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解析—《孙权劝学》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复习《孙权劝学》

中考文言文复习《孙权劝学》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
• 答案:
• 1.(1)经过,(2)到,(3)走近,(4) 全、都。
• 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 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 况呢?
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
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
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
“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
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
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
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
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
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
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
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 (2)诣: (3)就: (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以军中多务
用 见往事耳


了解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但当涉猎 只 但
认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五)重点句翻译
•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辞。 •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 •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孙权劝学》文言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

《孙权劝学》文言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

《孙权劝学》一句一译字字落实解析加真题再现一、文学常识【题解】《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题目为编选者所加。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安邑)人,北宋杰出的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所叙史实,上起战国周盛烈王廿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

全书三百多万字,史料丰富周详。

本文记录的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吕蒙注重学习的事迹,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在原书第六十六卷二、原文一句一译字字落实解析加真题再现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注释】1.初:开始、起初。

2.权:即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东汉末,他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公元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建立吴国,成为三国时期吴国的最高统治者,在位23年。

3.谓……日:对……说。

4.吕蒙:三国时期吴国的杰出将领,生于178年,死于219年,他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辅周瑜等大破曹军于赤壁,并领兵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5.卿( qing ):古代君对臣的称呼,也指对古代高级长官或有爵位者的称谓。

此为孙权称呼吕蒙。

6.今:当今,现在。

7.当涂:即"当路",指掌握着重要的权力。

8.涂,同"途",道路。

9."当涂掌事",即指身在高位而掌握着国家政治或军事等要事。

10.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不可以不学习(政治、军事、历史等治国的道理)。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的事务,不可以不学习!”【真题再现】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原文: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释】1.辞:推辞。

2.以军中多务: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拿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辞)"。

《孙权劝学》文言文核心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文言文核心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文言文核心知识点梳理《孙权劝学》文言文核心知识点梳理《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文言文核心知识点梳理。

欢迎阅读。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

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七下22孙权劝学含解析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七下22孙权劝学含解析

22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孙权劝吕蒙多读书,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脱。

孙权以自身为例告知吕蒙读书的好处。

吕蒙从今用功读书,进步飞速,让人刮目相看。

一、重点字词1. 一词多义(1)当:①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F ______________ (2)见:①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 2. 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 务:_______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_____________ (4)但.当涉猎..但:__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5)见往事..耳 往事:___________ (6)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F :____________2015(7)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____ 学问梳理故 事 复 述过:____________(8)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9)非复..吴下阿蒙非复:___________(10)即更刮..目相待更:_____________刮:_____________3. 文言虚词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1)以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2)为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4)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5)蒙乃.始就学 _____________(6)与.蒙论议 _____________(7)卿今者.才略 _____________(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11)结友而.别 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中考语文文言文主旨分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主旨分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主旨分析一、《孙权劝学》的劝说艺术:①先提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再指出目标不高,容易达到,中考语文文言文主旨理解。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③现身说法,说明学习并非难事,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二、《桃花源记》1、成语:(1)世外桃源:(2)豁然开朗:(3)无人问津;2、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答: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3、"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三、《陋室铭》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怀。

四、《爱莲说》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之士。

2、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爱莲说》一文最能总括莲的品格的一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用"牡丹"、"菊"、衬托"莲",突出莲花的高洁。

五、《三峡》思想感情: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六、《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5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的.字。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了解,知道(2)重新2.积学修业的人分别了几天之后,就要重新擦擦眼睛,另眼相看,老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3.原因:卿今当涂掌事。

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掌握军队,事情多。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二」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中考语文 孙权劝学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文  孙权劝学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七下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10.1.2《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7-9 题。

(9 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王肃传》)7.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 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即更.刮目相待(4)有人从.学者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9. 【甲】【乙】两文中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1)及.鲁肃过寻阳()(2)未穷.青之技()13.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D.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笔记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笔记

《孙权劝学》笔记
一、文章背景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讲述了三国时期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故事。

这篇文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不断进步的必要性。

二、生字注解
1.谓 - 告诉、讲给
2.涉猎 - 粗略地阅读、浏览
3.孰 - 谁
4.遂 - 于是,就
5.邪 - 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
6.岂 - 难道
7.宁 - 宁愿
8.吕蒙 - 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
9.辞 - 推辞、拒绝
10.治经 - 研究经书
三、重点句子解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孙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吕蒙他
现在身居要职,必须学习。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鲁肃对吕蒙的进步
感到惊讶,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赞叹和惊讶。

四、主题思想
《孙权劝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孙权的劝学和吕蒙的进步,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心。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迎接人生的挑战。

五、课后问题解答
•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孙权认为吕蒙现在身居要职,必须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他的进步如何?
•吕蒙开始学习后,进步非常快,让鲁肃都感到非常惊讶。

这说明只要我们肯努力,不断学习,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专题10 孙权劝学(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0 孙权劝学(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0 孙权劝学(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③定?”因为肃画④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⑤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删改)【注释】①虞:意料,预料。

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豫:同“预”,预先,事先。

④画:谋划,筹划。

⑤拊:抚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见.往事耳见:(2)及.鲁肃过寻阳及:(3)肃意尚轻.蒙轻:(4)遂往诣.蒙诣:2.给【乙】文中划线句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划2处)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像定?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肃于是越席就之。

4.阅读【甲】【乙】两文,用出自甲文的成语填空。

肃意尚轻蒙,只因蒙初不习文,学识浅薄,人称“”;后过寻阳,与蒙论议,得五策,不由对蒙“”。

5.【甲】【乙】两文均以鲁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对刻画吕蒙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答案】1.了解到,等到轻视,看不起拜访 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 3.(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内容讲解与练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内容讲解与练习

一、全文讲解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初中语文 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和译文

初中语文 文言文《孙权劝学》原文和译文

《孙权劝学》原文和译文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名将鲁肃路过寻阳,与吕蒙研讨论说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词语翻译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2023年中考复习文言文比较训练——《孙权劝学》与“薛谭学讴于秦青”

2023年中考复习文言文比较训练——《孙权劝学》与“薛谭学讴于秦青”

2023年中考复习文言文比较训练——《孙权劝学》与“薛谭学讴于秦青”【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那!但当涉腾,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钱于郊衡,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L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⑴及鲁肃过寻阳及:(2)未穷秦青之技穷:2.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B.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C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D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6分)【答案】1.到,等到。

穷尽2.D3.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并请求回来(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他一辈子不敢说回家的事了。

4.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劝说的目的的。

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是以自身的行动,即演唱的高超技巧让薛谭折服,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

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参考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已经学完了,于是就告辞回去。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送行。

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

高昂的歌声振动了林木,美妙的嗓音响彻了云霄。

专题08《孙权劝学》(最新模拟)-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8《孙权劝学》(最新模拟)-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8:《孙权劝学》(解析版)最新模拟1.(2023•上海市松江区三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答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乙】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②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③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丙】任末①好学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

观书每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甲】文中的“权”指的是(填人名),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称其为“”;【乙】文中的语录均选自《》一书。

(2)理解加点字词。

见往事..耳(3)下列加点词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之”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陋之.有B.思援弓缴而射之.C.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或依林木之.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

(5)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门徒)经常用衣服换走任末的干净衣裳。

B.(任末)经常用衣服换走门徒的干净衣裳。

C.(门徒)经常用干净衣服更换任末的衣裳。

D.(任末)经常用干净衣服更换门徒的衣裳。

(6)三篇文章都提到了学习(读书)的重要性。

【甲】文中,孙权认为通过读书能,进而获益;【乙】文第③句提到了学习能够收获;【丙】文中任末年少求学时“”的态度,强调了好学的重要性,而他临终时以“”来比喻不学习的人,也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孙权“不可不学”的观点。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孙权劝学》阅读及答案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孙权劝学》阅读及答案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孙权劝学》阅读及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2)蒙乃.始就学(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4)与蒙论议..(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⑴孰.若孤(_________)⑵邪.(_________)⑶遂.拜蒙母(_________)⑷即更.刮目相看(_________)5.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⑴治.经: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⑵见往事..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句子。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7.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8.鲁肃与吕蒙结友正面表现出什么?侧面又表现出什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言文讲义-《孙权劝学》

文言文讲义-《孙权劝学》

(鲁肃赞学)6、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对话(语言)描写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表现了他什么特点?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与之深交,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的特点。

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你认为孙权所说的话中,哪一句最能说服吕蒙?为什么?“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以自身的例子使吕蒙的推辞无立足之地。

9.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从中可以看出孙权有什么特点?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10.哪些语句表明吕蒙读书进步之快之大?这属于什么描写?包含了鲁肃怎样的感情?你有什么体会?“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侧面描写,赞叹之情。

重任在身不可不学。

(学习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能增长才干)11.文中吕蒙与鲁肃的对话生动、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鲁肃的话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吕蒙的话表露出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两人风趣的对话表现了吕蒙就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

12、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②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

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13、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赏析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赏析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赏析《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和赏析《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一一《资治通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

希望大家喜欢。

《孙权劝学》(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即更刮目相待更:(2)及鲁肃过寻阳过: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___和______。

4.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答案1.(1)重新。

(2)到。

2.(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2)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鲁肃惊赞4.侧面衬托吕蒙才略非同寻常,表明他进步之快,从而表达“开卷有益”的中心。

(二)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今:现在当涂:当道,掌权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好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邪:通“耶”,语气词”吗”但当涉猎但: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卿今者才略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刮目:擦擦眼2. 翻译以下句子。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啊!(2)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3)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4)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5)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孙权劝学》赏析

《孙权劝学》赏析
《孙权劝学》是一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文章,通过对孙权劝学、吕蒙学习的故事,展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孙权的善劝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他不仅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而且非常聪明地采用了劝学的方式,使吕蒙无法推辞。

孙权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来激励吕蒙,告诉他读书并不会妨碍他的军事才能,反而会有所帮助。

这种劝学的方式非常高明,因为它既体现了孙权的亲近、关心和期望,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其次,吕蒙的学习过程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他最初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脱学习,但孙权的劝说使他开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吕蒙不仅开始了学习,而且进步非常快,让鲁肃都感到非常惊讶。

这说明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此外,文章的语言也非常简练生动,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人物性格,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孙权、吕蒙两人的形象。

作者在描述中运用了许多精炼的词语和短句,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紧凑有力。

综上所述,《孙权劝学》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孙权劝学》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孙权劝学》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孙权劝学》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讲述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发奋读书,后来大有长进的故事,阐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B.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仅寥寥数语,形象的展现了人物任务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C.善劝的孙权先后从“学”的可能和必要性两方面来劝说吕蒙,使其无可推辞,最终“乃始就学”。

D.文中通过写鲁肃对吕蒙的惊讶和赞叹,从侧面衬托了吕蒙学习之后的变化之大,也表明孙权劝学取得了成效。

【解析】善劝的孙权先后从“学”的必要性和可能两方面来劝说吕蒙。

C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2.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解析】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

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直观地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B.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示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C.本文向我们揭示开卷有益,只要去学习,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D.鲁肃最后与吕蒙主动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表明鲁肃爱才敬才。

【解析】本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

A项表述错误,故选A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吕蒙在“孙权劝学”以前是一个没有什么学识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解析—《孙权劝学》①本文《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题目是编者加的。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①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当涂]当道,当权。

(2)[辞]推托。

(3)[务]事务。

(4)[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5)[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6)[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同“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22)[见]了解。

(23)[往事]指历史。

(24)[及]到,等到。

(25)[过]经过。

(26)[今者]如今,现在。

(27)[才]才干和谋略。

(28)[非复]不再是。

(29)[更]另,另外。

(30)[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31)[刮]擦拭。

(32)[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33)[见事]知晓事情。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案】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答案】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案】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案】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①蒙乃始就学。

【答案】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答案】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和人分开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

一、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答案】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二、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关于吕蒙的变化给人的启示,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三、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案】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案】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四、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

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

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答案】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案】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答案】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

阿蒙是吕蒙的小名。

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大兄是对友辈的敬称。

五、参考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翻译提示: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答案】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中考预测(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乃始就.学一蹴而就.就.事论事功成名就.B.结友而别.别.来无恙久别.重逢依依惜别.C.无以致.远勤劳致.富闲情逸致.学以致.用D.意与日去.去.国怀乡相去.甚远去.粗取精【答案】B【解析】考查对多义词的辨析。

A.从事/成功/根据/完成;B.都是“分别”的意思;C.达到/达到,实现/情趣/达到,实现;D.逝去/离开/距离/除去,除掉;故选B。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

理解:孙权认为吕蒙阅读面窄,建议他在学习经学之外,还要学点历史。

(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道这件事呢!理解:鲁肃很晚才知道吕蒙有管理才干,吕蒙对此感到很失望。

(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理解:“才”“学”“志”关系紧密,“才”要依靠学习来增长,而学习的效果则与“志”有关。

【答案】丙【解析】甲句错误,正确翻译是: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重点词语,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指历史。

甲句理解有误,孙权认为吕蒙因“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乙句错误,正确翻译是:长兄知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重点词语,见事,知晓事情。

乙句理解有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故选丙。

3.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初,遇①善治《老子》。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取材于《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材料二)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①,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①十一二。

故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取材于秦观《〈精骑集〉序》)注:①[遇]指董遇,东汉学者。

①[惩艾]惩治,惩戒。

①[囊时]从前。

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①______ ,跟随董遇学习的人所说“①_____ ”,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这需要人们立志勤学来解决。

而诸葛亮告诫儿子要警惕“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秦观“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时十一二”的经历,则进一步提醒人们①______。

【答案】①军中多务①苦渴无日①趁青春年少抓紧时间学习【解析】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从文中分析语句作答。

第一空,根据“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的提示,从《孙权劝学》中寻找句子,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鼓励吕蒙要多学习,而吕蒙却以“军中多务”找借口推托。

第二空,由题干中“跟随董遇学习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不难找到材料一中的语句“苦渴无日”,即是答案;第三空,秦观在这篇短文中叙述了他自己年轻时凭借记性好不勤奋苦读,以至后来常因善忘而毁坏学业的情况。

他后悔自己以前的行为,意在告诫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岁月多读书,勤奋学习,以免老大徒伤悲。

【参考译文】【一】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二】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材料一】当初,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有读书人想向他求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一定应当先读很多遍书”。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中空闲下来的时间;夜晚,不必下地劳动,这是一天中空闲下来的时间;雨天,不方便出门干活,也是空闲下来的时间。

”【材料二】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

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

近几年来,用发愤读书的态度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行为;但聪明智慧已经衰竭,几乎比不上早先的十分之一二。

因此,我虽然勤奋下苦功读书,却常常因为善忘而荒废了学业。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