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材问题化答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

易错点: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分封制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央集权,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①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地位最尊贵,故嫡长子也被为宗子。凡是嫡长子承认可奉祀始祖的都被称为大宗。

②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相对于民主而言;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顾炎武:“知封建(指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天下郡国利病书)柳宗元认为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是由于秦朝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并不是郡县制本身的弊端;顾炎武则认为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权利过大,容易造成诸侯国势力发展,形成地方割据,而郡县制的弊端是因为权力过于集中,皇帝控制了地方行政权,为皇帝的专制暴政创造了条件。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虽然有弊端,不可倒退实行分封制。

柳宗元和顾炎武从不同角度分析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得失,都有一定的道理。

5、“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特别是汉初刘邦来了个历史的倒退——郡国并行制。

1.简述西周分封制的概念、目的、内容和作用?

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内容:①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驻地;②同姓亲族(主体):分封到富庶之处,战略要地;物资,人口等;③异姓诸侯国:功臣、姻亲与亲族相似;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同时,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③诸侯对下属进行分封,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⑤分封制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中央集权,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出现地方分裂割据。

2.简述宗法制的核心和特点?宗法制发挥了什么作用?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严格的相对的大小宗体系;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

作用:①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②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④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任人唯亲”“宗派主义”。

3.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反映。②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4.简述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以西周宗法分封制为代表,具有上古血缘纽带和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②王权与神权相结合。③专制色彩浓厚④最高权力集团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⑤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学习活动建议提示:根据甲骨文的字形,找一找其中反映出的有关商周政治状况的信息。

“执”甲骨文形状像一人戴手梏;

“圉”像戴手梏的人被关进监狱,这两个字说明商周已有监狱;

“王”像一个立于天地之间的高大的人,说明王权的强大;

“臣”像一只竖立的眼睛,说明臣下对上级的俯首顺目;

“劓”像用刀割鼻子,“刖”像用锯割断人一足,这两个字反映商周时期有残损人的肢体的刑罚;

“巫”的字形说明商周时期祭祀、占卜活动的频繁。

6.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内容:①皇帝制度——皇帝至高无上,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纵览于一人之手,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②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设置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③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④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⑤秦律制度。

评价:积极性: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百代犹得秦政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局限性:这是一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容易导致权力过度集中,不利于防范暴政和官僚腐败。

7.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①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官位不世袭。③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8.三省六部制:①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们之间相互牵制,互相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各有分工,这就使秦汉以来的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且三省长官品级较低,这便于皇帝控制,防止大权旁落,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④但是,中央各部门、各官吏之间互相制约和相对独立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审议、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他们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这虽然能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9.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另设“二府”(中书门下掌行政和枢密院掌军政)、三司(盐铁、度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