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工程热力学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邓巧林2010年2月一、课程基本描述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英文译名: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总学时数:40 讲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授课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要求:必修分类:专业(学科)基础课开课时间:第四学期先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二、课程教学定位1. 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与其它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工程基础理论学科,其内涵丰富、概念抽象、公式数量多、联系工程实际范围广,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研究的问题:如燃料燃烧、能量转换、火力发电、内燃机动力装置、燃气轮机装置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研究解决的问题:如采暖、空调,热源、冷源,以及建筑物的温度、湿度等问题的调节与控制,都要以热力学物理模型研究为基础。

因此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课程基本理论,直接影响其专业水平,对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及管理工作都非常重要。

工程热力学作为有百年历史的老学科,早已自成体系,目前全国约有30多个专业开设该课程,同型专业开设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应用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工质的热力性质,对各种类型热工设备或热力系统的热工过程进行分析计算,以寻求提高热能利用率和节能的有效途径。

所不同的是,能源动力类专业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它是后续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锅炉原理、燃气轮机原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燃烧理论与技术、火电厂节能原理与技术、核能发电技术等课程的基础;而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热能的直接利用,一方面集中供热、供暖的热源,常取自热电联产,空调的冷源来自制冷装置,这些要涉及热与功的转换;而另一方面湿空气、燃气、制冷剂、溶液等的热力性质,是后续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必须要用到的。

2024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2024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资源与工具•教学过程与实施目录•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角色与素质要求01教学背景与目标课程背景介绍工程热力学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以及热能传递规律的学科,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动力设备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工程热力学教学面临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涌现,工程热力学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了解热能传递和转换的基本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工程热力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创新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需求分析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先修课程01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02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需求0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整合知识点间的联系,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结合起来讲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强调知识点的工程应用背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梳理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如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知识点梳理与整合根据工程热力学的学科特点,选择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教学难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设计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设置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引入工程实例,分析热力学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如汽轮机、内燃机等热力设备的热力过程分析;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热力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热力学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学分:2或3 学时:32或48课程教材:李永,宋健. 工程热力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专业年级:工科类相关专业本科生一、目的与任务工程热力学基本定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这些定律为基础进行演绎、逻辑推理而得到的工程热力学方法、关系与结论,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可行性、可靠性与实用性,可以应用于力学、宇航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等各个领域。

工程热力学目的是研究和讲授热力学系统、热能动力装置中工作介质的基本热力学性质、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各种装置的工作过程以及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途径等,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决工程热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热力学定律合理分析热力学系统的基本能力。

工程热力学任务是研究和传授热力系统能量、能量转换以及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物性间相互关系和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分析求解热力学基本问题的能力。

工程热力学起源于对热机和工质等的研究,热力学定律条理清楚,推理严格。

工程热力学的内容多、概念多、公式多与方法多,工程热力学广泛联系热力工程和能源工程等领域。

二、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 学时)第一节热力学的发展意义第二节热力学的历史沿革第三节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第四节熵与能源第一章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热能、热力系统、状态及状态参数第二节热力过程、功量及热量第三节热力循环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2学时)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表达第二节热力学能和总储存能第三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学时)第四节能量方程式第五节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2学时)第六节能量方程的应用第七节循环过程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2学时)理想气体及其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热力学能、比焓及比熵理想气体的混合物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2学时)第一节热力过程的方法概述热力过程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二节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2学时)第三节理想气体的多变过程(2学时)第四节压气机的理论压缩功(2学时)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2学时)第一节热力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第二节卡诺热机(2学时)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状态参数熵第三节熵增原理(2学时)克劳修斯不等式和不可逆过程的熵变熵的物理意义第四节㶲参数和热量㶲(2学时)㶲参数、能量的品质与能量贬值原理热量㶲、热量有效能及有效能损失第六章水蒸气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2学时)定压下水蒸气的发生过程蒸气热力性质图表蒸气的热力过程第七章实际空气的性质和过程(2学时)实际空气的状态参数及焓湿图实际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及工程应用三、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采用统一命题,闭卷考试。

高等工程热力学教案

高等工程热力学教案

高等工程热力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高等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理解热力学系统和热力学过程的基本特征。

3.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应用方法。

4.能够应用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高等工程热力学简介(1)高等工程热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热力学平衡和非平衡态。

2.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热力学过程和过程的分类。

(2)内能和焓的概念及其性质。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4)克拉珀龙方程和基尔霍夫循环定理。

3.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熵的引入和熵增定理。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熵的计算方法和热力学性能的描述。

4.理想气体和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定律。

(2)理想气体的内能、焓和熵的计算方法。

(3)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理论计算方法。

5.热力学循环和工质使用(1)热力学循环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2)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

(3)工质选择和工质性能参数。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将高等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传授给学生。

2.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工程问题,并引导学生应用热力学知识解决问题,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讨论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工具1.讲义和教材:准备高等工程热力学的讲义和教学参考教材,便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2.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示意图、实验视频等,直观地展示热力学原理和实验过程。

3.计算工具:提供计算软件或计算器,方便学生进行数值计算。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入高等工程热力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知识讲解:逐步讲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应用热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本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手册:严家騄、余晓福着,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实验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编,热力实验指导书,2001参考书:曾丹苓、敖越、张新铭、刘朝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王加璇等编着,工程热力学,华北电力大学,1992年。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合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1995年。

曾丹苓等编着,工程热力学(第一版),高教出版社,2002年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美]M.C. 波特尔、C.W. 萨默顿着郭航、孙嗣莹等译,工程热力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何雅玲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概论(2学时)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从人类用能的历史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实例中认识理解:热能利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 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0-1 热能及其利用(0.5学时)0-2 热力学及其发展简史(0.5学时)0-3 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0.2学时)0-4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0.8学时)3. 重点难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本课程四大部分(特别是前三大部分)之联系;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4.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建立;热力学各分支;本课程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各自的任务及联系;有关工程热力学及其应用的网上资源。

5.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视频片段6.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本课程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三.水蒸气的焓熵(h-S)图
重点与难点
重点:确定蒸气状态参数的独立变量,利用蒸气图、表计算蒸气热力过程中的功量和热量。
难点:蒸气热力过程的计算。
主要英文
词汇
Saturated liquid, Dry-saturated vapor, Unsaturated liquid, Superheated vapor, Degree of superheat, Wet-saturated vapor
二.过程热量的定义
三.过程功和热量的异同
§1-7热力循环
一.可逆循环与内可逆循环
二.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
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衡状态,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过程功和热量,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循环的经济性指标
难点: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的理解
主要英文
词汇
Quasi-static, Quasi-equilibrium, Reversible process, Work, Heat, Power cycle
作业题:
备注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周 次
第4周
日 期
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
§3-6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参数
一.零点的规定
二.温度为0.01℃、压力为p的过冷水
三.温度为t、压力为p的饱和水
四.压力为p的干饱和蒸汽
五.压力为p的湿饱和蒸汽
六.压力为p的过热蒸汽
§3-7水蒸气表和图
一.水蒸气表
二.水蒸气的温熵(T-S)图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思考题
作业题
思考题:2-6,2-11, 2-12,2-13
作业题:2-8,2-13,2-16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本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手册:严家騄、余晓福着,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实验指导书: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编,热力实验指导书,2001参考书:曾丹苓、敖越、张新铭、刘朝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王加璇等编着,工程热力学,华北电力大学,1992年。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合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1995年。

曾丹苓等编着,工程热力学(第一版),高教出版社,2002年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美]M.C. 波特尔、C.W. 萨默顿着郭航、孙嗣莹等译,工程热力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何雅玲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概论(2学时)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从人类用能的历史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实例中认识理解:热能利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 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0-1 热能及其利用(0.5学时)0-2 热力学及其发展简史(0.5学时)0-3 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0.2学时)0-4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0.8学时)3. 重点难点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本课程四大部分(特别是前三大部分)之联系;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4.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建立;热力学各分支;本课程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各自的任务及联系;有关工程热力学及其应用的网上资源。

5.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视频片段6.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本课程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门课程(专业基础课),要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最新精品工程热力学教案

蒸汽动力循环优化
提高蒸汽动力循环效率的 措施包括提高蒸汽初参数 、降低排汽参数、采用再 热和回热等。
内燃机循环
内燃机循环原理
内燃机循环是利用燃料在气缸内 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工质(空 气和燃料混合物)的状态变化来
实现热功转换的过程。
内燃机循环类型
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和气缸工作原理 的不同,内燃机循环可分为奥托循 环、狄塞尔循环等。
热力循环分类
根据工质在循环过程中的 状态变化,热力循环可分 为正循环、逆循环和复合 循环。
热力循环评价指标
评价热力循环性能的指标 主要有热效率、功率、熵 产等。
蒸汽动力循环
蒸汽动力循环原理
蒸汽动力循环是利用燃料 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工 质(水)的状态变化来实 现热功转换的过程。
蒸汽动力循环类型
根据蒸汽参数和工作原理 的不同,蒸汽动力循环可 分为朗肯循环、再热循环 、回热循环等。
等容过程
绝热过程
系统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在等容过程中 ,理想气体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关 系。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在绝热过 程中,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满 足特定的关系式。
05
热力循环与热效率
热力循环概述
01
02
03
热力循环定义
热力循环是研究工质从某 一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 状态变化又回到原来状态 的过程。
热力学性质与过程
热力学性质
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如温度 、压力、体积、内能等。
热力学过程
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 态所经历的过程,包括等温过程 、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绝热过
程等。
热力学循环
由一系列热力学过程组成的闭合 路径,如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 等。这些循环在工程热力学中具 有重要的应用,如热机、制冷机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X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X

VS
熵增原理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 增加的方向进行。熵是表示系统无序程度 的物理量,熵增加意味着系统无序程度增 加。
03
工质的热力性质
工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工质是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媒介物 质。
分类
根据物质状态,工质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 体;根据组成,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
热力系统的环境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01
热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空气污染
02
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
,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水资源消耗
03
热力系统运行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排放的废水也会对环境
造成污染。
06
课程实验与实践
实验目的与要求
压缩机的性能参数
阐述压缩机的性能参数,如排气量、排气压力、 功率及效率等,以及这些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影响 因素。
压缩机的类型与结构
详细介绍各类压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如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轴流式压缩机 等。
压缩机的选型与使用
介绍压缩机的选型原则和方法,以及安装、调试 、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
包括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专著等,以及网络资源和在线课程等, 供学生课后自学和深入研究。
课程评估与考核方式
课程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 给予反馈。
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 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参考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参考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工程热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热力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如孤立系统、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2.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和熵增原理,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熟悉热力学状态量,如温度、压力、体积和熵等,并掌握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4.学习热力学过程,如等压过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等,并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5.掌握热力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如卡诺循环和朗肯循环等。

6.能够运用热力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实际工程问题,如热能转换和热能利用等。

7.能够运用热力学公式和图表进行计算和分析,如热力学状态方程的求解和热力图的绘制等。

8.能够运用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进行工程设计和优化,如热机效率的计算和热交换器的 design 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研究的热情。

3.培养学生对工程热力学应用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原理等。

2.热力学状态量:温度、压力、体积、熵等,状态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3.热力学过程:等压过程、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特点和应用。

4.热力机:卡诺循环、朗肯循环等,原理和工作过程。

5.热力学应用:热能转换、热能利用等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6.热力学基本概念:第一周,2 课时。

7.热力学状态量:第二周,3 课时。

8.热力学过程:第三周,4 课时。

9.热力机:第四周,4 课时。

10.热力学应用:第五周,3 课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工程热力学》绪论课的重要作用及其课堂教学设计

《工程热力学》绪论课的重要作用及其课堂教学设计

《工程热力学》绪论课的重要作用及其课堂教学设计首先,绪论课的重要作用在于为学生建立基础概念和理论框架。

在绪论课中,学生将学习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如能量、功、热量、状态量等,以及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通过绪论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绪论课的重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热力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然后让学生运用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分析并解决该问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出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三,绪论课的重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出自己见解,并最终达成集体决策。

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基于以上讨论,以下是《工程热力学》绪论课的一些教学设计建议:1.通过案例分析引入课堂内容。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并讨论该案例中的热力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除了讲解课堂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引入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直观地展示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课后作业和讨论。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并安排时间进行讨论和解答。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工程热力学》绪论课在工程热力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绪论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基础概念和理论框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是对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实践性学习,通过实际应用热力学原理求解问题,提高学生对于热力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设计将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学生需要采集现场数据、运用热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并通过编程求解问题,最终输出解决方案。

二、课程设计背景工程热力学是机械、能源等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主要研究热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热力学理论与实际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课程设计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让学生对于热力学的应用更加深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于热力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 数据采集学生需到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记录温度、压力、流量等实际参数,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

2. 基本热力学定律学生需要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3. 热力学循环模拟学生需要通过编程模拟热力学循环过程,例如理想气体循环模拟、蒸汽动力循环模拟等。

4. 热力学分析学生需要运用热力学原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热效率、功率等参数,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5. 解决方案输出学生需要将热力学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并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案。

在方案输出中,需要包括数据分析结果、程序代码、图表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应用。

2.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锻炼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实际能力。

4.学习整合各种工具,输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五、课程设计评估课程设计的评估将会按照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 理论评分评估学生对于热力学原理的掌握程度,包括基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循环模拟等方面,并以作业、考试等形式进行答辩。

2. 实践评分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表现,包括数据采集、编程实现、分析结果等,并以课程设计报告等形式进行答辩。

六、课程设计总结本课程设计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热力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于工程热力学的理论理解和实践能力。

工程热力学 教案

工程热力学 教案

工程热力学教案教案标题:工程热力学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工程热力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工程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

3. 热力学过程的描述和分析。

4. 热力学循环的计算和优化。

教学难点:1. 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2. 热力学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热力学循环的计算和优化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投影仪。

2. 教学实例和案例分析材料。

3. 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实际生活和工程实践相关的问题。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介绍热力学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如封闭系统、开放系统等。

2. 解释热力学过程的描述方法,如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3. 讲解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循环类型。

三、计算方法与案例分析(40分钟)1. 介绍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如热力学方程、热力学图表等。

2. 分析实际案例,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工程热力学问题。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加深对工程热力学知识的理解。

四、实验演示(可选,30分钟)1. 进行与工程热力学相关的实验演示,如热力学循环实验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验证。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工程热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 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拓展阅读推荐。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布置与工程热力学相关的计算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学延伸:1. 建议学生参加相关实习或实践活动,加深对工程热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

工程热力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系统、状态、过程、能量等;2.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3. 掌握理想气体、实际气体及其状态方程,了解不同类型的热力学过程;4. 了解热力学循环的基本原理,掌握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等典型循环的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热机效率计算、热力学过程分析等;2. 能够正确绘制和应用P-V图、T-S图等热力学图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热力学系统进行简单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热力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热力学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热力学基本原理,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热力学基本概念:系统、状态、过程、能量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进度安排:2课时2.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能量守恒、熵增原理;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进度安排:4课时3. 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压缩因子;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进度安排:4课时4. 热力学过程: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绝热过程、等熵过程;教材章节:第三章进度安排:6课时5. 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布雷顿循环、郎肯循环;教材章节:第四章进度安排:6课时6. 热力学图解:P-V图、T-S图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五章进度安排:4课时7. 热力学案例分析:热机效率计算、热力学过程分析;教材章节:第六章进度安排:4课时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2024版工程热力学教案

2024版工程热力学教案

17
热力循环基本概念
2024/1/25
01
热力循环定义:热力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 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02
热力循环分类:根据工质状态变化特点,可分为开 式循环和闭式循环。
03
热力循环评价指标:热效率、㶲效率等。
18
卡诺循环及其热效率
2024/1/25
卡诺循环定义
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的理想热力循环。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是焦耳 (J)。
2024/1/25
温度 压力 体积 内能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 位是摄氏度(°C)或开尔文 (K)。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单位是立 方米(m³)或立方厘米(cm³)。
9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24/1/25
内容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 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同样需要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计算更 为复杂。
2024/1/25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汽化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实际气体可以发生 相变。
14
湿空气性质及过程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包括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 对湿度等。
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如加热、冷却、加湿、去湿等, 需要考虑水蒸气的变化。
湿空气的焓湿图
表示湿空气状态参数之间的关 系,用于分析空调、制冷等过 程。
热电转换
利用热电效应将热能直接转换为 电能的技术,如温差发电、热离 子发电等。
2024/1/25
24
热力学在节能技术中的应用
2024/1/25
节能原理
01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教案第一讲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教案第一讲

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的作用: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规律、方法及提高转化率的途径,比较集中地表现为能量方程。

工程热力学部分的主要内容(1)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如工质、热力系、热力状态、状态参数及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等,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全部工程热力学的基础。

(2)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

其主要内容是理想气体、水蒸气、湿空气等常用工质的基本热力性质。

工质热力性质的研究是具体分析计算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的前提。

(3)各种热工设备的热力过程。

其主要内容有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气体和蒸汽在喷管和扩压管中流动过程及蒸汽动力循环等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

这些典型热工设备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是工程热力学应用基本定律结合工质特性和过程特性分析计算具体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完善性的方法示例。

第一章工质及气态方程第一节工质热力系统第二节工质的热力状态基本状态参数第三节平衡状态状态方程第四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本章的主要内容1、讨论能量转换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基本概念;2、在以气体为重要工质的能量转换过程中,介绍其状态方程。

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工质、热力系的定义,掌握热力系的分类。

•理解热力状态和状态参数的定义;掌握状态参数的特征、分类,基本状态参数的物理意义和单位;掌握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的关系。

•掌握平衡状态的物理意义及实现条件。

•了解状态方程式及参数坐标图的物理意义及作用。

•理解热力过程、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的物理意义与联系,能正确判定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

第一节工质及状态方程本节重点掌握热力系统,在学习这一概念之前先认识一个概念:【工质】1. 什么是工质?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或热能转移的媒介物质。

2. 工质特性:可压缩、易膨胀、易流动3. 常用工质:热机循环中: 水蒸气、空气、燃气。

制冷循环、热泵循环中: 氨、氟里昂。

举例(1)从能量转换方面:汽轮中的水蒸气首先要知道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如图示(蒸汽动力循环示意图)该工作过程实现了热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水蒸气作为该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媒介物质,就是工质。

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

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

工程热力学课堂教学设计教案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课程性质:技术(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70学时课堂讲授64 学时实验 6 学时授课对象:能源学院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授课学期:秋季学期考试方式:累加式考试计分法作业10分小论文10分期中考试10分实验10分期末考试60分设计教师:杨玉顺授课教师:杨玉顺设计时间:2006年7月我研究过的六种《工程热力学》教材一、哈工大严家禄王永青编著《工程热力学》第一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6月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全国统编教材( 电力及热能动力)。

2.体系较新,结构严谨,物理概念清晰,有作者研究成果,如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等,理论论述与例题、思考题和习题配合恰当,增加新能源和双工质动力循环等内容。

3.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

二、哈工大严家禄编著王永青参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2001年1月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全国统编教材(非动力类)。

2.体系较新,结构严谨,物理概念清晰,有作者研究成果,如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等,理论论述与例题、思考题和习题配合恰当,增加新能源等内容。

3.我在教学中最主要参考书。

三、上海交通大学沈维道蒋志敏童均耕合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教出版社,2001年6月。

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统编教材(动力类基本教材)。

2.前苏联体系,结构严谨,物理概念较清晰,较前两版内容所删增。

3.我在教学中主要参考书之一。

四、清华大学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工程热力学》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995年11月。

1.清华大学校用教材。

2.体系基本同沈维道书,突出特点是起点高,理论论述十分简洁清晰,有作者研究成果。

3.我在教学中主要参考书之一。

五、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第一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西安交通大学校用教学辅导书。

2.体系基本同沈维道书,显著特点知识点阐述精练,重点、难点突出,典型例题分析透彻,是一本很好的教学参考书,我在本次课堂教学改革试尝中从此书获益不少。

2024年热力学教案工程

2024年热力学教案工程

热力学教案工程一、引言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过程中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基础学科。

热力学在能源、环境、材料、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热力学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提出了热力学教案工程,旨在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掌握热力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热力学教案工程的目标与原则1.目标(1)使学生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原则(1)系统性:热力学教案工程应涵盖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层次性:热力学教案工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内容。

(3)实践性:热力学教案工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演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创新性:热力学教案工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潜力。

三、热力学教案工程的内容与结构1.内容(1)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压力、热量、功等。

(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换与传递规律。

(3)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热机效率与制冷循环。

(4)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与熵的量子化。

(5)热力学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6)热力学性质图:p-V图、T-s图、h-s图等。

(7)热力学应用:热力学在能源、环境、材料、生物等领域的应用。

2.结构(1)理论教学:讲授热力学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基本方法,分析热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2)实践教学:开展热力学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热力学案例,使学生了解热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热力学_曾丹苓_第二章能量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工程热力学_曾丹苓_第二章能量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能量与热力学第一定律(4+1学时)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深刻认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能量守恒;认识功和热——通过热力系统边界的能量交换(定义、特性、计算);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的应用;了解建立和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方程的基本方法;理解概念:热力学能,焓2. 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0.5学时)2-2,2-3 热力系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功和热(0.5学时)2-4,2-5 循环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状态参数热力学能(0.5学时)2-6 热力系与外界的质量交换,伴随质量交换的能量交换(0.5学时)2-7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1学时)2-8 能量方程应用(0.5学时)2-9 非稳定流动能量方程(0.5学时)★习题课:能量方程应用(1学时)3. 重点难点第一定律的实质;功和热的异同;热力学能和焓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闭系能量方程,稳定流动能量方程)。

4.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概念讨论与理解:比较状态公理可能带来疑问——简单可压系准静功n=1,但本章出现了这么多“功”(W、W net、W t和W f),怎样理解?5.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ppt,习题课6.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过程量和状态量概念的深化;针对实际问题应用第一定律的方法(取适当系统,建立and/or应用能量方程)。

7. 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教材的课后自检题(部分在课堂上讨论)习题:教材习题1,3,4,7~11(可变)8. 师生互动设计讲授中提问并启发讨论:知道人类用能历史上“永动机”的例子吗?一杯20℃的水和一杯40的水,谁的热量更多?两大杯20℃的水和一小杯40℃的水呢?又,A站在1m高处,B站在10m高处,谁的功更大?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4.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第二章能量与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力学教学设计网络教育是信息时代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成为教育教学的辅助甚至支撑技术。

网络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优势明显,如多媒体展示集成、超文本链接、大容量丰富存储、传输高速便捷等。

突出功能表现为人机交互、超时空交流共享、动态模拟展示、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多媒体情景创设以及游戏等。

本文试以工程热力学网站构建为实例,分析超媒体教学系统设计、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系统组成及功能设计。

1设计指导思想工程热力学是动力、热工等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能够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工程热力学课程中,很多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都是通过实际的形象物体经抽象化或再加数学演绎而建立的。

许多基本理论都是经过实践而又被实际所验证的客观真理,所以该课程实践性较强。

大量的练习、有比较熟练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是工程热力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深化教育改革要求加强实践教育,大幅度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对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将为此做一些探索。

基于.NET的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是以B/S模式为工作方式,利用校园网传输的辅助网络教育系统。

网站集成了工程热力学各种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信息网页化,在线考试,人机交互,在线讨论、答疑等功能。

本系统旨在成为教与学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借助网络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工程热力学。

2网站设计2.1设计目标工程热力学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学且枯燥的一门学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领域的运用,采用网络技术改进工程热力学教学,成为工程热力学这门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工程热力学学习网站设计目标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工程热力学课堂辅助教学,建立一个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和多媒体先进的表现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体现工程热力学网络教育的仿真性、交互性和实践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具体而言,是以学习网站为平台,建立一个工程热力学的学习园地,使学生通过网络掌握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开发一个在线考试系统,由系统按照要求自动组题,制作动态网页实现网上模拟测试,能及时给出测试分数,能使学生自我评估,实现梯度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激发学习动力;制作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

每章节附有详细的解题帮助,可适时获得解题指导;学生可与教师交换信息,相互留言,建立远程教学的沟通渠道;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建库、组题、扩充和修改题库资源,可调阅试卷进行教学讲评,可以查阅学生对各类问题的访问情况,了解练习中的热题、难题,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

系统数据库可作为习题课、讨论课的丰富资源。

2.2整体设计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将实践性、交互性、操作性、仿真性应用于网络教学,力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在线学习交互性强的特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

2.2.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对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步进教程"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明白这一概念说的是什么,然后通过"专题讲解"进一步了解这些基本概念的实质。

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与某一基本概念易混淆的其他概念和说法。

澄清或纠正自己过去模糊或错误的概念。

通过"辅导和答疑"中的思考题、讨论题及习题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叙述概念的定义及实质。

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参考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基本热力学关系、理想气体性质、四种基本热力过程、多变过程、压气机工作原理、卡诺循环、往复式内燃机理想循环等。

网络教育模式中,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至关重要。

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给学生以极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2.2开发环境2.3.1网站首页根据工程热力学的教学特点和功能模块的设计要求,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网站首页。

2.3.2主要模块功能(1)学员管理模块:主要提供老师给学员设定登录帐号和密码及访问权限,通过查看学员登录日志,可以了解学生访问网站的情况如图2。

同时也提供各学员修改访问密码的功能。

(2)步进教程模块:是主要教学模块,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

基本内容以章节目录编组,实现教材的电子化和多媒体化。

内容以文字、动画和图形形象直观地讲解基本知识,指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题讲解模块:选择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讲解。

主要方法是制作大量完善的flash动画以及教师授课实况视频。

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分析提炼,细致讲解,并用flash动画演示解题思路,给出分析提示。

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为学生释疑解难。

实验是工程热力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部分实验制作了flash模拟动画、3DMAX实体。

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手段展现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为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提供初步认识。

(4)辅导答疑模块:辅导是针对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出错之处,特别对课程要求的计算试题类型重点介绍,突出重点,层层指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有的放矢地复习并顺利通过考试创造条件;答疑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提出疑问,通过即时消息和留言板的形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流。

教师可以当即一一回答问题,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也可以集中回答,同时学生可以查询、检索,避免了教师的重复性劳动。

(5)知识博览模块:是书本知识的扩充,提供大量的相关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6)习题训练模块:依据书本章节,为每一章节内容编制了适量的习题,使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每一练习都有答案及详细讲解。

#p#分页标题#e#(7)在线考试模块: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学习效果测试的平台,同时通过测试结果的实时反馈,协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程度进行自我检查,提高学习的效果。

使用SQLServer2000开发试题数据库,制作动态网页实现网上模拟测试,能及时给出测试分数,实现自我评估功能。

2.4安全性设计工程热力学学习网站设计目的是辅助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减少任课教师工作量,暂时只对开课班级学生开放。

由教师给学生分配帐号和密码,设定权限,只有合法用户才可以登录系统浏览相应页面。

用SQLServer2000设计了一个学生信息表,用来存放学生帐号、密码及基本情况见图3。

用户只有在登录页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登录页面如图4。

3系统实现工程热力学学习网站以B/S体系结构作为基本框架,由客户机、WEB服务器、数据库三个层次组成如图5。

动态网页通过技术制作,用C#语言编写后台代码,利用访问后台数据库。

.NET是微软公司提出的一种分布式运算的框架,以XML为基础,以Web服务为核心,辅以其他各种技术实现,意在利用Internet上强大的计算资源和丰富的带宽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NET框架提取出微软组件对象模型COM的精华,将它们与松散耦合计算的精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成了强大、高效的Web组件系统:简化程序员的"管道"操作,深入地集成了安全性,引进了基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NET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通用语言运行库CLR(CommonLanguageRuntime)、.NET架构类库FCL(FrameworkClassLibrary)和。

3.1.1通用语言运行库CLR它是.NET的核心,负责提供执行环境,管理代码的执行并提供各种服务。

在组件运行时,运行库负责管理内存分配、启动或者中止线程和进程、强化安全系数,同时还调整任何该组件涉及到的其他组件的附件配置。

架构类库FCL它是一套可以使用的统一的面向对象、异步和层次结构的可扩展类库,可以与通用语言运行库紧密集成在一起。

FCL由一个提供类、结构、接口、枚举和代理的层状命名空间组成。

通过创建一套跨编程语言的通用API,.NET框架可以实现跨语言继承、纠错处理以及程序调试。

实际上,从VisualBasic到C++的所有编程语言,对于.NET框架都是相互等同的,开发人员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想使用的任何语言。

它是创建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模型,该模型由一组控件和一个基本结构组成。

其中,控件集中封装了公共的、用于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用户界面的各种小组件(诸如文本框、下拉选单等等)。

有了,Web应用程序的构建变得非常容易。

数据库连接是Microsoft推出的以.NET框架为基础的数据操作模型。

并不是ADO的下一个版本,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离线数据和XML的数据操作方法。

工程热力学学习网使用设置在Windows下的IIS服务器,数据库使用SQLServer2000,使用实现数据库连接。

4总结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设计有以下特点:课程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明确;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练习、答疑、考试等各种功能模块和交流环境;教学活动设计讲练结合,注重交互性;教学媒体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生动直观。

网站的大部分模块已在校园网上试运行,期望工程热力学教学网站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教学课时不足的缺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