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乘除(1)》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教案分析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教案分析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教案分析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八班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说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呈现我的教学设计。

1.说教材教学内容有: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运用法则进行的化简运算。

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乘除法、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同时,它又为学习分式的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中学数学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材编排上很有特色,它以同学熟识的长方体容积问题及工程问题引入课题,意在表达分式的乘除运算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欲。

2.在学情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的知识状况,课前我做了一个学情调查表,内容设置涉及最简分式、因式分解、约分等前置内容,及本节所要学习的部分知识点,通过学情调查并结合实际,发觉八班级同学新奇、简单激昂、好表现,对旧知识的积累,已具备肯定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学习的技能和阅历,不足之处有:即兴构思技能、抽象思维技能有待提高。

3.在教学目标方面基于对八班级同学学情的分析及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约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受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育同学类比的探究技能,加深从非常到一般的思想认识。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目标:教学中让同学在主动探究,合作沟通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同学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究的乐趣和胜利的体验。

依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为:运用分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为: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难点中的疑点:如何确定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4.说教法学法教法上我主要采纳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上我采纳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探究的学习方法。

(完整word版)《分式的乘除(1)》教学反思

(完整word版)《分式的乘除(1)》教学反思
3.练习的设置。本节课遵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探究环节中的练习题,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梯度的习题,课堂上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演练,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合理评价他们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在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1)学生计算能力欠缺,解题速度慢,我在传授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时间足够,效果会更加明显。(2)在解决习题时,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只是由教师在黑板上指出并强调,没有把学生的原题展示出来,所以效果不够明显。(3)为了赶时间讲完事先安排的内容,没有让学生进行板演,感觉学生参与度不够,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15.2.1分式的乘除(1)》教学反思
汕头市蓝田中学黄秋娜
《分式的乘除》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学习的是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并会进行简单的应用,是一节计算教学课,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法则,再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必然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实质不能真正理解,对所学知识也容易遗忘,因此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动脑思考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探究,很自然地学习了新知识。
1.法则的引入。本节课运用了类比的方法,由小学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入手,引导学生类比归纳出分式乘除法的法则,课堂上学生能由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过渡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文字叙述,中下游学生有一定困难,但通过教师引导点拨,也能顺利归纳。类比让学生体验出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的紧密,参与到知识点的归纳过程更有利他们熟练掌握法则,为后面法则的运用打下基础。
我相信不同的教学理念可以成就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堂可以成就不同思想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民主、开放的课堂,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分式乘除法 课后反思

分式乘除法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1、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入手,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通过观察、猜想、交流、归纳、获得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培养了学生的代数化归意识,发展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2、活动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策略,程序合理,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小组交流效果明显。

教学活动中以小组活动为基础,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互动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

3、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练习题设计有梯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4、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及时评价,课堂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发言积极。

最后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学归纳全面,体现了他们真正成了数学学习的主人。

5、综合建模建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教师注重时时建模,处处建模。

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有整体的把握。

初中数学_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分式第二节 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于对新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乘方运算法则的过程,培养代数化归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2. 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分子分母是单项式的分式),发展运算能力.3. 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4. 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评价设计】1.通过探究活动(一)(二)检测目标1的达成效果.2.通过环节二、三检测目标2的达成效果.3.通过探究(一)的5检测目标3的达成效果.4.通过环节一、二、三、四检测目标4的达成效果.本节课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本着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1.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参与小组交流和班级集体展示,教师课堂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进行适时的反应评价,同时促进学生的自评与互评.2.通过设计课堂基础练习、拓展练习与达标检测题,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同时有利于学生完成对自己的评价.3.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能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完成教学反馈评价.【教学设计】一.问题导入,路径引领问题1.从下列自选超市中选取两个组成分式,每人至少写出三个.bab a a b a b a b a a 63,2,1,6,3,,2,,22332++-π 问题2.你写出的分式是最简分式吗?不是最简分式的请化简.自主完成后师友互查.设计意图:问题1设置了一个有障碍性的选择,然后通过老师的即时追问:“你是怎样检查学友问题1的对错的?哪些式子不能作为分子?哪些不能作为分母?”让学生进一步明晰分式的概念.对于问题2,让学生复习分式的化简后,师进一步追问:你是怎样化简的?约分的根据是什么?(分式的基本性质)你还记得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分式的基本性质的?(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通过问题的导入,对学生有了一个路径的引领.在此基础上,出示问题3:刚才我们复习了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根据以往的经验,你认为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呢?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有了刚才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去类比分数,分数的约分讲完后学习的是分数的乘除法.师小结:看来分式这部分的学习确实与分数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师板书课题)师分析:我们知道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整式,而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分式分为两类,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的和分子分母中含有多项式的.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分子分母是单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分式的乘除法》研究的内容,然后进一步明确本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再次突出了路径的引领.二.自主探究,展示交流探究活动(一)1.师从黑板中抽取学生写的两个分式,让学生探究分式的乘法运算.师友交流展示.师追问:我们在计算分式乘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师把乘号改为除号,生继续探究.师友交流展示.3.课件展示类比法则.(师板书公式)4.师傅出一道分式乘法和一道分式除法题,师友练习巩固并互查.5.实际应用,巩固练习(1)某工厂徒弟m 天可以做a 个零件,师傅的工作效率是徒弟的2mn a 倍,问师傅的工作效率是多少?(2)由甲地到乙地的一条铁路全程为s 千米,火车全程运行时间为a 小时;由甲地到乙地的公路全程为这条铁路全程的m 倍,汽车全程运行时间为b 小时.那么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多少倍?设计意图:先由学生自主探究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然后师傅出题练习,再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分式乘除运算的背景,增强学生的代数推理能力与应用意识.我的设计思路:本环节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与教科书不同的两大改动:改动一:教科书是先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然后根据法则进行分式的乘法运算,而我考虑到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和探究能力,所以直接让学生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与分数的乘法法则相同;接下来很容易就想到能不能用分数的除法法则来解答分式的除法,然后自己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因为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分式运算的教学重点是运算法则建立的过程和对算理的理解.我觉得这样的探究方式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的能力.改动二:教科书在进行分式的乘法练习之后安排的是分式的乘方,之后才是分式的除法,因为乘方是乘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我觉得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分数的乘除,初一又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他们对于乘除运算是比较熟悉和容易掌握的,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是从初一才开始接触的,从做题效果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乘方运算的出错率是较高的.所以,我先进行的是分式的乘除法,等乘除法巩固练习之后,再来进行乘方的探究,更能突破难点.探究活动(二)设计意图:有了探究一的探究经验,学生不难探究出分式的乘方法则,然后进行练习,通过师友互查,进一步培养生帮生的意识和习惯.探究活动(三)1.判断对错.对于设计意图:此环节先安排了一个判断题,让学生在找错误的过程中反思总结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需注意的问题,然后进行巩固练习,效果比老师直接强调注意什么问题好的多. 三.达标检测,巩固提升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经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思想方法,总结情感体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既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又培养了反思意识和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师友双方的评价,相互鼓励,促进今后的共同进步.随机找几个同学交流后,师归纳: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总结.在本节课分式的乘除法和之前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我们都是类比了分数的相关知识,在后续的分式内容的学习中还将被采用.这种类比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迁移探究新知识的方法是我们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无论是数学学科还是其他学科中都将经常用到.这样通过教师的归纳,上升到方法和经验的总结提炼层面.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A.基础作业:总结今天课堂练习中的易错点,每人为同桌出3道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的小测题,并自己做出答案,明天批改时备用.B .提高作业:根据今天的探究经验,试探究3442622-+-⋅--x x x x x 的解法,明天展示交流.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设计意图:“基础作业”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作业的“编导”,自己设计,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提高作业”借助今天的探究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为明天的展示交流做好了铺垫.附:板书设计: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将重点难点关键点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感知,加深理解、思维与记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课后反思【教材解读】《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构建本身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探究活动也就成了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就是以探究活动为板块,以问题引领为路径,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促进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发展.我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索过程.在本节课的准备与实际授课过程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与体会:【反思教学设计】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师友互助来实现的,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置了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突出了路径的引领.如:第一环节“问题导入,路径引领”中设置了3个主问题,每一个主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时追问,以问题解决过程为探究主线,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积极活动,自主获得积累经验的体验.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性现代认知心理学指出,学习过程就是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特别是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说认知结构的水平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和新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影响知识和经验的迁移.数学探究的过程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的数学探究活动.为此,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探究活动一中做了与教科书不同的两大改动.改动一:教科书是先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然后根据法则进行分式的乘法运算,而我考虑到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和探究能力,所以直接让学生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与分数的乘法法则相同;接下来很容易就想到能不能用分数的除法法则来解答分式的除法,然后自己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因为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分式运算的教学重点是运算法则建立的过程和对算理的理解.我觉得这样的探究方式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的能力.改动二:教科书在进行分式的乘法练习之后安排的是分式的乘方,之后才是分式的除法,因为乘方是乘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我觉得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分数的乘除,初一又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他们对于乘除运算是比较熟悉和容易掌握的,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是从初一才开始接触的,从做题效果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乘方运算的出错率是较高的.所以,我先进行的是分式的乘除法,等乘除法巩固练习之后,再来进行乘方的探究,更能突破难点.【反思教学过程】优点:1.本节课包括“问题导入,路径引领;自主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巩固提升;回扣目标,总结反思;课后作业,拓展延伸”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了问题的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递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开放,以问题串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2.通过师友合作的方式,形成数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机制探究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教师教为学生主动地学.师友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方式的重要形式,形成数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机制.本节课同桌二人组成师友合作小组,积极交流探究的学习成果,积极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点拨和指导,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氛围灵动有序,体现积极向上的学习气场.当学生积极地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展示在其他同学面前并得到肯定时,享受探究活动给他带来的成功感,师生均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也实现了数学教学的德育目标.不足:1.在每个环节结束后,应该留有适量的时间给学生消化,学生自己的梳理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应该给学生适量的时间进行咀嚼,这一点有待于改善.2.教学过程重视训练,设计也较为合理,但对学生激励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改进.【反思教师的教】合理设置探究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探究的核心.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时内容的特点,合理设置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积累探究活动经验.【反思学生的学】本节课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师友互帮互助,全班共同进步的机制,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友互动,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会学数学.【课后反思】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角、发现和探究的主角,教师则是发现、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探究过程进行数学思考,主动参与,在经历探究过程中体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标定位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得到了较好地解决,课堂教学整体推进紧凑、流畅,师生互动良好,气氛和谐融洽,各项学习任务完成效果良好,较好地实现了课前预定的教育目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课标分析本节内容属于第三学段中“数与代数”的第一部分“数与式”的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分式这部分的要求是: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所以,本节课的要求是: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运算.简析: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算法则时,注重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思维方法的应用.分式运算的教学重点是运算法则建立的过程和对算理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运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运算能力的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地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不能让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已有的水平上停滞不前,也不能超越知识的内容和其他能力水平孤立地发展运算能力.应该贯穿于师生共同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并体现发展的适度性、层次性和阶段性.学习和掌握数与式的运算,在反复操练、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会逐步形成运算技能,还会引发对“怎样算?”“怎样算的好?”“为什么要这样算?”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这是由法则到算理的思考,使运算从操作的层面提升到思维的层面,这是运算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教材分析1、地位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属于第三学段中“数与代数”的第一部分“数与式”的部分.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六年级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和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八年级又刚刚学习了因式分解.本节课是在本章中刚学习的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约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 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分式的乘除与分数的约分、分数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为以后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的混合运算作准备,也为后面学习分式方程作铺垫.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位置.2、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已有的分数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方法探究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培养代数化归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应用法则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各版本的分式的乘除法都是分为两个课时,的第1课时是探究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的分式的乘法、乘方、除法运算,第2课时是探究分子、分母中含有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及混合运算.而北师大版、湘教版、人教版的教材第1课时是探究分子、分母是单项式和分子、分母中含有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第2课时再探究分式的乘方和混合运算.这两种不同的处理都有各自的道理.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整合:教科书在进行分式的乘法练习之后安排的是分式的乘方,之后才是分式的除法,因为乘方是乘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我觉得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分数的乘除,初一又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他们对于乘除运算是比较熟悉和容易掌握的,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是从初一才开始接触的,从做题效果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乘方运算的出错率是较高的.所以,我先进行的是分式的乘除法,等乘除法巩固练习之后,再来进行乘方的探究,更能突破难点.另外,第1课时虽然只探究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的分式的乘法、乘方、除法运算,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先整体感知“分式的乘除法”研究的内容,然后进一步明确本课时和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突出路径的引领.3、教学目标:基于对新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乘方运算法则的过程,培养代数化归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2)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分子分母是单项式的分式),发展运算能力.(3)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4、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经历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探究过程,能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难点是正确体会分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具体的运算过程和一般步骤.为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始终遵循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通过路径引领与问题链接让学生经历数学法则的探究与应用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学情分析【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准备】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和表达能力,在此之前小学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六年级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和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八年级又刚刚学习了因式分解,本章中又刚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这些基础知识和探究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难度分析】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都是类比着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约分学习的.所以,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以类比的方法探索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与同行交流,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本节课学生的难点和易错点应该是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和乘方时漏项的问题,通过师友双方的互查、分析、总结,反思需要注意的问题,逐步加深对分式乘除运算算理的理解.【课前准备】复习:1.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基本性质2.分式的约分【课外学习】阅读六年级学习的整式的乘除和八年级学习的因式分解.【结合学情的探究方式】现代认知心理学指出,学习过程就是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特别是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掌握情况,也就是说认知结构的水平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和新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影响知识和经验的迁移.数学探究的过程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的数学探究活动.因此,本节课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师友互助来实现,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突出路径的引领.八年级上册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课前导入练习问题1.从下列自选超市中选取两个组成分式,每人至少写出三个.问题2.你写出的分式是最简分式吗?不是最简分式的请化简.课中练习探究一的练习:1. 师傅出一道分式乘法和一道分式除法题,师友练习巩固并互查.2.实际应用,巩固练习(1)某工厂徒弟m天可以做a个零件,师傅的工作效率是徒弟的倍,问师傅的工作效率是多少?(2)由甲地到乙地的一条铁路全程为s千米,火车全程运行时间为a小时;由甲地到乙地的公路全程为这条铁路全程的m倍,汽车全程运行时间为b小时.那么火车速度是汽车速度的多少倍?探究二的练习:练习:=?=?探究三的练习:1.判断对错.对于小明是这样计算的:他的计算过程正确吗?为什么?反思一下我们在做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自主练习,师友互查(1) (2)达标检测练习1. 2.八年级上册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效果分析课前导入练习:问题1.从下列自选超市中选取两个组成分式,每人至少写出三个.。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

今天,分裂的最后一个部门的自我反思的教学:学生在前几个阶段学习的小分数的基本特征,并且在上个学期也已经学习因素分解,本课中乘法和除法是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此基础上,小学的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已经用于计算学生的分数乘法和除法。

应当注意,分数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结果被减少到最简单的形式。

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代数计算能力,主动探索学习风格的知识也初步形成,七年级学生开始进行四组合作学习,因此使用数学活动容易动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对于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梯度问题,并采取团体合作的形式,积极的教室气氛,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高,课堂学习效果很好。

但是约束的数量和类型之间的差异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分子,多项式乘法和除法的分母是一个难学的学生。

在教学中,我使用类比法,以便学生回忆先前学习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的分数,表明学生乘法和除法法的乘法和除法律的热情,也是同一组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存在的问题:(1)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计算能力,或者一些细节没有注意到,有计算上的问题。

在未来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培训。

(2)课程安排不是太适当,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延迟一段时间,导致最终设计的链接没有完成。

未来还应加强设置的细节,以提高课堂效率。

(3)学生的标准回答了一些穷人,在黑板上的黑板上没有到位,在未来的教学中强化学生回答规范实践。

(4)应用数学学习方法,将本课程转化为推理,推理,数学方法的归纳,教学后提醒学生应用数学方法。

初中数学_《分式的乘法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分式的乘法除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课型:新授 教师姓名: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教学难点: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理解2、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一、复习回顾1、化简:(1)bc a ac 22142- (2)aa a 2422+- 设计意图:当分子与分母是单项式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约分化简;但当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时候,就要先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去公因式化简,所以设计这一题考查学生对约分的定义的理解,约分一定要求在分子与分母是乘法的状态下才能进行。

2、计算:(1),10932⨯ (2)211075÷ 3、思考:(1)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数相乘.(2)试一试计算:猜一猜:=⨯c d a b;=÷cd a b 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吗?与同伴交流。

c bd a c d b a ⨯⨯=⨯, db c a d c b a c d b a ⨯⨯=⨯=÷ 二、小组讨论与归纳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你能得到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设计意图:通过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帮助学生回顾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让学生体会一下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而讨论归纳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三、例题学习,计算:例题1:(1)226283a y y a⋅ 例题2(1)x y xy 2262÷ 注意:计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四、巩固练习,计算:化简:(1)2a b b a⋅ (2) )(x y y x x y -⋅÷ (3)xy xy 3232÷- (4))21()3(43x y x y x -⋅-÷ 5、先观察下面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与第1到第4题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做一做: aa a a 21222+•-+ 尝试之后老师提问:1、按法则来做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你是先做乘法运算吗?2、分子与分母能进行约分吗?3、总结:当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应注意哪些细节?五、例题学习,计算:1、 bb a a b -+•-2239 2、41441222--÷+--a a a a a注意:当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时:(1)乘法运算步骤是,①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②约分(2)除法的运算步骤是,把除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其它与乘法运算步骤相同。

《分式的乘除》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用它们进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关分式乘方的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思考,感受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乘方运算方法,进一步增强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情感态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发展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能力.【教学难点】分式乘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如何进行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呢?试一试参见教材P138例4.想一想小明同学在计算÷·时,其过程如下:原式=÷1=,你认为他的计算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延时展示上述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的理解,体会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结论给予恰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对出现的疑问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38“思考”.【归纳结论】参见教材P138最后一段.【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形成认知,从而感受分式乘方的意义.试一试计算:【教学说明】选派两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余同学在座位上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最后全班同学一道对两位同学的演示结果进行评析,教师应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完善认知.【归纳结论】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计算:(1)参见教材P139例5第(2)小题;(2)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2)小题.【分析】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对一些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予以强调,如(-c2d)2=-c4d2或c2d2,(-3c)3=-9c3等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1题.2.计算:(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1)小题;(2)参见教材P146第3题第(4)小题.【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小题,然后相互交流,有时间的话,教师予以评价,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新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由于前面学生已对分式的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一方面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另一方面类比前面分式的乘除.教学时,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分式的乘除》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体会类比的思想.2.会根据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并可以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法则进行乘方运算.教学重难点分式的乘方及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时,水面的高度为多少?(1)这个长方体容器的高应该如何表示?(2)容器内水面的高与容器内的水所占容积间有何关系?问题2:大拖拉机m天耕地ahm2,小拖拉机n天耕地bhm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1)本题中出现的“工作效率”的含义是什么?(2)大拖拉机和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怎样表示?观察上述两个问题中所列出的式子中,其中涉及到分式的有哪些运算?你能用学过的运算法则求出结果吗?问题3:计算(1);(2).在计算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分数的什么法则?你能叙述这个法则吗?如果将分数换成分式,那么你能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怎样用字母来表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呢?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利用文字语言可表述为: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例1.计算:(1);(2).例2.计算:(1);(2).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完成上述两个例题,要注意:对于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的两个分式乘除,可直接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将最后的结果化成最简分式.而对于分子或分母中含有多项式的两个分式相乘,为了使算式简洁,也便于找出分子与分母中的公因式,需要先将多项式因式分解,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然后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并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最简分式.例3.如图,“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m(a>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m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m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kg.(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同学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完成该题:(1)先根据题意分别列出表示两个量的代数式;(2)再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3)最后通过计算解决问题.例4.计算:思考:你能结合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分式乘法的法则写出结果吗?,,通过思考,可以得到: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利用乘方的运算,同学们独立完成教材P139中的例5.三、随堂练习课本第137页的练习第1、2、3题,课本第139页的练习第1、2题.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分式的乘除的运算法则是什么?(3)分式如何进行乘方运算?五、课后作业课本习题15.2的第1、2、3题.。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
吉林市昌邑区左家镇中学王宝范
2016年12月15日第四节,我参加了“左家镇中学2016年教育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讲的是《分式的乘除》练习课。

回顾这节课:
亮点:
一、自作学案,板块清晰
前一节课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案,五个板块分别是:
一是仔细想想,回顾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分式的乘除法则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二是认真填填,把上面的有关知识用图表表示出来。

三是基础闯闯,10个分式的乘除计算题。

四是干劲鼓鼓,2个分式的乘除化简求值题。

五是高峰攀攀,2个比四题复杂的化简求值题。

二、学生板书,步骤规范
计算题和化简求值题学生板书,展示规范步骤和正确结果。

对于个别问题,学生判定并给出正确结果。

不足:
一、资源有限,硬件不足
由于学校准备建教学楼,教室没有安装电化设备,不能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二、自制题页,形式死板
适当放开学案形式,百花齐放。

三、学生点评,易错防范
就学生板书,有学生评判,同时指出本题的易错点大家共同借鉴。

总之,教育有法,教无定法,我要积极尝试;无论年纪,终身学习,我会继续前进。

5.2 分式的乘除法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1)

5.2 分式的乘除法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1)
(2)原式= ·
= ·
= =- .
点拨:整式与分式运算时,可以把整式看成分母是1的分式,另外,注意变换过程中的符号.
活动2跟踪训练
1.下列计算对吗?若不对,要怎样改正?
(1) · =1;(2) ÷a=b;
(3) · = ;(4) ÷ = .
解:(1)对.
(2)错.正确的是 .
(3)错.正确的是- .
2.复习回顾:
(1) × = = .
(2) × = = .
(3) ÷ = × = = = .
(4) ÷ = × = = .
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
1.(1)两个分数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2)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
2.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总结出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教师
所在学校
版本、册数、课目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分式的乘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
2.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重点:分式乘除运算。
难点:分子或分母是能分解因式的多项式时,先分解再约分化简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1. · , ÷ 怎么计算?
2.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评练习
教材P116习题5.3
教学反思
类比分数学习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学生容易接受,但是在运算中,当分子或分母是能分解因式的多项式时,学生往往会忽略先分解再考虑约分化简。
(3)原式=-3xy· =- =- .

15.2.1《分式的乘除1》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1《分式的乘除1》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1《分式的乘除1》【课标内容】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运算。

【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十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在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针对我班学生,大部分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起来困难比较大,所以,课堂内容的设置相对小一些,由最简单的题目,一点点的上梯度,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以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2.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教学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乘除法运算【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复习引入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预习新学阅读教材P 135~137,完成预习内容.1.问题1和问题2中的v ab ·m n ,a m ÷b n怎么计算? 2.复习回顾:(1)23×45=2×43×5=815. (2)57×29=5×27×9=1063. (3)23÷45=23×54=2×53×4=1012=56. (4)57÷29=57×92=5×97×2=4514. 【设计意图】 给出几个分数的乘除运算回顾分数乘除运算法则,如果把数字换成字母让同学们想一下该怎样运算。

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1.两个分数相乘,把________相乘的________作为________,把________相乘的积作为________;2.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分母________后,再与被除数________.3.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总结出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1)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________,分母的积作为积的________;(2)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________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达:a b ·c d =a·c b·da b ÷c d =a b ·d c =a·d b·c【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可以很容易的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的乘除问题与不足

分式的乘除问题与不足

《15.2.1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章第2节分式的运算,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

我首先展示分数的乘除运算引发学生回忆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从而通过类比的数学方法引导学生归纳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引出新课。

这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学习与练习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2,PPT动静结合,数字文字都足够清晰,能够突出重难点。

3,在学生习题过程中能够做到下去走动,确保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思路,避免注意力不集中。

4,在时间的把控上比之前有进步,整节课速度适中。

这节课我认为做的不足的是:
1,在法则讲解中,最好让学生大声齐读并背诵。

教材中蓝字部分定义定理等均为重点内容,可让学生先背诵后在做题中慢慢消化。

2,例题讲解过程中,至少要拿出一道题给同学从头到尾展示解题过程,边写边讲,不仅可以体现教师的示范性,还可以让同学清晰地体会到知识生成的过程,印象会更深刻。

3,在板书设计上要注意留出来解题空间,合理利用两块黑板,不能因为多媒体限制住第二块黑板的使用,可以把习题提前准备在后面那块黑板上,可以免去课上抄题的麻烦,节省时间。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虚心的向各位优秀老师请教学习,争取做到一次比一次更好。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5篇)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5篇)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通用5篇)《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1在上节课介绍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整式和分式的混合运算。

并通过思考栏目中的问题,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的乘法法则,归纳出分式的乘方法则。

学生有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做为基础,很容易探究出并掌握住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有乘方的意义和分式的乘法法则做基础,学生很容易探究出分式的乘方运算法则。

本节课各个环节我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让学生在每个环节学完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悟,感觉效果较好分式的乘除以及乘方混合运算,是《分式》一章中的重要内容,在考试中常以计算题的面貌出现,在学生做习题时,我想平时都是老师来看,讲评,这次我何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就想让学生做小老师,一批学生做好题目,再让一批学生上去批改,如果错的,直接让他把正确的做在旁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同一组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教学中我发现分式的运算错的较多。

分解因式的熟练程度成了这里的障碍。

我知道。

分解因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分式的有关学习。

总之,通过对上课方式的尝试,我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也促使我更加对课堂进行研究。

《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2本节课的乘除法是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类比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行学习分式的乘除运算,学生不难接受。

只是需注意的是,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在分式运算的中,学生主要出现以下问题:1、分式的乘法,如:运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乘后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乘,特别是多项式的时候更明显一些,学生不能很好的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使计算变得复杂,导致计算错误,计算结果要求必须为最简分式。

2、分式的加减法,有些学生总是在通分的时候忘记给分子乘代数式;再有就是遇到减法,而且后面分式的分子是多项式的时候,总是会出现符号上的错误(忘记变号),使得后面的计算全部错误。

分式乘除课后反思

分式乘除课后反思

分式乘除课后反思1. 引言分式乘除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方法,它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简化表达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课后练习中,我学习了分式的乘法和除法,掌握了相关的运算规则和解题方法。

通过这些练习,我发现了自己在分式乘除这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反思,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和提高。

2. 问题和困惑在分式乘除的练习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首先,我发现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特别是在涉及括号和多项式的情况下。

有时候我会忽略掉一些细节,导致最后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致。

另外,我发现自己在分式乘除的应用问题中,对如何转化为分式形式理解不够深刻,运用不够灵活。

3.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困惑,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我加强了对分式乘除的运算规则和步骤的学习。

我仔细阅读了教材中有关部分的内容,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和思考,逐渐掌握了分式乘除的要点。

其次,我在解题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尤其是运算符号和括号的使用。

我通过反复检查计算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中间结果,确保不会出现低级错误。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和同学们的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策略,互相帮助和纠正。

4. 反思与收获通过对分式乘除进行练习和反思,我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意识到在分式乘除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细节和步骤,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

错误的计算和粗心大意都会导致最终答案的错误。

其次,我发现了自己在问题转化和建模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自己的分式应用能力。

从这次课后练习中,我学到了分式乘除的一些核心概念和解题技巧。

我明白了分式乘除的运算规则和要点,并通过练习掌握了相关的解题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加强分式乘除的应用和拓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5. 总结通过本次练习和反思,我从中发现了自己在分式乘除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也通过采取相关的措施和方法来解决和弥补。

15.2.1分式的乘除(第一课时)教案

15.2.1分式的乘除(第一课时)教案

课堂解决方案教学详案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设计说明】本节课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式乘除运算是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故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利用表格给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更利于学生的对比和理解;例题采取学生自主运用新知识代替单纯的教师讲授,这是教学方法的一大尝试。

本节课采取把自主权交给学生,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认识。

3、教学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出示多媒体)活动1:问题1 :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时,水面的高度为多少?问题2:大拖拉机m天耕地ahm2,小拖拉机n天耕地b hm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师生活动:学生根据题意,分别列出问题1、问题2所求的数量关系式为:问题 1:求得容积的高:问题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两式的特点得出它们分别是分式的乘法和分式的除法。

从上面的问题可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时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那么分式的乘除是怎样运算的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活动2 :类比联想,探究新知计算下式: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分式的乘除法则本环节的任务:让学生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比探究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2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设计教学⽬标(⼀)教学知识点1.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2.会进⾏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能⼒训练要求1.类⽐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2.在分式乘除法运算过程中,体会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作⽤,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表达能⼒.3.⽤分式的乘除法解决⽣活中的实际问题,提⾼“⽤数学”的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师⽣共同交流、探讨,使学⽣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成就感.2.培养学⽣的创新意识和应⽤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其应⽤.●教学难点分⼦、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教学⽅法引导、启发、探求●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引⼊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似,那么分式的运算是否也和分数的运算类似呢?[⽣]观察上⾯运算,可知:两个分数相乘,把分⼦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即×=;÷=×=.这⾥字母a,b,c,d都是整数,但a,c,d不为零.[师]如果让字母代表整式,那么就得到类似于分数的分式的乘除法.Ⅱ.讲授新课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师⽣共析]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两个分式相乘,把分⼦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2.例题讲解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74页例1和76页例2体会法则在解题中的运⽤.并思考下列问题:1.分式的除法运算归根结底化成了什么运算?2.当分式的分⼦、分母是多项式时应怎么办?3.当运算结果不是最简分式时,应怎么办?[例1]计算:(1)·;(2)·.分析:(1)将算式对照乘除法运算法则,进⾏运算;(2)强调运算结果如不是最简分式时,⼀定要进⾏约分,使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解:(1)·===;(2)·==.[例2]计算:(1)3xy2÷;(2)÷分析:(1)将算式对照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运算;(2)当分⼦、分母是多项式时,⼀般应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避免⾛弯路.解:(1)3xy2÷=3xy2·==x 2;(2)÷=×===Ⅲ.随堂练习⾃学效果反馈(⼀)⾃学效果反馈(⼆)1、计算(1)(2)(3)(a 2-a )÷(4)÷ 2、计算正确吗?⾃学效果反馈(三)做⼀做 b b a a b -+?-2239aba b a a b a b a --?+-2224( 1 ) 2 a b b a ?1计算: ( 4 ) 22234 b 8a ba ÷( 3 )b a b a 3 2÷( 2 ) xy ab b a y x 89 272322?221a a =÷=b b a 12÷()3 123222+÷+--+x x x x x 22224n m n m n m ???? ??-÷⑴⑵通常购买同⼀品种的西⽠时,西⽠的质量越⼤,花费的钱越多。

分式的乘除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分式的乘除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五、运用与提升“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米(a>1)的正方形减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米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千克。

原题的2小问进行重组,可以演化为下面3小问:(1)“丰收1号”单位面积产量为,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为;(2)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是丰收1号”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3)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小组内交流,教师引导第(3)问方法提炼:作商法作差法作业设计1、完成《自主学习与测评》P116---P117 自主测评2、尝试完成(1)2242244241a a aa a a a--+÷⋅+++-(2)223222282()()xy x mmn y y-÷⋅-思考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应该怎样?正余初中尹冲《分式的乘除法》教学反思正余初中尹冲学生是在前几节课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以及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是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接下来的教学,我分两块进行探究,探究1是分子、分母是单项式的,探究2是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

在例题的讲解中,我讲得比较慢,务必讲清,讲透。

但在讲解过程中,也有不足,主要在约分方面,容易出现遗漏现象,交叉约分强调的不够。

教学后的启示:学生对于法则的运用不难,但是较差的学生在运用法则计算时遇到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或多项式乘多项式即整式的乘法运算时,情况较差,另外在结果的化简上存在问题,化简意识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1分式的乘除(1)》教学反思
汕头市蓝田中学黄秋娜
《分式的乘除》是八年级上册的内容。

主要学习的是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并会进行简单的应用,是一节计算教学课,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法则,再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必然会造成学生对概念的实质不能真正理解,对所学知识也容易遗忘,因此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动脑思考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探究,很自然地学习了新知识。

首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很自然的引入分式乘除法的运算;在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的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由分数的运算法则探究出分式的运算法则,并利用练习加深理解;在分式的乘除运算教学过程中,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巩固新知、提高计算能力。

这节课重点是熟练掌握分式的乘除法则,教学设计提供给学生一个探索、思考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逐步探讨发现,通过学习既训练了猜想、归纳、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应变能力。

1.法则的引入。

本节课运用了类比的方法,由小学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入手,引导学生类比归纳出分式乘除法的法则,课堂上学生能由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过渡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文字叙述,中下游学生有一定困难,但通过教师引导点拨,也能顺利归纳。

类比让学生体验出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的紧密,参与到知识点的归纳过程更有利他们熟
练掌握法则,为后面法则的运用打下基础。

2.知识的归纳。

本节的探究应用环节主要有三个,一是分子分母是单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二是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三是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三个部分,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探究完成知识的归纳,其基本流程是:自主探索——问题引导——形成规律。

3.练习的设置。

本节课遵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探究环节中的练习题,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梯度的习题,课堂上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演练,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合理评价他们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在课堂中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1)学生计算能力欠缺,解题速度慢,我在传授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时间足够,让学生自己互相点评同学的解题过程,指出同学错误的地方,效果会更加明显。

(2)在解决习题时,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只是由教师在黑板上指出并强调,没有把学生的原题展示出来,所以效果不够明显。

(3)为了赶时间讲完事先安排的内容,没有让学生进行板演,感觉学生参与度不够,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我相信不同的教学理念可以成就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课堂可以成就不同思想的学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民主、开放的课堂,使学生在宽松、活跃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