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脂和高血压及高血糖的关系

合集下载

三高人群分别是哪三高呢

三高人群分别是哪三高呢

三高人群分别是哪三高呢每次一到逢年过节,大鱼大肉的,什么美食都有,大家也不需要工作,只要嗑嗑瓜子看看电视就好了。

但是大家就要开始爆发三高的问题了,饮食不均衡,营养不均衡,好东西一下吃多了,就导致了身体受不了。

但是三高到底包含哪三高呢?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怎么预防呢?一起听听专家的意见。

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高血压系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

通常是以低于140/90毫米汞柱为正常,而高于160/95毫米汞柱为高血压。

因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故称“悄悄的杀手”。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它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杀手”。

高血糖是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是机体内一个独立存在的病理改变,病变部位在血液,病变性质是血糖代谢紊乱。

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可以有显性的症状,如口干渴、饮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隐性的症状,无明显主观不适。

1.燕麦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亚油酸,对脂肪肝、糖尿病、浮肿、便秘等也有辅助疗效,对老年人增强体力,延年益寿也是大有裨益的。

2.洋葱是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植物,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产生降血压、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作用。

人要靠治,病是要靠养的,并且三高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家如果碰到三高,应该多注意饮食,不仅是上面说的两种食物,海藻、木耳、山药等都可以对三高有好处,所以大家有三高一定要马上注意了。

老年人体检血糖、血脂水平分析

老年人体检血糖、血脂水平分析

老年人体检血糖、血脂水平分析发布时间:2021-04-14T07:07:08.018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毛德飞[导读] 目的:对于体检老年人的血糖和血脂指标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方法:抽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260例参与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均给予(TG、TC、GLU)水平的检测,并对比不同性别及年龄段老年人的检测结果。

结果: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GLU水平检测结果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老年人的TG、TC水平高于男性老年人P<0.05;毛德飞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卫生院 361024摘要:目的:对于体检老年人的血糖和血脂指标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方法:抽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260例参与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均给予(TG、TC、GLU)水平的检测,并对比不同性别及年龄段老年人的检测结果。

结果: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GLU水平检测结果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老年人的TG、TC水平高于男性老年人P<0.05;3组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GLU、TC检测相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TG检测结果差异显著,70岁老年人的TG水平高于其他2组老年人P<0.05,而80岁老年人的TG水平低于其他2组老年人P<0.05。

结论:老年人定期接受健康体检了解血糖与血脂水平有利于及早干预并控制,对维护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体检;血糖;血脂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日常饮食结构的变化等,使得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临床发病率明显提升,特别是血糖和血脂水平升高将导致重要器官功能受损并诱发相关并发症,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死和病残风险。

近年来有报道指出[1],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升高将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所以对老年人积极进行健康查体,并对其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筛查意义重大。

以下将分析对体检老年人的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分析的临床价值。

健康讲座-老年人“三高”的防治

健康讲座-老年人“三高”的防治

综合治疗——健康教育
综合治疗——健康教育
综合治疗——饮食治疗
综合治疗——适量运动
适当运动:步行为佳,三,五,七原则 (同高血压)
综合治疗——血糖监测
综合治疗——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的时间点
综合治疗——血糖监测(建议方案)
综合治疗——血糖监测(采血)
综合治疗——血糖监测(采血)
综合治疗——血糖监测(监测)
常用量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缬沙 坦80-160mg每日1次;依倍沙坦150mg每 日1次。其中氯沙坦还能促进尿酸排泄,降低 血尿酸。
药物具体用法用量请以医嘱为准。
老年人高血压选药原则
(1)目前多数人主张首选利尿剂,但有糖尿 病、高尿酸血症和低血钾者慎用。 (2)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故应避免 选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如哌唑嗪。 (3)老年人易发生抑郁症,故应避免选用可 引起抑郁症的中枢性降压药物,如利舍平。 (4)根据病情合理选药。
目标血压
正常血压:血压< 120mmHg/80mmHg 治疗目标血压: 老年人<140mmHg/90mmHg 合并糖尿病<130mmHg/80mmHg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用正确的姿势测量血压,避免出现误测的情况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
中国人群平均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 男性约21—24·5kg/㎡, 女性约21—25kg/㎡。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小剂量开始,逐步降压 慎重选药,严密观察 多药联合,逐步达标 监测立位血压,避免低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血糖波动 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 改善生活方式 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 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三高四病讲稿

三高四病讲稿

预防
高血脂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 烟限酒等。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 人群,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查,及时发现并干
预高血脂。
05 四病概述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常导致心 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心悸、 气短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 死。
适量运动
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 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对三高四病的不 良影响。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和降低三高 四病的风险。
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并控 制三高四病的发展。
合理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有效控 制三高四病的病情。
高血压的预防重点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测量血压、 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等。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
03 高血糖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异常 状态。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糖可分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和 应激性高血糖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高血糖的发病原因包括胰岛素分泌不 足或作用障碍、胰岛素抵抗、肝糖原 合成增加等。
危险因素
高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遗传 因素等都是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高血糖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也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感染易发等非 典型症状。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状况分析作者:徐文娟余军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15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5.77摘要目的:探讨近2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以采取预防及保健措施。

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社区中心健康体检的>65岁老年人4 960人,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高血脂1 476例(29.76%),男性>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80岁者(P65岁老年人进行体检,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Analysis of the abnormal status of the blood sugar,blood lipids,blood pressure if the over 65 years old people in communityXu Wenjuan,Yu JunDaduko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anzhihua City,Sichuan 610000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hyperglycemia,dyslipidemia in recent 2 years which were examined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the elderly,in order to take some measure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Methods:4960 people who were over 65 years old and did health examination in the community center from January 2012 to August 2013.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ir health examination datas.Results:1476 cases with high blood cholesterol(29.76%),and the males are larger than the female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Key words Aged;Hypertension;Dyslipidemia;Hyperglycemia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7万居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已逐年增加趋势。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注意了!正确降低三高的方法要了解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注意了!正确降低三高的方法要了解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注意了!正确降低三高的方法要了解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可谓是现代社会的“富贵病”,三高问题会引发许多并发症,严重威胁中老年朋友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高的朋友在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方面一定要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有助有缓解三高症状的发生。

很多人以为,降三高只能靠吃药才能缓解,其实不然。

我们平常的饮食当中,也有一些食物具有很好的辅助效果,比如,高血脂患者可以常吃山楂,山楂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癌、抗衰老、活血化瘀等功效。

如果中老年朋友的血脂有点高,可以适量地食用山楂,有一定的降血脂的作用。

总之,在饮食上,三高患者要遵循合理的饮食习惯,少吃盐。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高发与过量摄入盐有关,因此,减少盐的食用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

另外,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可以促进我们身体能量的循环,加快血液中无用物的排出,从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海豹油,海豹油富含丰富的Omega-3,即EPA,DPA,DHA,这种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有降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Noromega海豹油产自挪威,是挪威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先国民品牌。

服用1粒海豹油等于5粒鱼油,不少注重养生的人都会选择服用这款海豹油来补充营养。

可能有些朋友会疑惑,鱼油也具有降三高的作用,为什么还要选择海豹油呢?确实,鱼油也是有降三高的功效,只不过相对来讲,海豹油的营养成分以及价值会比鱼油更高。

鱼油产自普通海域,品质没有那么纯正。

而挪威Noromega海豹油产自北大西洋冷水海域,那里的海豹脂肪更厚,提炼出来的天然油品质更好。

而且,Noromega海豹油不仅含有EPA,DHA,而且还有DPA,普通鱼油是没有DPA的。

而DPA的功效是DHA的十倍,在人乳和海豹油中的含量较高。

DPA能够穿过血屏障被机体更有效地利用,同时更快地跟磷脂结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这是其他鱼油所缺乏的成分。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三高症现况分析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三高症现况分析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三高症现况分析发表时间:2019-12-04T17:38:48.8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1期作者:潘绿萍[导读] 积极开展“三减三健”活动,以此预防疾病或延缓疾病的发展,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升生命质量。

(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浙江绍兴 312000)【摘要】目的:分析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病现状,为本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本文筛选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计3663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面对面询问采集患者病史,测量患者血压、腰围、体重、身高等,计算出患者的BMI。

结果:本文研究对象均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免费健康体检中,发现随体质指数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病例明显上升,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腰围超标或肥胖老年人,三高症患病率高于未超标老年人,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三高症的患病率较高,超重与肥胖是三高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老年人;三高症;现况;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238-02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口老龄化属于客观发展趋势,随着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的迅速发展,必须要提升医疗保健技术,才可满足人们的就医及治病需求[1]。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简称为三高,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2]。

根据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8)规定,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的服务对象已改为65岁及以上居民。

2018年4月-9月对本社区居民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筛选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计3663例作为研究对象。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8年4月-9月对本社区居民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筛选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计3663例作为研究对象。

在广泛宣传,积极发动的前提下,遵循自愿原则,鼓励辖区内居民参与社区医院组织的体检,对体检人员进行调查研究。

老年人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人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常 糖 耐 量 ,. 78 mmo/  ̄ 1. lL 10 mmo/ lL为 糖 耐 量 异 常 (GT) I 。
糖 尿 病 症 状 加 任 意 时 间血 浆 葡 萄 糖 ≥ 1 . 11 mmo/ l L或 空 腹 血
浆葡萄糖 (P ) 平≥70 F G水 . mmo/ lL或 餐后 2 糖 值 ≥ 1 . h血 11 mmo/ lL判 定 为 糖 尿 病 ( i e smelu , da t lts DM) 将 测 出 的 be i 。 IT和 D 者判定为高血糖 。 G M 1 4血脂 检测 及判 定标 准 : 脂 检 查 均 采 用 酶 法 试 剂 盒 ( 中 . 血 由 生 北 控 生 物 科 技 股 份 有 限公 司 提 供 ) ANA E H一 6 0型 、 YT c 4
物摄入的增加 , 日常 运 动 量 减 少 。加 上 生 活 节 奏 紧 张 , 烟 、 吸 饮 酒 的 无 节 制 , 血 压 病 的 发 病 率 逐 年 上 升 。为 了解 老 年 退 高
表 2 不 同年 龄 性 别 高 血 压 、 血糖 、 脂 血 症 的 患 病 率 n( ) 高 高 %
以上 有 所 下 降 。
试 剂 均 由利 得 曼 公 司生 产 或 提 供 , 日立 7 6 0 0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进 行 口服 葡 萄 糖 耐 量 试 验 ( TT 测 定 , OG ) 口服 7 5g无 水 葡
萄 糖 , 测 静 脉 血 浆 糖 量 ,2 2 h后 血 糖 < 78mro/ h后 . n lL为 正
的影响是显著的 ( P< 0 0 ) 对 高脂 血 症 患 病 率 的 差 异 不 显 著 ( .5 , P> 0 0 )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长 3种 病 症 .5 ;

569例老年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569例老年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569例老年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分析目的:了解老年人血脂、血糖及相关情况,指导老年人合理膳食,更多地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

方法:我院所辖社区569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BG),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测定结果发现,61.86%的老年人存在血脂异常;19.51%的老年人血糖异常;30.40%的老年人血压升高;肥胖也存在相当高比例,占59.23%。

各项指标女性均高于男性。

结论:血脂、血糖、血压及肥胖的异常占相当比例,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标签:老年人;血糖;血脂;血压;肥胖近年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动物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的增加,引起人体血脂、血糖水平的增高和脂质代谢紊乱,常伴有高血糖、高血脂现象,易引起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1]。

而肥胖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尤其是我国老龄化程度呈上升趋势,所以老年人健康状况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笔者将2009年12月~2010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本社区569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各项指标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0年1月来我院集体体检的569例60岁以上老年人,男248例,女321例,年龄60~81岁,平均68.2岁。

1.2实验方法1.2.1 分离标本体检者均清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5 ml于普通玻璃试管,1 h 内分离血清备用。

1.2.2 仪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3 试剂均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标准品及质控品均使用与试剂配套产品。

1.2.4 方法血清胆固醇(TC)采用CHOD-PAP酶法、甘油三酯(TG)采用GPO-PAP酶法、血糖(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由专人负责检验,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在标本采集4 h内完成测定。

1.3 判断标准1.3.1 测量血压每位受检对象均测量坐位血压3次,取3次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为调查所得值。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重视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控制——专访复旦大学附属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重视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控制——专访复旦大学附属

——专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胡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已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三高症”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而“三高症”往往同时发生。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及高血脂有哪些危害?如何早期发现和控制高血压及高血脂呢?近日本刊编辑部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胡予,请胡教授就相关问题为读者答疑解惑。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重视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控制◎文/高超 王淑君【专家简介】胡予,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兼骨质疏松组组长,中国老年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营养不良及肌少症工作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内分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老年分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研究中心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委员等。

同时任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委员兼内分泌学组组长。

现为《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国际糖尿病》杂志编委,《实用内科学》编委,《老年医学与保健》编委,多本国内外杂志审稿人。

熟悉内分泌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

擅长高血压病、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及其相关大血管病变的诊治,以及各种老年内科疑难病、少见病及危重病的诊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 参加了包括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糖尿病干预治疗预防大血管病变在内的多项临床研究。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者占50%左右,高血压病患者中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者占10%~20%,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比率要高出1.5~2倍。

三高的认识及治疗办法

三高的认识及治疗办法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 或在精神紧张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 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症状,随病程进展,脏器受累。
高血糖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一 代谢疾病。其特点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 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 和水的代谢紊乱。
中年知识分子和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人士、领导 干部、企业家 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 每年查一次血压,血脂和血糖
早预防
提倡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 • • • •
减压 减盐 减糖 减脂 多动
能使高血压减少55%, 脑瘁中、冠心病减少75%, 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 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全世界死因构成
心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 损伤和中毒 围生期死亡 其他
2000年中国人健康调查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 肥胖 超重 烟民 被动吸烟
1.6亿(18.8%) 1.6亿(18.8%) 2000万 2000万 6000万 2亿 3.5亿 9亿
3级高血压(“重度”)
1级高血压(“轻度”) 90~ 99 160~ 179
≥180
100~109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流行病学
据2004年资料显示,我国现有1亿6千万高血压患者,>18岁居民 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上升31%。 流行病学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和民族的 差别:

三高危害大

三高危害大

三高危害大三高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总称。

经典三高的测量指标主要包括:血压、血脂和血糖。

高血脂可谓是威胁现代人健康的富贵病,会引起许多并发症。

想要远离高血脂,降脂的食物一定要加入你的菜单中。

那么究竟吃什么降血脂最好?三高的危害三高逐渐成为人类致命的头号杀手。

在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与代谢疾病相关的死亡率就高达35.7%,与三高相关的死亡人数也占总死亡人数的27%,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形成四高一多的特点。

高血脂可以引起血管栓塞;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出血和脑血管破裂;高血糖可以引起糖尿病。

三高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来自于三高病症和并发症。

高血压会引起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引起脑动脉硬化,并发生脑卒中,造成肾动脉硬化,引发慢性肾功能不全,也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

沈建平主任告诉记者。

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

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使毛细血管堵塞。

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内膜下沉积,形成斑块。

斑块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

同时斑块越来越大,使血管直径缩小。

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三高关联到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脂肪肝。

其一,血脂与冠心病。

据统计,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已超过人口全部死亡率的1/2,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

其二,血脂与脑梗塞。

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管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组织缺血、坏死,它发生在脑血管时引起脑梗塞。

三高

三高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 起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 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 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 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 慢坐起,稍微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 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
6、适量运动
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 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 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加食欲,促进肠 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 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 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 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 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 与高血糖有着紧密的联系。 四:在排除了以上的引起高血糖的诱因 之后,那么高血糖就可能是糖尿病的早 期症状。 五:遗传等原因也可以导致高血糖。 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经越来越年 轻,甚至出现儿童糖尿病,所以我们青 少年要重视起来。
高血糖与糖尿病一样。 (
自诊自己有没有患有高血压!


我的感悟
现代社会,人群中得高血糖、高血压、 高血脂的几率越来越高,虽然大多数人是 中老年患者,可你知道吗?如果我们青少 年时期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养成良 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那么年老时患三高 的几率会大幅度的上升;而如果我们能够 早早重视起来,及时了解三高的有关知识, 及时进行预防,那么三高就会远离我们的 生活,从而让我们拥有健康与幸福!

血糖的危害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 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 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 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 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因 此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

“三高”人群到底应该吃什么?

“三高”人群到底应该吃什么?

“三高”人群到底应该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身体不能承受的三高“三高”即通常所说的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和高血糖三种病症,是现代文明派生出来的“富贵病”,故又称之为“文明病”,属于高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在我国,“三高”更是以其高患病率、高危险性、高医疗费用著称。

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应小于90毫米汞柱。

如果成人收缩压、舒张压大于或等于此数值,就可能患上了高血压。

血压水平分类表类别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毫米汞柱)理想血压<120和<80正常血压<130和<85正常高值 130~139或 85~89高血压1级(轻度) 140~159或 90~992级(中度) 160~179或 100~1093级(重度)≥180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90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的健康。

因:血压升高果:血压越高,对血管壁的压力就越大,血管壁也会变硬变厚,造成血液的通路变窄。

血压升高,使心脏超负荷工作,进而致使左心室肥厚、扩大,导致心力衰竭,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

血压升高,还会引起肾组织缺血,导致肾衰,进而引起视网膜出血。

血脂异常过多的脂肪类食物进入血液,引起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项或多项水平高于正常标准,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标准,这种血液中血清脂类物质代谢异常就被称之为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毫摩尔/升)甘油三酯(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毫摩尔/升)正常参考范围 2.85~5.70 0.45~1.70 2.07~3.63 0.93~1.81升高≥5.71 ≥1.71 ≥3.64降低<0.93血脂异常的危害血脂异常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主要因素,会危及人体的各个器官,长期不治疗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脑中风等疾病。

关于三高四高的一些基础知识

关于三高四高的一些基础知识

关于”三高”“四高”的一些基础知识八二老人一、前言大家都知道“三高”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四高”是什么?有些人不知道是高尿酸。

老年人都知道: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第一个被戴高帽子游街的人最害怕,后来成十上百的人戴高帽游行的人便不再害怕了。

目前“三高”的病人多了便不害怕,认为吃药就行,这是不对的。

前者是政治问题,一旦政风一转就没事,是可逆的。

“三高”是健康问题,是不可逆的。

有了“三高”要终生吃药,吃药能维持不发展,能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就不错了。

但要知道:“三高”、“四高”能伤害人的心、肝、脾、胃、肾五脏,使它们衰老的速度比正常人快,因此最好不要得”三高”,更不要得”四高”。

有了”三高”、”四高”医学上定位是高危人群。

二、“三高”、”四高”的基本原因1、高血压血压是心脏跳动血液冲击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的人收缩压是10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是60-80毫米汞柱,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为临界高血压,舒张压(低压)大于90, 收缩压(高压)大于140,有一项就算高血压。

高压90,低压50的人是低血压,高血压、低血压都是心脑血管病。

血压过低的人血压压力不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散步,或吃升血压药。

产生高血压的原因:A遗传因素,父母前辈有高血压史,后代得高血压的几率比B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自然老化,失去弹性,是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人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吃高能量的食物,不锻炼消耗,使血管老化加快,同时使血管内部产生斑块。

当达到75%才有感觉,斑块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好的,固定的,当达到90%时要装支架,否则血管堵塞有生命危险;另一种斑块容易脱落流动,流到心脏或肺脏,形成心梗和肺栓塞,3小时内部不进行手术处理有生命危险。

如脱落到脑血管形成脑梗,暂时无生命危险,但形成语言和肢体障碍即所谓中风。

重的形成植物人,有这种病的人身上应放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有感时及时含化,同时送医院治疗,严重的高血压病人身上应带有纸条,写上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病情,以便好心人通知家人及时救助。

60岁以上老人三高的趋势

60岁以上老人三高的趋势

60岁以上老人三高的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60岁以上老人中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趋势也在逐渐增加。

1. 高血压: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高血压患病率普遍较高。

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等生理变化,以及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饮食等引起的。

2. 高血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脂代谢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物质升高的概率增加。

此外,老年人常规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不足等也是高血脂的重要因素。

3. 高血糖:老年人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同时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也减弱,使得血糖水平升高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也会导致老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总的来说,60岁以上老人群体中患有"三高"的趋势较高,这主要是与年龄本身的生理变化、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因此,老年人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增加适当的运动量,控制体重等来预防和管理"三高"疾病的发生。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哪一个对人的威胁和危害最大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哪一个对人的威胁和危害最大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哪一个对人的威胁和危害最大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膳食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随之而来的便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日益庞大,并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我们普遍认为三高是吃出来的病,并将之称为“富贵病”。

近些年来,许多营养学家开始琢磨重新定义什么是“吃得好”,他们认为这个好字不应该只体现于丰盛上,更应该体现在膳食平衡上。

三高属于慢性病的范畴,慢性病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病因复杂,所以,单纯从饮食方面找原因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遗传、抽烟、饮酒、活动不足、甚至社会经济状况等都是三高的危险因素。

我们都知道,一旦患病,这些疾病就会表现出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状态,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长久且巨大的负担。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说道: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这句话就是说普通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较好的医生治疗快要发生的疾病,而最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已经警觉,并能阻止它发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不论其病因有多么复杂、危害有多么大,我们都应该去认识它、了解它,防患于未然才是上上策。

一、高血压高血压的指征主要是血压的升高,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和)舒张压高于90mmHg,可伴随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主要随着原发病的相关症状和体征而发生变化,高血压仅是其中一个方面的症状。

高血压的病因学十分复杂,包括遗传、年龄、性别、饮食生活习惯、精神、环境等,此外还有其它相关疾病带来的继发性血压升高,包括肾脏疾病、肥胖等。

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严重程度不一,这可能和每个人身上集中的病因不同、个人体质不同、身体反应不同有关。

在高血压早期,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肢体麻木、失眠、耳鸣等。

若是急进型高血压,在上述症状都加剧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高血脂和高血压及高血糖的关系
1.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
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脂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外源性的,就是我们每天进食中脂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而成;另一条是内源性的,就是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由肝脏、脂肪细胞及其它组织合成释放入血液。

人体除脑组织及成熟的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都可合成胆固醇。

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脏合成,10%小肠合成。

老年人不像年轻人,肝脏分解代谢减慢,分解脂肪的脂酶活性减弱,易造成脂肪堆积,再加上自由基的作用,使血脂在动脉壁上沉着,从而造成动脉硬化,这是老年人血管衰老的表现,也是老年人病理性衰老的病理基础。

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疾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

2.高血脂与高血压
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血管的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粘度是形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而这三种因素与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

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升高。

当血脂增高时血粘度就增高,使血流阻力增加,从而血压就升高。

高脂血症还能降低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降血脂。

3.高血脂与高血糖的相互关系
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
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继发症。

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谢紊乱。

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泼性是减低的,因此容易血脂增高。

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谢紊乱外同时还伴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乱。

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

再一方面2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度的原因。

而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

血脂增高者还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4.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

其原因如下:
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糖尿病病人血管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糖尿病易引起肾脏损害,肾脏受损害后可使血压升高。

此外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

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脂。

患者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对比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优势。

目前社会上购买的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大多是单一功能,而降血脂药大多对肝脏有一定损害作用。

的研制正是根据其病理特点设计的,在降血压、降血糖的同时还降血脂,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