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合集下载

【文言 文化】“避讳”例说

【文言 文化】“避讳”例说

【文言文化】“避讳”例说“避讳”是指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会引起不愉快的字眼,它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在文字上是不可触犯帝王与尊者之名,口头上也不可直呼,必须用一些方式加以回避,否则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如清乾隆年间,有位王锡侯的书生,38岁中举,会试落第,用了20年的时间编印了一部字典即《字贯》,在字书的“凡例”上他为了阐述什么是“避讳”举了一个例子:“玄烨,弘历,胤正,不能写出,要避讳”。

乾隆知道后大为恼火,依照大清历律诛之,京城有21人连坐,儿孙7人秋斩,其余入奴,仅有的60多两白银也充官。

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避讳”常有以下三种类型:一、避帝讳,也叫国讳,即皇帝及其祖先,后妃、太子等用过的名、字、姓,必须避讳。

如:秦始皇名政,正(与政同音)月改为端月,其字子楚,称楚为荆;郑春是晋简文帝的皇后,凡有用“春”的都用“阳”来代替,富春改成富阳,宜春改成宜阳,《春秋》改为《阳秋》;;三国时的吴,立和为太子,把禾兴县改成嘉兴县等等。

二、避圣人讳及尊者讳。

如:孔子、老子、孟子等圣人的名、字,在封建时代都要避讳,此外尊者、长辈的名、字也要避。

如:范晔,其父名泰,朝廷让他做太(与泰同音)子詹事,他就坚决不做;苏轼的祖父名序,因此苏轼把序文称作叙文,而苏洵则把书序叫做引等等。

三、避恶人讳。

古时文人都爱用“桧”作为名,但自秦桧以后就无人再用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载:一位秦姓书生在游杭州时写下如此诗句:“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耻姓秦”;汉代吕后名雉,雉,是野鸡,在古代名字中也很常用,自吕后就无人再用了。

“避讳”常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改字,即用另一个字代替需避讳的字,一般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

如:汉刘文帝,名恒,恒山用“常”山代替;光武帝名秀,秀才改为“茂”才;汉代有一个叫郑玄的,在清代人们为避康熙的讳(玄烨),清人称他为郑元(音近)等等。

二、缺笔,即不把需要避讳的字写完整。

如:孔丘,写成孔或,玄烨写成烨,李世民写成李民等等。

冷知识(49)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

冷知识(49)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

冷知识(49)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冷知识(49)中国古代的避讳文化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避讳起源于周朝,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日趋完备。

一、避讳的种类:中国古代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家讳”和“圣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

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处罚。

如,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春秋时的田恒被改为田常,北岳恒山被改为“常山”,当然后又改了回来;为避讳汉景帝刘启的“启”,古都启封改为“开封”,倒是沿用至今。

因为唐太宗叫李世民,观世音菩萨也被迫改名为“观音菩萨”。

“家讳”指避讳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

诗鬼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为避讳“晋”,李贺终身没有参加科举进士考试,虽少年英发,才华横溢,却终不得志,郁郁寡欢,27岁就英年早逝。

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成了千古名句,后来有人将其作为对联,来征集求对下联,直到北宋才被大文学家石延年对出了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

当然,这是后话。

李贺死后,韩愈很是惋惜,义愤之中写下了《讳辩》一文。

文中说,因父亲名为“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考,如果父亲名为“人肃”,难道儿子终身不能为人?因“家讳”也闹出了许多笑话。

宋时有个大臣名“良臣”,其子在读《孟子》中的“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时,改作“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圣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

如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 。

因在清雍正年间,不少"丘姓"者因避讳孔子之名,改成了现在常见的"邱姓",故丘逢甲宗族姓"丘"或"邱"者皆有。

中国古代特殊文化现象--避讳

中国古代特殊文化现象--避讳

中国古代特殊文化现象--避讳中国历史上的避讳,从先秦一直避到清末,不但要为历朝数百帝王讳,还得为州郡长官讳,为自己的先辈讳;不但姓名与帝王尊长相同得讳,地名、事件犯上了也得讳一下。

避讳方法有缺笔、空字、改字等,真可谓源远流长,花样百出。

这种避讳,不但给后人读史造成很多误会、增加很大麻烦,而且闹出了很多使人哭笑不得的“笑话”。

避帝王讳一般的帝王,都是为自己的名字讳的,如汉高祖刘邦讳“邦”为“国”,汉武帝刘彻讳“彻”为“通”,汉光武帝刘秀讳“秀”为“茂”,唐高宗李治讳“治”为“理”等。

但是有的帝王,避讳却别拘一格,如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

手下人无意犯了讳,就要受到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种种酷刑。

有一次他叫太医令程延合药时,问及所需人参的好恶与多少,程延回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

”这“不具”可是犯了大讳,苻生勃然大怒,先将程延的双眼凿出,再将他杀死(《晋书·苻生载记》)。

北周宣帝宇文赟认为“高”“大”二字乃帝王所专有,臣下百姓如何能妄加使用?于是命令国中,凡姓“高”者,改姓为“姜”,九族改称“高祖父”为“长祖父”,官称名位,凡有称为“上”或“大”者,一律以“长”代替。

幸好周宣帝在位时间极短,这种避讳法未能推行多久,影响不大(《北史·周本纪下》)。

南朝萧齐时有个小官姓皇名太子,齐武帝萧赜说:“皇太子怎能用作人的姓名!”命将“太”字的一点移了出来。

皇帝是金口御言,臣下如何敢违拗?于是那个小官的姓名就从“皇太子”变成了“皇犬子”(《南史·齐本纪下》)。

不但字同得讳,有时音同也得讳。

大家知道,“依样画葫芦”的典故出自北宋的陶谷。

其实,陶谷本姓唐,生于五代,由于得避后晋高祖石敬瑭的音讳,只得改姓为陶(《宋史·陶谷传》)。

甚至连偏旁犯了讳,也得改过来。

五代后唐时,唐明宗李嗣源改名李亶,于是有个叫杨檀的人,因“檀”字犯了偏旁讳,只得改名为杨光远(《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新五代史·杂传》)。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在某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相对低地位或阶级的人直呼相对高地位或阶级的人姓、名、字、号是不合礼仪的,为了合乎礼仪,用词必须有所改变。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同义字或近义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

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史记》作,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

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丗”。

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

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

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避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避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避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现象——避讳避讳是指民国以前在行文、书信和著述等内容中,凡涉及到君主、父母和祖先等尊者的名字时都要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即所谓为尊者讳为贤者讳。

这种风俗最早出现在周朝,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延续至晚清。

了解避讳这一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一、避讳的方法当遇到需要避讳的字的时候,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处理的呢?这主要有三种方法:1、改字法顾名思义这种方法就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用别的字代替。

例如:秦庄襄王名叫子楚,于是秦时把楚国称做荆国。

它开始盛行于秦朝,历朝历代也都广泛使用。

2、空格法这种方法主要盛行于魏晋时期,就是当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采用空格,或写“某某”二字。

3、缺笔法这种方法就是把需要避讳的字减损笔画,造出一个新的字来代替原字。

它主要盛行于唐宋时期。

有些经过改造的字甚至沿用至今。

例如:“昏”字,原为“昬”。

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昬”字改造为“昏”。

二、避讳的种类除了在行文中对君王、父母和祖先等进行避讳外,避讳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改姓名历史上有不少人为避君王的讳将自己的姓改了。

例如:楚汉之争时,有“籍”姓者为避楚霸王项籍的名讳,将姓改为“席”。

汉明帝名“荘”,当时有“庄”姓者改姓为“严”。

还有人为避讳而改名的。

例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原名刘子玄,就是因为避唐玄宗的讳而改名的。

2、改物名、地名因避讳更改物名、地名的例子也不少。

如西汉吕后小名叫“雉”,所以将雉鸟改名为野鸡,这一习惯甚至延续至今。

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在汉朝时叫常山,就是因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

3、改常用语因避讳而改变人们习惯用语的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恐怕就是老百姓这一称呼的来历。

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民”改称“老百姓”,并且世代延续成为常用语。

再如:晋朝时为避司马师的名讳,将“太师”改称“太宰”,将“京师”改称“京都”,这些后来也都成为习惯用语。

宋代避讳字表

宋代避讳字表
2.因避讳太祖赵匡胤讳,改“匡山”为“篑山”。
3.因避讳真宗赵恒讳,改“常山”为“恒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因避讳仁宗赵祯讳,改“祯州”为“惠州”。
5.因避讳英宗赵曙讳,改“蓨县”为“景县”。
6.因避讳神宗赵顼讳,改“顼亭”为“虀亭”。
7.因避讳哲宗赵煦讳,改“煦城”为“蓨城”。
9.宋钦宗赵桓:避讳“桓”字。
宋朝重要官员名讳
1.文彦博:避讳“彦”字。
2.韩琦:避讳“琦”字。
3.富弼:避讳“弼”字。
4.欧阳修:避讳“修”字。
5.司马光:避讳“光”字。
6.王安石:避讳“安、石”等字。
7.苏轼:避讳“轼、世、思”等字。
8.苏辙:避讳“辙”字。
9.曾巩:避讳“巩”字。
宋朝地名避讳
1.因避讳太祖赵匡胤讳,改“匡城县”为“湄城县”。
宋代避讳字表
避讳字项目
描述
宋朝历代皇帝名讳
1.太祖赵匡胤:避讳“匡、匡护、光”等字。
2.宋太宗赵光义:避讳“光、义、光义”等字。
3.宋真宗赵恒:避讳“恒”字。
4.宋仁宗赵祯:避讳“祯”字。
5.宋英宗赵曙:避讳“曙”字。
6.宋神宗赵顼:避讳“顼、旭、勗”等字。
7.宋哲宗赵煦:避讳“煦”字。
8.宋徽宗赵佶:避讳“佶”字。

古代文化常识之避讳

古代文化常识之避讳

文化常识之“避讳”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但人们对“死”,自古至今都讳莫如深,为避讳起见,取了诸多别称。

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一)按身份等级天子死为“崩”或“驾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为“卒”,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崩:专用于指帝王、天子、太后之死。

电视剧里常有皇帝驾崩的场面。

“崩”本义是山倒塌。

《汉书·五帝纪》:“山陵不崩,川谷不塞。

”帝王、太后之死,就好象山倒塌了一样。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鲁襄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

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卒”原有“终”、“尽”的意思。

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死:专用于庶人,即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和官府的低级官员、差役的死。

“死”的本义就是指人死,由人死引申为动物的死。

《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如果再细分:《礼记·檀弓上》:“君子曰终,小人曰死。

”;“少者曰死,老者曰终。

”(二)按年龄古代称未成年人不满20岁死曰“殇”或“夭折”。

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 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仪礼•丧服传》:“为国战死者:国~。

”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

(三)按特殊原因为某事舍命为“殉”,死于外地谓之“客死”。

词汇补充:【弃养】:婉言父母死亡。

父母去世,子女不得奉养,故称。

【升遐】: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

【登遐】:同“仙逝”,人死的婉称;又用作帝王死亡的讳称。

【不禄】:①古代用以称士死;②诸侯、大夫死,讣文上的谦词;③指夭折。

【失怙】:指死了父亲。

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 一说起源于西周。《左传·桓公六年》说: “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礼 记·檀弓下》也说:“卒哭而讳,生事毕而 鬼事始也。”因此,宋代洪迈《容斋三 笔·帝王讳名》提出,避讳之制始于周代, 但仅在本庙中避讳。生者避讳是很不严格的, 当时有所谓“读书不讳”、“临文不讳”、 “不讳嫌名”等,如《诗经·雝》“克昌厥后” 以及《诗经·噫嘻》“骏发尔私”中的“昌”、 “发”,’都没有避讳。
▪ ⑵改名 为避讳,有直接改原名的,亦有只称 字、号的。如西汉末年的孔莽,为避王莽之 讳,改名孔均。《汉书·蒯通传》:“蒯通本 与武帝同讳。”师古注:“本名为彻,其后 史家追书为通。”南齐人薛道渊为避齐高帝 萧道成之讳,改名薛渊。但到唐朝编修《南 史》时,又因避唐高祖李渊名,遂改其名为 薛深。《南史·谢裕传》:“裕字景仁……名 与宋武帝(刘裕)讳同,故以字行”。
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 “休”,不一而足。从宋代起,姓丘的就因 为犯了孔子的讳而被迫多挂了一个耳朵,写 作“邱” 。
▪ 宪讳:指对上司官员的名讳。因下属官员 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 他们的名字要避讳,所以称宪讳。如晋羊 祜死后,荆州人为避祜之嫌名,“户”改 为“门”。宋田登作州官,将“点灯”改 为“放火”。
之□齐
,宅书
宋 本 讳 ﹂
。 ﹂
﹁ □
·
上 武 帝 启
﹂》
下:
注﹁

▪ 许慎《说文解字》,凡遇当朝 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
只写“上讳”二字。如《禾 部》:“秀,上讳。”
《艸部》:“莊,上讳。”
▪ 《尚书·金縢》:“惟尔元孙某。”《孔 传》:“元孙武王,某名,臣讳君故曰 某。” 《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 请建以为太子。”(景帝刘启)

14 文字禁忌

14 文字禁忌

在古代,不但言谈举止有避讳,连书写文字都有避讳。

这种避讳主要体现在对人名书写的避讳上。

主要有“国讳”、“家讳”、“圣讳”三种形式。

一、国讳,即避讳当朝皇帝的名字。

人们认为直呼皇帝的名字是大不敬,甚至连书写时都不能书写皇帝的名字,也有人因此坐牢的,可见当时对国讳是很重视的。

如秦始皇名“嬴政”,秦历中便改“正月”为“端月”。

宋朝的国讳尤其厉害,皇帝的七世祖以上的祖宗名字,都得避讳。

二、家讳,即避讳自家父母祖先的名字。

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在《史记》里,便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名,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写道她母亲的名字时也采取了避讳的办法。

三、圣贤讳,就是避讳圣贤的名字,是为了表示尊敬,主要指避讳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宋朝时读读书人读到“丘”字时,要念成“某”字,清朝时,天下姓“丘”的人,全都要加耳字旁改姓“邱”,而且还要读成“七”字。

避讳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改字,即不用避讳字,另选他字代替。

(一)改姓。

汉宣帝名“询”,荀与询同音,“荀”姓改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唐玄宗名“李隆基”,姬与基同音,“姬”姓都被迫姓了“周”。

(二)改名。

汉光武帝名“秀”,为避秀字讳,改“秀才”为“茂才”;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把“王昭君”改名“王明君”;唐太宗名“世民”,为避讳,“世”都改为“代”,“民”都改为“人”。

(三)改地名。

汉文帝“刘恒”,因讳将“恒山县”改为“常山县”;南京本名“建业”,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时,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四)改物名。

节气“惊蛰”,先秦时叫“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清初,为避康熙(玄烨)之讳,常与生地配伍的中药“玄参”改叫“元参”。

(五)换用近义字:如:正月改为端月,邦改为国,避刘邦之讳。

治改为理,避高宗李治之讳。

古代避讳制度

古代避讳制度

《红楼梦》中有一段文字,说的是林黛玉在写字或做文章时碰到敏字总要以其它字代替,或缺上一两笔,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制度,这就是避讳。

什么是避讳呢?《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简单来说就是在中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封建礼仪,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就叫做避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会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

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所以在看古籍时怎么也看不明白时,就要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字被换掉了。

在古代,全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避讳。

皇帝本人需对其父祖名字避讳;故又称君讳、公讳。

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老百姓需用避讳的就更多了,上至皇帝,下至父母都需避讳。

有个笑话就是说的这事,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

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

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

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

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名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

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

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

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成语的由来。

可以说避讳制度影响到了中国的方方面面,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受其影响。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

避讳

避讳

避讳一、避讳的几种情况封建时代,君主和尊长的名是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来的,因此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回避。

常见方法是换字。

如:阴历一月叫正月,因避秦始皇嬴政的讳,称之为端月。

汉代人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把地名“恒山”该为“常山”,把“姮娥”改为“嫦娥”;又为避汉宣帝刘询的讳,把被人们尊为“荀卿”的战国思想家荀况称为“孙卿”。

晋人为避司马昭的讳把王昭君称为“明君”、“明妃”。

隋朝为避隋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把官职名“中书”改称“内史”。

唐朝人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把“民”字改为“人”,如《捕蛇者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又为避唐高宗李治的讳,将“治”改为“理”。

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的讳,将“玄”改写为“元”,如把玄孙写作元孙。

不仅要避避帝王的讳,还要避官吏的讳。

宋朝田登做州官,不许人们说他的名字。

因为“灯”与“登”,全州人都须把灯叫作“火”。

到元宵节放灯的时候,布告上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于是留下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放火”的成语。

在宗族和家族中,祖先和尊长是受尊敬的,他们的名字,家人不得再用,这叫家讳。

唐朝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晋”与“进”同音,连李贺参加进士考试都要受到非难,以致李贺终生未能参加进士考试。

苏洵父名“序”,所以苏洵将文体“序”改名“引”。

《红楼梦》中,林黛玉每读至“敏”字都改读为“密”,就是因为她母亲名“敏”。

恐惧、厌恶,或者因为觉得说出来难听也会引起字眼的变换。

或者因为在我国,也有避恶人名,有时是君臣、官民同仇敌忾而共避之。

如明太族顾忌元朝卷土重来,把“元来”一词改为“原来”。

而民间百姓也讨厌元朝。

唐肃宗讨厌安禄山,据《新唐书》,当时的郡县名凡有安字者十之八九都被改换。

如安定郡改为保定,安化郡改为顺化,宝安县该为东莞等。

隋大业四年,由于讨厌胡人,炀帝下令将胡瓜改为黄瓜,民间深受胡人骚扰之苦,于是也纷纷响应,黄瓜一名便辗转流传至今。

秦桧死后,据说天下再没有人叫“桧”的了,有谁愿意挨世人的唾骂呢?古代的管老虎叫“大虫”,管蛇叫“长虫”,管老鼠叫“老虫”或“耗子”,这些都是前者的例子。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周人以讳事神。

名,终将讳之。

”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不讳嫌名;二名不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正,秦始皇讳政,以正月为征。

《月令》呼正月作平声,犹沿秦讳,宜作去声。

《史记·年表》又作端月。

”“邦,汉史凡言邦皆曰国,避高祖讳也。

”“恒,恒山汉曰常山,避文帝讳恒。

”“启,《史记》微子启作‘微子开’;《汉书》‘启母石’作‘开母石’,避景帝讳启也。

”“彻,彻侯为通侯,蒯彻为蒯通,避武帝讳也。

”“询,荀卿为孙卿,避宣常讳询也。

”“庄,老庄为老严,办庄为办严,庄子陵为严子陵,避明帝讳庄也。

”“师,师保为保傅,京师为京都,避晋景帝讳也。

”“昭,昭穆为韶穆,昭君为明君,《三国志》韦昭为韦耀,避文章讳昭也。

”……“广,广乐为长乐,广陵但称江都,避炀帝讳也。

”“改渊为泉,陶渊明为陶泉明,杨渊为杨泉,避高祖讳渊也。

”“世民,唐史中凡言世皆曰代,凡言氏皆曰人,民部曰户部,避太宗讳世民也。

”“治,唐史中凡言治皆曰理避高宗讳也。

”“照,诏书改为制书,懿德太子重照,改曰重润;避武后讳曌,即照字也。

”1、避形改字缺笔空围2、避音中,朗中只称郎,侍中为侍内,中书为内史,殿中侍御为殿内侍御,置侍郎不置郎中,置御史大夫不置中丞,以治书侍御史代之,中庐为次庐,避隋祖讳忠也。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得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进士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

”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

”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

律曰:“不讳嫌名。

”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

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论语· 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就改作 “何必去父母之国”。汉高祖的吕后名“雉”,当时的文 书,凡是遇到了“雉”字,就一律改成与“雉”同义的 “野鸡”。汉文帝名刘恒,因为“恒”与“常”同义,于 是把“恒山”改为“常山”把“恒娥”改为“嫦娥”。汉 景帝后讳志,字阿渝。因避讳,“渝”字 改“喻”,“渝” 姓便成了“喻”姓。汉武帝名刘“彻”,当时有辩士名叫 蒯彻,为避讳刘彻,史书上只好将蒯彻的彻字改为 “通” 字,称为蒯通。课文改荀卿为孙卿。汉光武帝名刘秀,便 把“秀才”改称为“茂才”。汉明帝名刘庄,当时便把 “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而且,把凡是姓“庄”的 一律都改为姓“严”。
古代的避讳
古代的避讳
避讳:避开忌讳。常见两种: 一种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 直接说出该事物,另用它法表达。“死”,从古到今,人 们用了数十种同义的词语来间接表述。如古代用“亡”、 “尽”、“殁、殒、崩”等。今天的避讳词语有“下世、 辞世、谢世、逝世、去世、升天、老了、走了、不在了、 永别了、与世长辞、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等等。
避讳方法
2.同义字或同音字避讳:在宋代时,避“纨”字,当时 的“纨扇”便成了“团扇”。在明、清两代避讳中除 了可以改成同义字外还可以改为同音字,元代的赵元, 后入明代,到了明代他的题款上就避了明代的讳,将 “元”改为“原”。又如清代的弘仁避乾隆名“弘历” 的讳,因此写成了的字词不写。避讳有严格的规 定,但在具体的情况下也有某些特殊的要求。如: 皇帝已故五世的祖宗不讳,但有照讳的,在唐代, 人们一直避李世民的讳,五世以后出于保险、尊敬、 习惯等人们还照讳不误 。
古代的避讳
另一种即人物姓名的避讳。即人们在说话或者写文章 的时候不能乱说乱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时,必 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 改说改写。人物姓氏的避讳,大约起源于周代。孔子在记 史的过程中,就明确地提出过,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为贤者讳"。到了汉代,避讳范围趋于宽广了。

宋代避讳字表

宋代避讳字表

宋代避讳字表导语: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宋代,皇帝避讳是一项重要的礼仪规范,避讳字表也因此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宋代的避讳字表及相关内容。

一、避讳字表的由来与意义避讳字表,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避免使用某些字词而制定的一张表格。

在宋代,皇帝避讳是一项重要的礼仪规范,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一种传统习俗。

避讳字表的制定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在宋代达到了高峰。

避讳字表的制定意义重大。

首先,避讳字表是封建社会中皇权的象征,它代表了皇帝的威严和权威。

通过避讳字表的使用,皇帝可以规范官员和百姓的言行举止,维护封建制度的稳定。

其次,避讳字表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限制某些字词的使用,可以保护和传承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二、宋代避讳字表的内容及使用宋代避讳字表共包括了100个字,其中有一些字是因为与皇帝的名讳相同或谐音而被禁用的。

比如,“赵”、“徐”、“贾”、“刘”等姓氏都是被禁用的字。

此外,还有一些字是因为与皇帝的尊号相同而被禁用的,如“宝”、“庆”、“治”、“顺”等字。

在宋代,避讳字表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

官员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避讳字表的规定,不得随意使用被禁用的字词。

违反避讳规定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会被追究责任。

三、避讳字表的影响与反思避讳字表对于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加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统治控制。

通过限制字词的使用,皇帝可以有效地控制官员和百姓的言论,维护了封建社会的稳定。

其次,避讳字表也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一些字词被禁用,人们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可能对文学创作和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然而,避讳字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可能造成对言论自由的限制。

人们受到避讳字表的束缚,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其次,避讳字表可能导致文化的贫乏和单一。

由于某些字词被禁用,人们在文化交流和创作中的选择受到了限制,这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避讳学

避讳学
避讳学
避讳:古代的书籍文献在文字上不得直 书君主或尊长的名字,而必须采用一定 的方法加以回避。起源于周代,形成于 秦汉,盛行于唐宋,而特严于清代,几 乎伴随古代文献发展的整个过程。由于 各个朝代的避讳字不同,就为判断古书 的真伪提供了一项依据。
• 避讳的源流:起源于周代; 汉代避讳开始形成通例;唐 代避讳范围扩大、讳字增多 ;宋代避讳制度十分严格, 官方规定了大量的同音字要 求避讳;清代避讳始于康熙 汉名玄烨。
• 避讳的规则:较早对避讳规则加 以记载的是《礼记 曲礼》,主要 有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卒哭 乃讳和临文不讳。 • 不讳嫌名:对于字音相近或相同 的字无需避讳 • 二名不偏(bian)讳:如果人名 为两个字,每一个单字无需避讳 ,只有当两个字连在一起时才需 避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卒哭乃讳:卒哭祭(约死后百日) 后,丧家止无时之哭为朝夕一哭, 根据这项古礼,避讳是针对死去的 人的 • 临文不讳:诵读《诗》、《书》典 籍时,不应因避讳而改变其原文, 应该保持其原貌而不加避讳
• 避讳的方法:改字:取意义 相同或相近、读音相同或相 近的字来代替讳字; • 空字:空讳字不书; • 缺笔:仍用原字,但通过省 改其笔画以避讳 •
• 避讳的影响:避讳对古书的原始性 和真实性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在 利用史料时应对那些可能出现的避 讳因素加以注意,但避讳又可以成 为古文献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在 版本、校勘和辨伪等工作中,尤其 在鉴别与判定史料真伪和史书成书 年代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 避讳的种类: • 1.帝王讳:对帝王名字的避讳,进而延伸 到皇后讳、太子讳以及皇族、后族尊长者 讳 • 2.圣人讳:即为孔子、老子、朱熹等圣贤 之人避讳 • 3.官讳(宪讳):各级政府官员的名讳及 其父祖的名讳,在其所掌辖区域内可以进 行避讳,一般只在官员及其下属之间使用 4.家讳:为自己的父祖避讳。

中国古代的避讳(图)

中国古代的避讳(图)

中国古代的避讳(图)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述了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搒笞。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

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这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就是避讳的典型事例。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

“讳,忌也。

”(《说文解字》)古时,对帝王或尊长,即使是已故的帝王或尊长,都不能直呼其名,以此表示对其敬重。

凡遇帝王或尊长之名,必须回避使用该字,即为避讳。

避讳又有国讳、圣讳、官讳和家讳等之分。

国讳,是指帝王及其父、祖之名,这是举国上下均需回避使用的。

圣讳,是指社会所推崇的“圣人”之名,一般全社会,特别是文人需要回避使用。

官讳,亦称宪讳,是指上司长官之名,下属官员需回避使用。

陆游提到的田登,就属于这类避讳。

家讳,是指家族或家庭内尊长者之名,仅限于家族或家庭内部回避。

避讳的不只是相同的字,还包括同音字,甚至连讳字的四声字均不能使用。

避讳起源于周朝。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

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古人采用的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

其一为改字。

若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就改用其他的字。

这种避讳的方法出现较早,也较普遍。

如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

“端月,正月也。

秦讳政,故曰端。

”(《史记》)汉文帝讳恒,传说的后羿之妻姬娥遂改称嫦娥。

汉光武帝讳秀,秀才改称茂才。

清圣祖讳玄烨,紫禁城的北门玄武门遂改称神武门。

其二为空字。

若书写中遇应避讳的字时,采用空一格(字)、打一方框或“讳”、“某”等字表示。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凡遇当朝皇帝的名讳,就不作任何解释,只写“上讳”二字。

如“秀,上讳”。

其三为缺笔。

如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则少写一笔或两笔。

一般多为最后的一笔或两笔。

如清雍正时规定,凡书中遇“丘”字,必须缺笔。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避讳

古代文化常识介绍——避讳
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修辞学发凡》解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很多种同义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在赵太后面前,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陵崩”。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如生病说成“采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上厕所被说成“更衣”。《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课文《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由此而来。唐代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杜牧《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两个“人”均为“民”。唐高宗叫李治,当时在行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与“理”同义)。柳宗元《郭橐驼传》:“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修辞学发凡》解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很多种同义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在赵太后面前,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陵崩”。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如生病说成“采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上厕所被说成“更衣”。《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课文《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历代避讳字参考表

历代避讳字参考表

历代避讳字参考表《历代避忌字参考表》一、古代避忌字古代社会中,字的使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许多字被视作忌讳,人们不敢直接使用。

这些字往往与吉祥、疾病、凶险等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避忌字:1. 死:古人认为“死”字带有不祥之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亡”、“亡者”等代替。

2. 病:人们害怕疾病,因此不愿意直接提到“病”字,经常用“疾”、“疾病”等代替。

3. 凶:古人认为“凶”字带有不祥之意,因此在书写、说话时常用“恶”、“不祥”等替代。

4. 忌:人们认为“忌”字与忌讳有关,因此常用“戒”、“避”等代替。

5. 祸:人们害怕灾祸,因此不愿意直接提到“祸”字,常用“灾”、“灾祸”等代替。

二、现代避忌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字在现代也被视作避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避忌字:1. 病毒:近年来,病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敏感词,因为它代表着疾病和灾难。

因此,人们常用“病原体”、“病菌”等词语来代替。

2. 失业:失业是社会问题的一个敏感话题,因此人们常用“就业困难”、“失业问题”等来避免直接提到“失业”字。

3. 贫困:贫困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人们常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等来代替。

4. 战争: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悲剧,因此人们常用“冲突”、“武装冲突”等词语来避免直接提到“战争”字。

5. 自杀:自杀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人们常用“自寻短见”、“寻死”等来代替。

三、对避忌字的反思避忌字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某些事物的敏感和恐惧。

然而,我们也应该反思避忌字的使用是否过于夸大其词,是否会对言论自由产生不必要的限制。

在处理敏感话题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结语避忌字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敏感和恐惧。

虽然我们应该尊重这种文化传统,但也要适度反思其使用的合理性。

在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面对敏感话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是对历代避忌字参考表的一些总结和思考,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在某些正式或非正式场合,相对低地位或阶级的人直呼相对高地位或阶级的人姓、名、字、号是不合礼仪的,为了合乎礼仪,用词必须有所改变。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同义字或近义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

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
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
沿用到今天。

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史记》作,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

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丗”。

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

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

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关于古代知识--避讳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