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然辩证法复习资料绪论1、⾃然辩证法的定义(1)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关于⾃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般规律以及⼈类认识和改造⾃然的⼀般⽅法的科学。

(3)是对⼈类认识⾃然和改造⾃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四⼤部分内容:(1)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物质和意识。

(2)唯物辩证法—⾃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般规律和最基本的范畴;对⽴统⼀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改⾰开放,要学会说“两句话”,要注意“两⼿抓”。

这些思想就是辩证法的⼀分为⼆、两点论思想⽅法在实际⼯作中的⽣动体现。

(3)认识论—认识产⽣和发展的⼀般规律、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的真理性。

(4)唯物史观—社会历史发展的⼀般规律、⼈的本质和⼈的价值。

3、⾃然辩证法是对⼈类认识⾃然和改造⾃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总结和展望。

⼈类认识⾃然和改造⾃然的已有成果,也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已有成果,概括总结已有的成果,就能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根据历史和现状,⼜能预测未来。

创造新知识的最基本的⽅法,即科学研究⼯作的三步曲,即总结历史,了解现状,预测未来。

第⼀章:马克思主义⾃然观⾃然观:⾃然观是关于⾃然界及其与⼈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们认识和改造⾃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法论前提;它和⾃然科学发展相⼀致,并随其每⼀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主义、辩证法和形⽽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然观是⾃然观的⾼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然观的核⼼;马克思主义⾃然观是具有⾰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然观,是⾃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第⼀节马克思主义⾃然观的形成(⼀)朴素唯物主义⾃然观的渊源和基础1.原始社会⼈类实践⽔平和认识能⼒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然界既产⽣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形成了某些神秘的观念2.奴⾪社会的脑⼒劳动和体⼒劳动相分⼯,产⽣了阶级的分化;哲学和⾃然科学相融合,形成了整体知识形态的⾃然哲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资料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四、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一、研究对象(一)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由自然界、科学技术以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三大部分所构成。

二、学科性质就研究领域而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

就学科名称而言,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即哲学的二级学科。

就学科定位而言,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具体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发展历程(一)恩格斯的开创性工作(二)后人对它的传播和发展四、主要内容(一)自然观(二)科学技术观(三)科学技术方法论第一编自然观、自然观的概念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具体而言就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二、自然观发展的历史形态古代素朴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当代系统自然观第一讲古代自然观一、古中国自然观■二、古希腊自然观三、古印度自然观四、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一、古中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一一《三五历记》1.元气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气组成的。

这种气就叫“元气”。

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原始,万物皆是由气之聚合而产生,气聚则物生,气散则物亡。

气不仅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成分,而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

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气者,生之元也” 一《淮南子•原道训》“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一《白虎通义•天地》2.阴阳学说阴阳的区分:阴是有形的、黑暗的、静止的、雌性的、下降的……;阳是无形的、明亮的、运动的、雄性的、上升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绪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1)基本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

①人们在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总图景的把握。

包括自然的起源、演化、存在方式,是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②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关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基础科学研究包括提出科学问题、选题、依据题目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观点、进行对观点的验证鉴定。

③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2)相互关系:①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和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基础上的一致性。

②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决定科学技术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技术观的产生。

③科学技术观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技术观。

④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⑤科学技术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1)意义:对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①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用正确观点去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分析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以增强自身的鉴别能力;②有助于增进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去探索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③增强自身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自觉性;④有助于加深对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密切结合自身的科学技术工作实际,更自觉地贯彻、执行这些方针、政策。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研究自然界万物的发展规律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它借鉴了辩证法的概念,将其应用于自然界的研究中。

自然辩证法涵盖了物质的起源、演化、运动等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理解自然界规律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自然辩证法的复习资料,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等内容。

第一部分: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以及物质世界相互依存关系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通过分析和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和演化过程,揭示出事物的矛盾和内在的发展动力。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1)矛盾普遍存在原理:自然界无处不充满着矛盾,它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本原因。

(2)矛盾的斗争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物质力量。

(3)矛盾的统一原理: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我们要全面把握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4)否定之否定原理:事物的发展是由于矛盾的不断解决和发展,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既是一种连续性的过程,又是一种差异性的发展。

第二部分:自然辩证法的相关概念
1. 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发展的。

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等。

只有充分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 矛盾和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是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之中,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一、科学与哲学的关系1、历史发展上哲学源于科学,科学脱离哲学是相对晚近的事情。

(举例)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历史发生上,科学源于哲学;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具体科学领域逐渐脱离哲学研究的范围,但科学和哲学之间仍然扮演者彼此的批判者和促进者角色。

科学本身也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哲学)。

2、哲学为科学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培根:对归纳法和经验观察的强调,见第一课件最后部分)“归纳法就是为获得真正证明的方法。

归纳逻辑不是在知识问题上研究,而是对自然的权力艺术的科学”“归纳法是发现个体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制的工具,是获得支配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能起决定作用的形式的方法。

”三表法:具有表:所有正面例证缺乏表:所有反面例证程度表:不同程度的例证分类培根对自己的方法的评价是,它告诉如何整理科学必须依据的观察资料。

他说,我们既不应该像蜘蛛,从自己肚里抽丝结网,也不可像蚂蚁,单只采集,而必须像蜜蜂一样,又采集又整理。

3、科学与哲学互相扮演彼此的批判者(见第一课件中对相关案例的介绍)1)、科学对哲学的作用科学研究对哲学观念和理论的批判和挑战。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自我实在性的挑战。

举例:神经科学对自由意志观的挑战——李贝特实验在心理学家本杰明·李贝特(Benjamin Libet)的实验当中,他使用EEG来检测被试的脑活动信息,同时要求被试随时报告自己动作发出的意向。

结果发现,大脑是在个体报告发出动作意向之前几百毫秒之前就已经产生了相应动作的脑活动,也就是说动作产生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个体意识当中的意向,而是意识之外的其他脑活动。

这个研究的结果震惊了整个心理学界,引发了大量的后续研究。

虽然有学者质疑Libet实验中被试报告与脑活动的时间差测量的精确性(比如对被试用来报告出动作意向的时间的测量问题),但是在2008年在《自然•神经科学板》(Nature NeuroScience)上,金顺菘(Chin Siong Soon,音译)等人采用现代的脑成像技术再一次验证了李贝特的研究结果。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精华资料(精简版)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精华资料(精简版)

第一讲:导论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教材1~5) 2.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教材P 14-18)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研究生全面、系统和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显著特征。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教材P19)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

2.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

系统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所形成的总的和根本的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3.什么是人工自然?(P93) 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4.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指导。

按照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要建设生态社会,需要依靠生态技术的发明、创新及其运行来解决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要为创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制度和管理保障;在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消除各种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进行生态的文化建设并促进社会的有机发展。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的重大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必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系统自然观,认识人工自然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树立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概论绪论三个问题:1.什么是“自然”?2.什么是“辩证法”?3.什么是“自然辩证法”?3.什么是“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三种含义是延伸出来的。

1. 自然界的本性、本质或规律——自然观2. 人类探讨自然界本质规律时的规律——科学技术方法论3. 人类探讨自然界本质规律产生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观定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二、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1、研究对象(1)自然界————客体(2)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主体(3)科学技术———中介2、研究内容(1)自然哲学•研究自然界的一般性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应用复杂系统理论来揭示自然界演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理、化、天、地、生等)前沿的哲学问题。

(2)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的结构、科学的价值、科学的发展模式;•研究科学发现的逻辑(即通常所讲的科学方法论),包括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科学发现的思维形式、科学发现的检验逻辑等。

(3)技术哲学•研究技术的性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重点研究工程技术的方法;技术创新的过程、内容与模式,高技术的发展机制及产业化等问题。

(4)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重点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及促进社会结构变革的问题;•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问题(具体如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诺贝尔奖与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等问题);•科学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科技全球化的特点、趋势与影响;•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及科技伦理问题(如克隆人、转基因食品问题及网络技术与国家安全等问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产生的必要性)研究对象: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科技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个对象分别决定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

学科性质和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其体系按辩证逻辑结构排列为:自然观—方法论—科技与社会,按历史线索排列则为: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

产生的必要性: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证据和依据,推动各门自然科技的健康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输送养分,丰富和增添了其内容。

且其还有育人的功能。

综上,其的产生是十分必要的。

学科性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对象及内容;(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形而上学机械论,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发展本身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从古代朴素辩证思维到近代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唯物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完成,它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2013-2014学年《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1、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挑战和冲击十八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P37(1)这种挑战首先来自于光学。

偏振现象的发现曾经迫使托马斯一杨和菲涅耳做出了光是横波的嘉定,横波假说仍然是从机械论框架中提出来的,然而一旦引入这一假定,机械论框架就失去了内部的和谐,由此产生了它无法摆脱的“以太悖论”困境。

这个“以太悖论”终于在这个僵硬的机械论框架(机械论自然观)内部爆发出来,并打开了它的第一个巨大的缺口。

(2)星云假说和地质“渐变论”。

星云假说是由康德和拉普维斯共同创立的。

他认为天梯是由原始星云通过吸引和排斥的矛盾作用生成出来的;太阳系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历史。

它攻击太阳系的永恒性的观点,取消了牛顿的“第一推动”假说。

地质渐变论是由赖尔创立的,它强调地球及其表面“都有时间上的历史”且能够导致物种的变异性;它以地球的缓慢变化所产生的渐进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一时兴动而引起的突然变革,把知性带进了地质学。

(3)人工合成尿素和元素周期律。

人工合成尿素是由维勒完成的。

他以氯化铵等无机物制造出了有机物尿素,不仅证明了无机物和有机物遵循同样的化学定律,而且还把康德的无机界与有机界间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平了。

(4)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细胞学说是由施旺和施莱共同创立的。

他认为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有机体在本质上都是从细胞的繁殖和分化中产生和生长起来的。

生物进化论是有达尔文等创立的。

他主张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物种是可变的,动植物物种之间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他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玮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自然的基础”。

(5)机械论自然观面临危机的真正标志是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然图景与之抗衡,这就是以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为代表的科学家所提出的“场”的观念和由焦耳发现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虽然在这个“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论自然观曾经起过重大的,甚至是非常杰出的作用,但“场”的观念的形成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机械论自身的衰落。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哲学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等。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整体看法和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结构、规律等方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观:是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包括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作用、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的概括和总结,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创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控制等方面的认识。

二、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构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必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普及。

4、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道德伦理相结合,遵守科学道德和社会伦理,防止科技滥用和伦理冲突。

三、主要内容1、自然观:包括自然界的本质、演化、结构、规律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自然界的分类、演化、运动等的研究,以及自然界的可分性、系统性、整体性等方面的理论,是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2、科学技术观:包括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作用、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科学技术的本质、方法、价值等方面的理论,是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3、科学技术方法论: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创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研究,以及科学思维和科学认识的理论,是科学技术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4、科学技术社会论: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控制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理论,是科学技术社会论的重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探讨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

在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复习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斗争和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对立统一规律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又统一于一个整体。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特殊性则指的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矛盾斗争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则强调了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连续性。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运动、质量变化、能量转化等。

在学习自然辩证法时,我们需要关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规律,例如生物的生长和衰亡、地球的气候变化、物质的相变等。

三、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抽象和具体、分析和综合、历史和现实等。

抽象和具体是指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具体分析的过程,从整体和个别的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分析和综合则是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从事物的各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和现实则是指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过去和现在中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四、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在自然科学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工程技术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解决问题,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五、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价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部分1、自然辩证法概念、对象、内容及性质定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研究对象:(1)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客体——自然——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主体——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中介——科学技术(2)对象✧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唯物辩证的说明✧还包括对人工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阐述(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的哲学概括(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对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性质:✧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

✧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它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必要环节;✧它是在科学技术实践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2、自然辩证法产生:(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就开始酝酿和研究与之相联系的自然观和科学观;(2)1873年5月,马克思的一封信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3)1883年,马克思逝世前,恩格斯为完成《自然辩证法》倾注了全部精力,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未完成,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4)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接着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全世界的学习与传播,推动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学科性质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学科性质: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自然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2 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桥梁和纽带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3 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自然史科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学技术论科学技术社会学创造学思维科学科学美学技术美学3、学习的意义与方法介绍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提供认识论和法论指导;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认真读书,掌握基本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思考,互相交流科技史1、古希腊的哲学体系、哲学流派:古希腊自然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自然观:把自然看作一个独立于的对象加以整体的看待;把自然界看作有规律且可以认识的对象:创造了一套哲学的或数学的语言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

(1)米利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万物源于水”这里的意义不在于这句话是否正确,而在于其说话的方式,科学于哲学思维的原则:从粉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共同的原理,在从原理说明更多的现象。

(2)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

用客观的精神实体来解释世界的起源问题,一为点,二为线,三为面,四为立方体,由此而生成万物,宇宙和谐,宇宙是一种几何结构。

毕达哥拉斯主义我们的经验世界的可理解性就是作为其基础的数学的可理解性。

(3)赫拉克利特辨证思想的奠基人世界是一堆永恒的活火,火代表了万物流动变化的本质。

万物皆流,万物常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一、名词解释:1、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总观点。

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可逆:过程可以反转,状态可以回归、过去和未来没有区别、是静止的。

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反转,状态不可以回归、过去和未来有区别、是发展的。

3、有序与无序:有序是,序指排列,引申为规律状态,在现代科学中,序不仅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某种规律性,同时也反映时间演化的规则性,如无规律混乱的称为无序,有规律不混乱的称为有序。

4、组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照特定的指令,形成特定的结构或功能的过程。

自组织: 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通过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自身的涨力作用下,系统从无序转化为有序,在宏观上形成新的时空结果并产生特殊功能,也就是使系统达到新的有序结构功能的过程。

5、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题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

6、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己的感观认识和描术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7、科学实验:人们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干预,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8、科学假说: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联系公认的有关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问题的预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9、系统思维方式: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整体加以思考的一种方式。

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10、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所做出的真实描述。

11、直觉思维:指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摆脱固定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灵感:是人们对长期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问题由于某种偶然因素的诱发而顿开茅塞,异向问题的解决。

直觉与灵感都有摆脱固定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特征,故统称为直觉思维。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材料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材料

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2.全面比较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区别与联系)①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客观世界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存在方式)②科学是生产知识体系的活动;(发展过程)③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辰一.概念:1. 古希腊知名科学家:泰斯勒:古希腊哲学家,七贤之一,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曾游学埃及,测量过金字塔高度,成功预测过一次日蚀。

人为万物由水组成,水是万物之源。

论证必须从“假设”出发,开创演绎逻辑思想,对数学发展影响很大。

苏格拉底:(前469--399)著名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苏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所著《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他长期以教育为业,常常用启发、辩论的方式进行教育。

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与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要用理性指导。

他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

他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由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的是神的智慧与目的。

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他提出归纳论证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做出精确地说明。

苏格拉底的哲学主要认为是非有标准。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出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斯。

他是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或称《复仇女神》) 等。

柏拉图:(前427--347)哲学思想,理念论,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理想国》是他重要的著作。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到雅典创办了“学园”,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是西方大学的前身。

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知道公元529年被XXX大帝关闭为止。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都通过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

阿纳克西美尼: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

他继承了前两位米利都学派哲学家的传统,也是该学派最后一位哲学家。

阿那克西曼德:(希腊文ναξμανδρο英文Anaximander,约前610—前545)阿那克西曼德是帕西亚德斯(Praxiades)之子,出生于米利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一、名词《绪论》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开创和奠基的,以恩格斯的代表著作《自然辩证法》为标志。

2、自然观人们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3、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它从整体上来描绘自然界的发展图景,黑格尔自然哲学集其大成。

4、 STS研究STS研究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STS主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影响,探讨科学、技术、社会的同步发展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深刻认识已经到来的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的严峻态势。

STS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对自己生存条件进行深刻反思。

由于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其宗旨是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效应,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

《自然观》5、自然是与人无关的物质存在,自然物的集合。

6、人工自然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人工自然是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

人工自然包括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生态环境和人工自然物。

7、拯救现象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纲领。

我们面对的自然界,纷纭复杂,变化万千,如果不把它们纳入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我们便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

8、泛神论泛神论认为不能把上帝和大自然区分开来,它反对上帝或神超越自然界之上而存在,它认为自然不是别的,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神圣存在物,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由于这种把神的观念泛化,故称其为泛神论。

9、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若干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经特定关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层次结构和功能,并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10、系统的涨落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涨落。

系统的涨落是对系统稳定的平均状态的偏离,是系统同一发展演化过程的差异;是系统的一种不平衡性。

11、自组织是指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它是根据系统自身运动变化规律和特定条件完成的。

12、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指体现了人的本质的自然对象或自然事物,即人们把自然材料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根据自身需要而改变了的自然界。

人化自然包括人工自然。

1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生态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14、《二十一世纪议程》它是在全球、区域和各国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涉及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它虽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但它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基本内容包括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实施手段。

《科学技术观》15、科学科学既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人们进行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知识体系和知识生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

四大特征: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可经验性。

16、技术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工具、机器设备以及知识、经验、技能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基本特征:1、具有自然和社会的两重属性;2、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3、是直接的生产力。

17、科学共同体是指科学家作为群体的一般的抽象存在形式,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指整个科学界;二指部分科学家组成的各种集团。

18、学派是一些具有共同学术思想、并保持密切学术合作交流、并有公认的学术权威的学者或科学家团体。

19、“无形学院”无形学院是一种与学派类似的科研组织形式。

它同学派的共同点是,都以优秀的科学家为中心,立足于自由联合,进行学术思想的通信交流和自由讨论。

不同之处是,它不一定是单科性的而往往是多科性的,是为了彼此充分交流借鉴而并非为了坚持某种特定的学术主张,所以排它性不强。

20、“恩主”制是一套科学研究的经济支持系统,科学研究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贵族、企业家、慈善机构等科学基金会。

21、范式库恩把科学家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共同传统、以及它所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范型的总和,称为范式。

一个范式便是科学共同体所同信奉的价值标准的集合。

22、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臵,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消费(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23、技术创新是指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获取)、研究开发、应用于生产、进入市场销售并实现商业利益以及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

24、科学精神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真理,进取创新,努力在社会实践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状态和结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用它作出科学预测,指导进一步实践,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就是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方法论》25、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指科学研究活动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亦即是人们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行为方式。

26、科学问题所谓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是科学认识中目标状态和目前状态的差距。

27、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类似或同一,推断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上又叫类比推理。

28、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也称系统方法,是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来解决认识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的方法的总称。

29、技术方法技术方法就是人们在从事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中采用一定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时,包含在这些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

30、技术预测技术预测是指人们在技术领域利用已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技术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推测和判断技术发展的趋势或未知状况。

31、技术评估广义上讲就是通过分析技术与各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来解决技术社会发展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一种与技术有关的社会宏观决策分析活动,是系统的、高度有序的、跨学科的和未来发展的决策性研究。

32、技术评估价值观关于处理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之间的平衡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或价值标准。

33、技术原理是实现一定技术目的德途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理论规范,表现为概念、关系、原则、图表及数学公式等理论形式,是一种与具体对象相联系的一种特定的理论规范。

由理论模式、概念工具、数学工具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二、问题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科技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科学技术学科的桥梁和纽带,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交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思维辩证法相并列,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理论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理论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认识和改造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2、什么是STS研究?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STS研究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STS主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影响,探讨科学、技术、社会的同步发展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深刻认识已经到来的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的严峻态势。

STS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对自己生存条件进行深刻反思。

由于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其宗旨是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效应,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

3、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之间的关系怎样?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既有现阶段对立性的一面,也有本源和终极意义上一致性的一面。

它们之间的对立,是人以人的方式生存,创造有意义的世界而还没有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

我们要做的,是理清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层次,明确不同层次关系的不同性质,尽可能减少这种对立的负面影响。

4、神话自然观的特点。

答:自然界与超自然界之间作二域世界的区分(2)相信自然界存在秩序(3)认为人能够凭借精神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

5、古希腊自然哲学自然观的特点。

答:(1)在关于自然界的组成上,自然哲学家提出越来越精致的假说。

(2)关于宇宙的结构,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模型。

(3)对于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自然哲学家给出不同说明。

(4)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有不同看法。

6、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特点。

答:(1)强化了上帝绝对创造的等级观念。

(2)强调神与自然分离,否认自然具有神性。

(3)泛神论者认为神即自然。

7、近代机械唯物论自然观的特点。

答:(1)坚持人与自然分离。

(2)坚持去把握自然界的数学关系,认为自然事物之间存在严格决定的因果关系。

(3)在自然界的物质组成上,坚持自然界由坚硬、不可再分的、运动的物质微粒组成。

(4)在近代,工业的发展和机械的广泛运用使得人们更乐意用机器的隐喻取代自然界机体的隐喻。

8、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答:(1)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着统一的客观辩证法的规律,用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把他们作为统一的物质世界加以考察。

(2)不仅强调自然与人、社会的统一,把人和社会包含在自然的概念之,而且还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出发,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主体因素,阐发了“人化自然”的思想。

(3)不断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把自然观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

9、何谓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同人、同自然界的关系怎样?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稳定在一定状态下,称为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改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一是带来积极后果,一是带来消极后果。

自然界中一旦出现了人,就产生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这种对象性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也不能摆脱自然界规律的支配。

人对自然界的主动性:人并非消极地依赖自然界,而能(能动性)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按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完善自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