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七年级上册 地理 人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地理学科集体备课活页纸学科地理主备人总课时10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海陆变迁的事实、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3.通过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难点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构造理论。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步互助探究【环节1:教师导入】师友互查: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和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
大洲①②③④⑤⑥⑦大洋A B C D2.北美洲的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3.大洲分界线(引入新课)教师点评师友复习情况,设问:世界上的这些大洲和大洋是一直这样分布的吗?它们曾以怎样的面貌存在过呢?引出课题。
第一步互助探究【环节2:师友探究】阅读课本37-44页,师友共同完成下列互助提纲:1.读P37-38图,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及例子。
2.阅读P39图文,找出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和证据。
3.阅读P41.42图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4.读P42图2.22,把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1:师友释疑】一、海陆变迁原因及例子1.“沧海桑田”原意是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 和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类的活动,例如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师友举例:(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等一些遗迹(3)荷兰的围海大坝二、大陆漂移说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师友完成以下问题:1. 大陆漂移说学说是国的科学家提出来的。
2.基本观点:2亿年前各大洲连成,它的周围是广阔的。
后来,原始大陆,缓慢地;现在形成的分布状况。
3.读图2.19和2.20,师友依据大陆漂移说,对图中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三、板块的运动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师友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背景:20世纪60年代,在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学说。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吻合。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 行严密的论证呢?
轮廓、地层、动植物等。
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三方面的证据:第 一,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洋两 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第三,在古气候方面, 两极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到了冰 盖。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 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 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 生。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 谷)、幼年期(如红海和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 退期(如太平洋)与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 是相辅相成的。
新课讲授
一、沧海桑田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 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同时,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
“沧海桑田”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 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的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 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 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 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
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 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
海陆变迁的证据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 了什么问题?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 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这一节课,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掌握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球表面变化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海陆变迁的机制,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海陆变迁的现象和原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分析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规律。
3.案例分析:以具体的海洋和陆地变迁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海陆变迁的现象和原因。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海陆变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应对地球表面的变化。
6.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周围的地理环境,思考海陆变迁的现象和原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新人教版
(3)下列哪种现象不是海陆变迁的原因?
A. 地壳运动
B. 气候变化
C. 生物进化
D. 人类活动
答案:C. 生物进化
(4)下列哪个地区因海陆变迁而发生过显著变化?
A. 北极地区
B. 非洲大陆
C. 澳大利亚大陆
D. 南极地区
答案:B. 非洲大陆
3. 判断题
(5)海陆变迁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没有影响。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海陆变迁,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海陆变迁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海陆变迁的原因,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存在主要问题:
1. 课堂活动组织: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能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不均、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
- 探索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对现代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 研究气候变化对海陆变迁的影响,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 观察当地的海陆变迁现象,如海滩侵蚀、岛屿淹没等,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反思改进措施
特色与创新:
1. 实践活动法:通过设计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海陆变迁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错误
(6)地壳运动是唯一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
2.2海陆的变迁说课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共21张PPT)
第二节 海陆变迁
说课人:XXX
目录
1 教材分析与处理
2 学情分析
3 教法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教学反思
1 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1
《海陆的变迁》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 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第一节《大洲 和大洋》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学习本节内容可以 让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 眼光看待事物的意识。
01
区域认识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 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 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 动的关系。同时也是本
节课的重点。
地理实践能力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 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 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
能力。 2.通过分析相关示意图,培 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 理能力。同时这也是本节课
设计意图
新课讲授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4
终极探究,追根溯源
活动内容:除了今天课堂上了解到的海陆变迁实例举证外,课外还能找到哪些海陆变迁、地形变化的例证?请整理 好有关资料后,在班上讨论交流。寻找原因
设计意图
实践巩
人地协调观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 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变化, 进行科学兴趣、方法和 探究精神的培养和追求
真理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Be diligent and thoughtful
01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 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 观点。
难点
04
学生自做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3)根据测定的数据显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中① 处)还在持续增高,试分析其持续增高的原因。 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 相互挤压,使珠穆朗玛峰不断抬升。
返回目录
(4)图中①②③④地易发生地震。从地理位置上看,②③④地同 位于__环__太__平__洋____地带上;①地位于___地__中__海__—__喜__马__拉__雅_____地带 上。
返回目录
3.我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两个岛屿——氹仔岛和路环岛现在已 相连成一个岛,并且澳门国际机场完全建在海上,这说明( B ) A.海平面的升降导致海陆变迁 B.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 C.大陆漂移引起海陆变迁 D.天气变化引起海陆变迁
返回目录
知识点②: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4. 图2-2-3中海牛、鸵鸟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可能的原因是 ( C) A. 海牛、鸵鸟具有远涉大洋的能力 B. 人类把海牛、鸵鸟带到两块大陆 C. 甲、乙两洲原是一块大陆,后因
返回目录
素养提升
火山爆发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在 地幔内部形成地幔对流或地幔柱。当高温物质上升到地球浅部时, 由于压力减小而发生部分熔融。在外力作用下,这些熔融物质汇聚在 一起并在地球的浅部形成岩浆囊。当岩浆囊的压力大于地层的压力时, 岩浆就会沿着断层或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造成火山爆发。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 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返回目录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喜马拉雅山脉
荷兰围海造陆
听故事,学精神
火眼金睛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海牛只能生 活在热带浅 海,为什么 南美洲和非 洲都有它们 的分布呢?
鸵鸟不会飞,
为什么南美洲
从
和非洲都有它
这
们的分布呢?
幅
图
中
你
可
以
得
到
什
么
启
示
?
有理有据
二、大陆漂移假说
• 大陆轮廓 • 古地层构造 • 古生物化石
求真务实 魏格纳(1880-1930)
三、板块运动学说
魅力精讲
1、地球表层 由 六大板块 组成。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 中。
挤压
张裂
板块1
高山
板块2
无助的板块
海沟
实战演习
裂谷和海洋
魅力精讲
1、地球表层 由 六大板块 组成。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 中 3、。板块内部 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地 带比较活跃, 多火山、地 震。
23..比正全较式球提 共出 分;“ 为板六大块陆与大漂板板亚移块块欧假交。说界一”地活般的魏带跃来格人印地说纳度是壳洋,比板较块内。部。地稳壳定
4.喜挤马压拉雅山的形成是
板块与
板块的
运动形成的。
美洲
5. 20亚1欧0年4月14日张冰裂 岛火山爆发原因之一是因为 板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 板块的
运动。
二、选择题
1.澳大利亚板块位于( ) A.亚欧板块 B.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二、大陆漂移学说
1.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件 (共38张PPT)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对于 人类而言
沧海桑田 只是神话
对于我们所在 的星球而言
这却是最真实、 最强大的生命动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日本
环太平洋 地带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海螺化石
喜马拉雅山脉
古鱼类化石
地壳变动
平均海拔7000米以上的喜马拉 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意大利水城 威尼斯
海平面升降
全球气候变暖, 威尼斯的海平面 较之100年前已经 上升了23厘米。
圣马可广场
涨潮水深达80厘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点击国家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红海面积会发生怎样变化?为什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喜马拉雅山脉高度会发生怎样变化?为 什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地中海面积会发生怎样变化?为什么?
(点击返回)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主要原因
自然力
人类活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我们能否找到魏格纳当时的灵感呢? 哪两个大洲轮廓凹凸存在吻合?
北冰洋
• 大西洋两岸陆地凹凸明显的对应性
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大陆存在漂移吗?
七年级地理上册《2.2 海陆的变迁》 新人教版
• 插入:东亚西洲半球分布图
非 洲
印
太平洋
度 大洋洲
洋 南极洲
2、赤道穿过哪两个大陆?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大洋
。
1、面积最大的大洲 ,最小的是 。
3、纬度最高的大洲
,纬度最高的大洋
。
北 美大 洲西
南洋
美
洲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 运动,七大洲、四 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 大地多么坚固、 稳健。海陆轮 廓自古就是这 样的。
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吻合
• 伟大的假说……..?
大陆漂移假说
假说证据
非洲、南 美洲原先 是一块大 陆,后来 由于大陆 的漂移分 开了
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古生物在南美洲、非洲的分布
自读课文37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板块的运动
板块学说认为:
•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 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和而成。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
预测未来
地球的结构
地 地幔 壳
地核
—
地 下 物 质 的 运 动 带 动 了
板 块 的
当堂达标
总结全文:
• 海陆变迁 12、 、地 海壳 平的 面运 的动 升降原结因果 大陆漂移
3、人类活动
结果
原因
知果求因、知因 求果,是科学研
板块的运动
结果
原因
究与验证的重要
小结: 海陆变迁的原因:
• 1、地壳的变动
• 2、海平面的升降
• 3、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等
原因:地壳的变动
考考你
海 平 面 的 升 降
考考你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
教材通过地质学家研究、板块构造学说等理论,解释了海陆变迁的原因。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环境变化认识的重要阶段,为后续学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地理现象有初步的认识。
但关于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逐步探究海陆变迁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
2.能够分析实际例子,解释海陆变迁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解释。
2.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例子,解释海陆变迁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海陆变迁的现象。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陆变迁的原因。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海陆变迁的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地图、实例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准备好课件,进行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变化。
提问:“你们认为地球表面的海陆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让学生思考海陆变迁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质学家研究、板块构造学说等理论,解释海陆变迁的原因。
引导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内在规律。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海陆变迁的现象。
如: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等。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实例,尝试自己解释海陆变迁的原因。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巩固学生对海陆变迁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活动:搜寻证据
大 陆 拼 合 图
证据1——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这好比撕碎 了的一张报 纸,拼合以 后的印刷文 字和行列也 一一对应。
证据2——动物的相似性
我只能生活 在热带浅海,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我不会飞, 为什么南美 洲和非洲都 有我的存在
呢?
1:地球表层由 6大板块组成
2:板块处在 不断的运动中
(
板 运
动
块 方
向
运 不
同
动 )
使地表隆起抬升 使地表发生断裂
高山
板块1
板块2
板块碰撞挤压运动,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
裂谷和海洋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产生的现象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 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 市发生了一次7.8级强烈地 震。死亡的人员有24.24万, 受伤人员有83万。
东京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 日本东京发生8.3级地 震,至少14万人死亡。
学以致用
你能用板块理论 解释四川地震吗
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遭受海啸 泰国旅游胜地海啸后满目疮夷
印度洋海啸
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震中央位于印度尼 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 中心测得强度分别为8.9和9.0。这是1900年以来强度第四的地 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 高达十多米。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 地壳的变动 ➢ 海平面的升降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讲解: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一、知识讲解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2.大陆漂移学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后来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A、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B、板块的运动方式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挤压碰撞)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二、跟踪训练1.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漫画反映的是()A.地心说 B.日心说 C.大陆漂移说 D.盖天说2.“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A.填海造陆种田 B.世事的变迁C.海陆的变迁 D.在海边种植桑树3.下列原因不属于海陆变迁主要原因的是()A.人类活动 B.刮风下雨C.地壳运动 D.海平面的升降4.下列现象是由于地壳运动而造成的是()A.唐山大地震 B.在地下放入炸药把山地炸平C.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D.华北平原的形成5.下列是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A.台湾海峡的形成 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C.青藏高原的形成 D.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形成6.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下面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A.① B.② C.③ D.④7.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A.喜马拉雅山上又众多的湖泊B.有森林遗迹C.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D.有海洋生物化石8.地壳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①断裂陷落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④形成新的海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东部和西南部处于板块交界处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C.开采地下资源造成的D.人们在改造自然时造成的结果1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是()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1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非洲碰撞挤压的结果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火山爆发而成12.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点详解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点详解第二节:海陆变迁一、海陆变迁的原因,配上实例(课本37、38页活动题)1.自然因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填海造陆二、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内容、依据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2.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依据:大洲轮廓线的相似性(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连续性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重点,以下内容要完全掌握)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比较活跃。
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四、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五、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①红海不断扩张、②地中海不断缩小、③阿尔卑斯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⑥日本、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形成的原因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亚洲):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组成,落基山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撞击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撞击形成的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海陆的变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成语“沧海桑田”是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它的原意是指________。
2.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_____和____。
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____。
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____学说。
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____块大陆。
4.(题文)大陆漂移是由引起的。
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5.一般来说,板块________,地壳比较稳定;板块________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二、选择题6.六大板块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大西洋板块D.北冰洋板块7.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A.扩大B.有时扩大、有时缩小C.不变D.缩小8.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B.板块内部C.日本D.中国9.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A.日本B.俄罗斯C.美国D.加拿大1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地球的岩石层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11.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B.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1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之间的()A.碰撞B.张裂C.分裂D.隆起13.地中海北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三、解答题14.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板块的名称分别是:①②③④(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内部的地带,地壳比较。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34张PPT)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
缓慢
大陆漂移→
2 亿 年 →→ 6500 万 年
前一块
前几块大
大陆
陆
→→
现在 四大洋
→→→?
七大洲 变化
反思与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
再见!
考题示范
例1 下列海陆变迁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A )
A、荷兰围海造田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 的运动之中。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 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学以致用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_板块和亚_欧______板块相对运动印,度相洋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板块处在不断碰撞 之中,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B、大西洋的形成
C、珠穆朗玛峰的形成 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解析】 地球表层的海陆变迁其能量有来自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如 地壳运动;也有来自于地球外部的能量吸收,如太阳辐射。地球上 许多高大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巨大的裂谷、深深的湖泊等形成与 变化均与地壳运动有关。
如:大西洋由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张裂形成;珠穆朗玛
【解析】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地过去曾经是海洋,后来,
海陆发生变迁,海洋变成了现在的陆地。
板块的运动:认识六大板块和板块的运动。
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吗?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结论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 由板块拼合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3.“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 洲雪山,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读图,与阿尔卑斯 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A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__运__动___着。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虽然六大板块中有的以大洲命名,有的以大洋命名,但是每一个板 块都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例如印度洋板块,包括大洋洲的澳大利 亚大陆。面积最大的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但 也包括部分陆地。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4.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厘米至1.2 厘米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 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D )
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B.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D.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__喜__马__拉__雅___地带。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防震措施:①地震时,要保持冷静,要因地、因时地做出瞬间避险 抉择;②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③要选择空旷地带;④不要盲目破 窗跳楼;⑤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⑥地震发生时,来不及撤离,应 就近避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三、板块的运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 41~44 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 位置做好标记。
1.20 世纪 60 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
板__块__构__造_____学说。该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
而是由□10 _板__块____拼合而成。 2.全球大致划分为□11 __六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12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课堂 ·探究篇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分·小组讨论一]阅读课本第37~38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发现许多海螺、海 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了什么? 【答案】说明太行山曾经是海洋。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地理现象 落基山脉的形成
安第斯山脉的形成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日本地震频繁 英国地震很少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 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 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2.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D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2.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 __连__接___的 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 缓慢地 _漂__移____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大陆漂移学说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38~41页,完成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 位置做好标记。
1. _南__美__洲____大陆凸出的部分与 __非__洲___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 是吻合的。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 __大__陆__漂__移___说。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13 __稳__定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 带,地壳比较□14 _活__跃____。世界上的□15 __火__山___、□16 __地__震___,也集中分布 在 板 块 交 界 的 地 带 , 例 如 □17 ___环__太__平__洋__ 地 带 和 □18 _地__中__海____— □19
1.“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 C )
A.填海造陆种田
B.比喻世事的变迁
C.比喻海陆的变迁
D.在海边种桑树
【解析】“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
海陆的变迁。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台湾海峡的海底有远古时代森林遗迹,原因是( D ) A.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底 B.海底森林死亡 C.砍伐的树木被丢到海中 D.地壳下陷,海水淹没远古时代森林 【解析】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远古时代森林遗迹说明台湾海峡曾经 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海水淹没远古时代森林。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5月3日11时24分在台湾台东县海域 (23.29°N,121.60°E)发生5.4级地震。截至7月31日,2020年我国共发生5 级以上地震20次。
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 间改变地表的形态,它们发生的原因 是什么呢?世界和我国哪些地区是火 山地震多发地带呢?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4.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20 _裂__谷____或□21 _海__洋____;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22 __山__脉___。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分·小组讨论三]阅读课本第41~44页及图2.2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 的观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答案】由图可知,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
系的名称是□12 __科__迪__勒__拉__山__系___,它主要由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组成。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随堂 ·检测篇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知识点一 沧海桑田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3)有人预言,若干年后,红海(C 处)将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D 处) 将消失,其预言的理论依据是红海位于板块的 __张__裂___地带,而地中海
位于板块的□10 __挤__压___地带。(张裂/挤压) (4)图中Ⅰ、Ⅱ山系的形成是由于板块间的□11 _挤__压____造成的。Ⅱ山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地理现象 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两板块相互张裂拉伸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地 表不断隆起抬升形成山脉
课前 · 预习篇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证明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证据还有哪些? 【答案】①根据测量,大西洋在扩张,太平洋在收缩。②红海在扩 张,地中海在收缩。③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太平洋上的夏威 夷群岛和美洲大陆之间以平均每年5.1厘米的速度靠近。④人们在南极 大陆发现了煤炭。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拉伸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跃
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1.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所做的总结,你认为主 要原因是( C )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气候变暖 C.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大量的水土流失
课前 · 预习篇
课堂 · 探究篇
随堂 · 检测篇
地理 ·七年级·上册
5.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D ) A.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 D.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