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01-14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真题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信息化
2、翻转学习
3、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二、问答题
1、简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
2、简要说明媒体选择的依据
3、制作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简表
4、学习目标编写的注意事项
三、论述题
1、归纳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并阐述他们的适用范围及运用方式
2、简述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四、材料分析题
评述所给材料中的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2012年教育技术学和教学系统设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建构主义
2.经验之塔
3.学习资源
4.信息素养
5.CAI
二、简述(每题15分,共60分)
1.多媒体软件开发流程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试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
4.谈谈你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理解
三、论述:
从教学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角度谈谈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四、材料分析:
材料一:…………
问题:评价学习目标分析
材料二:…………
问题:从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中的)设计方案的认识2011年
一、术语解释(每个6分,共18分)
1.量规
2.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
3.学习媒体
二、简述题(每题13分,共52分)
1.以媒体技术发展为主线,制作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简表
2.简述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
3.简述学习需要的实践意义
4.简述学习设计与教学设计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共30分)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导致了传统教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许多变化,请梳理并论述(图见课本)
四、材料分析题(共50分)
材料一节选自中国教育报,请仔细阅读材料,谈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意义
材料一
评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自1956年问世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对全球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著作,他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
在广泛吸收各方面的评阅意见之后,修订者与1999年对该书修订的初稿进行了修改。修改的书名改为《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称《修订版》。同原版相比,《修订版》的最大变化是提供了一个两维目标分类框架,后者在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的关系问题上超越了原分类学。他将认知教学目标按两个维度分类。一个维度是知识,知识被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原认知知识。另一个维度是每一类知识的掌握都分为六级水平,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修订版》认为,有效教学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你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学目标)?第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三,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结果评估)?修订的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整套理论和案值分析都是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而设计的。
对于“去哪里”问题的回答,修订的分类学强调区分教学目标“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两维目标分类框架已经做了科学回答。为了防止混淆,《修订版》特别强调目标“不是什么”。该书第二章指出:“有些教育人士有将结果和手段混
淆的倾向。目标描述结果――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诸如阅读教科书,听老师讲课、从事实验和外出旅游等教学活动都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简言之,教学活动,如果被明智的选择和适当的运用,将导致陈述的目标实现”。在该书的结论部分,作者进一步指出“如果不能把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中区分出来,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当把重点放到教学活动上时,学生的兴趣可能更多的来自交流活动,而不是从活动中学习。因为经验是重要的老师,必须从经验中学习”。该书分析了教师为什么会将目标拟定为活动的三个原因。原因之一是鉴于现在强调学生表现的评估,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表现设为目标,如把“给议会写一封信”、‘实施一项实验’作为教学目标;原因之二是,活动是可以观察的,便于老师对单元教学进程进行评估;原因之三是,有些教师深信教学活动(如经验)有自身的价值,所以认为活动与目标二者之间并与二致。尽管有这些误解,该书最后指出:‘我们往往不适当的强调‘教-学’,活动(手段)的成功,而不是学生学习(目的)的成功。’‘碰到一项活动,教师只须一个基本问题:‘我期望学生去参加(或完成)这项活动之后学到了什么?’’,‘简言之,如果你知道了要去何处,那么你就更有可能到达那里。’
对于‘如何去那里问题的回答,《修订版》强调用分类表指导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修订版》反对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相混淆,这并不是不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内心体验。相反,由于有目标分类学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认知活动的指导会更具体和更有针对性’
《修订版》说:“与教学问题相关的结论有两个。第一,特定的知识类型有规律伴随特定的认知过程。特别是记忆和事实性知识、理解和概念性知识以及运用程序性知识,他们往往相互联系在一起,知晓这些规律进行教学,能使老师们更好的备课并更有效的授课。第二,如果不能把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中区分开来,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的影响”。教授往往强调策略,而且通常是强调自我调解。另外,反省认知知识的发展形成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期,而通常不止一个教程或者一个学期。”
材料二是关于影响教学行为诸因素的内容分析,请指出它应用的是哪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并尝试用归类分析的方法展开分析(20分)
“影响教学行为的诸因素”分析(图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