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梳理分析
试分析《浮士德》这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及浮士德这一形象的内涵
试分析《浮士德》这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及浮士德这一形象的
内涵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个深居学术象牙塔中,终至垂垂老矣的人物。
面对即将朽坏的身躯,浮士德有非常多的懊丧,他觉得他的人生彷佛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他花了一生的时间研究学问,却对人生体验品尝太浅,却对知识有说不出的厌倦。
烦恼之余,魔鬼适时出现,引逗他出卖灵魂,交换条件就是让他的人生重新开始,给他机会去品尝所有过去为了知性而放弃的体验。
浮士德在那时,其实是胸怀大志的,他说:「我要投入时间的急流里,我要投入事件的进展中....快乐对我而言并不重要,因此我若在某瞬间说:「我满足了,请时间停下!我就输了。
....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和最深的东西,我要遍尝全人类的悲哀与幸福。
」这种心情,像不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德烈?就这样,浮士德被魔鬼变换了身躯,人生重新来过一般,变的年轻有劲。
他开展他生命的体验之旅。
魔鬼一直想让浮士德心中出现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或让他变的庸俗不堪,但浮士德却不是这样的人,对他而言,体验,是追求知识一生后,对生命重新燃起的理想与热情,在他内心深处,绝不是为体验而体验、也不可能步向享乐主义。
人性与社会的斗争:《浮士德》
人性与社会的斗争:《浮士德》
概述
《浮士德》是由德国文学家歌德创作的一部戏剧,讲述了主人公浮士德与魔鬼
梅菲斯特费勒之间的契约故事。
这部作品深入探讨了人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并揭示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
主题1:欲望与追求的冲突
《浮士德》中展现了主人公对知识、权力和享乐无尽的欲望,以及他为了满足
这些欲望而进行不断追求的内心斗争。
浮士德通过与梅菲斯特费勒达成契约实
现自己愿望的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灵魂和人性。
这表明欲望和追求之间存在
着深刻的矛盾。
主题2:知识与道德之争
浮士德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追求知识并渴望超越人类极限。
然而,在与
梅菲斯特费勒达成契约后,他陷入了道德的困境。
他在追求无尽知识的过程中,放弃了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准则。
这引发了对知识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
主题3:社会规范与个体自由的碰撞
浮士德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和追求自由的人物,在社会规范和个体自由之间形
成了鲜明对比。
他反抗传统社会价值观念,试图突破束缚,并通过与梅菲斯特
费勒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个体自由
并非完全可行,因为个体需要考虑到社会责任和道义问题。
结论
《浮士德》通过描绘主人公浮士德与梅菲斯特费勒之间复杂纠结关系,探讨了人性与社会之间的斗争。
该作品深刻剖析了欲望与追求、知识与道德、社会规范与个体自由等主题,并引发读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反省。
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挑战时,应审慎思考我们的欲望、权力和责任,并努力寻找平衡点,以克服人性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浮士德》主题新解——文学论文
事物的矛盾法则——从《浮士德》中的人物与事件分析摘要:关键词:。
一、浮士德的人生五部曲在《浮士德》一书中,歌德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不满足,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寻找更好的人生境界的道路。
因此,浮士德的五次追求都是无目的性和功利性的,他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肯定和满足。
于是他在五次的追求中不断的体验与扬弃。
欲望不断,痛苦不断,追求亦不断,人生就是这样,没有终极意义上的理想,只有永恒意义上的追求。
浮士德明明为现实所痛,却又要直面现实,体验世俗的百味;明明为理想所苦,却又要不断地否定过去,给自己树一个个的目标。
于是生命成了“不能息肩的重负”和“不能驻足的前奔”。
1、浮士德的书斋生活在书中,浮士德是以一位学识渊博、功成名就的老博士的形象出场的。
但他却对这种停滞不前生活状态感到失望与痛苦,从而造成了他内心的矛盾与不满足。
这个矛盾是人内心对自然外界的渴望以及书斋对人行动的遏制产生的。
他一面享受着知识给他带来的欢乐,一面又不满被书斋的抑制。
于是就有了浮士德这样的一段独白:“有两个我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想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于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扭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另一个猛烈地要离去风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跃。
”这也就说明了浮士德对人性的追求。
两种思想的相互斗争使浮士德无所适从,甚至想要自杀。
2、浮士德的爱情生活当浮士德防老还童之后,被梅菲斯特带入一个酒色的官能享受,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本能、人的本性的回归。
也是对埋葬青春的书斋生活的否定。
但当生命的形式本身就是一场痛苦的境遇时,一味地追求生命表象的满足将会更加陷入灾难。
“我觉得人总不会十美十全!你给了我逐渐接近诸神的欢乐,又给了我一个不可分离的伙伴,他可是既冷酷而有厚颜,使我自己也感到卑贱。
”其实当浮士德说这句话的同时也是在阐述其生命表象满足中存在的缺陷:简单的官能享受不能使浮士德感到真正的满足。
3.结合作品分析(浮士德》的批判思想。(25)
结合作品分析《浮士德》的批判思想浮士德的形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既勇于进取,又贪图享受。
他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这种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努力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所谓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一生,贯穿着批判现实精神和辨证精神。
他与恶的化身靡非斯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一种辨证哲学的体现。
靡非斯特的形象:体现了恶,体现了否定精神,他对一切都抱着轻蔑嘲笑的态度。
他的清醒,往往能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
他引浮士德走出书斋,使他过享乐的生活,一再引诱他作恶,实际上却使浮士德不断向真理前进,不断向善,他成了浮士德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
作者通过靡非斯特表明了这样一个哲理:即恶的作用不全是破坏,“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取得进步。
”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
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鲜血和灵魂做低押;他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生无所息、坚韧顽强、非凡毅力和品格。
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是在人间或在天上,没一样可满足他的心肠”,始终向上向善。
这些便构成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这正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知识分子的写照。
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的超越了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
他一方面想节欲精进,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着缠绵悱恻的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清醒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盲目的、腐朽王权的支持者。
《浮士德》的主题解读
《浮士德》的主题解读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品之一,一部描写人类对知识和欲望的追求,以及面对人性的自我反省的作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解读其主题。
一、知识的博取浮士德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最初的追求是在有限的知识空间之内,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但是他并没有停止追求,他对无限的知识渴求让他走向刻意违背道德的行为,盲目地追求着。
在得到了更多的知识之后,他对生活的感悟却是更为贫乏的,从而暴露出他的知识追求是一种空洞和孤独的过程。
二、欲望的驱动浮士德的知识追求并非出于纯学术兴趣,而是处于对生命的欲望冲动。
在他追求知识和权力的过程中,他期待获得更多的荣誉和财富,满足他的虚荣心。
但是,当他到达了顶峰,他意识到这些东西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而是更多的空虚和疲惫感。
他最终认识到真正的欲望始终无法满足,因为人性的贪婪和虚荣心让人类无法停止求索。
三、人性的自我剖析人性一直是浮士德关注的焦点。
在他探求知识和欲望的过程中,他不断反思自己、痛苦和失败,这让他发现了自己人性中的潜在弱点。
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反省自己很弱小,很无助,他对生命的尊重变得特别重视。
浮士德的投身行动,旨在不断解脱自己身上的劣根性,他最后的痛苦,都凸显了他对知识和欲望的追求都是出于人性中的弱点的驱动,并在不断的追求和反思中对自己付出了代价。
四、灵魂的救赎浮士德的知识追求始终是不断寻找一条灵魂得到救赎的道路。
他最终意识到,唯一的救赎之路是通过孕育真实的爱情和同情,去关注人民和世界的需要,从而转移对自身欲望和烦恼的关注。
这样的愿景不仅要求他对于人类品德的大力发扬,而且他必须面对对自己沉淀了许多年的人生历程和内在的弱点进行调和和协调。
综上,浮士德的主题是关于知识和欲望的追求,以及对人性进行反思和自我剖析。
这些探索使得浮士德在其找寻自我和内心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他最终的自我救赎不仅是对自身的一个重大背叛,更是一种性格的深刻变化和自我境界的转变。
《浮士德》:求知与权力的诱惑与挣扎
《浮士德》:求知与权力的诱惑与挣扎简介《浮士德》是德国著名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一部戏剧,分为《浮士德第一部》和《浮士德第二部》两卷。
该剧以主人公浮士德的命运为线索,探讨了求知与权力对于个体的诱惑和挣扎。
浮士德的人物形象浮士德是一个充满欲望和追求无尽知识的学者。
他通过契约与魔鬼梅菲斯特费勒达成了交易,换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寿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感到内心的空虚和对世界上所有知识的渴望。
求知的诱惑在《浮士德第一部》中,我们看到了浮士德不断地追寻知识、探寻真理的过程。
他沉迷于各种技能、科学和哲学领域,并试图通过强大的理性来解释世界万物。
这种求知的诱惑使他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并且无法满足。
权力的诱惑与求知相伴随的是权力的诱惑。
浮士德渴望通过知识和权力来改变世界并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利用魔鬼的能力,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相反,权力使他陷入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中。
挣扎与迷失浮士德在求知与权力中经历了一系列挣扎和迷失。
尽管他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但他始终感到空虚和不满足。
他试图通过纵欲、享乐以及对爱情与美好事物的追求来填补心灵上的空缺,却发现这些都不能让他从内心得到真正的满足。
克服挣扎与获得救赎在《浮士德第二部》中,浮士德最终意识到只有通过善行与奉献自己服务于社会,才能找到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救赎。
他放弃了权力的诱惑,回归到自己人性的本质,并最终在哲学和艺术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
总结《浮士德》通过主人公浮士德的命运,生动地表现出了求知与权力对于个体的诱惑与挣扎。
从浮士德不断追寻知识和探索真理,到被追求权力所困扰,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挣扎、陷入痛苦与迷失,最终通过善行与奉献来克服内心的空虚及获得救赎。
这一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思考。
此文档总字数:387字。
为达到3500字要求,请填充以下相关内容进行补充。
《浮士德》:灵魂的买卖与内心的挣扎
《浮士德》:灵魂的买卖与内心的挣扎简介《浮士德》是一部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戏剧,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该戏剧探索了人性、欲望和人格分裂等主题,并通过主角浮士德的复杂经历,揭示了人类内心的挣扎和对于真理及意义的追求。
浮士德角色简介1.浮士德:本剧主角,是一个拥有超凡才华和渴望无限知识的学者。
2.梅菲斯特费勒:魔鬼形象,代表诱惑与邪恶。
3.格蕾琴:浮士德爱慕并追求的女子。
4.瓦尔普吉斯教授:浮士德在大学时期的导师。
5.马尔泰:浮士德在经历失败后遇到的农民领袖。
内容概述第一幕第一幕中,我们见到了沉迷于无休止学习与追求无限知识的浮士德。
他对于人类所能掌握的知识感到极度不满,决定用自己的灵魂交换来获取更多的智慧。
第二幕在和梅菲斯特费勒达成契约后,浮士德开始享受权力与物质上的富裕,但同时也陷入了无尽欲望的漩涡中。
他追求着一切他认为能够给予他满足感和快乐的事物。
在与格蕾琴相遇后,浮士德对于爱情产生了强烈的渴望与情感,但他追求爱情的同时也背离了自己最初对真理和知识的承诺。
第四幕在第四幕中,浮士德通过旅行和经历失败来反思自己一直以来追逐权力和享乐之路是否正确。
他结识了马尔泰这样一个朴实而真实的人物,并从中获得了启示。
第五幕随着剧情发展,我们见证了浮士德内心挣扎与矛盾达到顶点。
他终于意识到以权力和物质追求快乐并不能带给他真正的满足和意义。
最终,浮士德通过拥抱自己内心的善良和心灵的奋斗,获得了救赎。
主题探讨《浮士德》通过揭示浮士德内心的挣扎和对于真理及意义的追求,反思人性中存在的欲望、诱惑与冲突。
作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哲学、道德和伦理问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以下主题: 1. 灵魂的买卖:人是否可以通过放弃灵魂来交换权力和物质上的享受? 2. 自我认知与取舍:对于知识、爱情、欲望等多种选择面前,个体如何坚守初心与自我认同? 3. 真理与虚伪:如何界定真相与谎言,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诚实与正直? 4. 心灵拯救与救赎:一个曾经堕落的灵魂是否能够找到重回善良之路?《浮士德》深刻地描绘了一个在权力、物质欲望和追求意义中挣扎的人类内心。
《浮士德》:人性的欲望与道德的冲突
浮士德:人性的欲望与道德的冲突1. 引言《浮士德》是由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探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与对道德和伦理规范的冲突,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存在意义以及道德与欲望之间关系的思考。
2. 主要角色2.1 浮士德浮士德是本剧的主要角色,他是一个贪婪、虚荣而充满欲望的知识分子。
浮士德在追求知识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之间陷入了痛苦而复杂的抉择中。
2.2 梅菲斯特费勒梅菲斯特费勒是魔鬼形象,他代表着欲望、诱惑和堕落。
梅菲斯特费勒在剧中扮演着引诱浮士德追求无尽愿望和功利权力的角色。
2.3 格雷特格雷特是一位纯洁善良的农民女孩,她代表着道德和真爱。
格雷特与浮士德的关系体现出对欲望与道德冲突的描绘。
3. 欲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浮士德》这部作品通过浮士德的故事展示了人性内心深处存在的欲望与道德之间的不可调和冲突。
浮士德追求知识和权力,并通过与梅菲斯特费勒签订魔鬼契约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最终他付出了沉重代价。
4. 欲望和满足的无尽追求浮士德在剧中一次又一次地追求欲望和满足,永不满足。
无论是对知识、力量还是对美丽女性的渴望,他都试图通过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域来实现内心对满足的追求。
然而,每一次追求只会带给他更深层次的空虚和痛苦。
5. 道德与伦理规范的挑战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浮士德不断挑战和践踏道德与伦理规范。
他将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并社会的福祉之上,甚至不惜背叛自己所应坚持的原则。
这种道德冲突无疑让人们深思:对抗欲望是一个永恒的挑战,人类是否能够保持道德底线?6. 真爱与欲望的对比格雷特作为农民女孩,代表着纯洁、真实和无私的爱。
她与浮士德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欲望与真爱之间的对比。
虽然浮士德通过诱惑和引诱试图占有格雷特,但她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善良和纯洁。
7. 结论《浮士德》这部作品透过浮士德角色以及其他主要角色来揭示人性内心深处存在的欲望与道德之间永恒且激烈冲突。
它引发了读者或观众对自身存在意义以及道德与欲望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浮士德赏析
浮士德赏析《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由歌德创作而成。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人类的欲望和精神上的冲突。
整部作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于1808年发表,第二部分于1832年发表。
其内容描写了一个智慧和热情充沛的博士——浮士德,在他僻静的庄园里,试图找寻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将从主题、人物、结构和文学价值四个方面来解析《浮士德》这部作品。
主题:《浮士德》的主题是关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迷失的探究。
通过浮士德的经历,他的思想和行动逐渐成熟起来,探索了灵魂自由和人类命运的基本问题。
作品中探讨的主题包括追求知识和经验、爱情和人际关系、自由意志和命运等,揭示了浮士德尝试找到心灵的平静和满足的心路历程。
人物:《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对知识和经验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同时他也在苦苦寻找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其他重要的人物包括浮士德的爱人格丽特、恶鬼墨费斯托以及花神女妖。
结构:《浮士德》的结构是复杂的,分为两部分,十分独特。
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浮士德的求索和探究,其中包括浮士德的博学和对格丽特的追求。
第二部分则关注浮士德面临的人生困境,还涉及到墨费斯托对浮士德心灵的腐蚀和绑架。
整个结构将索引通过一个易于理解的线性故事情节和歌德独特的诗艺形式相结合,使整个作品兼具情节的吸引力和理论上的深度。
文学价值:《浮士德》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作品。
从问题的深度、表现形式和文学技巧等多方面具备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它浓墨重彩地表现了人类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探讨了人类心灵的黑暗和迷失,是德语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品。
综上,歌德的《浮士德》是一部意义深远的作品。
它通过描述主人公浮士德的奋斗和反思,揭示了人类思想和精神内在的深刻挣扎和对自省的渴望。
它使我们看到思想的脆弱和追求自由的勇气,也使我们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是一部值得推崇的文学佳作。
浮士德
《浮士德》内容分析《浮士德》是歌德一生思想探索与艺术追求的总结,耗时六十年之久,是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取材于民间传说,以欧洲历史和现实为背景集中描写浮士德不断探索追求理想的过程。
《浮士德》是一部哲理诗剧,共两部。
第一部包括25场,以序曲《天上序幕》为开端,第二部分为五幕。
《天上序幕》点出全剧主题:人生理想以及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全篇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1、浮士德走出书斋,变成一个年轻人:在魔非斯特的引诱下,浮士德唤醒了重生的欲望,决心走出书斋,并与魔非斯特打赌永不会满足,喝下了魔女的汤药,真的重新回到了青年。
2、浮士德的爱情悲剧:在魔非斯特的引诱与安排下,浮士德与玛甘泪相爱,但浮士德的放荡与她自身的过失让玛甘泪绝望,最终走向毁灭。
3、浮士德的政治悲剧:过往的昏庸无能与朝臣的穷奢极欲让浮士德看不到国家的希望,为了解救人民的危机,浮士德献计发行纸币,但仍然无济于事。
4、浮士德对美的追求:在魔非斯特的引诱下,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由于儿子的死去,一切都化为乌有。
5、浮士德对大自然的改造:他一心想打造一片了土,却没有看到魔非斯特的恶行,以为一切都那么美好,说出了“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按照誓约,浮士德应声倒地而死。
一、浮士德的人物特征浮士德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他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成,这个过程实际上象征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多年间欧洲和德国的进步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道路,浮士德是一个从中世纪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低级官能享乐的理想主义者,代表着资产阶级的上升力量。
二、浮士德的思想核心浮士德的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他毕生追求自由、平等与博爱,并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
三、艺术特征1、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
它既是当时德国现实生活的概括,同时又是资产阶级理想的颂歌。
其中充满了想象与夸奖,以及神话故事色彩,却又有其现实主义基础。
2、矛盾和对比。
矛盾指浮士德性格的二重性,他所追求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浮士德的悲剧:人性的挣扎与救赎
浮士德的悲剧:人性的挣扎与救赎1. 简介浮士德是由德国著名文学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一部著名戏剧,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主人公浮士德为中心,深入探讨了人性的挣扎与救赎的主题。
2. 浮士德角色解读2.1 浮士德的追求和冲动浮士德是个博学多才、渴望无限知识和力量的智者。
他不甘于现有的人类知识限制,渴望超越尘世束缚,追求更高境界。
然而,这种追求逐渐演变成了内心深处不断膨胀的欲望和傲慢。
2.2 浮士德与魔鬼契约为了实现自己无限权力的愿望,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福斯特达成契约。
他用自己灵魂作为代价交换无限的知识和力量,但这也让他陷入了救赎之路的漫长挣扎。
2.3 浮士德的内心挣扎随着权力的增长,浮士德开始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困惑。
他追求知识和力量,却不断发现它们不能给予他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否正确,渐渐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与痛苦之中。
2.4 浮士德在援助人类中寻找救赎意识到自身境遇,浮士德试图通过帮助他人来弥补过去的错误,并寻找内心的救赎。
然而,他发现这一过程并非易事。
浮士德不断在自我对抗与追逐灵魂拯救之间挣扎。
3. 人性的挣扎与救赎主题分析3.1 欲望与满足浮士德对无限知识和权力的追求展示了人类欲望的深度以及贪婪无止境。
人性需要通过适度的满足来找到真正的幸福,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在的物质享受。
3.2 自省与悔恨浮士德的内心挣扎表明了人类对自己行为后果负有责任的重要性。
只有经历深刻的悔恨和反思,人们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救赎之路。
3.3 善与恶浮士德的追求权力使他暴露出欺骗、背叛和罪恶等阴暗面。
但是,他通过为他人做出善行来试图弥补以往的过错。
作品揭示了善与恶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4. 结论《浮士德》这部戏剧作品展现了一个充满冲突、挣扎和矛盾的主人公形象。
通过浮士德个体生命中实际存在、直接参与或意味着发生在其周遭世界中一系列事情来反映佩戴进程中所带着最根本形态及困惑冲突奋斗及对待一份责任于实际发展中所要面对一系列的选择与决策与沟通及对待风险失衡等内容。
《歌德对《浮士德》的多重解读》
歌德对《浮士德》的多重解读概览•介绍《浮士德》作为歌德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探讨歌德对该作品的多重解读,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分析不同解读对于作品内涵的影响和理解方式文学解读歌德的《浮士德》是一部具有丰富象征意义和多层次内涵的文学作品。
在文学解读上,可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物形象:分析浮士德和梅菲斯特这两个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发展轨迹及其象征意义。
2. 情节结构:研究小说中的事件安排和情节衔接,突出其戏剧性和艺术表现力。
3. 文学风格:分析歌德在文字运用、叙事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如隐喻、比喻、修辞手法等。
哲学解读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歌德在《浮士德》中也融入了自己的哲学观点。
哲学层面的解读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由与命运:分析浮士德追求自由与幸福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命运挑战,探讨其对自由意志和宿命论的思考。
2. 人类存在:研究浮士德作为一个普通人类存在的困境和哲学思考,涉及存在主义、人生意义等话题。
3. 道德伦理:考察作品中有关道德选择、良知等问题,并分析歌德对道德观念和道德决策的阐述。
历史背景解读《浮士德》出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现象。
历史背景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 文化和风尚:分析18世纪末欧洲文化风尚对作品创作的影响,如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等。
2. 政治与社会变革:探讨法国大革命及其他历史事件对《浮士德》中社会画面描绘和政治暗示带来的影响。
3. 时代意义:理解《浮士德》作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文学作品,对于当时社会思潮的表达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总结通过歌德对《浮士德》的多重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作品在文学、哲学和历史层面上的内涵。
从不同角度探讨《浮士德》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剖析其中的象征、思想和历史背景,并从中汲取启示以拓宽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浮士德》梳理分析
《浮士德》歌德创作道路的发展和主要成就1.狂飙突进运动时期(1775年前)讴歌激情、崇尚自由,反对思想和艺术上的束缚和桎梏,以澎湃奔突的狂放激情为性格特征和美学特征。
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
2.转向古典美时期(1775至1794)“魏玛十年”与意大利之游。
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青年时代排斥客观、崇尚自我的个人激情,已开始让位于淳朴的、现实的“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理想。
剧本《艾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
3.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1794-1805)也是与席勒合作的十年。
他们合作写诗。
共同创办杂志,办魏玛歌剧院。
二人的创作实践和艺术理论都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文艺为楷模,贯彻自由和人道精神,艺术上强调古典主义。
二人共写了上千首批评性的《警句》、竞写歌谣。
歌德相继写成了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及《浮士德》第一部。
4.理想深化与艺术圆融时期(1805-1832)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和东方文学与哲学,与思想家艺术家交往,视野开阔,提出“世界文学”的思想,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睿智,探索宇宙人生,追求理想,向哲学化的深度开掘。
作品主旨转向了人与世界、灵与肉、成与毁以及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在稳重中透露出浓郁的探索追求的激情,在明澈恬淡中表现出聪明的智慧。
长篇小说《亲和力》、自传性作品《诗与真》、《意大利游记》、诗集《西东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浮士德》第二部。
浮士德题材来源来自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在歌德之前已有许多作家写过这个题材的文学作品。
无名氏:《浮士德平生》,1587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604莱辛:《浮士德》片段,1784克林格尔:《浮士德》,1791沙米索:《浮士德》,1813一生追求,五幕悲剧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繁琐哲学和伪科学中挣脱出来(知识悲剧),探索新的生活道路,经历了爱情和官能的享乐(爱情悲剧),经过为封建宫廷服务的阶段(政治悲剧),与对古典艺术与古典美的理想的追求(海伦悲剧),终于达到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控制及对大自然的改造(事业悲剧),最后在人类未来的幸福理想社会的预感中得到满足。
《浮士德》:欲望与人性的交织
《浮士德》:欲望与人性的交织导言《浮士德》是由德国文学巨匠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戏剧作品,被公认为欧洲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探讨了人性、欲望和道德的复杂关系,深入挖掘了主人公浮士德内心中困扰着他的尽善尽美的追求和暴风骤雨般涌起的欲望之间的矛盾。
第一部分:角色介绍1. 浮士德浮士德是该戏剧的主人公,一个贪欲无厌、对知识和力量有着极度渴求的学者。
他试图通过与恶魔梅菲斯托费勒达成契约来实现他所有未得之物,不顾一切地追求满足自己无尽的欲望。
2. 梅菲斯托费勒梅菲斯托费勒是一名恶魔,代表着邪恶和诱惑。
他以满足浮士德的欲望为代价,与浮士德达成了契约。
梅菲斯托费勒不仅引诱浮士德放纵欲望,还通过引发冲突和苦难来测试人类的意志力。
第二部分:欲望的驱动1. 知识的追求浮士德渴望无尽的知识。
他相信只有通过掌握一切知识,他才能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这种吸引力导致他在梅菲斯托费勒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危险和自我毁灭的行为。
2. 欲望与恋爱尽管浮士德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满足其它欲望的能力,但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他渴望真挚而深入的感情联结,并将其视为对内心空虚的寄托。
第三部分:道德冲突与转变1. 道德责任与自由意志《浮士德》探讨了个体在面对道德抉择时所面临的困境。
浮士德的欲望和追求与他对应的道德责任之间存在冲突。
他不断进入矛盾的境地,试图平衡自己的行为与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
2. 转变与救赎在经历一系列艰难决策后,浮士德渐渐认识到欲望带来的虚假和空洞。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追求真正有意义和持久性的价值。
他寻找救赎并争取拯救自己。
结论《浮士德》通过描绘浮士德内心中深藏着的欲望和对知识、力量、爱情等无尽欲望的不断追逐,向读者展示了人性中困扰我们特别是那些渴求永恒满足而又容易堕入罪恶深渊者普遍存在的道德困境。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要审视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欲望,并努力在面临考验时保持道义准则。
《浮士德》:人性追求的悲剧
《浮士德》:人性追求的悲剧1. 引言1.1 概述:《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伟大文学作品,波澜壮阔地描绘了主人公浮士德对人性追求的悲剧故事。
这部戏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享誉世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浮士德》为主题,探讨人性追求的悲剧。
首先,我们将通过分析浮士德所展现的复杂多样的人性特点,阐述人性的多样性。
接着,我们会探讨浮士德对知识与力量渴望、精神自由与满足等方面的追求;然后,我们会深入探讨浮士德所面临的悲剧命运,如贪得无厌导致的堕落、对爱情和欲望执着带来的痛苦以及心灵空虚引发的绝望与孤独感;最后,我们将对这一故事进行反思,并探讨其中给予当代社会和个体生活价值观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挖掘《浮士德》中人性追求的悲剧,并通过对故事进行分析与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个人欲望和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反思。
我们希望读者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理解与思考,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审视个人目标追求对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内心满足与真正幸福之间的关系。
2. 浮士德的人性追求:浮士德作为《浮士德》这一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展现了人性追求的多个方面。
他的渴望知识与力量、追求精神自由与满足等特点,更是让他成为一个充满激情和欲望的角色。
2.1 人性的多样性:浮士德体现了人性多样化的一面。
我们可以看到他既是一个聪明才智出众的学者,希望通过不断积累知识来满足自己对世界认知的渴望;同时也是一个怀有无限欲望和野心的人,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大更广阔的力量和地位。
这种对权力和掌控的欲望展示了人性追求深层次需求的一种表达。
2.2 渴望知识与力量:浮士德深刻地渴望知识与力量,并试图通过魔法来实现自己对于无限力量的追求。
他阅读大量书籍,不仅寻找认知世界的答案,也试图用所获得的知识支配世界。
这种追求体现了人类对于知识与掌控的渴望,是我们作为人类特有的品质。
2.3 追求精神自由与满足:浮士德并不满足于传统社会对他的束缚,在他眼中,个体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
《浮士德的悲剧人生》——歌德经典作品分析与思考
浮士德的悲剧人生——歌德经典作品分析与思考概述《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文学巨著,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它描绘了主人公浮士德对知识、权力和追求无尽欲望的人生追求,最终沦为一个堕落的悲剧形象。
本文将对《浮士德》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中蕴含的哲学与道德问题。
人物塑造与情节发展主角浮士德形象浮士德是一个具有卓越才智和求知欲望的学者,他渴望超越常人局限,追求无尽的力量和快乐。
然而,他在满足自己欲望过程中逐渐陷入道德堕落和精神困境。
反派墨菲斯托费勒形象墨菲斯托费勒是一位魔鬼般的角色,代表着诱惑、欺骗和恶意。
他利用自己的巧妙手段来引诱浮士德走上邪恶的道路。
墨菲斯托费勒与浮士德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人性中善与恶的斗争。
情节发展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浮士德对知识、权力和物质享受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与墨菲斯托费勒之间的交易;第二部分则呈现了他的内心挣扎和灵魂危机,最终导致他无法逃脱自己命运的悲剧结局。
哲学与道德主题对人性本质的思考《浮士德》通过浮士德和墨菲斯托费勒之间的冲突,探讨了人性中善恶对抗、欲望与理智之间的矛盾。
作品提出了关于人类本质、理性和欲望关系等哲学问题。
成功与幸福观念反思浮士德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成功和享乐,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内心空虚和痛苦。
这使我们反思成功和幸福的真正定义,并质疑追求权力和物质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满足。
知识与道德的冲突浮士德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逐渐放弃了道德底线。
他因为对知识的过度追求而陷入了一系列道德困境。
这引发我们对于知识与道德、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思。
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浮士德》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下人们对权力、欲望和自由等问题的思考。
该作品在当时引起广泛讨论,并且至今仍然影响着现代文化,成为许多电影、戏剧及音乐作品的灵感来源。
总结《浮士德》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和情感共鸣的巴金作品,通过对浮士德悲剧人生的揭示以及对知识、道德、欲望等主题的探讨,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社会的种种困境。
《浮士德》中的人性困境分析
浮士德中的人性困境分析引言《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戏剧,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该剧通过主人公浮士德的故事,展示了人性中存在的各种困境和挣扎。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分析《浮士德》中所呈现的人性困境。
1. 知识与欲望的冲突在《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追求知识与真理成为他内心永无休止的欲望。
然而,这种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与他对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的欲望产生了冲突。
浮士德面临着在追求知识和灵魂升华时放弃肉体欢愉和外在快乐的选择。
2. 动摇于道义与罪恶之间另一个人性困境是,在面对道义与罪恶之间,浮士德陷入矛盾。
他希望利用魔鬼梅菲斯特费勒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愿望,却不可避免地背离了道德准则。
他在达成自己欲望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且深陷于道义和罪恶之间的挣扎。
3. 自我认知与追求完美之间浮士德是一个对自己存在感和内心追求极为敏感的人物。
他希望通过追求知识和力量来满足自己的内在渴望,同时也试图改变自己,达到完美境界。
然而,他发现完美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并且这种追求不断地使他陷入绝望和失落。
4. 爱情与责任的矛盾爱情与责任是另一个浮士德所面临的人性困境。
浮士德沉溺于对少女贝蒂的爱慕之情中,并放纵自己去追逐这份爱情。
然而,这种爱情与他作为学者、教育家、政治家以及医生等复杂角色的责任产生了冲突。
他必须在个人欲望和社会责任之间做出选择。
结论通过《浮士德》中的人性困境,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复杂、矛盾和无法解决的问题。
浮士德不仅代表了个体身上存在的困境,也反映了整个社会与文化背景下对人性的思考。
这部作品引发了读者对自我意识、道义准则、爱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等重要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浮士德》:力量与贪婪的代价
浮士德:力量与贪婪的代价介绍《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创作的戏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作品讲述了一个虚构的角色浮士德,他为了追求知识和力量而与魔鬼签订契约,结果却不断陷入道德边缘和内心的挣扎。
这个主题探索了力量与贪婪的代价以及人性中潜藏的复杂心理。
浮士德的贪欲之路浮士德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好学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在他几乎无法满足的渴望下,他寻求拥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和能力。
在达到某种程度后,他开始变得贪婪并对自己所拥有的不满足。
这种渴望无止境地推动着他进一步探索并通过牺牲其他方面来获得更多权力。
契约与魔鬼为了实现自己对权力和知识的渴望,浮士德与魔鬼缔结了一个契约。
在这个契约中,浮士德可以永远拥有青春、力量和知识,但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这个契约成为了他永恒的内心矛盾源泉,他对于权力的欲望让他更加贪婪,并导致了自我的堕落。
无止境的欲望引发的内心挣扎随着浮士德追求权力和满足欲望的道路不断深入,他开始感到内心的压力和愧疚。
他意识到自己所做的牺牲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并逐渐陷入痛苦和后悔之中。
这种内心挣扎表现出人性中复杂而多面性格特征,同时也揭示了贪婪带来的消极影响。
力量与贪婪带来的结果尽管浮士德通过与魔鬼缔结契约获得了巨大的权力和知识,但最终结果却并非如他所愿。
他失去了那份真正属于人类精神的自由和幸福。
他的追求使他孤独而寂寞,同时也导致了他的羁绊和内心的痛苦。
总结《浮士德》通过描绘主人公浮士德对权力和知识的无止境渴望以及贪婪带来的代价,探讨了人性中复杂而深刻的冲突。
力量与贪婪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故事中引发了许多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思考。
这部作品提醒着人们权衡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平衡,并警示我们欲望无止境时所带来的可能后果。
浅谈《浮士德》
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 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 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 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 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 造事业,一方 面又迷恋儿女 私情。他一方 面是理想社会 的追求者,一 方面又是王权 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善与 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 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矛盾 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 的艰巨性。
• 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 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 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 浮士德与玛甘泪的 爱情悲剧,则是对 追求狭隘的个人 幸福和享乐主义的 利己哲学的反思 和否定。 • 从政的失败,表 明了启蒙主义者开 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 • 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 古典美 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 灭。
浅谈《浮士德》
于川梓
《浮士德》教给我的
• 蛇是经常通过蜕皮成长的,人也是通过不断的 毁灭获得不断的新生。 • 无论是社会还 是渺小的人类个体,都是由矛 盾和挣扎组成的, 这种矛盾存在于肉 体和灵魂中。 • 一个行动的人,一 个上进的人,一个 不断自省并最终走 上正途的人,最终 会得到救助. •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罪恶时,其实我们已经变 成了天使。
3、善用矛盾对比之法
• 全诗以浮士德为中心,但围绕着写了梅菲 斯托、海伦、玛甘类、瓦格纳等人,与之 形成鲜明对比。 • 全诗的构思中, 光明与黑暗、崇高 与卑劣、和谐与 混乱常交替出现。 • 在个体的塑造上 用辩证的方法进 行。浮士德灵与 肉的对立统一和 梅菲斯托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 剧情的发展,也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 征。作品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 使性格特征更为鲜明。浮士德就具有鲜明
资料:关于《浮士德》
资料:关于《浮士德》关于《浮士德》一.《浮士德》呈现的是一个人不断追求变化的精神世界――主观世界,并通过它反映了自16世纪文艺复兴到歌德晚年(19世纪上叶)将近300年欧洲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客观世界。
这种通过变化的主观世界来反映变化的客观世界的方法,而不是通过描写客观世界来反映客观世界,是现代派和古典文艺最大的区别,前卫的歌德正是这种方法的先驱者。
二.《浮士德》是歌德的精神自传。
这一结论不能涵盖《浮士德》全部丰富的思想内容,但它是打开《浮士德》思想宝库的一把钥匙,并使我们走近、理解《浮士德》变得容易。
三.浮士德经历了渴望知识(所谓知识悲剧)、享受爱情(所谓爱情悲剧)、从政掌权(所谓政治悲剧)、追求美的文艺(尝试把理想化了的古希腊文明移植到本土以改造社会,所谓追求美的悲剧)、填海造地——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所谓事业悲剧)等精神追求诸阶段,并最后展望了人类未来社会的图像(一定程度上的理想悲剧)。
在写作手法上,上部的爱情悲剧反映的是浮士德的小世界阶段,它有相对独立性,用的基本上是现实主义方法。
下部则完全用幻想和象征手法。
从整体上看,《浮士德》主要用的是幻想及象征的写作方法。
四.为什么歌德称自己这部巨著为悲剧?因为浮士德在每一阶段的追求都包含失望和痛苦,都感到不完美。
这是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追求那追求不到的完美的悲剧。
世上并无“完美”,因为“完美”意味着“穷尽”,因此“完美”,“穷尽”意味着违反了辩证法、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五.浮士德不断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不断的认识和不断的思考。
六.《浮士德》不是“散文化的”,而是“诗化的”歌德思想百科全书,即《浮士德》不是用逻辑语言而是用诗的语言表达了歌德的哲学观、人生观,国家观、自然观、宗教观……。
七.世界文学史上极大多数作品仅反映一时一地、彼时彼地或此时此地的人生和社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思想和哲理的深度上、在反映社会、人生的广阔性和探索人性的深刻性上,世上至今尚无一部作品堪与歌德的《浮士德》比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士德》歌德创作道路的发展和主要成就1.狂飙突进运动时期(1775年前)讴歌激情、崇尚自由,反对思想和艺术上的束缚和桎梏,以澎湃奔突的狂放激情为性格特征和美学特征。
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
2.转向古典美时期(1775至1794)“魏玛十年”与意大利之游。
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青年时代排斥客观、崇尚自我的个人激情,已开始让位于淳朴的、现实的“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理想。
剧本《艾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
3.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1794-1805)也是与席勒合作的十年。
他们合作写诗。
共同创办杂志,办魏玛歌剧院。
二人的创作实践和艺术理论都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文艺为楷模,贯彻自由和人道精神,艺术上强调古典主义。
二人共写了上千首批评性的《警句》、竞写歌谣。
歌德相继写成了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及《浮士德》第一部。
4.理想深化与艺术圆融时期(1805-1832)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和东方文学与哲学,与思想家艺术家交往,视野开阔,提出“世界文学”的思想,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睿智,探索宇宙人生,追求理想,向哲学化的深度开掘。
作品主旨转向了人与世界、灵与肉、成与毁以及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在稳重中透露出浓郁的探索追求的激情,在明澈恬淡中表现出聪明的智慧。
长篇小说《亲和力》、自传性作品《诗与真》、《意大利游记》、诗集《西东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浮士德》第二部。
浮士德题材来源来自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在歌德之前已有许多作家写过这个题材的文学作品。
无名氏:《浮士德平生》,1587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604莱辛:《浮士德》片段,1784克林格尔:《浮士德》,1791沙米索:《浮士德》,1813一生追求,五幕悲剧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繁琐哲学和伪科学中挣脱出来(知识悲剧),探索新的生活道路,经历了爱情和官能的享乐(爱情悲剧),经过为封建宫廷服务的阶段(政治悲剧),与对古典艺术与古典美的理想的追求(海伦悲剧),终于达到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控制及对大自然的改造(事业悲剧),最后在人类未来的幸福理想社会的预感中得到满足。
《浮士德》简介歌德《浮士德》是一部诗体悲剧,全剧分两部。
第一部中年学者浮士德厌倦旧的书本知识,自杀未遂。
魔鬼靡菲斯特和他订约,魔鬼充当浮士德的仆人,尽量满足他的愿望。
但是在浮士德满足的那一刻,浮士德的灵魂就永远为魔鬼所有。
浮士德的经历与需要层次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要走出书斋。
浮士德的内心痛苦反映了十六世纪萌芽时期的资产阶级对中世纪烦琐哲学,神学等伪科学的绝望,同时也是歌德对脱离实际,在书斋里追求真理和学问的否定。
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赌赛是“天上序幕”中上帝与靡菲斯特赌赛的具体化。
这两个赌赛的结局实质上将回答两个问题:人生的理想是什么?生活的意义在哪里?第二阶段:爱情生活——情欲需要浮士德走出书斋之后,从“小世界”到“大世界”,从德国市民社会(酒馆里的酗酒、斗殴),走向宫廷,走向古代,走向大自然。
诗中的背景也从德国现实出发,往后追溯到三千年的古代世界,展望了人类的未来。
在这样广阔的天地中,诗剧描写了浮士德的思想发展。
码甘泪的悲剧使浮士德认识到个人狭隘的爱情生活不是人生的理想。
浮士德与甘泪卿订约后,浮士德返老还童,恢复青春,与少女甘泪卿恋爱。
甘泪卿因用药过度,误杀母亲。
哥哥与浮士德决斗而死。
甘泪卿精神错乱溺死婴儿,被关进死牢,浮士德悲痛欲绝。
第三阶段:宫廷生活——社会活动需要从小世界转入大世界就浮士德而言,从政这一幕是他认识社会、人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正是为了满足皇帝的享乐,他才被逼着去冥界的群母之国取回宝鼎;正是出于对乌烟瘴气的宫廷、对政治现实的失望,他才更加着迷于那由宝鼎的香烟幻化成的古代幽灵——古希腊倾国倾城的美女海伦,从而导致他那新的、更加高远的追求。
第四阶段:艺术生活——美的需要海伦象征着古典美的理想,代表着古典希腊文化,浮士德则代表德国的浪漫主义。
他们的结合意味着古典希腊文化和德国浪漫主义的结合。
欧福良的缺少生命力和奄然殒逝,形象地表明让德意志精神与古希腊精神的结合是个非现实的幻梦,到往古寻找理想、寻找美只会是个悲剧,只会落得一场空。
第五阶段:劳动生活——自我成就需要浮士德这一事业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浮士德是建立这一事业的首领,靡非斯特是他的助手,他们各自代表新兴资本主义制度进步和残酷两个方面。
老夫妇的住房及教堂象征资本主义初建时期的自然经济残余及封建势力残余。
靡非斯特烧死了这对老人及在他家做客的旅人,焚毁了他们的住房及教堂。
这一情节象征资本主义建立过程中出现了歌德所反对的暴力形式。
浮士德在吹瞎双眼后描绘出这一理想社会的图象,寓意是:在浮士德(歌德)生前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他不能见到的。
浮士德的不死之灵终为天使带着向天上飞升,表示“上帝”和浮士德对于靡非斯特的最后胜利。
《浮士德》是歌德一生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文艺复兴三百年来资产阶级精神发展史的艺术总结。
第二部:走出地狱,通向世界,再回到天上。
包括三部悲剧:政治悲剧、艺术悲剧、事业悲剧。
浮士德的精神1.浮士德精神的核心——行动浮士德的一生是在不断的行动中度过的,他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以及其他事业的活动,行动是浮士德一生中可以确定的、不变的规律,它是浮士德精神最根本的、主要的特征。
浮士德精神其一:永不满足现状“天上序幕”:“这傻瓜为你服务的方式特别两样,尘世的幸福他不爱沾尝,他野心勃勃,老是驰骛远方,也一半明白自己的狂妄,他要索取天上最美丽的星辰,又要求地上极端的放浪,不管人间或天上,总不能满足他深深激动的心肠。
”所谓“要索取天上最美丽的星辰”,就是要探索宇宙的奥秘,“要求地上极端的放浪”,就是要体验人生的广度和深度。
其二:不断追求真理浮士德对客观真理的不倦追求却是殷切的。
他想尽量体验人类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力图将全人类的苦乐堆集在自己的方寸之间,使小我拓展为全人类的大我。
浮士德经过漫长的生活历程,从为宫廷服务,陶醉在古典美的世界中,转而向大海争地,开辟荒滩,为千百万人的安居乐业而奋斗,终于认识到人生的真理,即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享受自由与生活。
这是智慧的最后结论。
其三:重视实践和现实他将《圣经》中的教义“泰初有道”毅然改为“泰初有为”,表现了他对新生活跃跃欲试的渴望。
他与魔鬼订约时说:“什么那边不那边,我并不放在心上;你先得把这个世界打破,另一个世界才会产生。
我的快乐是从这个地上涌迸,我的烦恼是被这个太阳照临,等我一旦和它们离分,就不管变成什么情形。
”显示出浮士德重视现实的入世思想。
2.浮士德精神产生的原因“他在一般的人世局限中感到焦躁和不适”,这是他不停追求不断行动的内在原因。
浮士德一方面是执着于尘世,贪图安逸,另一方面是不断向精神的高地飞驰,在灵与肉之间,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浮士德两者都不舍弃,感觉使浮士德存在,精神使他超越。
浮士德的焦躁和不安就在这里,他永远也不满足,永远有一种内心的骚动和不安,他要解决矛盾。
行动就是解决矛盾。
但是当他完成了一个飞跃,好像解决了一个矛盾的时候。
新的矛盾又产生。
《浮士德》的辩证关系(2)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善”与“恶”及其辩证关系魔鬼靡非斯特在这里将抽象的恶表现为具体内容,这就是“否定的精神”,“否定的精神”最集中的体现是靡非斯特把世界的一切看得毫无意义,世界的变化、发展,在他看来与“永恒的空虚”完全一样,所以,他否定人生所有努力、所有追求的意义,认为人应满足现状,安心住在黑暗中及时行乐。
与靡非斯特的虚无主义相对立的是浮士德探索不止的“浮士德精神”,浮士德在整部作品中表现为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永不满足地追求着。
(3)浮士德和靡菲斯特自身的“善”与“恶”及其辩证关系浮士德也不是绝对的“善”,靡非斯特也并非绝对的“恶”,而是浮士德在行善中有恶,靡非斯特行恶中含善,善与恶在他们身上彼此渗透,互相影响。
浮士德自身存在着善与恶,即上升与沉沦、追求与停滞的矛盾。
代表否定、消极和罪恶的靡非斯特也是浮士德自身恶的一面,是浮士德身上贪图安逸、迷恋享乐、不择手段的性格侧面的外化。
浮士德和靡非斯特是一个人的善与恶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体。
在浮士德身上两种力量的冲突,表现出人性深处的拼搏和内在矛盾,而浮士德自身的善不断地战胜了恶,表现出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最终会向更高的目标飞升。
浮士德难题:怎样使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
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紧贴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哦,如果空中真有精灵,上天入地纵横飞行,就请从祥云瑞霭中降临,引我向那新鲜而绚烂的生命!靡非斯特也不是绝对丑恶和消极,他的否定时时也闪烁着智慧的光彩,道出严酷的真理,客观上起到了社会现实的批判者的作用。
此外,在他的“恶”中,我们也辩证地看到了“善”。
他代表着消极的力量,却又常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个“作恶造善”的魔鬼。
靡非斯特的形象魔鬼靡非斯是与浮士德对立的反面人物,代表否定和毁灭,是恶的化身,是一个否定的精灵。
他以危害人类为宗旨,处心积虑地引诱浮士德陷入歧途。
他诱使浮士德酗酒胡闹,一心导演了玛甘泪的悲剧,提倡滥发纸币造成金钱的罪恶,帮助封建王朝镇压反叛,维护腐朽统治,烧毁寺院、树林,在公海上大肆掠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虚无妄为、冷酷凶残的资产阶级冒险家的罪恶本质,同时,他更是资产阶级个人物欲、利己主义的精神象征。
如果说浮士德代表了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善的一面,那么,靡非斯特则代表了资产阶级灵魂中恶的一面。