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生活中的小热点高考政治试题最新设计doc
高考政治热点(一):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 doc
2011年高考政治热点(一):低碳减排绿色生活2010.9.15 【时事背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
中国宣布2020年单位GDP碳减排40%-45%。
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
2010年6月5日,我们迎来第38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倡导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通过倡导公众践行绿色消费,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生活方式指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二.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或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1、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2、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率,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3、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高中政 治热点问题分析题
高中政治热点问题分析题在当今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会分析这些热点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政治学科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将对一些高中政治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一、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举措。
其目的是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高中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涉及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过去,一些行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端入手,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创新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从而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数字经济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包括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从政治学科的角度分析,数字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等问题,这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政治领域的热点问题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这一热点问题涉及到政治制度、政府职能、法治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我们要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优势,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反腐倡廉反腐倡廉是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的工作。
腐败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从高中政治的角度来看,反腐倡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心。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技巧及练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国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广绿色居住,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减少无效照明;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在中小学校试点校服、课本循环利用。
以上举措旨在①促进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普及量入为出消费观,做到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③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④推广绿色消费产品,扩大绿色消费市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据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约有79%~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食品。
这表明绿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逐渐为我国公众所接受。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A.科学合理消费B.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C.可持续性消费D.量入为出,适度消费3.国家积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低碳生活方式。
这表明A.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更新B.国家提倡以可持续性消费为核心的绿色消费C.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的消费观D.消费行为的更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4.(题文)近年来,我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政策频出。
2018年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
预计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突破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因为A.与燃油汽车互补,共同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B.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低,因而价格低C.新能源汽车需求弹性小,国家实施鼓励政策D.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们绿色消费观念5.2016年2月23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指出立足我国资源禀赋和粮食供求形势,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积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马铃薯作为主粮化产业开发有利于()①推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②巩固农业地位,维护粮食安全③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理念④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LOHAS(乐活族)是西方一个新兴生活型态族群,意为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高考政治热点问题复习 题集附答案
高考政治热点问题复习题集附答案高考政治热点问题复习题集附答案第一题(题目)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什么?(正文)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实质是劳动人民对国家、社会的管理、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它注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全体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第二题(题目)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是什么?(正文)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基本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题(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等。
第四题(题目)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正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的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实行全面从严治党等。
第五题(题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众传媒的作用有哪些?(正文)在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大众传媒通过提供新闻、信息和娱乐等内容,帮助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扩大知识面和加强文化交流。
同时,大众传媒也有责任引导公众正确看待世界、认识自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题(题目)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作用。
(正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共识,引领着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第七题(题目)简述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保障方式。
(正文)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环境等领域。
高考政治热点问答题(详细)
专题一:十二五规划一、【背景材料】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十二五”规划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包容性增长”的新提法也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而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都是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理论分析】(一)经济生活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
“十二五”规划中的内容,更加说明中国将更坚定地走市场经济道路,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的结构调整指标越来越明确,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显现。
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
3.财政税收作用。
财政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期间应力行制度创新和机制优化,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的功能作用,支持我国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4.促进社会公平。
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导致人民没有公平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是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源头,也是影响民生最好发展的制约因素,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不断扩大“包容性增长”,应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不公,为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形成新思路新发展。
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二)政治生活1.体现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二集)六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
微专题六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背景材料】2016年7月12日,设在荷兰海牙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如期”公布所谓的“仲裁结果”。
这是一个践踏国际公理的荒谬裁决,一个破坏南海及亚太稳定与秩序的荒谬裁决,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尊重国际规则人们的强烈义愤。
发言人杨宇军强调,关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不论仲裁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
不论仲裁结果如何,中国军队将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坚决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威胁挑战。
中国海军在南海开展的演训活动,是根据年度训练计划做出的例行性安排。
演习针对海上可能出现的情况,立足打赢信息化海上局部战争,开展实兵检验性训练,旨在提高海军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中国外交部已经发布声明,表明中方不接受、不承认仲裁裁决的严正立场。
同时,中国外交部还受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郑重阐述了中国在南海享有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争端应通过谈判解决。
近年来,中国通过谈判,已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国家妥善解决了边界问题,也与越南划定了在北部湾的海洋边界。
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陆地领土争端、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的海域划界争端等,也都通过谈判解决。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是捍卫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符合国际惯常实践。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仲裁,是对菲律宾恶劣行径的响亮回击。
要解决在南海的争端,强加于人行不通,协商谈判是正道。
【考点链接】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
中国在南海所拥有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中国基于南海诸岛主权拥有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等等。
2.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联合国坚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宗旨,实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原则。
202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汇总
2023高考政治热点专题汇总
2023年高考政治热点专题汇总
2023年高考政治科目涉及的热点专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2023年高考政治热点专题的汇总。
一、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政策:包括国际社会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地区功能与地缘政治等。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以及乡村振兴等。
三、党的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活:主要包括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党员教育等内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法治中国建设等。
五、经济建设与发展:涉及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农业与农村工作、工业与信息化、国有企业改革等。
六、文化建设与发展:包括中国文化传统与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
七、社会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等。
总之,以上所列举的热点专题是2023年高考政治科目的重点内容,考生们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做好针对性的备考。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努力、积极备考,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政治社会热点复习 题集附答案
高考政治社会热点复习题集附答案高考政治社会热点复习题集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国家中,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A.美国B.英国C.中国D.日本答案:C2.我国实行的国家制度是()。
A.君主制B.资本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共产主义制度答案:C3.下列对于法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治是一种法律至上的政治体制B.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手段治国的理念C.法治是一种由法律来约束和制约行政权力的方式D.法治是一种强调法律和道德相统一的治理模式答案:C4.下列哪个是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和提升干部的制度()。
A.推荐制B.遴选制C.委任制D.选举制答案:B5.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机构是()。
A.国务院B.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C.全国人大D.最高人民法院答案:B二、判断题1.我国的宪法规定了党的领导地位。
()答案:对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对3.我国实行的政治体制是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错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有13个内容。
()答案:错5.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答案:错三、简答题1.详细阐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个全面的内涵。
答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和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指依法治国要贯彻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使法治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基础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是指从党内建设着手,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建设一支纯洁、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
2.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一系列基本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2024年高考政治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生活与消费
专题01生活与消费1.(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2024年4月,中共中心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看法》强调,要以保障自然生态系统养精蓄锐为基础,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确定性作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
这表明()①生态产品有运用价值,其利用要合理有效②生态产品有商品属性,其价值必定会实现③生态产品有价值,价值实现要通过市场途径④生态产品有稀缺性,养精蓄锐是其价值源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保障自然生态系统养精蓄锐为基础,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这说明生态产品有运用价值,其利用要合理有效,①正确。
②:生态产品有商品属性,其价值能否实现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价值必定会实现”说法过于肯定化,②解除。
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确定性作用,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意味着生态产品有价值,价值实现要通过市场途径,③正确。
④:生态产品的价值来源于人类劳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下图反映2015-202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改变状况、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改变状况。
据此可以推断出()①城乡居民的支出结构日益趋同②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增大③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上升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图表未显示城乡居民的支出结构,况且城乡居民支出结构趋同的说法错误,①解除。
②④:图表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逐年降低,这意味着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同时,图表也在显示农夫收入逐年增加,这会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增大,②④正确。
③:图表未显示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改变状况,况且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上升,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逐年下降,这不符合事实,③解除。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攀比心理引发消费的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1.在我国,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经济上主要依靠父母,但目前不少大学毕业生为了留恋青春却沦为毕业季烧钱。
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虚荣心,你在省内毕业游,他去省外毕业游,那我就去国外毕业游,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这不但不能获得真正的美好留念,反而给自己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这些大学毕业生()①受求异心理影响,事事展现个性②受攀比心理影响,缺乏理性消费③应该践行正确原则,适度消费④要坚决反对享受,勤俭节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刘敏今年考上了“211”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
但她哭闹说:“不给我买就让我丢脸去吧!”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鞋店卖90元,进入大商场柜台,就卖到几百元,却总是有人愿意买。
1.66万元的眼镜架,1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种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很走俏。
价格越高,越受到一些消费者的青睐,这就是凡勃伦效应。
这表明()A.适合消费心理的价格都是合理的B.消费心理对商品市场有重要影响C.购买商品要关注供求关系的变化D.消费者购物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4.2017年底上映的电影《芳华》,引发了评论界的热议,许多影评人不断发表观点,褒贬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群对过往的怀念,纷纷走进影院,去体昧曾经的“芳华”。
这群观影者主要是出于以下哪种心理去观看影片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5.如今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生存资料消费的技巧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1.近年来,智能家居在我国开始悄然流行。
消费者只要身边有一部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就能远程操控家电、照明、安防等,即时管理监测家居环境,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由此可见,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①取决于人们消费观念更新和消费方式转变②决定着人们家居消费的种类、质量和水平③能够推动产品和产业升级,扩大人们消费需求④能够满足人们生存资料消费需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高一学生小张想进行一项“居民家庭闲暇时间效用”的调查活动。
小张应调查的有①家庭人均面积②家庭每年人均读书量③家庭每年的旅游支出④家庭每月人均生活必需品支出⑤家庭每月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⑥家庭每年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间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⑤⑥3.近年来,广大消费者热衷于去城市的各大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里动辄人民币40、50元的3D票价,以及高达人民币70、80元不等的IMAX-3D版票价,这丝毫没有减轻中国观众与世界顶级电影科技接轨的热情。
这一现象表明①市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了②人们开始注重享受消费和精神消费③市民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④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读“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统计图(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从图中可得出的结论是①生存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②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实现了均衡发展③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④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增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9年春节全国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7.6%,国内旅游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30个旅游热点城市中,22个城市旅游收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8个城市同比增长超30%,到三亚市的游客人均消费达10421元。
由此可见,我国A.居民的享受资料消费逐渐代替生存资料消费B.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潜力巨大C.居民旅游意愿增强推动了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D.经济增长逐渐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6.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同比上升14.2%。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享受性消费的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我国居民存款储蓄长期居高不下,但这一现象正在悄然改变,2018年4月份,居民存款储蓄减少1.32万亿元,这预示着银行金融机构在未来经营中吸存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人们预期收入增加②我国居民投资理财途径增加,风险承受能力增强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减少④人们消费观念转变,发展享受资料消费渐成主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吃穿”“文化消费”和“旅游”分别属于①有形商品消费、生存资料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有形商品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③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④发展资料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读下表:2012年某家庭收入支出情况(单位:元)可见,该家庭①恩格尔系数为25%②恩格尔系数约为31.6%③消费结构相对合理④投资理财方式多样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6年被许多人称为VR(虚拟现实)元年。
VR设备用户量大幅度上升,2016年大概会销售2000万台VR设备。
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资本看好VR内容(影视、游戏等)市场,大量投资蜂拥而至。
大量投资进入VR内容领域的依据是①作为互补商品,VR设备销量增加必然带动内容需求增多②作为消费升级形成的新需求,VR内容消费将决定VR产业的发展③作为享受资料,VR内容消费将完全取代发展资料的消费④作为新的消费热点,VR内容生产前景广阔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我国现在的旅游市场上,游客的需求已经从观光向休闲转变,游客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也更加追求旅游的舒适度,各大旅游目的地就需要推出更为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
这体现了A.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B.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可以推动生产的发展C.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享受资料消费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具有导向作用6.上世纪70年代人们吃的是“温饱”;80年代吃的是“口味”;90年代吃的是“花样”;现在,人们吃的是“健康”。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享受性消费的难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据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这一变化趋势表明该省居民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D.以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2.陈先生2017年8月升职为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年薪15万元人民币,妻子也有稳定收入。
2018年6月,他们搬出租住的房子,搬进了贷款购买的新房;2018年元旦临近,陈先生一家计划随旅行社到杭州观光旅游。
下列对陈先生一家的消费,认识正确的是A.从消费观念来看,“租房”属于理性消费,“贷款购房”属于超前消费B.从交易方式来看,“租房”属于租赁消费,“贷款购房”属于贷款消费C.从交易方式来看,“租房”属于生存资料消费,“贷款购房”属于享受资料消费D.从消费目的来看,“租房”属于租赁消费,“旅游”属于享受资料消费3.上世纪70年代人们吃的是“温饱”;80年代吃的是“口味”;90年代吃的是“花样”;现在,人们吃的是“健康”。
不同的时代消费内容也不同,这主要说明( )①家庭消费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②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取代了生存资料消费④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恩格尔系数的提高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4.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几年来A.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成本下降,生活水平提高B.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C.我国城乡居民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D.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5.近年来,许多人在节假日期间选择外出旅游。
按消费目的分,旅游属于( )A.享受资料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 C.有形商品消 D.钱货两清的消费6.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部署体育旅游发展。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享受性消费的全集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1.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体育等支出不断增加。
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A.恩格尔系数提高B.消费结构改善C.享受资料消费增加D.绿色消费成时尚2.杭州生产、出口日本、跨洋疯购到卖断货的智能马桶盖回中国,这“一只马桶盖的自由行”经历,是今年春节多达45万中国游客赴日消费近60亿人民币的一个缩影。
由此可见①未来收入预期促使中国人海外消费量大增②经济稳定发展使享受资料消费正成为主流③盲目从众不可取,应树立理智的消费观④中国制造需转型,应积极培育民族品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8.8%、9.5%、12.9%和11.7%,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国居民①消费结构有所改善②发展资料消费增多③恩格尔系数提高④食品消费支出减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几年来A.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成本下降,生活水平提高B.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C.我国城乡居民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D.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5.下表是两种电子商务模式B2C (Business To Customer)和O2O(Online To Offline)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①B2C满足了人们的从众心理②B2C较适合家居服装等消费③O2O改善了居民的消费结构④O2O较适合餐饮娱乐等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表是某家庭201 7年上半年的消费情况数据。
由此可推知该家庭①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偏低②以享受性消费为主③恩格尔系数是50%④消费结构科学合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旅游消费从消费的目的看,属于 ( )A.享受资料消费 B.生存资料消费 C.贷款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8.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经历了从过去的“吃不饱”到今天的“吃得好”的变化。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求异心理引发消费的真题汇编
一、选择题1.“点菜师”'作为针对顾客的年龄、性别、体质提供个性化科学配餐服务的专业人士,既帮助人们少花了钱,又使膳食更加健康合理。
“点菜师”行业的兴起说明①人们越来越关注膳食健康②国家正在积极要求人们绿色消费③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选择④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能推动新产品的出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显示,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占奢侈品买家总量的61%,其中大多是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过高的消费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这些大学生①受求异心理影响,事事展现个性②应坚持量入为出,理性消费③应践行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④应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制消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日益由规模化、标准化消费转向个性化、品质化消费。
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服装生产领域出现私人定制服务,消费者对定制服装需求日益强烈,驱动私人订制服装需求不断增长。
对“定制”这种消费现象认识正确的是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②求异心理的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导③会加大生产成本,从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④生产者要针对客户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2019年10月16日,家乐福在多家门店同步开展“一店一校一农场--反食物浪费活动”,邀请粮食专家,通过“反对浪费小贴士”等一系列互动环节,传递正确的惜粮爱粮观念,以实际行动对抗粮食危机,为实现零饥饿出一份力。
这种消费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符合求实心理②是展示个性,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传播了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经营理念④体现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著名网络销售主播李佳琦的直播往往能让其推销的商品热销,网友们纷纷表示听到他魔性的“Ohmygod,所有女生,买它!买它!”就忍不住想去买,这体现了消费者的()A.求异心理B.从众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6.一首《成都》捧火了“玉林路”这个原本并不出名的街道。
2021《新高考政治》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经典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1.某市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要市民尽量选购简单包装的商品、绿色无公害食物、节能家用电器等,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纸杯、纸巾等。
此举旨在A.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推产品升级B.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引导绿色消费C.促进消费水平优化,助力消费升级D.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收入水平2.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自制果汁,少用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少用皮草和化纤材料等。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人们的消费行为会受消费心理的影响②低碳社区的建设符合绿色消费的理念③我国消费者已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念④建设低碳社区会抑制社会的有效需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目前在许多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这种营建支出①是绿色消费②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③违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④有利于人的健康和减少环境污染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国家积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低碳生活方式。
这表明A.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更新B.国家提倡以可持续性消费为核心的绿色消费C.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的消费观D.消费行为的更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5.上班期间可骑共享单车,外出旅游可租汽车、户外旅行装备……这种“租一用一还”的消费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列对这种消费方式分析正确的有①绿色低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②让租赁的商品被多次利用,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③属于贷款消费,获得了商品的使用权④体现求实消费心理,契合环保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题文)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除汽油、柴油之外的其他新能源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能减少空气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个生活中的小热点高考政治试题最新设计一、“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事件1、材料一:2008年12月4日晚,广州维多利广场30楼的广东天地食品集团会议室大屏幕上打出“广东天地食品集团和研究生签订三方协议现场”字样。
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35名研究生(实到33名)经过四轮面试筛选后胜出。
“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在网络上引发热议,33名研究生与广东天地食品集团签订协议,年薪10万。
有位企业家说:“其实卖猪肉和卖电脑没什么区别”。
一位签约的学生则说:“不排除公司利用招聘宣传和炒作,但能找到这份工作,感觉很幸福”。
材料二: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材料三: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材料四:下图是2007与2008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比较图。
注:①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
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
②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1)针对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事件,有位企业家说:“其实卖猪肉和卖电脑没什么区别”。
请从就业的角度,评析这位企业家的观点。
(2)材料二中的学生认为“能找到这份工作,感觉很幸福。
”结合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这名学生为什么“感觉很幸福”?“感觉很幸福”的同时还折射出了什么社会现象和问题?(3)根据材料三,请你以一名大学生就业者的身份,向政府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4)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探讨劳动者该如何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5)简要说明材料四显示的经济信息,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该企业家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体现了职业平等的就业观念。
(2)就业是民生之本。
劳动者通过就业能够获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保证社会劳动力的不断再生产。
同时,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能够就业,使这名学生“感觉很幸福”。
“感觉很幸福”还折射出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大,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3)政府应该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答出建立劳动者技能培训制度、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强化就业信息服务等也可)(4)①要适应市场需求,转变就业观、择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②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③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2008年与2007年相比,我国大学生毕业总人数、当期就业人数增加,自主创业比例显著提高,这表明党实施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收到成效。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就业是民生之本。
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实现个人就业、带动就业,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
同时,有利于个人充分挖掘潜能,促进自我完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资源财富,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二、《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1、材料一:2009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关怀,突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
针对这一现象,某中学部分学生成立了探究性学习小组,采取了实地采访:《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广大劳动者很是欢欣鼓舞,但同时又有一些担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否会真正切实得到维护;企业都感受到了压力,一是企业以后的用工成本提高,二是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受到限制,不像以前那样灵活了。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评析劳动者与企业的观点。
(3)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就解决劳动者与企业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答案(1)①有利于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③有利于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存在个体差异。
劳动者与企业的观点不一致是由各自立场的差异造成的;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将得到切实维护,劳动者应该看到光明的前途;③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求看问题要全面。
企业不能只看到压力,还要看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的契机(3)解决劳动者所反映的问题:①各级人大加强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监管;②政府应大力开展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与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促进劳资关系和谐;③司法机关依法加大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处力度;④劳动者也要提高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决企业所反映的问题:①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用现代管理方法,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②企业要依法经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三、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1、材料一: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
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
材料二: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切实改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积极出台新举措,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让人民生活的更加踏实,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和使命。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发展社会事业的经济意义。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使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应怎样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参考答案(1)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①财政要发挥更大作用,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要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②必须加快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③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④在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充分发挥财政等手段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3)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要正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要适时出台新举措,力图解决新问题。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着力解决社会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在紧紧依靠本国人民的基础上,借鉴别国的经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③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可以引起质变,要学会优化结构。
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切实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实现人民生活更加踏实的目标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克服困难,采取措施,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让我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四、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材料一: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着力点,增加有效需求,加强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材料二:投资、出口和消费被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消费水平增长率远远低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
我国居民消费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要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居民的消费率。
材料三: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不高是制约消费的一个关键因素。
按照部署,2009年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
坚持以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提高居民消费率有哪些措施?(2)结合材料,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怎样正确处理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3)从政治常识角度,阐述党提出“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重大意义?参考答案(1)①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尤其是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负担;③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居民消费意愿,如转变消费观念,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健全社会保障等(2)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必须处理好二者关系。
②事物之间和事物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一方面在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保持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必须优化投资结构,合理调节消费结构。
③联系具有条件性,怎样保持二者的比例关系,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3)①有利于党践行三个代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②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与国际金融合作1、材料一:我国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从最初的“一税三率齐动”(暂免利息所得税、降低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到四万亿财政资金的经济刺激计划;从提高出口退税率到“家电下乡”直接补贴农民消费者,千方百计刺激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