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科研、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学术动态;具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

3.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与先进的仪器设备;能用英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并能从网络上查找与获得专业资讯。

二研究方向1.农业设施智能化检测与自动控制技术2.电气与电子工程技术3.农业3S 信息技术应用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因客观原因未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

全脱产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半,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组)负责制定和调整硕士生个人学习计划,协助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硕士研究生应该认真学好政治理论课,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必须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政治、形势学习,生产劳动等各项活动。

要求硕士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

硕士研究生必须学好学位课程,还要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和硕士研究生的基础条件选读选修课程。

课程学习可采取课堂听课、专题报告和讨论及在导师指导下自学指定书刊、写学习报告等方式,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获得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所学课程都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4一、培养目标 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在攻读学科应具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有创造性成果。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听说和读写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目前的研究方向有4个:1.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方向结合国内外地方电力网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研究适合我国地方电网的新模式,研究基于GIS等新技术的农网规划的新算法与新方法;结合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地方电网通调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2.智能电网与电力企业信息化本方向结合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实现智能电网和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框架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智能电网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电力企业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现代营销管理系统核心算法与关键技术、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

3.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本方向主要研究非电信号传感与变换技术、现代过程控制理论、通信与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及智能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生物环境控制工程的特点研究环境信息的自动采集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的方法等。

本方向在强调实践应用的同时,重视新型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研究,为生物环境监测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4.信息技术应用本方向主要开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各种应用研究,包括智能信息处理、精细农业、3S技术等。

研究农业信息系统(农业决策系统(DS)、农业规划系统(PS)、农业专家系统(ES)、农业模拟决策系统(SDS)、农业模拟优化决策系统(SODS)等),农业监测系统(农业资源的探测、评价与动态监测、各种农业灾害、农业作物面积与产量、农业环境的预测与监测),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各领域(农产品品质检测、作物生长状态检测与信息采集、畜牧业生产过程监测等)的应用。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精)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精)
8.同等学历或跨学科考生补修本学科硕士主干课程
同学校要求
9.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要求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含3篇)与博士研究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须以第一作者在SCI/EI检索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一篇)。
备注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院
信电学院
培养类别
博士
学科、专业代码
082804
一级学科名称
农业工程
二级学科名称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基本学习年限
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培养方式
全日制
学分
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12学分;培养环节8学分
研究方向
1. 3S技术及应用;2.精细农业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3.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4.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5.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
3

博士学位课
B070503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新进展及Seminar
3

博士学位课
B070504
农业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技术新进展及Seminar
3

博士学位课
B070510
3S技术进展及Seminar
3

博士选修课
B070506
智能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
2

博士选修课
B070507
高级人工智能
2

博士选修课
B070508
电能质量专题
2

博士选修课
B070509
数据挖掘
2

培养环节及培养要求
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要求

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for Agricultural Electrification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1]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能适应农业电气化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目标2]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目标3]掌握农业电气化领域所需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毕业后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装备制造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目标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农业电气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农业电气化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外语以及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3.掌握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农业电气化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4.具备实施农业电气化工程实践的能力,并能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处理;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系统地考虑经济、环境、法律、社会、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规范使用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规划、设计、生产、研究开发、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具备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影响的能力;8.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与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以及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电气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气信息检测技术 . 带电粒子加速器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四、学分要求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电气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 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学分。

论文选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

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要求,查阅国外相关文献,撰写文献阅读综述,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就选题的科学根据、目的、意义、研究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可行性等做出论证。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时间应由导师根据博士研究生本人研究进展确定,但最迟应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进行。

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选题报告,并在各课题组公开进行选题报告会。

选题报告会成员应由所在博士生指导小组组成。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容为:()课题的来源、意义;()课题的国外研究简况及发展趋势;()课题的研究容和技术方案;()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培养方案
12000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rals and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3
48
48
0
0
通识教育
130000420
大学物理b-1
College Physics b-
3.5
56
56
0
0
通识教育
130000421
物理实验b-1
General Physics
1
24
0
24
0
实践教学
12000001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2
实践教学
暑期
2周
120000131
形势与政策-3Situation and Policy-
0
16
4
0
12
通识教育
不计总学时
合计
30.5
48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硕连读)指导性教学进程表(续)
32
24
8
0
通识教育
110000330
计算方法Calculation Method
2.5
40
32
8
0
通识教育
11000054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s Statistic a
4.5
72
72
0
0
通识教育
150000100
体育与健康4 PE and Health
Higher Mathematics a-
6.5
104
104
0

农业工程学科0828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学科0828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农业工程学科(0828)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

2.业务水平要掌握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把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独立从事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中取得被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具备熟练的读、说、听、写能力。

3.学术素养及能力具备丰富的工程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知识,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建模能力,较强的科学洞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对研究所涉及的农业工程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解决;具有较强的通过自学、交流和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成果的真实性、对农业工程领域已有技术、方法和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鉴别;能根据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问题,具有撰写科研项目书并独立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和技术的能力;善于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身心素质要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

二、学科方向1.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技术经济分析为手段,以农业生产自动化工程、产前和产后的加工与储运等设备的研究为核心内容,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与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为主的农机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用管理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

电气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8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 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 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电机与电器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6. 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7.电气信息检测技术8. 带电粒子加速器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电气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硕博连读、直攻博贯通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 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论文选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

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要求,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撰写文献阅读综述,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就选题的科学根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可行性等做出论证。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时间应由导师根据博士研究生本人研究进展确定,但最迟应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进行。

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选题报告,并在各课题组公开进行选题报告会。

选题报告会成员应由所在博士生指导小组组成。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

农业工程学科(0828)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上课讲义

农业工程学科(0828)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上课讲义

农业工程学科(0828)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b5E2RGbC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

p1EanqFD 2.业务水平要掌握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把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独立从事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中取得被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具备熟练的读、说、听、写能力。

DXDiTa9E3.学术素养及能力具备丰富的工程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知识,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建模能力,较强的科学洞察能力和求实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对研究所涉及的农业工程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解决;具有较强的通过自学、交流和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成果的真实性、对农业工程领域已有技术、方法和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鉴别;能根据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问题,具有撰写科研项目书并独立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应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和技术的能力;善于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RTCrpUDG4.身心素质要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

二、学科方向1.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技术经济分析为手段,以农业生产自动化工程、产前和产后的加工与储运等设备的研究为核心内容,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与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为主的农机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用管理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

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业电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农业电气化专业(Agricultural Electrification Majors)专业代码:082303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电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技能,具有农村(地方)电力系统及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有关的工程设计、科研开发及实验调试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电子信息产业相关部门、数字农业等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基本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电气与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工程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方法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工程及其环境设计的检测控制技术;3.了解电力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4.掌握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实验、测试、设计等基本技能,初步具有科学研究、科技开1发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掌握中外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技能,具备对文献信息筛选、鉴别及综合利用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四、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专业核心课程电路分析、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经典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子设计自动化。

七、全学程时间分配八、毕业基本要求3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表Ⅰ必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一览表农业电气化专业57。

电气工程硕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硕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硕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掌握电气工程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其具体目标为:1. 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有较为深刻的理解;2. 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3. 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高层次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照明技术、电机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气信息技术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4. 具备较强的中外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阅、信息分析能力;5.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二、培养周期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一般为3年,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一般为3-5年。

具体情况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情况与导师协商确定。

三、培养环节1.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阶段(1)学术课程学习: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按教学计划安排学习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具体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现代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等。

学习期满,通过课程考核,取得相应的学分。

(2)科研课题和实践环节:学生在第二学年开始选定导师,参与选定的科研项目,逐步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熟悉行业标准及相关实践知识,积累实践经验。

在学习期间,兼顾参与校内外科研项目,不断提升研究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3)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电气工程领域的各种学术交流、学术讲座、专题研讨等学术活动,并在相关领域积极探索,开阔学术视野。

(4)学位论文:根据导师的指导和自身兴趣,学生选择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课题,经过认真研究和撰写,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最终取得硕士学位。

(5)实习: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之余,到企业或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实习,锻炼实践能力,加深对电气工程实际应用的了解。

博士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

博士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

博士培养方案电气工程一、培养目标:本博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电气工程领域高层次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

培养目标为具有深厚的电气工程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内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要求:1、学术要求:熟悉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掌握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电机电气、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方法和专业技术。

2、研究能力: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复杂的科学研究,掌握一门或数门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具备独立开展创新科研工作的能力。

4、工程实践: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复杂的工程问题,具备工程实践的能力和经验。

5、科研能力:具有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能够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科学研究。

三、培养方案:1、学位课程学习: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按要求参加学位课程学习,并通过学习达到一定的学习成绩要求。

2、科研课题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需完成指定的科研课题训练,包括课题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撰写相关科研论文等工作。

3、学术活动参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学术讨论活动,提高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4、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课题组的科研活动,参与相关实际工程项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四、学位论文:1、选题:学生选定学位论文选题需符合电气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发展方向,兼顾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需求。

2、撰写:学生需按照学术规范撰写学位论文,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讨论、学术交流等环节,经导师指导和学术论证后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

3、答辩:学生需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向答辩委员会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和取得的成果,通过答辩审核后获得博士学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2804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守法纪、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能积极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

应具有从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教学、科研、开发或独立承担本专业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1.机电一体化技术2.智能化检测与监控3.农业信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三、学习年限非在职学习研究生在校学习研究的最低年限为3年。

在职学习研究生最低学习研究的年限为4年。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学业的申请报告,经导师和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部审批,报告批准方可延期毕业。

四、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类。

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获得32学分,一般不超过40学分。

学位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修满20学分。

(一)学位课(19-20学分)1.政治理论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学分自然辩证法 2学分2.第一外国语基础外语 4学分专业外语 1学分3.高等工程数学(任选2门,5—6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场论与复变函数 3学分计算方法 2学分4.#数字电子技术 2学分5.专业课(2门,4学分)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题讨论课 2学分导师根据研究方向指定一门课程 2学分(二)选修课1.积分变换与数理方程 3学分2.模糊数学 2学分3.模糊控制 2学分4.#自动控制理论 2学分5.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2学分6.农业自动控制新技术 2学分7.信号分析与系统 2学分8.#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学分9.单片机原理与开发系统 2学分10.智能化检测与监控 2学分11.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 2学分12.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应用 2学分13.数字图象处理 2学分14.计算机图形学 2学分15.多媒体应用技术 2学分16.模式识别 2学分17.计算机仿真技术 2学分18.#网络技术 2学分19.网络编程技术 2学分20.#计算机辅助设计 2学分21.VC++程序设计 2学分22.数据库系统设计 2学分23.MATLAB程序设计 2学分24.软件工程与实用软件技术 2学分25.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2学分26.灌区现代化管理技术(专论) 2学分27.#农业生物力学 2学分28.#第二外国语 2学分29.#文献检索 1学分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方面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农学博士培养方案

农学博士培养方案

学习使人进步关于“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说明有关研究生:学校从2009年开始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进校后直接按当年直博生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对于由硕士阶段转为博士阶段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时,请对照直博生的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处已将大家硕士阶段的课程成绩直接带入博士阶段,请大家上网核查,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研究生培养处联系;对于硕士阶段已获得“硕士生英语”成绩的,目前已转换为“博士生英语”,大家在博士阶段不必选修“博士生英语”。

研究生培养处2009.9.17浙江大学关于制订直接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二、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1、学科专业已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原则上应按一级学科制订直接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于部分研究领域较宽的一级学科,需按二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的也应本着“前沿、特色、研究”的原则,体现本一级学科的总体要求。

2、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既要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又能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体现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培养特点。

研究方向的设置不宜过窄、过细,数量不宜过多。

提倡在学科交叉和渗透的领域设置研究方向,鼓励在国家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设置研究方向。

设置研究方向应具备:(1)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2)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重要的实际成果;(3)能开出本研究方向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讲座课程;(4)有培养博士生需要的经费、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

农业电气化专业博士专业

农业电气化专业博士专业

农业电气化专业博士是一个涉及电气工程、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

该专业博士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电气化领域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研和管理人才,以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对电气化技术的迫切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农业电气化专业博士需要学习电气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具体而言,学生需要掌握电路、电磁场、电机电器、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农业机械、植物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农业科学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能源系统建模与优化、农业电力系统设计、农业电气安全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研究方向上,农业电气化专业博士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农业电力系统、能源与环境、智能农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农业电力系统方向主要研究农业机械的电力驱动、电力系统的保护和控制等问题,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能源与环境方向主要研究可再生能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能源效率等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提供解决方案;智能农业方向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就业前景方面,农业电气化专业博士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

毕业生可以进入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技术研发、管理等工作。

具体而言,毕业生可以从事农业电力系统设计、维护和管理、农业电气安全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能源系统建模与优化、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从事智能农业、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管理等工作。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电气化专业博士的就业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总之,农业电气化专业博士是一个涉及电气工程、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研和管理人才。

该专业博士需要掌握电气工程和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该专业博士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可以从事多个领域的科研、技术研发、管理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4一、培养目标 1.思想品德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在攻读学科应具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有创造性成果。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听说和读写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目前的研究方向有4个:1.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方向结合国内外地方电力网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研究适合我国地方电网的新模式,研究基于GIS等新技术的农网规划的新算法与新方法;结合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地方电网通调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2.智能电网与电力企业信息化本方向结合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实现智能电网和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框架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智能电网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电力企业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现代营销管理系统核心算法与关键技术、现代生产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研究。

3.智能检测与控制系统本方向主要研究非电信号传感与变换技术、现代过程控制理论、通信与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诊断及智能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生物环境控制工程的特点研究环境信息的自动采集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的方法等。

本方向在强调实践应用的同时,重视新型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研究,为生物环境监测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4.信息技术应用本方向主要开展信息技术在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各种应用研究,包括智能信息处理、精细农业、3S技术等。

研究农业信息系统(农业决策系统(DS)、农业规划系统(PS)、农业专家系统(ES)、农业模拟决策系统(SDS)、农业模拟优化决策系统(SODS)等),农业监测系统(农业资源的探测、评价与动态监测、各种农业灾害、农业作物面积与产量、农业环境的预测与监测),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各领域(农产品品质检测、作物生长状态检测与信息采集、畜牧业生产过程监测等)的应用。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学制5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能提前毕业,对于特别优秀者,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

申请提前毕业需具备学校博士毕业要求条件,经导师和学科同意,研究生部审核,报学校批准。

四、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成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教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加强联合培养。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立足校内,同时加强与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以此提高我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

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

教学实践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主要承担硕士、本科生试验、实习或指导论文等,或辅助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

生产和社会实践可利用寒暑假时间,以及结合论文工作,参加社会调查、技术咨询服务等。

博士生应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

实践环节的总工作量不少于10标准学时。

五、学分要求全日制普通博士研究生至少修满15学分;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至少修满40学分。

六、课程设置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必修课分学位公共课和学位专业课。

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在修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应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除外国语以外的课程。

(一)学位课1.学位公共课(1)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学分 (2)第一外国语 3学分2.学位专业课(1)现代农业与工程 3学分 (2)地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题 2学分 (3)数字农业专题(双语教学) 2学分 (二)选修课(1)电网信息化概论 2学分 (2)智能监测与控制工程 2学分 (3)智能控制系统理论与仿真 2学分(4)实用数学方法 2学分 (三)补修课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部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2门(数值分析、线性系统理论与设计),考试及格,记成绩,但不计算学分。

(四)其他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在修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应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除外国语以外的课程。

七、考核方法1.课程考核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但一般应有一定量的笔试。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重在考察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学术交流及报告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本学科前沿研究及结合本人研究情况,要在学院以上范围内做3次以上学术报告(每年一次),对在重要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的,每次可减免2次校内学术报告。

3.学术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本专业博士研究生要求阅读100篇以上文献资料(其中含50篇以上的外文资料),形成文献综述,一般在第二学期末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

由本学科专业5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4.中期考核博士生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

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5.综合水平考核博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之前需进行博士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以全面考核其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

考核形式可以采用笔试与口试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科点组成水平考试小组,进行统一命题。

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仍未通过者,不能申请博士论文答辩。

6.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实行中期资格考试制度。

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学位论文是各学科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的具体体现。

应引导博士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其论文研究内容,学位论文应观点鲜明,理论正确,思路清晰,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省部级基金项目、高科技开发研究项目接轨。

论文应接触学科前沿,其基本观点、预期研究结论或成果,应在学术上和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

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博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论文还应反映作者查阅的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的本领域科学动态,并能对本课题范围内的重要文献有全面的评述。

2.博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博士研究生应用不少于2年时间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应用不少于3年时间从事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

3.发表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被SCI(或CSSCI)、EI、ISTP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在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上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以提前攻博或硕博连读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至少在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级别以上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被SCI(或CSSCI)、EI、ISTP 收录。

有关规定详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有关规定》。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研究生在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毕业与学位论文的全部工作后,需向所在学院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答辩申请,经研究生部审核批准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有2名以上外单位专家。

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

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博士学位授予要求的经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学位。

附:本学科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1] 李先彬.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6[2] 王葵,等.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3] 郑业鲁,薛绪掌. 数字农业综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5] 自动化学报[6] 农业工程学报[7] 计算机学报[8] 软件学报[9] 电子学报[10]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1] 中国电力[1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3] 农业机械学报[14] 电力系统自动化[15] 电工技术学报[16]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7] 电网技术[18] 电力电子技术[19] 电测与仪表[20] 电气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