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果蝇杂交实验

合集下载

果蝇的有性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有性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有性杂交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能基本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并验证和加深理解遗传规律2.实验材料眼色刚毛翅膀翅膀体色眼色刚毛翅膀翅膀体色18#:红眼,直刚毛,长翅,灰身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6#:白眼,卷刚毛,短翅,灰身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2#:红眼,直刚毛,残翅,灰身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22#:白眼,直刚毛,长翅,灰身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e#:红眼,直刚毛,长翅,黑檀体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可以获得的雌性杂合体:WwSnsnMm VgVg EE WwSnsnMm VgVg EeWwSnSnMM Vgvg EE WwSnSnMM VgVg EeWWSnSnMM Vgvg Ee wwSnsnMm VgVg EEWwSnSnMM VgVg EE WwSnSnMM VgVg EeWwSnsnMm Vgvg EE设备:双目解剖镜、电磁炉试剂:乙醚、无水乙醇、玉米粉、蔗糖、酵母、琼脂、丙酸器具:白瓷板、毛笔、麻醉瓶、培养瓶和恒温培养箱3.实验原理1.分离定律2.独立分离定律3.伴性遗传4.三点测交重组值(RF)= 重组型数目/(重组型数目+亲本型数目)4.实验步骤1、选处女蝇:分别培养需进行杂交的两亲本果蝇,从子代中分别挑选出处女蝇和雄果蝇。

刚羽化的果蝇在12小时之内不进行交配,所以在这段时间内选出的雌蝇即为处女蝇。

为保险起见,可以在羽化后8小时内挑选。

收集5-10对果蝇后进行下一步实验。

2、杂交:将选出的果蝇进行杂交,在25℃培养。

(>30℃或<10℃)3、倒亲本:6~7天后F1幼虫出现,移去亲本,3 ~4天后F1成蝇出来后观察记录F1的性状。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眼色分析)一、实验原理及方法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常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这是由于支配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果蝇属XY型生物,共有四对染色体,第一对为性染色体,其余三对为常染色体。

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构型为XX,、雄果蝇为XY。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则没有与之相应的等位基因。

将红眼(+)果蝇和白眼(w)果蝇杂交,其后代眼色的表现与性别有关。

而且,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仅供参考)二、实验材料(品系及性状)亲本正交6#(雌、白眼)X18#(雄、红眼)亲本反交18#(雌、红眼)X 6#(雄、白眼)(可写成基因型)三、实验用品(实验指导书上有)四、杂交实验流程1、培养基的配制,并在培养瓶上写清杂交组合、杂交日期、实验者班级。

室温下培养,至于阴暗温热环境中。

2、两个亲本杂交1、2号培养瓶中分别挑选亲本正交、反交的处女蝇。

3、在接入杂交亲本1、亲本2第七或八天(从开始杂交算第一天)清除所有亲本成蝇。

4、观察正反交组合中不同性别子代1成蝇的眼色,至少观察20只,记录观察结果,并注意是否有例外的情形。

5、从正交组合的子代1中挑选出5对果蝇,放入F 1自交1号培养瓶中,贴上标签,室温下培养(反交组合也一样处理)。

6、在接入子代1培养的第七或八天(从子代1接入新培养瓶算第一天)清除所有子代1成蝇。

7、当子代2数量足够时,观察不同性别的果蝇的眼色,分别统计并做好记录。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图谱分析正交 反交P : X w X w (雌白眼)× X +Y (雄红眼) X +X +(雌红眼)× X w Y (雄白眼)F1: X +X w(雌红眼)× X w Y (雄白眼)X +X w (雌红眼)× X +Y (雄红眼)理论: 1 : 1 1 : 1实际: 25 : 16 20 : 19F2: X +X w X w X w X +Y X w Y X +X + X +X w X +Y X w Y雌红眼 雌白眼 雄红眼 雄白眼 雌红眼 雄红眼 雄白眼理论 1 : 1 : 1 : 1 2 : 1 : 1 实际 13 : 9 : 12 : 10 21 : 11 : 52显隐性判断:正交的结果不论雌雄均为红色,反交的结果是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引言: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对果蝇的交配与基因传递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变异的机制。

本实验报告旨在阐述果蝇杂交实验的相关概念、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概述: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其繁殖力强、短寿命和基因多样性使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型。

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型和基因组成,以了解遗传传递的规律和基因的分离与联合。

正文内容:一、实验设计1.选择适合的果蝇品系2.选择合适的交配模式3.标记果蝇的基因型4.记录并统计实验数据5.设计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二、果蝇杂交基础1.果蝇基因的遗传定律2.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4.分离比和连锁比的计算方法5.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三、果蝇杂交实验的常见模式1.单因素杂交2.双因素杂交3.多因素杂交4.杂交断裂分析5.回交和自交的应用四、果蝇杂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1.收集交配后果蝇的数据2.观察和分析后代的表型3.使用分离比和连锁比计算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4.判断基因型的遗传方式(隐性、显性、共显性等)5.通过遗传分析进行基因组定位和识别五、果蝇杂交实验的意义和展望1.果蝇杂交实验在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果蝇杂交实验在基因突变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3.果蝇杂交实验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4.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一步探索5.果蝇杂交实验在深入理解遗传学规律方面的未来挑战总结:通过对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机制。

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揭示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果蝇模型生物在遗传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果蝇杂交综合实验方案

果蝇杂交综合实验方案

果蝇杂交实验——验证遗传学三大定律1 实验目的:1.1 通过对果蝇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观察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在后代中的分离现象,验证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1.2 通过对果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验证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1.3 通过位于果蝇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杂交试验,验证遗传学第三个规律:连锁遗传。

并了解伴性遗传与非伴性遗传的区别以及掌握伴性基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

2 实验原理2.1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果蝇在25℃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活史如下:雌蝇→减数分裂→卵受精雄蝇→减数分裂→精子羽化(第八天)(可活26~33天)产第一批卵蛹(第四天)第二次蜕皮第一批卵孵化(第二天)(第零天)第一次蜕皮幼虫(第一天)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2.2 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另外一对称性染色体,在雌果蝇中是XX,在雄蝇中是XY。

果蝇的雌雄在幼虫期较难区别,但到了成虫期区别相当容易。

雄性个体一般较雌性个体小,腹部环纹5条,腹尖色深,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流苏,称性梳(Sex combs)。

雌性环纹7条,腹尖色浅,无性梳。

实验中选用的果蝇突变性状一般都可用肉眼鉴定,例如红眼与白眼,正常翅与残翅等。

而另一些性状可在解剖镜下鉴定,如焦刚毛与直刚毛等。

现列表如下:实验中使用的果蝇突变品系2.3 黑体果蝇的体色为黑色(b),与之相对应的野生型果蝇的体色为灰色(+),灰色对黑色为完全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第二号染色体上。

用具有这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性状的遗传行为应符合分离定律。

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引言: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方式。

本次实验以果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果蝇的杂交规律和基因表现方式。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用的果蝇为常见的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实验室提供了具有不同基因型的果蝇个体。

实验中使用的果蝇培养基为标准培养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温度。

实验一:同种杂交首先,我们选取了具有红眼色的果蝇和具有白眼色的果蝇进行同种杂交实验。

将红眼色果蝇与白眼色果蝇放置在同一培养皿中,观察交配情况并记录。

结果显示,红眼色果蝇与白眼色果蝇交配后的后代中,所有个体的眼色均为红色。

这一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的显性遗传原则,即红色眼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白色眼睛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实验二:异种杂交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异种杂交实验,选取了具有长翅和具有短翅的果蝇进行交配。

将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放置在同一培养皿中,观察交配情况并记录。

结果显示,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交配后的后代中,所有个体的翅膀长度均为中等长度。

这一结果表明,翅膀长度的基因表现出了不完全显性,即长翅和短翅的基因都对翅膀长度产生了影响,但中等长度的基因更为显著。

实验三:杂交后代的基因分离为了进一步探索果蝇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具有红眼色和长翅的果蝇与具有白眼色和短翅的果蝇进行交配。

结果显示,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表型,包括红眼长翅、红眼短翅、白眼长翅和白眼短翅。

这一结果表明,红眼色和长翅的基因以及白眼色和短翅的基因在杂交后发生了分离和重新组合。

进一步观察发现,红眼色和长翅的基因在杂交后并没有发生重新组合,而是保持了原有的连锁关系。

白眼色和短翅的基因也保持了连锁关系。

这一结果与遗传学家摩尔根的连锁假说相符,即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杂交后很难发生重组。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材料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材料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材料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了杂交实验,旨在探索特定基因的遗传模式及其对果蝇表型的影响。

以下是实验的主要步骤和发现:1. 实验设计:- 选择了两个具有不同表型的果蝇品系,一个具有红色眼睛(R),另一个具有白色眼睛(r)。

-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将两个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以产生F1代。

- F1代果蝇的表型记录显示所有个体均表现为红色眼睛,表明红色眼睛是显性表型。

2. F1代杂交:- 将F1代果蝇随机配对,产生F2代。

- 对F2代果蝇的表型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以分析遗传模式。

3. 数据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F2代中约有3/4的果蝇表现为红色眼睛,1/4表现为白色眼睛。

- 这些数据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相符,表明眼睛颜色基因遵循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规律。

4. 分子分析:- 利用PCR和测序技术,对F1代和F2代果蝇的眼色基因进行了分子水平的分析。

- 发现红色眼睛果蝇的基因序列中存在一个特定的插入元件,而白色眼睛果蝇则没有这个元件。

5. 结论:- 本实验证实了果蝇眼睛颜色的遗传是一个典型的孟德尔显性遗传。

- 分子生物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机制,为未来研究果蝇遗传学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标记。

6. 后续研究方向:- 计划对其他影响果蝇表型的基因进行类似的杂交实验,以揭示更多遗传规律。

- 将探索环境因素对果蝇遗传表型的影响,以及表观遗传学在其中的作用。

本报告提供了对果蝇杂交实验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为理解基本遗传原理和开展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摘要经典遗传学的三大遗传定律分别是: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与交换规律。

果蝇具有生活史短、繁殖率高、饲养简便等特点,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尤其在基因分离、连锁、交换等方面,对果蝇的研究更是广泛而充分。

本次通过实施已有实验方案,观察后代中果蝇的各种性状,结合各种统计处理方法,从而证明这三大定律。

1.原理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按原样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理论上配子分离比是1∶1,F2代基因型分离比是1∶2∶1,若显性完全,F2代表型分离比是3∶1 。

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用灰体果蝇与黑体果蝇交配,得到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两种表现型。

(图1)图1 图2自由组合定律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它们所决定的两对相对性状在F2代是自由组合的,在杂种第二代表型分离比就呈9∶3∶3∶1。

控制体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2号常染色体,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控制眼色性状的突变基因位于性染色体。

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用黑体红眼果蝇(♀)与灰体白眼果蝇(♂)交配,得到F1代都是灰体,F1代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F2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四种表现型。

(图2)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因此称为伴性遗传。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和Y两种,雌蝇为XX,雄蝇为XY。

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W)对白眼(w)为完全显性。

当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雄性果蝇都为红眼,F2代雌性果蝇都是红眼,雄性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当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时,F1代雌性果蝇为红眼,而雄性果蝇为白眼,此现象又称为绞花式遗传,F2代雌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为1∶1,雄性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比例也是1∶1 。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课题: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年级:14级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42班姓名陈子禧学号1414300004实验地点:广州大学生化楼指导教师汪珍春老师1、前言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

Morgan(1909)利用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发现了连锁与互换定律。

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1)饲养容易,生长繁殖要求较低, 在常温下, 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2)生长迅速,12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 25℃条件下黑腹果蝇平均产卵量高达375.4粒(P<0.01)[1],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3)染色体数少,只有4对;故本研究采用黑腹果蝇e#和6#为研究材料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对果蝇的性状(眼色、体色和翅型)进行观察记录并结合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遗传学三大定律,并尝试培养和分析小量的F2代数据观察连锁交换现象。

关键词:黑腹果蝇;遗传学;正交;统计学;遗传学三大定律;连锁交换2、实验材料品种: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品系:突变型(e#):长翅、黑檀体、红眼;突变型(6#):小翅、灰身、白眼工具:显微镜、电子天平、培养瓶、棉塞、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解剖针、毛笔、解剖剪、镊子、恒温恒湿培养箱、电炉药品及材料:燕麦、玉米粉、蔗糖、琼脂粉、酵母粉、丙酸、乙醚等3、实验方法3.1、果蝇的饲养3.1.1培养基的配制:①称量100ml水+0.85g琼脂+7g蔗糖,将上述三份材料倒入白瓷杯,保留约30ml的水待用,将电炉打开,搅拌至80°C煮溶②将称量的8g燕麦玉米粉干燥混合物与上述保留的30ml冷水混匀成浆糊,搅匀并加入白瓷杯中③不断搅拌体系约5min直至煮沸(此时应成糊状),关火④等待体系自然降温,温度计测温至80°C,倒入1g干性酵母粉和0.4ml丙酸⑤冷却至70°C,趁热将白瓷杯的混合物转移至大烧杯,并分装到各个培养瓶。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

果蝇实验报告篇一: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1. 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 C. Nesslein-Volhard和E. 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⑴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

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活史如下:果蝇在25℃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雌蝇卵受精雄蝇→减数分裂羽化(第八天)(可活26~33天)蛹(第四天)第二次蜕皮(第二天)(第一天)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学习基因的伴性遗传规律。

3. 了解果蝇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具有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突变类型丰富等特点。

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红眼(B)和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红眼、常翅)、突变型果蝇(白眼、残翅)、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恒温箱、计数器。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基。

2. 选择果蝇:在超净台上,分别挑选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

3. 杂交:a. 正交:将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b. 反交: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4. 观察与记录:将杂交后的果蝇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果蝇的性别、眼色和翅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红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2. 反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白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正交和反交实验中,雌蝇和雄蝇的眼色和翅型比例均为1:1,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3. 红眼和白眼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符合伴性遗传规律。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观察了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使我们对于遗传学的规律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实验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旨在探究果蝇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

二、材料与方法1.材料:雄果蝇、雌果蝇、香蕉培养基、实验室培养箱等。

2.方法:(1)将一对纯合的雌雄果蝇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培养箱中,在香蕉培养基上放置果蝇饲料。

(2)观察果蝇的交配情况,记录下雌雄果蝇的表型特征。

(3)将获得的F1代果蝇杂交,在新的培养箱中培养。

(4)观察F2代果蝇的表型特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下:1.F1代果蝇:观察F1代果蝇时,发现它们的表型特征与亲本两代的表型特征之间存在显然的差异。

亲本雌雄果蝇分别具有红眼和白眼的表型特征,而F1代果蝇则全部表现出了红眼的表型特征。

这表明红眼是显性基因,白眼则是隐性基因。

2.F2代果蝇:观察F2代果蝇时,发现红眼和白眼出现的比例约为3:1、这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出现的比例。

同时,红眼果蝇分为两个类型,红色身体和灰色身体的比例也约为3:1通过对F1代和F2代果蝇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推测雌雄果蝇的眼色以及身体颜色的遗传方式:红眼为显性遗传,白眼为隐性遗传,红色身体为显性遗传,灰色身体为隐性遗传。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果蝇眼色和身体颜色的遗传是由显性和隐性基因控制的。

红眼和红色身体为显性基因,白眼和灰色身体为隐性基因。

此外,从F2代果蝇的比例来看,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出现的比例接近3:1,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对于遗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们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和机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我们不仅理论上了解了遗传学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和解读数据的科学素养。

果蝇杂交实验设计方案

果蝇杂交实验设计方案

果蝇杂交实验方案组员:鲁登位周云马晓龙张桃詹剑琴史鸿宣王丽权嘎玛央金动科 1002 班第二组㈠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果蝇作为材料来验证基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

加深理解遗传定律。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掌握果蝇杂交技术和学会运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㈡实验原理:选取果蝇做为遗传学研究的原因: 1、果蝇体型小,体长不到半厘米;饲养管理容易,既可喂以腐烂的水果,又可配培养基饲料;一个牛奶瓶里可以养上成百只。

2、果蝇繁殖系数高,孵化快,只要1 天时间其卵即可孵化成幼虫,2-3 天后变成蛹,再过 5 天就羽化为成成虫。

从卵到成虫只要 10 天左右,一年就可以繁殖 30 代。

3、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 3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便于分析。

作遗传分析时,实验者只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一个个地观察、计数就行了。

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保持相对独立性,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并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配子里。

F1配子的分离比是1: 1;基因型的分离比是1: 2: 1,F 表型的分离比是3: 1。

2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性状在杂种第二代形成配子时是自由组合的。

由分离定律可知一对等位基因决定性状在杂种第二代表型比是3: 1,两对互不连锁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杂种第二代表型比是9: 3: 3: 1。

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㈢实验材料:果蝇材料: 6 个品种的果蝇: 4 号、 6 号、 18 号、 22 号、 25 号、 e 号其性状特征如下:性状眼色体色翅型刚毛品种25 号瓶白 w灰 y长 +直 Sn6 号瓶(三隐性)白 w灰 y长 (小翅 )m卷 sn4 号瓶红 X W灰 y残 Vg直 Sn18 号瓶红 st灰 y长 +直 Sne 号瓶 (三显性 )红 st黑 B长 +直 Sn22 号瓶白 w灰 y长 +直 Sn实验器具和药品:1.用具:果蝇饲养瓶、麻醉瓶、双目解剖镜、毛笔、镊子、标签2.药品:乙醚、玉米粉、琼脂、蔗糖、酵母粉、丙酸②培养基的制作 :根据实验进程的需要提前配置好培养基水76ml玉米粉糖琼脂丙酸酵母(四)实验分组经过小组讨论将小组分为三小组,做三组实验来探究出一个最好的可以在一组实验中验证三个定律的杂交组合。

果蝇培养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培养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培养杂交实验报告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观察和分析种质间的基因表达情况,探究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型的相互作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雄性果蝇:纯种黑色果蝇(BB),纯种白色果蝇(WW)。

- 雌性果蝇:纯种黑色果蝇(BB),纯种白色果蝇(WW)。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实验装置:果蝇培养箱、显微镜、显微镜玻片、玻璃注射器、培养基等。

- 实验方法:a) 将纯种黑色果蝇与纯种白色果蝇交配,记录下自交和杂交的结果。

b) 观察产生的杂种果蝇,并统计各个表型的数量。

c) 根据观察结果,对各个表型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了产生的杂种果蝇及其表型。

在本实验中,我们假设黑色为显性基因B的表达,白色为隐性基因b的表达。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并进行分析:1. F1代杂种果蝇:- 外观:所有杂种果蝇均为黑色,没有白色果蝇出现。

- 分析:由于黑色为显性基因B的表达,而白色为隐性基因b的表达,说明黑色基因B在F1代中占据主导地位。

2. F2代杂种果蝇:- 外观:F2代果蝇中,出现了黑色和白色两个表型。

- 数量:黑色表型的果蝇数量明显多于白色表型的果蝇数量。

- 分析: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F1代后代中两个相对纯合的个体的杂交后代,基因型组合比例为1:2:1。

因此,F2代果蝇中黑色和白色表型的数量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果蝇培养的杂交实验,我们观察并分析了果蝇的遗传特征和表型的分离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1. 基因型:黑色为显性基因B的表达,白色为隐性基因b的表达。

2. F1代:所有F1代杂种果蝇均为黑色,即显性表型。

3. F2代:F2代果蝇中,出现了黑色(显性表型)和白色(隐性表型)两个表型,数量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3:1。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对后续的遗传研究以及物种保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数据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数据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数据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其短寿命、容易繁殖和基因可控性使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对象。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通过将不同基因型的果蝇交配,观察和分析后代的表现型和遗传比例,以推断遗传规律和表现型的遗传机制。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分析果蝇杂交的结果,进一步理解遗传规律和遗传机制。

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能够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并探究果蝇产生的各种表型之间的遗传关系。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自交纯合对翅果蝇(纯合AA)- 自交纯合负翅果蝇(纯合aa)实验方法1. 将纯合对翅果蝇与纯合负翅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

2. 对F1代果蝇进行自交,得到F2代果蝇。

3. 观察和记录F1代和F2代果蝇的表现型,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F1代果蝇的观察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将纯合对翅果蝇与纯合负翅果蝇进行杂交,得到了F1代果蝇。

观察发现,所有F1代果蝇的翅膀均呈现正常的对翅表型,没有负翅表型的果蝇。

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该结果符合隐性基因的表现,即纯合对翅果蝇的显性基因掩盖了纯合负翅果蝇的隐性基因。

F2代果蝇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对F1代果蝇进行自交,得到了F2代果蝇。

观察发现,F2代果蝇中有正常对翅表型的果蝇,也有负翅表型的果蝇。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正常对翅果蝇:225只- 负翅果蝇:75只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将正常对翅果蝇和负翅果蝇的比例近似为3:1。

这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表明对翅和负翅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决定的。

根据该定律,我们可以推断F1代果蝇中的对翅表型均为杂合子,即基因型为Aa。

讨论与结论通过此次果蝇杂交实验,我们验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关于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规律。

在F1代果蝇中,对翅的显性基因掩盖了负翅的隐性基因,因此所有F1代果蝇表现为对翅表型。

在F2代果蝇中,对翅和负翅的比例近似为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进一步推测,F1代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分析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分析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分析引言果蝇(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基因型对果蝇性状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与原理。

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1. 杂交配对:选取纯合的黑色果蝇(基因型:BB)与纯合的白色果蝇(基因型:WW)进行交配,得到所有子代的F1代果蝇。

观察结果:F1代果蝇全部为黑色,表现出显性性状。

2. F1代后代配对:将F1代果蝇杂交繁殖,选取纯合的黑色果蝇与纯合的白色果蝇再次交配,得到所有子代的F2代果蝇。

观察结果:F2代果蝇中有黑色和白色两种表型,黑色果蝇数量较多,白色果蝇数量较少。

3. F2代观察结果分析:- 出现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两种表型,符合复等位基因的基本规律。

- 黑色果蝇与白色果蝇的比例约为3:1,符合孟德尔第二定律中的基因分离规律。

- 分析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的基因型,根据孟德尔定律和复等位基因原理,推测黑色果蝇为纯合子(基因型:BB),白色果蝇为纯合子(基因型:WW)。

- 推测F1代果蝇是黑色基因(B)与白色基因(W)的单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基因型:BW)。

4. 基因型比例分析:根据孟德尔第二定律,F2代果蝇的表型比例符合1:2:1的分离比例。

从实际观察结果来看,黑色果蝇的数量约为白色果蝇数量的三倍,符合约为3:1的比例关系。

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复等位基因的表现。

在本实验中,黑色果蝇为显性基因型,白色果蝇为隐性基因型。

F1代果蝇是由纯合的黑色果蝇与纯合的白色果蝇杂交得到的,表现出了显性性状(全为黑色)。

而在F2代果蝇中,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的比例符合3:1的分离比例,推测黑色果蝇是纯合子(基因型:BB),白色果蝇也是纯合子(基因型:WW)。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测F1代果蝇的基因型为杂合子(基因型:BW)。

这个实验展示了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复等位基因的表现。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究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杂交后的遗传特性及其表现。

实验采用了两种不同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一种是具有红色眼睛的纯合子品系(rr),另一种是具有白色眼睛的纯合子品系(RR)。

我们通过精确的遗传学方法,详细记录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实验步骤如下:1. 从两个品系中各选取健康的成年果蝇,确保它们分别具有纯合的红眼和白眼基因。

2. 将这些果蝇按照性别比例1:1混合在特定的培养容器中,允许它们自由交配。

3. 观察并记录F1代果蝇的眼色,以确定显性特征。

4. 选取F1代中的成年果蝇进行再次杂交,产生F2代。

5. 对F2代果蝇的眼色进行详细观察和分类,记录各种表现型的比例。

6. 利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计算期望的表现型比例与实际观察到的比例之间的吻合度。

实验结果显示,在F1代中所有果蝇均表现为白色眼睛,这表明白眼基因(R)是显性的,红眼基因(r)是隐性的。

在F2代中,我们观察到大约3:1的表现型比例,即3/4的果蝇具有白色眼睛,1/4的果蝇具有红色眼睛。

这一结果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相符,进一步验证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关系。

此外,我们还对杂交果蝇的生存率、繁殖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了观察,以评估杂交对果蝇整体适应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下降,这为杂交优势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依据。

综上所述,本次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遗传规律的理解,而且为未来的遗传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基因座的杂交效应,以及环境因素对杂交后代表现型的影响。

果蝇杂交实验

果蝇杂交实验

果蝇杂交实验1. 引言果蝇(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果蝇的繁殖和遗传实验,科学家们能够了解基因的传递方式和变异机制。

其中,果蝇杂交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果蝇杂交,观察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于后代表型和基因型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型的遗传转换。

3. 实验材料和方法3.1 实验材料•雌性果蝇和雄性果蝇•标签和标签夹•实验培养皿•显微镜3.2 实验方法3.2.1 实验前准备在开始实验前,首先需要分离和筛选出不同基因型的果蝇。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突变果蝇品系作为实验材料。

3.2.2 实验操作步骤1.将雌性果蝇分别与不同基因型的雄性果蝇进行配对。

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可以进行多次配对操作。

2.将配对后的果蝇置于实验培养皿中,提供适宜的食物和环境条件供果蝇生长。

3.注明果蝇配对信息的标签并用标签夹固定在培养皿上,方便后期观察和记录。

4.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果蝇的生长情况和表型特征。

5.统计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果蝇后代表型和基因型的比例。

6.使用显微镜观察果蝇显微特征,如眼色等,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实验结果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到不同基因型果蝇后代的表型和基因型信息。

通过统计和观察,得出相应的比例和特征描述。

4.2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果蝇杂交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型的转换进行讨论。

例如,如果出现部分表型不符合传统的Mendel 遗传规律,可能存在基因互作或其他遗传调控机制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讨论杂交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5. 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可以观察和分析不同基因型的遗传关系和遗传规律。

通过实验结果和讨论,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果蝇遗传学的认识,为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6. 参考文献1.Ashburner, M., & Golic, K. (2005). Genetics of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2.Morgan, T. H. (1919). The theory of the gene. TheAmerican Naturalist, 53(624), 336-352.。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正式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日期:年月日果蝇的杂交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2、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伴性遗传和分离、连锁交换定律;3、学习并掌握基因定位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是完全显性..当正交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反交时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三、实验材料和器具野生型雌蝇雄蝇;突变型雌蝇雄蝇、放大镜、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四、实验流程配培养基→选处女蝇→杂交正交;反交→观察F1五、实验步骤1、配培养基2、选处女蝇在超净台上选取野生型和突变型的雄蝇雌蝇3、杂交1正交取红眼雌蝇5个和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红眼+x+x wx×♂白眼y2反交取红眼雌蝇3个和白眼雄蝇4个;♀白眼ww xx+x×♂红眼y 贴上标签;放于恒温箱饲养4、观察并记录分别将正反交的F1代用乙醚麻醉;倒在白纸上;分别数红白眼的雌蝇和雄蝇;记录数据..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正交实验中;F1代雌雄硬都是红眼;在反交实验中;雌性都是红眼;雄性都是白眼;但也出现了个不该出现的雌性白眼分析:在伴性遗传中;也有个别例外产生;这是由于2条X不分离造成的;F1中出现的不该出现的雌性白眼;但是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七、注意事项要经常观察;如果培养瓶内有生霉的;必须将果蝇转移到干净的培养瓶中F1代幼虫出现即可将亲本放出或处死要严格控制温度;偏高的温度或者偏低的温度都可能引起果蝇的死亡亲本必须是处女蝇;其原因是雌蝇生殖器官有受精囊;可以保存交配所得的大量精子;能使交配后卵巢产生的卵受精..在杂交时若不是处女蝇;其体内已储有另一类型雄蝇的精子;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在F1代羽化前;一定要将亲本全部清除干净并处死;以免出现回交现象;影响结果果蝇的麻醉要适当;掌握好麻醉时间;麻醉过度会使果蝇直接死亡取果蝇的时候用毛笔;避免用其他锋利的器具;避免戳伤果蝇;影响生长繁育八、个人总结第一次饲养果蝇;开始时感觉这么复杂和漫长的实验是一个很大的担心;除此之外还有对于果蝇这种实验动物的畏惧也是一个小小的障碍..但是通过配培养基和随后的杂交等一系列的实验过程;我们越来越熟悉操作;感觉越来越得心应手..其实果蝇很干净;也很好饲养;更不烦人;渐渐地我们开始有些享受这一个长时间的实验;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的感谢我们饲养的果蝇短暂的生命给我们带来的成果..实验过程长;要求也高..通过自己的全力以赴和与同伴的合作;我们最终完成了实验;我对自己的实验技能更加有信心;也体会到合作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另外还要真心的感谢邵老师和其他为我们实验前前后后付出辛劳的老师;在我们开始试验之前;你们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保证我们实验的成功和减轻我们的负担;实验过程中;还要随时回答我们无休止的奇怪问题;但老师始终都很有耐心;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谢谢你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原理
分离规律 自由组合规律
连锁与互换规律
伴性遗传规律
分离规律
P: 长翅 ++ × 残翅 vgvg ↓ F1: 长翅+vg ↓⊙ F2: ++ +vg vgvg 长翅 : 残翅 3:1
自由组合规律
P: 灰身长翅 + + ++ × 黑檀体勺翅 ↓ eenn ↓ F1: 灰身长翅 +e+n ↓⊙ F2: 灰身长翅 灰身勺翅 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勺翅 +-++- nn ee+eenn 9 3 3 1
刚毛的作用

果蝇的味觉识别是通过分布在体表的刚
毛实现的。味觉刚毛主要分布在口器、
腿、雌蝇的产卵器等味觉器官上。刚毛
识别不同的味觉模式并且将它们转换成
有意义的神经信号编码 。
XwY X+XwY XwYY w w X+XwXw XwXwY 次级例外4%, 4% X X 另4%死亡 +Y 4% Y X YY
三点测交
P 三隐性(雌) × 野生型(雄) wsnm +++ wsnm Y ↓ 野生型 +++/wsnm ×三隐性wsnm/Y ↓ wsnm wsn+ +snm +sn+ +++ 亲本型 ++m 单交换 w++ 单交换 w+m 双交换

按组合收集雌雄种蝇2-3对(雌蝇一定要是处女蝇) 贴上标签,标明亲本基因型、收集日期和实验者姓 名,放入25 ℃温箱中培养。
杂交7-8天后当F1蛹变黑时放飞亲代种蝇,并在 随后的1-8天里每天观察F1,记录F1的性状,统计 数目,并从中选出5-6对雌雄蝇做兄妹交。 7-8天后当F2蛹变黑时放飞F1种蝇,并在随后的 10天内观察统计F2,记录F2的性状和数目。

实验作业

统计F1 、F2代果蝇各种表型的数目,并
进行χ 2检验。

三点测交试验需要绘出三个基因的遗传 学图,并计算并发率和干涉。
实验分组

1-8号:分离规律(2人做正交、2人做反交;还 可自选设计杂交试验) 9-16号:自由组合规律(2人做正交、2人做反 交) 17-24号:伴性遗传(2人做正交、2人做反交)


25-40号:三点测交(4人/小组)
果蝇培养基的配制(1L)

原料:玉米粉85g、红糖65g、琼脂8.5g、干酵
母10g、正丙酸5mL

步骤:水加热溶解琼脂→溶解红糖→加搅拌好 的玉米面→定容至1升→煮沸5分钟→冷却到 5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酵母) →加入溶 解好的酵母粉→加入正丙酸→搅匀装瓶
42% X Y 84%
XWXW X 8% Y 4%
4% X Y
XW
4%
8% XWY 4%
XW
42%
图 2-21 在 XXY 雌性果蝇中三种不同的分离方式 + 50% 50%
X
Y
预期结果92%
Xw w 42% X Y X-Y配对 4% Xw X-X配对
42% 4%
X+Xw X+XwY X+Xw
XwY XwYY XwY
配置杂交组合

一对性状:长翅残翅、长翅勺翅

两对性状:灰身长翅黑檀体勺翅、灰 身残翅黑檀体长翅 伴性遗传:红眼白眼
三点测交:三隐性♀ 野生型♂

设计实验

同学们还可以用黄身、黑檀体、勺翅、 棒眼等突变型自己设计杂交试验。
例如:勺翅残翅 黄身黑檀体 圆眼棒眼
实验方法

配制果蝇培养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问题讨论?
1.做果蝇杂交实验时为什么亲代母本必须 是处女蝇? 2.F1兄妹交时雌蝇还必须是处女蝇吗? 3.为何蛹变黑时要将亲代果蝇放飞或处 死? 4.为何双交换值最低?
注意事项

果蝇不可麻醉过度 种蝇刚放入培养瓶时,应先将瓶横放,等种蝇苏醒后再
竖起瓶子

杂交F2只记录10天,否则会出现F3个体 F1统计要超过50只,F2要达到200只以上,做三点测交 的要出现双交换为止 预防污染
实验四-六 果蝇杂交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与药品 实验方法 注意事项 实验作业
实验目的

掌握果蝇杂交实验技术;

验证并加深理解三大遗传规律和伴性遗 传规律;
掌握绘制遗传学图的原理和方法,学会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加深对遗 传学图、重组值、双交换值、并发率和 干涉等概念的理解。
伴性遗传
2:1:1
1:1:1:1
P
白眼♀ × (Xw Xw )
红眼♂ (X+Y)
红眼♀ 白眼♂ 红眼不育♂ 白眼♀×红眼♂ 正常 1/2000 初级例外 (X+Y)
红眼♀ 白眼♂ 96%正常
红眼可育♂ 白眼♀ 4%次级例外
果蝇眼色遗传的初级例外和次级例外
X染色体不分离导致初级例外
XWY X X Y
F1 F2
干涉和并发率
干涉: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其临近发生 单交换的机会将减少。 一般用并发率表示干涉的大小:
并发率= 观察到的双交换百分率 两个单交换百分率的乘积
实验材料与药品

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和各种突变 型果蝇

乙醚
突变性状的鉴别
影响部位 突变名称 翅形 残翅 小翅 勺状翅 眼 白眼 棒眼 体色 黑檀体 黄体 刚毛 焦刚毛 基因符号 性状特征 染色体号数 vg 翅退化 Ⅲ m 翅小 Ⅰ(X) nub2 翅小似勺 Ⅲ w 复眼白色 Ⅰ(X) B 复眼棒状 Ⅰ e 体色黑亮 Ⅱ y 体色浅橙黄色 Ⅰ sn3 刚毛卷曲 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