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合集下载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1.好莱坞:美国洛杉矶郊外的电影城,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

汇聚着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WB)华纳兄弟、哥伦比亚公司等电影巨头都汇聚在这里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电影城,好莱坞也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好莱坞的电影是线性的、连贯的,足以吸引人而不需思考。

它是10岁孩童都能读懂的电影,背后隐藏的是商业规则。

好莱坞的影片只为了满足人的欲望,人们丧失了对自我的追思和反问。

它成了全球最大的“造梦工厂”,是美国以影视工业为工具推进全球殖民的手段。

】2.巴赞:安德烈·巴赞,法国战后写实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欧洲艺术电影的高标。

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50年代创办《电影手册》,著作《电影是什么》开创了再现美学,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思想,是战后电影艺术的关键转折,已成为西方电影美学的里程碑。

【在他之后,“再现美学”作为一个新的美学流派崛起,占据了主流高峰。

】3.公民凯恩:《公民凯恩》(1941)。

奥逊·威尔斯的不朽之作,被誉为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

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

奥逊·威尔斯是好莱坞的叛逆,他在这部作品中摒弃了当时通行的电影美学原则,改变了好莱坞传统的影片拍摄模式,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部重要实验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

【其中,“景深镜头”等等技术上的创举,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命,而是观念上的启迪:电影是将梦化为现实的同时将现实化为梦的最好的工具。

“玫瑰花蕾”,已经成为美国电影魅力的象征,也成为电影历史上的最著名的谜语。

】4. 德国新青年运动:德国新青年电影运动发端于二战后60年代初,1962年以亚力山大·克鲁格为首的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一个著名“宣言”,他们宣称要打破旧的电影样式,克服电影的商业性,“创造一种从形式到思想上都是新的电影。

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

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

影视艺术概论总复习绪论电影与电视一、影视概念•P19•关键词:–影像艺术的表达对象–载体–目的–综合形态二、电影与电视的诞生(一)电影的诞生1.电影诞生的三大技术原理A.视觉暂留原理B.摄影术C.放映术2.对电影诞生做出重要贡献的三大人物A. 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B.卢米埃尔兄弟C.梅里爱(二)电视的诞生1.技术准备:远距离图像传输技术的发展2. 实验性播映•1926年1月26日,•贝尔德(英,1888-1946)•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标志着电视的诞生3.正式播映•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电视台.二、影视异同(参考教材P20)(一)影视相似之处1、视听效果相似传播逼真的动态影像和声音2、影像手段相似–光波的录制–影像重现3、传播功能相似–反映现实–认识教育–审美4、商业化的组织结构相似(产业化)–服务、娱乐大众并赢利(三)影视不同之处1、摄制手段不同•摄影机与摄像机2.影像记录不同•.胶片与磁带3、收看方式不同:影院观看与家庭收视4、控制方式不同• A.电影是机构控制• B. 电视是个人观赏自由控制5、收入来源不同–票房–广告6、观赏经验不同–电影——梦,提供超日常经验–电视——窗,提供日常经验7、社会影响不同–电影地位比电视高–电视影响力比电影强三、电影与电视的相互融合四、电视电影的出现:电视与电影融合的产物•1、电视电影的概念P151•2、电视电影的特点•3、电视电影的发展•4、电视电影的功能•5、电视电影的艺术特色–(1)电视媒体播放,题材贴近生活;–(2)主流媒体播放,娱乐精神适度,弘扬正能量;–(3)赢利压力小,创作技巧相对自由,追求艺术手法上的实验性第一讲影视艺术作品的构成第一节影像和镜头一、摄影机与镜头(一)创造性的摄影机(摄影机的审美功能)1、观众与摄影机―合一‖(1)合一的具体表现:观众与角色的合一(2)合一的效果:距离的消失2、叙事视角的自由(1)摄影角度的变化造成视角自由地转移(2)摄影距离的变化实现可视范围的无限扩张(二)镜头•1、定义•2、镜头构成要素:景别、构图、光影、色彩、镜头运动二、剪辑与蒙太奇(一)剪辑1、定义2、最常见的剪辑:连贯性剪辑(1)定义:连贯性剪辑是一套特定的剪辑方法与系统,其目的在于连贯而清楚地讲述故事(2)连贯剪辑的效果–隐藏了片断的连接点,保持镜头的流畅–让观众忘记摄影机的存在3、连贯剪辑的主要方法•(1)化入化出•(2)叠化:是剪辑中的一个技巧,是相对于―切换‖的,就是在一个镜头中缓缓地可以看到向另一个镜头过度。

《影视艺术史论》复习知识点

《影视艺术史论》复习知识点

一、作业题:蒙太奇理论、长镜头理论、影评、(法、德、意)电影概述、港台地区电影史概述。

1、蒙太奇理论:1)概念:镜头的剪辑与组合2)作用:叙事、创造新时空、创造新含义、创造节奏、表现情绪与情感。

3)分类:叙事蒙太奇;艺术蒙太奇;蒙太奇思维。

4)发展:单镜头(卢米埃尔兄弟)—叙事(鲍特)—交叉(格里菲斯)—苏联蒙太奇学派—电视编辑—数字化编辑2、长镜头理论:一种写实主义理论。

代表人物:电影理论家与影评家安德烈·巴赞和德国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主要表现在:1)电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2)场面调度(镜头内的蒙太奇)。

3、专业影评模板:1)反响;2)主题思想;3)风格特点;4)叙事结构;5)视听语言:视觉(造型、光影、构图、色彩),听觉(语言、音响、音乐),声画关系;6)制作人员;7)商业与艺术;8)片名,片尾等;9)细节;10)反面。

对于前几个方面给大家一个例子:《这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评。

反响:经典获奖影片。

主题思想:人类永恒,战争对个人的影响,有由个人映射战争。

风格特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戏剧性差,散文性强。

叙事结构:顺叙式,中间穿插倒叙和插叙。

4、(法、德、意)电影概述、港台地区电影史概述。

关于这类题,如果考到,答题思路:以时间为线索,每个阶段的特点,电影运动,著名导演及代表作简要说明即可。

如果实在不会,可以根据自己平时观影经验结合上课印象按自己的理解或个人观点分析一下该国的影视特点,但是一定要写,不要空白交卷,主要是为了尽量给分数,避免挂科。

法国电影史简述:(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放映其摄制的最早一批电影短片《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火车到站》《婴儿午餐》,标志电影的诞生。

(2)一战后—1928年,在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冲击下,出现电影革新运动,先锋派电影思潮: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狭义先锋派。

(3)20年代,“印象派”,特点: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创造氛围,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追求造型美、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整理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整理

电影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短片的日子,使电影正式诞生的时间。

五个短片《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

(世界电影的开始: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五个短片)中国电影的开始:1905年戏曲片《定军山》美国影片《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从此由纯视觉的无声电影进化到了视听结合的有声电影时代。

升格:慢动作,也就是高速摄影、升格摄影,是指摄像机以高于每秒24格的运转频率来拍摄。

降格:快动作,也就是低速摄影、降格摄影,是指摄影机以低于每秒24格的运转速率来拍摄。

起幅:从画面静止开始落幅:到画面再度静止结束景别的定义:因摄影机和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拍摄而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即景别就是被摄主体(人、物、环境)在画面内呈现的范围。

景别的分类:按被摄主体在画幅中被截取部位的多少为标准分为:远全中近特 远景、大远景:又称空镜头,以物为主,通常用于片子开头和结尾全景:重点表现主体,从整体上表现,人物具体真实,用来解释人和环境的空间关系,展示世界规模和气氛。

中景:表现人物半身的形体关系,能带出环境,表现人物具体。

近景:近一步突出拍摄主体,创造交流感。

特写:视距最近的镜头。

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动机,很适合于表现叙事性的细节。

特写镜头用在戏剧高潮的顶点上,或用来表现直接引出高潮的细节,可以引起观众对这一细节的更大的注意,加强高潮的力量,突出人物性格。

镜头的运动形式:推拉摇移跟升降推镜头:视觉效果,景别以全景、中近景到近景、特写。

(是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逐渐接近被摄主体的镜头运动形式。

)拉镜头:远离式拍摄,悄悄退出,画面中内容越来越多。

(是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的镜头运动形式。

)摇镜头:机器不变,镜头方向变化(是一种中心不变、可以全方位摇动的镜头运动形式。

)移动镜头:机器改变位置,在固定范围内以某种方式移动。

(是指摄影机在空间范围内,沿水平面、按一定轨迹、做各方向移动的镜头运动形式。

影视艺术概论资料【最新】

影视艺术概论资料【最新】

1播客的特点?1传播特点(中心消失)2文化特点(多元文化:主张多元个体差异 1形式(脱口秀音乐播客 ) 内容(素材多元)2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共同发展(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2播客给影视艺术带来的最大的冲击是什么?借助播客人人都是导演,打破了文化的制度规则制作规则。

注入新的血液,更加繁荣。

3手机电视内容内容提供应具备的特征?1微视频(时长5-20分钟)2内容区分从窗口化版本化(以许多不同的版本提供信息产品,区分:时间数量质量)3内容个性化一对一营销。

4媒介融合时代媒体发展的格局和走向?新旧并存 功能互补 边缘融合5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1分流受众数量:从单向到互动,网络化个性化媒体,多媒体融合,受众拥有了充分选择权强大生命力意味着更多受众2冲击消解传统媒体:冲击:冲击生存 1多媒体优势 2时间空间优势 消解:边缘模糊6电视专题片的艺术特征?真实性与艺术性并存:核心观念是真实,图像加强真实。

拍摄使用艺术手法:蒙太奇和镜头创造性,导演重拍,情景再现,影视资料和绘画的应用。

7综艺节目的演变及特点?从晚会体到游艺体到竞赛体的演变,体现了社会思潮电视观念的变化,娱乐化真实化平民化趋向。

特点:主持人从庄重到活泼,节目参与者从明星到普通人,观众从被动到主动。

8电视综艺节目的概念及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杂糅多种艺术形式的电视节目,形式不拘一格,魔术表演访谈游戏等。

1晚会体综艺节目:83春晚开创:略显稚嫩,但是中国电视节目跨出的一大步,节目形式丰富多样,融娱乐性知识性民俗性于一体,强调了春节的祥和气氛。

综艺大观使晚会体常态化,衰落原因:观众欣赏口味提高,晚会体形式日渐僵化2游艺体: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90年代人们关注当下生活希望娱乐并想获得快乐,定位学生白领,游戏动作行戏剧化,全方位突破晚会体。

3竞赛体:超级女生。

21c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需要娱乐放松,在竞赛中宣泄压力,海选淘汰戏剧性,网络投票多元互动。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题及答题要点 我自己的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题及答题要点  我自己的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题及答题要点一、名词解释(共10分)杂耍蒙太奇长镜头理论新好莱坞情景喜剧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40分、选做4题)1、爱森斯坦与格里菲斯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什么地方?2、什么是电影艺术?与其它艺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电视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电视连续剧与情节系列剧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5、为什么说卓别林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表现在什么地方?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0分)电影的本质是对生活的纪录,所以蒙太奇理论是违背电影本质的。

四、论述下面的问题(任选2题共40分)1、试述建构影片的基本单位和电影故事的结构特点。

2、为什么20世纪60年代之后人们对“电影本体”的争论逐渐淡出?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区别?参考答案要点一、杂耍蒙太奇用尺数较短的镜头作闪现式切分。

长镜头理论巴赞理论的简单称谓。

指原则上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尊重,对时间空间完整性的尊重。

新好莱坞相对于经典好莱坞而言的,指60—70年代好莱坞调整策略之后出现的一批青年导演以及他们制作的面向年轻一代观众的“反传统”电影。

情景喜剧是美国电视剧中的一种主要类型,是以30分钟为一个单元的系列喜剧。

二、1、爱森斯坦与格里菲斯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什么地方?联系:共同创造和发现了蒙太奇区别:格是在实践上,爱是在理论上。

2、电影艺术与其它艺术的主要区别:电影主要表现在对语言艺术、绘画艺术、表演艺术等的综合性上。

3、电视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纪录实事达到与历史事件同步的功能;缩小文化差异加速全球化进程;改变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活习惯;对意识形态的左右功能。

4、电视连续剧和系列剧在结构上的区别:连续剧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在整体上是封闭的,但每一集是向下一集开放的。

系列剧每一集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集与集之间是封闭的,但整体上又是开放的,根据观众要求决定其长短。

三、判断正误错。

原因:电影对生活的纪录只是其特点之一而不是全部,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叙事和表意功能,所以,蒙太奇理论并不违背电影的本质。

2024年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考试题(附答案)

2024年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考试题(附答案)

2024年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A、《八百壮士》B、《定军山》C、《难夫难妻》D、《塞上风云》标准答案:C2.通过镜头和画面的连接、将不同形象加以并列使之产生比拟、象征、暗示等作用的蒙太奇手法是()A、对比蒙太奇B、理性蒙太奇C、心理蒙太奇D、隐喻蒙太奇标准答案:D3.最早进入电影史册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有着某些简单情节的影片是由()摄制的。

A、乔治·梅里爱B、格里菲斯C、威廉·保罗D、卢米埃尔兄弟标准答案:D4.()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A、电视B、MTVC、歌剧D、电影标准答案:D5.被世界上公认的早期的长镜头经典作品,是英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的影片A、《绳索》B、《北方的纳努克》C、《水浇园丁》D、《太空旅行记》标准答案:B6.()是衡量影视艺术作品思想性的尺度。

A、技术标准B、艺术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标准答案:C7.下列哪一部影片不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A、《偷自行车的人》B、《乡音》C、《罗马11时》D、《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标准答案:B8.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于A、1946年B、1956年C、1958年D、1962年标准答案:A9.下列哪一部影片是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英格玛·柏格曼的代表作?A、《纸月亮》B、《第七封印》C、《刺》D、《大白鲨》标准答案:B10.下面哪一部影片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张艺谋创作的?A、《黑炮事件》B、《乡民》C、《菊豆》D、《黄土地》标准答案:C11.电视记录片北方创作群体的美学风格是A、悲壮B、幽默C、纤柔D、阳刚豪放标准答案:D12.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A、《歌曲红牡丹》B、《春蚕》C、《狂流》D、《马路天使》标准答案:A13.把长镜头理论提升到美学高度的电影理论家是A、普多夫金B、沃尔特C、贝拉·巴拉兹D、巴赞标准答案:D14.下列不是中国电影萌芽时期的第一代导演的是A、郑正秋B、洪深C、欧阳予倩D、沈西苓标准答案:D15.约翰·怀恩属于哪种类型的角色?A、西部牛仔B、浪子C、私家侦探D、军人标准答案:A16.1935年,美国人马摩里安导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A、《浮华世界》B、《巴顿将军》C、《教父》D、《爵士歌王》标准答案:A17.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的是A、柏林国际电影节B、莫斯科国际电影节C、戛纳电影节D、威尼斯电影节标准答案:D18.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片是A、《大独裁者》B、《一个国王在纽约》C、《摩登时代》D、《凡尔杜先生》标准答案:A19.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一部影片会在技巧的革命性和内容的反动性之间存在着这样触目的矛盾。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影视艺术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影视艺术:1影视艺术是综合的艺术2影视艺术是蒙太奇艺术(文学中也有蒙太奇)3影视艺术是照明性艺术(巴赞认为影视艺术就是把客观搬到银幕)4影视艺术是“一项世界性语言”5影视艺术是以科技为中介的消费艺术(非产品)影视概念: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响艺术的表达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实现以视觉为听觉综合为观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影视意识的基本特征:1画面性、视听性 2 动态性、逼真性(侏罗纪公园)3综合性、大众性(不分年龄、教育情况、涉及分工、题材综合)4现代性、进行性5科学性、科技性(动物世界)6商业性、消费性影视作为媒介的主要属性:1大众性和通俗性2娱乐性和消费性3宣传性和劝服性(意志的胜利)4引领(时尚)性和再(文化)造性。

(韩美剧引进)5(媒介)汇聚性和(传播的)动态性。

影视传播的共同点:1内容的生动性2效果的强烈性3信息的多样性4手段的科技性前期制作:剧本分解、拍摄日程表、提示板、制作日程表、预算、每日通告剧本专有名词:镜头、场景、段落制片:1协助导演挑选演员和场景2协助导演跟各个部门沟通(现场制片和外联制片)化妆师:1在拍摄演员之前先拍其他镜头2化妆师及助理分工3随时跟妆4淡妆工作回顾:1 前期沟通2提案3政策文件4撰写脚本5组建工作团队6看拍摄天气构图色彩是构成彩色画面的基本要素可以均衡画面构图,美化画面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环境,交代细节三原色:红、绿、蓝影调:高调、低调、中介调高调特点:白到浅灰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绝大部分感情色彩:明快、淡雅、纯洁;惨淡、空虚、悲哀低调的特点: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绝大部分感情色彩:深沉、庄重、刚毅;黑暗、阴森、恐惧中间调:以灰调为主,反差小,层次丰富感情色彩:和谐、平稳彩色:带有冷暖倾向色彩色彩三要素:明度、色相、饱和度明度: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阴暗程度的感觉可以简单的称为亮度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三元素:红(品红)黄、蓝原色:指通过其他颜色不可调合对比色:两种可以明显区分的色彩红——绿黄——紫蓝——橙影像色彩:色调: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一定色彩倾向色调类型:暖色调、冷色调、平调色调出现在影片中的几种情况:1整部影片,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鸟人、好男好女)2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个色调贯穿一个段落(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3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日内瓦医生)4一个镜头(辛德勒的名单)影像色彩:1 渲染环境,营造氛围,表现人物的心境2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主题3表现作者的诗意局部色相:如一朵红花,一个女人的白裙(罗拉快跑)黑白片色彩在影片中交替出现的作用:1表现人物心境(恋人曲)2表现作品的主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3剧作结构处理色彩象征意义:传达主观情感,情感色彩与人类生活习惯和民族传统习俗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艺术性: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1、高度逼真性: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艺术真实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

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

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

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

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

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

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

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

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程序。

电影生产虽然不能不受到资本的控制,但是,它毕竟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演员等诸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神性劳动,资本控制不了每一个电影生产者个体的精神,控制不了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这就为进步的电影生产者打破资本的控制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电影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亦大有人在,例如卓别林,他的电影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打闹喜剧形式出现,在保证电影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现代大生产状况下大众的生存境遇,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被扭曲异化的深层事实,从而为人类思考自身的现状提供了契机。

而充分融入资本主义电影商业机制的希区柯克,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自己的电影中做到了这一点。

科技性:电影的科技性体现在电影依靠技术的手段进行生产。

电影就是根据“视觉滞留”原理,运用摄影和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数字电影除外),通过放映以及还原技术在银幕上形成能表达一定内容的活动影像和声音的一种技术。

从默片、黑白——彩色有声,从摄影到数字化多媒体制作方式也即数字电影的出现。

1995年《玩具总动员》从电影拍摄,到制作,再到发行放映,均采用数字化技术,技术推动了电影的发展。

意识形态性1.电影意识形态的概念:电影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形态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

电影里所表现出的一种意识,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电影的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强调,电影都是有意识形态立场的,电影通过特有的叙事和修辞来表达意识形态的含义。

代表著作——《阿凡达》意识形态分析:《阿凡达》通过电影技术给观众带来强大视觉冲击后,再通过巧妙的剧情结构塑造,让观众与电影内容认同,同时让美国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的表达隐藏其中。

《阿凡达》整体还是采用了好莱坞惯用的程式化的叙事模式——地球人入侵外星球并想据为己有,地球人控制的阿凡达保卫了外星球。

那些通过缜密构思搭建起的客观大背景,只是为了让大众更加轻而易举地理解导演想要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引起观众对传统文化中的侵略与反侵略产生共鸣,简单的叙事结构让任何受众都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它。

从而接受导演的意识传达,也就是其文化价值观念念,同时也接受其表达出的意识形态。

论述2 :第五代导演的艺术特色(1)历史文化反思与强烈的忧患意识。

开掘历史文化底蕴,反思愚昧落后、封建文化对人性的扭曲禁锢。

在严酷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下,剖析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文化寓言。

将民俗内容纳入电影表意系统,突出历史文化意识和民族特点。

影片画面、构思成为深刻的文化阐释。

(3)新的电影美学形态。

打破戏剧化叙述模式,探索电影艺术自身的表意功能。

追求电影化,发挥影象造型功能,构图、光影、运动、音响音乐的运用造成强大的视觉与心理冲击力。

(4)隐喻象征手法。

包含深刻所指的象征符号,通过暗示、引申、别解调动观众联想、思考。

(5)不以生活就范某种政治概念或思想意念,而是让生活带着本身的盐腥味,并深深凝结着艺术家主体的人生体验和思考,质朴而富于力度地予以表现。

追求画面造型力度和象征性。

第五代导演的个性化风格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一)《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

翠巧的悲剧。

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

凝固静态的镜语,缓慢滞重的节奏。

低机位拍摄,非平衡构图。

第五代导演代表作(二)《菊豆》张艺谋导演。

封建宗法制伦理与自然人性、与欲望的冲突。

压抑扭曲的灵魂与囚禁窒息的生命。

“弑父”主题原型。

色彩及其对比,静态长镜头。

象征隐喻的画面。

问答题1.第四代导演的创作特色六十年代前期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科班电影人,又称“学院派”。

有坚实的专业基础,文革中被耽误、文革后崛起的中年电影导演、电影工作者。

吴贻弓《城南旧事》《巴山夜语》张暖忻《沙鸥》《青春祭》第四代导演的创作特点突破人性禁区,对人的尊重。

人的价值、合理欲望的表现。

不再以简单的阶级属性来规范人。

还历史人性以本来面目。

追求纪实美学风格,摒弃戏剧化、情节化结构模式,追求艺术性和思想哲理意蕴。

个性化的创作。

用“摄影机笔”书写独特理解感受,借鉴现代化电影语言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2.蒙太奇与长镜头蒙太奇: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通过镜头的组合与连接,构成电影独特语言形式。

长镜头:——电影的本体是有电影的本体语言——长镜头与电影语言的独特组合形式——蒙太奇共同构建的。

两大派别的区别:A、现象:蒙太奇:1、抽象;2、解释;3、分散。

长镜头:1、具体;2、实录;3、完整。

B、心理:蒙太奇:1、表现导演的主观意识;2、对观众有强迫性;3、一切都要通过导演的事先安排。

长镜头:1、强调导演的客观性;2、强调观众的自由选择;3、自然的包含一切选择性。

C、技术方法:蒙太奇:1、采取分析法;2、孤立的人物;3、调整时间性;4、采用短镜头,重视特写。

长镜头:1、综合性;2、讲究整体性;3、讲究空间性;4、用长镜头,深焦距,全远景。

蒙太奇概念——法文“montage”,原建筑学术语,意思是指组装、装配、构成。

指镜头、画面、声音有机组合的方式手段,通过连接、组合,构成时间空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完整性。

1、蒙太奇的功能、作用叙述故事——组织富有戏剧性的素材,形成完整的事件、情节。

连接的手法技巧:无技巧切换;有技巧切换。

表达思想——运用画面间的隐喻、对比、象征等关系来表达思想情感、阐发意义。

创造时空、运动和节奏——自由的虚拟的时空。

蒙太奇运动。

画面节奏与叙事节奏。

镜头组合时间长度、运动速度、幅度和强度。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画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的画面的整体性。

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电影应该是现实的渐行线,强调电影对于现实的纪录,努力还原时间的完整性、真实性和连续性。

《锡鼓》中的强迫吃鱼:(1) 由于时空的完整保持了故事、动作、情绪各方面的连续性,给人真实的感觉;(2)产生含义的暖昧和信息的丰富,因为克服了蒙太奇选择高峰瞬间的单一对列,使镜头更有意味。

如《锡鼓》中奥斯卡弟弟的生日;(3)有利于从多角度来观察动作。

如《幻灭》中的唱歌、《W的悲剧》中的被迫承认。

长镜头的美学特点:叙述的完整性、逼真性;表意的丰富性;画面的开放性。

长镜头与蒙太奇的关系:长镜头是一种镜头内部的蒙太奇组合方式3.格里菲斯的贡献:1、将独立的镜头组成段落,形成电影特有的节奏和叙事性。

2、平行蒙太奇与“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叙事模式。

3、特写、闪回、分割画面等拍摄技巧的运用。

4.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点:A、内容题材的真实性。

取材生活,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B、日常性、纪实性美学原则。

两大口号:“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

C、生活流的结构,反对戏剧化模式与人为编织的矛盾纠葛。

D、实景拍摄;自然光;拒绝明星制,雇佣非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50 真实客观的叙述,深刻而理性的社会批判。

跟拍、固定镜头和慢移动镜头;非职业演员。

5.法国新浪潮派与左岸派新浪潮派:1959年法国嘎纳国际电影节,若干部由法国青年导演拍摄的影片,以崭新的电影观念和表现形式令观众耳目一新。

此后四五年间大约有200多位电影新人推出他们的新作1962年《电影手册》在特刊上正式使用“新浪潮”来概括这次影响巨大的电影运动。

新浪潮派理论主张:1、强调电影的纪实本性。

2、运用长镜头与景深镜头保持时空的完整性避免蒙太奇的强制切割。

新浪潮派创作特点:1、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反映世界的荒诞性、非理性。

当代都市人的处境、心态。

强烈的主观性和悲观色彩。

2、随意性和即兴性特点。

非线性叙事结构,时空表现更为灵活。

以跳接、快速剪接取代化入化出、淡入淡出。

3、跟拍、抢拍和长镜头等拍摄手法,自然、逼真、偶发的纪实风格。

4、代表人物:戈达尔(《筋疲力尽》1963)、特吕弗(《四百下》1959)法国左岸派电影左岸派形成于50年代末,主要代表人物有阿仑·雷乃、玛格丽特·杜拉、罗伯·格里耶等。

由于居住在塞纳河左岸,故称“左岸派”。

该派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探索上比“新浪潮派”更具有实验性。

“左岸派”电影的艺术特点:1、“左岸派的题材围绕两个纲:一是错综交替地表现时间,一是对人的精神作用加以探索。

”——克来尔·卢克佐2、展现现代资本主义的异化境遇,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表现回忆、记忆、遗忘、潜意识等主题。

3、意识流电影。

打破传统的时空观,以闪回、跳跃的结构连接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

建构错综复杂的心理时空。

4、讲究构图与用光效果。

拓展声音空间。

独白、旁白、对白的魅力与音响的设计。

6.经典电影理论(一)、先锋派电影理论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受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法国、德国为中心,包括瑞典、西班牙等西欧国家(二)、蒙太奇电影理论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至此蒙太奇真正成为一种艺术手法,并标志着世界电影从开初的市井“杂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艺术蒙太奇成为电影理论美学的高度: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三)、纪实电影理论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意大利、法国安德烈*巴赞:电影影像本体论和长镜头理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关注电影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以及电影的意识形态特征(四)、作者电影理论20世纪50到60年代最早源于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弗朗索瓦*特吕弗《四百下》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加缪《黑人奥尔非》共同的特点:注重导演个性艺术色彩特吕弗: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导演是一部影片的真正作者,应当完全根据自己的构思来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影片,并在他的一系列电影中保持风格的统一性电影作者三个基本条件:最低限度的电影技能、明显的导演个性和一贯的风格特征、电影应有的内在含义7.电影符号学关注电影文本系统的组织以及符码读解,标志着现代电影理论对经典电影理论的超越和突破20世纪60年代有第一符号学和第二符号学之分,后者也称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第一符号学:随法国结构主义思潮兴起诞生三大领域:1、确定电影的符号学特性2、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3、分析电影本文的叙事结构8.蒙太奇分类蒙太奇的分类: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修饰蒙太奇①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又称叙述蒙太奇,是以展示事件、交待情节、表现冲突为主要宗旨的蒙太奇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