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数学七上《几何图形》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几何图形》教案
《几何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其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几何图形。
难点: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图形模型、三角板、量角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2.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几何图形。
(二)探索新知1.讲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识别这些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3.讲解常见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包括点、线、面、角等元素之间的关系。
4.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1.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2.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再次明确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常见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强调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尝试进行分类和描述其性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上册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主要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常见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探究等活动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一、前置知识•熟练掌握坐标系中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熟悉直线与线段的基本概念;•具备基本的几何工具使用能力,如尺子、直尺、量角器等。
二、教学目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如点、线、线段、射线、角、平面图形等;•熟练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如角的补角、余角、相邻角等;•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相关计算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认识几何图形•点、线、线段、射线、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区分;•相互垂直、平行、相交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和判定;•使用工具正确测量和绘制线段、角等。
(2)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角的认识和计算,包括角的大小、补角、余角、相邻角等;•直角、钝角、锐角的认识和判定;•利用角度计算和角度关系解决问题。
(3)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认识•对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不同类型的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进行介绍和演示;•利用几何工具进行测算、绘制和分类识别。
2. 教学方法(1)概念引入在开始新知识的介绍前,可以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来创造出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框架,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操作演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几何概念转换为具象的几何图形,将学习的每一步骤通过图形演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透过视觉体验理解几何现象,并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3)练习反馈在学习中,需要通过练习反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巩固思维,提升操作能力。
可以采用配套的练习册、交互式教学软件等多种形式进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几何图形的分类和认识;•角的认识和计算;•利用几何工具进行测算、绘制和分类识别。
2. 教学难点•直角、钝角、锐角的认识和判定;•几何图形的分类和命名。
五、教学过程1. 认识几何图形通过生活实际例子,引入几何图形的概念,并对点、线、线段、射线、平面图形等概念进行讲解和区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章节起始课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美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础题:针对本章所学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设计一些基础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本章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在认知方面,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还停留在直观阶段,对于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2.在技能方面,学生的尺规作图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几何图形的推理和证明能力尚需培养,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来逐步提升。
3.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较浓,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难度较大的几何问题产生恐惧感,需要教师关注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b.与同学合作,探讨几何图形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机器人设计、航空航天等,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
4.思考题:
a.比较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性质,归纳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b.思考如何运用几何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
作业要求:
1.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求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3.引导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教案
4.1.1几何图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识别简单几何体
三、教学难点: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你能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图形吗?
思考第117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如建筑物、地板、围墙、公园等)找到一些美丽图形的图片或实物,互相交流.在这些图片或实物中有我们熟悉的图形吗?
(二)尝试应用
3.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
(三)补偿提高
(四)小结与作业
问题与情境活动设计
生组内小结,总结归纳(或者协助归纳)1.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入门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交线、平行线、垂直、角的度量等。
本章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概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几何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会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理解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相交线、平行线、垂直的判断和证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形。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几何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讲解法:教师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圆规、模型、实物等。
2.课件:制作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等,引导学生关注平面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平面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实际操作题,如用直尺和圆规作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范文5篇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范文一1、内容结构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iddot;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是“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是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在这一章,将在前面两个学段学习的“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看到更多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线段和角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并能初步进行应用.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⑴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⑵数学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离不开数学;⑶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⑷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⑸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规律的准确性.教学难点:⑴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⑵学生剪图拼图的具体操作;⑶尝试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3、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立体图形,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画出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及平面展开图,根据三视图画出一些简单的实物图;进行线段的简单计算,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角的基本概念,进行相关运算;巩固对角得度量及运算知识的掌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的学习,学会在具体的2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数学原理;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应用的过程中,体验推理的意义,获取学习的经验.4、课时分配4.1几何图形4课时4.2直线、射线、线段3课时4.3角2课时4.4课题学习2课时小结3课时单元测试与评讲3课时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精品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对比,概括出几何研究的对象2.在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在复习小学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建立几何图形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几何图形初步》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几何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
本章是学生初步接触几何图形的开始,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几何图形的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几何图形,对于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可能感到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同时,七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还在形成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了解几何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几何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性和旋转对称性。
2.难点:几何图形的判定方法,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几何图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素材:几何图形的相关图片、实例等。
3.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小结等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含山一中干桂霞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组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图片,在学生寻找熟悉的平面图形的同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小结: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性的定义,让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为准确的定义
问题二、生活中还有哪些平面图形?请举例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让学生进
同时也让学生对几何体的特征有进一步的了。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教案
4.1 几何图形(二)学习目标:1.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体会其观察结果的不一样性;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或其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3.认识立体图形和它的展开图,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4.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学习重点:1.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2.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几何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学习难点:1. 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能否可以折叠为立体图形.2. 识别并会画出从不同方向看简单组合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一、自主学习:1.观察你身边的一个物体,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你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吗?2.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观察你身边的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看一看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分别是怎样的平面图形,给每个面作上记号(如前、后等).3. 把你刚才观察用的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沿它的某几棱剪开铺平,观察展开后的平面图形形状,再观察你作上的记号,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4.右边是一个圆柱体,想一想它有几个面?二、合作探究:1.先阅读P117的教材再完成P117的探究.(1)小组合作,用正立体积木摆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再观察;(2)改变正立体积木的摆放位置,你摆我答,合作学习;(3)观察身边的几何体,如文具盒、同学的水杯等物品,与同学交流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几何图形;2.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下面的几何体,把观察到的图形画出来.(1)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2)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3)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3. P118练习第1题.4.先阅读P117和P118的教材再完成P118的探究.小组合作,把书上的图形画在硬卡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
5.P118练习第2题.6.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中的一个数字,下面是这个立方体的三种不同放法,则三种放法中各个立方体下面的数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左左左下下上上上下242625516三、学习小结:四、作业:P121习题4.1:第4、6、9、10题.附:正方体展开图,共11种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教案
4.1 几何图形第1课时几何图形(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能识别一些几何图形,并进行分类,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教学重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教学难点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的概念.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图片,其实这些美好的事物,跟我们的数学有很大的联系,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图形的知识.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14至116页,完成下列问题: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关注的是它们的__形状__、__大小__、__位置关系__.2.几何图形:如长方体、__圆柱__、__球__、__正方形__、__圆__等.从实物中抽象出的__图形__统称几何图形.3.立体图形:如长方体、__正方体__、__圆柱__、__圆锥__、__球__等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__同一平面__内,它们是立体图形.4.平面图形:长方形、__正方形__、__三角形__、__圆__、__线段__等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__同一平面__内,它们是平面图形.5.立体图形__某些__部分是平面图形,例如长方体的侧面是__长方形__.三、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探究点一 几何图形的认识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14~115页,思考:1.说出下列几何图形的名称?2.你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和它们相似吗?【展示点评】形形色色的物体的外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图形几何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 【反思小结】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如果只注意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而不管它们的其他性质,就得到各种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二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分类 活动二:阅读教材第115~116页,思考:1.什么是立体图形?请举出一些立体图形的实例?2.棱柱和棱锥有什么不同?请举出一些相应的实例?3.第115页“思考”,实物的形状分别对应哪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可以怎样分类?4.结合第116页“思考”说一说什么是平面图形?请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实例?请你找出与所给的立体图形相似的物体.【展示点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常见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棱台等.【小组讨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反思小结】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 四、总结梳理 内化目标 几何图形分类示意图: 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柱体⎩⎨⎧圆柱棱柱球体锥体⎩⎨⎧圆锥棱锥平面图形 五、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1.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正方体,圆柱,圆锥,球,八棱柱__.2.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④圆柱;⑤圆锥,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B ) A .①②③ B .③④⑤C .③⑤D .④⑤3.下列说法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其中正确的是( C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4.把下面几何体的标号写在相应的括号里.长方体:{ (2)(4)(10) };棱柱体:{ (2)(4)(6)(10) };圆柱体:{ (1)(3)(7) };球 体:{ (5)(8) };圆锥体:{ (9) }5.立体图形的表面中包含哪些平面图形?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解:略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课外作业见“学生用书”.第2课时几何图形(二)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些几何体的过程,以及它们简单的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2.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几何体的方法,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教学难点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几何体的方法.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多媒体演示庐山景观,请学生背诵苏东坡《题西林壁》并说出诗中的意境.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17至118页,完成下列问题:你知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吗?动手试一试.活动:如图,把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它的平面展开图用线连起来.概括:有些立体图形由__平面图形__围成的,立体图形可以展开成__平面图形__,因此,上面由立体图形展开而形成的平面图形,我们把它叫做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活动一:例如图(1)放置的一个机器零件,若从正面看是如图(2),则从左面看是( )【展示点评】“身临其境”借助几何直观,在脑海里想象看到的几何形象判断即可.【小组讨论】说说一些常见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如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反思小结】正方体从不同的方向看都是正方形,球都是圆.从前、左、上面看圆柱的平面图形是长方形,长方形,圆,而从前、左、上面看圆锥得到的几何形象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圆.【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探究点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活动二:生活中有很多立体图形,沿着棱剪开,能得出它的平面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四棱锥的展开图是怎么样的呢?(动手做一做)【展示点评】将立体图形适当剪开,得平面图形,即为展开图.【小组讨论】同一个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形状相同吗?【反思小结】沿着立体图形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由此可见,同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展开成不同形状的图形.【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2.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形.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则从上面看到的是( C )2.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列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的是( A )3.指出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左面这个物体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4.如图,为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数字.若数字为1的面是底面,则朝上一面所标注的数字为( B )A.5 B.4C.3 D.25.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D )6.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C )7.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建”字对面是( D )A.和B.谐C.枣D.阳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课外作业见“学生用书”.第3课时点、线、面、体教学目标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体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教学难点点、线、面、体的几何特征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119至120页,完成下列问题:1.__几何体__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__面__,面分为__平面__和__曲面__.2.__面__与__面__相交的地方成线.线有__直线__和__曲线__.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__点__.3.几何图形都是由__点、线、面、体__组成的,其中__点__是基本元素.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探究点一点、线、面、体的概念活动:阅读教材第119页,思考:1.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棱?棱和棱相交成几个顶点?2.流星坠落会在空中留下________;转动的自行车轮子上的辐条会形成一个________;一个长方形绕自身的一边旋转会形成________.3.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展示点评】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12条棱,棱和棱相交成8个顶点.学习这类知识,注意在生活中多观察.【小组讨论】结合以上事实说明“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反思小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与线相交的地方形成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概念:点、线、面、体.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1.如图,观察图形,填空:包围着体的是__面__;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线__;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__点__.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点动成线__;车轮旋转时,车轮上的辐条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线动成面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面动成体__.3.如图,各图中的阴影图形绕着直线l旋转360°,各能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解:圆柱,圆锥,球.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4个图案中,符合图示滚涂出的图案是( A )5.生活中经常看到由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的优美图案,你能说出下面图中的神秘图案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吗?解:略6.小明为班级专栏设计一个图案,如图所示,主题是“我们喜爱合作学习”,请你也尝试用圆、扇形、三角形、四边形、直线等为环保专栏设计一个图案,并标明你的主题.解:略六、布置作业巩固目标课外作业见“学生用书”.。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4.能够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如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垂直,判断三角形的类型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归纳、类比、推理等方法,发现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共同讨论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20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并能准确运用相关术语进行描述和表达。
2.学会使用直尺、圆规等工具进行基本的几何图形绘制,掌握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方法。
3.掌握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基本技能,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几何图形,具备一定的图形识别和分类能力。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空间想象、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对几何图形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1.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特征•学习绘制几何图形及测量其长度、角度教学内容第一课:几何图形的概念1.引入活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各种几何图形2.学习几何图形的概念及分类3.练习识别不同几何图形第二课:正方形和长方形1.引入活动:让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2.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及特征3.练习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4.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第三课:三角形1.引入活动:让学生发现各种三角形2.学习三角形的定义及特征3.练习绘制三角形4.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第四课:平行四边形1.引入活动:让学生观察并且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美2.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特征3.练习绘制平行四边形4.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第五课:综合练习与课堂检测1.综合运用前面所学内容,完成一些综合练习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场景为基础,以××为主线,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情境之中,使学习真正体现出具体性。
教具:实物模型、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反馈、课后练习、试卷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及时纠正错误,及时补充不足,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注意事项1.强调几何图形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2.尽量采用示意图、实物模型等具体形象的教具来进行辅助教学。
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勇于发表自己观点。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是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
希望老师们可以参考本文档,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实践,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
理解几何图形与点、线、面、体的关系,理解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区别。
2、了解平面与平面图形及几何体和立体图形的概念。
3、从这节课开始接触几何图形,通过这节课对图形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通过七巧板的讲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从实际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的概念与判断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分。
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由面旋转成体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新: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与前面不同的知识:几何图形1.介绍“几何”的由来:相传古埃及的尼罗河经常泛滥,每次洪水以后都要重新丈量土地,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就逐渐产生了测量土地的方法,几何学就起源于当时土地的测量,“几何”这个翻译名词的原意就是“测地术”。
(让学生了解“几何”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并要注意数学上只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位置关系。
而不去考虑物质构成、颜色等。
考虑这样研究有什么意义?(二):几何图形的概念:(按点、线、面、体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学习。
)1.天上的星星和地图上的城市给我们以什么概念?地图上的河流、公路呢?以上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思考、改错,并进行讨论,由教师总结。
2:你们在上面的图形中,发现了那些面,那些是平面,那些是曲面?那么黑板呢,平静的湖面呢?篮球、水桶呢?为进一步理解从实物中抽象出的点、线、面的实质,补充:点:数学上研究的点是无大小、无面积的:线:数学上研究的线是无宽度、无粗细的。
它可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可以分为曲面和平面,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无厚度的。
3:几何图形的概念: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他们都称为几何图形。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说课稿11篇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说课稿11篇初中数学几何图形说课稿【篇1】一、背景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多媒体)《几何图形》是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并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它是小学学习简单的几何图形之后的进一步加深学习,它也是以后学习三视图的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多媒体)学生在小学认识了简单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后,对于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以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和关系,难点是如何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将平面图形围成为立体图形。
二、教学目标设计(多媒体)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三、课堂结构设计《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因此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为知识主线,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学生思维为能力主线,来确定课堂结构:(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初步感知,认识图形分组实验,画出图形动手操作,展开图形猜想图形,还原实验巩固练习,小结反思四、教学媒体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对教学媒体的利用进行下如下设计:在引入和实验环节:用实物演示,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教案共11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课件)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教案共11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课件)下面是收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教案共11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课件),供大家品鉴。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教案共1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可以从简单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2.会判断一个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能准确识别棱柱与棱锥.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实物及欣赏图片: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中,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图形问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立体图形【类型一】从实物图中抽象立体图形的认识例1 观察下列实物模型,其形状是圆柱体的是( )解析:圆柱的上下底面都是圆,所以正确的是D.方法总结:结合实物,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类型二】立体图形的名称与分类例2 如图所示为8个立体图形.其中,是柱体的序号为________,是锥体的序号为________,是球的序号为________.解析:分别根据柱体,锥体,球体的定义可得结论,柱体为①②⑤⑦⑧,锥体为④⑥,球为③,故填①②⑤⑦⑧;④⑥;③.方法总结:正确理解立体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探究点二:平面图形的认识【类型一】平面图形的识别例3 有下列图形,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立方体,⑤圆锥,⑥圆柱,⑦圆,⑧球体,其中平面图形的个数为( )A.5个B.4个C.3个D.2个解析:根据平面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可判断①②③⑦是平面图形.故选B.方法总结:区分平面图形要记住平面图形的特征,即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类型二】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例4 如图所示,各标志的图形主要由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组成?解:(1)由5个图形组成;(2)由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组成;(3)由3个四边形组成.方法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图形的形状和名称.三、板书设计1.立体图形特征: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2.平面图形特征: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教学反思本节利用课件展示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征.第2课时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简单几何体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简单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或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题西林壁》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描绘出诗人面对庐山看到的两幅不同的画面,你能用简洁的图形把它们形象的勾勒出来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类型一】判断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例1 沿圆柱体上底面直径截去一部分后的物体如图所示,它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解析:从上面看依然可得到两个半圆的组合图形.故选D.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在解题时要注意,看不见的线画成虚线,看得见的线画成实线.【类型二】画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例2 如图所示,由五个小立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请你分别画出从它的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平面图形.解析: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往右有三列,分别有1,1,2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往右有两列,分别有2,1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往右有三列,分别有2,1,1个小正方形.解:如图所示:方法总结:画出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的方法:首先观察物体,画出视图的外轮廓线,然后将视图补充完整,其中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在画三种视图时,从正面、上面看到的图形要长对正,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要高平齐,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要宽相等.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教案共2整式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发展符号意识.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设计者:)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时,根据已知数据求出列车行驶的路程.(1)2 h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 h呢?t h呢?(2)字母t表示时间有什么意义?如果用v表示速度,列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还能举出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的例子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54至55页,完成下列问题:1.假设列车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请写出:(1)列车2 h行驶的路程为__200__km.(2)列车3 h行驶的路程为__300__km.(3)列车t h行驶的路程为__100t__km.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__?__或__省略不写__.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用字母表示数活动一:(1)苹果原价是每千克p元,按8折优惠出售,用式子表示现价;(2)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m倍,用式子表示去年的产量;(3)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和宽都是a cm,高是h cm,用式子表示它的体积;(4)用式子表示数n的相反数.【展示点评】解答过程见教材第54页例1的解.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写成“?”或省略不写.如第(3)小题,就不能写成a2?h.【小组讨论】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反思小结】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也可以表示特定意义的公式,还可以表示符合条件的某一个数,甚至可以表示具有某些规律的数,总之字母可以简明的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活动二:阅读教科书例2中的四个问题,思考:顺水行驶时,船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逆水行驶时,船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解答过程见教材第55页例2的解答过程.【展示点评】列式表示关系时,一定要搞清“和”、“差”、“积”、“倍”等关系.【小组讨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反思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关键是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注意:1.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表示;2.字母和数字相乘时,省略乘号,并把数字放到字母前;3.出现除式时,用分数的形式表示;4.结果含加减运算的,需要带单位时,式子要用“”;5.系数是带分数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要注意的问题.实际问题D→用字母表示数D→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2.1整式》同步练习含答案1. 其中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2)你能判断它是单项式或多项式吗?它的次数是多少?《2.1整式》课后练习含答案知识要点1.单项式:只含有数和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它的本质特征在于:(1)不含加减运算;(2)可以含乘、除、乘方运算,但分母中不能含有字母.2.单项式的次数、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4.整式:单项和多项式统称整式.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教案共3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包括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知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还不够清晰,对于证明和推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难点:对于几何图形的证明和推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和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
3.推理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几何图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模型和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线段长度、计算角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图形,向学生介绍线段、角、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几何图形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解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教案设计
《多姿多彩——几何图形》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图形中的几何图形,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所含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已有了感性认识,本课时以现实背景为素材,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能由实物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本节课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第一课时需要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基本特性,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能由实物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观察、抽象、归纳、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简单几何体的识别与分类。
【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及常见几何体的分类。
【教学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实践探究、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等简单几何体的实物和模型;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纸片;牙签、胶泥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设疑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2)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
(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2.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3.关键: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结合小组交流学习是关键.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几何体模型,墨水瓶包装盒(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本图4.1-5的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打开多媒体,播放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筑,学生认真观看.
2.提出问题:
在同学们所观看的电视片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二、新授
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的电视片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4.1-3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用幻灯机放映课本4.1-4的幻灯片(或用教学挂图).
(4)提出问题:在这个幻灯片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②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
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注: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不要求给出完整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
(1)从不同方向看:出示课本图4.1-7(1)中所示工件模型,•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2)提出问题.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你们会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吗?
(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工件模型,独立画出得到的各种平面图形.
②进行小组交流,评价各自获得的结论,得出正确结论.
③指定三名学生,板书画出的图形.
6.思考并动手操作.
(1)学生活动:在小组中独立完成课本第119页的探究课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
(2)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探究课题给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并对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7.操作试验.
(1)学生活动: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墨水瓶包装盒裁剪并展开,•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得出一个长方体它的平面展开图具有的一个特征:多样性.许多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
(2)学生活动:观察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三、五分钟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B.棱柱的侧面都是四边形
C.柱体的上下底面形状相同
D.圆柱只有底面为圆的两个面
2.下列几种图形: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体;
④圆柱;⑤圆锥;其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③⑤;
D.④⑤
(二)填空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我们所学的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体,体,
体.
4.柱体包括圆柱和,锥体包括棱锥和 .)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可以是一个平面图形;•可以把立体图形进行适当的裁剪,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或者把一个平面图形复原成立体图形,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以互相转换.
注:小结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由学生归纳,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123页至第124页习题4.1第1~6题.
六、板书设计:
4.1.1 几何图形
一、问题导入
二、例题
三、课堂练习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