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历史名人

合集下载

云南革命英雄人物事迹

云南革命英雄人物事迹

云南革命英雄人物事迹
云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之一,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革命英雄人物。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云南革命英雄及其事迹:
1. 陈昭炎:陈昭炎是云南苗栗县人,他是中国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早期的重要成员。

他领导了云南地区的许多工人与农民运动,并在马日事变后参与组织了云南起义。

他还曾任云南省苏维埃领导主席,为云南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朱德:朱德是云南彝族人,他是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朱德在云南地区积极推动农民起义与革命活动,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参与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领导了红军与云南红军在云南地区的战斗。

3. 杨靖宇:杨靖宇是云南中甸人,他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将领,被誉为“民族英雄”和“英雄模范”。

他率领云南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多次击败日军,并且在抗战胜利后坚决执行的领导,保卫中国和广大员,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张奚若:张奚若是云南省人民领导主席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他是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的首任省长。

他领导云南省领导推动云南的经济建设与农村改革,积极扶持民族地区的发展,并推动中国西南地区的革命事业。

以上仅仅是对这些云南革命英雄的简要介绍,他们为云南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史册上。

云南历史上的名人

云南历史上的名人

云南历史上的名人先秦时期庄硚隋唐时期皮罗阁两宋时期段思平元朝时期赛典赤明朝时期开疆功臣傅友德——颖川侯蓝玉——永昌侯沐英——西平侯、镇国公沐春——黔国公政治人物杨一清——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云南安宁人。

朱家民——贵州左布政使,云南曲靖人。

杨绳武——兵部尚书,云南弥勒人。

包见捷——吏部右侍郎,云南建水人。

陈表——浙江监察御史,云南玉溪人。

胡平表——贵州布政使,云南建水人。

傅宗龙——兵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雷跃龙——礼部尚书兼育英殿大学士,云南玉溪人。

王锡衮——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云南禄丰人。

朱化孚——湖广按察使,云南安宁人。

医学家兰茂——医学家,著有《滇南本草》,云南嵩明人。

清朝时期政治人物严清——吏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李因培——湖北巡抚、湖南巡抚、福建巡抚,云南晋宁人。

赵士麟——浙江巡抚、江苏巡抚,云南澄江人。

朱嶟——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兼内阁学士,云南通海人。

赵光——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何桂清——两江总督,云南昆明人。

陈时夏——江苏巡抚,云南元谋人。

丁槐——广西巡抚,云南鹤庆人。

钱沣——江南监察御史,云南昆明人。

何桂珍——两江兵备道,云南师宗人。

王人文——四川总督,云南大理人。

窦垿——江西监察御史,云南罗平人。

袁嘉谷——云南科举史上第一个全国状元,云南石屏人。

著名商人李沅——19世纪的云南首富,云南昆明人。

银行家王炽——20世纪初的世界第四富豪,云南弥勒人。

画家缪嘉蕙——著有《供奉画稿》,云南昆明人。

报人杨振鸿——曾经创办《光华日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云南昆明人。

民国时期军事人物(只列上将级别)李根源——陆军上将,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顾品珍——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刘祖武——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李鸿祥——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谢汝翼——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昆明历史名人及古迹

昆明历史名人及古迹

昆明历史名人及古迹昆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和古迹值得一提。

下面是一份关于昆明历史名人和古迹的列表划分:一、昆明历史名人:1. 杨守敬(1231-1296):明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研究出了中国古代最早的星表《授时历》,为中国古代航海和导航做出了巨大贡献。

杨守敬出生于今昆明,他的成就使他成为昆明的骄傲。

2. 赵尧亭(1901-1970):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也是昆明大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康熙时期的历史,并且撰写了许多经典的著作,对中国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3. 杨千里(1910-1998):中国著名的武术家和影视表演艺术家,也是太极拳的权威。

他在昆明广场上表演的太极拳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习者,成为昆明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二、昆明古迹:1. 翠湖:翠湖是昆明市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昆明的城市象征之一。

湖水清澈碧绿,湖周围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非常美丽宜人。

游人可以在湖上划船或散步,感受昆明温暖的气候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2. 云南大学:云南大学,简称云大,是中国云南省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由金沙江畔的西南联合大学、交通大学、农业学院三所著名高等院校合并而成。

云南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是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省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3. 金殿:金殿位于昆明市中心,是明代的宫殿建筑。

它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当时滇池部落国王的行宫。

金殿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殿内供奉了当地的神像和历代国王的塑像,是昆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4. 大观楼:大观楼位于昆明西山顶上,是观赏昆明全景的绝佳地点。

楼高五层,楼顶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从这里俯瞰整个昆明市区和周围的山脉风光。

尤其是在日落时分,大观楼上的景色更加壮观,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欣赏。

5. 东川红土地:东川红土地位于昆明的东南部,是一处以红色土地为特色的自然景观。

这片红土地由于土壤中富含红色的铁矿石而呈现出独特的色彩,非常壮观。

中国彝族名人

中国彝族名人

中国彝族名人中国彝族名人一、彝族将士1、龙云——(1884~1962年)男、彝族、纳吉伍沙,四川金阳县人。

从小习武,十几岁时到云南昭通去投靠其舅舅。

后成为蒋介石政府云南主席。

统治云南长达18年之久,陆军上将。

2、卢汉——(1895—1974.05.13),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3、张冲——(1901—1980),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族、彝姓尼娜,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小布坎(现划归弥勒县)人。

1901年1月25日,张冲生于云南省泸西县,曾任滇军旅长、师长。

张冲任国民党60军副军长兼184师师长。

1938年,参加台儿庄战役,被提升为军长。

1942年任云南部队第二路军指挥官。

云南解放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民委副主任兼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

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民委主任、中共云南省省委委员、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80年10月30日,张冲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4、李文学——(1826-1874),又名李正学,彝族,弥渡县瓦卢村人,清末云南哀牢山彝族农民起义军首领。

咸丰六年四月,李文学聚彝汉农民5000余人,在弥渡县瓦卢村后山天生营起义,提出“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的**口号,李文学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

在哀牢山区先后建立8个都督府。

1874年3月28日,李文学在南涧乌龟山壮烈牺牲。

5、李学东——彝族,四川马边人,哀牢山起义将士,(资料不详)6、小叶丹——(1894-1942)男、彝族,彝名果基约达,四川省冕宁县(今彝海乡)人。

解放前四川、彝族果基家的头人.他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之事,被传为一时佳话.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是彝族人民对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具体体现。

云南名人故居巡礼走进历史的长廊

云南名人故居巡礼走进历史的长廊

云南名人故居巡礼走进历史的长廊云南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名人故居,见证了云南地区的发展和变迁。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些名人故居,感受历史的魅力。

1. 杨守敬故居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杨守敬故居是一个典型的明清建筑,是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杨守敬的故居。

这座故居建于明代,虽经历了多次修缮,但仍保留着当时的原貌。

进入故居,我们可以看到中庭四周围绕着厅堂和房间,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充满了古典的气息。

2. 范文瀚故居位于大理古城内的范文瀚故居是中国民主党派创始人之一范文瀚的故居,也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

故居占地广阔,布局严谨,建筑精美,充满了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走进故居,我们可以看到范文瀚的工作室、起居室、花园等,这些空间展示了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 巴蜀大宅位于丽江古城的巴蜀大宅是清代川滇边境巴蜀派的代表性建筑。

它是由川滇边境的著名商人陈修园所建,带有浓厚的巴蜀文化特色。

巴蜀大宅分为内外两个院落,内院是家庭住宅,外院是商业区域。

整个建筑以红砖木结构为主,气势宏伟,保存完好。

4. 丘逢甲故居位于云南省文山市的丘逢甲故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丘逢甲的故居。

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包括府邸、庙宇和花园等。

故居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展示了丘逢甲家族的身份和地位。

5. 沈从文故居位于临沧市的沈从文故居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故居。

这座故居由多个院落组成,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故居内保存了许多沈从文的文物和手稿,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作家的生活和创作过程。

通过巡礼这些名人故居,我们可以感受到云南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这些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了解名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窗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这些故居,感受历史的长廊,领略云南独特的魅力。

(总字数:590字)。

云南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令人震撼

云南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令人震撼

云南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令人震撼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云南这片美丽的土地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令人震撼。

无论是在政治、文学、艺术还是科学领域,他们都为云南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这片土地的骄傲。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伟大和震撼。

一、杨宪益:民族英雄,石化工程的奠基者杨宪益,生于云南昆明,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开创者之一。

他广泛开采石油资源,将石油工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为纪念杨宪益,国内的数条大型石油管道被命名为“益”字管线。

杨宪益一生致力于石化事业,力求将我国的石油资源利用到极致。

他投入巨资,探索前所未有的技术,建设了一批先进的石油化工基地。

正是有了这些基地的建设,中国的石油工业才能飞速发展,为国家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宪益的故事令人震撼,不仅因为他对石油事业的贡献巨大,更因为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不懈。

他曾遇到过技术难题、经济压力和政策变动等种种问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帕木丁·波哥列夫:探险家,永远的冰山船长帕木丁·波哥列夫是云南的一位著名探险家,他的故事令人震撼。

他多次组织南极考察,探索了南极洲的神秘之处,成为中国南极事业的奠基人。

波哥列夫是一位非凡的冒险家,他不畏严寒、艰险,带领团队攀登冰川、越过冰原,为科学家们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南极资料。

他坚持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也能在南极大陆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波哥列夫的故事令人震撼,他的坚毅和勇气不仅震撼了整个世界,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他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和决心,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能攀登到山的顶峰。

三、阿部龙之助:医学奇才,中西医结合的倡导者阿部龙之助是中国近代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令人震撼。

阿部龙之助出生于日本,但他热爱中国,尤其是云南,他对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阿部龙之助在云南开设了一家医院,引进了许多先进的西方医疗设备和技术,将中医和西医有机结合起来。

昆明历史名人

昆明历史名人

昆明历史名人聂耳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

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

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趋共同之鹄的……——郭沫若题聂耳墓碑文聂耳(1912~193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1912年2月15日生于昆明甬道街一家医药店的楼上,那楼前至今还立着一块“聂耳故里碑”。

聂耳原名聂守信,母亲是傣族,聂耳4岁时父亲病逝,全家靠母亲挂牌行医生活。

受母亲影响,聂耳十分喜欢民间音乐。

聂耳在省立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了共青团,积极参加宣传进步思想的演出,后来遭到迫害,为躲避搜捕,不得不离家远走上海。

1930年,聂耳来到上海后,先在一家商号当店员,后来考进明月歌舞团担任提琴手。

1933年经田汉介绍加入共产党,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提出“为大众呐喊”的主张,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聂耳创作歌曲30多首,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毕业歌》、《大路歌》、《新的女性》、《铁蹄下的歌女》等等,喊出了劳苦大众的呼声。

其中《义勇军进行曲》是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插曲,问世之后就广为流传,激励中华儿女为国赴死,抗日救亡,深受群众欢迎。

1935年,聂耳取道日本到苏联深造,7月17日在神奈川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4岁。

1937年,聂耳的骨灰安葬于西山碧鸡关旁,1980年5月又迁葬到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

新墓的平面布局如聂耳生前最喜爱的云南月琴,墓园前松林中有聂耳雕像,并有聂耳事迹陈列馆。

1988年,聂耳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9月27日,《义勇军进行曲》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郑和郑和(1371-1433年)云南晋宁昆阳宝山乡和代村人,回族。

原名姓马,小字三宝(后又称三宝),故又称三宝太监。

云南的古代名人

云南的古代名人

云南的古代名人
云南的古代名人有:李庆远、郑和、何桂清、兰茂、沐昌祚、蓝大顺、王元翰、雷跃龙、舒金和、毕玉龙。

以下是部分人物的简介:
李庆远:256岁超级老寿星;出生地:云南;民族:汉族。

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出生地:云南昆阳(晋宁);民族:汉族。

何桂清:清朝大臣;出生地:云南昆明;民族:汉族。

兰茂:医学家、诗人;出生地:云南嵩明。

沐昌祚:明朝大臣;出生地:云南省云南府昆明县;民族:汉族。

蓝大顺:清朝起义军领袖;出生地:云南昭通牛皮寨;民族:回族。

王元翰:明代万历进士;出生地:云南宁州(华宁);民族:汉。

雷跃龙:明朝翰林院庶吉士;出生地:云南玉溪;民族:汉族。

舒金和:商人;出生地:云南;民族:汉族。

毕玉龙:云南省弥渡县太花乡民间艺人;出生地:云南省弥渡县太花乡马房;民族:汉族。

云南宣威的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介绍

云南宣威的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介绍

云南宣威的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介绍云南宣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这个美丽的地方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

他们通过自身的才华和努力,为宣威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对宣威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的简要介绍。

一、历史名人1. 李元春(1701年-1778年)李元春是宣威著名的农学家和农民领袖。

他在当地推广农业新技术和农民自治,致力于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状况。

李元春的理念和实践为宣威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来的农业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 杨维洲(1917年-2006年)杨维洲是宣威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在宣威地区的教育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杨维洲积极推动教育现代化,推崇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二、文化名人1. 笔聘道笔聘道是宣威的一位重要文化名人,他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见长,筆力遒劲,笔触丰富多变。

他的作品以传统的文化内涵为基础,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的精髓,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2. 宋仙娥(1900年-1982年)宋仙娥是宣威的文化名人之一,她是著名的舞蹈家和编舞家。

她将云南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艺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舞蹈风格。

她的作品富有民族特色,形式多样,表现了云南宣威地区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

3. 黄孝戍(1913年-2002年)黄孝戍是宣威的一位重要文化名人,他是著名的曲艺表演艺术家,擅长评书和相声。

他的表演风格幽默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表达方式深受观众喜爱。

他的作品传承了宣威地区的民间艺术传统,对当地的曲艺表演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推广作用。

总结:宣威地区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与文化名人,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华,为宣威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作品和传统艺术为当地的文化积淀实力,让宣威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地方。

无论是农学家李元春、教育家杨维洲,还是书法家笔聘道、舞蹈家宋仙娥和曲艺表演艺术家黄孝戍,他们都是宣威文化的闪光点,值得我们铭记和崇敬。

云南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流传至今

云南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流传至今

云南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流传至今云南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流传至今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传统。

在云南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英勇的事迹或深远的影响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一、马腾之——开铺创业,传承商业精神马腾之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商人,被誉为“滇南商帮之祖”。

他在云南地区创立了马家商铺,成为了当时繁荣的商业集团之一。

马腾之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

他秉持“以信为本、和为贵”的经营理念,对商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马家商铺不仅发展了云南的经济,还对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兴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杨世煌——救国英雄,开创新境界杨世煌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云南军阀,被誉为“滇池护国神将”。

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奋力保卫云南的疆土,坚决反对外敌入侵。

杨世煌的事迹被后人广泛流传,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位于昆明的纪念碑。

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云南人传承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三、梁思成——建筑大师,传世之才梁思成是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城市规划和传统建筑的研究,以及对建筑艺术的贡献被世人广泛认可。

梁思成的事迹至今依然为人所称道。

他对云南的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设计和改造云南的传统建筑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民族特色,为云南的建筑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阿昌——少数民族英雄,坚守传统与创新阿昌是云南省属于彝族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阿昌人对于其民族特色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阿昌人的事迹至今依然流传。

他们以其独特的音乐、舞蹈和传统手工艺品赢得了世人的赞誉,为云南省的文化交流和多元性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白鹿洞书院——传统学府,教育传承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六大书院之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之麓。

它是宋代至明代时期的一所重要教育机构,为云南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昆明历史文化名人

昆明历史文化名人

嵩明历史文化名人兰茂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嵩明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

兰氏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卒年有两种说法:其一,清康熙二十九年李澄中撰的《兰先生祠堂记》、康熙五十九年编撰的《嵩明州志·隐逸》、光绪十三年刻行的《续修嵩明州志·人物》均说“年八十卒”。

其二,在兰茂卒后40年成书的明正德《云南志》说他“年七十四而卒”。

民国《嵩明县志·人物》亦说他“年七十四卒于家,崇祀乡贤”。

按最早的史籍记载,明正德《云南志》所述较为可信,兰茂卒年应是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享年应是74岁。

兰茂的父辈从河南洛阳入滇,落籍杨林。

据苏石《兰茂评传》考析:兰茂的父辈可能是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被征往云南,后编籍屯戍杨林千户所的河南洛阳人。

兰茂有弟2人,名廷俊、廷瑞。

廷俊在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早逝。

兰氏13岁时,才华初露。

清康熙《嵩明州志》说他“性聪颖……年十三通经史”;明正德《云南志》说他“年十六时,凡诗史过目辄成诵”。

在青年时代,除经史外,涉猎广泛。

清康熙《嵩明州志》记云:“长益嗜学于濂、洛、关、闽之学唤如也”。

兰氏“耻于利禄,自匾其轩,曰:‘止庵’”。

后因母病,潜心本草30余年,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完成了《滇南本草》及《医门揽要》两部中医药学名著。

《滇南本草》是云南历史上最早的、价值最大的中草药专著,它早于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42年。

云南人民出版社1975年将《滇南本草》整理出版,现仍继续使用。

《医门揽要》分上下卷,上卷专论脉法,浅显明透;下卷专论方症,治疗方法得当。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兰氏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著成了《韵略易通》和《声律发蒙》两部声韵学名著。

在《韵略易通》中,兰氏把过去107个旧韵部缩编为20个新韵部,并用一首“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的《早梅诗》予以高度概括。

云南历史名人

云南历史名人

云南历史名人云南历史名人有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著名革命家唐继尧以及近代著名人民音乐家聂耳等。

郑和(1371—1433),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昆阳(今昆明晋宁)人。

明代著名航海家。

他七次远征西洋,比远航美洲的航海家哥伦布早半个多世纪。

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

曲焕章(1880—1938),字星阶,云南白药创始人。

出生于今玉溪江川县,后迁居通海、昆明。

12岁时开始学习伤科,后自己配制药方,开始行医。

1902年,曲焕章研制出一种名为“曲焕章万应百宝丹”的伤药,是为“白药”雏形。

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白药成功医治了大批伤员,此后声名远播。

如今云南白药已成为著名的百年医药老字号之一。

唐继尧(1883—1927),云南会泽人,近代史上的著名革命家。

1905年加入同盟会。

1909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担任教官及从事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蔡锷指挥的昆明重九起义。

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与蔡锷一起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发起推翻袁世凯的“护国起义”,掀起“护国运动”。

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

祖籍玉溪,生于昆明。

伟大的人名音乐家。

去世时年仅24岁。

1935年身在日本的聂耳,把自己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邮寄回国,很快这首传遍大江南北,鼓舞了千百万人的斗志。

新中国建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传遍了全世界。

云南历史人物故事

云南历史人物故事

云南历史人物故事云南历史人物故事大全彩云之南,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不少名人雅士、将军英雄。

店铺在云南每个市州中,整理当地最具代表的名人,看看你都认识几个?郑和明朝航海家、外交家人物生平郑和(1371-1433),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

十岁时被入侵云南的明军掳走,成为太监入朱棣府中。

为朱棣立下赫赫战功。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

1405-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公园距昆明60公里,位于滇池南端。

郑和公园的建立,表达了家乡人民对这位航海家的怀念。

公园入口处高大的门楣上雕刻着千帆竞发,乘风破浪,向前挺进的图案,正象征着郑和不畏艰难险阻,为国家民族创功立业的精神。

公园内还建有“望海楼”:以巨船形为底,楼设三层,其中陈列郑和像、郑和航海图、福建《天妃应灵之碑》及有关史籍等文物,登上这座“楼船”,可望里滇池,睹物思故,怀念郑和的'感情油然而生。

一尊郑和雕像矗立在山顶。

他眼看前方,双目炯炯有神,身披的长袍向身后飘起,似乎还是站在高大的楼船上指挥航海时的姿势。

罗炳辉中国著名的36位军事家之一人物生平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

17岁离开家乡,到昆明参加了滇军,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曾参加过讨袁护国和北伐战争。

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率众举行了著名的吉安起义。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历任红军独立第五团团长、红六军第二旅旅长、红六军二纵队司令员、红十二军军长、红九军团军团长。

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8年1月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开展统战工作。

1939年5月任第五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皖中,开创了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位于云南省彝良县城西侧将军山上。

1991年建成,馆舍共三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馆藏有罗炳辉将军生前事迹介绍、资料及图片展览。

昆明历史名人及古迹

昆明历史名人及古迹

昆明历史名人及古迹
昆明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许多历史名人和古迹。

1. 袁崇焕:明朝名将,曾在明朝时期抵御了荷兰、西班牙等国的侵略,被誉为昆明的护城河和防线。

2. 杨时:明朝著名族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新教洗礼的人,被称为“中国的第一个基督徒”。

3. 滇池:昆明位于滇池湖畔,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是昆明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4.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南部的世界自然遗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之一。

5. 云南大理古城:虽然位于昆明市的丽江市,但是云南大理古城是昆明周边最为著名的古迹之一。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保存完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6.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西郊,是一个展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型民俗旅游景区。

7.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中心,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代皇家园林,被誉为“云南省园林之冠”。

8. 昆明市博物馆:位于昆明市中心,是云南省最大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和文化文物。

以上只是昆明历史名人和古迹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历史人物和景点,都是昆明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云南省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云南省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2008-10-18 23:39提问者:57power|浏览次数:3272次我来帮他解答精彩回答2008-10-18 23:42云南历史上的名人先秦时期庄硚(神话中的人物)隋唐时期(南诏国时期)皮罗阁两宋时期(大理国时期)段思平元朝时期赛典赤明朝时期开疆功臣傅友德——永昌侯蓝玉——颖川侯沐英——西平侯沐春——黔国公政治人物杨一清——华盖殿大学士,云南安宁人。

朱家民——贵州左布政使,云南曲靖人。

杨绳武——兵部尚书,云南弥勒人。

包见捷——吏部右侍郎,云南建水人。

陈表——浙江监察御史,云南玉溪人。

胡平表——贵州布政使,云南建水人。

傅宗龙——兵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雷跃龙——礼部尚书兼育英殿大学士,云南玉溪人。

王锡衮——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云南禄丰人。

医学家兰茂——医学家,著有《滇南本草》,云南嵩明人。

清朝时期政治人物严清——吏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李因培——福建巡抚,云南晋宁人。

赵士麟——浙江巡抚、江苏巡抚,云南澄江人。

朱嶟——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兼内阁学士,云南通海人。

赵光——工、刑、兵、户、吏诸部尚书,云南昆明人。

何桂清——两江总督,云南昆明人。

陈时夏——江苏巡抚,云南元谋人。

丁槐——广西巡抚,云南鹤庆人。

钱沣——江南监察御史,云南昆明人。

何桂珍——两江兵备道,云南师宗人。

王人文——四川总督,云南大理人。

袁嘉谷——云南科举史上第一个全国状元,云南石屏人。

著名商人李沅——19世纪的云南首富,云南昆明人。

银行家王炽——20世纪初的中国首富,云南弥勒人。

画家缪嘉蕙——著有《供奉画稿》,云南昆明人。

民国时期军事人物(只列上将级别)李根源——陆军上将,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顾品珍——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刘祖武——陆军上将,云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李鸿祥——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谢汝翼——陆军上将,云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云南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昆明篇(二)

云南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昆明篇(二)

云南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昆明篇
★昆明昙华寺 ★钱 沣:钱沣(钱南园)乾隆进士 ★杨一清:明成化进士明世宗宰辅 ★兰 茂:明代医药家著《滇南本草》 ★孙髯翁:孙髯翁与大观楼长联 ★黎广修:黎广修与筇竹寺500罗汉 ★昆明筇竹寺: ★吴来清、杨汝兰与西 山龙门 ★西山龙门 ★昆明华亭寺(华亭禅寺) ★昆明太华寺 ★昆明太华寺与建文帝的传说 ★昆明五华寺与建文帝的传说 ★昆明西山与人民音乐家聂耳 ★昆明黑龙潭:滇中第一古祠 ★昆明金殿 ★昆明圆通寺(圆通禅寺) ★云南陆军讲武堂 ★昆明大观楼 ★昆明金马碧鸡坊 ★昆明东寺塔和西寺塔 ★昆明金马寺 ★昆明海源寺 ★昆明海源寺-灵源别墅 ★昆明妙高寺-富民诗僧续亮 ★昆明龙泉寺 ★昆明吴井的故事 ★昆明盘龙寺-滇中名刹 ★晋宁禅宗古刹普照寺 ★晋宁郑和故里 ★安宁温泉-温泉八景 ★安宁温泉-曹溪寺 ★安宁法华寺 -法华禅寺 ★安宁王仁求碑 ★安宁慈云寺 ★宜良岩泉寺 ★宜良法明寺—滇境无双寺 ★宜良汤池万福寺 ★宜良土主寺 ★宜良九乡溶洞群-世界奇观 ★昆明宜良乡村温泉-狗街温泉群 ★宜良县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 ★昆明呈贡县-古滇王国 ★昆明呈贡县-梁王山
云南历史名人与名胜古迹(昆明篇)
★昆明呈贡龙潭山“昆明人”遗址 ★昆明呈贡抚仙湖 ★昆明呈贡石龙寺 ★富民县伽峰山 ★富民县伽峰山-飞来寺 ★富民县文庙与富民中学 ★富民县-万亩葡萄与杨梅 ★富民县万佛山庆寿寺 ★富民县瑞松山白龙寺 ★富民县螳螂川河上洞峡谷风景区 ★富民县西游洞 ★富民县龙纳河养生谷风景区 ★富民县宝石洞 ★禄劝县轿子雪山风景区 ★禄劝县-摩崖石刻 ★禄劝县木克红军壁画 ★禄劝县毛主席长征路居旧址陈列室 ★禄劝县-皎平渡“将军石” ★寻甸县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寻甸县钟灵山-塔林 ★寻甸县钟灵山-钟灵寺遗址 ★寻甸县凤龙湾 ★寻甸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寻甸县磨盘寺

云南红色革命人物事迹

云南红色革命人物事迹

云南红色革命人物事迹云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一批优秀的红色革命人物。

以下列举一些云南红色革命人物的事迹。

贺龙(1896年-1996年),原籍广西,是云南省籍革命家、军事家。

他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等多次战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1928年,他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到达云南省,开创了云南革命史的新篇章。

贺龙曾担任红四军副总指挥、红六军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军长等职务。

李文亮(1895年-1934年),原籍云南省曲靖,是云南的革命家和记者。

1919年,他在北京参加护法运动,并成为革命组织的骨干成员。

1923年,他回到云南省,积极开展反对军阀的斗争,并组织了一支以贫农为主力的民族革命武装。

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红四军政治部、红五军总政治部、第四野战军总政治部等机关工作。

1934年,他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白求恩(1899年-1940年),原籍加拿大,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1938年,他来到云南,深入乡村,调查研究传染病和疫情,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和防疫工作。

他还积极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并成为云南的第一位“党外人士代表”。

1940年,他在云南昆明抗击日本侵略军期间因病去世,被誉为“人类博爱的化身”。

彭雪枫(1903年-1949年),原籍云南昭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

他在旧中国时期,先后参加了初期的云南护法和北伐战争。

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红军进入云南。

他参与了中央苏区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并以“惩恶扬善、肃清内奸”的精神领导红军进行整风运动。

1949年,他在广州献身革命。

以上人物是云南红色革命史上的重要代表,他们用自己的革命事迹和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百年党史上云南的三大文化名人(散文)

百年党史上云南的三大文化名人(散文)

098『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百年党史上云南的三大文化名人散文晓雪(白族)晓雪(1935—),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著有诗集、散文集、评论集32部和《晓雪选集》6卷,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

曾获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第五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中国当代杰出民族诗人诗歌奖,第七届湄公河文学奖等。

1979年以来历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云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云南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理事,全委会委员、名誉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国际诗人笔会主席团委员、副主席,云南文史研究馆馆员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学习百年党史,我常常想起云南的三大文化名人:狂飙诗人柯仲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和人民音乐家聂耳。

一柯仲平(1902—1964)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成就卓著、影响广泛的杰出诗人。

他对中国新诗的民族化、群众化,对中国文艺的大众化作出过开创性的重要贡献,他在延安的一系列文艺活动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关怀、热情鼓励和高度评价。

他崇高的品德、豪放的性格和爽朗的笑声,他烈火般熊熊燃烧、瀑布般飞腾直泻、大河般汹涌澎湃的激情和洪钟惊雷般震天动地、撼人心魄的诗歌朗诵,他数十年如一日为党为人民的忘我工作、艺术活动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而且也值得后辈后人永远怀念和崇敬。

他出生于云南省广南县,在家乡读完高小后考上云南省立第一中学。

在校时曾担任学生自治会会长,并组织参与了游行、示威、登台演讲、砸日本洋行等爱国学生的活动,17岁时就在学校创作并登台演出了话剧《劳工神圣》,18岁发表第一首短诗《白马与宝剑》,并与一批思想进步的同学秘密成立了大同社,学习北京、上海传来的进步书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聂耳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

祖籍玉溪,生于昆明。

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

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

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积极参加进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

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

聂耳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30余首,集中表现当时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决意志,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

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其墓在昆明西山,玉溪辟有聂耳公园昆明翠湖、西山及玉溪有聂耳雕像。

郑和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

明初入宫为宦官,赐姓郑。

后从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为内宫监太监。

世称"三保太监"。

1405-1433年,郑和率27,800余人,分62艘宝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湾和红海、最远到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历经3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余万公里。

此航海创举,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早80多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年。

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伟大的贡献。

皮逻阁皮逻阁(公元697~748年)南诏第四代王,据胡蔚本《南诏野史》载,他于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即位,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卒,在位20年。

他在位期间,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并吞了其他五诏,使洱海地区统归南诏管辖,将王都从巍山迁至大理,当时称为太和城。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他入京朝贡,受到唐玄宗的礼遇,加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其后又加封"上柱国",并赐"龟兹乐一部"及金佛像等。

龙云龙云(公元1884~1962年)原名登云,字志舟,昭通人,彝族。

原为唐继部将,1927年胡若愚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成功,龙云相继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组织第58军、第60军参加中原抗日,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等职。

秘密参加民盟,支持民主运动。

1945年10月,蒋介石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龙云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

1948年底至香港,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发展《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

1950年到北京,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龙云是继唐继之后,执掌云南党政军权长达18年的人物,对民国时期的云南省有较大的影响。

唐继尧唐继尧(公元1883~1927年)字萤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员。

1909年回滇后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管长。

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

190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

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元帅。

1922年创建东陆大学,还支持赵藩等辑刻《云南丛书》。

1927年2月部将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

5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园通山。

著有《会泽首义文牍》、《会泽督黔文牍》、《会泽靖国文牍》、《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等。

卢汉卢汉(公元1896~1974年),原名邦汉,字永衡,昭通人,彝族。

为龙云手下的重要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任第60军军长,参加台儿庄战役,后任第13军团军团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抗战胜利,率滇军主力赴越南接受日本投降。

1945年10月龙云被迫下台后,调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云南绥靖公署主任。

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云南省临时军政委员会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职。

卢汉继龙云之后,在民国时期执掌云南军政大权4年多,为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重要人物。

楚图南楚图南(公元1899~1994年)云南文山人。

1923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史地系,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东北、山东等地任教及从事革命工作。

1935年到上海,在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文化界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受聘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教授,1943年加入民盟,为民盟云南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为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

1946年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进行盟务活动,1948年底到河北平山县中共中央所在地,1949年随军进入北平,参与文教接管,出席新政协一次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主任、文教部长。

1953年后到北京,先后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和党组副书记、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党委、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会。

其著作主要有《楚图南文集》(上、下)、诗词集《蕊草集》,译作《草叶集选》等。

他还精于书法,各地园林名胜、纪念地多有刊物悬挂,文山西华园有楚图南铜像。

李根源李根源,生于1879年,字印泉,云南滕冲县和顺乡人,是一位爱国志人,著有《永昌府文征》《东斋诗抄》等,我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和学者。

清代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公派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在东京与孙中山、黄兴多有接触,并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l905年)加入同盟会,因而被尊为国民党元老。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学成归国,受孙中山之嘱托,李根源创办“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被委任为讲武堂监督,不久升为总办(校长),全面负责办学事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叶剑英都出身于云南讲武堂,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

另外,还有袁嘉谷、赵藩、高奣映等云南历史文化名人云南,人类重要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云南各民族融合、演变、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自战国时期建立滇王国以后,行政建制和区划经过无数次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云南。

元谋人:大约170万年前,原始人群时期的人类就生活在中国大地上。

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

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之类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

庄跤入滇:公元前三世纪,庄跤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建立了滇国。

庄跤等将较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云南,促进了云南的发展,标志着云南从政治上与内地联系的开始。

秦开五尺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道”,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因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

五尺道的开辟沟通了首都咸阳经四川与云南东部的联系,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为秦帝国的组成部份。

汉武开滇: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下属24县,郡府设在滇池县(今晋宁县),云南为其中一个县,县城设在今祥云县的,“云南驿”。

汉王朝调整了郡县,改变部落相立,不相统属的状况,带进了一些封建生产关系。

这一时期青铜工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农业耕作水平。

高超的冶炼技术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各种青铜器物品的出土,显示了民间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

大群被放牧的牛、马、绵羊和山羊与家畜猪、犬一道,标志了滇国发达的畜牧业。

汉武帝还派唐蒙扩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

汉王朝还组织人力开凿博南古道,日趋频繁的商贾往来,促进了西南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与缅甸、印度的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开滇。

诸葛亮治南:三国时期,现在的云南及黔西,川西南的部份地区统称为“南中”。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统三路大军亲征云南,他采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政策,当进入滇西地区洱海(大理一带)时,迅速平定了云南奴隶主贵族发动的叛乱,降服了当地大姓孟获,对孟获“七擒七纵”,使盂获心悦诚服地投降,井发誓永不造反。

因此诸葛亮很快平定南中,云南成为蜀汉的一部分。

爨氏据滇:公元317年司马睿称帝,建东晋,东晋初年,由内地迁至云南的爨(音窜cuan)势力逐渐强大,爨琛自主为王,统治滇池地区,爨氏历统治400多年,把滇池地区称作昆川(或昆卅),并与随、唐王朝保持经济文化联系。

六诏统一:公元738年贞观时期,唐王朝扶持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以洱海为基地的“南诏国”,诏主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南诏历传13王,统治200余年。

段氏建立大理国:公元937年,段思平灭南诏建大理国,公元1117年,宋朝封大理首领为“云南节度使”,政治中心在洱海区域,以大理为都城,相传22世,共统治316年。

在大理国统治期间,鄯阐城(今昆明)逐渐成了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

其间留下了著名的“孔雀胆”的故事。

元跨革囊: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征云南,破大理国,1267年封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1271年其子被害身亡。

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到云南。

公元1276年,元朝已正式建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

赛典赤到云南后,在经济上制定赋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在政治上,一改过去残酷屠杀的做法,代之以善民族关系,兴办教育、安定政治形势的政策。

突出的如五百里滇池,原常泛滥成灾,赛典赤征召民工,凿开海口,疏通螳螂川,使滇池水由海口经螳螂川流入金沙江通过长江汇人大海,海口使滇池水位保持平衡,既不会干枯,又免除水患,使滇池周围皆为良田。

赛典赤任云南行政长官六年,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于公元1280年病故于昆明,死后“百姓巷哭”、“号泣震野”。

今昆明市五里多小学内有赛典赤墓,历代常有人悼念。

公元1290年首封皇长孙甘麻刺为云南梁王,是全省最高统治者,他的避暑行宫就在西山三清阁。

明建政权:明朝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朱元漳派傅友德、沐英平定云南,攻克昆明,灭元朝梁王,在云南建立明朝政权,统治278年。

吴三桂进攻云南:明末,以李定国为代表的大西军,曾拥护流亡皇帝永历帝以昆明为根据地为抗击清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