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隧道接地电阻计算书

合集下载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工艺

隧道综合接地施工工艺

23.隧道综合接地施工工艺1 工艺概况隧道综合接地系统是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的低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该系统通过沿隧道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将铁路沿线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接地、强弱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过电压接地、放静电接地、屏蔽接地装置与隧道内接地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使设备、设施的短路电流、杂散电流等安全地导入大地,起到防雷电、抗干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本工艺为综合接地各工序规范化、精细化操作总结,对接地极、接地钢筋、拱顶接地端子、洞室接地端子、下锚段接地端子、电缆槽接地端子等工序明确了过程控制和工后质检标准。

2 工艺特点(1) 明确了铁路隧道综合接地工程的施工项目。

(2) 总结了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和现场操作要点。

(3) 融合了各工序质量的检测方法,介绍了检测操作步骤和要点。

3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1 施工准备3.1.1 技术准备(1) 施工前,依据设计图纸将管段所有接地钢筋、接地端子的设计里程、安装部位、安装数量等设计参数分类汇总列表,并经总工审核无误后以技术交底形式下发至安装班组。

(2)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进度安排,做好接地钢筋、接地端子等材料储备。

(3) 施工前,对参与预埋件安装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学习预埋件分类汇总表列内容以及预埋件安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3.1.2 材料准备(1) 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成分满足:Cr≥16%、Ni≥5%、Mo≥2%、C≤0.08%,如GBOOCr17Ni14Mo2,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图1 L型接地端子图2 直型接地端子(2) 接地钢筋采用φ16圆钢;加工成型的L型连接钢筋。

图3 HPB235φ16圆钢图4 加工成型的L型钢筋(3) 综合接地工程所需物资采购周期长,各分部根据工期安排,及时向物设部提报站前站后接口工程物资需求计划,提前做好接口工程物资采购工作。

道路电缆隧道工程图纸设计说明

道路电缆隧道工程图纸设计说明

电缆隧道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XXXXXXX路电缆隧道工程。

隧道采用B=2.0M、H=2.0M的钢筋砼箱涵,总长为989.5米,二、设计依据:1、《XX市阳光房屋征收与补偿服务有限公司》设计委托书(2013.08.21)。

2、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测量队补测地形图(1:500);3、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勘测队地质勘测资料。

4、《主城区兰花路片区110kV电力线路改线位臵规划图》(2013.07.12)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2、《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13、《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D4)、(05D10);14、《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07MS101-2);三、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城-B级;2、环境类别:Ⅰ级;3、设计安全等级:二级;4、防水等级:一级;5、抗震设防标准: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类型为标准设防类;6、设计基准期:50年;7、耐久性设计: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1.0.7条执行;四、主要材料:⑴、钢材:钢筋: 直径d≤8mm为HRB335钢,直径d≥10mm为HRB400钢;吊钩、拉环、板材、预埋件采用Q235B钢;焊条: HRB335钢和HRB400级钢采用E50型。

钢材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

⑵、混凝土隧道: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水泥宜采用32.5--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电缆所有计算书

电缆所有计算书

来宾电厂改扩建2*300MW燃煤火电组工程第五批辅机设备采购项目名称:220kV电缆及辅助设备采购招标编号:JC(2)2005152技术资料文件宝胜比瑞利电缆有限公司二00五年十一月附录 B:电缆载流量的计算220 kV 800 mm2 single-core XLPE cableCu Milliken conductorCorrugated seamless aluminium sheathPVC servingTrefoil touching, XB/SPB bondingAir rating in open trough of 4 circuits shielded from solar radiationMax DC resistance at 20℃ 22.10 μΩ/m Conductor outside diameter 34.8 mmConductor screen diameter 39.2 mmInsulation outside diameter 89.2 mmInsulation screen outside diameter 91.2 mmCore binder outside diameter 98.60 mmSheath inside diameter 99.60 mmSheath trough outside diameter 104.4 mmSheath crest outside diameter 116.4 mmServing crest outside diameter 126.4 mmInsulation TR 3.5 K.m/WRelative permittivity 2.5Tan delta 0.0010Sheath clearance TR 10.0 K.m/WServing TR 6.0 K.m/WFrequency 50 Hz2-1 Table 2 Air T4 constants Z, E, g 0.960 1.250 0.2002-1 2.2.6.2 Effective length of trough perimeter 3500 mmAir temperature 40.0 ℃Maximum conductor temperature 90.0 ℃IEC 287 1994-51-1 2.1.1 DC resistance at rating 28.180 μΩ/m 1-1 2.1.2 Skin effect ks, ys 0.4125 0.01741-1 2.1.4.1 Proximity effect kp, yp 0.3500 0.00401-1 2.1 AC resistance at rating 28.782 μΩ/m 1-1 2.2 Nominal capacitance 168.92 pF/m1-1 2.2 Dielectric loss per circuit 2.57 W/m2-1 2.1.1.1 Thermal resistance T1 0.6893 K.m/W2-1 2.1.3 Thermal resistance T3 0.1292 K.m/W1-1 2.4.1 Sheath/non-magnetic layers resistance 42.92 μΩ/m 1-1 2.3.6.1 'Sheath' loss factor (all metal layers) 0.32322-1 2.2.1.1 T4 0.4973 K.m/W2-1 2.2.6.2 Air temperature rise within trough 28.4 KSheath temperature 77.2 ℃Cable surface temperature 74.0 ℃Conductor loss per circuit 54.33 W/m'Sheath' loss per circuit 17.56 W/mTotal losses per circuit 74.5 W/m1-1 1.4.1.1 Rated current 854 A附录C 电缆蛇形敷设时轴向推力及径向位移的计算 C1、根据GB50217 轴向应力的表达式这里式中: B -蛇形敷设正负波幅总幅宽(mm ) B=1.2D L -蛇形半个节距(mm) n -蛇形幅宽的变位量(mm ) EI -电缆的弯曲刚性(kg.m 2) α-电缆的线膨胀系数(1/℃) 16.5×10-6 t -温升(℃)取40℃ μ-电缆的摩擦系数 1 W -电缆单位重量(kg/m ) 18.4 D -电缆外径(mm)126.4E -金属护套的有效系数MN/m 2 取15750 d 0-铝护套波峰外径(mm ) 116.4 d i -铝护套波谷内径(mm ) di= d 0-2t n t n -铝护套标称厚度(mm )t n =2.4将上述有关数据代入得: F =1061.05 kgC2、电缆蛇形敷设时的偏移距离()()()kg n B WL n B t EI B t EI F +++-=28.02828222μααB tL B n -+=226.1α21000244.0⎪⎪⎭⎫⎝⎛=Wd EIL ()()444064mm d d I i ⎪⎪⎭⎫ ⎝⎛-=πgg c c c c T T D T f ∆⋅-∆⋅-∆⋅⋅∆⋅⋅≥-ααεαmax 30102式中: c α=导体热膨胀系数,1/K ;(0.5×10-4)c T ∆ =导体温度变化,取70︒Cg α=金属护套热膨胀系数,1/K ;(0.7×10-4)g T ∆ =金属护套温度变化,取70︒C ;D =金属护套平均外径,mm ;m ax ε∆ =金属护套最大允许的应力变化,铝护套取0.45%;计算得:0f ≥ 0.26(m)附录 D 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计算D1根据招标文件附图电缆在电缆沟中三相呈三角形敷设,且紧密接触故根据感应电压公式计算: Xm= 2ωln(2S/D)×10-7=0.871×10-4(Ω/m)S:相间距为2DD:电缆金属护套外径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数值为:E=Us1= Us2=Us3= I × XsI 为电缆中流过的电流,考虑电缆系统要求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415A,则Us1= Us2=Us3=0.036(V/m)根据招标文件所述最长电缆通道400m,另加电缆两端终端高度(假设10米高)20米,制作附件所需两端各5米,则总长为430米,裕量按10%计,则电缆最大长度为473m,则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压0.036× 473=17 V:D2 当电缆三相短路时,根据招标文件中53KA/3S的要求:则产生的感应电压为E=I×0.871×10-4×473=53000×0.435×10-4×473m=2181(V)D3 当电缆单相短路时,根据招标文件中25KA/3S的要求:则产生的感应电压为E=I×0.435×10-4×473=25000×0.871×10-4×473 m=1028.8(V)附录E电缆的敷设和安装注意事项1.最小弯曲半径皱纹铝护套220kV交联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安装时20 Dc安装后15 Dc注:其中Dc为电缆外径2.侧壁压力在安装时,允许的侧壁压力是5000N/m (500kg/m),SWP=F/R其中SWP ──侧壁压力,为N/m(或kg/m)F ──拉力,为N(或kg)R──弯曲半径,为米3.最大允许拉力铜芯电力电缆在安装时承受的最大拉力不许超过导体截面的70N/mm2.4.最低允许安装温度电缆安装时的最低温度取决于电缆所用外护套材料,应遵循下列原则:PVC 最低环境温度0℃PE 最低环境温度-15℃如需在更低环境温度下敷设时,请与电缆制造商商议。

隧道施工电气设备接地方式探讨

隧道施工电气设备接地方式探讨

隧道施工电气设备接地方式探讨公路隧道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地域较大,而隧道机电系统的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强弱电设备遍布整个隧道,其变电所构筑物又常常为附近最高点,这些都是雷击或雷电感应的薄弱点。

鉴于此,本文提出将隧道初期支护的锚杆经扁铁多点引出形成接地体再与隧道洞口的重复接地装置以及隧道变电所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形成共用接地装置,并采用拦截、屏蔽、均压(等电位连接)、加装专用避雷器和共用接地系统等综合防雷方案,对今后公路隧道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1概述长期以来,电力安全运行及正确使用电能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而配电系统的正确接地及有效保护技术又是安全利用电能的重要方面。

电力系统中有两种接地方式,即中性点直接接地(亦称大电流接地系统),另一种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亦称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110kV及以上的高压或超高压电力系统中,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这是为了降低高压电器设备的绝缘水平,也可以防止在发生接地故障后产生的过电压,可免除单相接地后的不对称性。

这种接地方式下,接地故障所产生的零序电流足够使继电保护灵敏动作,所以保护可靠。

由于电气设备接地方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所以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在很多工程施工当中都充分的应用了接地方式,隧道施工电气设备接地方式也应用的非常多。

2电气设备接地方式的优点2.1防止意外触电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在隧道电气设施日常维护中,工作人员往往要在设施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维修或维护。

电气设备接地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意外触电情况的发生,对于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避免意外伤害造成的严重后果,无论是对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是施工的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2有效保护电气设备设施电气设备接地方式对于设备设施的有效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电气设备接地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雷击等造成的危害,降低系统对地绝缘的要求。

当发生雷击时,配电线路感应产生大量的电荷,此时良好的接地系统可将雷电产生的电荷导入大地,降低供电线路上的瞬态冲击电压,从而有效避免供电线路和设备被击穿而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隧道接地位置要点

隧道接地位置要点

隧道接地要点隧道接触网接地技术要求:1、隧道两侧需设置接触网接地端子,具体位置要求如下:1)在距入口及出口1m和5m处隧道两侧各设置一处接地端子。

2)隧道入口至出口间每隔500m隧道两侧各设置一处接地端子。

500~1000m长度的隧道,在隧道中间设置一处,小于500m的隧道,只在隧道进、出口设置。

3)距入口及出口1m接地端子设置在轨面高度为10m处,其他接地端子设置在距离轨面高度为7m处。

2、接地电阻及接地极设置要求1)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欧姆。

2)每处接地极顺线路方向埋设一根水平接地扁钢,扁钢上每隔5m焊接一根2.5m长垂直接地极,设置根数参照“晋中南洪汤施(Z)隧(变)-参-02”附图,埋深0.6m。

3)水平接地扁钢通过与-60×6预埋接地扁钢连接,再与-40×4预埋扁钢引线连接至接地端子。

垂直接地角钢采用L63×5。

4)接地体埋设后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5)在隧道两侧的侧壁衬砌混凝土内各预埋一根-40×4贯通扁钢,位置为轨面以上3m。

贯通扁钢与预埋引线连接。

3、其他设置要求1)通过-40×4的扁钢作为引线,在接地端子处从隧道壁引出作为接地端子,外露长度15cm,并在末端预留两个φ16的孔。

2)隧道壁内预埋的贯通扁钢须与接地引线及隧道内各种钢筋可靠焊接。

3)接地极的各种金属件均应热浸镀锌(含引线及贯通扁钢),镀锌厚度不小于86μm。

连接时采用连续焊缝进行焊接,焊接处应补涂沥青防腐。

4)施工时,应实测接地电阻值,当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使用降阻剂及增加垂直接地角钢的方法,当采用以上方法后接地电阻值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及时反馈设计。

5)预埋引线及隧道壁内预埋贯通扁钢尽量置于衬砌断面中间位置。

6)具体布置形式参照附图及“晋中南洪汤施(Z)隧(变)-参-02”。

4.信号接地端子设置(1(2)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线路右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连接。

隧道综合接地及四电施工工艺细则

隧道综合接地及四电施工工艺细则

综合接地及四电接口施工工艺细则03号武广客运专线XXTJⅡ标隧道综合接地及四电接口施工工艺细则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四局武广客运专线XXTJⅡ标经理部二○○七年五月双线隧道四电接口工艺细则一、工艺简介本标段隧道为Ⅲ级~Ⅴ级围岩浅埋隧道,采用三台阶法开挖。

本工艺细则包括接地端子、纵向贯通地线、纵向接地钢筋、环向接地钢筋、接地网片、综合洞室的综合接地、四电过轨管道、预埋槽道加强钢筋和防闪络接地等的施工。

本工艺细则适用于防排结合型隧道四电接口施工,不适用于浏阳河隧道我经理部管段四电接口施工。

隧道内接口工程主要内容有:综合洞室、接触网预埋滑道、电缆过轨管路、综合接地环向和纵向钢筋、接地贯通电缆、接地端子、一衬锚杆增加钢筋接地极、二衬环向和纵向接地钢筋、外露金属部分接地、各类电缆槽、排水盲管、排水沟、积水井。

隧道内各类接口简况如下:1、隧道左右两侧的电力电缆槽中各设置一根贯通电缆。

2、利用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纵向贯通的1根Φ16㎜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此根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

3、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与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4、隧道内综合接地按设计文件中的不同围岩等级规定设置。

5、无仰拱的Ⅱ、III 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利用底板的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的面积和间距由一个台车长度来决定。

每个接地极需一根Φ14横向钢筋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6、电缆槽内每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电缆槽线路侧侧墙外缘每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共三个接地端子。

7、有仰拱的Ⅱ III Ⅳ、Ⅴ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Φ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

以6m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

8、明洞段隧道内综合接地设置,利用明洞仰拱衬砌内侧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的面积和间距有一个台车长度来决定,每个接地极需一根Φ22环向钢筋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9、Ⅳ、Ⅴ级围岩隧道内防闪络接地设置,在接触网基础附近二次衬砌内的纵向结构钢筋应与接触网基础焊接作为接地钢筋;接触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共选择9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

接地电阻计算

接地电阻计算

计算书编号:B103C-JS-03工程名称设计阶段初步设计专业电气一次分类、卷册名称成品计算名称接地电阻计算等级核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审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1. 接地电阻的计算1.1土壤电阻率根据地质勘察单位提供的土壤电阻率测量结果可知,5m 深度的土壤电阻率167.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考虑季节系数 167.9 1.4235.1.m ρ∑=⨯=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3入地短路电流最大接地短路电流为110kV 单相接地短路kA I 937.15max = kA I d 31.53937.15max 0==流经变电站接地中性点的最大接地电流为:max 06540302033d n I X X X X X X 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1.53308056.0044163.0035112.0044163.0⨯⋅++=937.15106128.0044163.0⨯=937.154161296.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kA 632.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max 1e n K I I 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01=e 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1e n K I 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取0.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取两式中最大值为入地短路电流 kA I 9688.5=入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4接地电阻 Ω=⨯=≤3351.0109688.5200020003入地I R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电缆隧道施工方案

电缆隧道施工方案

泸州市茜草片区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道路电缆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中国·七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施工工艺流程第四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五章基坑开挖第六章模板工程第七章钢筋工程第八章砼工程第九章预埋件的施工第十章资源配备计划第十一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十二章安全保护管理及治安管理与措施第十三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章编制依据1、编制指导思想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图纸、要求,我们将以“为建设单位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基本指导思想,投入我公司最精良的骨干施工队伍,以最优良的工作质量保证建造,令建设单位满意的合格工程为目标,创造绿色的施工环境,以严格的成本管理,最适宜本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质量,以最大限度降低工料消耗水平,保证建设单位的每一份投入都能获得满意的回报。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公司在认真阅读有关文件,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对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编制的,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原则,遵循我公司的技术管理规定和质量体系文件,为工程提供完整的技术性文件,用以指导施工,确保优质、高速、安全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给建设单位递交一个满意的工程。

2、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并结合我单位企业标准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及业主提供的泸州市茜草片区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道路电缆隧道工程施工图纸编制而成,主要依据有:(1)泸州市茜草片区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套道路电缆隧道工程施工图纸。

(2)国家有关标准、施工规范。

(3)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4)企业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

(5)其它有关手册及参考文件资料。

(6)《建筑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50300-2001)。

(7)《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2)公司质量体系保证手册。

隧道综合接地(2014-5-31)

隧道综合接地(2014-5-31)

Thank You ~ ~
参见《铁路综合接地系 统Ⅲ、Ⅳ、Ⅴ级围岩隧道综 合接地连接示意图》(通号 (2009)9301-20g)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4、综合洞室接地端子设置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4、综合洞室接地端子设置
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 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 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三、接地钢筋的焊接
隧道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钢筋的接续采用搭接焊,接地端子与接地钢 筋连接采用搭接,纵横向钢筋的连接采用φ 16钢筋“L”焊接,单面焊缝长 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要求焊 缝饱满无夹渣。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1、初期支护综合接地示意图 ⑴、Ⅳ、Ⅴ级以上围岩隧道, 利用锚杆、钢拱架(钢网片) 作为接地极。 ⑵、Ⅲ级围岩隧道,利用锚 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 接地极。 ⑶、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 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 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 倍锚杆长度,接地锚杆与钢 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 地钢筋可靠焊接。
Φ 16L形钢筋
≥200mm
纵向接地钢筋
≥210mm
≥200mm
≥200mm
≥200mm
接地钢筋
Φ 16L形钢筋
纵向接地钢筋
L形钢筋焊接一
L形钢筋焊接二
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三、接地钢筋的焊接
做为接地极的环向锚杆和钢拱架除按结构要求焊接牢固外,还要 通过直径φ16的L形钢筋与钢拱架进行有效连接,焊缝长度满足规定 要求,单面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
二、隧道综合接地的设置 2、隧道仰拱接地极设置
⑴、暗洞内仰拱接地极
①.在仰拱填充层内间 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 处钢筋网作为隧道接 地极。 ②.接地钢筋网按照一 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 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 一处。 ③.每个台车位的隧道 接地极均通过连接钢 筋与两侧电缆槽外缘 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隧道综合接地系统

隧道综合接地系统

隧道综合接地系统技术要求及监控重点一、技术要求:1、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

2、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接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3、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4、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

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5、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6、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

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7、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见下图)⑴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a.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

b.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跟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c.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d.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e.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⑵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除接触网吊柱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

环向接地钢筋设置位置根据接触网专业提供的里程位置埋设。

⑶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二次衬砌综合接地主要材料表8、隧道接地极设置(见下图)⑴对于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地板钢筋。

a.Ⅰ、Ⅱ级围岩有地板钢筋的隧道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地板下层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

b.Ⅲ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c.Ⅳ、Ⅴ级以上围岩隧道,利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网片)做为接地极;d.隧道地板接地极按照1米间隔选用地板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地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行焊接,其他节点绑扎;地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置一处(见下图)。

接地电阻计算

接地电阻计算

接地电阻计算接地电阻计算是现代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中,接地电阻的正确计算和控制都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接地电阻计算的原理、方法、应用以及电力系统保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接地电阻计算的原理接地电阻计算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接地回路的电阻值,来确定接地电位的大小和电流的流动情况。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回路是将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缆和设备等有导电部件与地直接连接起来的回路。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接地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接地回路进行精细的计算和调整。

二、接地电阻计算的方法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接地电阻计算方法:1. 直接测量法:利用接地电阻测量仪直接测量接地电路的电阻值,这种方法比较精确,但需要断电进行。

2. 电势降法:利用两个接地点之间的电势差和接地电流来计算接地电阻值,这种方法实现较简单,但影响因素较多。

3. 测量全线电流法:利用接地故障时的全线电流值和总电压来计算接地电阻,此法适用于高压电力系统。

4. 等效电路法:将接地回路转化为等效电路进行分析,利用网孔分析、环分析等方法计算接地电阻值。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接地电阻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环境因素、设备参数等因素的影响。

三、接地电阻计算的应用接地电阻计算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阶段:在电力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对接地电阻进行计算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

2. 运行阶段:在电力系统实际运行中,需要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巡检和测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故障处理:在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需要通过接地电阻计算确定故障位置和范围,以及快速定位故障点,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4. 地电瓶效应控制:在接地系统中,会出现因履带、管线等金属构筑物的接地电位差导致的附加电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电缆隧道中盾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计算及测量

电缆隧道中盾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计算及测量

接 地 电阻计 算 主 要 有 两种 方 法 , 即解 析 计 算 方 法 和数 值计 算 法 。对 于 本 文 讨 论 的 盾构 接 地 问
题, 由于盾 构接 地 系 统周 围媒 质 多 样 性 及 钢筋 网络 结 构 复杂 性 , 通 过解 析公 式 求 解 盾 构 接 地 系统 接地
满 足工程 计算 要 求 。 同 时 , 本 文 方 法 无 需 复 杂 的 数 值计 算过 程 , 便 于在工 程 中应用 。
2 求 解 盾 构 接 地 系 统 接 地 电 阻
2 . 1 盾 构 接 地 系 统 接 地 电 阻 求 解 问 题
电阻有 一 定 的困难 。文 献 [ 7 ]通 过数 值计 算 方法 分 析 了盾构 接地 系统 接 地 电阻 的 影 响 因 素 , 并 给 出 简 化计算 公 式计 算其 接 地 电阻 , 但 该 公 式 需 要 土 壤 电 导率 小 于 3倍 的水 泥层 电导 率 为前提 。 在实 际工 况 中 , 为 保证 电缆 隧 道 结 构 的 安 全 可 靠性 , 其 水 泥层 强 度一 般 在 C 6 0以 上 , 该 强 度 下 水
加 入 了防水 橡胶 垫 。 在该 情 况 下 , 隧道 水 泥 层 和 土
壤 的 电阻率 相差 较 大 , 不 能满 足 文 献 [ 7 ]中简 化 公
式 的适 用条 件 。 针 对该 问题 , 本 文 以半球 形接 地极 为例 , 给 出计 算 双层 土 壤等效 电阻 率 的 方 法 , 并 将 该方 法 推 广 到 盾构 接地 系统 中 , 计 算 水 泥 层 和 土 壤 双层 介 质 时 的
J u 1 .2 0 1 7
电缆 隧 道 中盾 构 接 地 系统 接 地 电 阻计 算 及 测 量

接地计算书

接地计算书

计算书电气专业工程名称设计阶段施工图计算项目主接地网接地电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批准人:审核人:校核人:设计人:Xxxxxx工程有限公司2000年1月1日1. 计算原始资料、技术数据 (XX 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设计条件:主接地网长约285.3m ,宽227.5m 。

网格大小为10m ×10m 考虑。

上层土壤电阻率ρ1=565.4Ω·m ,下层土壤电阻率ρ2=292.2Ω·m 。

故障持续时间ts=1s ,接地网埋深h=0.5m ,接地故障电流Ig=15.75kA 。

根据项目部的询价函响应,作为主接地网的水平接地极采用120mm 2镀锡铜导线,垂直接地极采用Φ17.2mm ×3000mm 的铜包钢接地极。

2.理论计算计算原则:客户提供的本项目资料《TS 4000中文标准》1.6.2 接地网 (D )计算大纲:对地阻抗测量表,依据电阻系数和距离的函数曲线进行计算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层电阻,计算栅极电阻,分级电压和接触电压(参照IEEE 80设计导则)。

(C )网栅电抗应低于任何电压等级下短路阻抗保证短路时电路依然接地。

电压上升应限制在5KV 内。

埋入地下的导线最小需要120mm 2镀锡铜导线,接地网至地面设备连接跳线应为120mm 2镀锡铜导线。

接地棒用来降低第二层阻抗,控制板和接线盒应为70mm 2镀锡铜导线。

计算过程: 2.1.接地网电阻 水平接地网的接地电阻:12'2ln c c L R k L a ρπ⎡⎤⎛⎫=⎪⎢⎥⎝⎭⎣⎦式中:ρ是土壤电阻率,292.2Ω.mL c 是所有相连地网导体的总长度,14185mα'对埋深h α,0.5m2α是导体的直径,0.012m A 是导体覆盖的面积,64905.75m 2 k 1、k 2是系数代入数据计算得R 1=0.531Ω备注:K1、K2取值分析(详见IEEE Std 80 -2000)K1为:长与宽之比=285.3:227.5=1.25曲线A 埋深h=0,×1.25+1.41=1.36曲线B 埋深(1/10h =, y B = - 0.05×1.25+1.20=1.14 曲线C 埋深(1/6h =, y C = - 0.05×1.25+1.13=1.01故将K1取为1.36(埋设深度为-0.5m.所以取h=0时的K1值更靠近真实情况)K2为:曲线A 埋深h=0,×1.25+5.50=5.69曲线B 埋深(1/10h =, y B =0.10×1.25+4.68=4.81 曲线C 埋深(1/6h =, y C = - 0.05×1.25+4.40=4.34故将K2取为5.69垂直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212)1(214[2-⋅+-⎪⎭⎫⎝⎛=R r R r R n A L K b L Ln L n R πρ式中:L r 是每根接地棒的长度,3mL R 是所有接地棒的长度,118×3=354mb 是接地棒的半径,0.0172/2=0.0086mn R 是面积A 中放置接地棒(极)的数量,118根 计算得R2=3.34Ω地网和垂直接地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接地电阻22ln 1c m crL R k L L ρπ⎡⎤⎛⎫=-+⎢⎥ ⎪⎝⎭⎣⎦R m=0.526地网和接地棒组合使用时的接地电阻低于它们任一单独使用时的接地电阻,但仍高于并联组合时的接地电阻。

接地变及接地小电阻计算书

接地变及接地小电阻计算书

光伏发电站接地变及接地小电阻选择计算书大型光伏电站、风电场等场内集电线路较长的发电厂,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场内集电线路较长的电厂,易发生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由于集电线路较长单相对地电容电流较大,如不采取合适的接地方案极易造成短路一、35kV电缆对地电容电流计算光伏电阻35kV电缆总长度约为L=16km,35Kv系统对地电容电流I c=0.1*U L*L*1.13=0.1*35*16*1.13=63.28A:二、接地电阻值计算根据IEEE Stec62.92.3–1993 IEEE Guide for theApplication of Neutral Grounding in Electrical Utility 第6.2.1 条,低电阻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选择原则。

限制暂态过电压到可以接受的数值;限制故障电流大小使短路危害降到最低;电阻值选取应向保护装置提供足够大的电流,使保护装置可靠、快速动作。

中性点电阻接地网络中,暂态过电压的倍数k 与系统单相接地电流I R 和单相接地电容电流I C的比值关系。

当I R = I C时,可将健全相的过电压限制在2.5 倍的相电压以下;当I R = 1.5I C时,可将健全相的过电压限制在2.26倍相电压以下;当I R= 2I C时,可将健全相的过电压限制在2.2 倍。

根据大量运行实践表明当I R>3I C 时,从限制过电压效果来看,已变化不大。

一般I= (2 - 3) I C。

但是考虑R到电阻性电流大于100 A 可以保证接地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当然应加大一点接地电流,由于是瞬动跳闸,对设备危害不大,又可以减少保护的死区,但不必加大到1000 A,以避免使故障点损害加重和接地变容量选择得过大。

故建议电阻性电流值为I= K I C,式中K 为配合系数,当I C≥100 A 时,K = 1 ~2 ;当I C <100 A 时,RK = 2 -6。

电缆隧道接地电阻计算书

电缆隧道接地电阻计算书

接地电阻计算书一、垂直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1.单根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计算公式:() (1)式中:R v ——垂直接地极的接地电阻(Ω);——土壤电阻率(1000Ω∙m);——垂直接地极的长度(1.5m);d ——接地极的直径(0.03m)。

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R v=529.88(Ω)2.间距为s的多根垂直接地极并联后的接地电阻计算:计算公式: (2)式中:R N——n根垂直接地极的并联接地电阻(Ω);ρ ——土壤电阻率(1000Ω∙m);ι——垂直接地极的长度(1.5m);s ——接地极的间距(5m);n ——接地极的总根数(920);d ——接地极的直径(0.03m);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R N=97.82(Ω)二、水平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计算公式:()式中:R h——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Ω);ρ ——土壤电阻率(1000Ω∙m);L ——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4600m);h ——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0.2m);d ——水平接地极的等效直径(0.02m);A——水平接地极的形状系数(1)。

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R h=0.81(Ω)三、综合接地电阻计算:计算公式: (3)式中:——综合接地电阻(Ω);R N——垂直接地极的并联接地电阻(Ω);R h——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Ω);R Nh——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极之间的互阻(Ω),可根据公式(4)计算; (4)式中:ρ ——土壤电阻率(1000Ω∙m);——垂直接地极的长度(1.5m);——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4600m);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R Nh=0.60(Ω)Rz=0.81(Ω)石墨基柔性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可用降阻效果系数带入进行计算:最终接地电阻为:=0.7×0.81=0.567(Ω)。

综合接地电阻计算

综合接地电阻计算

接地电阻计算方法单根垂直接地体(棒形):RE1≈σ/l单根水平接地体:RE1≈2σ/l多根放射形水平接地带(n≤12,每根长l≈60m): RE≈0.062σ/n+1.2 环形接地带: RE≈0.6σ/√Aσ值(参考):土壤类别Ω.m 较湿时较干时黑土、田园土50 30~100 50~300粘土60 30~100 50~300砂质粘土、可耕地100 30~300 80~1000黄土200 100~200 250含砂粘土、砂土300 100~1000 >1000多石土壤400砂、砂砾100 250~1000 1000~2500接地体及接地线的最小尺寸规格类别材料及使用场所最小尺寸接地体圆钢直径10mm角钢厚度4mm钢管壁厚3.5mm扁钢截面48mm2 厚度4mm接地线圆钢室内直径6mm室外直径8mm扁钢室内截面48mm2 厚度3mm室外截面48mm2 厚度4mm垂直接地体根数确定:n≥RE1/ηRE垂直接地体的利用系数η值(环形敷设)根数10 20 301 0.52~0.58 0.44~0.50 0.41~0.47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与其长度比2 0.66~0.71 0.61~0.66 0.58~0.633 0.74~0.78 0.68~0.73 0.66~0.71 满足热稳定的最小截面:Smin=4.52I(1)k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图解)一、接地电阻测试要求: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二、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

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三、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

接地电阻计算书

接地电阻计算书

接地电阻计算书xxxxx热电厂接地电阻计算一、原始数据:基准容量S B=1000(MV A)基准电压U B=115(kV)基准电流I B=5.02(kA)有名值标么值(kA)110kV母线三相短路电流(系统提资) I(3)110S=13.9 2.77 110kV母线单相短路电流(系统提资) I(1)110S=13.6 2.71 110kV单相短路故障切除时间t(1)110=2S主变额定电压U be=110(kV)主变容量S B=35(MV A)主变台数N=2阻抗电压U d=0.105厂区面积S=27000m2出线避雷线回数2回测点A测点B测点C测点D测点E各测点土壤电阻率(Ω.m)33.73 38.36 34.2 30.12 30.25 土壤电阻率平均值ρf=33.332Ω.m铜(c t)钢(c g)铝(c l)材料热稳定系数210 70 120二、系统及主变参数的计算X110S1*=0.3612X*=0.3851110S0*=3XB三、接地引下线及水平接地网截面的热稳定校验引下线材料是钢,热稳定系数c=70t=274.76(mm2)接地线最小截面S g≥I(1)110S/c×(1)110考虑30年腐蚀厚度:0.065*30=1.95主接地网选择60*8扁钢,则(60-1.95)×(8-1.95)=351.2(mm2)≥274.76(mm2) 满足要求。

四、接地电阻的计算接地网的总面积S=27000m2水平接地极的直径或等效直径d=0.03m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h=0.8m接地网的外缘边线总长度L 0=650m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L=3700m土壤电阻率ρf =33.332Ω.m B=Sh /6.411+=0.978 001)2.0ln 3(L S SL -=α=0.992 等值方形接地网接地电阻Re=)59(ln 2)1(213.0B hd S L B S -++πρρ=0.0953Ω 任意形状边缘闭合接地网接地电阻Rn=Re 1α=0.0946Ω五、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避雷线总的接地电阻R b =3×0.27/2=0.405避雷线工频分流系数Ke1=Rn/(Rn +R b )=0.189主变中性点回流电流I BN =X 110S0*/(X 110S0*+X B *)×13.6=1.547(kA)入地短路电流I=(I (1)110S -I BN )×(1-Ke1)=9.771(kA)六、接触电势及跨步电压的校验接地装置的电位Ug=I ×Rn=923.986V允许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计算:允许接触电势u t =(174+0.17×ρf )/(1)110t =127.04V允许跨步电势u s =(174+0.7×ρf )/(1)110t =139.54V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计算:均压带计算根数n =2/100)4)((2SL L L =11.32 跨步距离的一半T/2=0.4m1、最大接触电势Kd=0.841-0.225lgd=1.184K L =1Kn=0.076+0.776/n=0.1445 Ks=0.234+0.414lg S =1.151最大接触电位差系数K tmax =K d K L K n K s =0.197最大接触电位差U tmax =K tmax U g =182V>u t接触电势不满足要求,需做均压地坪。

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

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

接地电阻的计算与测量(转贴)2003-2-28路灯设施的接地保护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

为做好接地保护并有效地设置接地电阻,必须正确计算和测量接地电阻。

理论上,接地电阻越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就越低,对人身越安全。

但要求接地电阻越小,则人工接地装置的投资也就越大,而且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不易做到。

在实践中,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各种金属管道(易燃体管道除外)和电缆金属外皮以及建筑物的地下金属结构等作为自然接地体。

由于人工接地装置与自然接地体是并联关系,从而可减小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减少工程投资。

一、接地电阻值的规定在1000V以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Rd应小于或等于4Ω,重复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0Ω。

而电压1000V以下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般规定接地电阻R为4Ω。

因此,根据实际安装经验,在路灯照明系统中接地电阻Rd应小于或等于4Ω。

二、人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计算人工接地装置常用的有垂直埋设的接地体、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以及复合接地体等。

此外,接地电阻大小还与接地体形状有关,在路灯施工应用中,通常使用垂直、水平接地体,这里只简要介绍上述两种接地电阻的计算。

1、垂直埋设接地体的散流电阻垂直埋设的接地体多用直径为50mm,长度2-2.5m的铁管或圆钢,其每根接地电阻可按下式求得:Rgo=[ρLn(4L/d)]/2πL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cm)L—接地体长度(cm)d—接地铁管或圆钢的直径(cm)为防止气候对接地电阻值的影响,一般将铁管顶端埋设在地下0.5-0.8m深处。

若垂直接地体采用角钢或扁钢(见图1),其等效直径为:等边角钢d=0.84b扁钢d=0.5b为达到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往往需埋设多根垂直接体,排列成行或成环形,而且相邻接地体之间距离一般取接地体长度的1-3倍,以便平坦分布接地体的电位和有利施工。

这样,电流流入每根接地体时,由于相邻接地体之间的磁场作用而阻止电流扩散,即等效增加了每根接地体的电阻值,因而接地体的合成电阻值并不等于各个单根接地体流散电阻的并联值,而相差一个利用系数,于是接地体合成电阻为Rg=Rgo/(ηL*n)式中,Rgo—单根垂直接地体的接地电阻(Ω);ηL—接地体的利用系数;n—垂直接地体的并联根数。

工程接地电阻计算

工程接地电阻计算

接地电阻计算书目录一计算条件和依据 (1)二阻抗参数计算过程 (1)1系统图(见图1) (1)2阻抗计算 (1)2.1基准值 (1)2.2系统 (1)2.3发电机 (2)2.4变压器 (2)2.5系统阻抗图见图2、图3。

(3)三短路电流计算 (4)3.1两台主变都接地时 (4)3.21TM主变不接地,2TM主变接地时 (5)四电站接地电阻允许值计算 (9)一计算条件和依据根据xx供电局及xx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部分电气系统资料,以及水电设计手册中有关元件的经验参数,按《水电站机电设备手册电气一次》中提供的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按《水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计算接地电阻允许值。

二阻抗参数计算过程1系统图(见图1)图12阻抗计算2.1基准值基准容量Sj=100MVA基准电压Uj1=115kV,Uj2=6.3kV基准电流Ij1=0.502kA,Ij2=9.164kA2.2系统根据xx供电局提供的电力系统资料,xx枢纽以一回110kV线路接入xx110kV变电站,系统归算至xx变电站最大运行方式下的阻抗X1s*=0.1324,X2s*=0.1351,X0s *=0.1195。

2.3发电机根据厂家资料P=10000kW =10MW ,X’’d =0.2,cos ϕ=0.85则正序电抗"*1%20100** 1.710010010/0.85j d d n S x X S ===取X 2=X’’d =0.2则负序阻抗""*2*1 1.7d d X X ==2.4变压器1TM :S1=12500kVAU d1%=10.52TM :S2=25000kVAU d2%=10.5""*11*1210.5100*0.8410012.5b b X X ===""*21*2210.5100*0.4210025b b X X ===因为变压器为Y/∆接线,所以变压器低压侧无零序电流闭合回路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电阻计算书
一、垂直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
1.单根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
计算公式:() (1)
式中:R v ——垂直接地极的接地电阻(Ω);
——土壤电阻率(1000Ω∙m);
——垂直接地极的长度(1.5m);
d ——接地极的直径(0.03m)。

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R v=529.88(Ω)
2.间距为s的多根垂直接地极并联后的接地电阻计算:
计算公式: (2)
式中:R N——n根垂直接地极的并联接地电阻(Ω);
ρ ——土壤电阻率(1000Ω∙m);
ι——垂直接地极的长度(1.5m);
s ——接地极的间距(5m);
n ——接地极的总根数(920);
d ——接地极的直径(0.03m);
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R N=97.82(Ω)
二、水平接地体接地电阻计算:
计算公式:()
式中:R h——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Ω);
ρ ——土壤电阻率(1000Ω∙m);
L ——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4600m);
h ——水平接地极的埋设深度(0.2m);
d ——水平接地极的等效直径(0.02m);
A——水平接地极的形状系数(1)。

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R h=0.81(Ω)
三、综合接地电阻计算:
计算公式: (3)
式中:——综合接地电阻(Ω);
R N——垂直接地极的并联接地电阻(Ω);
R h——水平接地极的接地电阻(Ω);
R Nh——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极之间的互阻(Ω),可根据公式(4)计算;
(4)
式中:ρ ——土壤电阻率(1000Ω∙m);
——垂直接地极的长度(1.5m);
——水平接地极的总长度(4600m);
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
R Nh=0.60(Ω)
Rz=0.81(Ω)
石墨基柔性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可用降阻效果系数带入进行计算:最终接地电阻为:
=0.7×0.81=0.567(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