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对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做出展望

合集下载

中国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趋势,中国未来行业前景分析,中国经济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和领域

中国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趋势,中国未来行业前景分析,中国经济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和领域

中国未来职业发展趋势展望21世纪中国急需的人才专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产业机构将发生根本的变化。

未来10年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行业和急需的人才主要有: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农业科技、环境保护技术、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工商与国际经贸、律师等方面的人才。

在未来10年中,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领域有:(1)、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主要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合成工程以及生物制品开发为核心的研究领域,将对二十一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从根本上解决威胁人类的疾病,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人类未来的命运。

(2)、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该领域的主要技术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在1998年至2000年两年的时间里,以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以这些技术为主的公司和企业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技术和资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代表高技术发展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和计算机、互联网的股票价格成倍上涨,香港和国内的网络股票和从事计算机生产和经营的股票也大幅度上涨。

尽管2000年下半年至今,代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股票大幅度回落。

但是,从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看,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科学技术领域仍将飞速发展,并逐渐将当前知识经济中存在的“泡沫”不断平息,使信息技术真正引导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潮流。

(3)、新材料科学领域。

材料科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科学领域。

人类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特殊的高性能的材料,如工业和高科技领域需要的各种合金材料,超导材料,用于制造各种芯片的半导体材料,生活中的各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服装、洗涤用品、美容保健品等),最近成为新材料技术热点的纳米技术,这些新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高技术产品,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效率。

10年后最有前途的职业有哪些?

10年后最有前途的职业有哪些?

10年后最有前途的职业有哪些?世界20种职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 法庭会计师:经济犯罪情况增多条件:兼具法律和会计学方面的专业学习,并取得相应学科或专业的学位2. 广告业(传媒策划者)具备现代艺术、心理学、广告学、传播学或相应专业的学位,并在这些专业领域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3.文化艺术与娱乐影视制作:具有计算机专业的学位和影视制作方面的专业训练,从助理制片开始逐步发展娱乐:具备表演方面的专业训练4.咨询业具有贸易学、会计学、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和管理等方面的本科或硕士以上的学位,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5.教育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训练,以及学科知识的训练和特殊教育技能方面的训练,具备大学以上的学历6.化学工程具有化学工程的学位,或者与华国过程有关的专业(如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7.交叉学科的专家具备所从事专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训练,同时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发展动态,最好是经过不同专业学习或训练的专业技术人员8.医学有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方面的学位9.市场营销一般需要获得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学位,并具有一定的管理和营销经验10.生物制药(医药开发)11.计算机技术12.通讯需要具备商业、通讯、经营管理等专业的了学位,有管理、销售或技术开发经验或背景均可应聘13.电子工程技术14.金融(商业系统分析员)从事金融网络建设、管理和技术维护的工作熟练掌握金融学和计算机系统的专业知识,获得相应专业学位,了解必要的计划管理、财务、会计学方面的知识是有帮助的15.公共事业包括:清洁业、物业管理、公共卫生与健康保健、社区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等具备公共事业、管理学、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学历或专业培训,具有相关的工作经验16.社区医疗服务获得医学、健康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穴位,具有政府部门认证的资格证书和营业执照17.社会工作18.信息与网络技术具有计算机、通讯、电子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学位,或者获得国际上通用的技术认证,如微软认证,Novell的技术培训等等19.法律20.执法(犯罪分析家)我国发展势头最好的考证1.项目管理师2.人力资源管理师3.电子商务师4.心理咨询师5.调酒师6.DJ(调音师)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职业十大最旺行业1.IT业2.建筑、房地产行业3.金融行业4.汽车制造业5.电信业6.老年医疗保健品业7.妇女儿童用品业8.旅游休闲及相关产业9.装潢业10.餐饮娱乐服务业六大科技发展潜力领域1.生物技术2.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3.新材料科学领域4.新能源及相应技术开发领域5.空间技术6.海洋技术与海洋资源开发未来十年主要职业1.会计类职业2.计算机技术类3.计算机软件开发类4.环境保护类5.中医和健康医学类6.咨询服务类7.保险类8.法律类9.老年医学类10.家庭护理和服务类11.专业公关类12.市场营销类13.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类14.心理学类15.旅游类16.人力资源类最有"钱"景的"三师"管理咨询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涉外咨询师什么职业最紧缺1.物业经理2.物流经理3.心理干预师4.旅游营销人员5.网络教师6.ERP实施顾问精品管理人才:大盘高开高走由于"外抢内夺",管理人才需求"大牛市行情"正在展开,管理人才变得更加炙手可热了(1)新型管理人才方兴未艾前十类管理人才: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中高级管理、项目管理、行政管理、行政人事、生产管理、质检品管理、管理工程等新型管理人才:QM、QA、QC,"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系统分析师"等(2)项目管理:21世纪的黄金职业21世纪是项目管理的世纪。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客观认识未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未来十,尽管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显、世界经济复苏步履依然艰难,局部地区武装冲突和各国的军备竞赛有可会不断升级等,但我们坚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世界经济展的主流。

如何积应对未来十年我国经济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部挑战,我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大方面:第一,界经济复苏艰难而曲、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后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的冲击和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尽管2010年以来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失业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动,库存调整放慢由此看来,世界经济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大多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恶化,运用贷和财政扩张政策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到制约,所以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规模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第二,国际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抬头,全球供需格局在发生变化,对我国和大多数发展国家稳住外需、扩大内需的政实施造成新的冲击。

为应对后国金融危机,一些主发达国家近来纷纷推出扩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图引领技术创新和兴产业发展,以促制造业升级;新兴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和技术。

可见,当前球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将加激烈。

第三,全球候变化、能源资源全等全球性问题将更加突出,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代价、源困境等压力将越来越。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今已受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应对全球气变化也成为国际政治博和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

为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机和传统能源价格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纷作出先导性战略安,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力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与碳经济相关领域占得先机。

第四,世界经济发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都可能对我国转型发与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不可预知的冲和影响。

中国未来十年之展望

中国未来十年之展望

中国未来十年之展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和影响显著提升,与世界的互联互动更加紧密。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稳步迈向现代化的大国,中国不仅在人类进步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也日益成为推动世界和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发展将呈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将继续保持。

中国正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新的转型升级征程。

我们将坚持进行结构性改革,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推进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与举措,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7年翻一番,届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万美元左右。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稳步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逐步到位,中国经济将走得更好更稳更远。

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贡献者。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世界,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

未来,中国将继续全面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将继续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

我们将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打造的东起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的经济带,是世界上跨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带,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些都将为全球共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带来更多福祉。

此外,我们将积极参与国际发展合作。

中国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全球发展议程。

展望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国际多边合作的推动者。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合作进程,力所能及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宣布,中方将设立为期10年、总额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联合国工作,促进多边合作事业。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

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关于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与认识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未来十年内将维持稳健的态势,但预计增速会有所下降。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转型升级,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等新兴技术、新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逐渐突显。

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随着人口结构的变革,人口红利基本消失,人民币升值、信贷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内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制度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引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多方面问题。

三、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未来十年中国将以消费升级和服务业转型为主要发展方向,并通过智能制造、高技术产业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同时逐步开放市场,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扩大市场开放,强化国际竞争力。

四、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3D打印、人工智能等高技术产业,推进数字经济,同时促进改革创新和市场化改革,提高社会创新能力,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核心驱动力,把中国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

五、对政策及建议建议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企业进行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国内外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竞争力提高。

同时,推进人口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储蓄率,进一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六、案例分析1.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暑期课程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清华大学在最近几年也推出了人工智能研究相关课程。

这样的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学习,也为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也为未来的交通建设打下了基础。

3. 腾讯的发展腾讯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互联网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

预言:2050年的中国

预言:2050年的中国

预言:2050年的中国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43期“中国向世界展示2050年的愿景”“2020年将是中国又一个强盛期的开始”……近日,中外媒体、专家和学者纷纷展望中国到本世纪中叶时的发展前景,都认为未来中国将会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会更加自信。

中国经济:有望超越美国德国柏林中国问题专家夫罗里扬·卢佩表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正为世界呈现“体量最大的小康社会”。

按照今年2月普华永道公布的2050年全球经济前景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中国205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GDP约占全球比重的20%。

而若以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水平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

2016年美国人均GDP水平约为中国的4倍,而到2050年,这一差距有望缩小为两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如果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50年我国的GDP总量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再追求二三十倍的增长速度显然不现实,只要能够匀速、稳定增长,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均GDP就足以达到发达国家的中游水平。

我相信,2050年我国将会实现两个方面的进步:一方面是城镇化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也能很好地解决住房、就业、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问题,真真正正地融入城市;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将达到更高水平,2050年左右城乡差距完全抹平。

2050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将成为贸易强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将十分稳固。

此外,未来中国制定的一些标准也将成为世界标准。

日本经济学家江原规由预计,203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世界的联系将比现在更加深刻。

日中关系将成为这张巨大网络中的一环,变得更加紧密: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驻日本,同时,在海外市场,日本和中国将从竞争者变成伙伴,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领域。

未来的中国,还会在全球化治理中扮演主导角色。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企业的十大选择对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企业的十大选择对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企业的十大选择对策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三天两晚报告会(2015年1月9-11日开课)课程总览钟朋荣教授既是知名的经济学家,又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咨询专家。

钟教授在北大、清华等地所讲授的《宏观经济分析》课程,内容深刻,观点独到;钟教授的《企业十大选择》课程,是他20年企业咨询经验的结晶,涉及到企业战略、企业制度、商业模式、企业投融资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对企业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该课程在全国演讲,受到企业家的高度好评。

具体内容见课程提纲。

钟朋荣教授简介钟朋荣,著名经济学家,是我国较早研究通货膨胀的专家之一,1987年出版的《中国通货膨胀研究》是国内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第一本理论专著,1990出版的《中国涨价风波》又从现实对中国通货膨胀作了深度分析。

最近所演讲的“通货膨胀与企业对策”的专题演讲深受企业家欢迎。

现任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

北京视野咨询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来,已为全国200多个地方政府和大中型企业提供过咨询服务。

兼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江西财大、西北大学等六所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总裁班和县市长班特聘教授,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总裁班和县市长班宏观经济分析、区域经济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授课教师之一;兼任北京裕兴、彩虹集团等5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兼任全国20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顾问。

曾在乡、区、县、中央四级政府任职;在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工作6年, 参与过不少重要政策的研究和文稿的起草。

主持制订过大庆、三九、包钢、大冶特钢、杭州汽轮机集、永煤集团、路安集团、华立集团、云南出版集团、郑州信托等100多家企业的战略方案和改制方案;主持过德隆、格兰仕、三九、方太等10多家知名企业的案例研究;主持制订过郑州、安阳、许昌、漯河、济源、温州、绍兴、台州、乌鲁木齐、吐鲁番、运城、襄樊、荆州、延边州、石嘴山、义乌、平阳、苍南、寿光、增城、新郑、清丰、滑县、内黄、福安、罗平、候马、左权、寿阳、路城等100多个地市、县市的经济发展方案。

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评语

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评语

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语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贡献无法忽视。

本文将评选出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并对他们进行评述。

这些经济年度人物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政治家、学者和创新者。

他们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创新创业和国内外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评选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可以展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活力。

这些人物代表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杰出人才,他们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评述这些经济年度人物的成就和贡献,深入了解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希望这些人物的经验和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中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

接下来的正文将从第一位到第十位经济年度人物逐个进行评述,以便更加全面地展现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力。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读者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以及这些人物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述,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和思考,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让读者对文章的组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来介绍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首先,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概述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对文章的目的进行说明。

然后,进入正文部分,依次介绍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每位经济年度人物都将包括两个要点的介绍。

在每个经济年度人物的章节中,首先会对该人物进行简要的背景介绍,包括其职务、所属行业等信息。

接下来,会针对该经济年度人物的贡献和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每个要点的介绍都将以段落为单位展开,使用合适的论据和事实来支持评价。

祁斌国家金融动荡下的中国经济展望(本文根据一次内部论坛发言整理而成)范文

祁斌国家金融动荡下的中国经济展望(本文根据一次内部论坛发言整理而成)范文

国家金融动荡下的中国经济展望(本文根据一次内部论坛发言整理而成)观点摘要:一、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致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人均GDP4000美元,如果7%,能够保持10年,正好翻一番。

翻一番就是8000美元,人民币升值20%就是一万美元,所以2020年左右,中国人均GDP成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人口正好是美国的四倍。

所以中国经济有望在2020年前后总量赶上或者超过美国,并突破中等发达国家陷阱。

所以未来十年,怎么看对中国都是最重要的,要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平稳、稳健的增长。

二、年终年初,又到了盘点和预测中国经济的时候。

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大部分是悲观的。

以前大家都说围城现象,里面人看外面好,外面人看里面好。

现在是,里面看外面是肯定不行了,欧美债务危机,外面看也里面也说不行,卖空中国,挺奇怪的,围城现象消失了,而且现在中国人自己也说自己不行了。

我看来看去,现在只有一种人说中国好,我把他称之为穿越。

就是老外来了中国,觉得中国挺好的,中国人一出国,说原来还是祖国好。

三、中国资本市场要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治理水平。

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关乎我们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193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的第一任总裁威尔逊首次鼓励工人用养老金买股票,此举激怒了当时美国的资产阶级,他们说,这样工人不就也变成资本家了吗?事实是,随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的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因为参与资本市场而成为了美国经济的股东,得以分享美国经济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巨大增长。

这一套制度建设,人家资本主义国家都搞成了,我们社会主义没有理由搞不成。

四、中国经济现在人均GDP4000美元,正好是一百年前阿根廷和美国的水平,1913年的阿根廷跟美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今天美国人均4万8千美元,阿根廷6000美元。

无独有偶,今天世界在猜是中国崛起还是印度崛起。

所以4000美元之后的长期竞争力靠什么?历史证明,不靠资源,也不靠大跃进,靠什么?靠体制机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快体制的建设,不断改革。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经济专家对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做出展望】10月1日,新中国迎来六十华诞。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向,新华网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中国银行(行情、股吧)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

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

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原创2015-06-29 倪以理、曲向军麦肯锡公司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民营银行准入放松、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重要变革,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未来银行业将进入发展新常态,进入挑战与机遇并存,优胜劣汰的关键转型时期。

展望未来,商业银行需要顺应未来十大发展趋势,抓紧时间窗口,尽快建设自身专业化能力。

1银行业的获利水平将进入新常态预计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ROE)将下降到GDP增速的2.0~2.5倍左右。

基于未来五年平均GDP增速6.5%的预估,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平均约在13%~16%之间。

同时,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差距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下被放大,银行的业绩显著分化,第一梯队优秀银行的资本回报率能够达到GDP增速的近3倍,而末端梯队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仅能达到GDP 平均增速,即6%~7%之间,甚至低于其资本成本。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与竞争加剧,预计未来十年将陆续出现由存款保险机构接管、重组问题银行的案例,以及二三线城市农商行、城商行被兼并收购的案例。

2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在国际上,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集团、以及聚焦单一行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并存。

通常专注单一行业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建立专业化优势,在竞争中胜出;在估值上,专业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在新兴的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日益重要。

为了支持国家产业整合、重构、提升的经济改革大战略,涵盖保险、证劵、银行、资产管理的金融混业经营将成为趋势。

一些大型混业金融集团已经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呈现出领先的态势。

而为了有效整合金融监管,监管治理制度也可能改革为准单一的监管体系;金融控股公司将是金融行业最有可能的公司治理架构。

3银行业被迫走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在净息差收窄,人力成本、合规成本高涨的压力下,银行业将被迫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

银行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应重点专注四大领域:第一,经营模式的设计、细化与执行落地,主要涉及营销组合与风险管理;第二,大数据与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决策利用;第三,跨国、跨领域专业人才的网罗、培养与使用;第四,掌握沿着价值链创造增加值的过程与定价能力。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大特点和三大机遇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大特点和三大机遇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大特点和三大机遇来源:新华网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日前,在泰康资产高峰论坛上,经济学家李稻葵发表了《未来中国十年经济大格局》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整理: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个发展特点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什么样重要的发展特点呢?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来十年增长的格局是前低后高,这是第一个判断。

为什么说前低后高?这个判断的基础是,我认为今天中国经济运行的速度是低于经济增长潜力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实际速度低于设计速度,这个判断非常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三个根据或原因。

第一个根据是国际环境。

全球经济只有英国和美国的增长达到了它的增长潜力,美国是2.5%,英国2.0%;其他国家都是低于设计时速的,几乎没有例外,比如说欧洲1.7%,日本0.7%;而新兴市场国家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大半的国家举步维艰,俄罗斯是-3%,巴西是-3%,南非也是-3%,还伴随着高通胀。

这是我判断的第一个根据。

第二个原因是债务。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理历史上遗留下的一些难题,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企业债务不仅达到了国内历史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高的,企业负债率和负债总规模占GDP的150%,在全球各个国家中名列前茅。

虽然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会进入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这就需要短期内降低增长速度。

第三个基本原因是增长点。

为什么说中国的经济增速低于潜力,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打造出新的增长点。

城镇化刚刚破题,还不知道怎样才能进入到快速轨道。

这一系列原因,让我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是低于增长潜力在运行。

既然如此,未来一定会逐步回到增长潜力甚至更高一点。

因此,我个人对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判断是前低后高。

中国经济还能怎么高呢?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应该不止目前的6.7%。

根据我们研究的最基本结论,在一个经济体已经达到市场经济起飞的前提下,判断它的增长潜力和增长速度,增长潜力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这个经济体和世界上最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也就是人均GDP的差距。

十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十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十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时期内,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自身国内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中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十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在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中国经济更显活力。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推动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扩大对外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

首先,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高位。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GDP增长率平均达到了约7%,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这种强劲的增长率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其次,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逐渐由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服务业的比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不断提高,这有助于提升就业率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城市化进程加速。

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

这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并为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第四,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

过去十年中,中国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世界领先的国家之一。

未来趋势分析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中国经济将继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并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第二,中国经济将不断面临内外部风险挑战。

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压力。

同时,中国国内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风险也需要应对,如债务问题、环境污染和人口老龄化等。

十八大之后的经济政策展望

十八大之后的经济政策展望



对于中国长期保持高储蓄率的原因,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对本报记者分析:第一,储蓄跟文化有关 系。亚洲人有节俭的习惯,亚洲国家的储蓄率都明显高于西方 国家;第二,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很多人储蓄 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未来不时之需,比如用来解决失业、医疗等 方面的问题;第三,我国的消费金融不够发达。在当前情况下, 我们目前可能要攒二三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如果消费金 融很发达,可能就不需要储蓄,而是用信贷的方式来完成这个 消费,这样就可以降低我们的储蓄率;第四,国内的消费有一 些被低估了。因为目前有很多服务类的消费不在我们统计范围 之内,或者很难精确的统计,比如像租房子的开支也是重要消 费内容,但目前却很难在税控范围之内。
中国居民人均储蓄过万 52%储蓄率世界 绝无仅有
2012年11月21日05:0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 [中国居民储蓄率有点高 (市场观察)] 作为全球储蓄率位居前列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储蓄率超过 50%,这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在当前,中国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调整经济结构的 双重挑战,提振内需、扩大消费已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 要手段。专家认为,应当逐步降低当前过高的储蓄率,优 化消费金融环境,努力提高居民生活保障,让他们敢于消 费、主动消费,从而加速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推动经济转 型。
• 储蓄率长期位居世界前列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的国民储 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 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国储蓄率 更是高达51%,而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 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 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中国经济中储蓄和投资 结构已严重失衡。以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进行分析,中国的 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1978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演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一、历史回顾1.1 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1978年,中国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效率、资源浪费、生产矛盾等。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阶段改革的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和开放政策。

其中,农村改革是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巨大成功,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3 经济体制深化与扩大开放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逐渐推行市场经济,引入外资,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推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同时,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4 经济体制全面深化的阶段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市场准入等。

这些改革举措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转型。

二、未来展望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创新驱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2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2.4 加强金融体制改革与风险防控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未来,中国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经济专家对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做出展望】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趋势之三: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趋势之四: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趋势之五: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创新将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趋势之六: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潜力最大的是文化与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层次结合趋势之七:网络生活进入物联网阶段“物联网”将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未来10年,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加速相互融合,我国消费电子产业融合创新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引领电子消费进入一个更便捷、人性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消费类数码产品设计将呈现出更加便携化、个性化的趋势。

小型化、超薄化并具有时尚、轻巧、简单易用特性的数码产品将成为消费的主流。

绿色技术成为消费类电子产业首要关注的焦点,节能、环保、健康的产品设计理念,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发展趋势。

未来10年,高科技结合人性化、个性化将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技术追求和研发哲学。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应用不断涌现,消费电子产业的边界将日益模糊,产品门类五花八门。

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屏幕、可上网液晶电视、大容量快速存储技术、高清晰数码影像产品、高度集成的信息终端等产品将实现结构的不断创新和彼此无缝连接,在工艺设计领域趋于实现人与信息的充分完美结合。

数字家庭将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未来的强劲增长点。

信息技术的家庭应用实现了家电产品高度的数字化和联网化。

数字娱乐产品设计更注重个性和时尚,更强调用户的情感体验和用户界面的设计,追求让用户在使用中得到乐趣甚至是惊喜。

岁月见证未来展望建国年中国人民的发展愿景

岁月见证未来展望建国年中国人民的发展愿景

岁月见证未来展望建国年中国人民的发展愿景中国人民在建国初期面临着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下定决心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开创中国大地上崭新的未来。

岁月见证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付出和不懈努力,也见证着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

本文将围绕岁月见证未来展望建国年中国人民的发展愿景,从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希望的未来。

一、经济发展的迅猛进步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各种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艰巨。

然而,中国人民始终坚定信念,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努力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梦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未来展望,中国将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科技创新的战略引领中国人民深知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坚信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科技发展理念。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如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这些成就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中国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生态系统,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三、教育优先的人才培养中国人民深知优质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教育始终是中国发展的基石。

自建国年起,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现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未来展望,中国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四、文化自信的时代象征岁月见证中国人民保持文化传统的自信心。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中国人民相信,文化的多元和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精)

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精)

一、国内外形势最终决定发展方向和定位常言道“因势利导、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是强调形势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什么样的形势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金融危机前30年,在全球经济分工合作形势下,让中国选择了“国际代工”的发展道路,并得到了长足发展。

20 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各国都在寻求救命稻草,连美国、欧洲这样的发达经济体都不得不反思传统的、公认的经济理论,并试图摸索新的经济模式,中国同样也面临激烈的调整。

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老思维和旧理论去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的问题,犹如刻舟求剑。

归根结底一句话:国内外形势和自身状况才最终决定中国的发展道路。

二、国际形势——国际制裁将长期存在,国外市场大幅萎缩,国际资本跃跃欲试抄底中国由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加剧,加速了虚拟经济衰退和实体经济的下滑,迫使欧美发达经济体就业和民生遭遇冷冬,也让欧美各国清楚地认识到发展完整经济体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同步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重要性。

于是,美国率先选择经济转型之路,开始摒弃一直标榜的“少而精”的国际化专业分工的产业模式(即由美国专做设计和知识产权,由发展中国家做实体生产加工,转型发展“全而专”的本土全产业链经济,为此,奥巴马提出了打造“美国制造”的经济复兴计划,以发展独立的经济体系,摆脱受制于人(主要是中国的国外依赖。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进一步提高“自给经济”依存度,大力保护本土制造业。

而阻碍欧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的威胁却是欧美用30年时间亲自扶持起来的廉价的“中国制造”。

从08年至今,美国和欧洲通过采取干预汇率、抬高国际物质价格、反倾销制裁、运作热钱、限制技术出口、军事威胁、领土争议政治化、人权环保政治化等手段直接或间接抵制和打击中国出口,其目的可谓一箭双雕:一是要为欧美的民族制造业振兴减少竞争,创造发展环境,争取宝贵时间。

二是逼中国经济和民生下滑,逼迫中国开放国内市场,这样,欧美就可以依靠他们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更多参与、主导和控制中国市场,赚取更多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专家对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做出展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向,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中国银行(行情股吧)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

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

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资料图片来源:中新社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

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

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

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

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

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

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

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

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

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

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中国新车消费市场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快,这一天将在2015年来临。

202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超过2000万辆,比今年翻一番。

届时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至少1.85亿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将给能源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同时继续提高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

技术进步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缩小同世界汽车强国的差距。

如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我国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突破,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2020年,我国汽车出口占整个国内生产的比例将会由去年的7.3%提高到20%左右。

伴随着汽车的大量出口,中国将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的大众品牌。

10年前,中国有110家整车生产企业,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大汽车集团的产量占整个国内产量的44%。

2008年,国内整车生产企业数虽然降到82家,但三大集团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只提高不到五个百分点,为48.7%。

未来10年,三大集团在国内的地位有可能面临其他企业后来居上的挑战。

趋势之三: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未来1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但人均能源消费量仍只有日本和西欧国家的一半,不到美国的1/3,相当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我国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的比例将从目前3%提高到2020年的20%。

我国能源政策将面临巨大压力,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呼声将逐渐高涨。

国内民众环保意识也将明显加强。

两者将共同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经济结构向低碳化转变。

近年,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加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自2004年的1.6逐渐回落,2008年降至0.44,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型经济体极其罕见。

如果这一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超低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够维持,今后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8%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将年均增长约4%,至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相当于32亿桶原油,接近美、英、法、德、意的总和。

国内能源的增产将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近20%需要通过进口满足。

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净进口将超过八亿吨标煤,相当于5.6亿桶油当量,约占全球能源出口总量的1/5。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快速推高能源价格。

以石油为例,10年后原油价格将冲上200美元/桶(2008年不变价),至少牢牢站稳在150美元/桶以上。

煤炭、天然气、液化气以及铀的实际价格比今天翻番也基本没有悬念。

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后10年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将超过恐怖主义成为头号国际议题。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0年至2008年,全球能源年消费增加约20亿桶油当量,其中我国消费增量占一半以上。

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乃至太阳能等非碳基能源,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硫回收、碳捕集等清洁能源技术,是我国走出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

预计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

趋势之四: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未来10年,我国商业银行将从传统以“融资中介”为核心向以“财富管理”为核心转变,零售业务将成为未来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目前对银行利润贡献最大的对公业务占比将明显下降。

未来银行将减少对靠存款筹集资金的依赖,金融创新带来的高杠杆化金融衍生品将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传统银行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逐渐让位于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

未来银行对客户的意义不再是“存钱罐”和“贷款批发商”,而是以银行业务为核心,辐射保险、证券、基金、产权经营等多个领域的“金融百货公司”。

对客户的财富资产管理将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

未来银行在代客理财时,投资领域将从股票、债券、基金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结构性衍生品、商品乃至艺术品。

银行将不再以柜台服务为主,目前在银行网点供客户缴费、存取款、查询的金融终端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网上银行将完成过去只能在银行网点办理的各种业务。

作为银行为客户推出的最便捷的支付工具,银行卡在功能和外型上将有大的飞跃。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渐向银行渗透,出于追求规模经济和分散风险的考虑,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由此将催生一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作为金融加速器,银行杠杆化产品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银行消费信贷推动消费者杠杆化率提高,对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转型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趋势之五: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创新将促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未来10年,中国将由纺织工业大国跃变为强国。

在纺织服装市场整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家用尤其是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的扩展将尤为引人注目。

就纤维消费总量而言,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将“三分天下”。

作为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服装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

未来10年服装更加多元化是不容置疑的趋势,休闲生活理念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渗入服装消费,人们更加追求通过服装显示自己的文化层次和品位。

我国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未可限量。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我国服装企业数从仅约两万家增加到近30万家,从业人员从不到百万增加到超过400万,服装产量从不到20亿件增加到超过200亿件,服装出口从约10亿美元发展到超过1000亿美元,我国成衣出口总量占全球出口总量份额超过三成。

目前我国城镇人均衣着支出超过1000元,是农村居民的五倍以上。

未来城乡服装消费市场都将呈现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对于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目前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纺织品消费纤维的比重为53:33:14,与本世纪初的68:22:10相比,服装占比明显下降,预计10年后,这一比例将演化为40:35:25,类似于当今欧美国家“三分天下”的格局。

未来10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更快、质量可能会更好,将会大大的改写整个国际经济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