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教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中应用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研究论文(共4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研究论文(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60106ecc22bcd127ff0c6e.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研究论文(共4篇)随着现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也逐渐成为了当下课堂教学当中的一个主体。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必学科目,不仅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对其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摘要:本文通过对创造性思维进行相应的分析之后,提出了合理运用情境教学、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巧用留白,培养学生想象力三方面措施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引言: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通过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改革要求中明确指出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战练习能够让学生逐渐掌握如何高效地进行阅读、如何从文章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着一定的影响。
对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创造性思维其主要指的是在打破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寻求突破,此外创新性思维具有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能够不断激发个人的内在潜能从而实现突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运用创造新思维实现创新,其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学生在参与以后社会实践活动时的一项重要素质标准。
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来讲可以将创造性思维分为集中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创新思维的长期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其逐渐灵活掌握这种技能,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其运用到其他学科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之中,而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能够降低学生所解决问题的难度,所有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其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探究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究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c21de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4.png)
探究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探究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一、前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应用探究性教学法,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逐渐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进而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深入理解语文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法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探究性教学法,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以便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不断地提高认知能力。
而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忽视学生的感受,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应用探究性教學法,能够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根据语文课文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驱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努力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进而快速掌握语文课文的主旨,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最后探究出答案,逐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充分体现出应用探究性教学法的重要性。
三、探究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探究性教学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探究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全体学生的凝聚力,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语文知识,快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运用探究性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增强学生合作探究意识,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所蕴含的寓意,进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教师深入落实合作探究学习法,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驱使全体学生主动融入到语文教学中,相互合作共同探究课文,最终总结出语文课文的中心思想,扎实掌握语文知识,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信心,主动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论文(共3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论文(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d57cb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3.png)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论文(共3篇)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阐述了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总结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然后,提出了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三个方面来实现有效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
小学阅读教育是促进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方法,同时也需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2.1 利用图画讲解小学生具有浓厚的图像意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画来解释文本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读内容。
1.2.2 制定阅读计划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阅读过程中出现迷失方向的情况。
1.2.3 阅读交流在阅读之后,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将所读内容更好地消化和理解。
通过分享和交流,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1.2.4 阅读作业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布置阅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1.3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建议1.3.1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分层教学和不同形式的阅读练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3.2 培养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可以举办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体验阅读的乐趣。
1.3.3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c5292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b.png)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论文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一切行为向效率和效益看齐。
在这一观念的催生下,学校的教学也应该向效益和效率看齐,改变过去懒散的教学现实,转而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特别是新课后,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充斥,新的教学方法得以发挥,更需要小学的教学向效率和效益。
但时下对于有效的教学的定义存在一定争论。
一部分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习得必要的知识就是有效性教学。
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在结合自身基层小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有效教学文献的总结认为,有效教学便是让学生习得一定知识,减少时间浪费的教学便是有效教学。
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再就是不像初高中那样有早晚自习,因此,要想让小学生习得必要的语文知识,则必须要向课堂要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减少无效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所学来具体探讨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共各位同仁借鉴参考,以让小学语文教学惠及所学小学生。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牢固树立学生为主、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现实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由于自身所掌握的教育理念与方法非常有限,在教学过程中背离新课改的一些主张和思路,不按照新式方法进行教学,墨守成规依然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兴趣,一味按照书本和自身对于书本的理解进行教学,认为自己就是教学的中心,自己就是课堂的老大,在教学中采用以教为主的方法,在黑板讲授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强调课堂中的师道尊严,强调在课堂中让学生认真听讲,严禁各种小动作。
并且为了提高所教成绩和学生是文字功底,还会在课下向学生留大量作业。
这样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小学生身心规律,没能够正式学生成长的特点,学生所学、所掌握的语文知识,仅仅是在语文老师的威逼和压迫下的被动而为的一种行为,完全背离自身。
教学运用下的小学语文论文3篇
![教学运用下的小学语文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e840e5360cba1aa811dacf.png)
教学运用下的小学语文论文3篇第一篇一、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材,达到读写迁移(一)从仿写入手,学习文本的表达方式,学会迁移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方法,学习一些表达方式。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段落的时期,学习句式表达上,《荷花》一文是个好范例。
《荷花》一课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
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
特别是描写荷花生长美丽姿态的句子,特别适合仿写,正值春季,各种鲜花盛开,是学生观察的好时机,于是我让学生观察家中或公园中的各种花卉的不同形态,有的同学观察迎春花,有的同学观察桃花,学生观察到有的花还是花骨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完全展开了。
通过对句式和花的形态的分析,结合学生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
(二)发展思维,展开联想,进行扩写和改写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语言,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扩写和改写。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要有根据,符合当时的情景,顺应情理。
文本里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对话或故事的情节以及场面,在阅读教学中都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并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写或改写。
如对古诗进行改写。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诗人用清丽的笔调,把我们带到了明媚的江南小乡村,通过让学生改写《村居》,想象春天里儿童在乡野自由自在放风筝的情景的同时,也勾起了学生回忆自己放风筝时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了改写之中,在写的过程中让学生与那里的孩子们一起感受着在美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欢乐。
(三)从故事的结尾入手,进行续写有的故事的结尾能够引发人想象的空间,以结尾为切入点,进行创造性地续写,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练习语言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教材的结尾给学生提供了续写的空间,学生沿着原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
例如《狮子和鹿》主要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优点和缺点并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是可以转化的。
小学语文论文随文练笔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通用版-word文档
![小学语文论文随文练笔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通用版-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62a099d1a37f111f1855b6f.png)
小学语文论文-随文练笔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用版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笔者逐步总结并提出了“挖掘写点,随文练笔”的综合教学方法。
随文练笔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其选材小,内容简短,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容易找到符合不同学年段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举一反三,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训练目的。
一、模仿练笔在模仿中练笔是“内化练笔”最重要的形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加强阅读,并从阅读中获得作文的方法,把课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用的表达技能,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律和写作规范,再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
1. 仿句式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
低段的仿写要低起点、写具体、练扎实。
可从低年级的四素句到比喻句、排比句、总分句等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假如》这首诗歌时,老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感情地读背诗歌后,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寄托怎样的希望呢?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做一回小诗人吧。
学生们通过展开想象,创作了许多有新意的小诗。
如: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会给我家小狗画一个温暖的窝,让小狗有一个幸福的家……2. 仿顺序课标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等。
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有意识加以引导和训练。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条理清晰,可以安排学生仿写《美丽的森林公园》、《美丽的校园》等。
3. 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
在教材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段式结构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
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
如《颐和园》一课,全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层次分明,据此可以指导学生用总分总结构仿写《我的家乡》;学了《白鹅》一课,就可以仿写《小白兔》等等。
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2478452804d2b160b4ec079.png)
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王本火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04期摘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要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积累一些实践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有准确的认识,然后再对教学案例进行认真的选择,对案例进行创新和改革。
案例的设计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合理紧凑还要对学生有吸引力,并且要对课堂时间有准确的把握,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09-0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经验中得到高质量的学习,促进学生在专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成长,使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
小学语文本就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对教学案例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和教师都直接参与,对问题进行共同讨论。
本文对在小学语文中采用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基本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一、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法的有效性较强,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的课堂只能采用该种教学方法,教师为学生呈现相应的教学案例,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对事件的解决策略,最大地实现实践性。
同时进行教学案例的赏析和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技能。
该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成为探究活动,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共同讨论下进行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承担更多的相关的学习责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因此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ed1cdf28ea81c758f57871.png)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运用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的体现,是达到高效教学的保障。
因此,教师教学一定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现在,我将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选摘两点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写字练习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并强调四个“坚持”:一是要坚持写字,将识字和写字进行有机结合。
教师在教会学生认识某一个字之后,可以有意地教学生如何写好该字,使其有目、有意识地练习写字。
二是坚持指导写字和培养习惯有机结合,对学生写字的姿势有所要求,要想写好字,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而且还要爱惜写字工具,维护环境卫生。
三是坚持提高写字技能技巧与审美教育、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即结合书写指导和书写评价、赏析,有机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专注、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力,使学生的品性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和提高。
四是坚持课堂教学评价与评价写字教学有机结合。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写字基本技能的训练:(一)基本笔画的训练,重在指导运笔。
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因此,教师要进行直观教学,加强示范。
基本笔画的训练应一丝不苟,让学生懂得笔画的位置和形状,并体会起笔、行笔和收笔,以及运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从而把每个基本笔画写得规范、顺利。
(二)独体字的训练,重在定准主笔(即字的骨架)。
大多独体字有一两个主要笔画,定准主笔,其笔画(即字的血肉)的位置也就容易摆布了。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字的主笔,如“木”字,它的主笔是“|”,如果“|”写歪了,那么“木”的重心也就不稳了,所以教学重点便是让学生认准并定准主笔,摆布好副笔,做到疏而不空,重心平稳。
(三)偏旁部首的训练,重在揭示规律。
偏旁部首大多是从独体字演变过来的,字的偏旁部首直接影响到整个字的结构和重心。
(四)合体字的训练,重在把握部件比例。
合体字的结构比较复杂,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把握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全包围、半包围等结构的合体字各部件的大致比例,使学生的书写比例恰当、穿插合理、揖让得法、匀称美观,引导学生给汉字分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研究论文(共4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研究论文(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0dd2c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e.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研究论文(共4篇)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对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本文旨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了解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的现状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然后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活动,包括小组合作阅读、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及测试成绩来评估互动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
研究发现,小学生喜欢互动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参与度和阅读成绩均较高,因此推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加强互动活动的开展。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介绍了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法,包括情景创设、角色扮演、活动设计等;接着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系列情境教学活动,如课文剧本表演、游戏模拟、阅读情境还原等。
通过实验测试,发现情境教学能够创造丰富的语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因此,推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情境教学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教育的运用研究》本文旨在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教育的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包括文字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等;然后根据课程需求,设计了一系列多元智能教育活动,如口语表达竞赛、图文搭配设计、网络环境创设等。
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多元智能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推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多元智能教育的运用。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度。
首先介绍了游戏化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法,包括设定游戏目标、设定游戏规则、设定游戏奖励等;然后根据语文教学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系列游戏化教学活动,如语文接龙、字母拼凑、阅读游戏等。
浅议有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有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e944056c175f0e7cd1377c.png)
近年来 , 随着 我 国综 合 国力 的不 断提 升 。 我 国在 教 育 方 面 的重 视 程 度 和 投 入 比重 不 断 增 加 。 《 小学 语 文 新课 程 教 学 法 》 指出: “ 小 学 语 文 学 科 教 学 的 基 本 发 点 是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 持 续、 和谐 的发 展 , 最 终 目的 是 为 学 生 的 终 身 可 持 续 发 展 奠 定 良 好 的基 础 。” 在此背景下 。 语 文 有 效 教 学 受 到 许 多 学 者 和教 师 的关 注 与 重 视 。 如 何 通 过 有 效 教 学 法 的应 用 , 实 现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的最 终 目标 , 是 摆 在 广 大 教 师 面 前 的一 个 重 要 课 题 有 效 教 学 法 理 论 简 介 有效教学 的“ 有 效” , 主 要 是 指 通 过 教 师 在 一 种 先 进 教 学 理念的指导下 ,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的教 学 后 , 使 学 生 获 得 具 体 的进 步 或 发 展 。 有效 教学 的 “ 教 学 ”. 是 指 教 师 引起 、 维 持 和 促 进 学 生 学 习 的 所 有行 为 和 策 略 ,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一 是 引 发 学 生 的学习意向 、 兴 趣 。教 师 通 过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动 机 . 使 教 学 在 学生“ 想 学 ”、 “ 愿学 ” 和“ 乐学” 的心 理 基 础 上 展 开 二 是 明确 教 学 目标 。 教 师 要 让 学 生 知道 “ 学什么” 和“ 学 到 什 么程 度 ” 。 三 是 采 用 学 生 易 于理 解 和 接 受 的教 学 方 式 。 二、 有 效 教 学 法 在 小 学语 文教 学 中 的应 用 1 . 兴趣 教 学 法—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热情 兴趣 是 学 生 学 习 的最 大 动 力 .唯有 对 所 学 知 识 充 满 浓 厚 的 兴趣 ,学 生在 学 习过 程 巾才 能积 极 主 动 ,认 为 学 习 充 满 趣 味 。科 学 泰 斗 爱 因 斯 坦 说 : “ 兴趣 是 最 好 的老 师 。” 文 学 巨匠 莎 士 比亚 曾说 : “ 学 问必 须 合 乎 自己 的兴 趣 , 方 才 可 以得 益 。 ” 由 此 可见 , 兴趣作为引导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 . 对 于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性 、 积 极性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作 用 。 在 当前 新 课 标 改 革 和 素质 教 育 的大 背 景 下 . 如何 通 过 充 分 培 养 和提 高 学 生 的 兴 趣,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 实现知 识的有效 传播 . 以 兴 趣 教 学 法 打造 愉 快 而 有 活 力 的课 堂 ,是 摆 在 教 师教 学 面 前 的 重 要 课 题 。兴 趣 教 学 法 的要 点 之 一 是 激 起 学 生 的 兴趣 . 对 于 正 处 于 心 理 活跃 期 的小 学 生 来 说 , 单纯的理论教学显得枯燥 . 无 法 激 发 学 生 的情 绪 。 因此 , 在实际教学过程巾 . 应 当通 过 巧妙 借 用 各 种 各样的媒介为 引子 . 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 . 激发学生 的兴趣 。 这 样 可 以根 据 当前 小 学 生 的心 理 特 征 , 结合语文的学科特性 . 通 过 各 种 各 样 有 趣 的小 道 具 ,或 者 通 过 借 助 多媒 体 展 示 各 种 各 样 有 趣 的画 面 的形 式 . 以及 语 文 自带 的各 种 各 样 有 趣 的 故 事 和对 话 , 寓 教 于乐 , 在欢乐 、 有趣的氛围巾开展教学 , 实 现 兴 趣教学 。 2 . 目标 教 学法— — 指 出学 生 的 学 习路 径 “ 书 山 有路 勤 为 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做任何事情 , 明 确 的 目标 都 是 最 终 到 达 成 功 彼 岸 最 重 要 的 指 路 明灯 。在 有效 教 学法 的指导下 , 教 师 要 明确 教 学 目标 . 指 出学 生 的 学 习路法 在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运用策略与方法论文(共4篇)【教学论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运用策略与方法论文(共4篇)【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07e165e45c3b3567ec8b92.png)
第1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林海》一课时,我采用了导入法:“同学们到过大兴安岭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兴安岭,去感受大兴安岭的美。
我把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大兴安岭风景图片,在投影仪中播,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老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老舍的《林海》,去感受老舍笔下的大兴安岭的独特美。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例如,《三峡之秋》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明。
在不同的时间里,三峡的景色有着怎样的不同?”等,类似的设计还有很多。
有的引导朗读或默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
课文后的设计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另外,练习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
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课文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背诵这两首诗”,“默写这首诗的后四句”等,加强学习的指导性,也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关注了方法的指导,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年段特点。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小学语文教学法实践运用(3篇)
![小学语文教学法实践运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38f4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e.png)
第1篇摘要: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法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实践运用,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运用,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实践运用1. 教学目标的设定(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汉字、词语、句式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素养等。
2. 教学内容的组织(1)教材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2)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
(3)实践环节:结合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3. 教学方法的运用(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4. 教学评价的实施(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3)学生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案例分析以《荷花》一课为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语、句式,了解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e069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5.png)
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多种教学方法的出现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应用,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方法等新型教学方法也相继涌现。
这些新型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探讨这些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未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比较传统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游戏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找出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最终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传统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讨论、作业、考试等环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方式依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语文知识、规律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的框架。
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f8ed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0.png)
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为教师提供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讲述教学法。
讲述教学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向学生讲述语文知识,如词语的解释、古诗的赏析等。
通过讲述,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自己的知识,并通过举例、比喻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讲解一篇古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一种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课堂讨论,让学生们就文学作品的内涵、人物形象、情节等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
体验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体验来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到知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文学作品的实地体验,如走进自然、参观历史遗迹、参加文学活动等。
通过体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强对文学的情感认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小活动和游戏来进行体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或者语文问题,通过解析和讨论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
小学语文论文: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探析
![小学语文论文: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48d4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9.png)
小学语文论文:对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探析一、引言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法进行探析,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一)基础性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汉字、词汇、语法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二)启蒙性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要起到启蒙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综合性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三、常见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讲授法讲解字词、语法、课文内容等。
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缺点是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
(二)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观点,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阅读指导法阅读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课外书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阅读、提问引导、总结归纳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四)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言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创设情境。
四、小学语文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法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法来实现。
如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讲授法可能更为合适;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讨论法可能更有效。
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3c99a3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f.png)
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浅谈关于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孩子们喜欢玩耍,对趣味和新奇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学习方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课文时,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和声音、道具和模型、游戏和趣味性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记忆课文内容。
同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游戏和活动,如课本角色扮演、课外文学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参与游戏和活动中感受知识的乐趣。
其次,合作学习法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处于集体生活的环境中,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阅读等活动,通过相互配合和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实践教学法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农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作活动,如观察环境、写景描写、讲故事等,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最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和写作。
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感受和心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试教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试教法”采用角色转换原理,在教师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为了学,“教”学结合。
它有助于改变小语教学单一、呆板、枯燥、乏味的状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法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中运用“试教法”的理论依据,提出了便于操作的实施步骤与要求,分析评价了实验效果。
【关键词】试教法依据方法效果小语教学
一、理论依据
1.1主体性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论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
“试教法”的角色转换使得学生的学习由原来“教师教我”的被动学习心态转变为“我教学生”的主动学习心态,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学习过程中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试教法”把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的作用是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知识建构进行点拨。
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运用。
1.3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是多方面
的,各种要素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人的智能发展出现不平衡,呈现出各自相对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
“试教法”把具有不同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学生合理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参与备课和上课活动,取长补短,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实施步骤与要求
2.1选择试教内容;试教教学法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扮演师范学校教师的角色,对师范生进行授课,难度较高,因此宜选择那些理论性不高、难度较小的知识,如“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与“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前者不适宜学生试教,后者不仅适宜,而且学生很感兴趣,并能在教学中联系实际。
2.2组建试教小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问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试教小组,每个小组4-7人,并推荐1人为小组长,以便和教师联系。
教师向学生说明小语教课程开展试教活动的意图、过程、要求等,为上台试教的学生壮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欲。
2.3小组集体备课;小组接受试教内容和任务后,做好成员分工,自学教材,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有利于自身个性发挥的教学内容,接着进行小组讨论,并根据讨论情况,写出详细教案。
教师要对学生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修改、完善学生的教案。
之后,组织学生在组内说课或简单试讲,根据表现推荐授课人。
试教法刚开始实施时,教师应有意识推荐素质较高的学生作为最先
的试教者,以树立榜样,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
2.4组织学生试教;根据教学进程和教学时间,组织已经选定的试教者上台,面对全班学生和教师进行授课。
教师除了和其他学生一样坐在台下听课,做好听课记录,还要根据学生试教实际情况进行随时指导,如调节课堂气氛,掌握每个学生的讲课时间,处理偶发事件等,以确保试教活动顺利完成。
2.5进行教学评议创设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实现不同智慧的碰撞、磨合,激发大家创造的灵感。
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做好适时点拨,并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介绍自己的观点,一方面是对试教者的教学本身进行剖析,以便鼓励学生,或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改进,另一方面还要对试教的语文教学法理论知识进行补充性和提高性的讲授,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实验效果
3.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试教法”让师范生扮演教师角色,使他们有一种内在的成就感,认识到主体地位和智慧的力量,激发了自主学习的潜能。
实验班学生为了上好课,认真钻研教材,自觉查阅参考资料,遇到疑难还会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堂上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同时,由于每次试教都是人多时间少,谁想上台“试教”就必须与别人竞争,加之有“教学评议”环节,人人都想比别人“艺高一筹”,这种“隐形竞争”激励学生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3.2增进师生感情,促进教学相长;“试教法”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提供了渠道,因为教师课余要指导学生备课,师生之间的来往次数相对增加。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认同。
另一方面,师生在一起共同备课、评课,彼此交流不同的观点,共享资源和智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3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试教法”使学生备课、组织教学、评课、板书、口头表达等方面的教学技能都得到有效的训练。
比后期的集中实习运用教学法理论更及时、更直接,同时使学生实践机会增多,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形成。
其次,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提早进人教师角色,多层次、多角度地感受到“教师的苦与乐”,坚定了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心,有利于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及时地进行角色转变。
第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训练。
实验班学生待人接物比较自然大方,应变能力增强,上台“怯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