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杂交实验的分析

合集下载

果蝇的有性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有性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有性杂交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能基本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并验证和加深理解遗传规律2.实验材料眼色刚毛翅膀翅膀体色眼色刚毛翅膀翅膀体色18#:红眼,直刚毛,长翅,灰身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6#:白眼,卷刚毛,短翅,灰身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2#:红眼,直刚毛,残翅,灰身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22#:白眼,直刚毛,长翅,灰身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e#:红眼,直刚毛,长翅,黑檀体WWSnSnMM VgVg ee(雌): WSnM VgVg ee(雄)可以获得的雌性杂合体:WwSnsnMm VgVg EE WwSnsnMm VgVg EeWwSnSnMM Vgvg EE WwSnSnMM VgVg EeWWSnSnMM Vgvg Ee wwSnsnMm VgVg EEWwSnSnMM VgVg EE WwSnSnMM VgVg EeWwSnsnMm Vgvg EE设备:双目解剖镜、电磁炉试剂:乙醚、无水乙醇、玉米粉、蔗糖、酵母、琼脂、丙酸器具:白瓷板、毛笔、麻醉瓶、培养瓶和恒温培养箱3.实验原理1.分离定律2.独立分离定律3.伴性遗传4.三点测交重组值(RF)= 重组型数目/(重组型数目+亲本型数目)4.实验步骤1、选处女蝇:分别培养需进行杂交的两亲本果蝇,从子代中分别挑选出处女蝇和雄果蝇。

刚羽化的果蝇在12小时之内不进行交配,所以在这段时间内选出的雌蝇即为处女蝇。

为保险起见,可以在羽化后8小时内挑选。

收集5-10对果蝇后进行下一步实验。

2、杂交:将选出的果蝇进行杂交,在25℃培养。

(>30℃或<10℃)3、倒亲本:6~7天后F1幼虫出现,移去亲本,3 ~4天后F1成蝇出来后观察记录F1的性状。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遗传学果蝇杂交实验报告主要内容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眼色分析)一、实验原理及方法生物某些性状的遗传常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为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这是由于支配某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果蝇属XY型生物,共有四对染色体,第一对为性染色体,其余三对为常染色体。

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构型为XX,、雄果蝇为XY。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Y染色体则没有与之相应的等位基因。

将红眼(+)果蝇和白眼(w)果蝇杂交,其后代眼色的表现与性别有关。

而且,正反交的结果不同。

(仅供参考)二、实验材料(品系及性状)亲本正交6#(雌、白眼)X18#(雄、红眼)亲本反交18#(雌、红眼)X 6#(雄、白眼)(可写成基因型)三、实验用品(实验指导书上有)四、杂交实验流程1、培养基的配制,并在培养瓶上写清杂交组合、杂交日期、实验者班级。

室温下培养,至于阴暗温热环境中。

2、两个亲本杂交1、2号培养瓶中分别挑选亲本正交、反交的处女蝇。

3、在接入杂交亲本1、亲本2第七或八天(从开始杂交算第一天)清除所有亲本成蝇。

4、观察正反交组合中不同性别子代1成蝇的眼色,至少观察20只,记录观察结果,并注意是否有例外的情形。

5、从正交组合的子代1中挑选出5对果蝇,放入F 1自交1号培养瓶中,贴上标签,室温下培养(反交组合也一样处理)。

6、在接入子代1培养的第七或八天(从子代1接入新培养瓶算第一天)清除所有子代1成蝇。

7、当子代2数量足够时,观察不同性别的果蝇的眼色,分别统计并做好记录。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图谱分析正交 反交P : X w X w (雌白眼)× X +Y (雄红眼) X +X +(雌红眼)× X w Y (雄白眼)F1: X +X w(雌红眼)× X w Y (雄白眼)X +X w (雌红眼)× X +Y (雄红眼)理论: 1 : 1 1 : 1实际: 25 : 16 20 : 19F2: X +X w X w X w X +Y X w Y X +X + X +X w X +Y X w Y雌红眼 雌白眼 雄红眼 雄白眼 雌红眼 雄红眼 雄白眼理论 1 : 1 : 1 : 1 2 : 1 : 1 实际 13 : 9 : 12 : 10 21 : 11 : 52显隐性判断:正交的结果不论雌雄均为红色,反交的结果是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引言: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对果蝇的交配与基因传递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变异的机制。

本实验报告旨在阐述果蝇杂交实验的相关概念、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概述: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其繁殖力强、短寿命和基因多样性使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型。

果蝇杂交实验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果蝇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型和基因组成,以了解遗传传递的规律和基因的分离与联合。

正文内容:一、实验设计1.选择适合的果蝇品系2.选择合适的交配模式3.标记果蝇的基因型4.记录并统计实验数据5.设计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二、果蝇杂交基础1.果蝇基因的遗传定律2.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3.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4.分离比和连锁比的计算方法5.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三、果蝇杂交实验的常见模式1.单因素杂交2.双因素杂交3.多因素杂交4.杂交断裂分析5.回交和自交的应用四、果蝇杂交实验的结果与分析1.收集交配后果蝇的数据2.观察和分析后代的表型3.使用分离比和连锁比计算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4.判断基因型的遗传方式(隐性、显性、共显性等)5.通过遗传分析进行基因组定位和识别五、果蝇杂交实验的意义和展望1.果蝇杂交实验在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性2.果蝇杂交实验在基因突变和功能研究中的应用3.果蝇杂交实验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4.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一步探索5.果蝇杂交实验在深入理解遗传学规律方面的未来挑战总结:通过对果蝇杂交实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机制。

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揭示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果蝇模型生物在遗传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正式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日期:年月日果蝇的杂交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2、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伴性遗传和分离、连锁交换定律;3、学习并掌握基因定位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是完全显性..当正交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反交时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三、实验材料和器具野生型雌蝇雄蝇;突变型雌蝇雄蝇、放大镜、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四、实验流程配培养基→选处女蝇→杂交正交;反交→观察F1五、实验步骤1、配培养基2、选处女蝇在超净台上选取野生型和突变型的雄蝇雌蝇3、杂交1正交取红眼雌蝇5个和白眼雄蝇4个;放入培养瓶中♀红眼+x+x wx×♂白眼y2反交取红眼雌蝇3个和白眼雄蝇4个;♀白眼ww xx+x×♂红眼y 贴上标签;放于恒温箱饲养4、观察并记录分别将正反交的F1代用乙醚麻醉;倒在白纸上;分别数红白眼的雌蝇和雄蝇;记录数据..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正交实验中;F1代雌雄硬都是红眼;在反交实验中;雌性都是红眼;雄性都是白眼;但也出现了个不该出现的雌性白眼分析:在伴性遗传中;也有个别例外产生;这是由于2条X不分离造成的;F1中出现的不该出现的雌性白眼;但是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七、注意事项要经常观察;如果培养瓶内有生霉的;必须将果蝇转移到干净的培养瓶中F1代幼虫出现即可将亲本放出或处死要严格控制温度;偏高的温度或者偏低的温度都可能引起果蝇的死亡亲本必须是处女蝇;其原因是雌蝇生殖器官有受精囊;可以保存交配所得的大量精子;能使交配后卵巢产生的卵受精..在杂交时若不是处女蝇;其体内已储有另一类型雄蝇的精子;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导致整个实验失败..在F1代羽化前;一定要将亲本全部清除干净并处死;以免出现回交现象;影响结果果蝇的麻醉要适当;掌握好麻醉时间;麻醉过度会使果蝇直接死亡取果蝇的时候用毛笔;避免用其他锋利的器具;避免戳伤果蝇;影响生长繁育八、个人总结第一次饲养果蝇;开始时感觉这么复杂和漫长的实验是一个很大的担心;除此之外还有对于果蝇这种实验动物的畏惧也是一个小小的障碍..但是通过配培养基和随后的杂交等一系列的实验过程;我们越来越熟悉操作;感觉越来越得心应手..其实果蝇很干净;也很好饲养;更不烦人;渐渐地我们开始有些享受这一个长时间的实验;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的感谢我们饲养的果蝇短暂的生命给我们带来的成果..实验过程长;要求也高..通过自己的全力以赴和与同伴的合作;我们最终完成了实验;我对自己的实验技能更加有信心;也体会到合作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另外还要真心的感谢邵老师和其他为我们实验前前后后付出辛劳的老师;在我们开始试验之前;你们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保证我们实验的成功和减轻我们的负担;实验过程中;还要随时回答我们无休止的奇怪问题;但老师始终都很有耐心;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谢谢你们..。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利用果蝇杂交实验,观察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红眼果蝇、白眼果蝇。

实验步骤:
1. 将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分别选出若干只。

2. 将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进行杂交,交配前先使其饥饿状态下,然后将它们放在一起,让它们自由交配。

3. 成虫产下的卵子和精子是杂合子,由两对不同的等位基因构成,并能分别由父母两侧遗传给后代。

4. 若果蝇杂合子的两个基因相同,则该果蝇为纯合子,若基因不同,则为杂合子。

5. 将产下的果蝇幼虫放入培养皿中,投喂足够的食物。

6. 在成虫出现后,对产生的后代进行分类和记录,统计各表现型的数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由于红眼果蝇是隐性红眼,而白眼果蝇为显性白眼,所以在F1代中,所有果蝇都是带有白眼基因的,但表现型却是红眼。

在F2代中,由于F1代中的果蝇全部是杂合子,所以它们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卵子或精子。

当红眼杂合子与白眼杂合子进行杂交时,有以下组合:红眼杂合子与白眼杂合子交配得到红眼表达果蝇和白眼表达果蝇,红眼杂合子与红眼纯合子交配得到红眼表达果蝇,白眼杂合子与白眼纯合子交配得到白眼表达果蝇。

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各表型出现的比例为:红眼表达果蝇和白眼表达果蝇的比例为3:1,符合经典的二项式定律。

实验结论:
果蝇杂交实验结果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定律。

父母亲的遗传特征会以随机的方式传递给子代,在杂合子的情况下会出现红眼和白眼表达的不同表型,而在杂合子交叉互配的后代中,各表型出现的比例为3:1,遵循了概率的规律。

因此,本实验验证了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杂交实验

遗传学实验报告果蝇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杂交和三点测交实验目的:学习果蝇杂交方法、遗传学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实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规律;通过三点测交学习遗传作图。

实验原理: 1. 双因子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和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其中黑檀体对灰体为隐性,残翅对长翅为隐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14♂ 14♀ × 18♂双因子杂交遗传图解 2. 伴性遗传杂交本实验使用18号野生型果蝇与纯合白眼果蝇杂交,其中白眼相对于红眼是隐性性状,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正交 反交18♀ × w ♂ w ♀ × 18♂伴性遗传图解F 1⊗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P灰长黑残F1⊗ F 2: 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 灰长P 黑残P X +X + X w YP X w X w X+YF 1: X +X w X +YF 1: X +X w Xw Y⊗ ⊗F 2: X + X + X +X + Y X w Y ♀红眼 ♀红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 F 2: X +X w X w X X + Y X w Y ♀红眼 ♀白眼 ♂红眼 ♂白眼 1 : 1 : 1 : 1♀红眼♂白眼 ♂白眼♀红眼3. 三点测交本实验使用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与18号野生型果蝇杂交,获得F 1代后再自由交配即可获得具有8种表型的测交F 2代。

白眼、卷刚毛、小翅均为X 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

P 6号♀(wsnm/wsnm ) × 18号♂(+++/Y)白卷小红直实验材料:18号野生型果蝇 ,14号纯合黑檀体、残翅果蝇,白眼果蝇,6号纯合白眼、卷刚毛、小翅果蝇;麻醉瓶、酒精灯、玻璃板、毛笔、培养管、酒精棉球、乙醚、解剖镜 实验步骤:1. 杂交前提前将装有不同表型果蝇培养管中的成年果蝇全部放出,确保8-10小时后培养管中的雌果蝇都是刚刚孵化的处女蝇。

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果蝇的杂交实验报告引言: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方式。

本次实验以果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果蝇的杂交规律和基因表现方式。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用的果蝇为常见的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实验室提供了具有不同基因型的果蝇个体。

实验中使用的果蝇培养基为标准培养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温度。

实验一:同种杂交首先,我们选取了具有红眼色的果蝇和具有白眼色的果蝇进行同种杂交实验。

将红眼色果蝇与白眼色果蝇放置在同一培养皿中,观察交配情况并记录。

结果显示,红眼色果蝇与白眼色果蝇交配后的后代中,所有个体的眼色均为红色。

这一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的显性遗传原则,即红色眼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白色眼睛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实验二:异种杂交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异种杂交实验,选取了具有长翅和具有短翅的果蝇进行交配。

将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放置在同一培养皿中,观察交配情况并记录。

结果显示,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交配后的后代中,所有个体的翅膀长度均为中等长度。

这一结果表明,翅膀长度的基因表现出了不完全显性,即长翅和短翅的基因都对翅膀长度产生了影响,但中等长度的基因更为显著。

实验三:杂交后代的基因分离为了进一步探索果蝇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规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具有红眼色和长翅的果蝇与具有白眼色和短翅的果蝇进行交配。

结果显示,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表型,包括红眼长翅、红眼短翅、白眼长翅和白眼短翅。

这一结果表明,红眼色和长翅的基因以及白眼色和短翅的基因在杂交后发生了分离和重新组合。

进一步观察发现,红眼色和长翅的基因在杂交后并没有发生重新组合,而是保持了原有的连锁关系。

白眼色和短翅的基因也保持了连锁关系。

这一结果与遗传学家摩尔根的连锁假说相符,即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杂交后很难发生重组。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材料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材料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材料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了杂交实验,旨在探索特定基因的遗传模式及其对果蝇表型的影响。

以下是实验的主要步骤和发现:1. 实验设计:- 选择了两个具有不同表型的果蝇品系,一个具有红色眼睛(R),另一个具有白色眼睛(r)。

- 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将两个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以产生F1代。

- F1代果蝇的表型记录显示所有个体均表现为红色眼睛,表明红色眼睛是显性表型。

2. F1代杂交:- 将F1代果蝇随机配对,产生F2代。

- 对F2代果蝇的表型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以分析遗传模式。

3. 数据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F2代中约有3/4的果蝇表现为红色眼睛,1/4表现为白色眼睛。

- 这些数据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相符,表明眼睛颜色基因遵循简单的孟德尔遗传规律。

4. 分子分析:- 利用PCR和测序技术,对F1代和F2代果蝇的眼色基因进行了分子水平的分析。

- 发现红色眼睛果蝇的基因序列中存在一个特定的插入元件,而白色眼睛果蝇则没有这个元件。

5. 结论:- 本实验证实了果蝇眼睛颜色的遗传是一个典型的孟德尔显性遗传。

- 分子生物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控制眼睛颜色的基因机制,为未来研究果蝇遗传学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标记。

6. 后续研究方向:- 计划对其他影响果蝇表型的基因进行类似的杂交实验,以揭示更多遗传规律。

- 将探索环境因素对果蝇遗传表型的影响,以及表观遗传学在其中的作用。

本报告提供了对果蝇杂交实验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为理解基本遗传原理和开展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11页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11页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11页实验说明:本实验旨在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验证遗传学中显性、隐性基因的遗传规律,并说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规律。

实验步骤:1. 选择个体:从实验室的果蝇窝中选取发育良好的雄性和雌性果蝇各10只。

2. 成对交配:将这20只果蝇按性别配对,即将10只雄性和10只雌性挑选成5对进行交配。

3. 接孢子:在交配后72小时内,用细长的玻璃棒蘸取成熟的孢子接触到交配后12小时的果蝇卵上,使其受精。

4. 观察子代:将接孢子得到的果蝇卵培养至成熟,观察并记录子代果蝇的性状数量比例。

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格如下:| | 种类 | 数量 | 雌果蝇 | 雄果蝇 || ------ | -------- | ------ | -------- | -------- || F1代 | 紫体黑眼 | 161 | 86 | 75 || | 灰体红眼 | 165 | 80 | 85 || | 紫体红眼 | 18 | 10 | 8 || | 灰体黑眼 | 21 | 12 | 9 || 总计 | | 365 | 188 | 177 || F2代 | 紫体黑眼 | 472 | 265(5/16)| 207(11/16)|| | 灰体红眼 | 472 | 279(11/16)| 193(5/16)|| | 紫体红眼 | 36 | 22(3/4) | 13(1/4) || | 灰体黑眼 | 27 | 16(1/16)| 10(15/16)|| 总计 | | 1007 | | |通过对F1代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紫体和灰体基因是显性、黑眼和红眼基因是隐性。

2. 紫体和黑眼的组合是常态,是最为普遍的基因型。

4. 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随机组合,随机性导致每个基因分离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5. 在F1代中,四个基因组合表现为2:1:1:2。

随后,我们进行了F1代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结果如下:1. 同一对基因之间的相互组合是随机的。

果蝇的遗传分析(双因子杂交实验)

果蝇的遗传分析(双因子杂交实验)

果蝇的遗传分析(双因子杂交试验)一、实验目的:的分离现象及其比例,了解两对非等位基通过两对性状个体杂交,观察F2因间的自由组合。

同时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方法。

二、实验材料:灰体残翅 EEvgvg黑檀体长翅 eeVgVg三、实验原理:果蝇的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为一对相对性状,位于ⅢR70.7位置,而长翅(Vg)与残翅(vg)为另一对相对性状,位于ⅡR67.0位置。

这两对基因是没有连锁关系的,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根据非等位基因分离的自由组合定律,在F1代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它们彼此自由组合,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EVg,Evg,eVg,evg),且它们的比例相同。

这四种配子自由结合,因此在F2代会出现9种基因型的后代,若显性完全,就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 9:3:3:1。

正交:灰体残翅EEvgvg(♀)×黑檀体长翅(♂)eeVgVg P↓灰体长翅EeVgvg F1↓自交四、实验内容:1、选处女蝇:每组做正交1瓶,正交选灰体残翅为母本,黑檀体长翅为父本,将母本旧瓶中的果蝇全部麻醉处死,在8-12h内收集处女蝇5只,将处女蝇和5只黑檀体雄蝇转移到新的杂交瓶中,贴好标签,于25℃培养;2、 7d后,释放杂交亲本;3、再过4-5天,F1成蝇出现,在处死亲本7天后,集中观察记录F1表型;4、选取5对F1代果蝇,转入一新培养瓶,于25℃培养,其余F1代果蝇处死;5、 7d后,处死F1亲本;6、再过5d,F2成蝇出现,开始观察记录,连续统计7d;五、备注:1、保证杂交所用的亲本雌果蝇一定是处女蝇;2、杂交后倒掉亲本时,一定要倒干净,以免造成回交产生实验误差。

同样在F1自交后,倒掉F1时一定要倒干净,以免造成F1和F2的混杂产生实验误差。

六、实验结果x2=∑(O-E)2/E=0.767七、分析讨论1.果蝇的杂交实验中,为什么要收集处女蝇?简单描述如何收集处女蝇?因为雌性果蝇生殖器官有受精囊,可保存交配所用的大量的精子,能使大量的卵细胞受精。

果蝇杂交实验结论

果蝇杂交实验结论

果蝇杂交实验结论果蝇杂交实验结论一、引言果蝇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实验,通过对果蝇的杂交繁殖,可以观察不同基因型在后代中的表现,揭示基因传递规律。

本文旨在总结果蝇杂交实验的结果,探讨其中的遗传规律。

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两个具有明显表型差异的果蝇品种,分别为黑色翅膀果蝇(AA)和红色翅膀果蝇(aa)。

通过人工配对,得到了F1代。

F1代果蝇为黑色翅膀与红色翅膀基因的杂合体(Aa)。

三、结果1. F1代果蝇为黑色翅膀在实验中观察到,所有F1代果蝇的翅膀颜色均为黑色。

这说明黑色翅膀基因(A)对红色翅膀基因(a)具有显性作用,即A是显性基因,a 是隐性基因。

遗传学中,我们将呈现显性表型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

2. F2代果蝇表型比例分析进一步观察F2代果蝇的表型,我们发现出现了黑色翅膀与红色翅膀的两种表型。

统计数据如下:黑色翅膀果蝇(AA):125只红色翅膀果蝇(aa):108只黑色翅膀与红色翅膀混合表型(Aa):257只通过计算比例可以得知,黑色翅膀与红色翅膀表型之间的比例接近3:1,这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根据这个比例,我们可以推断黑色翅膀与红色翅膀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

四、讨论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黑色翅膀果蝇基因(A)是对红色翅膀果蝇基因(a)的显性基因。

只要果蝇身上存在着一个黑色翅膀基因(A),就能够表现出黑色翅膀的外部特征。

2. 红色翅膀果蝇基因(a)是显性基因A的隐性基因,只有在两个基因都是红色翅膀基因的情况下(aa),才能够表现出红色翅膀的外部特征。

3. 黑色翅膀与红色翅膀基因的遗传比例接近3:1,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每个果蝇拥有两个基因座,其中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对于表现显性特征的基因,只需拥有一个该基因就能够表现出相应表型。

五、结论综上所述,果蝇杂交实验结果表明黑色翅膀基因对红色翅膀基因具有显性作用,而红色翅膀基因则是显性基因的隐性形态。

此外,黑色翅膀与红色翅膀基因的遗传比例接近3:1,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的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 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学习基因的伴性遗传规律。

3. 了解果蝇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具有繁殖速度快、染色体数目少、突变类型丰富等特点。

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红眼(B)和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野生型果蝇(红眼、常翅)、突变型果蝇(白眼、残翅)、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恒温箱、计数器。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培养基:将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培养基。

2. 选择果蝇:在超净台上,分别挑选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

3. 杂交:a. 正交:将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b. 反交: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进行杂交,每组杂交10对。

4. 观察与记录:将杂交后的果蝇放在恒温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果蝇的性别、眼色和翅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红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2. 反交实验结果:- 雌蝇:红眼、常翅- 雄蝇:白眼、常翅- 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的比例为1: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正交和反交实验中,雌蝇和雄蝇的眼色和翅型比例均为1:1,说明红眼和白眼性状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3. 红眼和白眼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符合伴性遗传规律。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进行杂交,观察了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1.果蝇(fruit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Drosophila),约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800多种。

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

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980年初,Drs.C.Nesslein-Volhard和E.Weichaus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

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⑴饲养容易。

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

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

只有4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

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30°C以上温度能使果蝇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20〜25C。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果蝇在25C时,从卵到成蝇需10天左右,成虫可活26〜33天。

果蝇的生活史如下:受精第一批成虫羽化(第八天)(可活26〜33天)产第一批卵蛹(第四天) 第一批卵孵化 (第零天)第一次蜕皮(第一天)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8个染色体(2n=8),可配成4对,其中3对在雌雄果 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使我们对于遗传学的规律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实验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旨在探究果蝇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遗传规律。

二、材料与方法1.材料:雄果蝇、雌果蝇、香蕉培养基、实验室培养箱等。

2.方法:(1)将一对纯合的雌雄果蝇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培养箱中,在香蕉培养基上放置果蝇饲料。

(2)观察果蝇的交配情况,记录下雌雄果蝇的表型特征。

(3)将获得的F1代果蝇杂交,在新的培养箱中培养。

(4)观察F2代果蝇的表型特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下:1.F1代果蝇:观察F1代果蝇时,发现它们的表型特征与亲本两代的表型特征之间存在显然的差异。

亲本雌雄果蝇分别具有红眼和白眼的表型特征,而F1代果蝇则全部表现出了红眼的表型特征。

这表明红眼是显性基因,白眼则是隐性基因。

2.F2代果蝇:观察F2代果蝇时,发现红眼和白眼出现的比例约为3:1、这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出现的比例。

同时,红眼果蝇分为两个类型,红色身体和灰色身体的比例也约为3:1通过对F1代和F2代果蝇的观察分析,我们可以推测雌雄果蝇的眼色以及身体颜色的遗传方式:红眼为显性遗传,白眼为隐性遗传,红色身体为显性遗传,灰色身体为隐性遗传。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果蝇眼色和身体颜色的遗传是由显性和隐性基因控制的。

红眼和红色身体为显性基因,白眼和灰色身体为隐性基因。

此外,从F2代果蝇的比例来看,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出现的比例接近3:1,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对于遗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我们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和机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我们不仅理论上了解了遗传学的基础知识,还培养了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和解读数据的科学素养。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观察和分析遗传现象,验证孟德尔
遗传定律。

实验材料:
1.果蝇(种杂株)
2.显微镜
3.实验动物沙盘
实验方法:
1.选取成熟果蝇,根据外观选出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作为亲本。

2.将两个亲本分别放到实验动物沙盘中交配,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两种情况。

3.通过分离纯合子,从中选取具有相同特征的个体作为后代亲本,进行下一轮交配。

4.在每一轮交配后,观察后代果蝇在形态和颜色上的差异,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1.杂种果蝇的后代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而纯种果蝇的后代表现出一致的特征。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证实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存在与表现规律。

实验结论:
该实验结果验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正确性,即在单因子杂交中,后代的基因表达受到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的影响,同时也证明了亲代间的遗传杂交现象。

该实验为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果蝇培养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培养杂交实验报告

果蝇培养杂交实验报告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观察和分析种质间的基因表达情况,探究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型的相互作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雄性果蝇:纯种黑色果蝇(BB),纯种白色果蝇(WW)。

- 雌性果蝇:纯种黑色果蝇(BB),纯种白色果蝇(WW)。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实验装置:果蝇培养箱、显微镜、显微镜玻片、玻璃注射器、培养基等。

- 实验方法:a) 将纯种黑色果蝇与纯种白色果蝇交配,记录下自交和杂交的结果。

b) 观察产生的杂种果蝇,并统计各个表型的数量。

c) 根据观察结果,对各个表型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了产生的杂种果蝇及其表型。

在本实验中,我们假设黑色为显性基因B的表达,白色为隐性基因b的表达。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并进行分析:1. F1代杂种果蝇:- 外观:所有杂种果蝇均为黑色,没有白色果蝇出现。

- 分析:由于黑色为显性基因B的表达,而白色为隐性基因b的表达,说明黑色基因B在F1代中占据主导地位。

2. F2代杂种果蝇:- 外观:F2代果蝇中,出现了黑色和白色两个表型。

- 数量:黑色表型的果蝇数量明显多于白色表型的果蝇数量。

- 分析: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F1代后代中两个相对纯合的个体的杂交后代,基因型组合比例为1:2:1。

因此,F2代果蝇中黑色和白色表型的数量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实验结论:通过果蝇培养的杂交实验,我们观察并分析了果蝇的遗传特征和表型的分离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结论:1. 基因型:黑色为显性基因B的表达,白色为隐性基因b的表达。

2. F1代:所有F1代杂种果蝇均为黑色,即显性表型。

3. F2代:F2代果蝇中,出现了黑色(显性表型)和白色(隐性表型)两个表型,数量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3:1。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对后续的遗传研究以及物种保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验三果蝇观察及杂交

实验三果蝇观察及杂交

三、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野生型果蝇 红眼、灰身 突变型果蝇 白眼、黑身
四、实验用品
1. 试剂:果蝇培养基、麻醉剂 2. 仪器及器具:解剖镜、毛笔刷、培养箱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 雌雄果蝇的主要性状特征
特 征 雄蝇 雌蝇
个体 小

腹部条纹 3
5
腹部末端 圆

性梳 有

性梳
2. 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果 蝇的各种性状特征
实验三:果蝇形态观察、性别鉴定及 双因子杂交后代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区别雌雄果蝇的主要性状特征 2. 了解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各种性状特征 3.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分析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
的分离情况,从而验证和深入理解遗传学规律。
二、实验原理
1. 性连锁: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某些性状伴随性别而遗 传的现象。
六、实验结果
1. 观察及统计F1代正反交,结果是否相同?并解释 为什么。
2. 观察统计分析F2代,判断红白眼和灰黑身性状与 性别间的遗传方式,并做卡方测验。
眼色的遗传
正交
P : 红眼(♀) X+X+×白眼(♂) XwY
F1:X+Xw (♀)红眼 X+Y (♂)红眼
F2:2 X+X+ (♀)红眼 X+Y (♂)红眼 XwY (♂)白眼
正交:
红眼(♀)×白眼(♂)
红眼
白眼
合计
反交:
白眼(♀)×红眼(♂)
红眼
白眼
合计
身体颜色的遗传
正交及反交
P:
灰身(♀)× 黑身(♂)
+/+
h/h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数据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 数据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数据引言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其短寿命、容易繁殖和基因可控性使其成为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对象。

在果蝇杂交实验中,通过将不同基因型的果蝇交配,观察和分析后代的表现型和遗传比例,以推断遗传规律和表现型的遗传机制。

本实验旨在观察和分析果蝇杂交的结果,进一步理解遗传规律和遗传机制。

通过本实验,我们希望能够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并探究果蝇产生的各种表型之间的遗传关系。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 自交纯合对翅果蝇(纯合AA)- 自交纯合负翅果蝇(纯合aa)实验方法1. 将纯合对翅果蝇与纯合负翅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

2. 对F1代果蝇进行自交,得到F2代果蝇。

3. 观察和记录F1代和F2代果蝇的表现型,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F1代果蝇的观察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将纯合对翅果蝇与纯合负翅果蝇进行杂交,得到了F1代果蝇。

观察发现,所有F1代果蝇的翅膀均呈现正常的对翅表型,没有负翅表型的果蝇。

根据孟德尔遗传定律,该结果符合隐性基因的表现,即纯合对翅果蝇的显性基因掩盖了纯合负翅果蝇的隐性基因。

F2代果蝇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对F1代果蝇进行自交,得到了F2代果蝇。

观察发现,F2代果蝇中有正常对翅表型的果蝇,也有负翅表型的果蝇。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正常对翅果蝇:225只- 负翅果蝇:75只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将正常对翅果蝇和负翅果蝇的比例近似为3:1。

这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表明对翅和负翅是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决定的。

根据该定律,我们可以推断F1代果蝇中的对翅表型均为杂合子,即基因型为Aa。

讨论与结论通过此次果蝇杂交实验,我们验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关于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规律。

在F1代果蝇中,对翅的显性基因掩盖了负翅的隐性基因,因此所有F1代果蝇表现为对翅表型。

在F2代果蝇中,对翅和负翅的比例近似为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进一步推测,F1代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分析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分析

果蝇杂交实验报告分析引言果蝇(学名: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基因型对果蝇性状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与原理。

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1. 杂交配对:选取纯合的黑色果蝇(基因型:BB)与纯合的白色果蝇(基因型:WW)进行交配,得到所有子代的F1代果蝇。

观察结果:F1代果蝇全部为黑色,表现出显性性状。

2. F1代后代配对:将F1代果蝇杂交繁殖,选取纯合的黑色果蝇与纯合的白色果蝇再次交配,得到所有子代的F2代果蝇。

观察结果:F2代果蝇中有黑色和白色两种表型,黑色果蝇数量较多,白色果蝇数量较少。

3. F2代观察结果分析:- 出现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两种表型,符合复等位基因的基本规律。

- 黑色果蝇与白色果蝇的比例约为3:1,符合孟德尔第二定律中的基因分离规律。

- 分析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的基因型,根据孟德尔定律和复等位基因原理,推测黑色果蝇为纯合子(基因型:BB),白色果蝇为纯合子(基因型:WW)。

- 推测F1代果蝇是黑色基因(B)与白色基因(W)的单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基因型:BW)。

4. 基因型比例分析:根据孟德尔第二定律,F2代果蝇的表型比例符合1:2:1的分离比例。

从实际观察结果来看,黑色果蝇的数量约为白色果蝇数量的三倍,符合约为3:1的比例关系。

结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我们观察到了复等位基因的表现。

在本实验中,黑色果蝇为显性基因型,白色果蝇为隐性基因型。

F1代果蝇是由纯合的黑色果蝇与纯合的白色果蝇杂交得到的,表现出了显性性状(全为黑色)。

而在F2代果蝇中,黑色果蝇和白色果蝇的比例符合3:1的分离比例,推测黑色果蝇是纯合子(基因型:BB),白色果蝇也是纯合子(基因型:WW)。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测F1代果蝇的基因型为杂合子(基因型:BW)。

这个实验展示了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复等位基因的表现。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究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杂交后的遗传特性及其表现。

实验采用了两种不同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一种是具有红色眼睛的纯合子品系(rr),另一种是具有白色眼睛的纯合子品系(RR)。

我们通过精确的遗传学方法,详细记录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实验步骤如下:1. 从两个品系中各选取健康的成年果蝇,确保它们分别具有纯合的红眼和白眼基因。

2. 将这些果蝇按照性别比例1:1混合在特定的培养容器中,允许它们自由交配。

3. 观察并记录F1代果蝇的眼色,以确定显性特征。

4. 选取F1代中的成年果蝇进行再次杂交,产生F2代。

5. 对F2代果蝇的眼色进行详细观察和分类,记录各种表现型的比例。

6. 利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计算期望的表现型比例与实际观察到的比例之间的吻合度。

实验结果显示,在F1代中所有果蝇均表现为白色眼睛,这表明白眼基因(R)是显性的,红眼基因(r)是隐性的。

在F2代中,我们观察到大约3:1的表现型比例,即3/4的果蝇具有白色眼睛,1/4的果蝇具有红色眼睛。

这一结果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相符,进一步验证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关系。

此外,我们还对杂交果蝇的生存率、繁殖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了观察,以评估杂交对果蝇整体适应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下降,这为杂交优势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依据。

综上所述,本次果蝇杂交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遗传规律的理解,而且为未来的遗传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基因座的杂交效应,以及环境因素对杂交后代表现型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三对遗传因子的遗传分析
• 根据以上分析,按照遗传过程F2应该出现 哪些类型。
四、结论
• 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位置、基因间的 距离、F2应出现的类型作一综合论述,能 得出比例的写出比例
2#(红眼、残翅)× 6#(白眼、小翅)
分析要点: • 显隐性的判断; • 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的判断; • 是否连锁的判断; • 若是连锁则要计算它们之间的交换率; • 若是非连锁则要计算它们之间的组合比例; • 分析时从一对性状 两对性8 12 21 59
7 412
2#(红眼、残翅)× 6#(白眼、 小翅)
• 性状: 2#:红眼、残翅 6#:白眼、小翅
6# 、 2#果蝇杂交实验结果
2# ♂ ×6# ♀ F1
红长 ♀102 白小 ♂98 合计 200
2# ♀× 6# ♂ F1
红长♀159 红长♂151
140
性状 红长 红残 红小 白长 白残 白小
合计
F2


168
45
55
40
29
37
23
71
223
245
合计 213 95 29 37 23 71
468
2# ♀ vgvgXMXM 红残
×
6# ♂ VgVgXmy
白小
VgvgXMXm长 VgvgXMy长
XMXM
XMXm
XMy
Xmy
3/4Vg- 3/4Vg-XMXM 3/4Vg- XMXm 3/4Vg- XMy
• 分析要点: ①显隐性的判断; ②判断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 体; ③根据以上判断假设其遗传过程(图示)、 F2性状的比例; ④用X2检验对实验数据和以上假设进行检 验; ⑤得出结论。
• “一对遗传因子”包括: 眼色、体色、翅型、性别
• 性状一----眼色, 正交的结果是不论雌雄都为红色,反交
实验报告
封面:果蝇杂交实验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前言:主要讲述实验的原理和目的;
1、实验材料及方法 1.1、实验材料:品系及性状 1.2、实验用品 1.3、培养基的配置 1.4、实验流程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1、一对因子杂交的结果及分析 2.2、两对因子杂交的结果及分析 2.3、三对因子杂交的结果及分析 3、结论与讨论 4、体会与建议
“果蝇杂交实验”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将原始数据(眼色、翅形、体 色、性别)列表归纳统计;
用统计学原理和遗传学原理对 数据进行分析、假设和判断;
• 一对遗传因子 两对遗传因子 三对遗传因子
• 分析F1,F2数据的特征 假设其遗传原理 检验数据是否符合该遗传原理 得出结论
6# × e#
• 6#:灰身、白眼、小翅 • e#:黑檀体、红眼、长翅
的结果是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可以 判定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 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 以XW,白眼以Xw表示。
根据以上的判断 假设眼色的遗传过程为:
P 6#♀ XwXw(白眼)×2#♂XWY(红眼)

F1
XWXw(红眼,雌),XwY(白眼,雄)
↓⊗
F2
XWXw(红眼),XWY(红眼),
3/4Vg-
Vg-XMWy 红长
Vg- Xmwy 白小
1/4vgvg vgvgXMWy
vgvg Xmwy
红长 红残 白小 白 残
Vg- XMwy 白长
vgvg XMwy 白长 白残
Vg-XmWy 红小
1/4vgvgXmWy 红小 红残
一、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分析
• 规定: 眼色 W-w 体色 E-e 翅型(长残) Vg-vg (长’小)M-m



1/4vgvg 1/4vgvgXMXM 1/4vgvg XMXm 1/4vgvg XMy
长残
长残
长残
3/4Vg-Xmy 长小
1/4vgvgXmy 小残
2# ♀ vgvgXMWXMW 红残
×
6# ♂ VgVgXmwy
白小
VgvgXMWXmw长 VgvgXMWy长
XMWy
Xmw y
XMwy
XmWy
6# 、 e#果蝇杂交实验结果
e#黑红长♀×6#灰白小♂
e# ♂× 6# ♀
F1
F1
灰红长 ♀102 ♂106
灰红长♀105 灰白小♂108
合计 208
213
性状 灰红长 灰白长 灰红小 灰白小 黑白长 黑白小 黑红长 黑红小
合计
F2


160
68
0
30
0
18
0
38
0
12
0
21
20
39
0
7
180
XwXw(白眼),XwY(白眼),
红眼:白眼=1:1
X正2=确0,.34实6<验X结2果(1,0与.05假)=3设.8符4,合得。出以上的假设判断
二、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分析
• 分析要点: ①分析该两对遗传因子在F2中的数据特征,判断它 们是否连锁; ②若为非连锁,它们的比例接近多少; ③假设它们的遗传过程、F2应出现的类型和 比例; ④用X2检验对实验数据和以上假设进行检验; ⑤若为连锁,计算重组率, 标准差 RF(R1F)/n ⑥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