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混凝土路面田间道路施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段为道路:宽4米厚18厘米水泥路。20cm矿渣,18cmC25水泥混凝土。

1、测量放线:

1.1测量控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现场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在整个施工期间针对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测量控制。

1.1.1平面控制系统

拟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测量仪器采用经纬仪及钢尺。用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控制,设直线控制桩,控制桩位臵应在稳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间保护及使用方便。

1.1.2高程控制系统

测量仪器采用水准仪,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临时水准点上,临时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1.2 放线控制

1.2.1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路的中心线和坡脚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

2)路基的高程控制

1.2.2 保证测量准确度及精度的措施。

测量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作业前各种测量仪器应做好规范要求的检验项目,应保证测量准确及精度。

2、道路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面素土打夯夯实→压实度检验→路面铺填→交工验收

2.1素土夯实

路基施工注意事项:为保证路面使用寿命及质量,路基压实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对拟取土填料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并选择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以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种类、压实设备及组合工序、最佳组合下的压实遍数及压实层厚度。

一般路基处理:为保证路基应有的强度,避免路基出现过大沉陷,必须对路面下路床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路床应有的压实度,路床下做15cm石灰土(12%)。路床压实度及弯沉值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做路面结构。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处理。

填筑路基:路基要分层填筑碾压,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度标准。

填方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的草皮、树根、杂物等全部清除干净,并大致找平压实。路基施工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清除的杂物应妥善处理,不能倾倒于河流水域中。

路基填土应选用塑性指数12-18的土质。对于塑性指数在18-26的土质,应加强施工期间的翻晒、打碎或采用戗灰(5%)处理的方法。

不能使用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粘质土以及淤泥、沼泽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和腐植土填筑路基。

路基要分层填筑碾压。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内。如填土土源过湿,碾压有困难时可将土翻晒或换填处理。

填土肩应路基一起填筑,并满足设计的坡度及压实度要

填土高度小于80cm的路段,原地面下0—40cm土的压实度不应小于规定的挖方压实度标准。

挖方及零填方路基:路基开槽后进行路基碾压,如根据设计采取戗灰40cm措施后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土基含水量状况加厚石灰土(12%)处理或换臵山皮土处理。

沟塘段路基处理:沟塘清淤原则上应保证道路范围内底面平整,铺土工格栅后,回填40-60cm混渣,混渣表面保证平整。

沟槽清淤后如不能保证道路范围内大面积底面平整,高差深度在30以内,回填山皮土找平,然后再铺土工格栅,回填40cm混渣,混渣表面保证平整。

沟塘清淤后出现高差超过30cm的地段,不同底面可采用分段开蹬找平,分别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铺设应在开蹬接茬处超铺2米宽,上面再回填40cm混渣,混渣表面保证平整。

2.1.1路基中心定出以后,还要根据开挖边线开挖宽度在地面上撒灰线标明开挖边界。路基土方采用机械作业,须熟悉图纸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按规定切实做好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1.2挖方不填不挖,均须压实至规定密实度,并注意预留沉降量,填方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

2.1.3路基挖方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整幅开挖,不得随意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保证施工安全。弃土应及时清运不得乱堆乱放,路基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时,可在基底以上预留15-30厘米,等下一工序开始时挖至设计标

2.1.4挖方运距在100米以内可使用推土机,视路面宽度、人行道或路肩宽度、土方量及现场存土条件,采用纵向、横向推土法、混合推土法等不同的操作方法。

2.1.5挖方接近设计标高时,根据土质适当预留虚高,有条件时用平地机找平,以便压实后符合设计高程及横坡,并根据道路中心线检查两侧路基宽度,防止偏移。

2.1.6雨季施工,路槽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有无翻浆、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1.7碾压时应测试路床标高情况、轴线情况,随时检查桩位是否准确,如有遗失或移位应及时补桩或纠正桩位,路床碾压边线应超出路面结构宽度每侧不得小于10厘米。

2.1.8路基填土作业,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质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不得含草及树根等杂物,超过10厘米粘性的土块打碎使用。

2.1.9地面横坡在1:10~1.5时应先翻表土再行填土,坡度陡于1.5时应做成分阶段,每级台阶高度不小于1.0米,台阶顶面须向沟内倾斜,每级台阶高度以30厘米为宜,砂土地段可不做分阶,只翻松表层土。

2.1.10路基填土须按设计断面分层,由中央逐渐向路边填筑压实,分层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均应宽于设计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便最后削坡。

2.1.11原地面不平时,应从低处开始填筑压实,并注意清理基底,遇有不同种类土时,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得乱填,

以免形成水囊或滑动面,并注意减少层数,透水性较差的土,在透水性较佳土层下时,其表面应在路中线向两侧做4%横坡,透水性较大的土坡不应被透水性较小的土壤覆盖。

2.1.12填土压实时应注意下列事项。用铲运机、拖拉机、拖车填筑路堤时应分层(层厚20-30厘米)填筑,每层土壤应以推土机或人工仔细整平,并应在路堤整宽度内使拖运车辆均匀分布行驶。当用人力运土填土时,宜先轻碾,后重碾压实,碾压工作应自路基边缘的中央进行,一般碾轮每次重叠15-20厘米,约碾5-8遍,至表面无显著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碾压外侧距填土边缘不得小于50厘米,以防发生溜坡事故,一般可将路堤填土两侧加宽50厘米,碾压成形后修整到设计宽度。如路基边缘不易碾压时,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打坚实,用人工夯打时提夯应有足够的高度,夯与夯之间重叠三分之一,每层至少夯打三遍,碾压时应特别注意均匀一致,并随时保持土壤的湿润,不得干压,在填土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验土壤含水量及压实度,并应按要求做试验记录。

2.1.13翻浆处理:施工前或大雨后,应对施工地段进行仔细调查,测出面层土壤含水量及地下水位,以预估翻浆面积。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应事先备好干土、石灰、砂石等处理翻浆的材料。当工期时间允许及在非雨季时期施工,可采取分段耙松或挖出土壤晾干回填方法处理翻浆。当工期紧及突然在短时期内不易晾干时可换用干土、砂石、矿渣或石灰土回填。在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路基上以及在雨季施工中,发现的翻浆地段应即进行挖掘,采用石灰土处理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