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高起专)
15春西交《化工工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答案
15春西交《化工工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答案
西交《化工工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
1. 在氨碱法制纯碱过程中,结合氨是如何回收的?()
A. 过滤结晶
B. 直接蒸出
C. 加石灰乳蒸出
D. 以上多不对
正确答案:C
2. 大型合成氨厂主要用了多种催化剂,共计有()
A. 5种催化剂
B. 八种催化剂
C. 三种催化剂
D. 四种催化剂
正确答案:B
3. 下列关于精盐水吸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氨气溶解度升高,NaCl的溶解度降低
B. NaCl溶解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降低
C. 氨气、NaCl的溶解度相互制约
D. 以上说法都对
正确答案:D
4. 高硫含量的天然脱硫主要采用的脱硫方法是()
A. 干法脱硫
B. 氧化锌脱硫
C. 湿法脱硫
D. 活性炭脱硫
正确答案:C
5. 化工过程总括起来包括了()
A. 加热过程
B. 冷却过程
C. 分离过程
D. 物理和化学过程正确答案:D
6.
A.
B.
C.。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
2014 学年第 2 学期函授 13化学工程(专升本)专业《化工工艺学》课程教案4课时/次共10次 40课时教师:教研室:§1 第一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教学目的:掌握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的基本原理;原料和工艺路线;主要设备和工艺条件的选择;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教学重点:优质固体燃料气化、气态烃蒸汽转化、重油部分氧化等不同原料制气过程。
教学难点:消耗定额的计算和催化剂的使用条件。
新课内容:第一节固体燃料气化法一、概述固体燃料(煤、焦炭或水煤浆)气化:用氧或含氧气化剂对其进行热加工,使碳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气化所得的可燃气体称为煤气,进行气化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
二、基本概念1、煤的固定碳;固体燃料煤除去灰分、挥发分、硫分和水分以外,其余的可燃物质称为固定碳。
2、煤的发热值:指1公斤煤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3、标煤:低位发热值为7000kcal/kg的燃料4.空气煤气:以空气作为气化而生成的煤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氮(50%以上)及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气。
5.混合煤气(发生炉煤气):以空气和适量的蒸汽的混合物为气化剂生成的煤气,其发热量比空气煤气为高。
在工业上这种煤气一般作燃料用。
6.水煤气:以蒸汽作为气化剂而生成的煤气,其中氢及—氧化碳的含量高在85%以上,而氮含量较低。
7.半水煤气:以蒸汽加适量的空气或富氧空气同时作为气化剂所创得的煤气或适当加有发生炉煤气的水煤气,其含氮量为21—22%。
三、气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1)保持高温和南气化剂流速(2)使燃料层各处间一截而的气流速度和温度分布均匀。
这两个条件的获得,除了与炉子结构(如加料、排渣等装置)的完善程度有关外,采用的燃料性质也具有重大影响。
1水分:<5%2挥发份:<6%煤中所含挥发分量和煤的碳化程度有关,含量少的可至I一2%,多的可达40%以上。
它的含量依下列次序递减: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焦炭3灰份:15-20%灰分中主要组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和氧化镁等无机物质。
化工工艺学答案
试题名称:化工工艺学
层次:(高起专)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年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目前工业上对、间二甲苯的分离方法有、和
三种。
2、催化加氢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以催化剂的形态分有、、
、
、五种?
3、衡量水质污染程度常用的指标是和。
4. 烃类裂解制乙烯时,工业上采用吸附方式对裂解气脱水,用、或作吸附剂。
5、工业上常用的芳烃烷基化的烷基化剂主要有两种,另外醇、醛、酮也可作为烷基化剂。
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8分,共80分)
得分
阅卷人
1、煤的干馏和煤的气化的定义
2、什么叫烃类热裂解?
3、烃类热裂解过程有何特点?
4、烃类裂解制乙烯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对裂解气进行脱酸性气体?怎样进行脱除?
5、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分离过程中,裂解气为什么要进行压缩?为什么要分段压缩?
6、脱甲烷塔高压法和低压法有何优缺点?
7、为了节省能量和简化流程,乙烯塔作了哪两项改进?
8、写出在裂解气分离中低压脱甲烷塔的塔顶需要-1400C左右的冷量,说明(或画图说明)如何
获得这一级别的冷量?
催化剂应该怎样处理才具有活性?
9、芳烃烷基化反应中,工业生产上无水AlCl
3
10、分别写出由合成气制备甲醇、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以及过氧化氢异丙苯发生酸解的反应方
程式。
教学负责人
签字年月日。
18秋西交《化工工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乙烯环氧化法制环氧乙烷生产中加入微量二氯乙烷是为了:()、A: 提高环氧乙烷的选择性B: 提高环氧化反应速率C: 提高乙烯的转化率D: 以上都对正确答案:(单选题) 2: 结焦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而成A: 较低,芳烃缩合B: 较高,芳烃缩合C: 较高,乙炔脱氢稠合D: 较低,乙炔脱氢稠合正确答案:(单选题) 3: 高硫含量的天然脱硫主要采用的脱硫方法是()A: 干法脱硫B: 氧化锌脱硫C: 湿法脱硫D: 活性炭脱硫正确答案:(单选题) 4: 下列可用来评价裂解原料性质的指标为()A: 转化率B: 氢含量C: 选择性D: 氢碳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5: 下列关于加聚反应单体,说法错误的是()、A: 在一个加聚反应中单体必须相同B: 加聚反应单体必须含有不饱和键C: 在一个加聚反应中单体可以不同D: 加聚反应单体可以含有特征官能团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原料的K值越(),乙烯的收率越()A: 小,不变B: 小,高C: 大,高D: 大,低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是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油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 PONAB: 芳烃指数C: 特性因数D: 原料含烃量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大型合成氨厂主要用了多种催化剂,共计有()A: 五种催化剂B: 八种催化剂C: 三种催化剂D: 四种催化剂正确答案:(单选题) 9: 合成氨反应是()、A: 放热、体积减小的反应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烃原料的BMCI值越(),乙烯收率()A: 低,高B: 高,不变C: 高,高D: 低,低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低压法合成甲醇的反应温度是()A: 230~270℃B: 230℃C: 270℃D: 270K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环化和缩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 芳烃缩合B: 芳构化反应C: 烷基化反应D: 烯烃的裂解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芳烃脱氢缩合反应,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和脱氢反应A: 芳烃脱氢缩合B: 结焦C: 芳环裂化D: 侧链裂化反应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聚合而得,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A: 相同B: 相近C: 不相同D: 无关正确答案:(单选题) 15: 低压法合成甲醇的空速是()A: 8000/hB: 9000/hC: 10000/h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单选题) 16: 芳烃指数是用于表征()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 柴油等重质油B: 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C: 润滑油等重质油D: 航煤等重质油正确答案:(单选题) 17: 下列可用来评价裂解原料性质的指标为()A: 转化率B: 氢含量C: 选择性D: 氢碳化正确答案:C: 链增长D: 链裂解正确答案:(单选题) 19: 下列关于合成氨的熔铁催化剂Fe3O4-Al2O3-K2O说法错误的是:()、A: Fe3O4是活性组分B: Al2O3是结构型助催化剂C: K2O是电子型助催化剂D: 使用前不需升温还原活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20: 芳香烃热裂解的主要反应有:()、断侧链反应和脱氢反应A: 芳烃脱氢缩合B: 芳构化反应C: 烷基化反应D: 脱烷基反应正确答案:(多选题) 1: 碳酸化吸氨反应比较复杂,分步进行,其反应步骤分为()A: 氨基甲酸铵的生成B: 氨基甲酸铵的水解C: NaHCO3结晶生成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多选题) 2: 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有()A: 变压吸附B: 变温吸附C: 分子筛吸附D: 磺化煤吸附E: 大分子物吸附正确答案:(多选题) 3: 液体非均相反应进行通常在()A: 整个液相中进行B: 整个气相中进行C: 液滴分散相内D: 连续相内E: 相界面上正确答案:(多选题) 4: 化学工业按生产的产品种类可分为()A: 无机化学工业B: 有机化学工业C: 精细化学品工业D: 高分子化学工业E: 生物化工工业正确答案:(多选题) 5: 下列关于低压法合成甲醇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温度为230—270℃B: 反应压力为5—10MPaC: 合成塔空速为100000h-1D: 反应器为流化床反应器正确答案:(多选题) 6: 控制短的停留时间,可以()二次反应的发生,()乙烯收率A: 提高,提高正确答案:(多选题) 7: 由含硫原料制得的三氧化硫主要用途是()A: 漂白作用B: 杀虫作用C: 制硫酸D: 磺化制有机物E: 制亚硫酸正确答案:(多选题) 8: 化学工业按生产的产品种类可分为()A: 无机化学工业B: 有机化学工业C: 精细化学品工业D: 高分子化学工业E: 生物化工工业正确答案:(多选题) 9: 以天然气为原料可生产的化学品有()A: 合成氨B: 甲醇C: 芳香烃D: 漂白剂E: 杀虫剂正确答案:(多选题) 10: 磷矿被酸分解的过程按物相分应是()A: 液固气过程B: 三相过程C: 产生气相HF的过程D: 酸和磷石膏固体E: 酸和渣正确答案:(多选题) 11: 工业生产上采用的裂解气分离方法,主要有()和油吸收精馏分离法两种A: 冷凝法B: 深冷分离法C: 二次结晶法D: 萃取法正确答案:(多选题) 12: 硫酸生产工艺步骤大致可分为:()、A: SO2的制取和净化B: SO2氧化成SO3C: SO3的吸收D: 尾气处理正确答案:(多选题) 13: 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气体净化系统、()、精馏分离系统A: 压缩和冷冻系统B: 冷凝和汽化系统C: 结晶和过滤系统D: 溶解和萃取系统正确答案:(多选题) 14: 分解磷矿制磷酸,用的酸有()A: 无机酸B: 浓硫酸正确答案:(多选题) 15: 煤的气化按气化设备分,可分为()A: 煤气发生炉气化B: 流化床煤气化C: 煤喷雾气化D: 煤固定床气化E: 煤催化气化正确答案:(多选题) 16: 动力学裂解深度函数综合考虑了原料性质、停留时间和()效应A: 烃分压B: 稀释剂用量C: 反应器型式D: 裂解温度正确答案:(多选题) 17: 在裂解分离系统中,()能量回收能产生高能位的能量A: 急冷换热器B: 中间冷凝器C: 中间再沸器D: 原料预热器正确答案:(多选题) 18: 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膜有()A: 有机膜B: 平板膜C: 中空纤细膜D: 管状膜E: 拉砜膜正确答案:(多选题) 19: 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气中氢和氮的比例是()A: H2:N2=2:1B: H2:N2=3:1C: H2:N2=2、9:1D: H2:N2=3:2E: H2:N2=3:1、5正确答案:(多选题) 20:A: AB: BC: CD: D正确答案:(判断题) 1: 标煤是指发热值为7000大卡/公斤或2、9×107焦耳/公斤的煤炭。
精细化工工艺学(高起专)
精细化工工艺学(高起专)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临界胶束浓度答: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表面活性剂溶液只有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才能发挥活性。
2.抗氧剂答:抗氧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当其在聚合物体系中仅少量存在时,就可延缓或抑制聚合物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聚合物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又被称为“防老剂”。
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简述洗涤作用的基本过程。
答:洗涤基本过程:○1吸附;○2润湿与渗透;○3污垢的脱落;○4污垢的分散与稳定。
2.什么是阻燃剂?答:能够增加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品耐燃性的物质即阻燃剂。
论述题(前四题每题6分,第5、6题10分,共22分)1.精细化工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多品种、少批量;②技术密集度高;③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④大量采用复配技术;⑤投资少、附加值高,利润大。
2.试述涂料工业的发展动向?答:①环保;②功能性涂料;③市场和品牌;④科技经济发展3.试论述配方研究的重要性。
答:配方研究在化学工业中,特别是对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极为重要。
原因在于很少有一种单一的化学品能完全符合某一项特定的最终用途。
4.试述涂料工业的发展动向?①环保;②功能性涂料;③市场和品牌;④科技经济发展5.在黏合剂的使用过程中,被粘接材料及其表面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获得胶接强度高、耐久性能好的胶接点,就必须对各种胶接表面进行适宜的处理。
其表面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表面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处理基本原则:①法提高表面能;②增加粘接的表面积;③除去粘接表面上的污物及疏松层。
处理的方法:①表面清洗(溶剂、汽油、碱及清洗剂超声波);②机械处理(砂布打磨);③化学处理(金属化学除锈);④非极性材料表面处理(聚乙烯、聚四氟乙烯);⑤偶联剂处理(玻璃表面处理);6.讨论阻燃剂在聚合燃烧时如何捕捉自由基阻断燃烧过程的?答:阻燃剂可作用于气相燃烧区,捕捉燃烧反应中的自由基,从而阻止火焰的传播,使燃烧区的火焰密度下降,最终使燃烧反应速度下降直至终止。
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工工艺学/Chemical Technology学时/学分:48/3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反应工程。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和骨干专业课。
本课程从化工生产的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
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并初步具备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能力,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和能量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课程在分析讲解常用反应单元工艺原理的基础上,侧重典型化工资源的加工或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
学生通过掌握反应单元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安排化工生产过程的方法。
重点讲解化工资源的加工或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反应特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统筹考虑能量综合利用、三废治理及后续产品的生产过程。
(一)教学内容1. 绪论化学工业的范围和分类;化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化工工艺学与化学工业、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等学科的关系;化学工艺学在化学工程和工艺专业中的地位。
2. 化工资源及其初步加工煤的概述、组成和结构,烟煤和无烟煤的综合利用;石油的性质、组成和分类,原油的预处理和常减压蒸馏,改善汽油辛烷值和安定性的方法,石油的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和芳烃抽提,延迟焦化。
化工工艺学(高起专) 20年 西交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C、较高
C
判断题
答案
28、石油中主要合烯烃、环烷烃和芳烃,一般不含 错误 烷烃。()
29、精细化率又称精细化工产值率,即精细化工产 品总产值占全部化工产品总产值的百分数。()
正确
30、裂解原料的含氢量越高,裂解产物中乙烯收率 越高。()
正确
31、热钾碱法脱碳溶液中加入活化剂的目的是提高 碳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
正确
32、化工生产中,同样的产品,只能采用相同的原 料,相同的工艺路线进行生产。()
错误
33、CO变换所用催化剂分为低温变换催化剂、高温 变换催化剂和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
正确
34、烃类热裂解法制乙烯的原料只能是轻质油,如 汽 35油、或裂柴解油原。料(中), 氢 含 量 越 高 , 乙 烯 收 率 越 高 。 ()
度下长时间停留,仍会 继续发生二次反应,引
起结焦和烯烃案:的损
失、生成很多副产物,
因此必须急冷终止反应
。
急氢冷气气过有量:可直提接高急反冷应气速
率,降低副反应的生
成,而且氢气的热导率
大,有利于反应热的导
49、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工艺中,为什么要采用 出,易于反应温度的控
氢气过量及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C、大,高
C
14、烷烃的K值最(),方烃最()。
D、大,小
D
15、方烃指数是用于表征()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 构特性。
A、柴油等重质油
A
1167、、(CO)变煤换气时可,用采作用合(成)氨方生法产,的原可料提气高。CO变换率 。 18、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温度一 停留时间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的比例
45、煤干馏产物有焦炭、和。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长江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计划(成人高等教育函授专科)一、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冶金、轻工、医药、环保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生产与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学工艺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基本训练,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化工产品生产工艺基本原理和方法;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一般开发和设计计算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保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与设备等。
教学要求:高等函授教育是以学员自学为主,平时辅导和集中面授为辅的教学形式。
自学是函授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函授教学的中心环节。
函授学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和大纲、自学指导书的要求,系统地学习教材内容,认真阅读指定的参考书,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自学时间一般为计划学时的2~3倍。
本计划不专门安排实践教学,实践(含上机、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由学员自己在平时工作中或自学学时中完成。
本计划不安排体育课,但要求函授学员应按本人的实际情况,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
五、毕业规定函授学员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达到毕业要求,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可准予毕业,由长江大学颁发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学员在学习期间完成的并获得局级或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本人系主要研究人员)的科研设计(论文)或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署名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第一作者论文,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参加答辩。
《化工工艺学(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含主观题)题库
《化工工艺学(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含主观题)题库一.单选题1.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过程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气体净化系统、()、精馏分离系统。
A.压缩和冷冻系统B.冷凝和汽化系统C.结晶和过滤系统D.溶解和萃取系统参考答案:A2.煤气化过程中温度最高的是:()A.灰渣层B.氧化层C.还原层D.干馏层和干燥层参考答案:B3.下面哪一种催化剂为氨合成催化剂。
()A.A110B.B117C.C207D.Z107参考答案:A4.原料的K值越(),乙烯的收率越()。
()A.小,不变B.小,高C.大,高D.大,低参考答案:C5.()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
A.PONAB.芳烃指数C.特性因数D.原料含烃量参考答案:C6.氨合成时,保持氢氮比等于()平衡氨含量最大。
A.1B.2C.3D.4参考答案:C7.在纯碱生产过程中,溶解度最低,最先析出的是()A.NaClB.NaHCO3C.NH4ClD.NH4HCO3参考答案:B8.下列醇中可以通过烯烃直接水合得到的是()A.正丙醇B.正丁醇C.甲醇D.乙醇参考答案:D9.芳烃指数是用于表征()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
()A.柴油等重质油B.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C.润滑油等重质油D.航煤等重质油参考答案:A10.烷烃的K值最(),芳烃最()。
()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参考答案:D11.工业上通常采用()方式使变换反应温度接近最适宜温度。
A.连续排出热量B.连续吸取热量C.段间排出热量D.段间吸取热量参考答案:C12.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提高温度有利于()次反应,简短停留时间有利于()次反应。
()A.二,一B.二,二C.一,一D.一,二参考答案:C13.控制短的停留时间,可以()二次反应的发生,()乙烯收率。
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降低D.降低,提高参考答案:D1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A.乙烯B.环氧丙烷C.己二胺D.乙醇参考答案:D15.下列关于加聚反应单体,说法错误的是:()A.在一个加聚反应中单体必须相同;B.加聚反应单体必须含有不饱和键;C.在一个加聚反应中单体可以不同;D.加聚反应单体可以含有特征官能团。
19秋西交《化工工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 辅导资料
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西交《化工工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
1. 平衡氨浓度与温度、压力、氢氮比和惰性气体浓度有关。
当压力降低时,平衡氨浓度()、
A. 降低
B. 增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标准答案:A
2. 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聚合而得,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
A. 相同
B. 相近
C. 不相同
D. 无关
标准答案:A
3. 下列可用来评价裂解原料性质的指标为()、
A. 转化率
B. 氢含量
C. 选择性
D. 氢碳化
标准答案:D
4. 下列为石油二次加工的方法是()、
A. 常压蒸馏
B. 减压蒸馏
C. 加压蒸馏
D. 催化重整
标准答案:D
5. 合成氨反应是()、
A. 放热、体积减小的反应
B. 放热、体积增大的反应
C. 吸热、体积减小的反应
D. 吸热、体积增大的反应
标准答案:A
6. 对于天然气水蒸气转化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专升本考试---化工工艺学(0702035)精选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1.催化加氢通常指有机化合物中一个或几个不饱和的官能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催化脱氢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烃类脱氢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物质,利用它们可以合成氨、()、丁二烯、苯乙烯等非常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A、乙醇B、甲醚C、甲醇D、乙醚答案: C2.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操作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A、工艺计算B、物料平衡C、能量平衡D、流程组织答案: D3.工业上生产醋酸的方法有:()氧化法、丁烷或轻油氧化法和甲醇羰基化法三种。
A、乙烷B、乙烯C、乙醛;D、乙炔答案: C4.烃类氧化反应过程中氧化剂的选择,最普遍的是()A、空气B、空气和纯氧C、纯氧D、过氧化氢答案: B5.催化脱氢可以生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单体,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两个最重要的产品是苯乙烯和()。
A、丁二烯B、聚乙烯C、丁烯D、丙烯答案: A6.芳烃车间分离产品时,产品甲苯的用途不大,为了避免过剩,通常采用()方式将其转化成有用的苯和二甲苯。
A、吸附B、萃取C、模拟移动床D、歧化答案: D7.由于同碳数的芳烃和非芳烃沸点非常相近,有的还能形成共沸物,故采用一般精馏方法不能将它们分离。
工业上采用特殊精馏溶剂萃取法,常用萃取剂为()。
A、甲醇B、丙酮C、环丁砜D、N-甲基吡咯烷酮答案: C8.可利用的生物质有三类:即含淀粉的物质、含纤维素的物质和含非食用油类的物质。
农副产品废渣的水解是工业生产()的唯一路线。
A、乙烯B、糠醛C、乙醇D、甲醛答案: B二、判断题1.存放环氧乙烷只要必须保证容器清洁就可以。
A、正确B、错误答案:错误2.对管式裂解炉而言,大于以下两种情况出现均应停止进料,进行清焦:①裂解炉辐射盘管管壁温度超过设计规定值;②裂解炉辐射段入口压力增加值超过设计值;③燃料用量增加;④出口乙烯收率下降;⑤炉出口温度下降;⑥炉管局部过热等。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
【化工工艺学】课程标准英文名称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学分数:3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开展需要,培养学生从事化工生产工艺运行及故障处理、工艺流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化工工艺运行与技术管理的综合工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从事化工生产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构成重要支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宗无机化工产品和根本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是支撑整个化工行业持续开展的根底,其产品的生产原理、生产工艺既是发挥化学工程学的理论指导作用的重要成果,也是化学工程学开展的根底,其生产原理、生产工艺对其它化工产品和化工过程开发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化工工艺学的坚实根底,对化学加工工业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学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良、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的开展奠定良好根底。
三、课程目标总目标:通过介绍无机化工产品、根本有机化工产品和煤化工产品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使学生了解化学工业的特反响过程的反响规律、机理;引导学生正确化工生产理念,使学生掌握生产化工产品原料路线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最适宜的操作条件,生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结构和材质,产品的质量控制;反响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等内容,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意识,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开发新化工产品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开展观的素养。
职业核心能力目标是:(1)能够对化工产品工艺路线分析与选择(2)能够分析化工生产影响因素(3)能够正确选择和操作生产设备(4)能够组织生产工艺流程(5)能够标准地进行生产操作及控制 (6)能够分析并解决反响中出现的问题 (7) 理解“SHEQ〞(平安、健康、环保、质量)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管理理念。
专升本《化工工艺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化工工艺学》_试卷_答案专升本《化工工艺学》一、(共50题,共158分)1. 卤化反应(4分)标准答案: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
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
2. 还原反应(4分)标准答案: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 酰化反应(4分)标准答案: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4. 羟基化反应(4分)标准答案: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的反应,是制备酚、醇、烯醇的主要方法。
5. 硝化反应中的相比(4分)标准答案: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6. 共沸去水磺化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芳烃;氯磺酸磺化时特别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标准答案:1. 沸点低、易挥发;2. 原料及设备防水;7. 硝化反应中,原料的加料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2分)标准答案:1. 正加法;2. 反加法;3. 并加法;8. 制备氟化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
(2分)标准答案:1. 直接氟化;2. 用金属氟化物氟化;3. 电解氟化;9. C-烷基化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标准答案:1. AlCl3;10. 乙酸与醇类按等物质的量反应制备酯,伯醇的反应活性最____,仲醇的反应活性____,叔醇反应活性最____。
能源化工-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精品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化工工艺学》是化工及相关专业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化工工艺学》课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化工工艺为主线,突出“宽、精、新、用”思想,即强调口径宽阔、简明精练、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型实用化,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生产第一线生产技术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煤化工、石油加工、生物化工等各方面理论和知识有机统一,形成完整的大化工系统知识体系,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完整性、充实性,奠定现代化工工艺技术基础,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个人简介李景崮,男,1949年7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2年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82年起在临沂师范学院化学系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从事化学教育和教学研究,主讲课程有:《化工基础》、《化工原理》、《绿色化学与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学》。
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
近年来撰写论文20余篇,并从事了化工生产的科技实践。
《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Chemical Technology)课程编号:学时数:32学分数:2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学习的专业课。
本课程从化工生产的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方法与工艺原理、典型流程与关键设备、工艺条件与节能降耗分析。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基础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化学工业概貌极其发展方向;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过程的方法、原理、流程及工艺条件;了解化工生产中的设备材质、安全生产、三废治理等问题。
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开发研究工作中开拓思路、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
化工工艺学课程简介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和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化学工程领域的实践奠定基础。
本文将对化工工艺学这门课程进行简介,包括课程的概要、内容、教学方法及其重要性等方面。
一、课程概要化工工艺学是化学工程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通常在大二或大三开设。
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和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学工程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涵盖的内容包括化工原理、化工工艺流程、化工设备及其选型与设计、化工生产管理等。
二、课程内容1.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是化工工艺学的基础,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平衡、能量平衡、化学动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
学习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反应时间和热平衡计算,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其应用,以及掌握化学工程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等。
2. 化工工艺流程化工工艺流程部分主要介绍化工工艺过程中的一般步骤,包括物料制备、反应、分离、净化等,以及其与化学工艺流程之间的关系。
学习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熟悉化学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掌握有关物质平衡、能量平衡等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化工工艺工厂的组成和操作流程。
3. 化工设备及其选型与设计化工设备及其选型与设计是本门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涵盖了化工设备的种类、性能、应用及其选型和设计方法等。
学习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化工设备的分类、应用、特点及其设计原则;学习如何进行化工设备的选型、比较和评价;掌握化工设备的设计要点、设计计算、绘图等基本要求。
4. 化工生产管理化工生产管理是化工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包括生产计划、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等。
学习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制定生产计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生产设备的管理、维修和更新等;掌握生产中的质量控制、质量检验、改进和整体管理等基本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化工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包含化学、物理、数学、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其教学方法需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化工工艺学(高起专)
化工工艺学(高起专)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常采用哪些方法对合成气精制?这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精制合成气的方法有铜氨液吸收法,甲烷化法,液氮洗涤法三种。
三种精制方法比较,铜氨液精制法需建立一套加压铜氨液吸收塔及再生系统,设备投资增大管理复杂;甲烷化转化法只需增加一套甲烷化反应装置和催化剂,设备虽然简单,但消耗了合成气中的氢气,除了采用低温变换反应外,最好增加一套一氧化碳选择氧化反应器,以便进一步降低一氧化碳残余含量;液氮洗涤法需有空分装置,如果已具备此条件,只需增加一套高效热交换器和液氮洗涤泡罩塔。
2. 裂解气为何脱炔,如何脱炔?答:乙烯和丙烯产品中所含炔烃对乙烯和丙烯衍生物生产过程带来麻烦。
它们可能影响催化剂寿命,恶化产品质量,形成不安全因素,产生不希望的副产品。
常采用脱除乙炔的方法是溶剂吸收法和催化加氢法。
溶剂吸收法是使用溶剂吸收裂解气中的乙炔以达到净化目的,同时也回收一定量的乙炔。
催化加氢法是将裂解气中乙炔加氢成为乙烯或乙烷,由此达到脱除乙炔的目的。
溶剂吸收法和催化加氢法各有优缺点。
3. 简述工业制硫酸中三氧化硫的吸收原理及适宜的工艺条件。
吸收原理:nSO3 +H2O = H2SO4 + (n-1)SO3吸收条件:影响吸收率有两个重要因素:吸收酸浓度及吸收酸温度。
(1)吸收酸浓度采用98.3%的浓硫酸作吸收剂,吸收率最大,高于或低于这个浓度的硫酸作吸收剂都会使吸收率下降。
(2)吸收酸温度:当吸收酸浓度一定时,温度越高,吸收率越低。
单从吸收看,酸温越低越好。
但温度过低会增加酸冷却器面积,同时低温热不能有效利用。
所以通常的吸收酸温度控制在50℃以下,出塔酸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3)进塔气温:从吸收角度看,温度低一点好。
但进塔SO3气温太低生成酸雾机会多;提高进气温度,能有效减少酸雾形成。
4. 重油部分氧化法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流程包括几部分?答: 重油部分氧化法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流程包括五个部分:原料油和气化剂的加压、预热和预混合;高温非催化部分氧化;高温水煤气废热的回收;水煤气的洗涤和消除炭黑;炭黑回收及污水处理。
《化工工艺学(高起专)》习题三答案
《化工工艺学(高起专)》习题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化工过程总括起来包括了(D)A、加热过程B、冷却过程C、分离过程D、物理和化学过程2、湿法脱硫是指(B)A、Fe2O3脱硫B、MDEA脱硫C、活性炭脱硫D、ZnO脱硫3、石油中的主要元素有(C)A、烷烃B、环烷烃C、碳、氢、氧、氮、硫等D、炔烃4、大型合成氨厂主要用了多种催化剂,共计有(B)A、5种催化剂B、八种催化剂C、三种催化剂D、四种催化剂5、酸分解磷矿的反应是(C)A、磷矿石酸解反应B、液固反应C、气液固三相反应D、液固浸取反应6、将溶液中某组分分离出来常用(C)A、沉降过滤B、离心分离C、蒸发结晶D、加入沉淀剂沉淀7、气液反应进行的快慢可用的动力学是(D)A、气液反应动力学B、微观动力学C、气液反应本征动力学D、气液反应的宏观动力学8、高硫含量的天然气脱硫主要采用的脱硫方法是(C)A、干法脱硫B、干湿法结合脱硫C、湿法脱硫D、氧化铁进行脱硫9、在Rh(CO)2I2催化剂作用下甲醇和CO合成醋酸,通常叫(B)A、液相合成B、羰基合成C、有机合成D、快速合成10、磺化反应,一般采用的是(C)A、三氧化硫B、硫酸C、浓硫酸或发烟硫酸D、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1、低压法合成甲醇的反应温度是(A)A、230~270℃B、230℃C、270℃D、270K12、低压法合成甲醇的空速是(C)A、8000/hB、9000/hC、10000/hD、以上都不对13、下列关于精盐水吸氨的说法正确的是(D)A、氨气溶解度升高,NaCl的溶解度降低B、NaCl溶解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降低C、氨气、NaCl的溶解度相互制约D、以上说法都对14、下列可用来评价裂解原料性质的指标为(D)A、转化率B、氢含量C、选择性D、氢碳化15、对CO变换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高温和高水碳比有利于平衡右移B、变换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C、变换过程采用但反应器D、压力对平衡和反应速度都无影响16、在氨碱法制纯碱过程中,结合氨是如何回收的?(C)A、过滤结晶B、直接蒸出C、加石灰乳蒸出D、以上多不对17、在氨回收工艺中,蒸氨过程中,塔的上、下部压力(D)A、塔顶压力>塔下部压力B、塔上、下部压力相同C、塔顶压力<塔下部压力D、塔下部压力与所用蒸汽压力相同或接近,塔顶压力为负压18、石灰石中氧化钙含量是指(B)A、白云石含量B、CaO的含量C、CaCO3含量D、分解的CaCO3含量19、酸分解磷矿的反应是(B)A、液固反应B、气液固三相反应C、磷矿石酸解反应D、液固浸取反应20、高硫含量的天然脱硫主要采用的脱硫方法是(C)A、干法脱硫B、氧化锌脱硫C、湿法脱硫D、活性炭脱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煤的气化按气化设备分,可分为(AB)A、煤气发生炉气化B、流化床煤气化C、煤喷雾气化D、煤固定床气化E、煤催化气化2、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气中氢和氮的比例是(BC)A、H2:N2=2:1 B、 H2:N2=3:1 C、 H2:N2=2、9:1D、H2:N2=3:2 E、 H2:N2=3:1、53、CH4+水蒸汽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是(AB)4、由含硫原料制得的三氧化硫主要用途是(CD)A、漂白作用B、杀虫作用C、制硫酸D、磺化制有机物E、制亚硫酸5、磷矿被酸分解的过程按物相分应是(AB)A、液固气过程B、三相过程C、产生气相HF的过程D、酸和磷石膏固体E、酸和渣6、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膜有(AC)A、有机膜B、平板膜C、中空纤细膜D、管状膜E、拉砜膜7、分解磷矿制磷酸,用的酸有(AB)A、无机酸B、浓硫酸C、稀硫酸D、有机酸E、醋酸8、含有机物的废水处理,常用的方法是(CD)A、稀释法B、浓缩去渣C、氧化法除有机物D、活性污泥法E、生物发酵9、气液吸收的高效设备有(DE)A、填料塔B、筛板塔C、穿流式板式塔D、升膜吸收塔E、降膜吸收塔10、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有(AB)A、变压吸附B、变温吸附C、分子筛吸附D、磺化煤吸附E、大分子物吸附11、对固体物料进行干燥的方法有(BC)A、晾晒B、热风干燥C、喷雾干燥D、多级干燥E、风扫干燥12、以天然气为原料可生产的化学品有(AB)A、合成氨B、甲醇C、芳香烃D、漂白剂E、杀虫剂13、工业上用于制硫酸的原料主要有(CD)A、含硫的煤B、含二氧化硫的烟气C、硫磺D、含一定量硫的矿物E、含硫的废水14、煤的气化按气化设备可分为(AB)A、煤气发生炉气化B、流化床气化C、煤雾化气化D、煤的固定床气化E、煤催化气化15、液体非均相反应进行通常在(CD)A、整个液相中进行B、整个气相中进行C、液滴分散相内D、连续相内E、相界面上16、碳酸化吸氨反应比较复杂,分步进行,其反应步骤分为(ABCD)A、氨基甲酸铵的生成B、氨基甲酸铵的水解C、NaHCO3结晶生成 D、以上都是17、在氨盐水碳化过程中,碳化度(R)影响碳酸铵的生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A、R越大,则NH3转变成NH4HCO3越完全 B、R越大,NaCl的利用率越低C、R越大,NaCl的利用率越高D、生产上一般尽量提高R值以达到提高NaCl利用率的目的18、氯碱生产工艺中,食盐电解槽是核心设备,已知有三种不同的电解槽,它们是(ABD)A、离子膜电解槽B、隔膜电解槽C、质子膜电解槽D、水银电解槽19、磷酸生产工艺主要是根据硫酸钙结晶形式划分的,硫酸钙常见有三种结晶形式,分别(BCD)A、一水B、两水C、半水D、无水20、化学工业按生产的产品种类可分为(ABCDE)A、无机化学工业B、有机化学工业C、精细化学品工业D、高分子化学工业E、生物化工工业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填“T”,错误填“F”)1、一氧化碳变换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使反应沿最佳温度曲线进行,在实际生产中,变换炉分段段数越多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常采用哪些方法对合成气精制?这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精制合成气的方法有铜氨液吸收法,甲烷化法,液氮洗涤法三种。
三种精制方法比较,铜氨液精制法需建立一套加压铜氨液吸收塔及再生系统,设备投资增大管理复杂;甲烷化转化法只需增加一套甲烷化反应装置和催化剂,设备虽然简单,但消耗了合成气中的氢气,除了采用低温变换反应外,最好增加一套一氧化碳选择氧化反应器,以便进一步降低一氧化碳残余含量;液氮洗涤法需有空分装置,如果已具备此条件,只需增加一套高效热交换器和液氮洗涤泡罩塔。
2. 裂解气为何脱炔,如何脱炔?
答:乙烯和丙烯产品中所含炔烃对乙烯和丙烯衍生物生产过程带来麻烦。
它们可能影响催化剂寿命,恶化产品质量,形成不安全因素,产生不希望的副产品。
常采用脱除乙炔的方法是溶剂吸收法和催化加氢法。
溶剂吸收法是使用溶剂吸收裂解气中的乙炔以达到净化目的,同时也回收一定量的乙炔。
催化加氢法是将裂解气中乙炔加氢成为乙烯或乙烷,由此达到脱除乙炔的目的。
溶剂吸收法和催化加氢法各有优缺点。
3.简述工业制硫酸中三氧化硫的吸收原理及适宜的工艺条件。
吸收原理:n SO3 + H2O = H2SO4 + (n-1)SO3
吸收条件:影响吸收率有两个重要因素:吸收酸浓度及吸收酸温度。
(1)吸收酸浓度采用98.3%的浓硫酸作吸收剂,吸收率最大,高于或低于这个浓度的硫酸作吸收剂都会使吸收率下降。
(2)吸收酸温度:当吸收酸浓度一定时,温度越高,吸收率越低。
单从吸收看,酸温越低越好。
但温度过低会增加酸冷却器面积,同时低温热不能有效利用。
所以通常的吸收酸温度控制在50℃以下,出塔酸的温度控制在70℃以下。
气温太低生成酸雾(3)进塔气温:从吸收角度看,温度低一点好。
但进塔SO
3
机会多;提高进气温度,能有效减少酸雾形成。
4. 重油部分氧化法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流程包括几部分?
答: 重油部分氧化法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流程包括五个部分:原料油和气化剂的加压、预热和预混合;高温非催化部分氧化;高温水煤气废热的回收;水煤气的洗涤和消除炭黑;炭黑回收及污水处理。
5. 丁烯催化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工艺流程主要分哪几个部分?
答:特点:
(1)强放热反应,必须及时移去反应热;
(2)产物沸点低,在酸存在下容易自聚;
(3)副产物类型多,其中不饱和的含氧化合物在一定压力、温度条件下,容易自聚,而且,在酸的存在下,加速了自聚的速度。
副产物大部分溶于水,因此可用水作溶剂,使丁烯及丁二烯与副产物分离。
正丁烯氧化脱氢,生成丁二烯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三部分:
(1)反应部分;(2)丁二烯的分离和精制;(3)没有转化的正丁烯的回收。
6、温度对氨合成反应的平衡氨浓度有何影响?
答:对于氨合成反应,温度是一个矛盾的影响因素,从反应平衡角度出发,温度升高,对反应平衡不利,会降低氨的平衡浓度;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提高温度
则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是反应能较快地达到较大的氨合成率,但其影响结果因反应状态不同而不同;当反应远离平衡时,升高反应温度,由于反应速度的加快,会使合成转化率明显提高,当合成反应接近平衡时,温度继续升高会降低氨合成率。
因此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存在着一个最适宜值,即在一定的工艺条件(反应物系组成、压力等)下,反反应温度在最适宜温度时平衡氨浓度达到最大值,不同的工艺条件下的最适宜温度点组成的线,只要使反应始终沿着最适宜温度线进行,就能获得最大的氨浓度和最大的转化率。
二、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计算在甲醇生产甲醛溶液工业中,氧化剂为空气。
反应耗氧量?(尾气组成:甲烷0.8%,氧气0.5%,氮气73.7%,二氧化碳4.0%,氢气21%) 解:取尾气100 Nm 3为计算标准,氮作为联系物,
则进料空气量:73.7/0.79= 93.3 Nm 3
其中氧量 93.3-73.7=19.6 Nm 3
换算为摩尔数 mol n O 875224
10009.192=⨯= mol n N 3290224
10003.732=⨯= mol n 41653290875=+=空气 反应耗氧量:mol 7.852224
10005.0875=⨯-
2、丙烷充分燃烧时要供入空气量为125%,问每100mol 丙烷燃烧需空气量为多少。
(空气中氧气为21%)
解:反应方程式 O H CO O H C 22283435+→+
基准100mol 丙烷
根据反应方程式燃烧需氧为500 mol
总需氧量为:mol 62550025.1=⨯
折算为空气:mol 297621.0/625=
3、合成塔氨产量为15t/d,催化剂填装量为0.43m 3,空间速度为25000Nm 3/m 3·h,求出塔气量。
解: 进塔气量=25000x0.43=10750Nm 3/h
每小时氨产量=(15 x1000 x22.4)/24 x17=824Nm 3/h
则出塔气量=10750-824=9926Nm 3/h
答:出塔气量为9926 Nm 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