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教学案例-小数的性质_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汇报,板书猜想。
(a+b)÷c=a÷c+b÷c
……
08
综合练习,应用规律。
综合练习,应用规 律。
和平路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 生人数情况如下表。 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09
总结回顾
总结回顾
今天你掌握了什么 新的知识?
10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26页
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 26页
03
生:略。
05
几个0.001?生汇报,教师板书。
(略)
02
师:0.009米、0.998米、0.550
米、0.097米各有几个0.001米?
04
师:如果是9/1000、998/1000、 550/1000、97/1000用什么小数
表示?各有
06
小组讨论:
《小数的 产生与意 义》教学 案例
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小数 的意义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 例
演讲人
2021-01-09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例
•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是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是教科书上第一次出现的学习内容。虽然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小数有一定 接触与了解,如商品价格等,但较为零碎的,是生活中的数学,缺乏提升与概括。如 何从生活的数学进行提炼为数学知识,我的做法是:
刚才我们做的这些题目,为什么他们算得比较快,你发现了吗? 你们能不能仿照老师的形式来出两道题。
06
归纳验证规律
归纳验证规律
学生汇报自己发现 的规律。
归纳验证规律
教师小结规律,并提问:是不是类似这样的等式都成立 呢?
归纳验证规律
提问:你能不能用一条算式表示这 所有的等式呢?
归纳验证规律
得出规律,揭示课题。
02
师:1厘米是1/100米,就是0.01米。 那么请你推理一下7/100米、 13/100米、75/100米各是几厘米? 可以用小数怎样表示?
04
师:对。0.07米、0.13米、0.75
米各有几个0.01米或1/100米。
06
师:如果是7/100、13/100、
ຫໍສະໝຸດ Baidu
75/100可以用什么小数表示?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例
06
0.001米。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确定一个毫米的刻度分别用分数与
小数表示。(学生小组气氛热烈。)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例
01
汇报:9毫米=9/1000米=0.009米; 998毫米=998/1000米=0.998米; 550毫米=550/1000米=0.550米; 97毫米=97/100米=0.097米。……
01
生:0.07、0.13与0.75。
03
师:0.07、0.13与0.75各有几个
0.01?生:(略)。
05
三位小数的教学:
02
板书:7/100=0.07、
13/100=0.13、75/100=0.75
04
师:谁能例举象这样百分之几是多 少的小数?并说一说它有几个0.01
或1/100?
师:1毫米是1/1000米,也就是
把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抽象为纯 数学。
5……这种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 了从生活数学抽象出纯数学,也 就是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 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 数学结论的过程。这样学生从具 体内容中抽象出的数学知识,理 解深刻,掌握牢固。
02
在数学化中掌握学习方法。
在数学化中掌握学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目的,就得让学生 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执教者在让学 生学习几个特殊的小数后就由学生运用推想来 举例,并通过课件来验证;在让学生学习三位 小数时,讲清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之后,由学 生自主地选定一个毫米的刻度用小数表示,并 表述其意义,接着让学生概括小数的意义,在 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整个过 程,让学生在直观感知——推想——例证— —概括中学习,学得主动,掌握了知识,获得 了联想、例举、推理概括的学习方法。
验证猜想, 得出不成立
的。
(a+b+c) ×d=a×d+ b×d+c×d
(a+b) ÷c=a÷c+
b÷c
(a-b) ×c=a×c-
b×c
(a×b) ×c=(a×c)
×(b×c)
(a÷b) ×c=(a×c)
÷(b×c)
学生汇报,板书猜 想。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发现了乘法 分配律,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猜 想却得到了另外的一些规律,但 是不是所有的猜想都是成立的, 我们还要进行验证,从而来证明 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板书: 猜想——验证)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例
生:3分米就是3/10米,
1
也是0.3米。
师:3/10米有( )个1/10
米,0.3米有( )个0.1米。
2
出示:3个0.1米=0.3米。
3
生:3/10米有3个1/10米,
0.3米有3个0.1米。
4
5
生:0.3米有3 个1/10米,
也是3/10米。
6
师:0.3米用分数为表示 可以怎样说?
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 26米
07
质疑猜想,深化认识。
质疑猜想,深化认 识。
同学们,我们在刚才接触到的等 式中,都是两个数的和去乘以一 个数,那么除了两个数的和去乘 以一个数有这样的规律以外,你 还想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板书猜想。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 观者准确的理解您传达的思想。
这里情境创设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认为小学生对“人民币” 较有生活经验基础,应以“元、角、分”为情境。如何创设 一个有利于小学生进行数学化的学习情境,值得探讨?
在数学化中 获取数学思
想。
我想不管以什么为情境,小学数学进行数学化教学,首先应遵循 “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认识规律进行教学。 顾泠沅先生提出:实现数学化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表象 操作和符号操作,表象操作是一个中介,借助这个表象操作,实现 了从动手操作到算式表示的过渡,越过了形式化的难关。由此可见, 借助数学情境建立数学表象是数学化的关键;再者,要从学生的已 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一个“最近发展区”数学情境,引导小学生 自主探索学习。正如《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 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使数学 化教学更有实际意义。
11
分析:
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 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 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 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因 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 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本地区的具 体情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 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 学习知识。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例
A 生:直接说3/10米。
B
师:同学们,你们能自己举例吗?(这时同学 纷纷举手。)
C
生:7/10米等于0.7米,就是7分米。7分米就 是7/10米等于0.7米。
D 生: 2分米就是2/10米,也就是0.2米。……
E
板书:1/10米=0.1米 3/10米=0.3 米 7/10米 =0.7 米 5/10米=0.5米……
03
在数学化中获取数学思想。
在数学化中获取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它隐形于知识的形成过程 之中,是数学活动中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内在规律的理性 认识,是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高度概括总结。学生在掌握 数学概念、原理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思想,反过来数学思想又 帮助了学生理解与解决数学问题。不管是以实物操作上升到 模型化,还是由模型化的知识回到现实中,我想要有一个适 合小学生探究学习的数学情境,在这情境中探究学习,获取 知识的同时获取了数学思想方法。如上述小数意义的教学是 以“米尺”为情境,采用课件显示:3/10米=0.3 米, 9/1000米=0.009米等,这样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由分 数转换为小数,感受等值替换的数学思想。这样,为今后学 习用“等量关系”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练习:
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
(28+16)×17 28×7+16×7 ( ) 15×39+45×39 (15+45)×39 ( ) 74×(20+1) 74×20+74 ( ) [ ] 40×50+50×90 40×(50+90) ( )
练习:
解决实际问题:用两种不同的 64米
F
师:如果是1/10、3/10、7/10、5/10分别可 以用什么小数来表示?
《小数的 产生与意 义》教学 案例
0 1
生:1/10=0.1、 3/10=0.3、 7/10=0.7、 5/10=0.5
0 2
师:0.3、0.7、 0.5分别有几个 0.1?谁还能例 举别的?
0 3
生:(略)
0 4
板书:1/10=0.1 3/10=0.3 7/10=0.7 5/10=0.5
练习: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 运算符号。
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 后面画“√”
解决实际问题:用两种不同的 64米
练习: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42+35)×2=42×□+35×□ 27×12+43×12=(27+□)×□ 15×26+15×14=□○(□○□) 72×(30+6)=□○□○□○□ ☆×△+☆×6=□×(□+□)
05
谈话导入:
数学课上,我们要经常进行计算,计算时不仅要计算得快,而且要做 得——正确。
引入:老师手中有1组题目,南北两小组分别进行比赛
谈话导入:
出示:1、(12+18)×16 12×16+18×16 公平吗?那我们再来一次
(125+8)×8 125×8+8×8 学生依次回答,师把答案写在算式旁边。
0
0
5
6
二位小数的教学:
师:1厘米是几 分之几米?可以 用什么小数表示?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教学案例
01
生:1 厘米是1/100米, 1/100米
=0.01米。
03
生:分别为0.07米、0.13米、
0.75米。
05
生:0.07米有7个0.01米;0.13米 有13个0.01米;0.75米有75个
0.01米。
生:表示十分之几的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是二位 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是三位小数。
生: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 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如果是四位小数呢?
生:表示万分之几,……
分析:
01
把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抽象为纯数学。
把生活情境 中的数学抽 象为纯数学。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只有用逻辑关系建立结构,它才成为数 学,而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当然从最低的层次开 始,也就是对非数学的内容进行数学化,以保证数学的应用性,同时还应 进行到下一个层次,即至少能对数学内容进行局部的组织。”在弗赖登塔 尔看来,没有数学化就没有数学,对数学的教与学,也就围绕着数学化来 展开。执教者根据这一理论,组织了教学,让学生亲历了数学化的过程。 在结合一些实际生活经验,如物价、量身高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小数是如何 产生的之后,运用课件这较为直观的手段,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的1分米, 也就是1/100米,化为小数0.1米,进而引出1/10米=0.1米、3/10米=0.3 米、7/10米=0.7 米、5/10米=0.5米……接着抽象出1/10=0.1、 3/10=0.3、7/10=0.7、5/10=0.
• 教学实录: • 在学生汇报调查商品价格并通过量身高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之后,出示米尺。 • 一位小数的教学: •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每份是几分之几米? • 生:每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
《小数的 产生与意 义》教学 案例
师:1/10米,如何用小数来表示,该怎样表示?有什么 理由?
04
《乘法分配律》 教学案例
《乘法分配律》 教学案例
• 教学目标: • 经历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含用字母表示)。 • 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及数学应用意识。 • 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 教学重点:发现、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 • 教学难点: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 • 教学过程: •
生:可以写为0.1米。因为1角是1元的1/10,写为0.1 元。1/10米是1分米同样的道理写为0.1米。
师: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1 分米就是1/10米,也就是0.1米。
师: 1分米就是1/10米,也就是0.1米。(出示米尺,用 红色标示: 1/10米=0.1米。)
师:3分米,就是几分之几米? 用小数怎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