”,但在艺术上能否与李白相提并论?闻一多先生的评价: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先生我们都很熟悉,是位学者,同时也是个浪漫的富有激情的诗人,他做出如此高的评价,自有他的道理。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看一下杜甫能否当得起这句赞语: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生平以三十五岁为界:三十五岁前:(712-745)壮游生活,二十岁漫游吴越;二十五岁,齐赵之游;三十三岁,结识李白,同游宋中,北上齐鲁。

此时杜甫一腔豪气,满怀雄心:“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饮酣视八极,俗物皆茫茫。

”三十五岁后:(一)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年长安生活(746-755)“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有时不得不寄食朋友,卖药都市。

(二)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陷安史乱中四十五岁,授河西县尉,没有接受,不久改任右卫府兵曹参军。

四十六岁,避“安史之乱”,携家北走至鄜州,得到肃宗即位灵武的消息,便只身北向延州,半路被叛军俘虏,押往长安。

第二年,冒死逃见天子,在凤翔被授予左拾遗。

因房琯事,几乎问死,后放还鄜州探亲。

在长安过了七个月的安定生活。

四十七岁,房琯被贬,受到牵连,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四十八岁,弃官而走,(三)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漂泊西南①四十九岁,于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

开始漂泊西南十一年(760-770)的生活公元770年逝于舟中,终年五十九岁。

这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简略而艰辛的一生:四方飘泊穷愁潦倒,忠爱朝廷,忧患苍生。

那么,艺术成就究竟如何?还是那个问题:能够与李白相提并论?文学作品大约可分为两类:山峰与河谷。

山峰:极高的艺术成就,是公认的佳作,就像山峰矗立,谁都会承认它的艺术价值。

河谷:艺术技巧并不十分出色,但在那作品中写下的是一代人的梦想、一个民族所走过的路,也许时代背景换了,不能再产生它在当时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巨大的震撼力,就像那河谷,有时不免随着河流的消失而干涸。

河谷似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并不少见。

比如戴望舒,《雨巷》写得是那样空灵而唯美。

待到日军入侵,挺身而出,关在狱中,备受折磨摧残,狱中所作,艺术技巧并不高明。

(《我用残损的手掌》),但深深的感动后人。

面对民族的苦难与血泪,义无返顾,出来战斗,这才是大写的人。

至于怎样理解诗,要不要用诗表现出来,是另外一回事,有的人坚持做人的节操,但多数情况下把诗作为纯粹的艺术追求,而有的人则同时用诗来传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社会现实的深沉的关注与思考,比如杜甫。

可与白居易作比较:白:推己以利人杜:苦己以利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人中为民代言的诗不少,但作姿态的多,出自儒家理念(民本思想)的多。

而杜甫饱经磨难,小儿子饿死,真正发自内心的血性同情,又能超越一己之悲哀,将他深广的同情投向整个大地,整个苦难中的民族。

所以梁启超称之为“情圣”,王国维亦说“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

”但这还不是杜甫的全部,杜甫在后人心中不仅仅诗河谷似的伟大诗人,更重要的他还是一座山峰似的伟大诗人,一座后人无法绕过的山峰。

我们来看他的作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初春小雨,如烟如雾,在天地之间弥漫飘散。

而一种春之生机,正是随着这如烟如雾的小雨降临万物,他用了一个“润”字;因为雨是在在夜里,随着春风无声无息地弥漫飘散,他用了一个“潜”字;这一“潜”“润”,便把初春夜雨之神传出来了。

下面我们看几首杜甫的代表作:《蜀相》《登高》《登岳阳楼》,我们按时间顺序来说。

一.《蜀相》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为何要“寻”,诸葛亮在老杜心中为何如此之重?回想三国那段历史,诸葛亮做出了何等事业!为何?风云际会,得遇明主。

主对臣,尊之爱之;臣对主,忠之敬之。

老杜呢?忠肝义胆,苍天可鉴,却漂泊沦落。

这是对个人的感伤,此中还有对社稷苍生的关怀。

当时,北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一心系念国家的杜甫多么希望能有英雄再现,救民于水火。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如掩去“自”“空”二字,画面鲜亮、美好。

春草青青,黄鹂婉转。

加上“空”“自”,顿生伤心。

此中有三层意味:春草青青,冬去春来;黄鹂婉转,夕去朝来。

草木年年依旧,英雄却已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在这天地自然的永恒面前,人生、功业何其短促!此其一;再言自身,满腹经纶化作一腔心事,可又向谁诉说?这里只有春草,只有黄鹂,只有青青,只有婉转,而不解人事。

此其二;草木无情,哪里理会人世沧桑?只有人看着春草年年转绿,才会触发光阴流逝、斯人不归的感慨。

以景之无情衬人之有情。

此其三。

这“自”“空”二字下得如何,无须多论。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句从大处着眼,写诸葛亮的才德,括尽一生。

亮初隐居隆中,刘备三次往见,恳求出山相助,《出师表》。

天下计,天下大计。

指《隆中对》所言:东连孙权,北抗曹操,西取刘璋。

亮佐刘备开基创业,后辅刘禅济美守成,故云两朝开济。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即所谓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联当中,作者充满了感叹、敬仰。

“英雄”兼指古往今来天下一切有志于为振兴国家民族而奋斗的人物。

这一联概括了英雄们由诸葛亮的赍志而没而产生的强烈共鸣,道出了他们壮志未酬、功业夭折的无穷遗恨。

中唐王叔文改革失败,念着这两句诗,唏嘘泣下。

北宋抗金名将宗泽临死时无限感慨地吟着这两句诗,三呼“过河”而逝。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生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

”农业民族相比于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在武力上稍逊一筹,但是先进的文明却也催生出一些具有伟大精神、傲岸不屈的人物,如留胡节不辱的苏武,如怒发冲冠、横枪立马的岳飞,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如以三千人马独守扬州孤城力抗十万清军、宁死不屈的史可法,正是这些英雄支撑起我们民族的天空。

二.《登高》此诗作于夔州。

背景介绍:759年,杜甫来到成都,760年春建草堂。

两年后即762年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剑南节度史。

严武与杜甫为好友,对杜甫多有接济。

762年四月,严武奉诏回京,杜甫送至绵州,时剑南兵马时徐知道叛乱,不能回成都,暂留绵州,不久至梓州,秋末接家人至梓州。

764年春,杜甫携家由梓州往阆州,拟由水路出蜀。

闻严武再尹成都,遂重回成都。

六月,严武荐杜甫为节度史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朗。

不到半年,厌倦幕府生活。

765年正月,辞官回草堂闲居。

四月,严武死,失去依靠,五月,携家离开成都,买舟东下,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云安,766年至夔州。

夔州都督柏茂林多有帮助,于第二年迁居夔西,经营那里的四十亩柑橘园,又租得东屯的一些公田,雇人耕种,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

同时进入创作的一个丰收期,在夔州近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名篇即作于此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先看对仗,极为工整,当句对。

再看语言,极为精炼。

十四字之中写到“风”“天”“猿”“渚”“沙”“鸟”,六事六色。

再看句式,一字一顿一换,句式结构与所写景物达到契合无间的程度,渲染出秋气来临的紧迫之感。

风急――听觉天高――视觉猿啸哀――听觉以上均为仰视渚清――视觉沙白――视觉鸟飞回――视觉以上从俯视到仰视秋风扑面而来,肃杀、急迫,极目所见,高天在上,猿鸣耳畔,沙渚在下,鸟转空中,所见所闻所感,人立刻被卷入这无穷无尽的秋意之中。

但不局促,为何?注意押韵,用“灰”韵,有回环流转之感。

另外,所选皆是当时当地典型景物,未见如何阔大,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同。

而借视角的变化来见出阔大:仰――俯――仰,仰见天高,俯见沙白渚清,俯仰之间,关怀生出,最终归于仰视,视野重又开阔。

景物繁多,亦见视野开阔,视野开阔,见胸怀博大。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二句写秋景,承“风急”而来。

上二联言景,情在其中。

“鸟飞回”,在无边秋意之中,鸟亦失途;残齿暮年,人生无路,不亦如此。

落木潇潇,长江滚滚。

生命老去,无可奈何。

悲,不是悲哀,是悲壮。

人生似江河,江河似人生。

生命的老去,无可奈何,如眼前滔滔而逝的江水,尽管人生在老去,但毕竟还是人生,“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正如滔滔江河,虽然东逝,毕竟还有不尽的后续流水。

但尽管后来不断,绵绵不绝,毕竟仍要流走。

生命本身尽管辉煌,尽管还有一腔热望,但毕竟不再是青春放浪,不再是纵情高歌,人生!流水!让人激动,让人无奈;让人无奈,又让人激动。

正如东坡所言“人生如梦”,辉煌壮丽,不过一梦,尽管一梦,却曾辉煌壮丽。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眼前景转入眼前身万里――漂泊,地远――悲悲秋――时之凄惨――悲作客――羁旅――悲常作客――久旅――悲百年――齿暮――悲多病――衰疾――悲台高――迥处――悲独登台――无亲朋――悲此八重悲是层层累加,似滚雪球,力量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由前所言,至此下得“艰难苦恨”一语,沉痛之极。

身世之感,家国之痛,不尽悲哀,方有此语。

有艰难苦恨,自然两鬓霜繁。

忧时伤世,忧生伤己,无穷烦恼,欲借杯酒暂消,而杜甫时因肺病戒酒,欲饮不能,又添一恨。

真真是无限悲慨。

虽为悲秋之作,虽为伤怀之篇,却因景界壮博而阔大深沉。

章法:首联(起):登高所见,扣题。

颔联(承):秋景秋色,深重。

颈联(转):毕生之苦,情思。

尾联(结):目下之愁,根由。

句法:句句皆对,句中自对,流畅自然。

首联一、二句分起颔联一、二句;颈联上下句分起尾联上下句。

三.登岳阳楼伟大人格与完美技巧的结合此诗为漂泊两湖所作。

背景介绍:大历三年春(768),杜甫举家离夔州,乘舟出峡,暮春抵江陵,晚秋又由江陵去公安。

在江陵和公安,他都过得不舒畅,人情淡薄,贫困潦倒。

这年暮冬,他终于离开公安。

岁暮,来到岳阳,泊舟岳阳城下。

衰病漂泊,战火未息,感叹身世、伤悼家国,他登上岳阳楼,写下这千古绝唱。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慕名已久,于此可见洞庭之美,于此可见对山河一片热爱。

今上:夙愿得偿,一件乐事。

早有耳闻,为何没有得偿所愿?漂泊半生。

为何漂泊半生?山河破碎。

为何山河破碎?不遇明主。

国运艰难,哪里有这番赏景之心!这乐与悲、喜与愁,交错纠结。

这一“昔”一“今”,何其痛也!这一年杜甫五十七岁,如果是青年时代的杜甫来到这八百里洞庭会如何?《望岳》《登兖州城楼》为侧证,意气风发,壮志豪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