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大师陈照丕的手抄秘籍(陈家沟流传)
陈照丕先生晚年手抄本:太极拳的呼吸法则!收了吧!
陈照丕先生晚年手抄本:太极拳的呼吸法则!收了吧!什么是呼吸自然?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就是医生号脉也是听呼吸的。
这个是自然的呼吸,就是肌肤毫毛,肉丝内都带有呼吸。
并不是打太极拳,哪一式为呼,哪一个式子为吸,这样用呼吸就不是自然呼吸,是用喉咙的呼吸,就成了拉风箱的呼吸,这样的呼吸不但不卫生,而且还能伤气,打太极拳用的是自然呼吸。
就是动者为呼,静者为吸,正缠丝为呼,倒缠丝为吸。
气归丹田为静,静就是吸。
由丹田出来的气就是动,这就是呼。
这样用呼吸就是自然呼吸。
这样的呼吸不但卫生清洁而且可以呼出浊气,吸收清气。
什么是浊气?什么是清气?俗话说:“人生一口气,致命一口痰”。
人生一口气就是他母亲生下来的一口气,这就是先天自然之气,这就是先天的清气,时间久受到不良之气的污染,就生了浊气。
这些浊气久而成痰,将呼吸堵住,轻者生病,重者致命。
所以人临死时候响痰上来了,这就是人生一口气,致命一口痰。
气分十种:五种清气,五种浊气。
五种浊气:横气:就是横气填胸,上下不接气,在运动时呼呼发喘。
邪气:就是呼吸不正常,时有时无,在运动时嘴发青,脸发白。
逆气:就是在运动时肩上挑,肘上架,不知道沉肘松肩之法。
滞气:就是在运动时中气堵塞,使周身之气不能流通,久之有停止之患。
(不同于逆气的是:逆气是由于挑肩架肘而造成,使中气逆行,如洪水倒流,百病丛生。
)浊气:就是运动时上重下轻,外散内空,完全用的是后天之气,使一切浊气上涌,练久人就生病。
五种清气:先天自然之气:就是由母体降生时带来的气。
乾坤正气:就是阴阳之气,也是刚柔之气。
太和之气:就是丹田之气,就是心肝脾肺肾五气团聚的地方,也叫五气朝元,就是人之生死,病之轻重必先看元气存在的道理。
浩然之气:就是运动纯清无浊,练一趟拳,气不发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在作战时能以沉着应战,养我浩然之气。
混元一气。
就是功夫练成时,把全身之气团聚不散,混元一气,如铁石之坚,攻之而不败,破之而不散。
所以在运动时要呼出五种浊气,吸收五种清气。
张志俊的个人简介
张志俊的个人简介
张志俊,1946年3月生于河南省焦作市龙洞乡许和村,大专文化,原供职于郑州国棉四厂行政处,现已退休。
1970年时的张志俊,患心脏病、胃溃疡等多种疾病。
后经人介绍,开始练太极拳。
两年下来,身体状况大为改善,并自认拳脚功夫了得。
1972年,第二届河南省武术比赛中,张志俊遭遇陈家沟代表队之太极名师陈照丕,甫一交手,输得一塌糊涂,方知自己皮毛未得。
这才有了1973年张志俊六上陈家沟学艺,5月,结识了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一代太极拳宗师陈照奎,方知太极拳博大精深,开始正规习练陈式太极拳。
1974年2月,张志俊正式拜陈照奎为师,成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张志俊数十年练功不辍,桃李满天下,他不仅全面系统掌握了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教学方法,精于推手、擒拿、格斗,而且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法有极大的创新,为后来学习太极拳的人提供了更为简捷有效的习练方法。
70年代末,张志俊在河南郑州、信阳、焦作、驻马店等地教拳,80、90年代传艺授徒于深圳、珠海、惠州、重庆、香港、澳门等地,学员万余人,入室弟子100余名。
弟子吴方成、刘越、张鹏、张春、澳门李文钦等,参加省、市、全国和国际性武术比赛均创佳绩。
80年代中期致力于太极拳拳理、拳技、拳法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多篇论文在《武林》、《武魂》、《中华武术》、《少林与太极》及香港、澳
门武术杂志上刊载。
先后被聘任为信阳市、驻马店市、重庆市、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及总教练、香港、澳门陈式太极拳健身会荣誉会长。
太极秘诀
招势狠毒一把抓,我体左旋他自爬,
同样一拳击下去,尤如鱼篓抓死虾。
二起脚
身体调正反一肘,一切都在劲蓄收,
蓄而待发守定势,闲余之处云雾中。
护心拳
护心拳,二护心,心胸外露似丢金,
遇强吾则往右让,出肘敌身送平身。
旋风脚
旋风脚,劲在尖,先右一脚将敌掀,
他若巧闪没倒下,再补左脚踢他身。
倒卷肱
再次又用倒卷肱,前脚虚来后脚弓,
如遇强敌装败势,退步之处反守攻。
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劲用巧,周身灵活只在腰,
左引右带活身法,下挡上击最为妙。
斜形
斜形式,很难练,没有千遍功不现,
他与单鞭是攻势,要点都在腰胯处。
闪通背
经典招式闪通背,若遇群敌巧换位,
前面穿掌速制敌,猛然转体肘护身。
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量柔,
肩肘腕手都用上,强占位时适时攻。
单鞭
再次又用单鞭势,右擒左击将敌制,
蓄到肩肘用肘击,运到胯时传四肢。
前招
前招一势君常用,千遍成遍妙无穷,
引架左臂击下肋,劲贯掌根将敌攻。
后招
前招用过用后招,关键在于右臂抄,
让过敌来强劲力,左掌猛击右下肋。
野马分鬃
野马分鬃要常用,偶尔遇敌才从容,
由左向右大捋势,猛然肘击敌心胸.
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再次用,这次只为右前冲,
遇敌顶劲不要急,心平气和将肩松。
单鞭
要说单鞭最难用,关键都在肩肘中,
如若肩肘不够活,遇着强敌难落空。
玉女穿梭
玉女穿梭劲难练,千次万次功难献,
要问要诀在何处,震脚蹬足腰胯宽。
陈氏太极拳的口诀
陈氏太极拳的口诀太极拳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养生的方式。
现在我们出去锻炼也会经常看到有人在练习太极拳,那么你知道太极拳练习的要点在哪吗?下面请欣赏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陈氏太极拳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陈氏太极拳的口诀1、预备势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
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
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
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
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前拱后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重心略后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后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里转。
按:重心后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
注意前弓和后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后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
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
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
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
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陈氏太极拳传承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陈氏太极拳传承的著名人物有哪些陈氏太极拳的传承陈氏太[1]极拳创始人--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极拳创始人。
自明洪武初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常阳村(即今陈家沟)时算起,为陈家沟陈氏第九世。
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所乐陈氏第十世,师承太极拳创编人陈王廷而得太极拳真谛,和其师兄弟陈汝信同为太极拳创编后的太极拳第二代宗师。
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汝信,陈氏第十世,学拳于太极拳创编入陈王廷。
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正如,陈氏十一世,师承陈所乐而精于—百零八式太极拳,为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陈恂如、陈申如陈氏第十一世,陈所乐之孪生子,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陈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陈敬柏、字长青,乾隆年间人。
陈继夏、字炳南,清乾隆末年人。
陈氏十二世。
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公兆,字德基,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年),陈氏十三世。
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陈氏十三世,陈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乾隆末年人。
三人乃亲叔伯兄弟。
从小即拜族叔陈继夏为师,学习家传陈氏太极拳术。
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字云亭,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自幼受业于其父秉旺,太极拳、械出神入化。
他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颇丰,可谓继陈王廷创拳后,在漫长的太极拳发展道路上,又树起了一座丰碑。
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有恒、陈有本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萍、陈仲甡、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耕耘、字霞村,陈氏第十五世孙,太极拳第七代传人,一代太极拳宗师陈长兴之子。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垚、字坤三,仲甡长子,叔伯弟兄排行第二,为陈氏十六世。
太极拳第八代传人。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淼、字淮三,季甡长子,幼随父习文练武。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焱、仲甡次子。
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森、字愧三,季甡次子陈氏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鑫、字品三,仲甡三子。
陈氏十六世。
浅析陈氏太极拳传承发展的同一性
探究《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第一路拳架运动轨迹图示》和《陈氏太极拳第一路拳架动作名称参照对比表》教学版,是由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近期推出的一套拳家藏品,是陈沛林、陈沛菊兄妹依据家传手抄本挖掘整理,结合数十年习练家传拳法的规矩和法则,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材料,反复核查认证,精心制作,奉献给太极拳研究者、习练者的一套珍贵资料,旨在帮助广大太极拳研究者、习练者明确规范拳谱和理清运动轨迹方向,为太极拳的教学、练习和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正确的、原本的依据。
这两套藏品,清晰规范地论证了陈氏太极拳传承发展中几种拳架拳谱的同一性。
一幅为“拳架运动轨迹图示”。
从预备式到收势,每个动作的方向、路线、方位、变化,采用实线、虚线,单箭头、双箭头,把陈氏太极拳功夫架第一路拳架的运动轨迹,按照陈鑫著作的原始表述,交代得非常清晰。
教学版用红线将套路科学地分为4个区间,使教学者和学习者一目了然。
从陈家沟太极拳目前流行的几种架型来看,这幅“轨迹图”可以称为通用的教学版。
另一幅为“动作名称参照对比表”。
参阅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的4个版本,陈立清著《陈氏太极拳小架》及陈立宪存“陈氏太极拳讲义手抄本”,陈绩甫(陈照丕)著《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照奎、陈瑜著《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等,详细列出了四列陈氏太极拳一路拳架的动作名称,综合分析比对,确认习练这些拳架的传承体系,层次有序、脉络清晰、套路动作名称具有同一性。
这套资料设计精细,意义深远,让每一个热爱太极拳的习练者,都能轻轻松松练得明明白白。
一、四列动作名称的差异和同一性纵观“参照对比表”确认的四列动作名称,但不影响它们的同一性。
尽管在套路的习练上,也存在着动作大小、快慢、高低和功夫层次上的差异,有的差异还比较明显,但同样影响不了其同一性。
陈鑫所著《图说》,所列动作为64式。
陈立清及陈立宪先师传承体系的《陈氏太极拳小架》和讲义手抄本,所列动作为74式。
其中多列出的动作名称,有7式“六封四闭”,在陈鑫《图说》有关动作叙述里都含有,为上式和下式之间的过渡动作。
陈式太极拳18式口诀
陈式太极拳18式口诀
导语:陈式太极拳精要*式,从老架中精选而出,陈正雷创编。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陈式太极拳18式口诀,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式太极*式动作具有老架一路各种特点及诸多动作精华,非常适合初学陈式太极拳爱好者习练。
在陈式太极弟子中沙学周在师承传统基础上,更将*式新架套路练到炉火纯青。
拳式口诀如下:
第一式: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
第三式:懒扎衣
第四式:六封四闭
第五式:单鞭
第六式:白鹅亮翅
第七式:斜形
第八式:搂膝
第九式:拗步
第十式:掩手肱拳
第十一式:高探马
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第十四式:云手
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
第十六式:当头*
第十七式:金刚捣碓
第*式:收势。
陈家沟太极拳内功修炼秘诀
陈家沟太极拳内功修炼秘诀1、打坐(禅功)排除杂念,心平气和,两脚自然盘坐于地或床上,两手掌心朝上自然垂放于两膝,双肩放松,虚领顶劲,舌顶上腭,腹式呼吸,两眼虚视双掌心。
以意识动丹田顺时而转,从大圈而小圈层层叠叠。
由小圈而无圈《成为一点》定于“关元”,沿“气海”经“脐中”升于“膻中”。
过“天突”到“廉泉”再行“人中”,上“印堂”定“百会”又下“风府”。
经“亚门”走“定喘”再下“至阳”,沿“命门”过“阳关”落于“长强”,走“会阴”升“中极”再归“关元”。
想“气海”运“丹田”再次顺转,往复来三、六、九活象神仙。
以上功法,在意识形态的定位上是“找劲”,属“以意行气”或“以意领劲”之范畴。
整个过程是将“丹田”中已有的但是又很朦胧,很缥缈的“元气”,用意识支配,将其调控为一点,然后通过人体的中极线,从下往上到头顶<面前>然后从头往下到会阴<后面>,最后再升于丹田进行升华 <再次从大圈而小圈层层叠叠,由小圈而无圈定于,关元>。
每次练习,反复三次,六次即可,能练九次为最妙。
一般一个星期即有气感,练的时间越长越多就越充盈。
由于练功时要求以意识调动丹田层层运转,腹内各脏器都会随之相互摩擦并且会亢奋起来增加内分泌。
所以,经常“打坐”除了能增加内功外,也对泌尿系统和肠胃系统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
2、卧功卧功,亦称躺功,与打坐一样,同属陈氏太极拳静功修练中的关键部分。
其练习方法如下:选比较安静的`环境,平躺于床或地<晚上睡觉前最佳>,两手掌朝下放在胯外侧,两胯外侧,两腿伸直。
全身肌体放松,舌顶上腭,牙齿微拢,双目微闭,腹式呼吸。
意调丹田顺时旋,“中极”引劲到“关元”一圈更比一圈小,“气海”充盈劲聚焦。
聚焦本非我真气,再次散去方为妙。
往复来之百余次,才知“鼓荡”个中巧。
卧功:主要用来通过自我“调息”来实现丹田鼓荡,“丹田鼓荡”是太极拳特有的内功表现,“发劲”<亦称爆发力>就是“丹田鼓荡”的“量变”,就好像气球被吹爆一样,内压越大爆得就越脆。
陈氏太极拳秘籍
陈氏太极拳秘籍
(陈献忠2010年7月29日整理)
1. 心静用意,身正体松
2. 由松入柔,柔中寓刚
3. 弧形螺旋,中正圆转
4. 源动腰脊,劲贯四指
5. 三尖六合,上下一线
6.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7. 含胸拔背,落胯塌腰8. 垂肩压肘,坐腕舒指
9. 屈膝圆裆,骶骨有力10. 眼随手转,步随身换
11. 速度均匀,轻沉兼备12. 内劲外发,呼吸协调
13. 意动形随,势完意连14. 自然开合,虚实分明
15. 阴阳循环,动静互生16. 变化在心,功到自成
陈氏太极拳式名称
(小架一路)
1金刚捣碓2揽擦衣3六封四闭4单鞭5铺地鸡
6金刚捣碓7白鹅亮翅8斜行9初收10拗步
11斜行12再收13前堂拗步14掩手锤15金刚捣碓16撇身捶17青龙出水18肘底看拳19倒卷肱20白鹅亮翅21斜行22闪通背23掩手锤24揽擦衣25六封四闭26单鞭27云手28高探马29右擦脚30左擦脚31回头蹬跟32上步击地捶33踢二踢脚34搂膝35双护心拳36左踢37右蹬38震脚掩手锤39小擒拿40抱头推山41六封四闭42单鞭43前招44后招45野马分鬃46六封四闭47单鞭48玉女穿梭49揽擦衣50六封四闭51单鞭52云手53摆脚54跌岔55金鸡独立56倒卷肱57退步压肘58白鹅亮翅59斜行60闪通背61掩手锤62揽擦衣63六封四闭64单鞭65云手
66高探马67十字脚68指裆捶69白猿献果70单鞭
71上步七星72下步跨虎73转身双摆脚74当头炮75金刚捣碓要求:松、静、正,天人合一。
最新陈式太极拳历代传人简介
陈式太极拳历代传人简介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陈王廷(1600—1680),字奏庭,太极拳创始人。
自明洪武初年,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常阳村(即今陈家沟)时算起,为陈家沟陈氏第九世。
祖、父均为明朝官吏。
弟兄四人,该居其二,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不但深得家功精髓,于武功一道出类拔萃,而且熟读诸子百家,涉猎经史古籍,学识渊博,以致“文事武备,皆卓越于时”。
年轻时曾走镖山东一带,声播齐鲁。
惜生不逢时,无法抒发报国之志,明末仅为县乡兵守备。
清初。
社会动荡不安,他遂隐居乡间,终日以《黄庭经》为伴。
晚年立志创拳,以遗后世。
于是,倾心搜集、整理民间武术,较其同异,加以继承和创新。
在此基础上,据《河图》、《洛书》之太极阴阳学说,与导引、吐纳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融诸家之长于一炉,创编出一种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老少咸宜的拳术,这种新拳术,据太极之理,由无极至太极,由无相而生有相,由静而生动、每个招式均分阴阳(即虚、实、柔、刚),动作又以弧形、曲线为基础、共分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一百单八式长拳、双人推手等,又据此理,创编了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这些拳、械套路,便是当今风靡世界之太极拳之源,陈王廷也因此而名播寰宇,被中外太极拳界尊为鼻祖。
他的故乡陈家沟也被太极拳爱好者视为太极拳圣地,以致朝拜者络绎不绝。
陈王廷所创太极拳术的主要传人有:友蒋发、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陈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陈所乐陈氏第十世,师承太极拳创编人陈王廷而得太极拳真谛,和其师兄弟陈汝信同为太极拳创编后的太极拳第二代宗师。
他生性豪爽,爱打抱不平,深得乡亲们和江湖武林同道推崇。
其故宅遗址与“杨露掸学拳处”相对。
他因家境富裕,虽有时应朋友之邀跑趟镖事,但并不以此为生。
平日在村中设帐授徒,陈氏子弟从其学武者甚多,其中佼佼者有侄儿光印、正如和孪生子恂如、申如等,太极拳名家敬柏、继夏、公兆、耀兆、有恒、有本、清萍、仲甡、季甡和鑫、森、淼、焱、垚等,均其后代传人。
拳经要诀】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手抄本)
拳经要诀】陈照丕晚年太极拳见解(手抄本)九、打太极拳必须知道三节的规矩头为上节,上节不明,无依无宗,头为周身之首。
打太极拳如果不知道头的规矩,周身涣散没有系统。
为此,不能低头,不能摆头,不能头硬往上顶,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如某手至,眼神只注于某手的中指甲,嘴唇要合,舌尖顶住上颚,使呼吸自然。
腹为中节,中节不明,滿腔是空。
上自咽喉,下至丹田为中节,中节不能弯腰撅屁股,不能鼓肚填胸,必须沉肘松肩,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
打太极拳,腰是最重要的。
腰如车轴气如轮。
腰为周身之主宰。
腰为一身之主。
肾为发气之源,如果不懂得腰劲,周身涣散无主。
手为梢节,肩肘为中节,腰为根节,往里合,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肩领腰;往外开,以腰摧肩,以肩领肘,以肘领手,这就是梢节领,中节随,根节摧,左右是一样的,这样的运动才能一气贯通。
下节不明,颠覆必生,大腿根到脚底为下节,脚底脚后跟要把地,涌泉穴要虚,腿要虚实分明,千万不可有双重的腿法,犯了双重的毛病就不成为太极拳了,膝盖要与脚跟对照,不要东倒西歪,要骨节相对,不对则无力,等于盖房顶,梁柱一歪,房子就要倒塌的意思,虚腿脚尖要往里勾,使腿上有缠丝劲,委中穴(在膝后弯内)莫软,两只腿不能硬顶住骨盆。
乁脉穴(在两大腿弯内)要虚,不然转关不灵。
开裆贵圆,腿部方能有力,腿为周身之枢纽,灵与不灵在于步,活与不活在于步。
打太极拳下盘稳固是根基,就是上虚下实,外柔内刚之法。
在第一阶段练习时,必须知道三节之分的规矩,就是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也。
心与意,气与力,筋与骨合,此为内三合也。
就是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合之,一动周身无有不动,一静周身无有不静,何有三节之云乎哉。
三节的规矩就是在运动时合而分之,分而合之,到成功时是一气贯通,一肢动而百骸皆随的道理。
打太极拳时就是合而分之,分而合之,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者是一本而散为万株,合者是万株成归于一本,千头万绪各有所属,酿佳肴自有其源,拳术之道不外此例。
最新整理陈氏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口诀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动作及简化口诀预备势并脚直立两臂下垂手指微屈虚颌顶劲下颏微收舌抵上腭双眼平视全身放松1、起势左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按掌2、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 :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3、白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4、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 :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3、左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5、手挥琵琶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6、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2、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7、左揽雀尾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8、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9、单鞭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10、云手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11、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12、高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13、右蹬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14、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15、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16、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17、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18左右穿梭 1、右穿梭 :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2、左穿梭 :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19、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20、闪通臂提手提脚弓步推掌21、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22、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23、十字手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24、收势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憨山大师醒世歌》\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口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口诀第一势金刚捣碓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歌诀:六封四闭捋采变,顺势左捋塌外碾。
上引下松随敌意,跟步双按闭中封。
第四势单鞭歌诀: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互西东。
右挤左化左步靠,肘打按挤法更巧。
第五势左转身金刚捣碓歌诀:左转捣碓先引掤,转身化拿兼膝攻。
妙在有形似无形,抱捶震脚势沉雄。
第六势白鹅亮翅歌诀:鹅性凶狠面文静,左手下按步含攻。
退步右采拴身靠,眼光四射顾盼定。
第七势搂膝拗步歌诀:搂膝拗步右引掤,左步斜进捋挤成。
敞开大门随意使,六封四闭虚要灵。
第八势初收歌诀:初收转圈自然好,退步掤法进为要。
收回原为老势名,拳家更名尽玄妙。
(注:“收回”势名,载于《陈式拳械谱》,是五套捶中的老势名称。
)第九势斜行拗步歌诀:斜行化拿左脚踹,进步平挒转身采。
右转掤法无穷变,三进左肩侧身靠。
第十势再收歌诀:此势转圈皆倒转,太极拳法贵善变。
进挤退捋着中法,左脚收回腰下塌。
第十一势前堂拗步歌诀:前堂先引双挤胸,再进平挒三肘封。
踏雪无痕前堂进,先左后右步分清。
第十二势掩手肱拳歌诀:掩手肱拳练手捶,左引右击见红拳。
前发后塌劲要松,发劲都在手捶中。
第十三势右转身金刚捣碓歌诀:右转捣碓右转掤,转身右采小而灵。
右手右脚同收转,挒中带扫着法精。
第十四势庇身捶歌诀:庇身捶势右下挤,手合步开右靠成。
因敌变化连环肘,左引右拨腰裆功。
第十五势背折靠歌诀:左转掤法松要圆,右转变法腰中缠。
左引松沉发背靠,惊抖一拳丧敌胆。
第十六势下掩手肱拳歌诀:演练手捶方向变,手转互变有高见。
右转肘挤铁门拴,突转一捶裆中现。
第十七势双推手歌诀:转身左捋上步掤,以身双推步要轻。
掤采捋按双推手,松圆旋转如蛟龙。
第十八势三换掌歌诀:掌法三换活桩功,拴手擒拿变换中。
静如秋月三味掌,动若蛟龙似旋风。
第十九势肘底看捶歌诀:肘底看捶守门户,承上启下似流水。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太极拳是武当内家拳之一,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
其要领是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刚柔并济,以不变应万变。
在中国,太极拳又被人们叫做“哲拳”。
“太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易经》。
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提出了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成论,认为太极是最原初的实体,它的一动一静产生阴阳和宇宙的万事万物。
太极拳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韵味,以太极图的阴阳鱼为符号,以黑为阴,以白为阳,黑白相依,互抱不离,相互转化,是对立的统一体。
于是,形成了动静、虚实、刚柔、开合等动作拳路。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体也是由阴阳构成,身体好就是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太极拳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体,人本身也是对立的统一体。
练太极拳首先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
太极拳认为自然是个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
人体,一是形,即由筋、骨、皮、肉组成;二是神,即由精神和意识组成。
练太极拳就是既要练筋、骨、皮,又要练精、气、神,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合一,达到人体的平衡发育,和谐成长。
练太极拳,如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会收到多种功效。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传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
就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来说,主要有陈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为河南陈家沟陈王庭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自陈王庭以后,练拳之风盛行,历代相传,名手辈出。
由陈氏支派先后繁衍成武式、杨式、吴式、孙式等不同风格的太极拳种。
在近代陈式太极拳的传播中,陈式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及其侄陈照丕、儿子陈照奎起了积极的作用。
1928年陈发科由陈照丕的推荐来北京教拳,对北京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陈发科在京教拳近30年,为人忠厚,平时少言寡语。
他在原有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与提高,增加了螺旋缠绕动作,创造了新的拳式,如三换拳、背折靠、退步压肘、中盘、双震脚等动作,从而丰富了陈式太极拳的内容。
陈家沟太极拳大用
陈家沟太极拳大用掤捋挤捺此是两人交手,四肢运用之法也。
掤者,以两手相推,我以右胳膊向上掤之,此之谓掤。
捋者,我以右肱掤住人手,我即以左肱互掤者,横而进之人,即将身先往后退,而以两手捋住我之右攻,此之谓捋。
何谓挤,我以右肱前进,人即捋住我右肱,我左肩向前进之动,谓挤。
何谓捺,如我以左手拔人之手,人即随着捺住我右肱是之谓捺。
两人交手,彼掤我捋,彼挤我捺,或我掤彼捋,我挤彼捺,掤与挤皆用,一肱一肩左右同,捋与捺是用两手,左右亦同。
即此掤捋挤捺,两人来往互用循环不已,而其中随势变化存乎,其人学者先学练架子,节节用心揣摩,功夫即久,上下相随,然后再学推手,不然人硬气欺压,我以硬气相抗,胳膊以用硬气,不使以柔克刚,且生多少病故,功夫必须练到纯熟之时,然后再学推手则若碍之气鲜矣。
擖手十六目:较:是较量高低。
接:是两人以手相接也。
沾:是手与手相沾,如“沾衣欲湿杏花雨”之“沾”。
黏:如胶漆之黏,是人既沾我手,不能离去。
因:是因人之来。
依:是我靠住人身。
连:是手与手相接连。
随:是随人之势以为进退。
引:是诱之使来,牵引使近于我。
进:是令人前进,不使逃去。
落:如落成之“落”,簷水下滴于地;又如叶落于地。
空:宜读去声。
人来欲击我身,而落空虚之地。
得:是我得机、得势。
打:是机势可打,乘机打之。
疾:是速而又速。
稍涉延迟,既不能打。
机贵神速。
断:是决断。
一涉游疑,便失机会,过此不能打矣。
拳势临危解法:解捩手用下海擒龙,解搬手用格岭鱼,解尖(加提手旁,此字不清)(扶)手接后手脑后捶,解录(加提手旁)手用千斤挐(弩),解抱后腰用云阴捶,解揉头发用右手打脸后跟双扑跌,解后来抱腰带抱手用乌驴打滚,解靠山用下扎内惊巧取,解下扑用小坐子,解斩手用怀中抱月、双扑,解铁翻杆用藏头顾面肘,解满头锤用乌耳(牙?)肘,解抹眉肱用靠山,解拴手用飞仙掌,解双风贯耳用饿马提铃,解四面围住用左山右山、前冲后冲,解跌倒用钩脚,解贴身靠用单鞭救主,解撩阴抹眉肱用提脚邱刘手后跟推手左右靠,解揉裤腰用仙人拍掌拿,解金鸡跌用双手扭羊头,解扭转左右手在后用跺子二合,解当头炮用闪惊巧取,解七(此字不清)肘用搠掌,解斜插一杆旗用撇手横压,解单拦炮袖里一点红用托梁换柱,解双手拍肩用黄龙转手,解推心掌用顺水推舟,解腰拦肘用以肘还肘,解拴肚掌用以掌还掌,解抹眉红用藏头顾面肘,解懒扎衣用用灵猫扑鼠,解饿虎扑食用下四节(此二字不清),解三摆尾用滚肘,解穿心锤用存孝打虎,解录(加提手旁)下腿用低滚肘,解撩裆用铁夹板,解扫地用翻身过海,解三人群围住用先一脚踢煞后跟双架梁拿住手用单臂靠,解攒脚用低滚肘,解苍龙摆尾用金冠巧女紉针,解撩阴用闪惊巧取。
【笔记分享】力由脚起--陈家沟的练功秘诀
【笔记分享】力由脚起--陈家沟的练功秘诀力由脚起这个题目有一点玄乎,这是陈家沟的练功秘诀。
过去我们听到的好多练拳提到“五趾抓地,涌泉穴要空。
”还有我们熟悉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力发自于足,行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还有的说“脚下阴阳变,身上力量现,先有好脚,才有好拳。
”陈家沟的陈伯先老先生在讲到两脚的时候指出,两脚趴在地上忌八、丁,切记合脚尖。
內掌踏地偏重,大二足趾领先。
当我们在网上看到这些描述的时候,如果没有人给你讲透,会永远是一头雾水,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
我曾经和一位老师学拳,在他旋转胯的时候,他的两个脚后跟都是往外撑的,十个脚趾都是动的,我亲手摸过他的两脚。
这个问题困惑我很久,直到今年春天,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感觉有一个劲特别的重要,我在视频直播课里也教过大家,就是拧腿,腿上的麻花劲,螺旋劲又叫阴阳劲,我意识到这个劲非常重要,但是我当时在理解上还是感觉有问题,我练习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今年秋天到了陈家沟才悟到了这个东西。
过去我把腹股沟的拧裹看成了因,膝盖向里扣,脚内侧吃上劲理解为结果。
当时认为腹股沟的拧裹是因,练了一年多的时间。
应该说收获很大,越练盆骨越有力。
这次我才算彻底弄明白因果关系不对,那一个是主动的,那一个是从动的,也就是说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
正确的方式,是大拇趾摁地(脚大拇趾至脚掌处),“因”在这个地方,只要这里一使劲,膝盖就会向里扣,臀就能翻过来。
我刚开始练得时候大拇趾使不上劲,我先不让脚后跟承重,当然脚后跟不承重是不对的。
最终要让脚后跟承重,这样才是对的。
脚用力,也就是“脚大拇趾及其至脚掌处用力”胯就可以松下来了。
这个就叫力由脚起。
这是我们练习太极拳力量的来源!这是我们练习太极拳入门的基础,这个在陈家沟,也是不会轻易传授给别人的。
有的人练习太极拳时间很长,没有入门的原因就是没有人教给这些方法。
说起来很复杂,练起来很简单,只要大拇趾一摁地,你的膝盖就会自然往里扣,胯就会自然内旋。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快速记忆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快速记忆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又称炮捶,共七十一式,由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编定而成。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快速记忆歌诀。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炮捶)快速记忆歌诀
起金懒六单护形(1——7式)
回撇指斩翻掩肱(8——13式)
腰大玉骑掩里兽(14——20式)
披花掩虎抹眉肱(21——25式)
黄龙左右掩扫掩(26——31式)
全掩捣叉左二肱(32——35式)
回捉腰顺窝地炮(36——40式)
井拦金收记心中(41——43式)
相关阅读: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特点
老架二路以采、挒、肘、靠等手法为主,以掤、捋、挤、按为辅,具有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风格,同时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相比,发劲、跳跃较多,重复动作较多,总体偏快,但拳架身形、发劲要领等与一路一脉相承,故老架二路虽动作易学,但很容易走硬劲,建议在充分练习领悟老架一路的基础上再进行二路的练习。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各式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大师陈照丕(绩甫)的手抄秘籍(陈家沟流传)一,太极拳发明的源流有人说太极拳发明于张三丰.这是毫无根据的,请问张三丰是何时何代人?是何省何县何村人?他的子孙们叫什么名字?在社会上何人练的是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据我所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有四大家:即陈,杨,吴,孙式.陈式太极拳发明于洪武七年,余始祖陈卜公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陈沟背负一岭,名为青风岭,彼时岭上藏匪甚多,打家劫舍,人不能安居乐业,余始祖陈卜公采取易经阴阳之理,皇帝述问,针灸大全三部书编成一太极拳,在村中设武学社,教青年们练习,保卫桑梓,地方得安.详细情况在余十六世祖陈鑫----字品三,编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中,故不赘述.明末清初时,余九世祖陈王庭功夫纯厚,拳艺深入化境,对陈式太极拳精益求精,教有名弟子蒋发,王庭公年老遗像蒋发侍立,现此像尚留.清道光年间,余十四祖陈长兴,拳艺高超,编著太极拳十大要注,太极拳点头篇,太极拳用武要言.年老站立于千百人群之中,无论如何推旋,拥挤,凡近其身者,如水冲石,不抗自退。
脚步丝毫不动,人称为牌位先生。
教有名弟子河北省杨露蝉,数百年来,我们村练太极拳的很多,出现不少名手,现在练拳的人仍很多。
杨式太极拳就是指杨露蝉教授的太极拳。
杨在陈家沟学拳一住七年,昼夜无间,待拳学成后到北京传授太极拳,徒众甚多,就自立一派名为杨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北京吴鉴全,他是旗人,后来以吴为姓,其父名全佑,跟杨露蝉的儿子杨班侯学的太极拳,吴鉴泉是跟其父学的,吴鉴泉于1930年在上海教太极拳,徒众很多,就自立一派吴式太极拳。
孙禄堂是孙式太极拳,原学形意拳,后来跟郝如真学了一套太极拳,郝如真跟武禹襄学的太极拳,武跟河南温县赵堡街陈清平学的太极拳,陈清平是陈家十五世祖,于道光年间迁到赵堡街的,距陈沟村五华里。
现在社会上练的太极拳,各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都有其相似之处。
这是因为都是一脉相传的缘故。
二,为什么这拳名叫太极拳?为什么叫太极拳呢?因为这趟拳是刚柔相济,结合太极阴阳相停之理(就是阴阳不偏,故名为太极拳。
).什么是太极?就是包括全世界这个大圆圈,原来是一无所有名为无极,后来有了阴阳二气,故名为太极。
这就是无极而后生太极。
什么是阴阳二气?就是天为阳地为阴,山为阳水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总之太极之阴阳是包罗万象的。
如果没有这些阴阳之理,世界上就会万物不存,五谷不生,世界上就没有人类。
太极之阴阳岂可忽视也。
什么是太极拳的刚柔?就是动则为刚,静者为柔;开者为刚,合者为柔;发劲为刚,蓄劲为柔;气为刚,劲为柔;总之太极不离阴阳,太极不离刚柔。
阳者为刚,阴者为柔,太极是阳不离阴,阴不离阳的,阴阳相停。
太极拳是刚不离柔,柔不离刚,刚柔相济。
这就是这趟拳名叫太极拳的原因。
三,为什么要打太极拳?古时发明太极拳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起打仗的作用,一个起强健身体的作用。
在枪炮发明以前,学习其技击的特点是打太极拳的人所追求的主要目的。
枪炮发明之后,疗病保健,增强体质就是打太极拳的主要目的了。
但是即使武器发展到了今天,学习太极拳的技击,对于备战和保卫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打太极拳就是要使太极拳这个古老的拳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个革命者最宝贵的当然是为革命献出一切的决心,必要时流血牺牲,在所不惜。
在具备这个为革命献身的决心的前提下,怎样对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呢?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担负起艰巨复杂的工作,才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打太极拳就能使人的身体强健,精力充沛,就能使病者练好,弱者练强。
就能使人减少疾病,延长寿命。
为什么呢?一个人每天二十四个小时每分每秒血液都在周流,如果血液周流的慢,气血就会停滞,气血滞而疾病生。
血液在人体中走的不是直线,它是随筋骨走的曲线。
打太极拳讲究练内劲,内劲就是缠丝劲,缠丝劲在人体上也是走的曲线,它能引导血液周流,血液就不会停滞,人就不会生病,身体就能强健,精力自然充沛。
陈式太极拳由于保持着刚柔相济的特点,练习它除能疗病、增强体质外,如能下功学习,掌握其技击的特点,在战场上,对于交手战在保卫工作中捕捉现反分子,特务,破坏分子,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打太极拳要有恒心。
打太极拳必须要有恒心。
就是对太极拳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持之以恒。
每天锻炼,无论寒暑风雪,都从不间断,时长久,自能心领神会,得到拳中奥妙。
否则,如果三天打雨两天晒网,一暴十寒,中途间断,就会徒劳无益,贻误终身,悔之晚矣。
聪明来源于实践。
陈式太极拳历代名手倍出,主要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自幼勤学苦练而得,跟我学习太极拳的很多人,病者练好,弱者练强,强者愈强,也是他们长期锻炼,持之以恒的缘故。
这就是“千回万遍多多演,功到熟时巧自生”。
如果学者无思,思而无恒,也是得不到拳中奥秘的。
有人说:陈式太极拳有特别的窍门,不向外传,所以外人学不好。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太极拳学好与否,除名师指点外,主要看自己下功夫与否。
余十六世祖陈鑫说过:“理不明延名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不能,再加终日乾坤之功,进而不退,日久自到”。
人言此艺别有诀,张口不肯对人表,吾谓此艺无甚奇,自幼难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贯神机妙。
就是这个道理。
打太极拳不论酷暑或寒冷的冬天,都要锻炼不可间断。
我练拳术数十载,冒犯寒暑风雪天,鸡鸣起舞数载月,单衫短裤不着棉,行人观看如绝倒,笑我古稀学少年,拳不知老特至,名利与我如云烟,但愿服务为人民,提供爱好同钻研,百花齐放照耀下,拳术发挥灿如霞。
打拳一日之中什么时候都可以练,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练,但最好是每天清早练,因为清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练拳收效最大,“披星戴月五更天,起床练习太极拳,世人不知余心意,八旬老翁学少年”。
打太极拳目的要明确,就是为革命而练,疗病保健。
增长体质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打太极拳的目的必须提到这样的高度,才能持之以恒,才能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应当经常想到毛主席教导的:“必须记住,有志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必须锻炼身体,使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才能担任复杂艰巨的工作。
”为革命而练拳,有什么困难不难克服呢?我写了呀首歪诗,表达我练拳的决心:慢云七十古来稀,余今八十兴不萎,老古跌岔能铺地,二起双脚腾空飞,练身如铁为人民,立志要学懂存瑞,老当益壮从何起,朝朝苦练偷天机(指早晚锻炼吸收大地间之清气),世人不识太极妙,变化无穷奇更奇,若问此技中何用,强身健体为人民。
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的:“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对其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
五,打太极拳要用丹田气。
什么是丹田气?丹田气是先天自然之气。
每人都有呼吸,在母体未出生之前,随其母亲的呼吸,十月怀胎期满降生时,助产士用剪子把脐带剪断,他就脱离了母体的呼吸,开始了自己的呼吸,他的呼吸就是从脐带小孔里出来的气,就是他自己的呼吸,这脐带收到肚脐下边,命门旁边有个小孔,这个小孔里出来的气就是丹田之气,如果这小孔内出来的一线之气不断,人身无火能使便体皆温,,无水能使五脏皆润,如果这小孔内出来的气稍有停滞,人就会生病,医生可以治疗,打太极拳也可以引导这一线之气越流越旺,这一线之气就不会停滞,人就不会生病,这就是过去有人说医生治病,太极拳治本。
如果这小孔的气一断,神仙也不能救啦。
凡是武术家和医生都知道什么是丹田气。
过去常听人说去看戏,回来说:某某演员唱的又好听,嗓子又不停。
因为他用的喉咙气。
颇有社会常识的人都知道什么是丹田,如果练武的人不知道什么是丹田,反说丹田是迷信,这个人就门外汉了,丹田是确有唯物辩证法的。
六,打太极拳要知道什么是呼吸自然。
什么是呼吸自然?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就是医生号脉也是听呼吸的。
这个是自然的呼吸,就是肌肤毫毛,肉丝内都带有呼吸。
并不是打太极拳,哪一式为呼,哪一个式子为吸,这样用呼吸就不是自然呼吸,是用喉咙的呼吸,就成了拉风箱的呼吸,这样的呼吸不但不卫生,而且还能伤气。
打太极拳用的是自然呼吸。
就是动者为呼,静者为吸,正缠丝为呼,倒缠丝为吸。
气归丹田为静,静就是吸。
由丹田出来的气就是动,这就是呼。
这样用呼吸就是自然呼吸。
这样的呼吸不但卫生清洁,而且可以呼出浊气,吸收清气。
什么是浊气?什么是清气?人生一口气,制命一口痰。
人生一口气就是他母亲生下来的那一口气,这就是先天自然之气,这就是先天的清气,时间久受到不良之气的污染,就生了浊气。
这些浊气久而成痰,将呼吸堵住,轻者生病,重者致命。
所以人临死时候响痰上来了,这就是人生一口气,致命一口痰。
气分五种:五种清气,五种浊气。
五种浊气是:(1)横气:就是横气填胸,上下不接气,在运动时呼呼发喘。
(2)邪气。
就是呼吸不正常,时有时无,在运动时嘴发青,脸发白。
(3)逆气。
就是在运动时肩上挑,肘上架,不知道沉肘松肩之法。
(4)滞气。
就是在运动时中气堵塞,使周身之气不能流通,久之有停止之患。
(不同于逆气的是逆气是由于挑肩架肘而造成,使中气逆行,如洪水倒流,百病丛生。
)(5)浊气。
就是运动时上重下轻,外散内空,完全用的是后天之气,使一切浊气上涌,练久人就生病。
五种清气是:(1)先天自然之气,就是由母体降生时带来的气。
(2)乾坤正气,就是阴阳之气,也是刚柔之气。
(3)太和之气。
就是丹田之气,就是心肝脾肺肾五气团聚的地方,也叫五气朝元,就是人之生死,病之轻重必先看元气存在的道理。
(4)浩然之气。
就是运动纯清无浊,练一趟拳,气不发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在作战时能以沉着应战,养我浩然之气。
(5)混元一气。
就是功夫练成时,把全身之气团聚不散,混元一气,如铁石之坚,攻之而不败,破之而不散。
所以在运动时要呼出五种浊气,吸收五种清气。
气在胸中都是浊气,气沉丹田就是清气。
在练时使浊气下降,降于涌泉穴,清气升至百会穴。
不但可以强筋壮骨,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怯病延年。
七,打太极拳要知道什么是运气?气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中国的拳术五花八门,都以练气为方法。
练气不外有三种:(1)用气,就是要把全身的气练的很大,就是外家拳。
(2)运气,就是把周身之气练成完整一气,运化于四肢百骸,练成之后可以借力打人,用的是功法,这就是太极拳。
(3)养气,也就是所说的静坐,把周身之气练成团聚不散。
这三种练气的方法,都可以疗病保健,增强体质。
运气,用气的方法还可以在技击中起到作用。
太极拳运气的方法与要求是什么呢?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说明:“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四梢则实而人虚”。
什么是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就是气不是由丹田发出来,外形的气,不与丹田结合,只是手动足动,气没有来源,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锻炼对疗病保健,增强体质,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技击,更不能的到要领。
正如拳谱上所说: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
所以说打太极拳一定要由内气摧动外形,外形的动作无论是手动足动身动(任何部分的动作)都要由丹田发出来的内气摧动,这样锻炼由内而发外,由根而发梢,才能达到完整一气,拳谱上所说:“手到身也到,击敌如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