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高神经编码与听觉理论
康拉德 听觉编码
康拉德听觉编码
摘要:
1.康拉德·瓦·奥斯特洛听觉编码的背景和意义
2.康拉德听觉编码的基本原理
3.康拉德听觉编码的应用领域
4.康拉德听觉编码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正文:
康拉德·瓦·奥斯特洛(Conrad W.Osterloo)是一位美国科学家,他的听觉编码理论对语音识别和通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听觉编码是一种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信号采样、滤波、量化等步骤。
康拉德听觉编码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声音信号的分析,提取其特征参数,然后将这些特征参数编码为数字信号。
这种编码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数据量,提高信号传输的效率。
康拉德听觉编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语音识别领域,听觉编码技术可以帮助计算机识别和理解人类的语言,实现自然语言处理。
在通信领域,听觉编码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声音传输,提高通信效率。
此外,听觉编码技术还在音乐、影视、广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康拉德听觉编码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早。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听觉编码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支强大的研究团队,他们致力于听觉编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听觉编码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缩小这一差距,我国
需要加大研究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听觉编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康拉德·瓦·奥斯特洛的听觉编码理论为语音识别和通信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听觉编码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研究
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研究音频编码算法是一种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的技术。
在数字化时代,音频编码算法的研究和发展对于音频传输和存储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则是一种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的研究。
听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听觉感知和认知过程的学科。
在音频编码算法中,利用听觉心理学的原理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对音频信号的感知和认知过程,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编码和解码。
听觉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对音频信号的感知并不是完全精确的,而是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
首先,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在信号压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分析,算法可以确定人类听觉系统对于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敏感度。
在编码过程中,算法可以根据人类听觉系统的感知特点,对音频信号进行适当的压缩,从而减少数据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音质。
这种基于听觉心理学的信号压缩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音频传输和存储的效率。
其次,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在信号重建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传统的音频编码算法通常采用基于频域的方法,将音频信号转换为频谱表示。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信息损失,导致信号重建时出现一定的失真。
而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则可以更加准确地重建原始音频信号。
通过模拟人类听觉系统对音频信号的感知和认知过程,算法可以更好地还原原始音频信号的细节和动态范围,提高音质的同时减少失真。
此外,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还可以应用于音频增强和音频效果处理等方面。
通过分析人类听觉系统对不同音频特征的感知和认知过程,算法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增强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增强人耳对低频信号的感知,改善音频的低频响应;或者通过模拟人类听觉系统对声音方向的感知,实现立体声效果的增强。
这些应用可以提高音频的听感体验,丰富音频的表现力。
然而,基于听觉心理学的音频编码算法也面临一些挑战。
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听觉理论
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听觉理论心理学考研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
今天我们要复习的知识点是和听觉相关要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听觉理论1.听觉的含义人耳对声波的感觉;人耳能接受的声波频率为16~20000Hz,最敏感频率范围是1000~4000Hz。
2.听觉现象(1)听觉三种属性:①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
②音响: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
音响也与频率有关。
等响曲线表明:不同频率的声音,音响不一样;同样声压水平,音响可能不同;声压超过一定水平(情感阈限),将使人耳产生痛觉。
③音色:波形的一种主观属性。
(2)听觉现象:①声音掩蔽:纯银掩蔽,噪音对纯音,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②听觉疲劳:听觉阈限暂时提高,暂时阈移是其指标。
③听觉适应:听觉阈限暂时提高,其研究方法是响度平衡法。
3.听觉的生理基础(1)人耳:①外耳:收集声波。
②中耳:由鼓膜、听骨、卵圆窗组成,耳道内接鼓膜,传入的声波会引起鼓膜的震动,鼓膜后是三根听小骨,其中镫骨与卵圆窗相接,将声音放大数倍后由卵圆窗传到内耳。
③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
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
(2)耳蜗:换能作用。
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包含的毛细胞是听觉感受器。
(3)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听神经→脑干的髓质→耳蜗神经核→下丘→内侧膝状体→颞叶(中枢机制)。
4.听觉理论(1)频率理论:罗·费尔得认为,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
(2)共鸣理论(位置理论):赫尔姆霍茨认为,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声音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3)行波理论(新的位置理论):冯·贝克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
人耳音高感知的心理声学基本理论
心 理 与 生 理 声 学
岛 @ 响⑥0 6 囿0囿响 ⑥ @ 嗡 s ⑨0 6 @ 岛 岛 6 ⑥ @囿0 ⑥ 锄@
文 章 编 号 :02 8 8 (0 1 0 — 04 0 1 0 — 64 2 1 )5 0 6 — 5
人耳音高感知 的心理 声学基本理论
陈小平 , 陈 静
高感知 的心理声学模 型。
【 关键词 】听觉构造 ;基底膜 ;部位 学说 ;时间论 ;音高感知模型
【 中图分类号】T 92B 4 N 1 ;8
【 文献标识码】A
CHE Xio ig C N ig N a pn , HE Jn
Ba i y h a o s i h o is f r Hu a ic r e to sc Ps c o c u t T e re o m n P th Pe c p i n c
(o n eodn eat e t o mu i t n U iesy o hn ,B in 0 0 4 hn ) Su d R crigD pr n ,C m nc i nvr t fC ia e ig 10 2 ,C ia m ao i j
【 s a t f r so l d sr ig te a a m fte h ma a n h e un y a a s rp re fte Abt c】At h ry ec bn h nt y o h u n era d te f q e c nl i po e is o h r e t i o r ys t
发点 。
音 的前 1 次谐波频 率 以及分别 除 以 11 的整数后 得 0 ~0
底
顶部
到 的数值 , 找在所有频 率 中都存 在 的最 大数值 。这 寻 些 谐波频 率排列 在最左边 的一列 中 , 其他列 为每个谐
简述听神经强度编码的机制及意义
简述听神经强度编码的机制及意义听神经强度编码是一种重要的听觉信息传递机制,它在人类和动物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听神经强度编码的机制及其意义。
一、听神经强度编码的机制1. 耳蜗内部结构:耳蜗是人类和动物中负责转换声音信号为神经信号的器官。
它由外部耳道、鼓膜、中耳骨链、内耳和听神经组成。
内耳主要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
2. 耳蜗内部结构与听觉传递:当声音进入耳朵时,鼓膜开始振动,通过中耳骨链将振动传递给内耳。
内耳中的耳蜗包含有感觉毛细胞,这些细胞对声音的频率和强度非常敏感。
3. 感觉毛细胞:感觉毛细胞位于耳蜗中的基底膜上,它们具有上千个纤毛,这些纤毛能够感知声音振动。
当声音波到达时,纤毛会随之振动,并激活感觉毛细胞。
4. 神经元活动:当感觉毛细胞被激活时,它们会释放神经递质,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脉冲。
这些神经脉冲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听觉皮层,从而产生听觉感知。
二、听神经强度编码的意义1. 频率编码:除了强度编码外,听觉系统还通过频率编码来传递声音信息。
频率编码指的是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会引起不同数量的神经脉冲。
这种编码方式使得我们能够分辨不同频率的声音,从而区分出语言、音乐和环境声音等。
2. 强度编码:听神经强度编码是指根据声音的强度来调节产生的神经脉冲数量。
较大振幅的声音会引起更多的神经脉冲,而较小振幅的声音则会引起较少数量的神经脉冲。
这种编码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到声音的响度和音量变化。
3. 语言识别:听神经强度编码在语言识别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音节和单词具有不同的声音强度模式,通过强度编码,我们能够准确地分辨出这些声音,并理解语言信息。
4. 音乐感知:听神经强度编码也对音乐感知起着重要作用。
音乐中的节奏、音调和音量变化都通过强度编码传递给大脑,使我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动态和情感表达。
5. 声音定位:听神经强度编码还有助于声音定位。
当声源偏离中线时,声音会在耳朵之间产生差异,这些差异通过强度编码传递给大脑,从而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声源位置。
从科学角度解读绝对音感
从科学角度解读绝对音感绝对音感,又被称为绝对音高,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参照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特定音调的能力。
这种神奇的音乐天赋被广泛认为是天生的,许多音乐家和听众都对其充满了好奇和羡慕。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解读绝对音感,并探寻其产生的原因。
一、绝对音感的定义绝对音感是指个体可以准确、精确地判断音调的高低,并且能够在没有外部参考的情况下唱出特定音高的能力。
相比之下,绝对音感的持有者可以通过内部感知直接判断音高,而相对音感的持有者则需要有外部音准的参照。
二、绝对音感的成因虽然绝对音感的确切成因尚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与其形成有关:1. 基因因素:研究发现,绝对音感在家族中有较高的遗传倾向。
某些基因可能与绝对音感直接或间接相关,这一结论得到了基因研究的支持。
2. 认知特点:绝对音感的持有者在音高认知能力上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认知模式。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辨别音高的变化,并且在记忆音符时具有更强的记忆能力和感知细节的能力。
3. 神经学变化:一些研究表明,绝对音感的持有者的大脑在听觉区域的神经活动和结构上存在差异。
他们的听觉皮层可能更加敏感,并具有对音高进行精确编码的能力。
三、绝对音感的训练尽管绝对音感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先天的,但也有研究证明,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相对音感者的音高识别能力。
这种训练主要包括:1. 音高训练:通过不断练习听辨音高,培养相对音感者对音调高低的敏感度。
可以通过唱歌、听音乐或者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来进行训练。
2. 色彩联想:一些研究发现,将音高与色彩进行联想可以帮助改善音高识别能力。
通过将不同音高映射到不同的颜色,有助于提高对音高的准确感知能力。
3. 多感官训练:除了听觉训练,练习者可以尝试多感官训练,包括视觉和触觉。
例如,观察音乐符号的跳动或手指在钢琴键盘上的触摸,可以帮助提高音高认知的准确性。
四、绝对音感的实际应用绝对音感的持有者在音乐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他们可以更准确地演奏乐曲,轻松地辨别和纠正音高错误,并且可以更好地通过自我估计来提高演奏技巧。
味觉
音高神经编码与听觉理论味觉是化学感受器,把物质的分子作用转变为神经信息,编码传递后产生主观感觉。
(一)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对物质分子的作用首先进行细胞分工编码,按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别由不同种味觉感受细胞进行反应。
人类舌中含有甜、成、苦、酸等4种基本味觉感受细胞,其他味觉由这4种味觉混合而成。
舌尖部分布着较多的甜、咸味觉感受细胞,两侧舌边分布较多的酸、咸味觉感受细胞,舌后部分布较多的苦味觉感受细胞。
这些味觉感受细胞是由上皮细胞演化而来,与支持细胞共同形成味蕾。
每个味蕾所含味感受细胞不等,平均为50个味感受细胞。
味蕾分布于舌的乳头中或分布在舌表面褶叠而成的沟裂中。
(二)味觉通路每个味蕾中的昧感受细胞以朝向舌表面的一端感受溶解的物质分子,另一端与神经纤维形成联系。
这种联系并不是一对一的,每个味觉细胞可以与数个神经纤维联系,反之每根神经纤维也可能与数个味觉细胞联系。
与舌前面2/3区域中的味感受细胞联系的神经纤维形成味神经,传导舌前部的触、温、痛和昧等感觉冲动。
传导味觉冲动的纤维加入第七对脑神经(面神经)达脑干孤束核。
与舌后1/3区域中的味感受细胞联系的神经纤维的细胞体位于岩神经节,由此再发出的味觉传人纤维加入第九对脑神经(舌咽神经),止于孤束核。
与舌根及会厌等处味感受细胞联系的纤维经结状神经节后加入第十对脑神经(迷走神经),也止于孤束核。
由此可见,舌的味觉传人冲动均达脑干孤束核,在这里交换神经元后上行至桥脑味觉区,最后达大脑皮质的前岛叶,这是最高级味觉中枢。
(三)味觉的信息加工味觉神经信息,除靠味蕾感觉细胞分工编码外,感觉细胞兴奋时的感受器电位也有3种不同形式。
沙特(T.Sato)发现,大鼠味觉细胞膜静息电位约-50毫伏(水适应条件下),在4种基本味觉刺激时,发生3种感受器电位:去极化电位,超极化电位、超极化-去极化位相性感受器电位。
这3种感受器电位均是缓慢的级量反应,随刺激物浓度而增加,但不可能形成传导的峰电位(神经冲动)。
感觉与知觉-生理心理学
嗅觉神经元
听觉神经元
感觉
味觉神经元
痛觉神经元
肤觉神经元
感觉的编码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 -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 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 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 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
编码
感觉的种类
事物具有各种不同的属性,它们作用于人的不同 的分析器而产生出不同的感觉。人们的主要感觉 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因此,我们的感 觉也主要有五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 体觉。 依据产生感觉的分析器和它所处的部位,可 以把感觉分为三大类: 第一、外部分析器:外部分析器的各种感受 器位于身体的表面,接受各种外部的刺激。属于 外部分析器活动而发生的感觉有:视觉、听觉、 皮肤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味觉和嗅觉。
刺激加工与抑制
在各种感觉系统中,不但存在着刺激信息从 外周向中枢和从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的传 递过程(序列加工);还存在着对同一种 信息进行不同性质的分析(平行加工) 每一级中枢神经元之间还通过轴突侧支发生 横向作用的侧抑制机制。
此外还存在着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乃至对感 官的下行性抑制影响,调节着感觉系统的 兴奋性水平。
保证视觉的清晰度/敏度 与色觉有关-分辨不同波长光 线的能力
二、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
2.视杆细胞
对光更敏感,在昏暗环境中,视觉主要由视杆细胞提 供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聚一起,通过视神经离开眼球 没有任何感光细胞,形成盲点
3.视盘-视网膜上另一个特征结构
二、视觉系统的解剖结构
4.黄斑
视觉最敏锐,
感受器的适应:当感受器受持续刺激时,刺激强度未变但引 起的神经冲动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叫感受器的适应。 感受器的适应并非疲劳现象。 适应与疲劳间的区别在于它的发生比疲劳快得多,而且 停止刺激后几乎马上就恢复过来了。
音乐学中的音高理论
音乐学中的音高理论音高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决定了音乐的高低、音调的变化。
在音乐学中,音高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音乐学中的音高理论,探讨其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应用。
一、音高的定义与测量音高是指音乐中的高低音调。
在西方音乐中,音高通常用音名来表示,如C、D、E等。
音高的测量是通过频率来实现的,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在西方音乐中,A音的频率被定义为440赫兹,其他音高则根据A音的频率来确定。
二、音高的音程与音阶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在音乐学中,常见的音程有八度、五度、四度等。
八度是最基本的音程,它表示两个音高之间频率的2倍关系。
五度和四度则分别表示两个音高之间频率的3/2倍和4/3倍关系。
音阶是音高的一种有序排列方式。
最常见的音阶是西方音乐中的大调和小调音阶。
大调音阶由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构成,而小调音阶则由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程构成。
音阶的不同排列方式决定了音乐的调性和情感表达。
三、音高的变化与表达音高的变化对音乐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音高的上升和下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效果。
高音通常被认为具有明亮、欢快的特点,而低音则具有沉稳、庄重的特点。
音高的变化可以通过音乐中的连续音符、跳跃音符等手法来实现。
四、音高的和声与和弦和声是音乐中不同音高的组合形式。
和声的基本单位是和弦,它由多个音高同时发出构成。
和弦的音高排列方式决定了和弦的品质和情感表达。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七和弦等,它们在音乐中起着丰富和深化音乐表达的作用。
五、音高的训练与技巧对于音乐学习者来说,音高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音高感知和掌握音高的技巧。
音高训练可以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方式来进行。
同时,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音高检测软件、音高训练应用等,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音高。
六、音高的应用与创新音高理论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曲家可以利用不同的音高组合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2011年自学考试生理心理学串讲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感觉生理心理学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感觉系统各种特异感觉系统向大脑皮层的上行通路均发出许多侧支达脑干被盖部的网状结构,再由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网状上行和下行纤维,向大脑皮层广泛弥散性地投射,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水平,也向感觉乃至运动系统弥散投射,以便对各种感受刺激均可给出适度的反映。
许多特异的专一感觉系统和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共同实现着对外部刺激或事物属性的感受功能。
1. 感受阈值: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或细胞电活动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
各种特异感觉系统有自己的适宜刺激,对其感受阈值最低,即对其感受最灵敏。
2. 感受器的适应: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这种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
★☆3. 感受野: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第一节视觉生理心理学1. △眼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两种生理机制:即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
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将外部刺激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激发视网膜上化学和光生物物理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光感受功能,产生是感觉信息。
眼内折光装置及其反射活动在眼球的结构中,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及瞳孔都是它固有的眼内折光装置。
为保证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瞳孔大小与晶状体曲率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瞳孔的光反射、调节反射是实现折光成像这种功能的生理基础。
A. 瞳孔反射也称光反射,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
B. 调节反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射活动,既包括不随意性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又包括眼外肌肉的随意性运动反应。
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C. 瞳孔皮肤反射2. ★☆眼睛的随意运动有哪几种方式?它的生理心理学意义是什么?P39(1)共轭运:眼睛的运动有许多方式,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
声音在耳蜗中的声音传导与神经编码
声音在耳蜗中的声音传导与神经编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声音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我们对声音是如何在我们的耳朵中传导并编码成神经信号的过程了解得相对较少。
本文将介绍声音在耳蜗中的传导以及神经编码的基本原理。
一、声音传导的过程耳朵是我们接收声音的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当声音进入外耳后,会经过外耳道传到中耳。
在中耳中,声音通过鼓膜的振动引起听小骨的运动,这些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
这三个听小骨会将声音的振动增强,并传导到内耳中的耳蜗。
耳蜗是一个蜗壳形状的结构,内部包含有重要的听觉器官——蜗器。
蜗器中有一条称为基底膜的结构,它上面覆盖着排列密集的听觉感受器,称为毛细胞。
当声音振动到达耳蜗时,它会引起基底膜和毛细胞的共同振动。
二、声音编码的过程当声音振动引起了基底膜和毛细胞的振动后,神经编码的过程开始了。
神经编码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在耳蜗中,声音信号通过两种方式编码:时域编码和频域编码。
时域编码是根据声音的振动频率和振幅的不同来编码的。
频域编码是根据声音的频率在耳蜗中的空间位置来编码的。
时域编码的过程是这样的:当声音的振动频率较低时,振动的幅度会引起基底膜上位置靠近耳蜗基底的部分毛细胞的激活,这些毛细胞将向大脑传递低频信号。
而当声音的振动频率较高时,振动的幅度会引起基底膜上位置靠近耳蜗尖的部分毛细胞的激活,这些毛细胞将向大脑传递高频信号。
频域编码的过程是这样的:耳蜗中的毛细胞排列成一条从基底到尖的梯度,这个梯度对应着声音频率的不同。
当声音的频率较低时,激活的毛细胞主要位于基底而不是尖。
而当声音的频率较高时,激活的毛细胞主要位于尖而不是基底。
因此,通过检测激活的毛细胞的位置,我们就可以知道声音的频率。
除了时域编码和频域编码,声音信号还可以通过神经元的激活频率来编码。
每个毛细胞与一个或多个神经元相连,当该毛细胞激活时,它将向相连的神经元发送神经信号。
神经元的激活频率取决于毛细胞的激活程度,也就是声音的强度。
声音听觉理论
声音听觉理论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
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
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
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以上问题。
一、声音三要素1.响度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
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
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
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
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
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
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
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
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
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
生理心理学期末总结
生理心理学期末重点第一章、导论1、填空: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低层次心理过程障碍仅在发病初期较为明显,或从始至终基本上表现不突出。
神经病人以低层次感觉运动障碍为突出特点。
(注意区别)3、边缘系统有内脏脑之称,是内脏功能和集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中枢,也是情绪、情感调节中枢。
4、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纹状体5、追踪神经通路:溃变轴突;氨基酸自由放射射影术;辣根过氧化酶研究。
6、活脑研究方法:CT.l;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7、脑损毁术:吸出法;热烙法;电损毁法;药物损毁。
第二章8、眼内折光装置及其反射活动:(1)瞳孔反射(2)瞳孔-皮肤反射(3)调节反射: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反射调节。
(注意1、2区别)9、随意性眼动:(1)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
(2)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运动。
10、视网膜内的信息传递:(1)从外向内依次为视感受细胞(视感细胞、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2)视感细胞、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是纵向分布,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是横向分布。
11、选择题: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的形状和特点即同心圆的感受野。
视皮层神经元则有可能有简单型、复杂型和超复杂型等3种不同那个形式的平行线或长方形式的感受野。
12、填空:视觉信息提取的功能柱理论(1)特征提取功能柱(2)空间频率柱13、填空:信息传送到颞叶的初级听皮层和次级听皮层。
14、音高的神经编码与听觉理论:共振假说、位置理论、频率理论、行波学说。
15、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最基本方式:锁相-时差编码16、痛觉特点:痛觉不仅包括感觉成分,还包含情感成分、植物性成分和运动成分;闸门控制学说认为痛觉制约于中枢控制系统与闸门控制系统的作用。
从周围神经接受感觉信息的脊髓细胞起着闸门作用,控制着高一级的痛觉传递细胞。
接受较粗纤维的传入冲动时,闸门细胞快速兴奋,继而对传递细胞产生抑制效应,相当于关闭闸门不能产生痛觉。
神经科学中的听觉和视觉研究
神经科学中的听觉和视觉研究神经科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的学科,是生物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
而在神经科学中,听觉和视觉研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神经科学中的听觉和视觉研究。
一、神经科学中的听觉研究听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
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通过耳朵去辨认声音,并借此来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
但这种领悟并非那么简单。
在神经科学中,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听觉现象,例如:音调、音高、语言、音乐等。
首先是音调和音高,二者是听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音调是指人类感知声音的频率的特征,而音高是指和音调有相同频率的声音所具有的声音品质。
神经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就是能够通过大脑感知声音的频率,而不同的频率对应着不同的音调和音高。
同时,人类的大脑还可以根据声音的频率来进行音高的识别,并能将其与其他目标声音进行区分。
另外,语言和音乐是人类的两大重要听觉体验。
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可以通过语音信号来解读语言,而且也可以通过声音的规律性来感受音乐的旋律、旋律的节奏和某些音乐有的不寻常节奏。
二、神经科学中的视觉研究除了听觉研究,视觉研究也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点之一。
视觉是指人类通过眼睛来感知外部环境的一种感觉。
在视觉研究中,人眼的结构和视网膜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人眼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组成。
神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视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之一,并且人脑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完全依賴于视网膜接收到的信号。
在人类视网膜中,有一种特殊的细胞——锥形细胞,它可以感受黄色、蓝色和红色的光束,从而形成了眼中看到的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像。
神经科学家还研究了和视觉有关的问题,比如,视觉空间定向,可以通过视网膜和大脑处理动态空间信息来确定人们所处的位置,视觉运动处理,大脑可以通过处理视网膜接收到的动态信息来感知物体的运动轨迹,以及面孔识别,大脑能够将其当作独立的对象并进行记忆处理。
三、神经科学研究的应用通过神经科学中的听觉和视觉研究,神经科学家们不仅可以对人类感知、认知和行为的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还可以将其应用于医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声音的频率和音高听觉背后的物理原理
声音的频率和音高听觉背后的物理原理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音高和频率呢?这一切都涉及到声音的频率和音高听觉背后的物理原理。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随之振动。
这种振动通过空气传播,我们的耳朵接收到这种振动,就能够感知到声音。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声音的频率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是相同的。
二、声音的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的振动次数。
它用赫兹(Hz)来表示,1Hz表示每秒振动一次。
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到20,000Hz之间。
不同的声音频率会产生不同的音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高。
三、音高听觉背后的物理原理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频率范围称为听觉范围,它涵盖了从低音到高音的整个频率区间。
当声音的频率增加时,我们会感到声音变高,而频率降低则会让声音变低。
这是因为人耳内部存在一种被称为耳蜗的器官,它包含了许多细小的结构,其中包括听觉神经细胞。
这些神经细胞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敏感度,当声音进入耳蜗时,不同频率的声波将刺激不同的神经细胞。
当声音频率较低时,刺激的是耳蜗中较基底部的神经细胞。
这些神经细胞对低频的声音更为敏感。
而当声音频率较高时,刺激的是耳蜗较上部的神经细胞,它们则对高频的声音更敏感。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大脑能够根据神经传递的信号,准确地感知到不同频率的声音,并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音高。
四、声音的应用声音的频率和音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音乐就是通过不同频率和音高的声音组合而成的,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增添生活的乐趣。
此外,声音的频率和音高也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中。
例如,电话、无线电和电视等设备都是基于声波的传输原理而工作的,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和音高,我们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总结:声音的频率和音高是听觉背后的物理原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频率与物体的振动频率相对应。
绝对音感与音高认知的神经机制探究
绝对音感与音高认知的神经机制探究音乐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一环,而音感作为音乐学习和表演的基础能力,一直备受关注。
绝对音感(Absolute Pitch, AP)是一种稀有且神秘的特质,指的是个体能够准确地辨别出各个音高的能力。
而音高认知是指个体对于音乐元素和音高的认知能力。
本文将就绝对音感与音高认知的神经机制进行探究。
一、绝对音感的神经基础绝对音感是一种早期形成、能够维持终生的音乐能力。
过去的研究表明,绝对音感可能与个体的遗传背景有一定关系。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与音高短暂记忆相关的基因可能与绝对音感有关。
此外,绝对音感也与大脑皮层的功能连接紧密相关。
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绝对音感者在听觉加工和音高处理方面显示出与非绝对音感者不同的大脑活动模式。
脑成像技术显示,绝对音感者在感知音高时激活的是右侧额叶和颞叶区域,而非绝对音感者则主要激活左侧大脑区域。
这表明绝对音感者在音高处理上具备与生俱来的敏感性,其大脑在感知和加工音高时会有特殊的反应。
二、音高认知的神经机制音高认知是指个体对于音乐元素和音高的认知与理解能力。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音高认知是音乐学习和表演的核心。
研究发现,音高认知能力与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有关,其中包括听觉皮层、顶叶和颞叶等。
在听觉皮层,声音的听觉信息被传递到听觉皮层的初级和次级区域进行初步处理。
在这些区域,声音的特征如音高、音强和音色等被解码和加工,为后续的音高认知过程提供了基础。
而在顶叶和颞叶区域,更高级别的音乐认知过程发生。
这些区域涉及到对音乐元素的综合处理,包括音高的比较、音乐结构的理解以及情感的表达等。
三、绝对音感与音高认知的关系绝对音感和音高认知在神经机制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一方面,绝对音感者通常在音高认知方面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他们对于音符、和弦和音阶等音乐元素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准确把握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另一方面,音高认知的提高也可能对绝对音感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音高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体对音乐的敏感性,进而提高绝对音感的表现。
感官区域期末总结
感官区域期末总结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感官区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通过学习感官区域相关的课程和参加实验室实践,对感官区域的知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本次期末总结中,我将就感官区域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探讨一些我认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视觉感知视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眼睛的视觉系统,我们可以感知到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和颜色。
在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视觉的感知过程,包括光的传播、眼睛的结构和功能、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等。
在实验室实践中,我们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视觉感知的机制。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视觉感知的两个主要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是特征检测理论,该理论认为视觉感知是通过对场景中各种特征的检测和分析来完成的。
二是神经编码理论,该理论认为视觉信息被编码为神经脉冲的形式,并通过神经系统进行传递和处理。
在实验室实践中,我参与了一个关于人眼视觉的实验项目。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视觉感知并不完全可靠,我们的视觉系统有时会产生错觉。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著名的“莫比乌斯带”错觉,即一个具有无穷轴的圆环表面,虽然在现实中这样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这个实验使我对视觉感知的局限和视错觉的产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听觉感知听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耳朵的听觉系统,我们可以感知到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方向等信息。
在课程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听觉感知的过程主要包括声音的传播、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皮层的处理等。
通过实验室实践,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听觉感知的机制。
在听觉感知的研究过程中,我学习了声音的物理特性和听觉心理学。
例如,声音的频率决定了我们感知到的音高,声音的强度决定了我们感知到的音量。
此外,听觉心理学的研究还包括声音的定位和分辨等问题。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声音的定位是通过双耳的听觉系统来完成的,当两只耳朵感受到不同的声源时,我们就能够判断出声音的方向。
音高神经编码与听觉理论
音高神经编码与听觉理论1863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黑尔姆霍兹(H.V.Helmholtz)提出了听觉的共振假说(Resonance theory)。
这种理论把内耳比喻成一架钢琴,柯蒂氏器官内的基底膜、毛细胞像琴弦一样,由于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一。
外部声波传人内耳后,低频声波易引起较长纤毛的毛细胞和较宽基膜的共振}高频声波引起较短纤毛的毛细胞与较窄基膜的共振。
解剖学研究确实发现耳蜗基底膜宽度不同,在耳蜗基部的基底膜较窄,而在耳蜗顶部基底膜变宽。
这使共振学说至今还能解释某些听觉现象,例如老年入耳蜗基底部血管硬化供血不足,常造成其对高频音听力的下降,同时低频音的听力却不发生变化。
共振理论的严重不足在于机械地在内耳与钢琴间的类比。
事实上,内耳中的外、内淋巴和基底膜的振动总是整体性的,无法实现像琴弦那样分离地局部振动。
为克服共振说的不足,许多学者对它作了修正,所谓位置理论(Place theory)就是修正了的共振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虽然内耳基底膜不能像钢琴弦那样进行分离的局部振动,但在基底膜整体振动时,不同部位上最大敏感振动频率却存在着微小差异。
因此,在不同频率声波的感知中,耳蜗基底膜上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作用。
与共振、位置理论不同,还存在着频率理论( Frequencytheory)。
这一学说认为,不同频率声波引起与之频率相同的神经元单位发放,因而能感知不同音高的声刺激。
这一学说遇到的困难是神经元最大单位发放频率不超过千赫兹;而人类听觉却可以感知16千赫兹以下的声音。
为了克服这个难点,一些人修正了频率假说,提出了齐射原理(V olley principle)。
这一原理指出,虽然每个听觉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频率不能超过千赫兹,但声波作用听觉系统,同时可以激活许多神经元的单位发放,它们各自产生一定频率神经冲动排放,叠加在一起,就会造成与高频声波相同的发放频率。
提出者也不得不承认,齐放理论最多只能解释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感知现象,对5000赫兹以上声音的感知应由位置学说加以补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高神经编码与听觉理论
1863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黑尔姆霍兹(H.V.Helmholtz)提出了听觉的共振假说(Resonance theory)。
这种理论把内耳比喻成一架钢琴,柯蒂氏器官内的基底膜、毛细胞像琴弦一样,由于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一。
外部声波传人内耳后,低频声波易引起较长纤毛的毛细胞和较宽基膜的共振}高频声波引起较短纤毛的毛细胞与较窄基膜的共振。
解剖学研究确实发现耳蜗基底膜宽度不同,在耳蜗基部的基底膜较窄,而在耳蜗顶部基底膜变宽。
这使共振学说至今还能解释某些听觉现象,例如老年入耳蜗基底部血管硬化供血不足,常造成其对高频音听力的下降,同时低频音的听力却不发生变化。
共振理论的严重不足在于机械地在内耳与钢琴间的类比。
事实上,内耳中的外、内淋巴和基底膜的振动总是整体性的,无法实现像琴弦那样分离地局部振动。
为克服共振说的不足,许多学者对它作了修正,所谓位置理论(Place theory)就是修正了的共振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虽然内耳基底膜不能像钢琴弦那样进行分离的局部振动,但在基底膜整体振动时,不同部位上最大敏感振动频率却存在着微小差异。
因此,在不同频率声波的感知中,耳蜗基底膜上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作用。
与共振、位置理论不同,还存在着频率理论( Frequencytheory)。
这一学说认为,不同频率声波引起与之频率相同的神经元单位发放,因而能感知不同音高的声刺激。
这一学说遇到的困难是神经元最大单位发放频率不超过千赫兹;而人类听觉却可以感知16千赫兹以下的声音。
为了克服这个难点,一些人修正了频率假说,提出了齐射原理(V olley principle)。
这一原理指出,虽然每个听觉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频率不能超过千赫兹,但声波作用听觉系统,同时可以激活许多神经元的单位发放,它们各自产生一定频率神经冲动排放,叠加在一起,就会造成与高频声波相同的发放频率。
提出者也不得不承认,齐放理论最多只能解释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感知现象,对5000赫兹以上声音的感知应由位置学说加以补足。
美籍匈牙利学者贝克西(G.V.Bekesy)1969年提出了行波学说(Travelling wave),以其大量精细数据和模拟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贝克西认为声波从外耳经中耳引起卵圆窗的振动,在内耳的传播是以行波方式进行的。
他设想耳蜗管的内淋巴、基底膜、毛细胞和盖膜之间发生三维振动,振动的幅度最小为10-10米。
因为耳蜗螺旋部的基底膜紧张度较高,耳蜗螺旋顶部的基底膜紧张度较低,行波传播的速度逐渐降低,振幅也逐渐降低,达耳蜗顶部时,行波几乎消失,可见在耳蜗管的不同点上,行波振动的最大频率逐一下降。
换言之,不同频
率的行波引起不同感受细胞的最大兴奋,在耳蜗内对声音频率进行着细胞分工编码。
凯恩(Kiang)应用细胞微电极方法,未能找到对200赫兹以下声波反应的耳蜗细胞。
因此,无法用细胞分工编码解释低频声波的感知机制。
他进一步发现,在低频范围内耳蜗螺旋顶部的基底膜与声波发生同步化振动。
还有人用各种频率声波合成的白噪声刺激,以便引起整个基底膜的同时振动。
此时被试仍能报告是否有声刺激出现或消失,说明此时存在耳蜗神经冲动。
综上所述,关于内耳音高编码问题,出现过许多理论;但归结起来不外乎细胞分工编码和频率编码两种方式。
可能对低频声刺激以频率编码为主,而高频声刺激以细胞分工编码为主。
那么在听觉通路和听觉中枢内对音高是如何编码的呢?在听觉通路上,插入微电极记录不同水平听觉神经元对各种音高声刺激的反应。
将实验数据在频率(音高)和音强坐标上记录出反应曲线,结果表明每个神经元的反应曲线均呈v字形,其底下的尖点不相重合。
由此说明在听觉通路上,各个神经元有其自己最敏感的反应频率,此频率上给出单位发放频率变化所需的音强最低。
据此可以认为,在听觉中枢内对音高的感知是由细胞分工编码机制完成的。
在初级听皮层上,可以明确找到与耳蜗螺旋基部和顶部相对应的空间定位关系,颞横回内侧对应于耳蜗基部高音敏感区,颞横回外侧对应于耳蜗顶部低音敏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