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人的心理现象丰富多彩,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个性心理、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三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知、记忆和思维组成的。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的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学说还要早30年。

5、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法。

6、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人本主义的代表人是马斯洛与罗杰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心理学新流派为认识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二、选择题
1、心理学是研究下列那种选项的科学( D )
A心理过程 B 认识过程 C 个性 D 心理现象
2、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D )
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 能力、气质、性格
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3、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那两个方面( B )
A 心理过程和个性
B 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C 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4、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 马斯洛、罗杰斯
B 弗洛伊德
C 华生
D 皮亚杰
5、心理学独立的年代为( B )
A 1789年
B 1879 年
C 1897年
D 1798年
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 B )
A. 情感过程
B. 认识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个性
问答
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3.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一、概念解释
1.反射2.第一信号系统3.第二信号系统5.反映 6.相互诱导
二、填空
1.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

2.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突触,神经元传导功能的实现是靠突触来完成的。

3.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其基本规律表现为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

4.反射有两种形式,即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5.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装置。

6.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的。

7.反射活动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四、选择
1.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B)。

A、谢切诺夫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冯特
2.“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C)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3.下列哪一选项属于条件反射(D )
A. 眨眼反射
B. 吮吸反射
C. 防御反射
D. 信号反射
4.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B)
A. 望而生畏
B. 谈梅生津
C. 望梅止渴
D. 尝梅生津
6. 植物和单细胞动物的反映形式是(B)
A. 反映
B. 感应性
C. 感受性
D. 知觉
7、从动物的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 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是(A)
A. 语言
B. 制造工具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8、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A)
A、反映
B、感受性 C. 意识 D. 感应性
五、问答
1.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2.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怎样?
3.如何理解客观现实是产生心理的源泉?
4.人类心理有哪些本质特点?
一、概念解释
l.注意2.无意注意3.有意注意4.有意后注意
二、选择
1.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分散注意
2.指出下列事例哪个是有意注意(B)。

A、观看一幅别出心裁的广告
B、专心做功课
C、一个身穿异服的人引起别人的注意
D、围观车祸现场
3.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这是(D)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三、填空
1.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主要功能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3.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的努力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五、问答
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
2.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3.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概念解释
1.感觉 2.知觉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4.观察
二、填空题
1.吃糖时,觉得第二块没有第一块甜,这是因为感觉适应的缘故;而吃糖以后再去吃苹果,觉得苹果变酸了,这是一种感觉的对比现象。

2.冬天洗衣服,乍洗很凉,过一段时间感觉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这是一种感觉的适应现象。

3.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则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5.一位教师在做水的热胀冷缩实验时,把水染成红色,背景衬上一张白纸,这是利用知觉的整体性来组织教学。

6.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具时,总是辅之以生动的语言讲解,这是利用知觉的理解性来组织教学。

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说明人的知觉具有整体性。

三、选择
1.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心理现象是(A)。

A、感觉
B、知觉
C、观察
D、表象
2.在旅游业中加强导游工作是为了增加旅客知觉的(C)。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教学中,重点部分要加大声音,放慢速度,以使之从其它内容中突出出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B)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4.在学习中读到残缺的字句,我们能根据经验补足其残缺部分,这是因为知觉具有B。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据研究,黄色表示甜,绿色表示酸,茶色表示苦,这种现象属于D。

6.将一根木棒的一截插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弯曲了,这是B。

A.感觉
B.错觉
C.幻觉D、知觉
7.“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表明知觉具有D。

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D、理解性
四、问答题
1.简述感觉和知觉的辩证关系。

2.如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一、名词解释
1.记忆2.表象3.遗忘4、联想
二、填空
1.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和回忆和再认构成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趋于平稳。

3.表象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与概括性。

4.保持内容的量变有记忆的恢复和记忆的减少两种情况。

5.按记忆内容,记忆可分为形象性、动作性、情绪性、逻辑性四种,按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种。

6.记忆的品质包括实际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7.按照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一般把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因果联想和对比联想四种。

四、选择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A
A、情绪记忆
B、动作记忆
C、形象记忆
D、逻辑记忆
2.无意识记具有极大的 C
A、目的性
B、自觉性
C、选择性
3.“触景生情”是 B
A、再认
B、直接回忆
C、间接回忆
4.及时复习的理论依据是 C
A、记忆恢复现象C、前摄抑制
B、遗忘规律D、后摄抑制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进行复习?如何复习?
2.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3.青少年记忆力的特点是什么?应怎样培养?
一、概念解释
1.思维2.创造思维3.思维定势4.迁移5.功能固着6.想象
二、填空题
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过程。

2.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3.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及形态不同,思维种类可分为直观行动思维、推理逻辑思
4.思维的分析有两种(水平)形式:其一是逐渐淘汰无效尝试的分析;另一种是综合式分析。

5.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再造想象;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时的想象主要是创造想象
三、选择题
1.医生通过观察、号脉、能诊断患者的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B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2.学生解答问题时,能“一题多解”,说明是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C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

4.会骑自行车的人,有利于学习两轮摩托车,这主要受下列哪种选项的影响? C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
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D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下列哪种品质?C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D逻辑性
7.教学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主要是D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掌握概念
8、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9.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下列哪一个解决问题的阶段?B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四、问答题
1.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
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3.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
4.简述想象的功能
5.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6.试分析怎样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7.试分析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一、概念解释
1.心境2.激情3.应激4..道德感5.理智感6.美感7.情绪、情感
二、填空
1.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的功能是驱动机能、调节功能与信号能力。

3.情绪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久度和紧张度可把情绪分成热情、心境、应激。

4.情感大体上可分成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它们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1.伴随着情绪、情感发生的身体动作、姿态的变化叫 C
A、情绪
B、情感
C、表情
2.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B为中介的。

A、动机
B、需要
C、体验
3.情感是在人的A中产生的。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4.《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她的情绪状态属于 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5.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中的B。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五、问答题
1.简述情绪、情感的关系。

2.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是什么?
3.试述教学中教师情感的调控。

4.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活动的关系
一、概念解释
l.能力2.气质3.性格4.智力商数
二、填空
1.在完成某种活动中,各种能力独特的结合是才能,而高度发展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最完备的结合就是天才
2.能力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两大类。

3.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主导作用,是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早期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必经途径。

4.气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
5.高级神经活动的三个基本特性为强度、平衡性与灵活性。

6.神经系统的一般类型即为气质的生理基础,这四种类型相当于希波克里特对气质的分类,其对应关系为:强、不平衡型为胆汁质,强、平衡、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型为黏液质,弱型相当于抑制质。

7.从气质和性格的特点来说,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性格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8.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即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与理智特征。

9.性格主要是后天环境教育的产物,对性格起重要作用的,最初是家庭教育。

四、单项选择
1.某人动作平和、执着、注意力稳定、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他的气质属于 B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2.勤奋与懒惰属于 C
A、气质特征
B、能力特征
C、性格特征
D、意志特征
3.一个学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9个月,实际年龄为10岁,其智商属于 A
A、正常
B、超常
C、偏高
D、偏低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5.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动机
6、在智力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A、想象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观察力
7.机能类型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A、培因
B、荣格
C、斯普兰格
D、吉尔福特
8.不表现一个人能力的优劣,只表现一个人能力的倾向是属于 A A、能力类型的差异B、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C、能力形成因素的差异
D、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五、问答题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3.智力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

4.试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制约的因素。

5.气质的特点与教育。

6.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