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公元纪年法教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初中历史]公元纪年法教案 岳麓版(1)
《公元纪年法》教案活动案例一、活动主题公元纪年法知识及运算抢答赛。
二、活动目标1、了解公元纪年的由来。
2、学习正确的纪年方法。
3、培养科学、准确的思想和习惯。
4、了解纪年的类型,开阔视野,培养我们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三、活动资源教科书、普及性历史读物、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中学学科网、历史图片、记分板等。
四、活动准备1、参赛前,要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大量的资料。
比如:图书馆藏书,课本,课外相关书籍,网络等。
2、查询足够的资料后,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交流所得资料与所悟知识,弄懂弄透公元纪年法及其运算方法。
3、设计公元纪年法的相关知识与运算的题目,进行训练,熟悉比赛题目以及比赛进程。
在参赛过程当中,只有各位同学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五、活动过程1、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队,以公元纪年法知识为依据分别进行准备。
每队推选数名同学,分别担任主持人、主要参赛选手、评分员和记分员。
两队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及设计得题目写在纸条上或制成历史图片交给主持人。
2、必答部分。
先由甲队同学从主持人处抽出一张纸条,由主持人向全班宣读,乙队派人回答;然后再由乙队派人抽取纸条,由甲队同学回答,如此循环往复。
评分员可根据回答人的综合表现,如讲述内容是否完整、准确,语言表达是否生动等进行打分。
3、抢答部分。
由主持人宣读纸条上的题目或出示历史图片,两队用抢答器进行抢答,抢到方派同学回答。
抢答正确加分,抢答错误则扣分。
4、根据双方得分多少,评出优胜队。
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六、资料(例题及简析)1、问:现在我们所讲的“公元”是怎样来的呢?答:“公元”这一说法来源于欧洲。
欧洲人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的开始,即公元1年,以后的时间就以这一年为起点推算,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
欧洲人把这种纪年的方法传播到世界各地,公元纪年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
2、问:中国使用公元纪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中国最早使用公元纪年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当时的中华民国正式宣布采用公元纪年。
【2019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公元纪年法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4.能在世纪、年代、前期、中期、晚期、初期、末期等特定时间概念和具体时间之间正确换算和表示。
二、练习反馈:(15min)(通过阅读,我能完成前置作业,可结合问题边看书边在书上圈点。)
1.什么是公元纪年法?什么是世纪?一个世纪中的前期、中期、晚期、初期和末期具体指哪些年?
③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距今有多少年?
④结论:公元前的两个年份之间的时间怎么计算?
公元的两个年份之间的时间怎么计算?
公元前和公元之间的两个年份的时间间隔怎么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活动2.】将世纪、年代等表示时间的概念与具体年份之间相互转换表述,看谁表述得又快又准。
①商朝建立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它处于这个世纪的前期还是晚期?
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而没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数对公元纪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学家和世界上大多数权威天文机构,都明确支持21世纪始于20xx年的说法。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又称格雷果里历,实质上是一种阳历。它是罗马教皇格雷果里(一译格利哥里)十三世对原来的儒略历进行修订后于1582年颁行的。公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后推行到新教国家,二十世纪初期全世界普遍使用。中国于辛亥革命后在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用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
1938年市面上发现有一枚银元上铸的是国民政府二十九年造,这枚银元是真币还是假币?为什么?
【学海拾贝】
中国的汉字和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现如今时髦的、网络的词汇大量出现,而且具有特定的含义。你知道“80、90、00后”是什么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2)通过学习,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分析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第2课:古代埃及文明第3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的中国第4课:夏朝的建立与灭亡第5课:商朝的兴衰第6课:西周的分封制第三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第8课:铁器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第9课:诸子百家思想第四单元:秦汉时期的中国第10课:秦朝的统一与灭亡第11课:汉朝的建立与巩固第12课:汉朝的对外交流与科技文化第五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第13课:三国鼎立与两晋南北朝第14课:民族融合与南北朝的更替第15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以及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2. 教学难点:对历史事件背景、原因和影响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历史人物和思想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历史图片、地图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讨论表现。
2. 作业与测试:定期布置作业和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的人类(2周)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周)第2课:古代埃及文明(1周)第3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周)2.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的中国(2周)第4课:夏朝的建立与灭亡(1周)第5课:商朝的兴衰(1周)第6课:西周的分封制(1周)3. 第三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周)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周)第8课:铁器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1周)第9课:诸子百家思想(1周)4. 第四单元:秦汉时期的中国(2周)第10课:秦朝的统一与灭亡(1周)第11课:汉朝的建立与巩固(1周)第12课:汉朝的对外交流与科技文化(1周)5. 第五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2周)第13课:三国鼎立与两晋南北朝(1周)第14课:民族融合与南北朝的更替(1周)第15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1周)七、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材: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 参考书籍:相关历史书籍、学术论文、历史杂志等。
历史:第5课公元纪年法教案
历史:第5课公元纪年法教案
第5 课公元纪年法
知识与能力:1、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2、培养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培养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通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
二、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
1、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要学到数轴:
在数轴上计算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是用右端的数减去左端的数。
如-6到-1的距离是(-1)-(-6)=5,-5到5的距离即5-(-5)=10。
现在,我们把年代比做数轴,将公元前的年代看做负数,将公元年代看做正数。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算算夏朝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
2、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算算距今已有多少年。
3、数一数年代尺(一),看看公元前5年距公元5年是多少年。
4、数轴上5到-5之间是10,年代尺上公元前5年到公元5年是9年。
比一比年代尺(一)和数轴,找出其中的原因。
(二)活动二
认真阅读公元纪年法的有关文字介绍和年代尺(二),回答:
1、公元前2070年是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它是亮个世纪的前期还是晚期?
2、公元1978年是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它是亮个世纪的前期还是晚期?
三、活动评议
除课本提供的年代计算外,同学们还可以自选一些年代进行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快,算得准,
对公元纪年法掌握得最好。
中国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全册教案
20xx——20xx学年度第x 学期历史科教学进度表科目历史教学班级七年级教科书名中国历史册数上册上课日期每周节数总授课节数周次时间教材内容(课至课)节数起止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资料、考古新发现图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资料、考古新发现图[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方法导入新课:一、元谋人我国最早的人类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二、北京人发现时间:1929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生存年代:20—70万年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生活状况:群居生活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西周的封邦建国》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西周的封邦建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周的封邦建国》一课,主要介绍西周时期我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形成、实施及其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周武王灭商、周公东征、分封制的实施、诸侯国的义务和权利等。
此外,教材还通过插图、专栏等形式,生动展现了西周时期的分封景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有限,但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对西周分封制有一定的认知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和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形成、实施及其影响,认识分封制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周分封制的形成、实施及其影响。
2.难点:分封制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西周时期的分封景象,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西周分封制的形成、实施及其影响。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分封制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3.操练(15分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封制的作用。
例如:“分封制是如何维护国家稳定的?”“分封制对诸侯国的义务和权利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答案。
4.巩固(10分钟)总结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公元纪年法》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比赛讲课获奖课件N002
LOGO
二、抢答题
1、公元280年是什么世纪什么年代?是中期还是晚 期? (3世纪80年代,晚期)
2、前212年处于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前3世纪末) 3、21世纪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2000年―2099年)
4、18世纪60年代是从哪年到哪年? 1760年―1769年 5、前5世纪40年代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前449年―前440年) 6、前475年距今(2017 )多少年? (475+2017-1=2491年)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数轴
LOGO
自主学习
【做一做】 1.请你在一张纸上,画一条长长的直线段,在线的 最左端,写上公元前3000年,在线的最右端,写 上公元3000年,然后,在线的中间点右侧标上: 公元元年。做好了吗?现在,你已经做成了一条 时间轴了。你这下知道公元前和公元的区别了吧? 2.你能不能在你的时间轴上,按照时间顺序,把以 下时间标示出来呢? 公元前2200年 公元前841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 8年 公元 220年 公元 2200年
3、汉光武帝(公元前6—公元 57年),他的年龄是多少?
6+57-1=62 岁 跨元年 的等于两者
的和减去1.
LOGO
年代
(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叫法)
0~~19 30~~39 50~~59 70~~79 90~~99
初年 20~~29 30年代 40~~49 50年代 60~~69 70年代 80~~89 90年代(末期)
LOGO
公元纪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第一章:史前时期的中国1.1 原始人群的生活和演变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和生产方式。
掌握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的区别。
1.2 氏族社会的发展了解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掌握氏族公社的制度。
1.3 夏商西周的更迭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兴盛和衰落。
掌握夏商西周的社会制度、文化和经济。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1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崛起和争霸过程。
掌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的主要事迹。
2.2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了解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对社会的影响。
掌握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对农业生产的提高。
2.3 孔子和老子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活动。
掌握老子的哲学思想和道家流派。
第三章:秦朝的统一和崩溃3.1 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的统一过程和制度建设。
掌握秦始皇的主要政绩和影响。
3.2 秦朝的崩溃了解秦朝的暴政和农民起义。
掌握陈胜、吴广起义和项羽、刘邦的崛起。
第四章:汉朝的兴衰4.1 汉朝的建立和巩固了解汉朝的建立过程和汉高祖的主要政绩。
掌握汉朝的制度建设和国家统一。
4.2 汉朝的鼎盛和衰落了解汉武帝的改革和汉朝的鼎盛时期。
掌握汉朝的衰落原因和王莽篡位。
4.3 汉朝的文化和科技了解汉朝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掌握汉字的演变和纸的发明。
第五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迭5.1 三国鼎立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和三国的主要政治军事事件。
掌握曹操、孙权、刘备等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5.2 两晋南北朝的更迭了解西晋的建立和东晋的建立。
掌握南北朝的更迭过程和特点。
5.3 南北朝的文化和科技了解南北朝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掌握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第六章:隋唐五代十国6.1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和大运河的建设。
掌握隋炀帝的主要政绩和隋朝的衰落。
6.2 唐朝的鼎盛与衰落了解唐朝的鼎盛时期和安史之乱。
掌握唐朝的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6.3 五代十国的更迭了解五代十国的形成和主要政权更迭。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西周的封邦建国》说课稿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西周的封邦建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周的封邦建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西周时期我国的封邦建国制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周封邦建国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教材从周武王灭商、周公东征、分封制的实施等方面,生动地展现了西周封邦建国的历史画卷。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封邦建国制度下诸侯国的职责和权利,以及这一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
在讲授本节课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由于学生生活在一个强调平等、自主的时代,他们对古代的等级制度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客观地看待封邦建国制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西周封邦建国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封邦建国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封邦建国制度的历史背景,客观地看待这一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周封邦建国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封邦建国制度下诸侯国的职责和权利,以及这一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西周封邦建国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周武王灭商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西周封邦建国的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周封邦建国的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封邦建国制度下诸侯国的职责和权利,以及这一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初中历史]公元纪年法教案1 岳麓版
《公元纪年法》教案一、活动主题:公元纪年法二、活动目标1、学习公元纪年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正确计算和区分世纪及年代的能力。
3、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历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探究及自主创新精神。
三、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①通过阅读书籍或上网查询,掌握公元纪年法的有关资料,为实现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②向学生介绍搜集有关公元纪年法资料的书籍或网站,强调查阅的方法、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③指导学生分组活动,推选小组组长做中心发言人。
2、学生准备①学生分组搜集和整理关于公元纪年、公元、公元前、世纪、年代的有关概念和资料。
②搜集历史名人的图像、图片资料及生活年代。
③各活动小组把搜集的相关资料加以整理、综合,为参与竞赛做好充分准备。
四、活动资源1、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
2、七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
3、关于公元纪年法和其他纪年法的书籍、图片。
4、制作课件的多媒体设备。
五、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方案1: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吗?生:××年××月××日。
师:同学们所说的出生日期,就是用公元纪年法表述的,什么是公元纪年法?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公元纪年法。
方案2:师:盘庚迁殷发生于哪一年?生:公元前1300年。
师:盘庚迁殷的时间是如何确定的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习第5课公元纪年法。
(二)活动主题:公元纪年法(课件展示主题)。
(三)活动要求:(课件展示)1.学生分组:每6个人一个活动小组。
2.推选小组组长做中心发言人。
3.根据教师的要求,各小组展开竞赛。
(四)活动一:教师:现在世界通用的纪年法是公元纪年法。
那么公元纪年法包括哪几个方面?如何利用它进行年代的计算?下面请各小组同学阅读教材第21页资料库,然后抢答屏幕上的问题,时间是3分钟。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商周的更迭,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主要史实。
(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特点。
(3)了解秦朝的统一及其暴政,认识秦朝的灭亡原因。
(4)掌握汉朝的建立和发展,了解西汉和东汉的主要史实。
(5)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掌握三国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夏商周的更迭原因。
(2)运用比较法,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3)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秦朝的暴政和灭亡原因。
(4)利用时间线梳理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5)通过地图观察和史料分析,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历史素养。
(2)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夏商周的更迭及其原因。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3)秦朝的暴政和灭亡原因。
(4)汉朝的建立和发展。
(5)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1)夏商周的更迭原因分析。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3)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灭亡的影响。
(4)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5)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复杂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利用多媒体展示夏商周的更迭示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夏商周的更迭原因。
(2)分组讨论,分析夏商周三个朝代的主要史实。
3. 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2)各组汇报探究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教师讲解:(1)讲解夏商周的更迭原因,突出重点史实。
(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特点。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案(岳麓版)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案〔岳麓版〕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第 1 节总序第 1 节课题教学目的与要求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备课时间 9月1 日执行时间月日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重点: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重点难点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ppt课件教学程序人从哪里来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我国的女蜗造人。
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学完了本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的出现 2、人类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劳动在其中起了决定作用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
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煽动学生争先答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答复还是单人答复。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二、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个人随笔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2、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 3、北京人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答复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4、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开展水平:人工取火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拟两种居民的差异。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案岳麓版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第1节总序第节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桂阳蒙泉学校课时教案电教课。
七年级历史公元纪年法
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 1、算算夏朝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 • 2、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算算距今已有 多少年。 • 3、数一数年代尺(一),看看公元前5年距公元 5年是多少年。 • 4、数轴上5到-5之间是10,年代尺上公元前5年 到公元5年是9年。比一比年代尺(一)和数轴, 找出其中的原因。
七年级上册历史(岳麓版) 第五课 公元纪年法
•
清泉学校:吴小芹 收集整理
• (一)活动一 • 在数轴上计算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是用右端的 数减去左端的数。如-6到-1的距离是(-1)-(6)=5,-5到5的距离即5-(-5)=10。现在, 我们把年代比做数轴,将公元前的年代看做负 数,将公元年代看做正数。
(二)活动二
• 认真阅读公元纪年法的有关文字介绍和年 代尺(二),回答: • 1、公元前2070年是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 它是亮个世纪的前期还是晚期? • 2、公元1978年是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它 是亮个世纪的前期还是晚期?
活动小结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除课本提供的年代计算外,同学们还可以 自选一些年代进行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快, 算得准,对公元纪年法掌握得最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公元纪年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公元纪年法世纪、年代初期、中期、后期干支纪年法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了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年代尺记年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公元纪年法
2、难点:干支纪年法。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环节:
【激情导入】
【自主学习】(课前发放学案,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完成1、2、3、4题并加以识记,然后思考5、6、7、8、9、10、11题,为课堂合作交流做准备。
1、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
(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
我国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
)
2、每100年为一个世纪,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公元前221年,处于公元前3世纪20年代;2011年处于公元21世纪。
)
3、一般一个世纪中,最初20年称“初期”,最后20年称“后期”,中间20年称“中期”。
(如2004年可称为21世纪后期。
)
4、干支纪年法大约始于东汉,也称农历纪年法,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成甲子、辛亥……共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
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采用的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⑴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⑵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这种纪年法一直使用到汉武帝改元,改元后,干支纪年法也同时延用。
学习小结:(1)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研究。
(2)你们有不能解决的或向全班同学推荐的有价值的问题:
【合作探究】(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讨论5、6题,对不懂之处互相帮助,对新发现的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好分工,准备展示。
)
5、公元前后相距年代计算法
公元前距今=公元前年数+当今的年数—1(因为没有公元0年,公元元年是公元1年)
公元后距今=当今年数—公元后的年数
公元前距公元前=大的数—小的数
6、年代尺←▼→
【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各组认真听取,可以质疑,也可进行补充。
)
教师对各组回答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分析。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新疑问。
对小组进行恰当评价。
【拓展延伸】(走进历史,感悟历史)
7、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8、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9、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10、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
以此类推。
2)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11、几种纪年方法
1)年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X彻即位,第二年即改元,正式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
史书记载也一般用年号纪年。
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2)帝号纪年法
西周某某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
“宣王”、“隐公”等,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
这便是帝号纪年。
3)民国纪年法
1912年1月1日,孙某某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很方便,民国换成公元,只要民国年数加上1911即可。
如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8+1911=1919年,即公元1919年;相反,公元换成民国,只要公元年数减去1911即可。
【归纳总结,构建提升】(学生画知识系统树。
)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及时贯彻情感教育,巩固深化知识。
【达标练习,反馈迁移】(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
见学案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