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大师设计作品赏析资料

合集下载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

建筑大师经典作品解读
1. 高迪的圣家族教堂,那简直就是建筑界的魔法城堡啊!你看那奇特的造型,像不像从童话世界里搬出来的?就好像上帝亲自在巴塞罗那创造了一个奇幻世界。

2. 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哇塞,那可是给古老卢浮宫注入的现代活力啊!难道不像在历史长河中突然闪耀的一颗明星吗?
3. 赖特的流水别墅,天哪,那就是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杰作呀!简直就像是大自然特意为人类准备的一处梦幻居所。

4. 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那是多么具有开创性的作品啊!感觉就像是为建筑界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5. 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馆,哎呀,那简洁又优雅的风格,不就像是一位高贵的绅士吗?
6. 扎哈·哈迪德的广州大剧院,哇哦,那独特的造型,不正像是一艘来自未来的宇宙飞船降落在了广州吗?
7.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那真的是神圣到让人窒息啊!就好像阳光是上帝洒下的慈爱。

8. 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那可是建筑界的“怪才”作品呀!像极了一个被揉皱又展开的艺术奇迹。

9. 伦佐·皮亚诺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哎呀呀,那大胆的设计,不就是在向传统建筑说“不”吗?
10. 诺曼·福斯特的香港汇丰总行大厦,哇,那高耸入云的气势,简直就是城市的骄傲啊!就如同一个巨人守护着香港的金融街。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建筑大师的经典作品,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们不仅是建筑,更是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好好欣赏和研究。

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甘大师作品分析

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甘大师作品分析
“这种彩色的涂料并非来自于现代的涂料,而是墨西哥市场上到处可见的自 然成分染料。这种染料是用花粉和蜗牛壳粉混合以后制成的,常年不会褪色。你 可以看出他常用那种粉红色的墙,其实边上经常有一丛繁盛的同样颜色的花木。 这是墨西哥的国花,墙的颜色就来自这些花。但是在早期,巴拉干只用红黄蓝三 个原色。后来他认识了一位画家,也许是rivera,然后他就开始自由使用色彩了。
巴拉干自宅
巴拉干自宅,位于墨西哥城郊,于1948 年建造完成,是一幢引起争议但是最有纪念 意义的建筑。这个建筑师二战后建筑创意工 作的杰出代表。这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面积 共有1161㎡,有一个地下室及两层楼,还有 一个私人小花园。住宅的外观简朴无华,与 周围灰白的普通民居保持一致。住宅采用墨 西哥传统的内向式住宅,只是环绕内院的房 间被浓缩成了墙。巴拉甘在此度过了后半生。 这个住宅的设计几经修改反映了巴拉甘对空 间和形式的不断探索。这座建筑在2004年被 列入世界遗产。
马 厩 部 分
中心水面
住宅部分
半室内半室外灰空间 与庭院部分紧密联系
室外景观中心,住宅部分 与马厩部分空间过渡
住宅部分,白色墙体为主, 体量高低错落
主要居住活动
交 通 联 系 室内 泳池
次要居住活动







部 分
联系走 廊

部 分
室内泳 池
卧室
活动 起居 空间
走 廊
活动 空间
活动 空间
厨卫
屋顶平台的高 墙,部分使用 了大红色,热 烈且具有雕塑 感。
室内的个别墙面 使用洋红色,使 室内呈现热烈的 暖色调。
总结:
巴拉干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 , 对于材料的忠实呈现 , 因应当地的建筑特色 , 在建筑物内部所呈现的光影变化 , 活泼的色彩随着水景的倒影产生的律动 , 创造出一种贯 穿建筑与景观的寂静氛围 。 当然美化墨西哥的功绩 , 也为他带来国际上的认同,1980年所获得国际普立兹克建 筑奖 。

中国现当代建筑师崔恺作品分析

中国现当代建筑师崔恺作品分析

? 首都博物馆的环境论总结:
? 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 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 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 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 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 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 然情调的环境。
? 学历:天津大学硕士
? 任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
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 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 从业时间:1984年
? 所在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二、代表作品
? 外研社(入选“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 筑”。)
? 昆山文体中心 ? 首都博物馆新馆 ? 拉萨火车站 ?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 西安阿房宫凯悦酒店 ? 北京德胜尚城等
三、社会论·外研社办公大楼
? 建筑概述:
外研社办公楼的标志是它深红色 的、粗糙的外墙面(采用江南的红 砖),这在当年的北京是一个创举。 被誉为“中国出版业第一楼”,也 是建筑设计师崔恺的标志性作品。
1995年开工,一二期分别建成于 1997和1999年。位于西三环北路 与厂洼路交叉口,魏公村桥西侧,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东南角,南邻 久凌大厦,北面与北京电视台遥遥 相对。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和中旭 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设计。两期建 筑由廊桥连为一体,地下1层,地 上11层,全岩框架结构,暗红色 毛面陶土砖外饰。曾入选“北京九 十年代十大建筑”。
八、崔恺的建筑思想:
?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图形之美、
空间之美、造型之美、技术之美、
?
材料之美, 沉醉其中.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文化。史学之远、
哲学之深、文学之妙、及至生活万

中国建筑大师宇文恺作品介绍

中国建筑大师宇文恺作品介绍

中国建筑大师宇文恺作品介绍宇文恺,中国建筑大师,被誉为当代建筑设计界的奇才。

他的作品充满了创新和艺术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技术,成为了中国建筑界的瑰宝。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宇文恺的代表作品,以及他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宇文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形式而闻名。

他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的作品注重细节,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打造出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

其中,宇文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位于北京的“天光之塔”。

这座建筑高耸入云,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建筑材料而著名。

宇文恺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与现代的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语言。

这座建筑的外观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它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整个建筑提供了绿色能源。

它是宇文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的体现。

另外一座代表作是位于上海的“水墨世界”。

这是一座以水墨画为灵感的建筑,完美地融合了东方文化与现代建筑。

宇文恺在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曲线和几何形状,使建筑看起来像是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这座建筑的外观像一片波动的水面,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在室内,宇文恺运用了现代科技,创造出了一个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空间。

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办公和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件艺术品。

宇文恺的建筑作品充满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他的作品在建筑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他的作品不仅是建筑的艺术品,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宇文恺的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致力于通过建筑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宜居的环境。

他的作品不仅关注建筑的外观,更注重内部空间的设计和功能的合理性。

他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材料,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建筑语言。

总之,宇文恺是中国建筑界的一位伟大的大师,他的作品充满了创新和艺术感,代表了中国当代建筑的最高水平。

他的建筑作品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

贝聿铭建筑作品分析
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细致的作风不但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州承德等地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 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
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 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这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 之首的作品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80年代初,法国总 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为此, 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 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 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 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 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且金 属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不料此事一经公布, 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 800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 塔”。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 计方案。同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 奖。如今,人们不但不再指责,而且如是称赞:“卢浮宫
PLACE VILLE MARIE
• •
美籍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PLACE VILLE MARIE大厦,是蒙特利尔的地标建筑。建于1962 年。 银色的十字PLACE VILLE MARIE坐落在中央 大车站正上方,1962年开始启用,首创了地下购 物区的观念,这是贝聿铭走向国际建筑设计舞台 的开山作品。每天晚上,楼上旋转的探照灯,80 公里以外都可以看的见。来到蒙城一定要去那里 坐一坐,而且顶楼的舞厅,也是蒙城有名的休闲 娱乐的好去处。

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建筑大师代表作品以及设计风格

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建筑大师代表作品以及设计风格

世界上著名的八位建筑大师代表作品以及设计风格《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

建筑师(德国):密斯·凡·德·罗,(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也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建筑师(原籍德国):w.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方针与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建筑师美国(生于芬兰):E.沙里宁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建筑师:F.L.赖特(美国建筑大师1867年6月8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里奇兰森特)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作品中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国籍法国,出生地瑞士拉绍德封)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建筑师:A.高迪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

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世界十大现代建筑师及建筑作品

世界十大现代建筑师及建筑作品

矶崎新作品:卡塔尔国家图书馆
本项目位于该计划 的中心位置,是集 国家图书馆、现代 美术馆、自然历史 博物馆于一体的复 合文化设施。为使 该设施能成为世界 上独一无二的可以 代表多哈形象的建 筑,卡塔尔王族选 择了矶崎新的未建 成方案-空中城市。 经过对功能结构的 反复推敲,四十年 前的梦想终于变成 了现实。这里,垂 直交通由三根圆柱 体承担,两翼是图 书馆,地面建筑的 南面是美术馆,北 面是科学自然史博 物馆。
道格拉斯住宅犹如天然的杰作,清新脱俗, 一尘不染。
室外的楼梯和高耸的烟囱,还有横向的顶, 透明的玻璃窗,构成了它的所有。
室外平台面对着大海,充分享天泽,蓝蓝 的海,轻盈的楼梯,纤细的栏杆——还是 纯净。
罗马千禧教堂
荷兰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
荷兰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
迈克尔·格雷夫斯
勒·柯布西
马塞公寓
朗香教堂
萨伏伊别墅
路易·康
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康发展 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 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 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 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 束性。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 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 派。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 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 影运用的开拓者。
孟加拉国达卡国克 研究中心
伦佐·皮亚诺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 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 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 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 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 突破。皮亚诺用现代主义 的表现手法实现了人、建 筑和环境完美的和谐,并 以热诚的态度关注着建筑 的可居住性与可持续发展 性。
“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 德说教所吓服了。
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 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 宁要歪扭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 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

景观建筑大师分析

景观建筑大师分析

景观建筑大师分析景观建筑是指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改造和艺术创作,以达到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和提升环境品质的目的。

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杰出的景观建筑大师,他们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本文将对一些著名的景观建筑大师及其作品进行分析。

一、弗雷德里克·奥尔姆斯特德弗雷德里克·奥尔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之父,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景观建筑师之一。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地形、植被、水域等自然元素,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奥尔姆斯特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纽约中央公园。

他将原本不毛之地转变成了一个绿洲,采用曲线形状的路径和运河,使游客能够在其中尽情漫游。

他的设计不仅考虑了美学,还注重了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纽约中央公园成为了全球一个标志性的景点,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二、欧内斯特·赫克欧内斯特·赫克(Ernest Hheck)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景观建筑师之一,他致力于创造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

他的作品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而闻名,将建筑、艺术和自然相融合。

赫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德累斯顿艺术山,这是一个横跨在德累斯顿市中心的小山上的公园。

他将艺术山设计成了一个艺术和自然的结合,通过绿地、水景和雕塑等元素,创造了一个迷人的空间。

德累斯顿艺术山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点,被认为是一座现代艺术杰作。

三、皮特·沃克皮特·沃克(Peter Walker)是现代景观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现代艺术、自然景观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概念。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了景观建筑和城市设计的整合,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沃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旧金山金门公园。

他将金门公园重新设计成了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公共空间,包括游憩区、文化活动区和自然保护区。

他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形、可持续性和公共需求,使金门公园成为了旧金山市民重要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贝聿铭部分经典作品分析

贝聿铭部分经典作品分析

贝聿铭部分经典作品分析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本文着重介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部分经典建筑作品。

一、澳门科技馆澳门科学馆占地面积六万二千平方米,于2009年竣工。

主体由一个倾斜的圆锥体、一个半球体和一个菱形的基座组成,这三部分的功能分别是展览厅、天文馆和会议中心。

建筑物的外墙以银灰色的金属铝板饰面,并有玻璃幕墙的设计,主要是引入自然光线到科学馆之内,充分显示出善用天然资源,辅以深色的花岗岩,从远处眺望,外形科学味甚浓,贯彻贝氏喜爱几何图案的建筑风格。

从而体现了科学、环保的设计理念。

展览中心是整个建筑的核心,由一个倾斜圆锥体及其顶部的一个斜切圆柱体所组成。

展厅地面以下建有机电房及物资储存地,至三楼有设有14个展览厅,四楼及五楼分别是观景亭及观景台。

展览中心内部还设有咖啡厅、精品店等休闲消费场所。

会议中心曾称多功能厅,以菱形为基座,划分为设备区和多功能活动区。

天文馆主体构造由一个直径为19.35 m的圆柱及半球形的屋顶组成。

馆内一楼为半圆形的电设备机房,二楼是一个多功能的环幕影院。

裙楼是科学馆的附属配套建筑,由商店、咖啡室、售票处、办公室大厅等组成,与展览中心、天文馆、多功能厅及室外扶手电梯有走道相通。

裙楼正门入口的雨篷为钢质,呈双伞形,并以玻璃幕墙作为顶盖。

二、美国国家美术馆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1978年落成。

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

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

建筑经典案例赏析

建筑经典案例赏析

住宅整体呈十字布局(下 图),东西轴长,南北轴 短,两轴交汇处为住宅的 中心,设置有起居室、餐 厅和一个室内庭院,属于 公共区。中心向南为住宅 的入口,设有一个车棚; 中心向北是客房;中心向 西分别是厨房以及西端的 工人房,属于后勤服务区; 中心向东则分别是主卧及 东端的办公室,属于私密 区。这几个区域各自集中, 空间功能明确,生活流线 都没有交叉。这样一来, 既保障了主人甚至客人各 自的私密性,以餐厅和起 居室这样的公共区为中心 又保证彼此间不会过于隔 膜生疏。
萨伏伊别墅深刻地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所 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表现手法和建造 手段的相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 合,建筑形象合乎逻辑性,构图上灵活均 衡而非对称,处理手法简洁,体型纯净, 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等, 这些建筑设计理念启发和影响着无数建筑 师。即便是到了今天,现代主义的建筑仍 为诸多人士所青睐。因为它代表了进步、 自然和纯粹,体现了建筑的最本质的特点。
这个别墅还是第一个使用钢结构的别墅建筑,这是为了支撑悬挑出墙20 英尺的屋顶(四面都是如此)而特别设计的,这个结构使得它能够更好 的挡风遮雨。它还是用了174扇艺术玻璃窗和门,在主体结构的一层楼装 有一长排的这种玻璃窗,这使室内外能够很好融合在一起,而且采光性 能好。
案例八:阿尔瓦·阿尔托-----玛利亚别墅
疗养院细致地考虑了疗 养人员的需要,每个病室都 有良好的光线、通风、视野 和安静的休养气氛。建筑造 型与功能和结构紧密结合, 表现出具有理性逻辑的设计 思想。形象简洁、清新,给 人以开朗、明快、乐观的启 示。
玛利亚别墅
• 玛丽亚别墅的地位: 它是阿尔托古典现代
主义的巅峰之作,被称为“ 把20世纪理性构成主义与 民族浪漫运动传统联系起 来的构思纽带”。它可与赖 特的流水别墅、柯布西耶 的萨伏伊别墅、密斯的范 斯沃斯住宅相媲美。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 • 少即是多
•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
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
构."Less is more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 与形式的创造无关.“ 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件德国用来参加1929年世 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见不到仸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 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 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 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 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 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 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 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 筑艺术质量。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 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
一层流线分析图
一层功能分析图

然而在吐根哈特别墅中,密斯明确将起居室的流动空间以清晰 完整的玻璃体量呈现,吐根哈特住宅在其一侧设立了条形庭院,然 而它是透明的,在外观上被整合到统一的玻璃体量中,不再是利用 封闭的石材墙面来作为建筑外观,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室内外空间的 边界弱化甚至消除。
一层平面的流 动空间,对人 的空间心理的 限定和释放, 运用一些出挑 的墙壁和弧形 的隔墙,又给 人一种空间导 向。错觉后拥 有一种无限的 感觉。
巴塞罗那椅平面与各立面图
布尔诺椅
密斯对于工艺也十分重视,他常常对每一件东西都要计算到最后 一毫米。例如带状金属片的宽与厚以及在交接点处的曲率半径、 皮带的宽和间隔、皮垫子的长方形比例等,这也体现了他“上帝 存在于细部”的思想。

建筑设计案例赏析

建筑设计案例赏析

建筑设计案例赏析建筑设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科技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设计也日渐多样化和创新化。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经典建筑设计案例的赏析,探讨其设计理念、风格特点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 Louvre Abu Dhabi(阿布扎比卢浮宫)阿布扎比卢浮宫是由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设计的,于2017年完工。

该建筑充分融合了中东和西方的文化元素,展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座建筑由一系列巨大的白色圆顶组成,仿佛漂浮于海上。

这一设计概念既强调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又为博物馆提供了天然的光线和空气流通。

卢浮宫在阿布扎比的开放式设计,让游客可以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感受到阿拉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

2. Sydney Opera House(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丹麦建筑师小贝尔格·尤尔·汉森(Jørn Utzon)的杰作,被誉为建筑界的珍宝。

其标志性的帆形屋顶设计使其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尤其当夜幕降临,舞台上灯火辉煌时,整个歌剧院如同童话世界的仙境。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建筑形式与海洋、天空、土地所融合,体现了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它还成为了澳大利亚的象征,凭借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无数游客。

3. Fallingwater(坠水别墅)坠水别墅是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别墅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森林中,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设计师将别墅建在瀑布上方,利用悬崖和水流的动态美妙地结合。

别墅的设计理念是打破传统墙体的限制,使住宅与自然景观无缝连接。

从别墅内部可欣赏到令人惊叹的户外景色,同时也为居住者提供了独特的生活体验。

4. Burj Khalifa(迪拜哈利法塔)迪拜哈利法塔是一座世界闻名的超高层建筑,高828米,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建筑物。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树木相应成趣,有画龙点睛之意。住宅平面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正面三开间,各端有悬挑,西边一间用做开 敞的门廊,房子的地板高出室外5英尺,室内净高9英尺6英寸,门廊前有一过渡平台,平台和两段阶梯用意大 利灰华石贴面,这样处理不仅和住宅造型协调,而且增加了入口趣味。房子四周镶嵌入了厚单块的平板玻璃。 房子中间是一个服务核心,两边各有一个卫生间,中间夹着一个大管道井,在管道井的南边是壁炉,核心两端 是独立的隔墙 ,外面贴着一层木皮作为装饰面。
设计时间:1945-1951
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
环境构造分析
地理环境-----密斯凡德罗的范斯沃斯住宅在福克斯河岸边, 平坦的牧野上夹杂着一堆堆茂密的树丛,屋侧的两面有 大片的糖槭林。 住宅构造-----住宅长轴沿东西向布置,起居室在南面,餐 厅与厨房在北面,整个住宅是钢结构框架,开敞的一统 空间不受柱子阻挡。隔墙与内部家具的组合划分了住宅 的功能。整个住宅是一个架空的四边透明的玻璃盒子, 象水晶一般纯净。它由8根6. 7米高的工形钢柱做支撑骨 架,并通过焊接贴在屋面和地板的横梁外,整个住宅的 外部钢结构部分漆成白色,与周围
“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 ――密 斯凡德罗 ❖ 密斯早期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主张建筑必须具有时代性,他 在1919-1921年提出的钢和玻璃摩天大楼方案具体反映了这个特 点。他认为今天的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而它是一个材料问题,他 找到了他认可的工业化新材料,即钢和玻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终于是光亮式的玻璃摩天楼在50年代以后成为当代世界最流行的 一种风格。
❖ 功能角度:冬建筑大师作品析
范斯沃斯住宅
设计师:密斯·凡德罗
❖ 密斯·凡德罗: 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密斯

中外著名现代室内设计师作品赏析

中外著名现代室内设计师作品赏析

中外著名现代室内设计师作品赏析(课程设计)一、安德莉·普特曼(Andree Putman)她的名字是个奢侈的符号安德莉·普特曼国际顶尖设计大师。

曾获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设计成就奖,以及法国文化部长颁发的国家工业创新设计大奖。

其作品包括纽约摩根斯(Morgans)大酒店,巴黎Pershing Hall大酒店(原巴黎的美国驻军处),Peter Greenaway电影《枕边书》场景设计,法国航空公司最著名的“协和”飞机机舱体。

除了备受赞誉的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CAPC Museum),她还设计了巴黎贝西区财政部的新大楼、文化部部长和教育部部长的新办公室。

现任法国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的办公桌也是出自她的手下。

安德莉的作品还包括香水、LV围巾、施华洛世奇水晶、Swatch手表、Hoesch 浴缸、无数的家具、灯、浴室用品、地毯、瓷砖等家居用品。

安德莉·普特曼(以下简称“安德莉”)出生法国一个教育良好,条件优越的家庭。

家人都希望她能获得音乐学院奖学金,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

可是安德莉却在1960年开始为设计杂志《L‘Oeil》当记者,并为《Les Cahiers de Elle》撰写装饰专栏。

法国一位艺术评论家曾说:“如果法王路易十四还在位,一定会邀请Putman 设计凡尔赛宫。

”从这句话,足可以看出法国女设计师Andree Putman的实力所在。

但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Andree并非极致繁华设计风格的代名词,相反,“让美成为人人都能拥有的东西”是她的设计理念。

“质朴”的风格是她最喜欢的一个设计形式,无论是设计品,或是室内空间设计,都强调简单明了的线条、颜色和层次感,从而创造出无限的、自然的“成熟感”。

正是这种匠心独运,反而使得她的作品流露出心灵的奢华感,Andree Putman亦因此成为一个顶级的奢侈名号。

(一)作品展示1、此作品展示于波尔多当代视觉艺术中心,椅子设计的宽度最适合用于展示中心2、设计师安德莉·普特曼与法国最古老的的钢琴制造商Pleyel合作的儿童钢琴Voie Lactee,黑漆亮铬表面,宝石蓝色琴盖内点缀着点点繁星,只有7.12英寸宽。

密斯凡德罗及其作品简析

密斯凡德罗及其作品简析

设计简史专业课论文课程名称:设计简史专业班级:艺术设计学1201班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二零一三年四月【目录】·一、简介·二、生平·三、建筑风格·四、建筑理念·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五、风格改变·六、获得荣誉·七、代表作品·八、参考文献·九、认识及结论·十、致谢《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及其作品简析》一、【人物简介】密斯·凡·德罗,德国人,(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德国建筑师,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二、【生平】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国建筑师,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童年的时候,密斯小名是路德维希·密斯。

青年时,他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后来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

接着1908年到1912年间,密斯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

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设计理论与德国文化是否能够结合的一些看法。

著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与作品欣赏

著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与作品欣赏

著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与作品欣赏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载体,著名建筑师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作品让世界为之叹服。

他们的作品不仅是一座座震撼人心的建筑,更是对美的追求和对空间的创造的体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几位著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代表作品。

首先,我们欣赏一位在现代建筑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建筑师:法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赖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致力于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他的作品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乌森佛林河瀑布别墅(Fallingwater),这座建筑完美地融合了自然环境与建筑形态。

赖特通过巧妙的设计和使用原生材料,将建筑与地形、植被和水体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

乌森佛林河瀑布别墅的设计概念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建筑师,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里程碑。

其次,我们来欣赏一位对于功能主义建筑理论有着重大影响的建筑师:米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米斯是德国包豪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筑应当以功能和结构为中心,形式应当由此派生”。

米斯追求极简主义,将建筑的形式简化到最基本的结构和材料。

他的作品最为著名的是德国柏林的国会议事堂(Reichstag Dome),这座建筑以其玻璃圆顶和开放式的设计使得议会成为公众参与的场所。

米斯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对于现代建筑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摩天大楼和现代化建筑都受到了他的启发。

除了乌森佛林河瀑布别墅和国会议事堂,还有一位著名建筑师对于城市规划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值得我们关注:李季平。

李季平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驱,他通过大胆的城市设计和对社会议题的思考,将建筑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他的作品包括中国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区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陆家嘴金融区以其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完善的城市规划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地标,而奥林匹克公园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

大师建筑作品模型复原及解析

大师建筑作品模型复原及解析

4-锅炉房
5-人防设施
6-办公室
7-坡道
建筑形体特点
博物馆由内外两套构造体系构成,外部是 钢板焊接旳两个巨大旳灰色伞状构造,伞 状构造下面是由彩色釉面钢板装配成旳“ 住宅式”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平面由两个 错动旳方形组合,两个方形组合旳中间是 向外延伸旳坡道。
建筑立面分析
建筑立面分析
勒柯布西耶巧妙地利用色彩使建筑增长变化,红、黄、绿与白色旳 组合使人联想到蒙德里安旳构成图案。灰色钢板、彩色釉面钢板与 玻璃占据建筑外面旳大部分,混凝土浇筑旳坡道成为唯一旳例外。
5-厨房
6-转门
7-休息厅
8-休息厅
9-展厅
10-楼梯
11-坡道
12-地下采光窗
13-平台

建筑功能分析

1-坡道 2-图书室 3-楼梯 4-办公室 5-展厅 6-展厅

建筑功能分析

1-坡道 2-休息厅 3-楼梯 4-长椅 5-不可上人房顶

建筑功能分析


1-展厅,集会大厅
2-储备间
3-卫生间
但是,1965年,勒·柯布西耶在家中游泳池溺 亡,该博物馆遂成为大师旳遗作。
1965年7月15日,勒·柯布西耶中心宣告成立。 海蒂·韦伯基金会负责完毕该中心旳最终建设。同步,
利用勒·柯布西耶中心举行柯布西耶旳展览,搜集并 统计下大师生前旳工作统计。

建筑功能分析

1-入口
2-衣帽间
3-客厅
4-餐厅
勒·柯布西耶旳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 50年代此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 式旳主要领袖,以1929年旳萨伏伊别墅和 1945年旳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构造承 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 地面之上;50年代后来勒·柯布西耶转向体 现主义、后当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体现 力旳雕塑感和它独特旳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 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旳语汇,这是当代 人所建造旳最令人难忘旳建筑之一。在家具 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旳钢 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3年代优雅 生活旳象征。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

4位现代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及代表作品(一)格罗皮乌斯1、设计理念(1)主张革新,反对复古,建筑应随时代向前发展,不能从形式上追求风格。

(2)强调现代工业对建筑的影响,提倡走工业化道路,坚持装配化生产。

(3)具有不断前进的美学观,主张唯心的抽象艺术。

(4)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设计原则上把功能和经济放于最重要的位子。

(5)在建筑教育上从基本技术出发,让学生先掌握技术,在熟练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

(6)同时注重建筑的艺术性,认为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法古斯工厂,科隆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自宅。

(二)勒.柯布西耶他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是:(1)底层架空,由独立柱支撑;(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的长窗;(5)自由的立面。

2、设计理念(1)歌颂现代工业的伟大成就,主张建筑师从保守的学院派教条中解脱出来。

(2)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偏爱混凝土,提倡大规模生产房屋来解决社会问题。

(3)主张平面是关键,设计方法由内到外,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4)建筑形式: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5)了解罗马、希腊艺术,强调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提倡简洁的几何关系。

(6)早期希望用理性方法来表现思想,主张寻找新的艺术准则,并接受了机器产品的启示。

(7)主张学习工程师的思维方法:工程师用几何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美的艺术。

(8)前期偏重于理性主义,后期则转向浪漫主义。

3、代表建筑(1)萨伏伊别墅(2)巴黎瑞士学生宿舍(3)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4)朗乡教堂马赛公寓(三)、密斯.凡.德.罗德国1、设计理念(1)同传统建筑决裂,探求新建筑原则和建筑手法,认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时代现实主义与功能主义的需要。

(2)重视建筑结构和建筑手法的改革,提倡工业化,一切问题包括艺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提倡“少就是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特点
• 光线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 •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 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 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 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玻璃与钢材
稻菊
稻菊
稻菊
稻菊
稻菊
稻菊
稻菊
蝶1903
蝶1903
蝶1903
蝶1903
蝶1903
蝶1903
蝶1903
蝶1903
汉岳路别墅度假村
汉岳路别墅度假村
汉岳路别墅度假村
汉岳路别墅度假村
重庆总部城售楼处
重庆总部城售楼处
重庆总部城售楼处
贝聿铭
•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就读建筑学。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 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 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 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也荣获 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 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 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 予的自由奖章等。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 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 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 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 混凝土 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 忠实于材料的质 感表现力,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作品中, 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 做 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 下行走的雕塑。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 几何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 话, 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 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 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 彩的艺术形象。
梁志天以独特的简约风格,已经为不同的居停空间赋予了全新的感觉,用他的作品演绎着七种截然 不同的心情: 酷:以前瞻性的设计笔触,给予胆色和前瞻性的生活品位,在平淡和谐中凸显强烈的感触……设计 师利用简洁的线条和强烈的色调对比,配合不落俗套的挂饰和家具,把酷气和帅气全面呈现,带给 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峻:把后现代科技的冷峻和客观引进家居设计,以硬朗的物料和明快的色调,迸发出赏心悦目、隽 永怡神的效果。设计师以清新笔触勾划钢材和银白家具,赋予空间素净明亮的神采。 闲:引进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和树木,把满腔闲情溶化于浓淡有致的碧青和原木中,让人在紧迫的 城市生活节奏下享受那难得的一刻闲暇。 净:一尘不染、素净澄明。设计师用平静的心灵看世界,利用淡淡的家具布局把原有的空间净化, 把屋主的气质和品位含蓄地表现出来…… 颐:是东方浪漫情怀与西方简约雍容的巧妙结合。设计师以深木色与米白色的家具组合缔造中国的 古品书香,配合别具风雅的挂饰和小物摆设,让空气中弥漫一股颐乐之象。 醉:糅合巴洛克典雅风格与现代唯美主义,把宽敞舒适的空间修饰为富丽堂皇的尊贵府邸,令人醉 倒在满泻的浑黄灯光下…… 宽:跳出框框,跃进广阔的视觉空间。设计师以简约笔触演绎现代豪宅的气派与和谐,为偌大的空 间带来家的感觉,令人开怀。
作品赏析
• • • • 1、稻菊 2、蝶1903 3、汉岳路别墅度假村 4、重庆总部城售楼处
稻菊
• 这个项目的客户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天妇罗专门店。这百年老店,迄立至今,表现了日本人对饮食艺术的执 着及精益求精的精神,而位于四季酒店的这家分店更提供铁板烧、刺身、寿司等多元高级日本料理。为突显餐厅的 精神及配合目标客户的需要,餐厅的设计着重表现其日本传统风味之余,亦强调其优雅现代的环境,以迎合现在讲 究饮食,注重品味的顾客的需要。 要将传统和现代融合,并缔造一个优雅的空间,我们决定以现代的手法,加入带有日本传统特色的艺术品,配合灯 光效果,务求令空间既高雅时尚又能让人感受到日本风味,感觉就好像一个到了大城市工作的乡村女孩,回到充满 江户色彩的故乡,看到儿时熟悉的东西,又亲切又有点陌生,最后还是回到五光十色大都会继续现代化的生活。 在艺术顾问和灯光顾问等专业合作伙伴的协助下,我们以传统的手作工艺配合现代都市的餐厅设计,引领客人走进 从江户时代到现代大都会的奇妙旅程。 在 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无论在整体设计、艺术摆设或灯光方面都极尽心思。例如,空间布局方面,为配合不同客人 对空间要求有所不同的需要,我们为餐厅打造了四间 可灵活组合的私人宴会厅,其中三间更设置了开放式天妇罗吧 枱。偌大的金色天妇罗油炸器具加上线条简明的黑色吧枱,配合一室线条简洁的家具、特别的灯光效果 和表现日本 传统折纸美学的艺术品,气质高雅。经过狭长的走廊来到大厅,感觉犹如从江户时代的小镇进入现代大都会,透过 落地玻璃大窗,客人可观赏到维多利亚 港的迷人景致,我们特别把靠窗的座位设置在微微泛光的地台上,墙身及天 花均饰以黑镜,让景观得以无限延伸,令客人用餐时如置身维港中央般怡然自得。大厅设 有开放式的寿司、天妇罗 及铁板烧吧枱,分别由不同的艺术装置分隔开来,令空间的功能性更明显之余亦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 • •
当代建筑大师设计作品赏析
贝聿铭 梁志天
梁志天
• 梁志天(Steve Leung),香港十大顶尖设 计师之一,拥有香港大学建筑学学士,城 市规划硕士多个显赫学历,积累了丰富的 设计经验。1997年创立了梁志天建筑师有 限公司及梁志天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及室 内设计和酒店等大型项目。
风格

• • • • • • •

配 合这间百年天妇罗专门店的传统风味,我们以啡、黑和金色作为这间餐厅的主色调。搭配精心布置的艺术品、充 满戏剧感的灯光效果及线条明快的家具,令充满现代 感的空间溢出无限禅意,并以空间述说了一个见证时代变迁的 历史故事,为客人呈献雅致的东瀛美食空间。《稻菊》的餐厅设计展现了现代东方美学艺术,很幸运 地,此作得到 不少人的认同,并获选为美国Hospitality Design Awards 2007「高级餐厅组别」的入围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