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唐诗宋词鉴赏”章节,详细内容为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鉴赏。

通过分析历年高考真题中咏史怀古诗的命题规律,讲解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背景、意境和表现手法,掌握鉴赏方法。

2. 提高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咏史怀古诗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首咏史怀古诗的背景故事,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历年高考真题中咏史怀古诗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命题规律。

3. 讲解:详细讲解咏史怀古诗的背景、意境、表现手法及鉴赏方法。

4. 例题讲解:以一首高考真题咏史怀古诗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首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教师巡回指导。

7.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鉴赏背景意境表现手法鉴赏方法2. 历年高考真题分析3.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从历年高考真题中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包括诗歌背景、意境、表现手法及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命题规律分析。

2. 教学目标的鉴赏能力提升。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表现手法理解。

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中的鉴赏要求。

一、教学内容命题规律分析1. 咏史怀古诗的作者多为唐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

2. 诗歌背景多涉及历史事件、名胜古迹或历史人物。

3. 题目设置注重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表现手法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4. 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

二、教学目标鉴赏能力提升1. 识别并理解咏史怀古诗的背景、意境和表现手法。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咏史怀古诗》。

本诗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载体,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本诗也是一篇典型的怀古诗,诗人以史为鉴,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和社会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

难点: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描绘田园景色的画作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诗人的创作风格。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诗的背景,介绍诗人陶渊明的生活环境和创作倾向。

b.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c. 解析诗中的情感,如“世味薄于纸,人情淡若水”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感慨。

d. 分析诗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象征等,让学生领略诗人的艺术魅力。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中意象、情感和手法的理解。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的喜欢的古代诗歌,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咏史怀古诗》意象:田园景色、自然美景情感:热爱自然、感慨人生手法:对比、象征、借景抒情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课文,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手法,写一篇短文。

2. 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咏史怀古诗》,使学生了解了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手法,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04754_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精选2024)

04754_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精选2024)

20
风格独特,具有时代特征
咏史怀古诗风格独特,既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感,又融入了现代诗歌 的创新和个性。
不同历史时期的咏史怀古诗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唐代的咏史诗 多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改革愿望;宋代的咏史诗则更注重对 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和深入思考。
2024/1/26
诗人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诗歌的时代精神 和文化内涵。
咏史怀古诗的定义
咏史怀古诗是指通过对历史事件或历 史人物的描绘和追忆,表达诗人对历 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的 诗歌。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咏史怀古诗的发展历程
从先秦两汉的萌芽,到魏晋南北朝的 初步发展,再到唐宋时期的鼎盛,咏 史怀古诗逐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 重要一支。
以历史为题材,借古讽今,抒发诗人 内心情感;运用典故,表达对历史的 理解和评价;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历史背景、诗 人形象和诗歌意境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体验感。
2024/1/26
6
02 咏史怀古诗发展 历程
2024/1/26
7
先秦时期:萌芽与奠基
1 2
《诗经》中的历史记载
最早的历史诗歌,记录了周朝及以前的历史事件 和人物,为咏史怀古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楚辞中的怀古情怀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精选 2024)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咏史怀古诗发展历程 • 咏史怀古诗主题思想 • 咏史怀古诗艺术特色 • 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与实践 • 学生自主创作与展示环节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1/26

《咏史怀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咏史怀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咏史怀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咏史怀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常用手法。

3.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生积累、理解史实。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最为华丽的篇章。

诗以唐冠,宋以词我。

伟人英雄,歌以咏志;达官巨贾,诵以怡情;志者学人,习以修身。

大凡有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都有唐诗宋词的吟诵,让我们一起走进咏史怀古诗。

二、初步感知怀古诗的特点。

⒈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⒈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三、咏史怀古诗鉴赏,总结鉴赏怀古诗的方法。

看题目特征:《咏怀古迹》(其三)就知道是咏史怀古诗。

1.学生配乐朗诵诗。

齐读师: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咏怀古迹》(其三)被誉为咏昭君诗中的绝唱。

2.在这首诗里,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有关昭君的那些事情?从中体会到昭君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远嫁朔漠,故乡千里;元帝昏庸,终身遗恨(怨恨)3.整首诗就是在表达昭君的怨恨么?背景:(1)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裘马轻狂”的浪漫生活,早年有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731—745)(2)长安十年。

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惨生活。

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3)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

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745——755)(3)本诗写于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54岁的作者“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第七年。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古诗文鉴赏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文学鉴赏》教材第三单元“咏史怀古诗”,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咏史怀古诗概说”及第二章“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

其中包括《登鹳雀楼》、《乌衣巷》、《赤壁怀古》等名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咏史怀古诗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对经典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等多角度鉴赏咏史怀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文学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乌衣巷》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咏史怀古诗鉴赏。

2. 新课内容:讲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3. 例题讲解:以《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赤壁怀古》的诗意,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定义、特点2. 咏史怀古诗发展历程3. 经典咏史怀古诗解析《登鹳雀楼》《乌衣巷》《赤壁怀古》七、作业设计《过华清宫绝句》《滕王阁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未能充分理解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需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提高历史素养,为更好地鉴赏咏史怀古诗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的讲解。

2. 例题讲解中历史背景、诗人情感、艺术手法的分析。

3. 学生的随堂练习,特别是对《赤壁怀古》的分析。

4. 作业设计中涉及的诗意分析和艺术特色阐述。

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辅导及推荐阅读。

一、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1. 历史性:以历史为载体,反映历史事件、人物或古迹。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章《咏史怀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咏史怀古诗》的概述、鉴赏方法以及精选的《登幽州台歌》、《赤壁怀古》两首诗歌的详细解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3. 感受诗人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感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尤其是对诗歌中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

重点:通过具体诗歌的解读,掌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历史典故,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展示课件,讲解鉴赏方法。

3. 诗歌解读:a. 《登幽州台歌》:分析诗中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体会诗人的感慨。

b. 《赤壁怀古》: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审美价值。

4. 随堂练习: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及诗歌的情感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定义、特点2. 鉴赏方法3. 《登幽州台歌》解读4. 《赤壁怀古》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感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咏史怀古诗,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历史、人物、事件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2. 诗歌中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3. 诗歌解读的深入程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包括了解诗歌背景、分析诗歌结构、品味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情感等。

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3苏教版必修1 教案

高中语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3苏教版必修1 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题
咏史怀古诗鉴赏(3)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咏史怀古类诗歌的思想内容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参考
网络教案
授课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
二、继续学习新知识
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怀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如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吴宫中的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的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荒凉的古墓了。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借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中“咏史怀古诗”单元。

主要学习内容为《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包括《登鹳雀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钱塘湖春行》三首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把握其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2. 鉴赏三首咏史怀古诗,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咏史怀古诗的特点、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鹳雀楼、黄鹤楼、钱塘湖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三首诗的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学习《登鹳雀楼》a. 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美。

b. 分析诗句,理解诗人的怀古之情。

c.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修辞手法。

d. 随堂练习:找出诗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2)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a. 朗读诗歌,体会诗的意境。

b. 分析诗句,理解诗人的离愁别绪。

c.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境。

d. 随堂练习:描绘诗中的画面。

(3)学习《钱塘湖春行》a. 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味。

b. 分析诗句,了解诗人的怀古之情。

c.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修辞手法。

d. 随堂练习:找出诗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鉴赏2. 内容:登鹳雀楼:怀古之情、修辞手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离愁别绪、意境钱塘湖春行:怀古之情、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登鹳雀楼》中的修辞手法。

(2)描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画面。

2. 答案:(1)例:《登鹳雀楼》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等。

(2)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画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精选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精选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文学鉴赏》教材第四单元《咏史怀古诗》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等经典咏史怀古诗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技巧。

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寓意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 教学重点:分析咏史怀古诗的结构特点,掌握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乌衣巷、鹳雀楼、赤壁等历史场景,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顺势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咏史怀古诗。

2. 新课导入: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咏史怀古诗有初步的了解。

3.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等诗篇,分析其结构特点、意境、寓意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进行鉴赏分析,示范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一首咏史怀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技巧,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鉴赏2. 内容:a. 定义、特点、发展历程b. 经典作品:《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c. 鉴赏方法:结构分析、意境把握、情感理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分析《乌衣巷》的意境和寓意。

b. 请从结构、情感等方面鉴赏《登鹳雀楼》。

c. 请谈谈你对《赤壁怀古》的理解。

2. 答案:a. 意境: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寓意:通过对乌衣巷的描绘,反映了世事变迁,人生无常。

b. 结构:诗句对仗工整,韵律优美。

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2024年度-咏史怀古诗鉴赏教学设计

2024年度-咏史怀古诗鉴赏教学设计
18
05
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19
知识储备与背景拓展
深入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拓展相关学科知识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了解时 代背景、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为鉴 赏咏史怀古诗提供必要的历史文化基 础。
鼓励学生涉猎与咏史怀古诗相关的其 他学科领域,如历史、哲学、美学等 ,以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诗歌内涵。
掌握诗歌基本知识与技巧
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格律、意 象等基本知识,以及比喻、象征、抒 情等表达技巧,为鉴赏诗歌提供基本 的审美工具。
20
情感体验与共鸣引导
挖掘诗歌情感内涵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 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 情,理解诗人的创作心境和时代
背景对诗歌情感的影响。
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现 实,与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产生共 鸣,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02 提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4
讲解环节:深入剖析,阐释内涵
讲解咏史怀古诗的定 义、特点和分类,帮 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 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深入剖析诗歌内涵。
选取典型的咏史怀古 诗进行解读,分析诗 歌中的意象、情感和 表达技巧。
25
实践环节:小组合作,探讨问题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 咏史怀古诗进行深入分析 和讨论。
问题探讨
教师提出与咏史怀古诗相 关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进行探讨。
分享交流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本组 的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 补充和点评。
26
总结环节:回顾知识,提升认识
知识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咏史怀古诗相关知识,强化学生记忆。
认识提升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

《咏史怀古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的第六章《咏史怀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等著名诗篇。

通过对这些诗篇的深入解析,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和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能够分辨出不同类型的咏史怀古诗。

2. 培养学生对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中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咏史怀古诗的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对所选诗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其特点及表现手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一首咏史怀古诗。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咏史怀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2. 内容:a. 咏史怀古诗特点b. 诗篇举例:《乌衣巷》、《登鹳雀楼》、《赤壁怀古》c. 情感表达与意境分析d. 课堂练习:分析其他咏史怀古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咏史怀古”为主题,创作一首诗。

2. 答案示例: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英雄豪杰成古事,江山如画永流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咏史怀古诗,了解古代历史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心得,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让学生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能够分辨出不同类型的咏史怀古诗”。

2. 教学难点中的“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中的意境”。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一首咏史怀古诗”。

2024年度-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2024年度-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产生共鸣。
对比
运用对比手法,将古今、人事、 景物等进行对比,突出诗歌主
题和情感。
抒情
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感慨, 表达对历史、现实的看法和态
度。
23
创作实践指导
选定主题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 事件或人物作为诗歌主 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了
解。
构思意象
根据主题构思具体的意 象,如场景、人物、动 作等,使诗歌形象生动。
14
《登高》赏析
意境深远
象征手法
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 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运用“风急天高猿啸哀”等象征性描 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激荡和不平。
情感丰富
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自 身遭遇的感慨。
15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历史背景
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绘,展现了 三国时期的历史风貌。
怀古之情
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 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追思。
艺术手法
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 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1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地点背景
通过对京口北固亭的描绘,展现 了这一历史名胜的沧桑变化。
怀古主题
诗人登临远眺,抒发了对历史的 深沉思考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
慨。
用典精妙
诗中化用典故,既丰富了诗歌内 涵,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互动点评
鼓励学生互相点评作品,提出建 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的 成长和进步。
教师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 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 改进意见,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25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6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课文《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归纳课内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见下表)篇目类别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越中览古写昔日的繁盛和今天的凄凉表达盛衰无常感慨鲜明的对比石头城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寓情于景、拟人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借景抒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对比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爱国情怀词中用事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化用前人诗句过华清宫奢侈淫逸咏怀古迹(其三)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二、概念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三、类别:1.咏古迹2.怀古人3.忆古事四、归纳思想内容1.感慨盛衰无常2.感慨壮志难酬3.感慨国运衰微4.抒发爱国情怀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咏史怀古”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咏史怀古诗》的赏析,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的第一至第三课,详细内容涵盖了从先秦时期《诗经》中的怀古之作,到唐宋时期杜甫、苏轼等大家的经典咏史怀古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咏史怀古诗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分析并掌握咏史怀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用典、象征、对比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咏史怀古诗中用典的理解和体会,以及诗人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咏史怀古诗的文学特点、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意境的构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讲述古代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引出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简介咏史怀古诗的起源和发展。

b. 详细解读教材中选取的咏史怀古诗,分析其文学特点及表现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如杜甫的《春望》,进行详细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咏史怀古诗,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咏史怀古诗中常用的典故及其作用。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并说明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咏史怀古诗的起源与发展2. 咏史怀古诗的文学特点用典象征对比3. 经典案例分析:杜甫《春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阐述其怀古之情。

2. 答案要求: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诗人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咏史怀古诗,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咏史怀古诗的发展脉络
咏史怀古诗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高峰。唐代咏史怀 古诗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等 。
代表作品与作者
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咏史怀 古诗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 思考。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咏史怀古诗概述、代表作品鉴赏、创作实践与分 享、课程总结与反思。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划用时8个课时,其中2个课时用于课程介绍与目标阐述,4个课时用于 代表作品鉴赏与讨论,2个课时用于创作实践与分享,最后2个课时用于课程总 结与反思。
读。
分析异同点
从主题、情感、意象、语言等方面 分析两篇诗歌的异同点。
深入探究原因
探究两篇诗歌产生异同的原因,如 时代背景、诗人经历、文化传统等 。
04
经典作品深入解读与欣赏
《登高》赏析
创作背景
了解杜甫创作《登高》的时代背 景,感受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时
局的忧虑。
意象分析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风急天高 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 体会诗人运用意象表达内心感受
的高超技巧。
情感表达
探讨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情感, 如孤独、苦闷、忧国忧民等,理
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赤壁怀古》赏析
历史背景
介绍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了解苏轼创作《赤壁怀古》 的历史渊源。
诗词表现
分析苏轼在词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夸张等,感受其豪 放派的词风。
主题思想
探讨词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英雄人物 的追念等。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第一章:咏史怀古诗概述1.1 定义与特点1.2 历史发展与文学地位1.3 咏史怀古诗的分类及代表作品第二章:咏史怀古诗的题材与主题2.1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来源2.2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2.3 代表性作品的主题分析第三章: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色3.1 诗歌形式与结构3.2 修辞手法与语言特点3.3 意象与意境的营造第四章: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4.1 了解作者与时代背景4.2 把握诗歌题材与主题4.3 分析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第五章:经典咏史怀古诗鉴赏实例5.1 《咏梅》陆游5.2 《乌江亭》李清照5.3 《赤壁怀古》苏轼5.4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5.5 《咏史》左思第六章:咏史怀古诗中的历史人物与事件6.1 历史人物咏史诗6.2 历史事件咏史诗6.3 代表性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分析第七章:咏史怀古诗与社会政治背景7.1 咏史怀古诗与社会背景的关系7.2 咏史怀古诗与政治观点的表达7.3 代表性作品的社会政治背景分析第八章:咏史怀古诗的地理与环境描写8.1 地理环境的描写与作用8.2 自然环境的描写与意境8.3 代表性作品的地理与环境描写分析第九章:咏史怀古诗的创作方法与影响9.1 咏史怀古诗的创作动机与方法9.2 咏史怀古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9.3 代表性作品的创作方法与影响分析第十章:咏史怀古诗的教学实践与鉴赏活动10.1 咏史怀古诗的教学目标与方法10.2 咏史怀古诗的课堂鉴赏活动设计10.3 代表性作品的鉴赏实践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咏史怀古诗概述补充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了解咏史怀古诗的不同类型,例如英雄史诗、历史怀古诗、人物咏史诗等,并熟悉一些经典的代表作品,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二、咏史怀古诗的题材与主题补充说明:学生应通过分析具体的代表作品,深入理解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如忠诚、勇敢、爱国等,并学会从中挖掘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三、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色补充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欣赏并分析咏史怀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如何通过具体的描绘来营造出深远的意境,如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024年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2024年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

2024年咏史怀古诗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咏史怀古诗词的背景、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培养学生通过诗词赏析,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咏史怀古诗词的概念、特点及历史背景。

2.代表性咏史怀古诗词作品赏析。

3.咏史怀古诗词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1.咏史怀古诗词的背景、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咏史怀古诗词的审美特点及表现手法。

3.咏史怀古诗词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难点1.咏史怀古诗词的审美内涵及价值。

2.咏史怀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背景介绍1.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关注咏史怀古诗词。

2.教师简要介绍咏史怀古诗词的概念、特点及历史背景。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咏史怀古诗词的了解。

第二课时:代表性作品赏析1.教师挑选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咏史怀古诗词,如《乌江渔者》、《赤壁怀古》等,进行赏析。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特色。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课时:历史人物与事件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咏史怀古诗词中的历史人物、事件,如《乌江渔者》中的项羽、《赤壁怀古》中的曹操等。

2.教师简要介绍这些历史人物、事件的背景及意义。

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历史人物、事件在诗词中的表现。

第四课时:现实生活与历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咏史怀古诗词与现实生活有何联系?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2.布置作业:选取一首咏史怀古诗词,进行赏析,并联系现实生活,写出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咏史怀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咏史怀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试题检测学生对咏史怀古诗词的掌握程度。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

咏史怀古诗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典型诗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学会从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入手,深入解读咏史怀古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咏史怀古诗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咏史怀古诗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如何深入解读咏史怀古诗中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咏史怀古诗的代表作品,引发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兴趣。

介绍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2. 讲授新课:分析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形象、情感和思想等方面的特点。

讲解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3. 课堂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咏史怀古诗进行鉴赏。

每组派代表分享鉴赏心得和感悟。

4.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鉴赏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强调咏史怀古诗在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价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咏史怀古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历史背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对咏史怀古诗中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入理解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咏史怀古诗的社会文化背景咏史怀古诗的文学特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咏史怀古诗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学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咏史怀古诗作,让学生深入理解。

七、教学步骤1. 咏史怀古诗的社会文化背景介绍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咏史怀古诗的产生背景。

分析咏史怀古诗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2. 咏史怀古诗的文学特点讲解韵律与格律:讲解咏史怀古诗的韵律特点和格律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史怀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及常用手法。

3.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生积累、理解史实。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最为华丽的篇章。

诗以唐冠,宋以词我。

伟人英雄,歌以咏志;达官巨贾,诵以怡情;志者学人,习以修身。

大凡有中国文化影响的地方,都有唐诗宋词的吟诵,让我们一起走进咏史怀古诗。

二、初步感知怀古诗的特点。

⒈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⒉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三、咏史怀古诗鉴赏,总结鉴赏怀古诗的方法。

看题目特征:《咏怀古迹》(其三)就知道是咏史怀古诗。

1.学生配乐朗诵诗。

齐读
师: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
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咏
怀古迹》(其三)被誉为咏昭君诗中的绝唱。

2.在这首诗里,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有关昭君的那些事情?
从中体会到昭君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远嫁朔漠,故乡千里;元帝昏庸,终身遗恨(怨恨)
3.整首诗就是在表达昭君的怨恨么?
背景:
(1)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裘马轻狂”的浪漫生活,早年有渴望“致
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731—745)
(2)长安十年。

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惨生活。

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3)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

作者因上疏
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745——755)
(3)本诗写于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54岁的作者“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第七年。

作者站在夔州白帝城的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
及其附近的昭君村,有感而作。

4.作者和昭君处境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